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研究论文-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面临的问题.doc_第1页
农村研究论文-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面临的问题.doc_第2页
农村研究论文-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面临的问题.doc_第3页
农村研究论文-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面临的问题.doc_第4页
农村研究论文-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面临的问题.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农村研究论文-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面临的问题摘要: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面临的问题日显突出,本文从制度和政策、社会环境、政府职能、农村劳动力自身素质等层面分析问题。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问题将长期存在于现代化事业的进程中,进一步解决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问题,对于改革发展稳定和整个现代化事业具有全局性的重大意义。关键词: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问题农村劳动力已成为我国产业大军中的一支重要力量,他的出现和发展为社会创造了财富,为国家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但又不得不承认,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就业面临的问题仍然十分突出,涉及面较广,需要着力解决的是存在于制度和政策、社会环境、政府职能、农村劳动力自身素质等四个层次的问题。1.社会保障全国统筹步伐太慢2002年中国的劳动和社会保障状况白皮书中明确指出:劳动和社会保障权利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关系广大公民的切身利益;发展农村社会保障事业任重而道远;在农村,以多种形式的农村养老保障和健康医疗保障为先导,积极探索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基本保障体系。而现在的各类保险,尤其是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在外来人口比较集中的地区,当地政府城市发展规划和社会各种公共服务机构并没有考虑农村转移劳动力的存在和需要。目前农村劳动力总体参保率不超过20%,大多数农村劳动力没有参保,其中,既有农村劳动力就业状态不稳定导致参保困难等客观存在的问题,也有农村劳动力对现行制度缺乏信任、用人单位害怕增加人工成本、地方政府担心推进参保会影响本地投资环境等主观方面的问题,还有就是现行制度门槛高、转移难,不适合农村劳动力。农村劳动力流动性大,不仅在同一城市频繁换岗位,而且经常跨地域流动,以及阶段性转入非农领域就业。由于农村劳动力户口所在地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一般没有建立或很不健全,现行的养老保险转移政策以及管理手段并不适应他们频繁流动的需要,一旦农村劳动力离开原工作的城市,其养老保险账户很难转回原籍。这种情境下,难免会出现农村劳动力反复参保、退保,甚至只参保不受惠,不仅直接损害了农村劳动力享受社会保障的权益,也影响了用人单位的参保积极性。社会保障制度的严重滞后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存在较大风险,难以从农业中完全转移出来。虽然部分城市基本上建立起了以社会保障为核心、以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基础的社会保障体系,但在广大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基本上没有建立起来,土地已成为农村劳动力的唯一失业保障和养老保险,农村剩余劳动力一旦离开土地进城,将处于毫无保障的真空地带,一旦失业,基本生活就难以保障,其他诸如养老、医疗、子女上学和住房等现实问题更是无从谈起,在城市参加养老保险,一旦离开城市回到农村,养老保险关系接续制度不健全,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横向流动。2.中小城镇发展滞后农村城镇化进程滞后是影响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根本症结。滞后的原因主要是大量的非农化和工业化是在城镇以外进行的,城镇化滞后于非农化的结果是把大量农村从事非农产业的人口排除在城镇之外。中国城镇化起步晚、底子薄、基础差。中国近代工业发展极其缓慢,以近代工业为基础的城镇化也因此而步履蹒跚;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实行的是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在计划经济体制时期,地方工业异常分散的格局,使我国失去了让工业化推动城镇化发展的机会;1958年我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分为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两种户口形式。户籍制度人为地压制了社会对城镇人口的供给和需要,它不仅使进城的农民,只能在“体外循环”,不能变成真正的城市人,过着二等公民的生活,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城镇对农民的吸引力。城市化是走向现代化的必由之路。20世纪90年代以来,城镇人口增长速度开始加快,1990-2000年间城镇人口年均增长率为4.3%。2007年我国城镇人口占全部人口的比重达44.9%,未来中国的城镇化将快速推进,预计到“十一五”末期城镇人口比重将达到49%左右,到2020年城镇人口的比例将达到60%。但是更要认识到,目前我国城市化仍然明显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和同等工业化国家的水平,这次国际金融危机也暴露出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过程中存在的一个“缺陷”和一个“薄弱环节”。即农民工就业过度集中于沿海大城市、特大城市,而最能有效容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中小城镇发展严重不足。3.对灵活就业与弹性用工保护少无论在正规部门还是非正规部门,只要从事灵活就业即被认为是非规范就业,这意味着其职工的合法权益没有法律保障;在正规部门与非正规部门,规范就业与非规范就业之间形成用工制度、就业政策、劳动法律、社会保障和服务系统的鸿沟,劳动力市场在按照二元结构发展着,由此导致了一系列社会公平和社会安全问题。其实农民工的就业往往都是非正规就业,或者说是灵活就业。经济增长速度快的时候,正规就业就很快;经济增长慢的时候,正规就业的增长数量就会减少。但是新增就业都是依靠非正规就业部门,因此,这提示我门,努力开拓灵活就业渠道在遭遇就业困难的时候尤其重要。2008年第四季度以来,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就业的影响逐步加重,外需和内需同时减少,企业用工需求出现下滑,导致就业需求萎缩,国内新增失业有所增加,2009年我国的就业形势将异常严峻。灵活就业与弹性用工是应对经济不景气的措施之一,由于灵活就业在资金、技术、劳动力素质等方面的进入门槛低,相同投入带动的灵活就业数量会比正规就业的数量更大。这种低成本就业优势适合经济形势不景气时期创造就业的特性,可以说灵活就业在增加就业,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方面成效显著。可是,相对于正规就业而言,灵活就业中的劳动者受到现行劳动保障法律体系的保护要少得多,大量灵活就业者游离于稳定的用人单位以外,也难以通过现行集体协商制度予以覆盖而受益。具有灵活就业需求的人和无法获得固定工作岗位的人,不仅没有权利保障,更缺乏实现途径。灵活用工代表劳动力市场的进步趋势,代表先进生产力。灵活就业依然是大量农村劳动者获得收入来源、参与社会的手段。在当前经济形势下,需要政府转变思路,完善制度,给予灵活就业政策扶持,为灵活就业者提供就业安全和基本保障。4.农村劳动力素质问题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农村人口中初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占39.1%,远低于城市人口占65.4%的水平。农村人口小学文化程度占42.8%,15岁以上文盲率为8.3%,高于城市23.8%和4.0%的水平。调查显示,珠三角地区农村劳动力初中以下文化达到60%,82%左右的农村劳动力收工后主要靠睡觉和闲聊来打发时间,75%的农村劳动力没有经过任何培训,近80%的农村劳动力没有经过职业教育。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较低、劳动技能差,已成为他们难以在城镇就业的主要障碍。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农村教育经费缺乏,再加上近几年农民收入增加缓慢,教育费用提高,农村孩子失学率、辍学率日益升高。我国农民由于历史现状和现实种种社会经济体制的原因,“先天不足”使他们的文化技术素质大大低于城市居民水平,尽管转移出来的劳动力是农村劳动力中竞争意识、文化素质较强者,但相对于城市现代化工业部门,尤其是资本深化型的转移进程中面临重重障碍,难以进入较高层次的产业,只能在低层次产业的形成过渡性就业竞争。随着经济发展,科学技术的进步,城市产业从劳力密集型向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型发展,且门类也越来越丰富,对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从事复杂劳动的人员其工作亦将由新技术所替代。对于农民工来说将产生两种不利因素;一是新的产业和高层次的就业门路无法占领,二是农村劳动力现有的“饭碗”将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而被打破。这样就给农村劳动力的流动和转移增加了困难;在僧多粥少的情况下,文化素质较低的农村劳动力要与占有多方优势的城市人竞争就业机会,必定处于不利地位。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低已成为决定农村劳动力转移规模和速度的重要制约瓶颈。因此提高农村劳动力文化素质已是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势在必行,刻不容缓的重要任务。“十一五”到2020年我国面临的最大问题是就业,解决中国的就业问题,关键是解决农村的就业问题。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我国的经济增长和就业面临更大压力,大量农村劳动力回流,新的就业问题又考验着我们。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实现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农村劳动力转移将伴随我国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的全过程,解决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问题不仅是当前的一项紧迫任务,也是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参考文献:1王梦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