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研究论文-制约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因素分析 .doc_第1页
农村研究论文-制约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因素分析 .doc_第2页
农村研究论文-制约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因素分析 .doc_第3页
农村研究论文-制约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因素分析 .doc_第4页
农村研究论文-制约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因素分析 .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农村研究论文-制约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因素分析摘要农村剩余劳动力如何转移是“三农”问题的核心。从有关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经济学理论入手,探讨了制约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路径及其对策思路。关键词二元经济结构农村剩余劳动力制约因素1关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经济学理论最早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进行研究的是阿瑟刘易斯。20世纪50年代,他在劳动力无限供给条件下的经济发展一文中,将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分为以城市为主的现代工业部门和以农村为主的传统部门两部分,农业部门的劳动生产率和工资水平要远远低于工业部门的。要实现农村的工业化和农业的现代化,就要由二元经济向一元经济转化,达到城乡同一。首先就要促使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他认为,在那些相对于资本和自然资源来说,劳动力是如此丰裕,以致在劳动的边际生产率很小或等于零,甚至为负的国家里,劳动力的无限供给是存在的。也就是说在农业劳动力的边际生产率很小,为零或负的情况下,农村出现劳动力剩余。如附图,横轴OL代表劳动力,纵轴OW代表工资,D代表的是劳动的边际产品。在保证工资水平不变的情况下,工业部门可以从农业部门吸收源源不断的劳动力,当吸收劳动力至Ln时,农村中已无剩余劳动力,工业部门要再吸收,只有付出更高的工资。同时农村中由于剩余劳动力的转出,开始向机械化迈进,从而提高农村劳动生产率,最终实现农村地区工业化和现代化。发展经济学家托达罗也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作出了解释,他认为,农村劳动力向工业部门转移的决定因素是城乡经济结构差异以及转移者对转移成本和效益的权衡,其动力是城乡预期收入水平的差异和城市就业的概率。托达罗模式涵盖了以下几点内容:第一,人口流动的基本力量来源于转移者对比较收益与成本的合理经济考虑,这种考虑还包括心理因素;第二,预期的而非现实的城乡工资差异使人们作出移入城市的决策,这种预期的差异主要包括两个因素,工资水平和就业概率。而就业概率的大小又由城市失业率的高低和城市新创造就业机会的多少来决定;第三,农村劳动力获得城市工作机会的概率和城市的失业率成反比;第四,人口流动率超过城市工作机会的增长率,不仅是可能的,而且是合理的。在城乡预期工资差异很大的条件下,情况必然如此。2长期制约农村剩余劳动力顺利转移的因素(1)农业发展落后和农村劳动生产率不高。目前我国的农村尚处在规模家庭经营方式下,农业现代化和机械化水平不高,大量的农村青壮年劳动力,特别是一些有文化技术水平的劳动力,长期外出打工,留在家里的基本上是老弱妇幼者,这种低素质的农业劳动力难以实现农业的现代化,同时也制约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进一步转移。(2)乡镇企业吸收能力逐渐减弱。在二元经济结构的城乡分割下,农村剩余劳动力最初是向乡镇企业转移。但随着经济的发展,由于乡镇企业过于分散,地区布局不合理,乡镇企业的聚集效应减弱,导致就业容量减少。另外,乡镇企业由于资金增密,生产方式逐步转向内涵式生产,因而对简单农业劳动力的吸引力越来越少。(3)城市吸收能力减弱,城镇化水平不高。随着我国经济体制转轨和现代企业制度改革的积极推进,引起城市职工下岗数量增加,城里就业压力日益增加。同时,我国城镇化的水平比较低,也无法吸收过多的劳动力。从世界各国发展历史看,工业化、现代化进程都伴随大量人口转移,而在我国,城镇化与工业化的差距水平很大。2001年我国城镇化水平为37%,与同等GDP水平的国家比要低许多,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的50%和发达国家的70%80%。这都加大了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难度。(4)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加大了农民向城镇迁移的成本,从而进一步制约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现存的户籍制度,给进城打工的农民工带来诸多的不便,比如他们无法取得同城镇市民同等的竞争能力和平等的待遇,没有相配套的医疗保障措施,子女上学受到歧视性规定等。另一方面也存在一些人为因素,比如长期拖欠农民工的工资,有些行业明文规定不招农民工,甚至有的城市要求农民工进城后需缴纳暂住费、管理费、岗前培训费等等,这些都加大了农民工进城的成本,使许多农民工对进城打工望而却步。(5)农村劳动力自身文化素质低也制约了其向城市的转移。我国农村初中及以下文化水平的劳动力的比重高达80%,文盲半文盲占5.68%,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只占6.64%。在农业劳动力中,受过职业技术教育和培训的只占农业劳动力总数的5%,这些劳动力因为无文化无知识无技术,导致无法从事高技能、高工资的工作,只能从事一些依靠体力的,甚至是无保障的工作。因此劳动者素质低已成为阻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又一个“瓶颈”。3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路径选择及对策思考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是一个国家二元经济向一元经济转化的必由之路,是发展中国家工业化,现代化进程中的必然趋势。要富裕农民,就要减少农民,因此我国庞大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必须要解决的问题。(1)要提高农业生产率。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是实现农村劳动力顺利转移的基础,政府应积极创造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宏观环境与政策,积极干预和支持为农民提供现代化经营所必须的各种产前产后服务。同时,建立健全农用土地流转机制,还要转变农业经营方式,拓展农业内的就业空间。在农业现代化技术类型和路线的选择上,着重培育发展资源和劳动密集型农业为主,坚持走高就业低成本的农业现代化的技术路线,避免过早地走上资本替代劳力的道路。再次,要因地制宜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延长农业产业链。(2)要大力发展乡镇企业。乡镇企业仍将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要渠道,当前应调整乡镇企业的发展方向,一是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农副产品加工工业。特别是大力发展农副产品加工、储藏、保鲜、运销业,逐步形成种养加工、产、供销一条龙,农工商,贸工农一体化的产业链条,既能充分发挥乡镇企业优势,促进乡镇企业新一轮的增长,又能吸纳大量的农村劳动力。二是要大力发展农村第三产业,把交通、通讯、保险、金融、信息服务、技术服务等行业作为重点,积极发展,从而拓宽农村劳动力的就业渠道。(3)建立和完善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使劳动者能够平等竞争、自由选择、自由流动。加快城市劳动就业制度的改革,保障农村劳动力在城镇就业的合法权益。完善省、市、县垂直的职业介绍组织机构,并与省际间、国际间的服务网络相联通,扩大服务范围增强服务功能,以充分发挥职业介绍机构在劳动力转移中的媒介作用;尽快建立有关城镇劳动供求信息的预测、预报体系;完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信息服务,从而避免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盲目流动。(4)加强农村教育和劳动力就业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主要受农民自身人力资本素质和适应力的制约。一般来说,文化程度高的农民市场意识较强,能够通过多渠道收集社会信息,了解职业的岗位需求,自觉地接受各种职业岗前培训和专业技术教育,具有较强的就业竞争力。而当前我国农民平均接受教育水平较低,这使得他们进城后无法参与高收入岗位的竞争。因此这就需要政府、社会、企业等方面出资,构建完善的农村教育体系。通过建立健全多元化的基础教育办学模式、改善办学条件、普及农村儿童的义务教育,实行大规模的各种职业培训,从而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5)加快体制创新的步伐,为农民进城创造良好的制度性前提。尽快改造传统城乡隔离的户籍制度,实现户籍管理上的城乡统一,实行城乡一致的劳动用工制度;缩小农村劳动力和城市劳动力在用工成本上的差距,改革土地制度。建立城乡一体化的土地市场,建立社会保障制度,代替目前土地和农业对兼业农民的保险机制等。只有在制度上废除造成我国城乡分离的基础,使农民真正获得国民待遇,才能从根本上为农民进城创造出一个宽松的社会环境,最终完成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6)加强组织领导,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工作提供可靠保证。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业和城镇转移,是解决农民增收缓慢问题的现实选择,是实现农村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各级党委和政府应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大局出发,切实加强对这项工作的领导,建立健全组织领导机构,努力形成全社会齐抓共管的局面,积极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工作的开展。(7)努力创造更加良好的政策环境,鼓励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各级政府有关部门应在财政、税收、金融、土地、工商、劳动保障等各个方面制定切实有效的政策,鼓励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应进一步完善有关农村土地承包及农民进城入镇的优惠政策。在坚持“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基础上,积极推进土地流转,放活土地使用权。要严格执行国家的农村税费改革政策,规范农村分配关系,不得在规定承担的有关税费外,向外出务工的农民加收其他任何费用,从源头上堵塞各种乱收费渠道,从根本上减轻进城镇务工农民的负担。(8)加强思想教育和政治宣传,消除对农民工的歧视心理和歧视行为。与城市居民相比,农民工仍然是弱势群体。由于我国长期以来在观念上存在的“城乡对立”和在体制上存在的城乡分治的深刻影响,城乡居民存在着严重的心理隔膜,城市居民对农民工在心理上存在着认同歧视和情感歧视,并表现出相当矛盾的双重心态:一方面是接纳的心态,因为农民工是很好的廉价劳动力,可以分担城市居民不愿做,而城市居民又需要的那些累活、脏活和险活;另一方面是拒绝的心态,因为农民工加剧了城市就业市场的竞争,害怕他们抢夺了工作机会,也担心会影响市容和社会治安。这种双重心态实际上是只承认农民工的劳动,不承认农民工的权益,由此而又导致了一系列的歧视行为,如就业歧视、劳动报酬歧视、社会福利歧视、子女就业歧视、执法歧视及日常生活和交往歧视等等。社会对农民工存在的这些心理歧视和行为歧视,严重地阻碍了他们融入城市社会生活,应该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必须加强思想教育和政治宣传,通过事实教育城市居民对农民工的正确认识,在全社会逐步造就对农民工的尊重氛围,促进农民工向城市居民的转化。参考文献1熊启泉.民工荒的成因及现实意义J.改革,2005(5)2候风云.中国农村劳动力剩余规模估计及外流规模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农业经济导刊,2004(7)3张佑林.农村剩余劳动力迁移的拉力与推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