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当代文学论文-梁启超“三大作家批评”与20世纪中国文论的现代转型.doc_第1页
现当代文学论文-梁启超“三大作家批评”与20世纪中国文论的现代转型.doc_第2页
现当代文学论文-梁启超“三大作家批评”与20世纪中国文论的现代转型.doc_第3页
现当代文学论文-梁启超“三大作家批评”与20世纪中国文论的现代转型.doc_第4页
现当代文学论文-梁启超“三大作家批评”与20世纪中国文论的现代转型.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现当代文学论文-梁启超“三大作家批评”与20世纪中国文论的现代转型本文将梁启超发表于20世纪20年代初的屈原研究、陶渊明、情圣杜甫三篇作家专论,也是梁启超唯一的三篇作家专论,合称为“三大作家批评”,试图对其所体现的批评特色、文学理念及其对于20世纪中国文论发展的影响进行整体观照。情圣杜甫与屈原研究为演讲稿,分别于1922年5月21日在诗学研究会和1922年11月3日在东南大学文哲学会演讲。陶渊明一文为专论,定稿于1923年4月。在这些批评文字中,梁启超涉及了文学的本质、特征、形式技能、批评原则等一系列文学基本问题,并提出了自己对于审美与艺术的重要看法。一1922年5月21日,梁启超在诗学研究会作了情圣杜甫的专题演讲,明确指出“艺术是情感的表现”。对情感的关注与重视是梁启超文学与美学思想的基本特征。梁启超认为“实感”是“文学主要的生命”,文学家就是“情感的化身”。(1)“大文学家、真文学家和我们不同的就在这一点。他的神经极锐敏,别人不感觉的苦痛,他会感觉;他的情绪极热烈,别人受苦痛搁得住,他却搁不住。”从这样的主情论出发,梁启超对中国文学史上的三位著名作家屈原、陶渊明和杜甫进行了具体的解读。梁启超指出屈原具有“极热烈的情感”,他的一生就是“为情而死”。只不过他爱恋的不是一个具体的人,而是“那时候的的社会”。“他对于社会的同情心,常常到沸度,看见众生苦痛,便和身受一般”;“他的感情极锐敏,别人感不着的苦痛,到他脑筋里,便同电击一般”。因此,屈原是一个“多情多血的人”。同时,梁启超认为陶渊明也是一位“最多情”的人。他的情不在男女情爱,而在家庭、朋友、山水、田舍、旧主,或“亲厚甜美”,或“熨帖深刻”,或“深痛幽怨”,“情深文明”,真情真人真文。杜甫则是梁启超极力赞美的“情圣”。诗歌史上,杜甫历来被称为“诗圣”。梁启超却独具只眼把杜甫誉为“情圣”。他从情感内容与表情方法两个方面来考察杜甫的诗歌。首先,他认为杜甫的诗歌在“情感的内容上,是极丰富的,极真实的,极深刻的”。杜甫是个“极热肠”和“富于同情心的人”。他对亲朋的情感是很浓挚的,有奉先咏怀、述怀、北征、梦李白二首等作品表达对亲友的想念与关爱。除了亲友,杜甫对于素昧平生的“一般人”也非常“多情”。“他的眼光常常注视到社会最下层”,“对于下层社会的痛苦看得真切”,“常把他们的痛苦当作自己的痛苦”。“这一层的可怜人那些状况,别人看不出,他都看出;他们的情绪,别人传不出,他都传出”。杜甫有三吏、三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大量著名的诗作表达对下层人民的关切。梁启超认为杜甫的多情还表现在缚鸡行这样的小诗中,这首诗表现了杜甫对于“生物的泛爱”。其次,梁启超认为杜甫的诗歌在“表情的方法”上“极熟练,能鞭辟到最深处,能将他全部完全反映不走样子,能像电气一般一振一荡的打到别人的心弦上”。梁启超非常辨证地认识到:“用文字表出来的艺术如诗歌、戏剧、小说等”,“总须用本国文字做工具,这副工具操练得不纯熟,纵然有很丰富高妙的思想,也不能成为艺术的表现”。所以,他对于表情的方法是非常重视的。对于杜甫诗歌的表情方法,梁启超作了具体的分析与总结。他指出;第一,杜诗往往不直接抒情,而借写事来表情,形成一种“真事愈写得详,真情愈发得透”的妙境。借写事来表情在杜诗中具体又有“半写实”与“纯写实”之分。所谓“半写实”就是以“第三者客观的资格,描写所观察得来的环境和别人情感,从极琐碎的断片详密刻画”,同时又“处处把自己主观的情感暴露”。梁启超认为这种手法在中国文学中虽非杜甫首创,但杜甫是“用得最多而最妙”的一个。羌村、北征等篇,当属此例。所谓“纯写实”是“不著一个字批评,但把客观事实直写,自然会令读者叹气或瞪眼”。他分析了丽人行,全诗将近二百字的长篇,“完全立在第三者地位观察事实”,“极力铺叙那种豪奢热闹情状”,“不著议论,完全让读者自去批评”,但作者的情感态度极其鲜明。第二,杜诗“能将许多性质不同的情绪,归拢在一篇中,而得调和之美。”情感有不同的属性,喜怒哀乐,人之常情。在同一篇作品中,融入不同性质的情感,必然增加了情感的丰满与厚度。能将这些不同性质的情感“调和得恰可”,体现了诗人高超的艺术功力。梁启超举了北征,认为此诗在总体上是忧时之作,但全诗“忽然而悲,忽然而喜”,时而感慨,时而祈盼,时而忧虑,腾挪转换,既杂乱又和谐,具有独特的感染力。第三,杜诗写情,“往往愈拶愈紧,愈转愈深”。这样的写法,是将情感“像一堆乱石,突兀在胸中,断断续续的吐出,从无条理中见条理”。第四,杜诗写情,有时也采用“淋漓尽致一口气说出”的方法,虽“不以曲折见长,然亦能极其美”。第五,杜诗写情,能“用极少的字表极复杂极深刻的情绪”,这是杜甫的“一种特别技能”,梁启超认为这种洗练工夫,别人很难学到。第六,杜甫写情,也用“景物做象征,从里头印出情绪”。他的诗流连风景的较少,但若写景,“多半是把景做表情的工具”。梁启超认为:“中国文学界写情圣手,没有人比得上他”。梁启超非常重视情感对于文学艺术的根本性意义,同时,他还探讨了艺术情感的源泉及其特质。首先,梁启超不将情感神秘化、抽象化,而是坚持情感与生活的现实联系。他指出情感不是无源之物,没有“实历”,就没有“实感”。他认为,“诗家描写田舍生活的也不少,但多半像乡下人说城市事,总说不到真际。”因为“养尊处优的士大夫”,并没有田家生活的实践。梁启超把生活实践视为艺术情感产生的基石。他认为陶渊明是“农村美的化身”,因为“渊明只把他的实历实感写出来,便成为最亲切有味之文”。梁启超对于艺术情感源泉的认识,体现了朴素的唯物主义精神。同时,梁启超指出,生活是情感的源泉,但生活不能等同于情感。情感与生活既互相联系,又有各自运行的规律。他说:“情感是不受进化法则支配的,不能说现代人的情感一定比古人优美,所以不能说现代人的艺术一定比古人进步。”这一看法实际上触及了两个互为联系的问题:一,生活按进化法则运行,情感不按进化法则运行。二,艺术作为情感的表现,不与生活本身的客观价值成正比。梁启超关于艺术情感与生活关系的这种认识是相当辨证而深刻的,可惜他未能详加展开。其次,梁启超认为艺术情感与生活实感不同,艺术情感表现的是生活实感,但它却要借助想象力来“跳出”。只有“从想象力中活跳出实感来,才算极文学之能事”。这样的观点可说是真正把握住了文学的神髓。试想如果只有实感,那么文学情感和生活情感又有什么区别?文学的魅力就在于既不失实感之真,又凸现想象之美。“从想象中活跳出实感”,就是将实感美化或艺术化。从这样的角度去观照,梁启超认为屈原是中国韵文史上最具有想象力的诗人。他的真正伟大之处在于将绚烂的想象与热烈的感情相结合,凸显了一个极富魅力与个性的抒情主人公形象。梁启超指出:“屈原脑中,含有两种矛盾元素。一种是极高寒的理想,一种是极热烈的感情”,“他对于社会的同情心,常常到沸度,看见众生苦痛,便和身受一般。这种感觉,任凭用多大力量的麻药也麻他不下”。因此,屈原不能象老庄一样超脱,“他对于现实社会,不是看不开,但是舍不得”。屈原的作品描写的都是幻构的境界,表现的都是主体的真我,象征的都是现实的社会。实感激发了想象,想象发露了实感,实感与想象的完美结合营造了屈原作品独特的艺术美。对于屈原的想象力及其表现,梁启超给予非常高度的评价。他认为,“屈原在文学史的地位,不特前无古人,截到今日止,仍是后无来者。因为屈原以后的作品,在散文或小说里头,想象力比屈原优胜的或者还有;在韵文里头,我敢说还没有人比得上他。”在中国韵文里头所表现的情感一文中梁启超也论及了屈原作品中的想象力问题,认为其善用“幻构的笔法”淋漓尽致地描绘“幻构的境界”,是中国文学中神仙幻想的源头。在屈原研究中,梁启超更是对屈原的作品作了具体的分析,指出离骚、远游等篇“所写都是超现实的境界,都是从宗教的或哲学的想象力构造出来”;天问“纯是神话文学,把宇宙万有,都赋予他一种神秘性,活象希腊人思想”;招魂“前半篇说了无数半人半神的奇情异俗,令人目摇魄荡;后半篇说人世间的快乐,也是一件一件的从他脑子里幻构出来”;九歌十篇,“每篇写一神,便把这神的身分和意识都写出来”。他盛赞屈原的作品“想象力丰富瑰伟到这样,何止中国,在世界文学作品中,除了但丁神曲外,恐怕还没有几家够得上比较哩”。在陶渊明中,梁启超指出陶渊明的人生观就是“自然”。他远离闹市,久居乡村,“并不是因为隐逸高尚,有什么好处才如此做,只是顺着自己本性的自然。自然是他理想的天国,凡有丝毫矫揉造作,都认作自然之敌,绝对排除”。这样的人,就是“真人”。“真人”创作出来的就是“真文艺”。但“真文艺”不等于没有“理想”,没有“想象”。梁启超盛赞桃花源记描写了“一个极自由极平等之爱的社会”,是一个“东方的Utopia(乌托邦)”。因此,“这篇记可以说是唐以前第一篇小说,在文学史上算是极有价值的创作”(2)。但后人竟不懂得此文的妙处,“或拿来附会神仙,或讨论他的地方年代”,对于这种实证主义的鉴赏态度,梁启超感叹“真是痴人前说不得梦”。二梁启超认为文学是情感的表现。同时,文学也必须表现个性。1922年,他在东南大学作的演讲屈原研究中认为:“中国文学的老祖宗,必推屈原。从前不是没有文学,但没有文学的专家。”何以没有文学的专家?梁启超说:“如三百篇及其他古籍所传诗歌之类,好的固不少,但大半不得作者主名,而且篇幅也很短。我们读这类作品,顶多不过可以看出时代背景或时代思潮的一部分。”在定稿于1923年4月的陶渊明一文中,梁启超更为明确地指出:“批评文艺有两个着眼点,一是时代心理,二是作者个性。”也就是说,梁启超认为光有体现共性的“时代背景或时代思潮”不能构成文学的特质。在具体的批评实践中,梁启超更为关注的是作家的个性与独创性。梁启超认为,一个真正的作家,必须在他的作品中体现出独特的精神个性。从这个标准出发,他认为“头一位就要研究屈原。”他强调,屈原的个性就是“Allornothing”。“Allornothing”是易卜生的名言,它的含义就是:要整个,不然宁可什么也没有。梁启超精辟地指出:“中国人爱讲调和,屈原不然,他只有极端。我决定要打胜他们,打不胜我就死。这是屈原人格的立脚点。”梁启超认为,这就是“Allornothing”的精神,也是屈原一生的写照。屈原的一生都在“极诚专虑的爱恋”着“那时侯的社会”,“定要和他结婚”。但屈原是一位有洁癖的人,他“悬着一种理想的条件,必要在这条件之下,才肯委身相事”。而他所热恋的“社会”,却“不理会他”。屈原对于“众芳之污秽”的社会,“不是看不开,而是舍不得”。按照屈原的个性,“异道相安”是绝对不可能的。因此,屈原的一生就是“和恶社会奋斗”。“他对于他的恋人,又爱又憎,又憎又爱”,却始终不肯放手。他悬着“极高寒的理想,投入极热烈的感情”,最终只能“拿自己生命去殉那单相思的爱情”。梁启超认为,屈原“最后觉悟到他可以死而且不能不死”,因为他和恶社会这场血战,已经到了矢尽援绝的地步,而他又不肯“稍微迁就社会一下”,他断然拒斥“迁就主义”。因此,屈原末后只有“这汨罗一跳,把他的作品添出几倍权威,成就万劫不磨的生命”。“研究屈原,应该拿他的自杀做出发点”,这是梁启超得出的结论。梁启超对于屈原的解读是非常精到深刻的。稍后,在陶渊明中,梁启超再一次重申了自己的批评原则,指出:“古代作家能够在作品中把他的个性活现出来的,屈原以后,我便数陶渊明。”他认为陶渊明个性的整体特征是“冲远高洁”。在这个整体特征下,梁启超又对陶渊明个性的具体特点作了解读。他指出,陶渊明“冲远高洁”的个性表现为三个互为联系的侧面。第一,陶渊明是一位“极热烈极有豪气的人”。梁启超认为,陶渊明的诗作描摩了少年的意气、中年的悲慨与晚年的闲适。但即使在晚年的诗境中,也“常常露出些奇情壮思”,露出些“潜在意识”的冲动。他非常赞赏朱晦庵对陶诗的品评:“诗健而意闲,隐者多是带性负气之人”。认为“此语真能道著痒处。要之渊明是极热血的人,若把他看成冷面厌世一派,那便大错了”。第二,陶渊明是一位“缠绵悱恻最多情”的人。他对于家庭骨肉之情极为热烈;对于朋友的情爱,又真率,又浓挚。梁启超认为陶诗集中专写男女情爱的诗“一首也没有,因为他实在没有这种事实。但他却不是不能写,闲情赋里头:愿在衣而为领底下一连叠十句愿在而为熨帖深刻,恐古今言情的艳句,也很少比得上。因为他心苗上本来有极温润的情绪,所以要说便说得出”。梁启超认为以陶渊明“那么高节、那么多情”的个性,对于“欺人孤儿寡妇取天下的新主”,自然是“看不上”的;而对于“已覆灭的旧朝”,自然是“不胜眷恋”的。他的拟古九首,是“易代后伤时感事之作”,“从深痛幽怨发出来,个个字带着泪痕”。第三,陶渊明是一位“极严正道德责任心极重的人”。梁启超认为陶渊明的一生都注意身心修养,不肯放松。直到晚年,他在荣木、饮酒、杂诗中都表现了“进德的念头,何等恳切,何等勇猛!许多有暮气的少年,真该愧死了”。梁启超明确指出:陶渊明“虽生长在玄学、佛学氛围中,他一生得力和用力处,却都在儒学”。魏晋是一个以谈玄论佛为时尚的时代,“当时那些谈玄人物,满嘴里清静无为,满腔里声色货利。渊明对于这班人,最是痛心疾首,叫他们做狂弛子”,是“借旷达出锋头”。梁启超认为陶渊明“一生品格的立脚点,大略近于孟子所说有所不为、不屑不洁的狷者。到后来操养纯熟,便从这里头发现人生真趣味来。若把他当作何晏、王衍那一派放达名士看待,又大错了”。这样的分析,抓住了魏晋时代的社会特征以及陶渊明性格的特质与思想发展的特点,是相当精到的。但梁启超认为陶渊明个性的特质是冲远高节,这并不等于他天生就能免俗。因为生活所迫,陶渊明也“曾转念头想做官混饭吃”,“他精神上很经过一番交战,结果觉得做官混饭吃的苦痛,比捱饿的苦痛还厉害,他才决然弃彼取此”。梁启超最推崇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序,认为“这篇小文,虽极简单极平淡,却是渊明全人格最忠实的表现”,“古今名士,多半眼巴巴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