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研究论文-农产品价值链中市场信息不对称性问题探讨.doc_第1页
农村研究论文-农产品价值链中市场信息不对称性问题探讨.doc_第2页
农村研究论文-农产品价值链中市场信息不对称性问题探讨.doc_第3页
农村研究论文-农产品价值链中市场信息不对称性问题探讨.doc_第4页
农村研究论文-农产品价值链中市场信息不对称性问题探讨.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农村研究论文-农产品价值链中市场信息不对称性问题探讨摘要:中国农产品市场信息不对称是造成农业资源配置低效率,农产品生产波动性大,农民经济利益和消费者利益难以维护的主要原因之一,同时也导致农产品价值链上各主体难以形成利益共生体,使整个产业缺乏市场竞争力。农产品市场信息不对称的主要表现在农产品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与政府之间、与其价值链上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国内农产品市场与国际农产品市场的信息不对称。关键词:农产品;信息不对称;价值链;利益主体;食品安全Abstract:TheinformationasymmetryofChinasagriculturalproductmarketnotonlyisoneofthemainreasonsforinefficientallocationofagriculturalresources,largefluctuationsinagriculturalproductandfarmerseconomicinterestsandtheconsumersinterestslosses,butalsoresultsinthevaluechainofagriculturalproductsdifficulttoformthemaininterestssymbiosis,sothatthewholeindustrylacksofmarketcompetitiveness.Agriculturalmarketinformationasymmetryismainlybetweenagriculturalproductsproducersandconsumers;betweenagriculturalproductsproducersandGovernment;betweenagriculturalproductsproducersandvaluechainstakeholders;betweenthedomesticagriculturalmarketandtheinternationalagriculturalmarket.Keywords:agriculturalproduct;informationasymmetry;valuechain;stakeholder;foodsafety现代农业产业的运行需要建立在农业产业链上各主体的分工与协作。在分工基础上进行协作是生产社会化、一体化和社会生产力高度发达的突出表现。农产品价值链的管理是按照生产社会化的客观要求,在其最终价值实现的各环节、各经济主体之间进行分工与协作,以提高整个价值链的市场竞争力。通过协作,不仅“提高了个体生产力,而且是创造了一种生产力,这种生产力本身必然是集体力”(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2卷)。然而,这种分工与协作的效率是建立在一个相对完善的农产品市场体系基础上,各市场主体之间需要相对充分的市场信息。中国农产品市场体系不完善的主要表现在市场信息不对称或不完善,信息不对称造成农业市场资源配置的低效率,主要农产品生产波动性大,农产品食品安全难以保证,农产品价值链上各主体的利益分配不公平,特别是农民的经济利益和消费者利益难以维护,最终导致中国农产品价值链上各主体难以形成利益共生体而使整个产业缺乏市场竞争力。因而,研究中国农产品价值链中市场信息不对称问题对于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和市场体系完善,对于推进中国农业市场化改革和农业现代化,维护农民利益和消费者利益具有重要意义。在中国理论界对农产品市场信息不对称问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进行,或集中在产业链上某个环节,而很少对农产品整个价值链进行研究。冉文江等(2004)提出了发展农产品期货市场来解决农产品市场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逆向选择问题;张永林等(2004)提出了信息对于农民来说是稀缺资源,研究了信息不对称给农民造成的损害过程和对农业经济造成的后果,提出保护农民利益的观点。本文从整个农产品价值链上来研究市场信息不对称问题,对于推进中国农产品市场体系完善,拓展农产品价值链管理理论具有一定的价值。一、中国农产品市场信息不对称的主要表现中国农产品市场不是一种完全竞争性市场,信息不对称是在传统计划经济时期形成的,信息不对称是中国农产品市场的一个基本特征。现代经济理论认为信息不对称会导致市场交易只能达到一种和帕雷托最优相比的次优状态,即表现为市场失灵。对于每个市场主体来说,如果决策所依据的市场信息是不完全或是错误的,则其决策不可能达到最优甚至是错误的,这就会导致经济资源配置和利用的低效率。纵观中国农产品市场的发展历程,由于中国农产品市场制度性安排差异和市场体系建设的滞后,导致各市场主体获取市场信息的能力不一,出现了农产品市场市场信息不对称现象,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1.农产品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在市场信息对称的情况下,农产品生产者根据消费者需求供给产品,消费者根据自身消费偏好选择产品。然而,由于中国农产品市场的主要供给者农民大多数力量薄弱,及时掌握和分析市场信息的能力不足,难以准确评估和鉴别消费者需求。结果导致农产品市场供给结构和需求结构的矛盾发生,一般品质农产品供给相对过剩,而优质农产品供给相对不足。另一方面,由于中国农产品市场信息的不对称,优质农产品与劣质农产品相混合,容易产生农产品供给者的逆向选择问题,这进一步加剧了中国生产农产品优质化的难度,也严重地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2.农产品生产者与政府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长期以来,主要农产品如粮食安全一直是中国政府对农业调控的目标,在计划经济体制下,粮食生产是由政府安排的,政府要农民种什么,农民就种什么。然而,随着农业市场化改革进程的加快,在农产品市场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政府的农产品安全信息目标与广大农民的经济效益目标往往不一致。政府在宏观上知道主要食品安全信息,而农民不知道。农民的选择是在保证自身食品消费安全的情况下,以经济利益最大化作为生产决策依据,这是导致中国农产品生产波动性比较大的主要原因。同时也造成了中国食品供给安全问题。3.农产品生产者与其价值链上利益相关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在现阶段农业产业的农产品价值链上,广大农产品生产者首先是农业生产资料的需求者,大多数分散的农民由于自身的素质和所处农村地域,不可能充分掌握农产品生产投资所需要的各种市场信息和技术信息,在农业生产资料和农业科技市场相对垄断的条件下,农民作为生产资料和农业科技的消费者其利益将受到损害。中国农业生产资料市场出现的大量损农、坑农现象,正是在农业生产资料市场信息不对称情况下产生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其次,在现阶段农业产业的农产品价值链上,农产品生产者与加工和经销者之间也存在信息不对称问题,从而产生现代农业产业价值链上各主体利益的不公平分配问题,削弱了现阶段农业产业的农产品价值链的整体竞争力。4.国内农产品市场与国际农产品市场的信息不对称。由于农产品安全传统观念的敏感性,长期以来中国主要农产品如:粮食市场信息处于一种相对保密状态,如国家粮食储备量。中国国内粮食市场运行与国际粮食市场相对隔离,导致国内外粮食生产者和消费者难以根据市场信息来调整自己的决策行为,从而导致中国难以利用国际粮食市场来平抑中国粮食市场的波动。另一方面,中国是一个粮食生产和消费大国,也是世界粮食市场上的进出口大国。其中大米的进出口占有相当比例的份额。但是,由于中国粮食市场信息的不对称,导致中国在世界粮食市场上没有定价权和主导权,这就难以维护中国在国际粮食市场的权益。二、农产品市场信息不对称产生的主要原因信息不对称是经济生活中一种普遍现象。而中国农产品市场信息不对称与农产品地位的特殊性和农产品生产主体的小规模农户经营有密切关系。导致中国农产品市场信息不对称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方面:1.政府主要农产品储备信息的传统安全敏感性和农户储备信息的封闭性。在农产品市场中,一国农产品储备是调节农产品市场均衡的一个重要信息。而长期以来,中国主要农产品(如粮食储备量)从国家安全敏感性角度考虑都是不公开的。在国家主要农产品(粮食储备)信息方面,只有政府单方面掌握信息,而另一方面,由于广大农村消费者主要农产品(粮食)储备的分散性和封闭性,政府和其它市场主体也很难掌握其农产品(粮食)库存信息。这就导致中国农产品市场中储备信息的严重失真和不对称,从而难以高效地发挥国家农产品(粮食)储备对农产品市场的调控职能,而导致中国农产品市场价格波动性加大,甚至影响到国家食品(粮食)安全。从市场经济角度来分析,农产品库存量数字信息是应公开,这样有利于农产品生产者(粮农)和农产品消费者判断市场供求关系,也同时有利于农产品生产者和消费者研究判断未来农产品市场价格走势,以供农产品市场主体决策。但是对大多数农民来说,缺乏信息、信息不对称和信息失真是摆在他们面前的突出难题,由此导致各地农业结构调整一哄而上、结构雷同,失去自己特色的盲目调整现象。中国农户大多从事小规模生产经营,对市场风险的承受能力较弱,进入和退出市场均比较困难,从而使生产和经营面临较多的不确定性,造成短缺和过剩交替出现。另外,农产品的鲜活性特点,使得农业结构调整相对其它产业部门而言,具有更高的风险性。2.中国农产品市场结构的哑铃型组织体系。中国农产品市场结构的哑铃型组织体系是指农产品市场体系中两头大中间小,即在农产品供给链上,前端具有众多的、缺乏组织化的小规模农产品生产者,未端则是众多和分散的消费者,中间农产品经销商较少且具有一定垄断性。在这种农产品市场结构中,农产品经销商市场信息来源广泛,经济意识强,经济实力相对雄厚。农产品经销商往往利用信息优势,对农产品市场信息进行垄断,从自身成本最小化或利益最大化角度出发,发布虚假信息或隐藏信息而行使机会主义行为,利用不平等的交易条件对农民利益进行挤压。而分散经营的农产品生产者在市场上处于弱势的地位,甚至就卖方而言他们也属于最末端,被一级又一级的农产品经销商贩牵制和盘剥,在农产品价格问题上基本上受市场左右,而没有什么讨价还价的余地。同时,由于农民受教育水平普遍较低,绝大部分只受过初中以下文化教育,这直接限制了农民对信息技术和网络信息知识的学习能力和获取能力;另一方面,绝大多数农民组织化程度比较低,广大农产品生产者没有稳固的代表自己利益的经济组织,这就直接导致农民对市场信息的捕获能力和鉴别能力不足,这使得农民在市场交易过程中处于不利地位。3.中国农产品市场体制改革的滞后。中国作为一个人口大国,对主要农产品供给的敏感性和特殊性,导致中国大宗农产品市场体制改革严重滞后于其它一般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大宗农产品如粮食生产和流通体制的传统计划性难以消除。而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致命之处就是难于做到信息对称,它是体制障碍决定了农产品市场“信息不对称”(有人称作“信息阻断”)。其具体表现是,一方面,农产品生产的微观组织难于得到全面的真实的信息,只能被动地接受指令信息;另一方面,计划体制的指挥中心,往往也很难及时地得到正确的相对全面的信息,难于及时地作出正确决策。后果至少有两个:一个是他得到信息太晚了或根本就得不到信息;一个是他得到信息不晚但信息不准确,不足以使他适时地作出正确决策。得不到的信息、迟到的信息和不准确的信息,都会使农产品市场各主体无法正确地决策。4.农产品生产周期比较长。由于农产品是季节性产品,生产周期比较长,农产品生产的自然再生产过程和经济再生产过程交织在一起。在一年的时间里价格起伏很大,农产品收获时的价格与下一个生产季节前的价格可能有较大差异。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农民很难作出准确预期。在农产品生产季节,由于农民资金紧张,要购买新的农用物资,他们迫不及待地出卖农产品;而农产品集中供给高峰后,价格回升,广大农民早已无货(粮食)可卖了。而另一方面,农产品价格回升又会给农民一个“供不应求”的信号,将刺激农民在下一年里增加农产品种植。但是下年的农产品市场行情具有不确定性,也许出现增产不增收的局面。导致出现“价格低收入少减少种植价格上涨增加种植价格下跌”,最终农民还是没有增加收入,农业生产经营陷入一个周而复始的低效益怪圈。5.获取信息的成本负担。信息是一种重要的市场要素,各种市场要素的获取必须支付一定的成本。科斯指出利用价格机制是有成本的,这种成本归根到底是一种信息成本。发现价格和交易信息,发现交易对手到谈判签约,到合约的履,都有成本问题。而问题是在中国农产品市场,广大农民无力负担这种信息成本,而政府在农产品市场上提供的廉价和免费信息非常有限。再加上农产品市场信息的共享性问题,存在免费搭车现象也难以避免,这就必然造成中国农产品市场信息供给不足,从而加剧了中国农产品市场信息不对称现象。三、克服中国农产品市场信息不对称的政策建议农产品市场不是一种完全的竞争性市场,信息不对称在特定环境下将导致农产品市场上严重的同步性问题。任何市场都有同步性问题,但在中国农产品市场上,同步性问题表现得太过严重,超出了市场平稳运行的容许范围,破坏了市场配置资源的效率,同时也威胁着中国农产品供给安全。解决中国农产品市场信息不对称问题可以从促使农产品市场信息对称和消除农产品市场信息不对称障碍因素出发,发挥农产品价值链上“政府、农业生产资料企业、农民、经销商、加工商和消费者”等不同市场主体的作用,尽可能克服中国农产品市场信息不对称现象。1.加强农产品期货市场建设,完善中国农产品市场体系。农业生产具有长周期特征,农产品价格的滞后性调节必然导致农产品生产的周期性波动。根据西方主要农产品出口国的经验,通过发展农产品期货市场,利用农产品期货市场的“价格发现和风险转移”两大职能,就可减少农产品价格信息不对称所带来的农产品价格大幅度波动,同时也减少了农产品生产者的信息盲点。鉴于中国农产品市场和价格信息的现状,推进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必然要求进一步稳定发展期货市场,通过发挥期货市场预期价格的指导作用,促进农民按照市场需求安排和组织生产,解决农业生产结构与市场需求结构之间的矛盾,提高农产品生产经营效益。同时,进一步集中发展中国农产品批发市场,规范农产品集贸市场,形成由农产品集贸市场,批发市场和期货市场三个层次市场有机组成的农产品市场体系。2.加大发展现代农业产业的中介组织建设,提高农民市场地位和获取市场信息的能力。中国农产品市场主体主要包括农户、消费者、企业及个体私营商。例如:目前,中国农户大约有2.44亿户,其中,种粮农户估计约1.7亿户(按粮食播种面积占总播种面积的70%估算),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