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当代文学论文-浅谈《老子》的百年散文艺术.doc_第1页
现当代文学论文-浅谈《老子》的百年散文艺术.doc_第2页
现当代文学论文-浅谈《老子》的百年散文艺术.doc_第3页
现当代文学论文-浅谈《老子》的百年散文艺术.doc_第4页
现当代文学论文-浅谈《老子》的百年散文艺术.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现当代文学论文-浅谈老子的百年散文艺术摘要:20世纪以来,诸子学勃兴,“以子证经”的学术传统被打破,老子及先秦道家学统得到重新审视。百年间围绕老子其人其书和“五千言”真谛展开了广泛的讨论,老子文学研究虽寂寞却也成绩斐然。就散文艺术而言,研究者对老子的文体形式、情感内涵、艺术特色与文章风格等进行探讨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本文就以上几个方面对20世纪的老子散文艺术研究状况作了简要回顾,并对其得失和未来的研究趋向作了评说和瞻望。关键词:老子;百年散文;散文艺术Abstract:Sincethe20thcentury,thepre-Qinthinkersstudyvigorousgrowth,“haspassedthroughbythesub-card”theacademictraditionisbroken,Laoziandpre-QinTaoismstudiestheseriestoobtaincarefullyexamines.Duringhundredyearsand“5000words”thetruemeaninghavelaunchedthewidespreaddiscussionregardingfatheritspersonofitsbook,althoughLaozitheliteratureresearchlonelyactuallyalsomakesbrilliantachievements.Speakingoftheproseart,researchertoLaozitheliterarystyleform,theemotionconnotation,theartisticfeatureandthearticlestyleandsooncarriedondiscussandhaveachievedcertainachievement.ThisarticleLaozitheproseartresearchconditionhasmadethebriefreviewontheaboveseveralaspectstothe20thcentury,andwilldotoitssuccessandfailureandfutureresearchtrendcommentedonandpeeks.keyword:Laozi;Hundredyearprose;Proseart前言20世纪初,诸子学兴盛,“以子证经”的学术传统被打破,老子及先秦道家学统得到重新审视。本世纪的老子研究大致上围绕两大问题展开了几次热烈的讨论:一是关于老子其人其书的生平里籍考证、篇章辨伪及校注,二是老子哲学思想的探究。老子的哲学思想充满着辩证法的智慧,深不可测,因而,“五千言”的真谛,至今仍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虽然老子其人其书扑朔迷离,纷纭之议两千年,迄今也很难说已真正解决,但是老子成书当晚于论语,定稿约在战国初期;全书思想理论一贯,文体文风一致,大体出于一人手笔,则取得了大致一致的意见。较之于哲学思想研究的繁盛,老子文学研究尤其是散文艺术研究要寂寞得多。80年代以前除了鲁迅汉文学史纲要单列“老庄”一章略加论列外,大多只是只言片语的涉及,缺乏系统深入的研究。80年代以后随着古代文学研究领域的拓展,老子文学研究引起了学界的注意,出现了一批比较系统的研究成果。纵观20世纪的老子散文艺术研究,主要集中在文体形式、艺术特色和文章风格等几个方面。本文从以上几个方面对百年的老子散文艺术研究状况进行简要回顾,并对其得失和未来的研究趋向作一个粗浅的评说与瞻望,以期对未来的老子以及先秦诸子散文艺术研究提供一些借鉴与启示。一、文体特性研究老子虽为语录体却无对话与场面描写,也无设教授学的痕迹,是更为纯粹的“立意”、“见志”之作。今本老子八十一章,结构完整,文辞精练,大体有韵,体近诗歌,加之“玄之又玄”的哲学思想,使“五千言”蒙上了一层朦胧的诗意。对老子诗性特征的认识经历了一个由模糊到清晰的过程。鲁迅指出老子“时亦对字协韵,以便记诵”1(第三篇老庄),认为其之所以讲究用韵,是为了供人诵读传记。张振镛认为:“其文理精而词简,整齐而有韵,盖冲口而出,自有声律”,认为老子用韵并非有意为之,而是“发之于天籁,本之于自然”的结果2(P32)。柳存仁认为“其书为有韵口诀体”3(P64)。虽然没有明确指出老子的诗体特征,然而声韵律调却是诗歌的基本特性之一。惟钱基博谓老子“辞以简隽称美”,“意以微妙见深”,“其文缓而旨远,余味曲包”4(P30),似含有诗意品味的意味。朱谦之对老子用韵研究用力甚勤,在所撰老子校释中专列老子韵例作专题研究,并独有心得:“余以为道德五千言,古之哲学诗也。既曰诗,即必可以歌,可以诵;其疾徐之节,清浊之和,虽不必尽同于三百篇,而或韵或否,则固有合于诗之例焉无疑。”5(P313)至此对老子诗性特征的认识已趋明朗。任继愈称之为“哲理的诗篇”6。陈鼓应亦认为:“老子五千言,确是一部辞意锤炼的哲学诗。”7(P7)对老子诗性特征的系统深入研究当在80年代以后。汤漳平论老子在我国文学史上的地位一文8认为,老子是一部“具有完整哲学体系的哲理诗”,不但是“继诗经之后,楚辞之前的一部重要诗作”,而且是“我国诗歌史上的鸿篇巨制”。汤氏并从诗歌艺术的角度对老子作了评说:“作者采用诗的形式,以简洁的文字,流畅而富于音乐美的语言,系统地阐述了自己的思想。”章沧授认为老子散文的“显著特征是诗歌化”,表现为“押韵独密,音韵悠扬”,“长短变化,错落有致”,“词约义丰,生动形象”,“多用复叠,尽理穷义”9。陆永品虽然认为“不如说它是哲理散文诗更为确切”,但作者的论述仍然是从诗歌艺术的角度展开的:“运用音乐的旋律,轻松的笔调,来阐释枯燥乏味、窈冥深邃的哲理”,“言辞简要,旨意深远”,“能够引起人们的兴味”,“既是诗,又是歌,读之能给人以轻松愉快之感”10。一些研究者还从创作和接受的角度探讨了老子所具有的诗的“意境”。朱俊芳认为老子是“以纯熟的诗体写作的”,它“将哲理与诗,精妙地熔为一炉,铸成一种亘古不衰的艺术魅力”,既具有“朦胧的诗意”,又具有“深厚幽远的意境”,因而“它不仅具有思辨的说服力,更有美的感染力”11。李严认为“不妨把它视为中国文人哲理诗的开端”,“老子创造性地运用了意象化和形象化的创作手法”,“是创造朦胧美的能手”12。许结认为老子“是以诗人的情感与形象去表现哲思”,“在创作上,老子对天道或人道的探究首先充满着诗人的情感,而表现出强烈的抒情性”,“老子运用比兴手法将宏深的哲理转化为形象,以表达精微玄妙的内心世界”13。许结另撰有老子与中国古代哲理诗一文14,探讨了老子五千言作为哲理诗的特色及其影响,认为构成老子作为哲理诗的主要审美特征,是“处处表现出形象化的情节、抒情性的描写和深婉的理趣美”,以及“老子带着诗意的微笑融自然、人生、艺术于一体的审美意境”,并指出,以诗寓理,于自然中悟道豁情、探索人生哲理,在情景意兴中蕴藏机锋理趣,这些老子哲理诗的特点,决定了中国古代哲理诗的基本精神,对后世的哲理诗产生了直接的影响。老子独具特色,虽是文的形式,却有“诗”的风致,然而是否即可迳称之为“诗”?有的研究者发表了不同的看法。陈柱认为:“老子多对句矣,多韵语矣,然仍不可便谓之韵文,便谓之骈文也,谓之骈文之祖可耳。”15(P32)詹安泰认为应称之为“诗文骚赋的混合体”16。谭家健称之为“散韵结合的格言体散文”。17(P89)张松如也指出:“老子是在做诗吗?以其用韵语,也可以作如是观吧。但一不入乐,二少抒情,吾人只得于惊叹其超凡的智慧中,领悟出丰富的诗的乐趣,难以风雅、骚赋相比附也。”18蔡靖泉老子的艺术成就和文学地位一文19认为:“就整体言,老子应归于散文类,故不妨称之为诗化散文”,“老子有着较高的艺术性,的确可以称之为精妙的美文。”“老子有机地糅合中原和楚地的语言艺术形式而成的诗化散文,一方面将春秋以前韵散结合的语言艺术形式发展到极致,另一方面也宣告了从口头文学向书面文学转化的完成。”19我们认为,先秦尤其是春秋诸子大多具有良好的“诗学”修养,为文多用韵语与偶句,然而说其具有“诗味”尚可,直接称之为“诗”则难免削足适履。实际上,称老子为“诗”的研究者,在阐释其艺术特性时,又往往自相矛盾,多是从散文艺术的角度立论。凭心而论,老子在哲学概念与语言选择的困难中与“文学”不期而遇,诗情、哲理、文思、玄言,熔铸为一,从而把它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搏之不得的大道之精微,用“可道”的方式会意于它的“不可道”,老子贡献于后世“文学”者,正在于哲理与文思的会通处,可谓先秦文章中的别一体,很难于“散文”或“诗”的发展线索上为其找到准确的位置,因此,对于老子做出符合实际的文体定位,需要谨慎从事。二、现实关怀与情感内涵研究老子以清虚自守,卑弱自持为其哲学根基,以“无为”、“不争”为处世准则,然而老子并未忘怀世事。鲁迅独具慧眼,认为:“老子之言亦不纯一,戒多言而时有愤辞,尚无为而欲治天下。”1老子文多“愤辞”的忧世之言和“欲治天下”的救世之心为当代学者所认识,研究者大多是从现实关怀与情感投入两方面进行探讨。汤漳平认为:“老子最富于现实主义精神,最少宗教迷信色彩”,是“对诗经现实主义传统的继承”8。陆永品亦发表了相同的意见:“我国古代文学,从诗经开始,就深深地扎根于现实主义的土壤上,具有反映社会生活和批判不合理的黑暗社会的优良传统。老子的散文也继承的这个特点。”10朱俊芳认为,形成老子艺术魅力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其深沉的批判现实的精神,指出:“老子的许多言词诗章都是关注社会人生的,对现实社会中许多至关重大的大小问题发表深刻见解,抒发愤激之情”,“老子所表现出的批判现实的精神对后世的叛逆文学有着深远的影响。”11蔡靖泉对老子文章中所体现的现实意义作了具体分析,认为老聃疾伪求真,所著老子充分反映出他对真实的执着追求,真实地描写生活,如实地批判现实,“既是他求真精神的具体表现,又是他作品的艺术特色的鲜明体现。”19显然,研究者对老子现实品格的挖掘,不过是传统“君人南面术”之说在现代文化语境下的另种说法。老子以五千言之精妙,表现了囊括天人、包孕万象的心胸,眼冷心热,于表面的“虚静”中蕴含对现世的执着关怀,仅以“现实主义”一语论之,终显流于皮相,因此,如何认识老子的忧世之言与救世之心,尚须深入地体察与感悟。老子所重在天道自然,有情之“我”于“五千言”中似乎是不存在的,然而老子以虚静自然的人生理想与现实社会碰撞,因理想人格被否定而激发起愤世之情,“五千言”乃以天地之“无情”看待人间之“有情”,发而为文,又时时于精微中吐“愤辞”,于玄妙中露真情。80年代以来的研究者对此也作了一些探讨。蔡靖泉认为:“老聃之所以作老子,正是其愤世嫉俗的丰富而强烈的感情所激动而不得不发”,“老子在抒情之时,往往因感情强烈而不由自主地将自我融入作品中直抒其情,从而鲜明地展现出自我形象”,甚至从中可以看到“老聃那忿懑之极的音容和表情”19。朱俊芳认为:“老子以叙事、抒情、议论多种方法,刻画了老聃复杂而鲜明的形象”,他坚执理想而遗世高蹈,既是一个“古之博大真人”,又是一个充满愤世之情的“忧世疾俗的士者”。19李严则对此作了更带学理性的阐述:“老子寓情于理,情、理交融,在对哲理的阐发中渗透着抒情性”,“哲理为感情所浸透,与感情相融合。作者以其蕴含哲理的感情感染读者,使读者在体验其感情的同时,接受其哲理。”12老子以五千言精妙,将自然与人生囊括其中,包含着对宇宙本体、天人关系、社会现象的深沉思考与热切关注,研究者论述的范围仅局囿于社会现象这一层面,而老子于宇宙人生的永恒性的关照中所融含的“太上忘情”之“情”,将是一个常说常新的话题。三、写作艺术研究老子倡言“绝圣弃智”、“美言不信”,似乎不像儒家孔孟那样重视语言表达,罗根泽即认为:老子“既然反对美,反对言,则借助于美与言的文学,更不必说了。”20(P60)老子诚然无意于沉思翰藻,然而正如鲁迅所云:“然文辞之美富者,实惟道家”,五千言精妙凝练,表现出高度的语言写作技巧则是无疑的。鲁迅所谓:“时亦对字协韵,以便记诵”1,即是指其无心为文,自然成采而言。明人朱得之老子通义有云:“非善辞章者不能为老子。”对于老子的“辞章”之“善”,研究者的探讨基本上集中在语言修辞技巧、声韵和审美效果几个方面。关于语言修辞技巧,研究者普遍认为老子在比喻和排比的运用上独具特色。汤漳平认为:大量使用形象性的比喻,从而“深入浅出地说明了他的哲理”。8陆永品亦认为,老子“善于运用生动的比喻,鲜明的形象来阐发哲理,赋予虚无缥缈的自然道论以形象化、具体化。”10章沧授对老子的语言修辞手法作了更为全面具体的研究,认为老子在句式的运用上独具匠心,“他善于使用排比、对偶、连锁、递进等各种句式,表情达意,形式新颖,变化灵活”。文章重点分析了排比和对偶两种句式:老子中的排比句数量多,格式齐备,形式灵活,运用巧妙,“这些排比句的运用,既使论述的事理主次分明,条理清晰,层层递进,详尽通达;也使文章雄健有力,气势磅礴,若悬河飞泻,注而不竭”;老子大量运用对偶句,“这些对偶句以整齐的句式有机地错置在各章中,不仅给人以美感,而且含有深刻的哲理,令人启迪无穷。”章文对老子用喻进行了详尽的考察,指出:老子大量地运用明喻、博喻、隐喻来说明事理,并且不拘一格,形式灵活,风格多变,有其独到之处,“有时如江河尽泻,一气贯通,有时又像逆流回旋,顿挫抑扬;有时若短兵相接,锋芒毕露,有时又含蓄不露,回味无穷”,“这些活泼动人、丰富多姿的比喻,给老子增添了艺术光彩,增强了感人的力量。”9文章梳理有序而持论平和,在比较深入细致的研究中,发表了自己的见解。蔡靖泉从散文艺术的角度对老子的语言表达技巧进行了全面研究,认为它的句式往往随言理抒情的需要而自由组成,“一章之内是三言五言不定、七言八言相杂,较之当时已经形成参差错落风貌的楚辞更加散文化了”,“明显地表现出散文的特征”,因为“长短不一的句式交错出现在作品中,其形式便有参差变化之妙,其语气也有起伏顿挫之感,自然亦能够更加自由而充分地抒情,更加明晰而透彻地说理”;老子中比喻不仅仅是一般的“举他物以明之”的修辞手法,而是“往往借助丰富的想象以构成鲜明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