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当代文学论文-浅谈卢梭的美育思想及其实践品格.doc_第1页
现当代文学论文-浅谈卢梭的美育思想及其实践品格.doc_第2页
现当代文学论文-浅谈卢梭的美育思想及其实践品格.doc_第3页
现当代文学论文-浅谈卢梭的美育思想及其实践品格.doc_第4页
现当代文学论文-浅谈卢梭的美育思想及其实践品格.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现当代文学论文-浅谈卢梭的美育思想及其实践品格论文关键词:卢梭美学思想实践品格构建和谐社会主义论文摘要:卢梭在自然“全美”、“至善”“至真”的人性逻辑前提下,将美育作为人性改造及实现政治自由的途径。卢梭的人格建构理想可以为当前的人格建构提供借鉴,而其对自然美的推崇,启发了人们对生态伦理建设的开始,对我国目前所进行的和谐社会的建设具有重大的借鉴意义。卢梭对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的影响力巨大。在自然“全美”、“至善”、“至真”的人性逻辑前提下,卢梭将美育作为人性改造乃至实现政治自由的途径。卢梭美育理念中的“理想人格”建构以“自然”为旨归,以“情感”为中心,并且贯穿着“审美”的原则,这既是对传统理性教育观念的反思与批判,也是对一种现代思维模式的尝试与探索。卢梭的整个学说体系都显示出现代性的内涵及文化指向,他的美育思想作为影响后世并且紧跟社会进步的时代课题,对于全球化背景下的当代美育建设与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人格理想,仍然是一种重要的精神资源。1“自然”观念作为卢梭全部思想的核心,既体现了他对人性及人类生存状况所做的深层次思考,也是其批判文明社会和构建理想蓝图的价值预设,同时还代表着一种对抗“人性异化”的文化言说方式。卢梭认为,现代社会妄图支配和消灭自然呼声的做法必定带来灾难性的后果,所以他提倡“回到自然”,号召人崇尚情感,重新找回失落的自由本性,而自我的重构需要借助于文化的再塑造途径,因此他寄望于人类童年的潜力,试图在败坏的社会结构中挽救自然的感情,做“大自然培养出来的人”是其教育思想的宗旨。然而,在18世纪的欧洲思想界,卢梭的“自然人”设想并未能得到大多数启蒙思想家的认同。启蒙时代的多数思想家往往把一切都放在理性的审判席上来加以评判,对“自然人”这一概念的认识亦是如此。在他们看来,“自然人”与“理性”、“科技进步”等现代术语相对的“蒙昧”、“动物本能”等联系在一起,传达了人类在生活及存在方式上的落后甚至倒退。启蒙主义者只是从历史进化论的角度来理解卢梭的自然概念,而忽视了它其实除了指涉智力、环境等具象因素外,更多地已经抽象为一种文化的特质。而且,卢梭在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中提出的“自然人”概念,在爱弥儿中得到了深化,并进一步升华为一种道德与文化的偶像,代表了一种社会理想或日社会的“理想人格”。因此,卢梭教育理念中的“自然人”并非身穿兽皮、手拿石斧的野蛮人,而是更多地带有道德与文化的隐喻,成为一种“完美人性”的理想。在卢梭看来,懂得如何做人,如何尽到做人的本分,如何独立地生存,这应该是“完美人性”的首要前提。唯其如此,人才能真正成为一个“把自然的感情保持在第一位的人”,一个“独立自持、始终如一的人”。“(法国人)很实际地注重现实世界的事物”的思维方式,使得卢梭倾向于从现实世界人手来解决精神领域的问题,把人性的完善纳人到社会改良的轨道之上。他并未止于追求人的精神领域中绝对的平等、自由、独立品格,而是更进一步以此促进他的“理想人”去建构契约社会,适应资本主义社会的自由竞争。因此,卢梭教育理念中的“自然人”,是资产阶级理性王国的“新人”形象,他们所获得的公民自由,也不过是有产者的自由,这种自由对于无产者而言是无效的。2在卢梭那里,“自然”的观念主要指涉人的灵魂和精神等感性、情感方面,同时也被更多地赋予了现代个体自由与启蒙的批判色彩,成为独特性和真正自我的完全表达。因此,卢梭的“自然人”或日“理想人”完全是其“回到自然”思想在教育理论中的体现,其主旨是通过对人的内在情感的培养协调人性中感性与理性的分裂,通过对感性、情感的提升恢复人格的完整。从这种意义上说,卢梭又以独特的情感思考改变着传统的教育理念及形态。启蒙运动之前的古典主义道德理性精神强调尊重权威,以克制情欲为宗旨,启蒙运动过程中形成的崇尚知识的科技理性精神更是进一步抢占了情感的位置。卢梭时代的人们普遍认为,情欲是人性中极其有害的倾向,情欲的放纵造成了主体中的灵与肉、理性与感性的对立,使人丧失了自由。因此,传统的理性主义教育者主张理智对于情感的绝对控制,单纯地强调理智的培养。然而卢梭却认为,人的教育同时也是对社会道德的重建,在这种重建过程中,“单单拿理智来建立道德,这是不可能的”,有了“经验”,世界变得真实;但唯其有了“情感”,世界才会显得生动,否则,“我们的心,则仍然是冷冰冰的,所以在卢梭看来,人的尊严、价值和自由不属于推理问题,而是情感问题。“在卢梭那里,启蒙主义意识形态确实达到了临界点,从此开始了它对自身的批判态度卢梭用人类天赋的自由、创造性和诗性的权利去代替对人类的直接的科学描述,宣称只有在人类意识到自身的自由和天赋的自然权利与创造力时,才会走向超验的王国。于是,他把“感性”作为情感抗争的领域,把“理性”作为知识的普遍性原则,展现了情感与知识普遍性原则之间的不可调和的矛盾,传统的“柏拉图主义”再次复活。列奥一施特劳斯就曾评价卢梭“以古典的古代、同时又是以一种更加先进的现代性的名义”来批判现代性,从而揭示出“现代性的第一次危机”。作为人的灵魂中情感的一面,“感性”从卢梭开始被赋予了现代个体自由与启蒙的批判色彩,成为独特性与真正自我的完全表达,获得了协同理性来建造世界的话语权利,所以有的学者指出,以卢梭为先驱的浪漫主义就是一个“否认理性的能力和要求,依靠信心、直觉、情感及情绪的反理智运动”。传统政治和社会对理性的信仰通常是建立在对情感的偏见的基础之上的,而卢梭高扬的人类本真情感不同于宗教信仰极力宣扬的对本能的自发性与感观的肉体性的恐惧,以及对绝对的神性的敬畏,它是与个性自由与人格独立紧密联系在一起的。3在情理之辨中,卢梭以感情作为反思理性的感性介质,坚持情感先行,而且他还进一步把情感与教育结合起来,在这种“情商”教育中,渗透着审美的理念,也贯穿着审美的原则。卢梭的美育思想之所以重要,不仅在于他在理智教育泛滥的时代提出了情感教育的思想,而且更重要地在于他从实践的角度提出了情感教育的原则问题。首先,教育要按照大自然的顺序进行。一定程度上的“去自然化”要与“生理的时钟”保持一致。其次,自然教育鼓励发展“高级的德性”以满足“基本的需要”,在创造新的方法来满足本能欲望的过程中,人自身却也获得了更高的趣味。这种“升华”以高级的情感引导粗野的欲望,其实在某种程度上已经包含了一种审美超越的思想。再次,美的典型只能从大自然中去寻找。“一切真正的美的典型是存在在大自然中的”,在进行美的创造活动时,我们必须遵循“自然”这位老师的指导;在对美的欣赏中,要以自然的风格为标准。然后,审美力作为一种判断力依靠“关系”的比较而存在,而这种“关系”来自于主体的情感经验。对于我们来说不存在的事物“是引不起我们研究它们的兴趣的。最后,美育还应包括培养崇高情感的教育。卢梭把“崇高”与人的道德领域的美好理想联系在一起,认为自然景观所引发的崇高感或崇高体验可以激发起人的尊严感和价值感。在今天看来,尽管卢梭在爱弥儿中倡导的鲁滨逊式的培养方式忽视了“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致使其“完整人性”的教育目的难以实现,但他美育思想中对于人的情感领域的重视,却启发了后世的诗人、哲学家们重新赋予理性以多重含义,以克服或消除往昔理性观念对人的自然本性所施于的“暴力”。如康德把情感机能或审美判断看成是沟通自然界的必然和精神的自由之间、悟性和理性之间的过渡桥梁,这给席勒以极大的启示,后者提出借助审美途径进行“完人”教育的美育观。席勒的通过审美超越来沟通理性与感性统一的思想又深深影响了黑格尔“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的观点。而且,德国古典哲学也为马克思主义美学留下了未竟的课题,马克思从共产主义的角度回答了此种完美人性的审美理想,提出了建设共产主义新人的奋斗目标,并且把美育的途径扩展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使美育成为精神文明建设与物质文明建设中的不可或缺的一环。4现代社会以工商业为主体,科技理性居于支配地位,人愈来愈离不开对于科技成果的全面依赖,也相应地以功利性作为衡量价值的唯一尺度,以致人几近成为了科技文明的附庸。社会的分工越来越细密,人的知识越来越狭隘并且成为用于交换的产品知识的异化;人的欲望无限的膨胀,人变得越来越自私、冷漠、难以交流,更谈不上对于超验的普世情怀的追求了情感的异化;同时科技文明为人的行为带来了极大的便利,逐步削弱了人类克服困难的意志,意志变得脆弱、不堪一击意志的异化。在以上三种异化中,情感的异化是最为根本的,因为情感是联结理智与意志的纽带,一旦中间环节发生问题,整个人性的结构也就解体了。所以,从人的全面发展的角度看,培养情商与发展智商同样重要。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社会的发展并不只是科技的发展,“人”才是发展的中心目的。这就表明,科学发展观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指向,当代语境下的人格建构问题成为和谐社会建构的前提和根本。而卢梭的人格建构理想则为我们提供了借鉴。卢梭美育思想中对于自然美的推崇启发人保护生态环境,有助于培养人们与破坏自然的行为做坚决斗争的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