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研究论文-农业内部就业深化与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doc_第1页
农村研究论文-农业内部就业深化与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doc_第2页
农村研究论文-农业内部就业深化与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doc_第3页
农村研究论文-农业内部就业深化与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doc_第4页
农村研究论文-农业内部就业深化与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农村研究论文-农业内部就业深化与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农业劳动力转移一直是发展中国家的一个重要目标。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问题的现实途径无非有:一是利用劳动密集取向技术发展农业,适当调整农业内部生产结构,如加大出口创汇经济作物产品的生产等,在农业部门中扩大可增加实际产出和收入的就业机会,使农业部门内就业得以深化;二是通过农村工业化,为乡村劳动力提供非农业就业机会,实现农业剩余劳动力的就地转移;三是通过城市二、三产业发展创造的非农业就业机会吸纳农业剩余劳动力。本文认为,在调整农业内部结构、发展劳动密集农业的基础上,通过农业产业一体化、延伸农业产业链、增加农产品附加值等方式实现农业内部就业深化,是我国近中期调整农村就业结构,“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重要途径。一根据农业部(1995,P154)测算,在目前4.33亿农业劳动力中,约1/3属于剩余劳动力,绝对量约为1.2亿人。事实上,根据我们测算,在1983-1994年农民收入的诸影响因素中,劳动力投入已经对农户收入构成负效果,而对非农业收入的影响尚为正值,因此,从表面上看,大力发展农村非农产业,尽快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应该是当前提高农民收入的重要着眼点。权威部门(如农业部,1995,PP57-59)也认为应当把农村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发展作为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要渠道.国内大部分经济学者也持同样看法。的确,大部分发展经济的先驱们在农业劳动力转移问题上都重视和主张创造更多的城市和非农产业就业机会,自从刘易斯(W.ArthurLewis,1954)的经典论文劳动力无限供给条件下的经济发展发表以来,虽然费景汉和拉尼斯(J.FeiandG.Rannis,1964)对其模型进行了修正,强调了农业生产率提高和农业剩余的重要意义,舒尔茨(T.W.Schultz)等对“隐蔽失业”理论提出了批评,但是,增加非农就业机会一直是发展经济学家关注的焦点。因为在给定的人口增长对土地的压力下,非农业的就业机会(与农业部门的产量增长相联系)将是提供增加实际收入、从而也是提高人均收入增长率的最好方式。虽然后来的经济发展实践表明,在农业中也存着许多增加实际产出和收入的机会,但迄今为止,对于发展中国家创造就业机会的问题,人们仍然主要关心提高全部劳动力的平均产品和边际产品,把重点放到非农业就业机会上。在众多的发展经济学家中,托达罗(M.P.Todaro,1985)独具慧眼,他认为,要解决就业问题,最重要的是农村和农业的发展,需要通过制定创造性的、精心设计的农村综合发展计划,重点应放在农村和农业内部的生财之道。托达罗的理论对于解决我国农村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我国属于典型的人多地少国家,人地矛盾十分突出,劳动力剩余现象非常显著。80年代初期以来,农村非农产业的迅猛发展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农村的就业压力,但是,进入90年代后,由于乡镇企业的外部约束(如政策约束、市场约束、资源约束等)趋紧,内部管理机制中落后的一面逐渐暴露出来,不仅发展速度趋缓,而且吸收劳动力速度也明显下降。比如1984-1990年,乡镇企业单位数年均增长20.4%,就业人数年均增长10.1%,1991-1994年则分别为9.3%和7.7%。1984年,乡镇企业平均每创造一个就业机会需占用固定资产原值1444元,固定资产净值1119元;到1994年,平均每创造一个就业机会需占用固定资产原值5503元,占用固定资产净值4324元,分别提高2.8和2.9倍。可见,仅仅依靠发展农村非农产业来吸收剩余劳动力的机会成本已经越来越大,并且在内部正效应趋小的同时,外部付效应正在呈增大趋势。同时,我国的城镇产业对农村劳动力的吸收能力也极为有限,90年代初期起逐年趋紧的“民工潮”已经充分证明了这一点。与这两种现象不同的是,一些发达地区近几年来依靠市场大力发展水果、蔬菜、畜产品、水产品等农产品及其具有高附加值特征的关联产业群,在局部地区解决了劳动力就业问题,在现象上与托达罗的理论不谋而合。因而,我们认为,在乡镇企业的经营机制和产权问题没有解决之前,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充分就业的着眼点应在农业内部。从各种现象分析,从主要在农业内部就业到再次大规模向非农产业转移的时间大约要10-15年。二按照吸收劳动力的强度,可以把农业分为耕地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两种类型。所谓耕地密集型农业主要是粮食作物,其特点主要有:(1)单位面积耕地上需要投入的劳动量较少。比如1991年,6种粮食作物平均亩用工14.2个,而棉花、油料、甘蔗、烤烟等作物分别为41.0、16.3、45.2、49.8个。在农业中,粮食产业最容易实现机械化,越是经济发达地区,粮食作物的机械化程度就越高,投入的劳动力就越少。比如,我们在山东省的胶东平原和陕西省的关中平原各选一乡镇进行粮食生产成本调查,其结果是:前者粮食生产的机械化程度较高,亩用工为12.8个;后者的机械化程度较低,亩用工为14.6个。(2)占用耕地比重最大。粮食是城乡居民的第一生活必需品,无论从国内还是从国际市场情况看,我国的粮食都不大可能大份额依靠国际市场,必须基于自给,而我国又是典型的人多地少国家,人均耕地仅有1亩多一点,耕地的主要部分不得不用于生产粮食。1994年,粮食作物占用耕地面积约为耕地总面积的3/4。(3)与农业中其他产业相比,粮食产业的技术进步较缓慢,市场化程度较低,比较收益处于劣势,而单位面积产量又相对较高(1994年,粮食作物平均单产为每公顷4063.2公斤,油料作物仅为1646.9公斤)。致使单位原粮中包含的劳动量少于其他作物(如1991年,每吨粮食用工为61.2个,棉花、油料、烤烟分别为770、192.6、259.6个),单位原粮中包含的价值量和净收益也少于其他作物及其他农业产业。事实表明,粮食作物的单产越高,在目前的技术水平、价格结构和投入结构下,农户的相对亏损甚至绝对亏损就越大。尤其是我国的粮食市场化程度较低,而农业生产资料则完全实现了市场化,这一矛盾更加加剧了粮食生产的相对或绝对亏损水平。根据宁波市4个郊区县的早稻成本核算资料,在24个核算户中,有11户每亩含税成本超过收入,利润为负数,主要原因是农用生产资料价格大幅度上扬。早稻的国家定价是44元/100斤,地方加价16元,合计60元/100斤,而市场售价是85元/100斤,农民按市价出售可达到收支相抵,按国家定价出售则亏本,如果扣除镇、村二级的补贴,粮食成本还要高。按照以前的“三挂钩”政策,每交售100斤粮,可按平价配售化肥、农膜、柴油等农业生产资料,“三挂钩”政策取消后,每100斤粮食一直仅付给3.74元的价外补贴,而农资市场上尿素已从540元/吨上涨到2200元/吨,柴油从540元/吨上涨到2300元/吨,都是上涨4倍多,农膜售价从6400元/吨上涨到12800元/吨,翻了一番。农资市价如此上涨,而3.74元的价外补贴却一直未变,实际上是让农民单独承担通货膨胀所带来的损失,“以工补农”实际上是通过粮食补贴的中间环节补贴给了城市。可见,依靠粮食作物生产不仅对劳动力的吸收程度较低,也不能使农户收入很快提高。所谓劳动密集型农业主要指棉花、油料、糖料、畜产品、水产品以及水果、花卉等农畜产品生产业,它们的特点不仅仅表现在单位产品所包含的劳动量和价值量大以及附加值高上,更重要的表现在对劳动力吸收能力较强和受耕地资源的制约较弱上。进入90年代以后,农户收入中农业的贡献率呈上升趋势,这里的农业主要指劳动密集型农业产业,而不是指粮食产业。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抽样调查,1994年在农户的农业收入中,粮食收入仅占41;在种植业收入中,粮食收入仅占55,换句话说,在农户的种植业生产结构中,尽管粮食作物占用了75的耕地,但获得的收入仅占55。可见,在农户的收入中,劳动密集型农业产业的边际贡献最大,而滞留在农业中的劳动力的就业也主要集中在这一产业。从一些发达地区的经验看,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农业,并以此为起点发展农业产业链,不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农业产业自身比较利益低的问题,还能够有效吸收劳动力,促使农村劳动力在农业内部就业。北京市大兴县以京城庞大的消费市场为依托,大力发展以劳动密集型农业为中心的各具特色的专业村,按照在一个村的范围内,除了粮食以外,某项农产品的种植面积占全村耕地总面积的50%以上,某项农产品收入占农业总收入的50%以上,以及从事该项农产品生产的农户占农户总数的50%以上的衡量标准,该县1994年已经发展到218个专业村,其中,蔬菜专业村116个,果品专业村57个,西瓜专业村25个,畜禽专业村10个,薯豆专业村9个,其他1个,据该县对196个专业村的统计,1994年底,从事专业生产的农户34074个,占总户数的81.9%,专业生产总收入51011.23万元,占农业总收入的63.2%,专业生产纯收入25282.2万元,占农业纯收入的62.55%,人均专业纯收入2208.3元,相当于全县人均农业(农、林、牧、渔)纯收入水平,专业村的劳动力几乎没有剩余。尤其那些以发展温室、大棚和利用特殊栽培手段来达到高投入、高产出目的的专业生产农户,人均专业收入可达7000元以上,由于是常年生产,许多农户还要雇佣其他省区来京打工的劳动力。80年代末期、90年代初期以来,山东、广东、福建等发达地区也出现了类似的专业村乃至专业乡镇。事实证明,凡是劳动密集型农业的专业生产发展得比较好的地区,农村劳动力都很少有剩余,农民的收入水平并不低于非农产业发展得比较好的地区。如果在专业化生产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农业产业一体化,通过农业产业一体化方式延伸农业产业链、增加农产品附加值,不仅由于其特有的利益共享机制使劳动密集型农业生产的利润更高,还由于农业产前、产后产业的发展拓宽了农村劳动力的就业出路,大幅度提高了农民的收入水平,并且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以小规模农户为主体的农业生产组织所带来的“小生产”和“大市场”之间的矛盾。比如北京市大兴县在专业化农业生产的基础上大力发展贸、工、农一体化经营,在葡萄等劳动密集型农产品生产的基础上,由镇农业总公司组建“龙头”公司,搞好良种培育、产品加工等产前、产后服务,使农民获得了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利润分成。该县的礼贤镇京南蔬菜产销协会打破社区界限,实行会员间的经济合作,带领小农户走向大市场,不仅提高了农户的市场竞争能力,还增加了新的就业机会,提高了农民的收入水平。截止到1993年底,山东省肉、蛋、菜、奶、果、粮、油、水产品等农产品加工的“龙头”企业已经发展到10200余家,带动农产品生产基地5000多万亩(包括山峦和滩涂等),联结农户600多万户,占全省农户总数的40%,当年实现产值590亿元,利税40多亿元,凡是加入到各种一体化经营之中的农户,大都不存在劳动力剩余问题,有的还需要雇佣劳动力,收入当然大幅度提高。根据上述各地的成功经验,我们认为,只要产品适销对路,在政策上鼓励农民发展劳动密集型农业,并逐渐过渡到各种各样的一体化经营,是近中期内实现农村劳动力充分就业,提高农民收入的重要举措,尤其在近几年来乡镇企业发展极不景气、对吸收农业剩余劳动力和提高农民收入的边际贡献急剧下降的情况下更是如此。三那么,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市场前景如何呢?首先,从国内市场看,随着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在膳食结构中副食品所占比重越来越大,质量也越来越高。表1说明,在城乡居民家庭消费的主要食品中,除了粮食(城市居民)和蔬菜(城乡居民)的消费呈下降趋势外,对其他农产品的消费均呈上升趋势。尽管农村居民对粮食的消费基本上呈上升趋势,但1994年开始下降。并且即使截止到1993年,15年间的消费仅上升了7.6,而对油、肉、禽、水产品的消费是分别上升了85、90、433和275,消费的增长主要表1城乡居民家庭人均食品消费量单位:公斤年份粮食蔬菜食油猪牛羊肉家禽水产品农村城市农村城市农村城市农村城市农村城市农村城市1978247.0141.52.05.80.30.81979257.0131.02.46.50.40.71980257.0127.22.57.80.71.11981256.0145.4124.0152.33.14.88.718.60.71.91.37.31982260.0144.6132.0159.13.45.89.118.70.82.31.37.71983260.0144.5131.0165.03.56.510.019.90.82.61.68.11984267.0142.1140.0149.04.07.110.619.90.92.91.77.81985257.0134.8131.1144.44.05.811.018.71.03.21.67.11986259.0137.9134.0148.34.26.211.821.61.13.71.98.21987259.0133.9130.0142.64.76.411.721.91.23.42.07.91988260.0137.2130.0147.04.86.710.719.81.34.01.97.11989262.0133.9133.0144.64.86.211.020.31.33.72.17.61990262.0130.7134.0138.75.26.411.321.71.33.42.17.71991256.0127.9127.0132.25.76.912.222.21.34.42.28.01992251.0111.5129.1124.95.96.711.821.4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