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当代文学论文-对当代文学研究若干问题的反思——学科、文学史及其研究方法.doc_第1页
现当代文学论文-对当代文学研究若干问题的反思——学科、文学史及其研究方法.doc_第2页
现当代文学论文-对当代文学研究若干问题的反思——学科、文学史及其研究方法.doc_第3页
现当代文学论文-对当代文学研究若干问题的反思——学科、文学史及其研究方法.doc_第4页
现当代文学论文-对当代文学研究若干问题的反思——学科、文学史及其研究方法.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现当代文学论文-对当代文学研究若干问题的反思学科、文学史及其研究方法(一)关于反思今天要讲的题目:“对当代文学研究若干问题的反思”,主要针对学科、文学史及其研究方法几个方面。说到“学科”、“文学史”、“研究方法”,感觉是一些比较宏大的命题;而宏大,往往意味着大而无当、无的放矢。因此,我愿意使用“反思”这个词,从“反思”谈起,并且希望在柯林武德关于“反思”(reflection)原来的意义上来使用这个词。英国历史哲学家柯林武德在历史的观念一书中谈到“反思”(reflection,中文意为:反射,影像,倒影,反省,沉思,反映),他对反思的理解,并不像这个词一度在我们这里被理解的那样,是一种“逆反”或“对着干”,比如在阶级斗争观念盛行的年代,“凡是敌人反对的我们就要拥护,凡是敌人拥护的我们就要反对”;柯林武德的“反思”却不是这样的。他认为,反思的对象不仅涉及客体,更主要针对的是那种与对象相关的主体的“思想”,或建构了对象的主体自身的思维方式。因此他说,“反思”的哲学本意,不仅在于它所“关怀的”对象客体,也包含“思想对客体的关怀,故而它既关怀着客体,又关怀着思想”1。因此,我所说的反思,是对包括自己在内的当代文学研究所经历的历史过程的思考,既包含对研究对象的审视,同时也更是对80年代以来,大家共同经过的当代文学研究历史过程的重新打量。这就是我在今年中国社会科学第四期发表的文章关于当代文学研究的历史反思以赵树理小说为例中所涉及的,我不同意对80年代重写文学史以来所形成的对“十七年”文学的粗暴否定,我的这种看法并不是出于一种怀旧,或者打算在这个问题上翻烙饼或炒冷饭:把“文革”中受批判的作品来一番简单的肯定,再对80年代对这些作品的批判作一番简单的否定。而是考虑到,这种翻过来、掉过去的做法,在历史上并非绝无仅有,对历史上的错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本来是想告别错误、抛弃错误,实际上却把一种错误的东西,在批判中对象化为自身,在固有的思维框架内转圈,其实并没有脱离一种简单、武断的“大批判”思路,也就不能把对问题的研究推向深入。所以我说:“对我而言,重新打量“十七年”小说2,源于对一种元叙述的不信任,这种不信任,是学术发展的产物,反过来,也是深化研究的前提。”也就是说,对这一段历史的反思,是当代文学研究在当今学术发展背景下的必然结果,从而也为深化研究提供了机遇。我不同意那种所谓“搞不了古代文学研究搞现代,搞不了现代搞当代”的说法。这种对现代分工科层化趋势加以等级制的说法,之所以不能成立,并不在于这种说法使研究当代文学的人感到自己的学术地位受到动摇或威胁;而是这种文化与历史虚无主义的态度,也从根本上动摇了不同学科的根基。文学史家胡适曾说,一时代有一时代之文学。而且历史是一个环环相扣(coherent)的发展过程。经常可以听到这样的看法:古典文学才有学问,当代文学有什么学问!我回答这种看法说:没有“当代文学”,哪来的“古典文学”?这是因为,任何古代文学都曾经是他们所处历史环境中的“当代文学”,从而流传下来,成为今天的古代文学经典。换句话说,今天的古典,在一定意义上都曾经有过他们的“当代”。而且,研究者特别重视的不是后来的人对那些文学怎么说,他们认为最值得重视的是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下,那些“当代人”的接受和评价,也就是那些文学之所以成为文学、并流传下来的理由和根据。“历史终结”或“历史断裂”的说法,之所以需要反思,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它们以一种武断而片面的结论,忽视或抹杀了历史实际存在的环环相扣的逻辑关系,历史文本的上下文关联,或者说一种历史的相关性。这里举一个例子。大家都知道赵树理小说在80年代曾经作为服膺政治的一个代表作家,也作为文学史断裂的突出例证。其中最突出的问题,就是赵树理自己曾经也提到的,他的小说是“问题小说”,也就是为解决一个实际问题,落实一项实际政策服务的。但实际上,问题恐怕没有那么简单。这样就需要拿出当年赵树理小说产生过程的一些实际材料来说话。早在上世纪40年代,赵树理在解放区刚享有文名,他作品不同于五四新文学的特点就引起人们注意。历史吊诡在于,80年代对赵树理小说的否定意见,当时曾以肯定的面目出现。比如,当时左翼文化人和批评家纷纷称赞赵树理响应“文艺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为工农兵服务”的号令,代表“工农兵方向”,因此才取得文学上的成就。这一点正是80年代赵树理为人诟病的主要问题。40年代批评家对赵树理的肯定,却为日后批判埋下伏笔,虽然当年他们绝无此意,但这样的后果,也暗示在前期肯定和后来否定之间有某种联系,或者说,存在一个比较复杂的过程。实际上,解放区的“革命文化人”开始并不怎么欣赏赵树理这位“农民作家”3。杨献珍回忆小二黑结婚出版经过时说,1942年他调赵树理到北方局调查研究室工作,第二年七月,赵树理下乡回来交给他一篇小说,这就是小二黑结婚,并由彭德怀交太行新华书店付印。“当稿交到太行新华书店后,如石沉大海,杳无音信。这时的太行区文化界思想仍然有些混乱,也还存在着一种宗派主义倾向有些自命为新派的文化人,对通俗的大众文艺看不上眼”。小说迟迟不能出版,杨献珍只好再去找彭德怀,“向他说明情况”。这一次,彭德怀写下“像这样从群众调查研究中写出来的通俗故事还不多见”的话,并“亲自交给了北方局宣传部长李大章同志,由他转交太行新华书店,小说才得以出版”。小二黑结婚“十月份出版后,受到太行区的广大群众热烈欢迎。仅在太行区就销行达三、四万册”,“许多村子的群众自动地把小二黑结婚改编成秧歌剧,自演自唱,可见群众之喜爱了”。与赵树理小说在基层受欢迎的景象相比,知识界冷清多了:“仍然有些知识分子对小二黑结婚摇头,冷嘲热讽,认为那不过是低级的通俗故事而已”,甚至说:“这是海派”4。由于彭德怀、杨献珍和北方局领导出面干预,赵树理小说出版后又受到“太行区的广大群众热烈欢迎”,形势有所扭转,特别是延安整风以后,经过学习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5,至1946年左右,肯定的意见才越来越多,华北文化、文汇报、解放日报、北方杂志、群众、文萃、人民日报等报纸期刊纷纷发表评论文章,盛赞赵树理小说。这里需要做一点补充说明的是,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时间,分别是在1942年5月2日和5月23日,但真正与广大读者见面,却是在1943年10月19日解放日报全文刊载之后,在同年10月20日中央军委发出通知,把讲话规定为“整风必读文件”之后。1942年5月赵树理并不在延安,他当时在河北涉县,在太行山区党委宣传部工作,7月杨献珍请彭德怀通过北方局组织部把赵树理和王春调到位于山西熟峪(“靠近河南省边境,向东不远就出了山西境界”)6的北方局调查研究室工作,也就是说,赵树理只有在1943年以后,才有可能了解讲话全文。不仅当时,他已经完成小二黑结婚,而且早在1933年,赵树理就曾经“发下洪誓大愿,要为百分之九十的群众写点东西”,并写下十几二十万字的长篇通俗小说盘龙峪,描写农民和封建势力的斗争7。对赵树理小说从“看不上眼”到认同、称赞,转变的原因固然是抗战以来,“文章下乡、文章入伍的口号正喊得山摇地动”8,大众化的通俗文艺成为一时潮流,革命的文化人争先恐后地投入这个行列;除此之外,左翼文学阵营长期流行的理念革命文学必须受革命理论指导也起了决定性作用。由于小二黑结婚、李家庄的变迁等作品出版,正值延安整风和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期间,把赵树理小说归结为政治运动和讲话指导的结果,似乎也就顺理成章了。换句话说,肯定赵树理的艺术成就,毋宁是一份关于艺术理念的政治宣言。1946年,周扬在论赵树理的创作文章中对赵树理作品就“只说了他的好处”,周扬认为自己这样做,“与其说是在批评甚么,不如说是在拥护甚么。文艺座谈会以后,艺术各部门都得到了重要的收获,开创了新的局面,赵树理同志的作品是文学创作上的一个重要收获,是毛泽东文艺思想在创作上的一个胜利。我欢迎这个胜利,拥护这个胜利”9。不仅周扬,当时的评论都特别强调赵树理是在正确理论指导下,在延安整风运动推动下才取得成功:“李家庄的变迁不但是表现解放区的一部成功的小说,并且也是整风以后文艺作品所达到的高度水准之一例证,这一部优秀的作品表示了整风运动对于一个文艺工作者在思想和技巧的修养上会有怎样深厚的影响”10。茅盾这段话后来被引用在中国新文学史稿11,作为现代文学史对赵树理小说的定评。而史家同时指出,这一大众化的“新文艺运动”始于讲话之前,“虽然方向上还没有延安文艺座谈会讲话以后那样明确,但在解放区的确已经准备好了迎接毛主席文艺方向的条件”的这一事实12,却被忽略了。30年代是左翼文学理论盛行的年代,同时也是作家和知识分子学习苏俄以及西方文学经验,使一种现代小说观念逐渐成型的年代。当这一时期的左翼文化人投奔解放区,投奔延安后,他们的政治追求连同艺术旨趣,直接影响延安以至建国后人们对文学的接受与评断。40年代延安开展的整风运动、“大众化”文艺运动,对政治上拥护共产党,文化和文艺思想却芜杂多元的文化人来说,显然是一种思想整合。但运动就像“水过地皮湿”,很难说收到“心悦诚服”的效果。赵树理在解放区闻名,其中有政治干预,而且结果在当时看还不错:书出版了,小说改编的戏剧也到处上演。但这种一风吹的现象掩盖了一种致命的忽略,即对作品本身切实的研究,却在讲话的“收获”和整风运动的“影响”等宏论下“开小差”了。研究无法深入,紧张的战争生活是一个原因,但联系赵树理小说开始无缘出版的情形,“忽略”中是否也隐含“革命文化人”对一种基层“另类”艺术的不以为然呢?当年知识分子的政治认同,并不代表对小说所体现的另类知识结构的认同。由这样的历史来看,80年代对赵树理小说的非议,实际上使40年代被忽略的问题明朗化,把赵树理小说有违于既定知识结构的做法称为“反智”,“智”的标准,其实是一个关于现代小说观念的神话,扮演着现代知识权力者的角色。任何事情都有例外。与流行说法相比,40年代郭沫若对赵树理小说的意见别出心裁。他一反那种“先知而后行”的流行表述,用“自然”和“自由”来概括赵树理小说的艺术特点。他说,赵树理的作品就像“一株在原野里成长起来的大树子,它根扎得很深,抽长得那么条畅,吐纳着大气和养料,那么不动声色地自然自在”。他不认为赵树理小说是伟大理论指导下的伟大作品,却体现了一种新鲜的品质:“当然,大,也还不敢说就怎样伟大,而这树子也并不是豪华高贵的珍奇种属,而是很常见的杉树桧树乃至可以劈来当柴烧的青杠树之类,但它不受拘束地成长了起来,确是一点也不矜持,一点也不衒异,大大方方地,十足地,表现了实事求是的精神”13。在同一篇文章,郭沫若下面的话更生动地描绘出“五四”以来的文坛风气,以及他推崇赵树理的原因:作家的通病总怕通俗。旧式的通俗文作者,虽然用白话在写,却要卖弄风雅,插进一些诗词文赞,以表明其本身不俗,和读者的老百姓究竟有距离,五四以来的文艺作家虽然推翻了文言,然而欧化到比文言还要难懂。特别是写理论文字的人,这种毛病尤其深沉,装腔作势,矫揉造作,瞎缠了半天,你竟可以不知道他在说些什么。这种毛病,有时候似乎明知故犯,似乎是“文化人”、“理论家”、“文艺家”、那些架子拿不下来,所以尽管口头在喊“为人民大众服务”,甚至文章的题目也是人民大众的什么什么,而所写出来的东西却和人民大众相隔得何止十万八千里!知行确实是不容易合一。这里有环境作用存在。在大家都在矫揉造作或不得不这样的环境里面,一个人不这样就有点难乎为情,这就如在长袍马褂的社会里面一个人不好穿短打的一样。因此我很羡慕作者,他是处在自由的环境里,得到了自由的开展。这里“自由的环境”,不是说赵树理生活在世外桃源;而是他早年决心不当“文坛”作家,一定要写“文摊”文学的志向14,在抗战时期倡导大众化的文化环境中修成正果,他的小说与社会背景相默契,达到一种“随心所欲”的境界。郭沫若这番话,也不能仅仅理解为他赞同讲话更为巧妙的表述。同为作家,心有灵犀,由于本人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一员主将,郭沫若比一般人更敏锐地发现这位“文摊”作家对新文学的意义。赵树理没有“五四以来的文艺作家”的毛病;他不屑于混迹“文坛”,扎在“长袍马褂”的文人堆里讨生活;也不屑于“装腔作势”,好像不穿在理论和知识的“长袍马褂”里面“就有点难乎为情”。总之,他没有被固有的现代“知识”方式,被建立在此基础上现代知识分子的存在方式所束缚,而以自己顽强的个性开辟了“自由的环境”,使创作也“得到了自由的开展”。郭沫若的敏锐还体现在,他对赵树理小说的诠释更符合历史实际。“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以前,他(赵树理)常与人辩论文艺大众化问题,虽然文艺界不给他立案,他却一直坚持。讲话传到太行山根据地以后,他读了非常兴奋,他认为毛主席批准了他的主张”15。也就是说,坚持文艺大众化的路向,在赵树理早期文学活动中已经十分明显16,即史家所言:“已经准备好了迎接毛主席文艺方向的条件”。因此,赵树理小说与理论的关系应该倒过来看:如果没有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的文学实践,没有赵树理等基层作家的文学实践,就没有讲话,也就没有解放区关于“工农兵文艺”的主张。任何理论都不是无源之水,而是对特定历史环境下社会实践的总结。从“1941年冬,太行山区抗日民主根据地文联,举行文艺创作座谈会。赵树理同志在会上大声疾呼,要写群众喜闻乐见的通俗化作品”;到1943年,他认为“毛主席批准了他的主张”,赵树理“农民作家”的经历表明,在抗日战争年代,一种来自中国基层的文学方式正受到普遍关注。即便人们对他小说看法不尽一致,但普遍意识到:小二黑结婚和李家庄的变迁等作品出现,开启了一个不同于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文学时代。(二)关于学科与文学史我认为一个学科建立,有待于一种历史叙述得以形成。那么,选择现代文学研究,特别是当代文学研究方向的人就感到十分困惑和尴尬。因为在当代文学的有关历史教科书中,里面除了政治运动就是政治运动左右下不像样子的文学,比如有关的“十七年”小说,竟然成了有些课堂上的笑柄,真正被逐出了文学史的讲堂。于是同学们自然要问,我们究竟来学习什么?同学们历经千辛万苦来到梦寐以求的高等教育学府,特别是一些来自农村的同学,家里为培养一个大学生或研究生几乎倾其所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