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当代文学论文-论《老残游记》的小品风格.doc_第1页
现当代文学论文-论《老残游记》的小品风格.doc_第2页
现当代文学论文-论《老残游记》的小品风格.doc_第3页
现当代文学论文-论《老残游记》的小品风格.doc_第4页
现当代文学论文-论《老残游记》的小品风格.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现当代文学论文-论老残游记的小品风格摘要作为四大谴责小说之一的老残游记,虽然在成书形式上留有晚清小说的片段性特征,在叙事模式上采用“新小说”家的第三人称限制叙事,但仍有着高于同时期其他晚清小说的艺术成就,表现为具有在晚明时期走向成熟与辉煌的小品散文的风格。本文将主要以晚明小品的艺术特点作为参照标准,分析这部著作随性适意、真趣自然、抒情感怀、韵高奏雅的审美风格。同时把该书放在晚清小说的环境之中,在对比中凸现其小品风格。关键词老残游记;小品风格;片段性;第三人称限制叙事小品散文的创作成熟于晚明,晚明小品在审美风格上具有韵趣悠远,独抒性灵,唯真自然的特点。陆云龙在叙袁中郎小品一文中说:“率真则性灵现,性灵现则趣生然趣近于谐,谐则韵欲其远,致欲其妍,语不欲其拖沓,故予更有取于小品。”这种审美特点体现了晚明人个性化、自由化的创作姿态,晚明小品摆脱了“文以载道”的束缚,摆脱了传统散文的庙堂高阁之气,成就为一以晚清四大谴责小说之一而著称于世的老残游记,虽然在成书形式和叙事模式上具有晚清小说的某些特点,即片段性和第三人称限制叙事,却在审美风格上迥异于其他晚清小说而具有上述以晚明小品散文为代表的小品风格。一老残游记具备晚清小说片段性的形式特征,却体现出随性适意、真趣自然的审美风格。“片段性是晚清小说最触目的形式特征。”1而老残游记的结构松散又是历来最受指摘的,似乎作者写作时无甚精致规划,兴起笔落,思穷笔收,见一日事,说一回书。比如:前三回内容,第一回即以老残给黄瑞和治病、蓬莱海上救船受诬二事以寓中国时事,抒家国、社会之感情。第二回开头即点明“原来是一梦”,继而整回的成就一篇优美的“大明湖记”、“明湖听书”,回末结以“不知那一段又是怎样好法”。第三回却又一转,让“他妹子出来敷衍几句就收场了”,改写起了“济南名泉记”。三、四、五、六、七回看似前后相接,实际中间看病买书、请客吃饭、会朋悟友、题诗写信、讲故事发议论,谈谈说说,随意漫衍。但老残游记的片断性不同于其他晚清小说的将片断纯粹并置或故事串接的组合方式。晚清其他小说的所谓“片断”指以情节为结构中心的故事叙述,片断集合表现为故事、材料的连缀。如吴趼人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以“我”的个人经历为“一个贯穿之法”,将那许多奇奇怪怪的故事串接整理起来。再如暴露官僚的官场现形记、中国小说史略论道是:头绪既繁,脚色复夥,其记事遂率与一人俱起,亦即与其人俱讫,也是以人物转换的方式叙述故事。这些无论用何种方法串接,都表现为从一个故事转到另一个故事的“片断性”的晚清小说还是有着相当明确的规划性与目的性的。而老残游记则不以故事情节(或不同故事情节的串接)为结构力量,而是贯穿着许多非情节结构因素,虽然不符合一般人心中情节集中发展的小说阅读习惯,但读者却会被许多小品散文式的笔墨细腻的篇章段落所吸引。例如第二回著名的“大明湖游记”中写千佛山的倒影、历下亭的荷花就是两段别致的游记小品,后面又写鹊华桥:到了鹊华桥,才觉得人烟稠密,也有挑担子的,也有推小车子的,也有坐二人抬小蓝呢轿子的。轿子后面,一个跟班的戴个红缨帽子,膀子底下夹个护书,拼命价奔,一面用手巾擦汗,一面低着头跑。街上五六岁的孩子不知避人,被那轿夫无意踢倒一个,他便哇哇的哭起。他的母亲赶忙跑来问:“谁碰倒你的?谁碰倒你的?”那个孩子只是哇哇的哭,并不说话。问了半天,才带哭说了一句道:“抬轿子的!”他母亲抬头看时,轿子早已跑的有二里多远了。那妇人牵了孩子,嘴里不住咭咭咕咕的骂着,就回去了。关注人情世相的小品文有着意趣与风格上的贯通之处。如张岱的扬州清明、虎丘中秋夜、西湖七月半等,更有王思任的游满井记,只简单地描写了一下满井的环境景物,之后大量的篇幅专用来描摹人情世态,而且是“与友买酌苇盖之下,看尽把戏而还。”笔调诙谐幽默。申子平在桃花山与玙姑、黄龙子的一夜谈心,在高妙的玄理问答中穿插着对山中景色、音乐、食物等的描写品评,风格俊逸。如有一段:子平连声诺诺,却端起茶碗,呷了一口,觉得清爽异常,咽下喉去,觉得一直清到胃脘里,那舌根左右,津液汩汩价翻上来,又香又甜,连喝两口,似乎那香气又从口中反窜到鼻子上去,说不出来的好受,问道:“这是什么茶叶?为何这么好吃?”女子道:“茶叶也无甚出奇,不过本山上出的野茶,所以味是厚的。却亏了这水,是汲的东山顶上的泉。泉水的味,愈高愈美。又是用松花作柴,沙瓶煎的。三合其美,所以好了。尊处吃的都是外间卖的茶叶,无非种茶,其味必薄;又加以水火俱不得法,味道自然差的。”竟又是一篇品茶的妙笔,既生动又写意,像吴趼人等专注于怪现状的作家,是不可能作此手笔的。在写与黄人瑞长达四回的一夜谈心中,作者也并不急于让人物讲述故事、抛出议论,而是写了两个朋友之间非常随意的闲谈。如有写:人瑞用筷子在一品锅里捞了半天,看没有一样好吃的,便说道:“这一品锅里的物件,都有徽号,儜知道不知道?”老残说:“不知道。”他便用筷子指着说道:“这叫怒发冲冠的鱼翅。这叫白折不回的海参。这叫年高有德的鸡。这叫酒色过度的鸭子。这叫恃强拒捕的肘子。这叫臣心如水的汤。”说着,彼此大笑了一回。七回老残到淮安之后,本可以直接回家,刘鹗却安排他先到姊丈家,推出了“读书虽多,不以功名为意”的姊丈高维,并将他们之间放浪形骸的谈笑及闲散生活淋漓尽致地描写了一番。总之,这些逸出情节之外的“闲笔”可以叙任何琐屑的生活细节,可以写随便某个无关紧要的人物,可为山水览胜、庭园游观,可发感怀理想、谑论清谈,以很多与情节或主题无关的场景或细节,展现生活的原生状态,表现了以真趣为本,笔调自由的小品风格。论老残游记的小品风格二老残游记采用第三人称限制叙事模式,却表现为抒情感怀、韵高奏雅的审美追求。“新小说”家的独特的第三人称限制叙事意识,是借鉴西洋小说第三人称限制叙事的一人一事贯串到底的布局技巧,掺和中国笔记小说录见闻的方法,力图把整个故事纳入贯串始终的主人公视野之内280。上海游骖录这部“真正从头到尾采用限制叙事的”小说283是吴趼人借“一个顽固守旧的寒酸秀才”3的形象来表达他自己的厌世主义及政治主张,视角人物只是作者创造出来的一个木偶,并未发挥出限制叙事在现代小说意义上的临场情绪化、性格化的效果。属同一叙事类型的老残游记却表现出了截然不同的特点。夏志清称:“如果在行文上用的不是第三人称,它会是中国第一本用第一人称写的抒情小说。”4这种抒情特点,是指一种带有内省色彩、站在一定高度审视自我的叙述风格。由于小品散文追求的即是独抒性灵,以文自娱,因此很自然的具有这种特点。篇幅短者如张岱的自我欣赏与忏悔式的小品文,长者如冒襄的影梅庵忆语、沈复的浮生六忆等自叙传式散文。刘鹗在初集自叙中论灵性之哭泣,说明自己写老残游记是哭身世、家国、社会、宗教之感情,在续集自序中更是尽抒“人生如梦”之感怀,可以说一部老残游记是刘鹗以一个浪游江湖的走方郎中老残为化身,抒写自己一生五十年间“可惊、可喜、可歌、可泣”之事与梦5,发悲悯人生,狂放旷达之情。如第一回中讲述老残的身世:却说那年有个游客,名叫老残。此人原姓铁,单名一个英字,号补残;因慕懒残和尚煨芋的故事,遂取这“残”字做号。大家因他为人颇不讨厌,契重他的意思,都叫他老残,不知不觉,这“老残”二字便成了个别号了。他年纪不过三十多岁,原是江南人氏。当年他曾读过几句诗书,因八股文章做得不通,所以学也未曾进得一个,教书没人要他,学生意又嫌岁数大,不中用了这老残既无祖业可守,又无行当可做,自然“饥寒”二字渐渐的相逼来了。正在无可如何,可巧天不绝人,来了一个摇串铃的道士,说是曾受异人传授,能治百病,街上人找他治病,百治百效。所以这老残就拜他为师,学了几个口诀,从此也就摇个串铃,替人治病餬口去了,奔走江湖近二十年。这一段以简明流畅的文字点出了老残落拓不羁的可爱形象,又颇有表白行迹的意味,似平淡而其实有情,似无意而其实经心,奠定了全书的叙述风格。又如第十二回有一段:老残对着雪月交辉的景致心里想道:“岁月如流,眼见斗杓又将东指了,人又要添一岁了。一年一年的这样瞎混下去,如何是个了局呢?”又想到诗经上说的“维北有斗,不可以挹酒浆”:“现在国家正当多事之秋,那王公大臣只是恐怕耽处分,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弄的百事俱废,将来又是怎样个了局?国是如此,丈夫何以家为!”想到此地,不觉滴下泪来,也就无心观玩景致,慢慢回店去了。这是对人生与现实感怀的直接抒写。书中的老残,手摇串铃,游走各方,下可医民之病痛,上可救民于公堂,来去自由,潇洒得意;处江湖之远而忧民生之不幸,哭国家之衰乱。虽用第三人称,但由于作者、叙述者、视角人物老残的叙述身份、声音基本重合,就使小说具有了如第一人称的小品散文一般的真挚自然的抒情效果。相对于那些典型的晚清小说集故事、录见闻的兴趣所指在于“揭发伏藏,显其弊恶,而于时政,严加纠弹,或更扩充,并及风俗。”6老残游记不同于官场现行记的“凡所叙述,皆迎合,钻营,朦混,罗掘,倾轧等故事”,也不同于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完全是一个群丑跳梁的世界,在刘鹗的笔下,从人物外貌、气质、性格的描写品评,到山水庭园的游赏观玩,再到情绪情感的抒发流露,甚至说理议论,都无不显示了格调高雅,韵趣超然的审美意境。比如,对老残、白妞、赤龙子等人的描写,突出人物的风神个性,使人物形象鲜活可爱。再如续集第一回写斗姥宫靓云的屋子:走进堂门,见是个两明一暗的房子,东边两间厂着。正中设了一个小圆桌,退光漆漆得灼亮,围着圆桌六把海梅八行书小椅子。正中靠墙设了一个窄窄的佛柜,佛柜上正中供了一尊观音像,走近佛柜细看,原来是尊康熙五彩御窑鱼篮观音,十分精致再望东看,正东是一个月洞大玻璃窗,正中一块玻璃,足足有四尺见方。四面也是冰片梅格子眼儿,糊着高丽白纸。月洞窗下放了一张古红木小方桌,桌子左右两张小椅子,椅子两旁却是一对多宝橱,陈设各样古玩再看那玻璃窗外,正是一个山涧,涧里的水花喇花喇价流,带着些乱冰,玎玲珰琅价响,煞是好听。又见对面那山坡上一片松树,碧绿碧绿,衬着树根下的积雪,比银子还要白些,真是好看。充满了古典美文的意境与情趣。袁中郎有一篇初至天目双清庄记:数日阴雨,苦甚。至双清庄,天稍霁。庄在山脚,诸僧留宿庄中,僧房甚精。溪流激石作声,彻夜到枕上。石篑梦中误以为雨,愁极,遂不能寐。次早,山僧供茗糜,邀石篑起。石篑叹曰:“暴雨如此,将安归乎?”僧曰:“天已晴,风日甚美。响者乃溪声,非雨声也。”石篑大笑,急披衣起,啜茗数碗,即同行7120。两相对照,竟是两篇非常相似的庭园清赏的小品文。又如续集第七回写到老残在淮安的姊丈和老残的家:住在淮安城内勺湖边上。这勺湖不过城内西北角一个湖,风景到十分可爱。湖中有个大悲阁,四面皆水;南面一道板桥有数十丈长,红栏围护;湖西便是城墙。城外帆樯林立,往来不断,到了薄暮时候,女墙上露出一角风帆,挂着通红的夕阳,煞是入画。这高摩诘在这勺湖东面又买了一块地,不过一亩有余,圈了一个槿篱,盖了几间茅屋,名叫小辋川园。晚明屠隆的清言小品中也有一段描写最理想的生活:楼窥睥睨,窗中隐隐江帆,家在半村半郭;山依精庐,松下时时清梵,人称非俗非僧768。二者有着相似的清言清赏的精神格调。老残游记的创作并非只简单地受西方小说叙事技巧的启发或引入传统文学的文体形式,而是根植于传统文化的内审与放达的气度,自觉与自适的精神。全书的形式结构虽然自由散漫,却贯穿着一种超逸、旷达、悲悯、深沉的人格精神,并统一于情韵流长,意境平和,充满诗情画意的氛围之中,以一种悠然自得的笔调,在漫话与絮语式的形态中,蕴含对人生与社会的关怀与体味。说它颇具小品文的风格与旨趣,即在于此。参考文献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