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研究论文-统筹城乡文化发展,加快重庆农村文化建设.doc_第1页
农村研究论文-统筹城乡文化发展,加快重庆农村文化建设.doc_第2页
农村研究论文-统筹城乡文化发展,加快重庆农村文化建设.doc_第3页
农村研究论文-统筹城乡文化发展,加快重庆农村文化建设.doc_第4页
农村研究论文-统筹城乡文化发展,加快重庆农村文化建设.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农村研究论文-统筹城乡文化发展,加快重庆农村文化建设摘要:城乡统筹发展,文化先行。加强重庆市农村文化建设,深入推进城乡统筹发展。用先进文化占领农村阵地,用先进文化引导农村文化,用先进文化丰富农民生活,用先进文化促进农村发展。关键词:重庆市;城乡统筹;农村文化建设党的十七大明确指出,城乡统筹发展是我国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战略任务。重庆直辖市作为“城乡统筹改革试验区”,应当有新思路,远战略,大发展。农村文化建设在城乡统筹发展中具有重大战略意义,搞好农村文化建设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基础。加快我市农村文化建设,要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为实现市委第三次党代会提出的“加快”和“率先”战略目标服务,要把市委的要求和群众的需求统一起来,切实把农民群众迫切要求办、政府创造条件能够办的事办好。一、采取措施,建好阵地,用先进文化占领农村阵地(一)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坚持以政府为主导,以乡村为重点,以农产为对象,发展县、乡镇、村文化设施和文化活动场所,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网络。截止2010年,力争做到区县有文化馆、图书馆、体育馆,乡镇有综合文化站,行政村有文化活动室,实现“一县(区)三馆、一镇一站、一村一室、一人一册”的目标。全市所有区县(自治县、市)建成达标文化馆、图书馆、体育馆。其中,区级文化馆、图书馆业务用房面积分别达到3000平方米以上,县级文化馆、图书馆业务用房面积分别达到2000平方米以上。各乡镇建成集图书阅览、广电传播、电影放映、科普宣教、文艺演出、科技推广、培训、体育和青少年校外活动等于一体的综合性文化站,配备2人以上专职人员管理。整合村支部活动室、村委会办公室、农村中小学图书室等公共资源,建设村文化活动室,并明确由一名村干部具体负责管理,发挥好“一室多用”功能。充分发挥农村中小学在开展农村文化活动方面的作用,学校的图书室、电子阅览室要确定专人服务,定时就近向农民群众开放,使之成为当地的宣传、文化、信息中心。采取政府采购、部门联办、社会协作、乡镇配合、连线巡回的运行模式,实施区县“零距离”文化大篷车工程。除渝中、江北、双桥等纯工商业城区外。每个区县(自治县、市)均要配备集文艺演出、思想教育、图书阅览、文化活动、电影放映等功能为一体的大篷车队,常年巡回农村乡镇“赶集”,常年贴近农村群众开展“零距离”文化服务活动,使“三下乡”真正成为“常下乡”、“三扎根”的民心工程。实施乡镇文化流动服务车工程。每一个乡镇均要配备一台集文化活动、图书阅览、电影放映为一体的文化服务活动车,长期巡回村社开展文化服务。对三峡库区、少数民族地区和边远贫困地区的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市政府重点给予支持和资助。(二)大力推进广播电视进村入户以提高中央台和重庆广播电视总台节目入户率为重点,采取多种技术手段,加大实施广播电视村村通的力度,到2010年基本实现20户以上的已通电自然村全部通广播电视,为2015年实现5户以上自然村村村通广播电视、2020年实现户户通广播电视打下基础。重视完善现有无线转播台站功能并切实发挥其作用,利用无线、有线和卫星等多种技术手段,使农民群众收听收看到套数更多、质量更好的广播电视节目。市财政对我市三峡库区、少数民族地区、国家和市级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村村通的建设给予适当的基建投资支持。完善农村广播电视公共服务覆盖体系,做好农村接收广播电视的服务工作,积极探索适合当地实际的运行服务机制,确保村村通长期有效运行。大力推进数字电视整体平移,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模拟电视向数字电视转换工作,对发展农村数字电视实行费用减免,让占全市80以上的广大农村人口也能逐步欣赏到数字电视提供的高清晰、多套数的电视节目。积极推进全市广播电视资源的全面整合,实现“一城一网”,争取让广大农村人口与城市人口一道,公平地享受广播电视服务。(三)加速推进全市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到2010前完成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1个市级中心、6个示范分中心、41个基层中心、1000个基层示范网点的建设,基本形成全市文化信息资源共享网络。并以此为平台,整合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和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网络,以共建方式发展基层服务点。对我市三峡库区、少数民族地区、边远贫困地区乡镇(街道)、村的基层服务点建设,市里要给予重点支持。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要与农村文化设施建设统筹规划、综合利用,使文化馆、图书馆和乡镇综合文化站、村文化活动室逐步具备提供数字化文化信息服务的能力。(四)深入推动城市反哺农村的惠民工程1深入推动科技、文化、卫生“三下乡”工程。积极探索“三下乡”活动的长效机制。对重要项目和产品采取财政补贴,以政府采购的方式,直接送到农村。把乡村“零距离”文化大篷车工程抓出实效,市里为区县(自治县、市)统一配置能承载和运送40人左右的文化大篷车队(含舞台车、大型客车、皮卡车等);区县(自治县、市)统一为乡镇配置可运送图书、乐器、多媒体等设备及20人左右的流动文化车,鼓励工商企业以发布车身广告等方式开展促销宣传,或提供无偿捐助,补充大篷车、流动文化车运行费用。充分发挥文化大篷车、流动文化车、文化小分队的作用,使“三下乡”活动小型化、经常化,努力做到灵活多样、行之有效。将农村文化建设纳入对口扶贫计划,建立市级部门、主城区、市内发达地区和骨干企业对三峡库区、老少边穷地区和欠发达地区农村文化建设的援助机制,加速推动农村文化发展。鼓励和组织专业文化工作者到农村辅导群众文化活动。2深入推进城乡捐助工程重点捐助文化站(室)、图书室等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农村公益性文化实体和文化活动。动员城市单位和居民以各种方式捐赠电视机、收音机、计算机和农民群众需要的图书杂志、音像电子出版物等,可由捐助者直接交付农村,也可由民政部门、人民团体和有关民间组织负责组织发送。鼓励权利人许可基层文化单位无偿使用其作品或录音录像制品。社会力量通过依法成立的非营利公益性组织或国家机关向农村文化事业的捐赠,纳入公益性捐赠范围,按税法的有关规定税前扣除。对贡献突出的单位和个人,参照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规范全市奖励表彰管理工作的通知(渝府发199927号)有关规定,给予表彰和奖励。3深入推动农村电影放映工程积极发展农村电影放映,继续实施农村电影数字化放映“2131”工程,继续做好配送电影流动放映车和电影拷贝工作,加大专项资金投入,增加对购买农村16毫米影片的补贴。区县(自治县、市)和乡镇(街道)按照“政府引导、财政支持、市场运作、公共服务与有偿服务相结合”的农村电影发展新模式,通过增加政府采购农村电影基本放映场次,加强农村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影片和农村科教影片的放映,支持鼓励市场运作拓宽农村电影放映等方式,运用定点、流动、录像放映等多种形式,确保到2010年基本实现我市农村一村一月放映一场电影的目标。以完善农村乡镇文化站的综合性、大文化功能为基础,配套建设集电影放映、舞台表演和召开会议等功能为一体的乡镇综合性文化设施。结合推进农村小城镇建设,“十一五”期间首批建设100个农村集镇多功能影剧会场。加强农村影院的更新改造,增加农村电影固定放映点,改善农民看电影的条件。推广电影数字化放映技术,在有条件的区县(自治县、市)建立数字电影接收服务平台,依托乡镇综合文化站建立起一批农村电影数字放映点,逐步实现农村电影由胶片放映向数字放映的转变。4推动“认养一分地,当回庄园主”的文化休闲农家乐工程。在交通方便、风景优美、民俗文化突出的地带,集中打造“认养一分地,当回庄园主”的主题活动,城里人在节假日或周末携亲带友到自己认养的小庄园劳动,形成锻炼身体、带活经济、城乡沟通、双向共赢的新型文化休闲农家乐。在此基础上,鼓励开展城乡家庭子女“一对一”互换角色生活体验周,让城市青少年到农村体验生活,让农村青少年到城市学习提高。二、培养人才,建好队伍,用先进文化引导农村文化(一)抓好文化管理队伍市、区县、乡镇文化馆(站)的文化干部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中既是组织者、管理者,又是实践者、推动者,是一个关键的节点,必须十分重视抓好这支队伍建设。要眼睛向下,重心下移,利用设施和人才优势,加强对镇村文化员的培训,提高农村文化队伍素质。结合镇乡换届和机构改革,充实乡镇文化站力量,特别是要落实文化干部的待遇。同时要着力解决乡镇文化工作人员不足的问题,探索体制外聘用人员的新路子,聘用一些有一技之长、热心于农村文化工作的文艺骨干担任专职文化辅导员。所有行政村,要结合村落文化设施建设,选聘好业余村落宣传文化员,发挥他们在推进村落文化建设中的组织协调作用。(二)抓好文体表演队伍文体表演队伍是繁荣农村文化事业、丰富农民文化生活的重要力量。必须加大对各级各类文体表演队伍的投入、培养和扶持力度,不断增强其为农服务的能力,激发其为农服务的动力。三、深化改革,建好内容,用先进文化丰富农民生活(一)扶持创作,服务农村1提供更多更好的农村题材文化产品要引导文艺工作者深入农村、深入生活,积极创作农村题材的优秀文艺作品,让农民群众更多地享受优秀精神文化产品。加强选题规划和内容建设,把农村题材纳入舞台艺术生产、电影和电视剧制作、各类书刊和音像制品出版计划,保证农村题材文艺作品在我市出品总量中占一定比例。宣传文化领域的有关专项资金要向农村题材重点选题进行倾斜,加大资助力度,每年推出一批反映当代农村生活、农民喜闻乐见的文艺精品。购买适合农村需要的优秀剧本版权,免费供给本市各级各类文化单位使用、改编并为农民群众演出。全市性文艺出版评奖要安排一定数额,用于奖励反映农民生活、农民喜闻乐见的优秀文艺作品。报刊、电台、电视台对优秀农村题材文艺作品,在刊发、播出、宣传评介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2进一步做好服务“三农”的出版物出版发行围绕服务“三农”读物三大系列和精品体系建设,确立“政府搭台,两条腿走路,公益性支持与市场化运作相结合”的新的工作思路。重庆出版集团要实施服务“三农”重点出版物出版工程,在选题规划、出版、印刷、发行等环节向农村倾斜,重点支持出版一批服务“三农”的出版物,增加农民群众买得起、读得懂、用得上的通俗读物的品种和数量。(二)加强培训,选好内容当前要广泛开展以社会主义新农村为主题的形势政策教育,调动农村干部群众建设新农村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重点开展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核心的农村思想道德教育,促进农村形成团结互助、扶贫济困、文明健康、融洽和谐的良好风尚。加强对农民群众经济、科技、卫生、法律等知识的培训。(三)创新活动,丰富生活要坚持面向农村、面向农民,围绕推进新农村建设,突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主题,广泛组织举办农民文化艺术节、农民读书节、村落文化节、农村电影节、戏曲票友大奖赛、农民运动会等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让农民群众关心文化、参与文化、享受文化。(四)用好载体,扬特创牌:结合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制定和完善配套办法,加强农村优秀民族民间文化资源的系统发掘、整理和保护。开展“特色文化之乡”、“民间艺术之乡”和“民间艺术大师”、“民间工艺大师”及“民间艺术家”、“民间工艺师”等评选命名活动,对农村传统文化生态保护较完整并具有特殊价值的村落、街镇或特定区域进行动态整体性保护,逐步建立科学有效的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传承机制。积极开发具有民族传统和地域特色的刺绣、剪纸、版画、彩扎、漆艺、陶瓷、泥塑、面塑、酿造、编织、竹帘、雕刻、蜡染等民间工艺项目,戏曲、曲艺、杂技、花灯、吹打、龙舟、舞狮、舞龙、盘山歌、跳摆手、踩花山等民间艺术和民俗表演项目,古镇游、生态游、农家乐等民俗旅游项目。实施特色文化品牌战略。加大政府扶持和公共推介力度,培育一批能够彰显重庆气韵和巴渝特色的文化名镇、名村、名园、名人、名品。四、保障长效,建好机制,用先进文化促进农村发展(一)建立健全领导保障机制1各级党委和政府对加强农村文化建设负有重要责任要把农村文化建设纳入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纳入财政支出预算,纳入扶贫攻坚计划,纳入干部晋升考核指标,确保农村文化建设各项目标任务的实现。2要建立党委、政府农村文化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组成由各级党委、政府主要负责人为正副组长,计划、财政、组织、人事、编制、规划、国土、建设、房管、公安、消防、工商、税务、卫生、经济、商业、交通、能源、农委、农办、农综办、宣传、精神文明、文化、文物、广电、新闻出版、体育、旅游、文化市场执法等有关部门和广播电视、报纸、出版、发行等有关文化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农村文化建设领导小组,明确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单位职责,密切协作、各负其责、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共同推动农村文化建设。领导小组定期召开联席工作会议。领导小组办公室可设在宣传部。3各级宣传文化部门要充分发挥主管部门的职能作用,搞好综合协调。市委宣传部牵头,市精神文明、文化、广电、新闻出版、体育、旅游等相关部门分工合作,建立农村文化建设目标责任制,把农村文化工作列入创建文化先进县(市)、乡镇和创建文明城市、文明村镇等相关评价体系;指导区县(自治县、市)精神文明、文化、广电、新闻出版、体育、旅游等宣传文化部门和重庆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