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研究论文-简牍所见汉代乡部的建制与职能.doc_第1页
农村研究论文-简牍所见汉代乡部的建制与职能.doc_第2页
农村研究论文-简牍所见汉代乡部的建制与职能.doc_第3页
农村研究论文-简牍所见汉代乡部的建制与职能.doc_第4页
农村研究论文-简牍所见汉代乡部的建制与职能.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农村研究论文-简牍所见汉代乡部的建制与职能关键词汉代;乡部;分等;行政职能;地方政治摘要简牍资料表明,汉代的乡因辖区和人口分为不同级别,其性质是县政权的分支机构;乡佐、游徼与乡有秩、啬夫并非是一一对应的辅吏与主吏的关系,而是同属县吏序列,受命县廷行使民政、司法、社会治安、生产管理诸权,征缴赋税,征发徭役,是县政府行使其统治权力的基础,乡官部吏的行为直接关系到地方政治运作质量和社会秩序的稳定与否。KeyWords:HartDynasties;XiangBu;grading;administrativefunction;localpoliticsAbstract:BambooSlipsandWoodenTabletsshowthatXiangwasdividedintodifferentgradesbasedonthepopulationinHanDynasty,whichfunctionedasthebranchoftheCountyregime.XiangzuoandYoujiao,XiangYouzhiandQiangfuwerenotinproportionalrelationshipbetweentheassociateadministratorandthemasteradministrator,bothofthembelongedtothehierarchyofthecountyadministratorsandworkedunderthecountygovernmentintheareasofcivilaffairs,legislation,socialsecurity,productionmanagement,taxcollectionandrecruitingcorvees,whichwasthebasisforthecountygovernment.Theadministratorsbehaviordirectlyinfluencedthequalityofthelocalpoliticsandthestabilityofthesociety.如所周知,关于汉代基层政权状况的最原始的系统记述是汉书百官公卿表,其文云:“大率十里一亭,亭有长。十亭一乡,乡有三老、有秩、啬夫、游徼。三老掌教化。啬夫职听讼,收赋税。游徼徼循禁盗贼。”续汉书百官志五对乡有秩、啬夫、乡三老、亭长、游徼职能的记载详于百官公卿表,云“乡置有秩、三老、游徼。本注日:有秩,郡所署,秩百石,掌一乡人;其乡小者,县置啬夫一人。皆主知民善恶,为役先后,知民贫富,为赋多少,平其差品。三老掌教化。凡有孝子顺孙,贞女义妇,让财救患,及学士为民法式者,皆扁表其门,以兴善行。游徼掌徼循,禁司奸盗。又有乡佐,属乡,主民收赋税。亭有亭长,以禁盗贼。本注日:亭长,主求捕盗贼,承望都尉。里有里魁,民有什伍,善恶以告”。现代研究表明,亭和乡、里不属于一个行政系统,不是乡的下级政权,亭长是直属于县的地方治安管理官吏,而非乡的属吏;三老的性质亦异于啬夫、有秩,不属于行政官吏序列,不领俸禄,属于地方自治系统;汉代基层政权分为乡、里两级。但是人们在研究乡里制度时,重点多集中于里的沿革、规模大小、里吏的考述等,而对乡则几无论及。这在主观上是因为对乡在汉代地方政权运作中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在客观上则是资料短缺的限制。近年来一系列简牍资料的问世特别是张家山汉简的面世,为我们了解汉代乡部的建制、属吏、职能及其在基层政权运作中的地位提供了可能。这不仅可以补充史籍记载之缺,而且使我们对汉代基层政权的运作模式可以有更深入的把握,进一步了解汉代地方政治的运作特质。现就此略述如下,以就正于方家。最先提出这一观点的是王毓锋先牛和严耕望先牛,参见王毓铨汉代“亭”与“乡”不同性质不同行政系统说“十里一亭十亭一乡”辨证,载历史研究1954年第2期;又见氏著莱芜集,北京:中华书局1983年版。严耕望中国地方行政制度史甲部秦汉地方行政制度(第四版),(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专刊之四十五A,1990年版,第237251页。一乡部的分等与属吏众所周知,汉代县的设置因人口多寡和土地广狭有大小之别,乡亦如是。汉书百官公卿表云县“万户以上为令,秩千石至六百石。减万户为长,秩五百石至三百石县大率方百里,其民稠则减,稀则旷;乡亭亦如之,皆秦制也”。上举续汉书百官志也说到乡有大小之别。但是,因为资料的缺略,对乡的分等详情一直无从知晓。张家山汉简秩律为此提供了直接的说明。秩律是吕后二年以前颁布的律令的一种,是对中央和地方各级官吏颁发俸禄的专门法规。在详细规定了当时朝廷所辖的约二百八十个县的县令、县长俸禄的同时,也明确规定了乡的法律称谓是“乡部”及其俸禄等第。按律文,其时之县令长的俸禄共分五个级别,即长吏一千石,丞、尉八百石;长吏八百石、丞、尉四百石;长吏六百石,丞、尉三百石;长吏五百石,丞、尉三百石;长吏三百石,丞、尉二百石。乡部的禄秩则有二百石、一百六十石、一百二十石三个级别。律文规定:“司空、田、乡部二百石。”“田、乡部二百石,司空及尉官、校长百六十石。”“长安厨长,秩各三百石,有丞、尉者二百石,乡部百六十石。”“都市亭厨有秩者及毋乘车之乡部,秩各百二十石。”1(p195,197,202)一般说来,汉代地方长吏如郡守、县令的秩位高低除了辖县广狭、户口多寡之外,还与所处地理位置的是否重要有关。因此,秩律规定的二百八十个县令长的秩禄都具体到每一个县,而不是统一规定哪一类县的秩禄标准,原因就在于此。同理,乡部秩位也是如此,如规定“毋乘车之乡部,秩各百二十石”的原因即是一例。“毋乘车”之乡的重要性低于有乘车之乡,故特别规定其秩位为较低的百二十石。每乡户口多寡,以往都是根据文献记载来进行推定。按汉书百官公卿表所记西汉平帝始元年间全国共有县、道、国、邑数1587,乡6623,户数l2233062,平均每县4至5乡,每乡1847户左右。续汉书郡国志五谓东汉顺帝时有县、道、国、邑1180,注引东观书云,“永兴元年,乡三千六百八十二”,则平均每县3至4乡。东汉后期户口数较可信的是质帝本初元年(146)的9348227户,则东汉后期平均每乡约为2539户。孙星衍辑汉官云“乡户五千,则置有秩”2(p8),这里的每乡五千当是特殊的乡。从逻辑上分析,人口密度因时因地而异,每乡户数难以整齐划一,绝不会以五千为标准。事实上,乡与乡之间的户数怕没有如此大的差距。按江苏东海尹湾汉墓出土木牍所记载的汉成帝末年东海郡吏员簿,记述了东海郡十八个县、两个邑、十八个侯国的吏员实况,共有乡170,户266290,平均每乡1566户,和百官公卿表所记数字的推算结果相近3(p7981)。古代户口因时而异,王朝初年和王朝末年差别巨大,每乡户口数亦然。在王朝初建、人口稀少时,每乡户数有限,五百户之乡就是大乡了;随着时间推移,人口增加,每乡的户数也相应增加。续汉书职官所述之小乡五百、大乡二千五百云云,不是同一历史时期的情况,而是把不同时期的统计数字混而为一了。至于说“乡户五千,则置有秩”,则是没有普遍意义的。按尹湾木牍东海郡吏员集簿,观察其时之县、邑、侯国的乡的设置及其属吏配备,远较文献记载的复杂。现将其各县、邑、国所辖乡的数量及乡吏设置列表如下:3(p7981)上表共列出了东海郡十八个县、两个邑和二十个侯国的乡及其属吏数字。从中我们不难看出:第一,尽管县和侯国是平级单位,但县的面积要远大于侯国,有些侯国的面积不过一乡而已,仅相当于东汉的乡侯,因而侯国和县所辖乡的数量多少是不能同日而语的。上举十八个县,多者如海西县有十四个乡,少者有三个乡,总计一百二十六个乡,占全郡总乡数的四分之三(表中第十八个县的乡数因牍文漫漶而不清,依上下文例推定为三个乡;在昌虑国之前设长为长吏、分别有一个和两个乡啬夫的政区应是邑),平均每县七个乡,远远高出根据汉书百官公卿表每县四五个乡的数字推算。百官表所述是综合县、邑、侯国及其乡的总数而言,县的乡数远多于邑和侯国的乡数,若平均推算当然难得真相。明乎此,可有助于对汉代封国和郡县关系的理解。第二,关于乡有秩和乡啬夫关系的争论可以结案。有的论者把百官公卿表的“乡置有秩啬夫”连读,认为汉代乡啬夫分为有秩啬夫和无秩啬夫两种,即大乡设有秩啬夫。小乡设无秩啬夫,认为续汉书百官志的“有秩,郡所署”之“有秩”是有秩啬夫之省。上表说明,有秩自有秩,啬夫自啬夫,二者并非一官异名。按东海郡吏员名籍簿,全郡共有170个乡,在具体分列各县、邑、侯国各乡长吏时把乡有秩和乡啬夫分列,如海西县乡有秩4人、乡啬夫10人,下邳县乡有秩1人、乡啬夫12人,等等。表中共列出乡有秩24人,乡啬夫135人,合计159人,较170人的总数少11人。原因有的是牍文漫漶缺少记载,有的可能是事实上缺置。但无论其乡的总数和各县、邑、国的统计数是否一致,都足以说明乡的长吏确实是分别命名为乡有秩和乡啬夫,大乡为有秩,小乡为啬夫,前面均冠以乡字以示其为一乡之长,以免和其他机构的有秩和啬夫混淆。百官公卿表所云之“乡置有秩啬夫”应将“有秩”和“啬夫”分读,而不能联读。续汉书百官志所说的“乡置有秩、三老、游徼。本注曰:有秩,郡所署,秩百石,掌一乡人;其乡小者,县置啬夫一人”是对的。不过,谓大乡郡置有秩、秩百石,小乡县置啬夫则秩不足百石,应当是后汉制度。上举二年律令律文说明,在汉初乡部的秩禄分为二百石、百六十石和百二十石共三等,最低也在百石之上。这儿乡部当是指乡啬夫或者乡有秩而言。第三,关于乡的属吏设置问题。汉书百官公卿表和续汉书百官志五均记述游徼是乡的属吏,公卿表谓“啬夫职听讼,收赋税。游徼徼循禁盗贼”。百官志五则云在啬夫和游徼之外还有乡佐,“属乡,主民收赋税”。历来都把游徼、乡佐作为乡啬夫的属吏看待,每乡都有游徼、乡佐。其实,若仔细分析,起码把游徼作为乡的属吏是不能成立的,史传所见之游徼均直属于县。如汉书胡建传云“客藏公主庐,吏不敢捕。渭城令建将吏卒围捕(公)主使仆射劾渭城令游徼伤主家奴”。游徼由县令胡建率领,而非隶属于乡啬夫或者乡有秩。又如汉书黄霸传谓“霸少为阳夏游徼”;后汉书郑均传注引东观汉纪云郑均之兄郑仲“为县游徼”,等等,均言游徼是县的属官,碑刻中的材料更是无一例外地证明这一点。这些,前辈学者早已指出,本文不予重复。4这里需要补充说明的是,前辈学者虽然正确地指出了游徼的隶属系统,但没能就游徼数量和乡的设置之间作出进一步的说明;有的学者虽然看到了游徼是县令的属吏,但仍然把游徼列入乡的属吏系统之中。上举东海郡籍簿进一步说明,游徼是隶属于县令的治安官吏,其员数和乡的多寡是没有直接联系的。全郡170个乡,只有75名游徼,并非是每乡一名游徼。如海西县14个乡,游徼4人;下邳13个乡,游徼6人;郯县11个乡,游徼3人;兰陵县13个乡,游徼4人;襄贲7个乡,游徼4人;费县7个乡,游徼5人游徼数量和乡的数量并非成正比,这进一步说明,游徼是县廷官吏,而不是如乡有秩和乡啬夫那样分部而治的乡长吏。汉书百官公卿表和续汉书百官志均是综合言之,不能加以机械理解。宋书百官志下谓“乡有乡佐、三老、有秩、啬夫、游徼各一人”,明确谓每乡游徼一人,显然是对两汉史籍的误读。现在谈乡佐问题。乡有乡佐,续汉书百官志谓“属乡,主民收赋税”。对此,简牍材料中多有记载,如湖北江陵凤凰山10号汉墓出土的木牍就记载西乡乡佐收取所属市阳里、郑里算赋的事情,其文有云:5(p68)市阳二月百一十二算算三十五钱三千九百二十正偃付西乡偃佐缠吏奉受正二百四十八。市阳三月百九算算九钱九百八十一正偃付西乡偃佐赐。市阳五月百九算算九钱九百八十一正付西乡佐缌。郑里二月七十二算算三十五前二千五百二十正偃付西乡偃佐缠吏奉。算赋由市阳和郑里的里吏分别收取之后上缴所属之西乡,西乡则由乡佐负责收取。牍文所示西乡先后有三个乡佐:赐、缠、缌,似乎乡佐之与乡啬夫不仅是像县丞之与县令那样一一对应,普遍设立,而且每乡不止一人。但是,按上表数据,东海郡170个乡中只有88个乡佐,远低于每乡一名的配置。其多者如海西14乡,乡佐9人;下邳13乡,乡佐9人;郯11乡,乡佐7人;佝7乡,乡佐6人。其少者如厚丘9个乡,只有乡佐1人;像司吾、新阳、东安、平曲、建陵、山乡、武阳、都平、都阳则没有乡佐,其中的司吾有7个乡,却没有一名乡佐。这些恐怕不是漏置或者缺员所致,而是制度使然。虽然有一乡一佐的例子,如戚县就是5乡5佐,甚至是乡佐数多于乡数,如利成就是4乡5佐,但这不足以说明乡佐就是按乡设置,每乡一名。按尹湾汉简籍簿所记三十八个县、邑、国的吏员数,均以职位高低、秩位尊卑为序,从乡有秩、乡啬夫和乡佐的位置顺序来看,乡佐决非如县丞之与县令那样一一对应的主吏与辅吏的关系。试举两例如下:3(p79)海西吏员百七人:令一人,秩千石;丞一人,秩四百石;尉二人,秩四百石;官有秩一人,乡有秩四人;令史四人,狱史三人,官啬夫三人,乡啬夫十人,游徼四人,牢监一人,尉史三人,官佐七人,乡佐九人,亭长五十四人,凡百七人。郯吏员九十五人:令一人,秩千石;丞一人,秩四百石,尉二人,秩四百石,狱丞一人,秩二百石,乡有秩五人;令史五人,狱史五人,官啬夫三人,乡啬夫六人,游徼三人,牢监一人,尉史三人,官佐九人,乡佐七人,邮佐二人,亭长四十一人,凡九十五人。籍簿所列都是县政府的属吏,其排列顺序是以职能体系和秩位高低为序,是其时之通制。按当时县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