农村研究论文-关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与农民收入的相关性分析.doc_第1页
农村研究论文-关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与农民收入的相关性分析.doc_第2页
农村研究论文-关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与农民收入的相关性分析.doc_第3页
农村研究论文-关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与农民收入的相关性分析.doc_第4页
农村研究论文-关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与农民收入的相关性分析.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农村研究论文-关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与农民收入的相关性分析论文关键词农村公共产品农民收入创新论文摘要当前,农民对农村公共产品的依赖性不断增强。但是,由于多种因素的制约,中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存在公共产品供给数量严重不足、供给结构失衡等问题。为此,应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明确划分各级政府供给公共产品的责任,构建农民对公共产品的需求表露机制等,创新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增加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而农民收入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基础,农民收入问题事关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大局。当前制约农民增收的因素很多,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改革开放以来对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滞后,影响了农村私人产品的产出。一、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对农民收入的影响1增加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可为农民发展农村经济、增加收入奠定物质基础。由于农村经济发展对农村基础设施具有很强的依赖性,所以农村公共产品是农业生产的前提和基础。如发达的水利设施可以提高农业抗自然灾害的能力,农村信息化建设提供的信息化产品和服务使农民学到知识技能,掌握技术信息,降低农产品的市场风险,从而提高自身在经济活动中的竞争能力,减轻受纯粹市场力量而引起的波动性,增强自身获得收入的能力。2增加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可以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公共产品作为一种中间投入品,对公共产品的消费,可以减少生产成本(包括生产成本、运输成本、销售成本、风险成本和决策成本在内的农村私人活动的总成本),提高农村私人生产活动的效率,从而提高收入水平。3增加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有利于提高农民的受教育程度,提高农民增收的能力。农村公共产品包括多项内容,其中重要的一项是农村教育。根据教育投资理论,教育水平与收入水平的关系是正向相关关系,即受教育水平越高,收入越高。据美国经济学家的分析,中国农民在校学习时间每增加一年,其收入就可增长36-55,如第一产业从业人员受教育水平达到城市人口受教育水平,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可缩小15个百分点2叶、百分点,农民的收入就会大幅度提高。4增加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有利于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业市场竞争力。农业产业化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农业产业化经营又必须以现代科技为基础,要坚持用现代物质条件装备农业、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农业、用现代经营形式发展农业,提高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增强农产品的竞争力,从而提高生产者的收入水平。二、当前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中存在的问题1农民需要的公共产品供给数量严重不足。(1)生产性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不足。农村发展所需要的公共产品,如大型水利浇灌设施、大型农用固定资产、良种的培育、市场供求信息、道路、电信电网等等公共产品供给严重缺乏,大大限制了现代农业的发展。(2)农村教育供给不足。中国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中最为突出的问题是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严重不足。农村的义务教育应该是政府所必须提供的公共产品。但由于政府行为的缺位,这些产品的供给严重不足,而且质量低下行为。这就造成农民总体文化水平较低。据调查,在中国农村劳动力中,初中及初中文化程度以下的比例占80以上。2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结构失衡。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并非全部不足,对农民生产生活没有帮助的,农民不需要的公共产品却被大量地生产出来。地方政府在增加政府社会福利的一些公共产品供给上表现出一种较高的供给热情,特别是对于一些能为政府增加福利的准公共产品,即便是在农民没有需求,或是这些公共产品超出了农民实际承受能力的情况下,当地政府也在积极供给。这样不仅形成公共产品供给的相对过剩或暂时过剩,也增加了农民负担。另外,为了实现农村公共产品的强制性供给,必然需要相应的公共组织机构的供给,从而造成政府机构臃肿,人员繁多,人浮于事,消耗了大量的公共资源去维系机构的运转。三、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失衡的的形成机理造成中国农村公共产品数量和结构双失衡的原因是多重的,其中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地方政府事权与财权不统一。随着政治体制改革的进行,政府开始下放事权。但是,在实践中,中央政府把有些事权下放得过低,如基础教育、计划生育,这些都是为了全国人民的共同利益、属于全国性的公共产品交由乡镇政府承担和负责。而地方政府在现行分税制下掌握的财权却十分有限,不拥有与履行义务相对称的财权。事权过于下放到地方,而无相应的财权作支撑,加上转移支付制度的滞后,使乡镇财政在提供农村社区公共物品时捉襟见肘,造成地方巨额财政负债。2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机制的“自上而下”性。改革开放后,中国政府增加了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其目的是为了满足农民的利益,便利于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但是,当前中国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是通过“自上而下”的行政命令方式推动的。由于组织化程度过低,农民缺乏有效的需求表达机制,难以参与国家公共决策,无法充分表达自身的利益诉求,致使被排除在公共项目决策、运作和监督之外,而负责提供农村公共产品的基层政府与部门又不可能准确地了解和掌握农民对农村公共产品的需求状况,并且基层政府的目标主要是追求公共机构(或部门)、领导者的效用最大化,甚至还会不可避免地带有“政绩”的倾向,对于与农民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工程却缺乏实施的力度。所有这些,都不可避免地造成了农村公共产品供需结构失衡。3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监督管理体制不健全。首先,在现有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下,农民由于被排斥在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决策、管理体制之外,无法形成对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有效监督和管理。其次,无论是国家的预算内支农资金,还是地方政府制度内公共支出资金,由于没有较好地实行专门统一的管理,挪用现象时常发生,造成公共资源的管理混乱。第三,预算外资金由于未从根本上解决政事分开,不同利益主体都有自己的利益范围,财政分散且自收自支自管,给审计和监督工作带来困难。监督不足的结果是公共资源使用效率的低下。4城乡割离、城市偏好的非均衡的发展战略。建国以来,中国坚持实施非均衡发展战略,以农补工,政府用非经济手段提取农业剩余来发展工业和城市经济建设,这种非均衡的二元公共产品供给制度的安排,必然导致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严重不足,极大地制约了中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改革后,国家对此虽然有所调整,但并未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从国家财政的支农支出来看,虽然绝对数字连年增加,但从相对量来看,比重却一直在下降。与此同时,国家还在一直实行对农村带有歧视性的二元公共产品供给体制:城市所需的公共产品由政府包揽供给,所需资金主要由财政预算安排,有强有力的制度保证实施;而农村所需的公共产品政府提供较少,不足部分要由农村基层和农民来分摊,所需资金主要通过筹措方式来解决。四、创新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增加农村公共产品供给1切实加大对农村的投入力度,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要调整政府的公共支出政策,将农村公共事业建设列入公共财政范围,提高财政支农比例,将农村公共性基础建设纳入国家财政预算,逐步建立起支持“三农”发展的长效机制:首先,要加大对农村和农业基础设施的投资。逐步将以改善农民基本生产条件和生活质量为重点的中小型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各级政府基本建设投资的范畴。其次,保障农村基础教育,加强职业技术教育。改变目前政府教育投入的结构,加大对基础教育的投人比例,尤其是中央和省级财政应加大对农村义务教育的支持力度,真正把九年制义务教育落到实处。另一方面应统筹兼顾农村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提升农民的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使农民不会因贫困而在后续的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2明确划分各级政府供给公共产品的责任。要实现公共产品社会效益的最大化,应在各级政府之间进行分工,明确界定中央与地方政府提供公共产品的责任和范围。责任的划分应以公共产品的受益范围为标准:受益范围遍及全国的公共产品,由中央政府提供;受益范围主要是地方的公共产品,由相应层次的地方政府提供;跨地区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可由地方政府承担为主,中央政府给予一定的财政补助,并做好地区间的协调工作;要通过法律的手段,制定政府间关系法,把各级政府在提供农村公共产品上应负的责任用法律的手段固定下来。3构建农民对公共产品的需求表露机制。为了提高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效率,防止无效公共产品的过度供给和农民急需的公共产品供给不足,要建立公共产品的需求表达机制,使多数农民的需求意愿得以体现。为此,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首先,要进一步推进农村基层民主制度建设,由全体农民或农民代表对本社区的公益事业建设进行投票表决,使农民的意见得到充分反映,实现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决策机制的“自上而下”向“自下而上”的转移。其次,应加强农村民主法制建设,培育农民的现代公民意识和民主法制意识,引导他们积极地参与有关的决策活动和对公共事务的监督管理活动,不断提高农村公共分配和集体经济组织收支的公开性和透明性。第三,扶持农民合作组织,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让农民有能力和有渠道表达自身对公共产品的需求,并且使政府能收到完整和真实的信息。4建立多元化的农村公共产品供给体制。随着中国农村的发展,对政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农村的公共产品的供给紧紧依靠单一的政府供给是远远不够的。在目前基层政府财力不足的情况下,我们要积极探索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的创新。首先,对于全国性公共产品,国家应本着公平的原则,按贫困程度通过转移支付的形式对农村地方性公共产品的供给,中央政府应无偿足额提供。其次,对于部分准公共产品,在明晰产权的前提下,按照“谁引进、谁收费”,“谁投资、谁收益”的原则,积极引进民间资金和外资。凡是一切能够切实有助于农村公共产品增加的组织和个人,只要符合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都应该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到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中来。这样,既可以减轻政府的压力,又可以充分发挥其他供给主体的灵活性和积极性,有效增加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5以人为本,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和政绩观。加快增加农村公共产品的供给,要实现发展观和政绩观的根本转变。首先,推进政府自身改革,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