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当代文学论文-中国通俗文学的性质和批评标准的论定.doc_第1页
现当代文学论文-中国通俗文学的性质和批评标准的论定.doc_第2页
现当代文学论文-中国通俗文学的性质和批评标准的论定.doc_第3页
现当代文学论文-中国通俗文学的性质和批评标准的论定.doc_第4页
现当代文学论文-中国通俗文学的性质和批评标准的论定.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现当代文学论文-中国通俗文学的性质和批评标准的论定当代中国通俗文学创作十分繁荣,比较之下,通俗文学的批评显得相当冷落,即使是这些很零落的批评文章有些也很难说服读者,为什么呢?是批评家们不够努力么?显然不是。在我看来,是众多的批评家对通俗文学的性质认识不够,以至于对通俗文学的批评方法掌握得不够准确。严格地为通俗文学下一个完整的界定相当困难,可以明确的是:通俗文学是大众文化的产物,也是大众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这是通俗文学的基本性质。什么是大众文化,中外众多的论家们有很多不同的论述,我认为与通俗文学有关联的要素有四个方面,它们是都市形成、媒体发达、市民意识和本土形态。都市是通俗文学的创作空间和创作土壤,几乎所有的通俗文学都是表现都市生活或者都市人的思想情绪,说通俗文学是都市文学也不为过。更为重要的是都市性质决定了通俗文学的性质。都市生活要求着都市人的社会分工细致,把人从“乡土社会”自食其力的自然形态改变成互相依赖又互相索取的利益形态。通俗文学正是这样的利益形态所产生出来的文学艺术,它成为都市生活利益环链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并具有商品性质的“消费品”。既然是都市“消费品”,它自然就有了趋利性、趋众性的要求。对大众来说媒体不仅仅是接受信息的载体,也是他们身外生活的全部的视野,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媒体霸权”。对通俗文学来说媒体不仅仅是讯息传播的渠道,还是它们赖以生存的生命线。只有四通八达并且大量复制,通俗文学才有利可图,只有表现形态符合媒体的要求,媒体才能接受,通俗文学对媒体依赖性越强,通俗文学就越来越走向媒体化。市民意识决定了通俗文学的品质。通俗文学一定是表现当下市民所关心的社会问题和社会时尚,是当代社会情绪的释放者;通俗文学也不断地扩大、巩固、发展当下的社会情绪,是当今社会情绪的引导者。不同民族的大众社会具有着不同的文化传统和不同的发展道路,生存和活跃于不同民族的大众社会中的通俗文学当然具有很强的民族色彩。通俗文学一旦跨到另一个文化圈就成为了精英文学,举例说,丹尼尔迪福(DanielDefoe)的鲁滨逊漂流记,玛格丽特米切尔(MargaretMitchell)的飘,这样的作品在美国都是通俗小说,在中国都成为了精英小说;同样中国的三国演义、水浒演义、西游记是通俗小说,一出国门也就成为了精英小说。对文化的陌生往往导致了文学文本从俗变雅。大众文化决定着通俗文学的存在和发展,没有大众文化也就没有通俗文学。当大众文化成为当今现代社会重要的文化标志并繁荣发展之后,通俗文学自然就成为了当代文学重要的创作标志并繁荣发展。明晰了通俗文学的基本性质,我们对中国通俗文学的形成和发展就有了相当地清晰的认识。清末民初,随着上海的开埠,中国的都市化运动开始启动,它的特征是大量的中国内地的资本和外国资本迅速流向以上海为中心的沿海地区,形成了这个区域的局部繁荣并与内地形成了巨大的反差;伴随着资本的流动,大量的农村劳动力流入城市,从乡民转型为市民。清末民初中国都市化运动的特征也就是这一时期通俗文学的特征。此时的通俗文学有着很强的局部性,它们都是产生并盛行于以上海为中心的沿海地区,并且以那些刚刚转型来的市民作为读者的读物。在价值判断和审美形态上,此时的通俗文学明显地表现为“城乡转型”的特征。它们描述的是城市工业社会现代的生活形态,却以乡村社会传统的道德标准衡量是非;它们吸收了现代文化的表现技巧,但基本上保持着中国传统文学的叙事模式。二三十年代,以上海为中心的中国都市基本形成,报章媒体形成了规模,电子媒体(如电影)开始走红,特定的市民意识逐步成型,中国都市的大众文化进入了消费阶段。这个时期的通俗文学同样鲜明地体现出了时代的特色,它也由“城乡转型”阶段进入了“市场消费”阶段。武侠、侦探、言情、历史等等,通俗文学如此分类表现的不仅仅是通俗文学创作的繁荣,而是市场消费意识舍取和选择;“城乡转型”阶段的那种道德的劝戒明显减弱,迎合读者审美情趣的创作模式逐步占据了上风;美学形态上显得格外地开放,无论是新文学、电影手法,还是译介小说,通俗文学都可以吸收过来,完全以市场的需求为鉴。80年代以后的中国市场经济是以融入世界经济潮流为其发展方向,虽然在一些地方建立经济特区,却以整个中国整体上的经济转型为其根本目的。市场经济的世界性、整体性的特征决定了此时中国通俗文学“区域转型”的特征。这种特征首先就表现在世界流行文化的在中国的盛行。中国当代通俗文学在价值观念上与美国的“硬汉派文学”、英法的“伤感文学”、日本的“推理小说”连成了一片。忠孝观念、因果报应、恪守人格、发乎情止乎礼等,这些中国传统的价值观念之中夹杂着在英雄主义、个人主义和颓废主义,无论是悲情还是喜剧总是夹杂着自怜自悼的伤感、愤世嫉俗的孤独和或浓或淡人生宿命等世界性人生情绪;20世纪上半叶通俗文学的局部繁荣也推演成了一场全国性的躁动,那种以上海为中心向全国辐射的通俗文学传播途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革,相反,那些过去一直处于受众地位的中西部地区反而成为了当代通俗文学创作的先头部队。1983年聂云岚根据王度庐的小说卧虎藏龙改编的玉娇龙和1987年雁宁、谭力以“雪米莉”为名发表小说女老板、女人质、女带家等小说被看做为当代中国大陆的通俗文学复苏的标志,这3位作家恰恰都是来自西部四川的作家,而被看作当代通俗小说杂志的排头兵并产生重要影响的今古传奇也驻户于中国中部的武汉。大众媒体的发达和信息时代磨平了沿海地区和内地的落差,并使得中国大陆成为了一个整体区域与台港地区以及世界各国产生互动。通俗文学创作固然以民族风格为底线,但是作家们更多地是吸收那些世界文学的影响,于是我们在金庸小说中看到了法国作家小仲马和英国作家莎士比亚宫廷戏的影响,在琼瑶小说中看到了“灰姑娘”的故事以及简爱、飘等爱情小说的影子,在卫慧等人的小说中看到了法国作家杜拉斯的情人如何变成了通俗版。“城乡转型”和“市场消费”阶段是中国内部的变革,而“区域转型”则具有世界性的特点,与世界流行文化形成一个整体。中国通俗文学的兴起与发展就是中国大众文化的兴起和发展的文学缩影。在分析了通俗文学的性质和中国通俗文学的发展变化之后,我们就可以分析中国通俗文学的批评标准了。我先阐述我的文学批评观。我始终认为文学批评的标准有其终结性和适用性之分。人性和人生的价值是文学批评乃至于整个社会科学的终结性标准,这是统一的。但是作为一个个体,作家的生活体验和文学体验不可能是一个模式,它们一定是多样的,作家多样的创作状态决定了文学批评不可能有一个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理论,决定了文学批评的方式、原则、理论一定是多样的。同样是“五四”作家,叶圣陶有着更多的中国传统文学的体验,他的作品侧重于现实主义;郁达夫有着更多的日本文学体验,他的作品侧重于浪漫主义,把叶圣陶的批评用于郁达夫身上就不适合。因此文学批评还有着一个适用性的标准。布用尺度,米用斗量,不同类型的文学作品应该用不同的批评标准衡量,这是进行文学批评能够适用、有效的基本出发点。明白了这样的道理,我们也就明白了对于中国通俗文学有效的批评不能仅仅用“五四”以来中国文学批评界一以贯之的精英意识,而是要结合、参照中国大众文化和大众意识,并以此来建立中国通俗文学的批评标准。如果建立了这样的批评标准,我们对通俗文学所追求的文化价值和审美机制就能够理解。反之,用精英意识所要求的社会批判和文化批判来要求通俗文学,通俗文学就显得相当地浅薄和无聊。同样,如果从通俗文学的批评标准出发,通俗文学很多的创作方式就可以接受,而不是偏要用精英文学所喜好的创作方式要求之。例如武侠小说的创作,如果用现实主义的原则评判,武侠小说确实不合情理,有在峡谷生活几十年情态不变的人吗?起码也应该是一个白毛女了;有身居山洞几十年而体格健壮者吗?起码也应该得一个关节炎;有喝蛇血而功力大增吗?搞不好会被寄生虫感染;至于坐在冰山上就能漂洋过海更是荒诞不经根据这样的思路推演下去,武侠小说简直是胡说八道。问题在于武侠小说恰恰不是现实主义,而是大众文化形态的产物,它不追求环境的真实性,而追求环境的奇异性;它不追求人物形象塑造中细节的合理性,而是在夸张的人物的行为举止中表现出人文精神;它不追求创作风格的冷静和客观,而是追求想象力的丰富和瑰丽的色彩。从这样的思路出发,我们对武侠小说写的那些奇景、奇境就会有合理的理解,对武侠人物很多怪异的行为就会有欣赏的眼光,就会对武侠小说的想象力有一种平常的心态。在创作风格上,精英意识要求的是更多的独创和新颖,如果从这样的批评标准出发,通俗文学的模式化和大量地复制性自然就要受到批评,但是模式和复制正是大众文化的特征,它们的存在文化才能“大众”得起来。如果从通俗文学的批评标准出发,我们不但能看到通俗文学的模式和复制的合理存在,还能对这些模式和复制进行深入地研究和探讨。中国通俗文学批评的滞后,除了批评的标准不科学外,还有众多的批评家们对通俗文学的态度。这些批评家们只要一论及通俗文学马上就与“庸俗”联系了起来。为什么会形成这样的状态,我看原因有三个:一是从既有的概念和原则出发看待通俗文学,特别是以“五四”新文化批评“鸳鸯蝴蝶派”的理论评论中国所有的通俗文学,并以“五四”新文化的捍卫者自居;二是他们总是用精英文学的批评方法批评通俗文学;三是他们根本就没有看过通俗文学,并摆出不屑一看的姿态。这三种态度有着一个共同的缺憾,那就是脱离实际。他们对“五四”新文化对“鸳鸯蝴蝶派”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