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研究论文-农民流动与乡村传统社会意识的变化——对江西省20个村实证调查的一项综合分析.doc_第1页
农村研究论文-农民流动与乡村传统社会意识的变化——对江西省20个村实证调查的一项综合分析.doc_第2页
农村研究论文-农民流动与乡村传统社会意识的变化——对江西省20个村实证调查的一项综合分析.doc_第3页
农村研究论文-农民流动与乡村传统社会意识的变化——对江西省20个村实证调查的一项综合分析.doc_第4页
农村研究论文-农民流动与乡村传统社会意识的变化——对江西省20个村实证调查的一项综合分析.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农村研究论文-农民流动与乡村传统社会意识的变化对江西省20个村实证调查的一项综合分析内容提要:本文通过对江西省20个村实证调查结果的综合分析,描述了改革开放特别是农民流动兴起后乡村传统社会意识的变化状况,并对乡村传统意识变化与农民流动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指出改革开放后社会就业路径的变化,是引发农民大规模流动从而带动社会意识变化的主要原因,这同时还促使了农民市场意识的复苏和价值理念的转变,农村劳力的生产效率和比较收益也因此得到提高。但不可忽视的是农民流动对农村文化教育带来的消极影响,可能会延缓农村现代化的实现。关键词:农民流动、社会意识、社会变迁、农村研究、中国社会意识指社会的精神生活过程。1长期以来,受小农经济生产方式的影响而形成的小农观念,是农村社会意识的主要表现形态。改革开放后,随着商品经济的确立和发展,农民外出务工人数的日益增加,农村的社会意识是否发生了变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农村社会意识的变化与农民流动之间又是否存在何种关系?这些是近年来国内外学术界十分关注的问题。本文通过对20个样本村实证调查结果的综合分析,从农村文化意识、经济意识、政治意识等方面的变化状况入手,来初步解析农民流动与农村传统社会意识变化间的关系。一、样本村的基本概况本课题研究的20个村,皆系非随机抽样选取的样本。它们并不具有代表性、推论性,但具有一定的类型分析意义,即能对我国中部地区特别是江西农村几种不同经济社会状况村的农民流动与农业生产关系进行探索性研究。这20个村都在江西农村,因此这些村的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江西农村目前的大概面貌和现实处境。分析这20个村的基本概况,就可发现具有一定的广泛性、代表性:从区域分布看,处于江西东部的有朝阳村、芳山村,居江西西部的有杨村、栗水村、东洛村、高汪村,位于江西省北部的有柳田村、泉溪村、新基村,处江西南部的有东林村、马岭村、肖田村,位江西中部的有滁山村、坊城村、旧下村、康山村,还有古竹村、泉塘村、沙田村处于江西的西南部,吴村位于江西的东南部。从行政区划看,分别隶属于17个县9个地级市,南昌市(2个)、九江市(3个)、赣州市(1个)、吉安市(6个)、上饶市(2个)、宜春市(3个)、萍乡市(1个)、新余市(1个)、抚州市(1个),占江西省11个地市的82%.从区位看,位于城镇郊区的有杨村、芳山村、康山村,其他村与城镇都有一定的距离,大约在1525公里之间,泉溪村、高汪村、东林村和马岭村还属于偏僻的山区村落。就交通而言,交通方便的村占45%,交通一般的村占25%,交通不方便的村占30%.地处平原的6个,丘陵地带的有8个,山区的有5个,水乡2个。从行政村的规模看,人口在2000人以上的有6个即杨村、滁山村、康山村、吴村、沙田村、东洛村,人口在10002000人的有芳山、古竹、朝阳、柳田、旧下、栗水、东林、马岭、泉塘等9村,人口在1000人以下的有坊城村、泉溪村、高汪村、肖田村、新基村等5个。样本村的经济状况又怎么样呢?从统计分析情况(见表1)来看,以稻作农业为主体依然是多数行政村产业结构的特征。2002年农民人均年纯收入在2000元以上的有2个村,占10%;在15002000元之间的有7个,占35%;10001500元的有6个占30%;在1000元以下的为5个占25%,其中有1个村的农民人均年纯收入在500元以下。同年,有60%的村集体经济没有纯收入,年收入在50000元以下的村占35%,在50000200000元的村有15%,300000元以上的村为10%.而且大多数村已负有一定数额的债务,村干部的工作报酬能得到兑现的村只为35%.这些情况基本反映了江西农村乃至中国中部地区农村的普遍性特点。二、农民流动与农村文化意识的变化农村生活方式。生活方式是人们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具体表现形式。人们的社会生活怎样,总是在一定的社会主客观条件的支持下,按照一定的方式有序地进行。马克思主义观点认为,农村生活方式与农业的生产方式有一定的联系。“红薯饭、茶麸火,除了皇帝就是我。”这句1980年代初以前在江西大部分地区流传的民谣,反映了当时在江西农村的民众中广泛存在的受传统小农思想影响而产生的自我满足情绪,也表明农民的生活方式在改革开放以前一直未有大的变化。改革开放后,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农民的家庭经济收入状况得到了大的改革,农民的生活方式也随之发生了变化。从我们对20个样本村的实证调查结果可以发现,近20年来农民在“衣、食、住、行”四个方面出现了较大的变化。衣服的变化主要表现为:男性从“对襟装中山装青年装军装西装(以及夹克、牛仔装和休闲装)”,女性从“掩襟装对襟装紧身衣、牛仔装裙子”。特别是随着农民流动的兴起,农民穿着服饰的颜色也越来越鲜艳,花色品种愈来愈多,尤其是进入1990年代以后更是样式品种色彩丰富多样,并且成衣服饰市场也进入农村,农民不再请人缝做衣服而是到服饰市场上购买成衣。在我们调查的所有样本村,村民们都普遍感觉到,自1990年代以来,各种色样的裙子和春夏秋冬四季适令时装已经是农村青年妇女的日常衣着,而正规的西装套在了农间老农身上的景象也随处可见当然他们身上的西装也一般不是自己特意去买的,而是儿子们退换的旧西装,尽管他们穿得很不规范,即不打领带,也不配西裤,有时还打着赤脚或穿着雨鞋。这一农村穿着的变化,也是和“民工潮”的兴起密切相关的。与穿着变化相对应的,是农村饮食的变化,不仅改革开放前难得吃上的鱼、肉等也开始成了家常菜,还能吃上反季节蔬菜。同时农民的“菜篮子”也不再以自给为主,而是隔三差五地到集市上买。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变化最大的是住房。从20个样本村的情况看,前后出现了五轮建房高潮,有80%以上的农户自1970年代末以来都基本上先后建了新房,有的农户还几次建新房。房屋的结构也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出现变化,从第一轮到第五轮先后依次是青砖土砖混合结构砖木结构砖混(钢筋水泥)结构两层小洋房多层小洋房。同时,电视、电话和摩托车也开始进入了农村家庭,日常生活的燃料也经历了从烧柴禾烧煤用沼气和液化气的深层变化。因此在我们的问卷调查中,有44.8%的人认为农民生活方式日益城市化。当然,与城市生活方式相比,农村的确还存在一定差距,正因如此,才有10.9%的被调查者认为农民生活方式没明显变化,甚至有44.3%的人认为农民生活方式没有变化。也正是这一差距,促使向往城里人生活方式的农村青年,在城市就业机会封闭更趋于严格的情况下外出务工的人数还在不断增加。农村婚姻家庭。所谓婚姻,是指男女两性依照一定的风俗、伦理和法律的规范而建立起来的夫妻关系。通婚圈的大小一般也反映了通婚人日常交往活动区域的范围。在江西农村,改革开放前青年人婚姻关系的建立大多是靠媒人的介绍才开始的,当时的通婚圈一般都是以乡镇为范围,跨乡镇特别是跨县通婚的现象还极少。这种状况一直到1980年代后期随着农民流动的兴起始出现变化,一起在外务工的青年男女由于日常交往频繁往往就此产生感情。从表2可以看出,虽然在农村现在的通婚圈主体还是在本乡内(占23.5),但跨县、地市以及跨省的也不少(占17.8),特别是选择“说不定”的最多达44.1%,这表明通婚圈的大小已在农村青年的心里不再没有观念的限制,也不再是选择对象时必须加以考虑一种固定的条件。从样本村的情况看,由于农村青年大多外出务工,因此他们的恋爱婚姻对象也就不再需要媒人的介绍,而大多是同在外面务工的青年男女。如古竹村、泉塘村青年的通婚范围已及四川、湖南、湖北、浙江等省,马岭村、高汪村青年的通婚范围已及河南、广东、辽宁等省,柳田村、东林村、栗水村青年的通婚范围却达重庆、贵州、广西等省,不过他们的婚偶大多都是在外务工同厂职工。表3的结果表明,关于农民流动对农村婚龄青年的通婚范围和恋爱方式的影响这一问题,认为通婚范围扩大有82.4%,认为变化不明显的为10.4%,而认为没变化的只有7%;认为自由恋爱更多的有89.3%,认为变化不明显的为6%,而认为没变化的只有4.7%.家庭是以一定的婚姻、血缘或收养关系所组成的社会生活的基本单位,社会上通常认为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不过从我们调查的结果看,农民流动对农村家庭的稳定性也带来一定影响,农村离婚现象也日益增多。特别是婚姻男女单方在外务工的家庭更容易出现家庭的离异现象。相对于婚姻家庭而言,生育观念的变化是比较迟缓的。农村生育中重男轻女的现象还比较严重,因此一般人家都有两个以上小孩,如果生了两个小孩还没有生儿子,超生就成了难以避免的事情。当然,现在农村的计划生育工作与1980年代初期相比,还是顺畅多了,一般的家庭生了两个小孩后就会主动去做计划生育的相关手术。农村的社会网络。社会网络或说社会圈子是社会关系的表现形态。网络结构分析就是把社会互动中的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关系、群体与群体之间的关系当作一种社会结构化的过程,其中,所有主体与其他主体(个体或群体)的纽带关系都会对主体的社会行动产生影响,直接介入主体的行动和意义的构成之中。(渠敬东,2001)青井和夫给“社会关系”下的定义是一个或一个以上的互动的模式相结合,形成的一个功能性单位。(青井和夫,2002)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一书中提出了“差序格局”这一极为重要的概念,以说明中国传统社会中社会关系的特点。中国农村传统社会关系的基础,是血缘关系和地缘关系,特别是血缘关系,这种“缘”就是社会关系的基石。(刘建华、孙立平,2001)农村的社会网络一般包括交往网络、互助网络与支持网络等三方面,我们也以此为基础作相关分析。从20个样本村的实证调查结果看,在村落场域内村民的交往网络更趋向于地缘性和业缘性,而互助网络更趋向于血缘性和业缘性。在多姓村落这一现象更加明显,不过当出现利益冲突时,血缘关系具有更强的聚合力。而在单姓村落,互助网络更呈现为“差序格局”,这主要是由家族的内部关系远近来决定(将在分析农村家族时作详细介绍)。如在古竹村,村民们的日常生活圈子包括两个,一个是日常交往圈,一个协作互助圈,这两个圈子虽有交叉重合的部分,但两者不是重叠的。村民们在日常生活交往中基本上是以性情是否相近和地理上的相邻以及业缘关系来划分群体的;但在要做红白喜事等“大事”时,协作互助的圈子通常还是以血缘关系的亲近程度来决定的,当然这可能是源于乡土社会传统文化的承接。支持网络,主要是指农民外出务工获取职业的过程中所得到支持的主体之间的关系网络,它充分体现了农村传统社会的关系强度。格兰诺维特从四个维度即互动频率、情感强度、亲密程度和互惠交换把关系分为强关系和弱关系两类。(格兰诺维特,1997)从样本村的调查结果看,在当前的农村社会中,强关系仍是农村富余劳力外出务工可依靠的主要关系网络。表4的结果也充分体现了这一特征,农村富余劳力第一次外出务工找工作有54.6%的人是通过老乡或亲友介绍,有8.8%的人是靠家庭成员带出去,这两者之和占63.2%.如果把农民外出务工也划分为生存阶段和发展阶段的话,那么,通过对比分析外出务工农民生存(第一次外出务工时)和发展(务工多年后的工作)两个阶段获取职业的支持网络,就可发现(见表5),发展阶段的强关系已经只占42.6%,比生存阶段时的强关系63.2%下降了20.6个百分点;而发展阶段的弱关系已经上升到53.3%,比生存阶段上升了17.9个百分点。2这表明,在生存阶段中,强关系网络为跨情境流动的行动个体提供了保护伞,成为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在城市立足的基本条件;在发展阶段,农村外出务工人员除了利用现有的同质关系外,还必须充分利用具有异质成分和制度因素的弱关系,寻求在城市生活中发展的信息、机遇和资源。这一关系的变化,构成了当代社会转型中又一个“伟大的转变”。(渠敬东,2001)而其又必然影响和诱导传统乡土社会网络的变迁。农村的文化教育。“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这是千百年来农村社会一直具有的道德观念。因此,读书考学就成了中国农村的农民改变自己命运的选择和追求,也是合作化运动后至1990年代初农村人口非农化的主要渠道。这种状况至1990年代初随着农民大规模流动的出现而改变。从我们调查的样本村的情况看,农民流动对农村文化教育的影响具有明显的层级性特点:小学阶段影响不大,小学适龄儿童的入学率并没因农民流动现象的加剧而降低,而是由于父母外出务工家庭经济状况有好转小学适龄儿童的入学率在上升;农民流动对初中阶段学生的影响就比较大,课题组调查成员在调查中普遍感到,现在农村初中学生的厌学情绪普遍存在,“读书无用论”的观念在广大农民心中也明显抬头。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大中专毕业生都得自找工作,而在当前社会转型就业压力日益加重的环境下,出身农村的大中专毕业生往往是毕业即失业,而与他们年轻相仿的没考上大学的农村青年,却可能外出打了好几年工赚了不少钱,这一比较差异不仅让农村学生的父母心中感到失落,就是学生本人也感到心里失衡;二是不读书考学同样能到城市打工,这一非农化路径的拓展和改变使得学生读书没有动力,而原来源于父母的压力也因此减轻;三是经济发展的区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