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需要最新版本的Flash Player支持。
您尚未安装或版本过低,建议您
农村研究论文关于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创新的思考内容摘要中国的根本社会问题是农民问题,而农民的根本问题是社会保障问题。只有在农村逐步建立起比较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才能加速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因此健全和完善我国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所以必须了解我国农村社会保障的主要问题和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创新的必要性,关键词“没有社会的安定,就没有社会的发展;而没有社会的保障,就没有社会的安定”,这句国际劳工组织的名言,客观地描述了社会保障制度在当代社会发展进程中的重要作用。我国已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这样一个时代绝对离不开一个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的维系。到目前为止,中国农村社会保障总体上并没有一个较为成型的制度,区域性的社会保障,如农村社会健康保险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只覆盖了不到10的农村人口,社会救助、优抚安置和社会福利养老院和五保户供养也非常有限,远远满足不了农村社会的迫切需要,面临着诸多难以解决的困难。中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第二次变迁仍在继续,独立于家庭经济细胞之经济,政策飞诺网FENOCN一1由于我国农民基数大,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不能一蹴而就,以及我国城乡二元化的格局,成为当前城乡社会保障差异的人为历史性因素。国家机关和企事业单位职工享受的国家给予的退休金、公费医疗、福利住房、粮食和副食补贴等待遇,农民都没有。尤其是1978年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村社会保障组织系统也随之消失,农民不得不又退回到传统的以家庭为单位的社会保障模式中,农村家庭社会保障是目前农村返贫的直接原因。改革开放的20多年里,城市居民由过去的单位保障制变成了多层次社会保障制,形式变了,但水平和层次都得到了发展和提高,而农民的生活虽然在改革后也有了大幅度提高,但在享2这是目前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存在的主要问题。我国政府用于社会保障的财政支出本来就明显少于其他国家,以1999年为例,加拿大政府用于社会保障的支出占中央财政总支出的39,日本为37,澳大利亚为35,我国只有10左右,而这1031农村社会保障发展不平衡。一般来说,经济较发达的东部地区,农村社会保障水平较高,而经济不发达的西部地区,则集中了我国大多数贫困人口,有些人连温饱还未解决,农村社会保障水平仍然很低,而且农村地区各保障项目发展很不平衡且很不健全。当前我国农村所实际付诸实施的除救灾救济、优抚安置之外2保障覆盖面窄,农村民政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