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当代文学论文-诗与禅 .doc_第1页
现当代文学论文-诗与禅 .doc_第2页
现当代文学论文-诗与禅 .doc_第3页
现当代文学论文-诗与禅 .doc_第4页
现当代文学论文-诗与禅 .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现当代文学论文-诗与禅关键字:诗禅禅宗是最具中国气派的佛教,也可以说它是中国自己的佛学。佛教自东汉传人中国以来,到唐代禅宗的建立,花了600年的时间,这是中国对佛教这种外来文化的漫长的消化过程。禅宗的通达、印“放的精神,质朴明快和讲求实际的作风,都是中国固有的民族性格的表现。也正因为如此,所以禅宗一出现,就表现出很强的生命力,其影响迅速扩大到社会文化的各个领域,对文学的影响当然也非常显著。唐宋时期,诗人与禅僧交往是一种很时髦的事,象唐代的王维、韦应物、刘禹锡、颜真卿、权德舆,宋代的苏轼、黄庭坚等人,都与禅僧过从甚密,他们都是禅的爱好者,有的甚至是忠实信奉者,所写的诗有着浓厚的禅味。杜甫是一个“一饭未曾忘君恩”的典型的儒家诗人,但连他也说过:“余亦师粲可,身犹缚禅寂。”(夜听许十一诵诗爱而有作)韩愈是个排佛很激烈的人,但他后来也忍不住和禅僧交往起来,可见禅宗对当时诗人的吸引力。再从禅僧方面来看,由于禅宗扫除了种种戒律和坐禅仪式,他们也就有充裕的时间去与公卿文士交往、去涉猎外典、去搞艺术。禅宗中的诗僧很多,如唐代的灵一、清江、皎然、灵澈,五代的贯休、齐己,宋代的惠崇,参寥、洪觉范都是很著名的,他们在诗中除了证性谈禅之外,也吟咏世俗情,文人士大夫很欣赏他们的作品。此外,在禅家内部的参禅悟法的功课中,诗歌也是很重要的工具,祖师开示机缘,门徒表达悟境,往往离不开诗。诗与禅的联系既然如此密切,那么人们从理论上来探讨二者的关系,也就是很自然的了。概观唐以后的人对诗禅关系的看法,似乎可以归结出这样几种意见,一是诗禅相异说,二是诗禅相似说,三是诗禅相同说。对于这几种意见,我们不能简单地说它们哪个对、哪个错,因为它们有各自的不同角度,所以意见难免有互相抵牾的地方。但如果拨开这些浅层上的现象,我们即可发现各派理论在深层上的相互补充,它等待着我们今人在综合各代各派意见的基础上把它发明出来。一、诗禅相异说如果从较为外在的角度来看禅的宗旨,它与诗的对立性是很明显的。佛家所主倡的本体是寂然不动的自性,而禅宗则把这种自性看成是每个人的空明静寂的本来心情,六祖惠能说:内见自性不动,名曰禅。就是说,禅家是以发现自己的本心,回复到自己本心为归依的。如果从心理学的角度上来看这种“本心”,它实际上是不被外界所惑、不动心起念,没有分别心、没有执着心,当然也更没有感情活动的-种主观状态。惠能所谓“憎爱不关心,长伸两脚卧”,就是这种境界。黄檗曾把佛心比作恒河的沙子:“诸佛菩萨释梵诸天步履而过,沙亦不喜;牛羊虫蚁践踏而行,沙亦不怒;珍宝馨香,沙亦不贪;粪尿臭秽,沙亦不恶。”(黄檗山断际禅师传心法要)它没有喜怒哀乐之情,因此也就能处处自在,而诗则完全相反。按照中国传统的见解,诗的核心不是别的,就是喜怒哀乐的感情,它是“情动于中而形于言”,“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而且中国传统诗论中所特别推崇的是诗人的忧患意识,强调悲愤的感情是好诗的来源,古人赏乐以悲为美,司马迁说诗经三百篇都是“圣贤发愤之所作”,韩愈讲“不平则鸣”,以及后人所谓的“诗穷而后工”、“不愤不作”等等,都是这种例子。如果说,一切感情都属于佛家所要扫灭的“烦恼”之列,那么悲愤的感情是表现得最直接、最强烈、也最折磨人的烦恼,所以也就更为佛家所不容。韩愈有一篇送高闲上人序,是写给-位叫做高闲的和尚的,他是个书法艺术的爱好者,特别喜欢学张旭的字。但韩愈老实不客气地告诉他:书法是情感的表现,张旭的书法之所以写得好,是因为他“喜怒窘穷,忧悲愉陕、怨恨、思慕、酣醉、无聊,不平有动于心,必于草书焉发之”,而僧人却是“一生死、解外腰,其心必泊然无所起,其于世必淡然无所嗜”,心中没有张旭的情感,只是外在的学习张旭的笔法,“未见其能旭也”。韩愈这里所说的虽然是书法,但其道理尤其适用于诗。后来明末人陈宏绪说:“诗以道性情,而禅则期于见性而忘情,说诗者曰: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而咏歌之,申之曰:发乎情,民之性也。是则涛之所谓性者,不可得而指示,而悉征之于情。而禅岂有是哉?一切感触等于空华阳焰,漠然不以置怀,动于中则深以为形,而况形之于言乎?既已出尘垢而学禅,其又安以诗为?”(尺牍新钞二集,与雪崖)就是具体说到诗与禅的这种对立。此外,因为禅家认为自性这个道体超脱一切分别、对待关系,超脱一切色相,所以它不能用语言文字来表述。反过来讲,一切企图表述道体的话,包括佛家的所有经典,都不是“第一义”。百丈怀海禅师说:“但有语句,尽属法之尘垢,但有语句,尽属烦恼边收;但有语句,尽属不了义教,但有语句,尽不许也”(古尊宿语录卷二)。故禅家反对用语言文字来教学,而主张“不立文字,教外别传”,即通过种种暗示使参禅者直接证人那不可言说的道体。初来问法的僧人,每当向禅师问什么是佛法大意时,禅师或者说一些不着边际的话,或者张口就喝,举杖就打,意思是:这“第一义”是不可表述的,要求祖师解答本身就是错误,用黄檗的话来说,就是“不可向虚空里钉橛”(向虚空中钉木橛是钉不上的,是徒劳的)。但是诗则又完全相反,诗歌艺术活动之成立,在于传达感情,“在心为志,发言为诗”,“不言,谁知其志?”如果取消了语言也就取消了诗歌艺术。所以,当南宋有人给自己的诗室取名叫“诗禅方丈”时,刘克庄就表示反对,他说:“诗家以少陵为祖,其说曰:语不惊人死不休,禅家以达磨为祖,其说曰:不立文字,诗之不可为禅,犹禅之不可为诗也。”(后村大全集卷九十九题何秀才诗禅方丈)他正是从语言文字方面指出诗与禅的对立的。因为诗与禅二者有如此不同,所以唐以来始终有人认为诗禅相妨。禅僧中有些是坚决反对僧人涉足文学的,宋僧佛印说:“教门衰弱要人扶,好慕禅宗莫学儒。只见悟心成佛道,未闻行脚读诗书。”(请益录卷上)南宋有一位禅僧叫庆老,曾到宗呆门下参禅,只因他平素爱写诗,故宗陧认为他业障太深,说他对于佛法“正如水滴石,一点入不得”(夷坚乙志卷十三)。白居易晚年虽然既好佛又喜诗,但因为他看到诗与禅的对立,心情往往陷于矛盾之中,其诗云:“自从苦学空门法,销尽平生种种心。唯有诗魔降未得,每逢风月一闲吟”,又云:“人各有一癖,我癖在章句。万缘俱已销,此病独未去”。这种思想矛盾在诗僧中也时有流露,例如皎然,他说:“贫道隳名之人,万虑都尽,强留诗道以乐性情,盖由瞥起余尘未泯,岂有健羡于其间哉?”(吴兴昼上人书卷十答权从事德舆书)“瞥起”即禅家所谓“瞥起心”指在外境的刺激下突然动心起念,这是禅门证性极力要征服的大敌。皎然说自己吟咏是“瞥起余尘”可见他也认为诗禅是对立的。宋代的诗僧文珀说。“平生清净禅,犹嫌被诗污”(潜山集卷四,遣兴);“吾本学经论,由之契无为。书生习未忘,有时或吟诗。聊以识吾过,吾道不在兹”(潜山集卷四、哀集诗稿,也说的是同样的意思。当然,象皎然这些诗人,虽然认为诗与禅是对立的,可并非如宗呆那样认为二者绝对不能相容。比如皎然曾称赞支道林是“佳句纵横不废禅”(支公诗),就是说,他能写出很多佳作,可并没有妨碍禅寂,如果处理得好,对立的两件事还是可以兼顾的。僧齐己自题诗云:“禅外求诗妙,年来鬓已秋。”所谓“禅外求诗妙”,正道出了诗与禅之关系的两面;说诗在“禅外”,这是对立的一面,说僧人在参禅之外还可以写出妙诗,这又是二者相容的一面。后来的苏东坡也说过:“哪能废诗酒,亦未妨禅寂。”(次王巩韵)“诗法不相妨,此语更当请。”(送参寥师)也都是这个意思。不仅如此,他们甚至还指出诗与禅可以互相补充、互相促进。皎然在诗式中最推崇他的十世祖谢灵运的诗,而他认为谢灵运之所以能写出好诗来,是因为“及通内典,心地更精,故所作诗,发皆造极,得非空王之道助耶”(诗式卷一文章宗旨)。刘禹锡曾夸赞一位和尚的诗写得好,认为这与僧人的禅定有密切关系,即所谓“因定而得境”、“能离欲,则方寸地虚,虚而万景入”(秋日过鸿举法师便送归江陵引)。苏轼送参寥师亦云:“退之论草书,万事未尝屏。忧愁不平气,一寓笔所骋。颇怪浮屠人,视身如丘井。颓然寄淡泊,谁与发豪猛。细思乃不然,真巧非幻影。欲令诗语妙,无厌空且静。静故了群动,空故纳万境。”在这里,他批评了韩愈所谓的僧人清心寡欲就不会有好作品的说法,认为正因为僧人心静,才能清楚地感受到万物的活动;正因为僧人心空,才能广泛地容纳各种境象。此外,除了指出诗借助于禅,人们也指出禅借助于诗,比如皎然的“道外之交”李遐叔曾为一位和尚写过一篇碑文,其中说:“翰墨者,般若之笙簧,词赋者,伽陀之鼓吹。”(全唐文卷三一九、杭州余杭县龙皋寺故大律师碑文)白居易题道宗上人十韵:“是故宗律师,以诗为佛事。精洁沾形体,闲淡藏禅味。从容恣语言,缥缈离文字。先以诗律牵,后令人佛智。”都指出诗是和尚弘扬佛法、牵动人心的工具。清人李邺嗣以禅宗语录中每每引用唐人句作为悟道的契机,由此得出诗与禅不但可以并行不悖,而且可以水乳交融,他说:“诸释老语录每引唐人诗,单篇只字的杂诸杖拂间,俱得参第一义。是则诗之与禅,诚有可投水乳于一盂、奏金石于一堂者。”(杲堂文钞卷二、慰弘禅师集天竺语诗序)总之,在这些人看来,禅能助诗,诗能助禅。关于这种意见,金人元好问有两句话表述得最为简切:“诗为禅客添花锦,禅是诗家切刀玉。”(元遗山诗集卷十答俊书记学诗)需要指出的是:不论是诗禅对立说,还是诗禅相容、相得说,都是着眼于诗和禅二者相异的一面。因为只有相异的东西才谈得上相容、相得。大体上说,唐人对于诗禅,多只看到相异的一面,而二者内在核心相通的一面被人们广泛注意,并且得到明确的揭示,那已经是宋代的事了。二、诗禅相似说唐人并非绝对没有以禅喻诗的,譬如皎然,他很可能是第一位有意识地用某些禅语来说诗的论家,对于后世,以禅喻诗之风有不可低估的开创作用。但他基本是外在地借用佛典中的某些概念来指代涛论中的某些范畴,例如他用“缘境”来指诗人的触景生情,用“取境”来指涛人对艺术境界的构想,用“方便”来指诗歌随着时代而变化,用“中道”来作诗时各方面的因素不可偏废,要在风格上保持中和之美等等。除了这种外在比附,皎然并没有接触到诗与禅的核心问题,更没有把它们在核心上沟通起来。因此,与宋人相比,他的以禅喻诗尚是比较肤浅的。宋人借禅喻诗,所取于禅的“心”即是“悟”,而“悟”也确实是禅宗的最根本的东西。我很同意铃木大拙先生的说法,“禅如果没有悟,就象太阳没有光和热一样。禅可以失去它所有的文献、所有的寺庙以及所有的行头,但是,只要其中有悟,就会永远存在”(禅与生活第四章)。宋人正是抓住了禅的这个最核心的东西“悟”,把它与赏诗、学涛的内在规律沟通起来,从而实现了诗歌理论的一大跃进。一提起宋人的以禅喻诗,人们会马上想到严羽,这是有理由的,因为严羽在他的沧浪诗话诗辨中对这个理论论述得比较集中、细致,所以很惹人注目。他在谈到他的诗辨时说:仆之诗辨,乃断千百年公案,诚惊世绝俗之话,至当归一之论。其间说江西诗病,真取心肝刽子手。以禅喻诗,莫此亲切,是自家实证实悟者,是自家闭门凿破此片田地,即非傍人篱壁、拾人涕唾得来者”(答出继叔临安吴景仙书),但严羽的诗论不过是整个宋人以禅喻诗理论的组成部分,要想全面了解这些理论,只局限于严羽还远远不够。概而观之,在宋人多角度的以禅喻诗的理论中,最主要的是以下两个方面:一是从诗的欣赏的角度,把赏诗的极致比成参禅的“悟”;二是从诗人修养的角度,把诗人通过对前人作品的长期学习,而最后自己掌握作诗规律,比成禅家以后的“悟”。下面我们分别来剖析一下宋人的这两方面的理论。先看以禅悟喻赏诗。宋代最早明确提出这个比喻的大概是苏东坡,他在谈到自己欣赏好诗的体会时说:“暂借好诗消永夜,每逢佳处辄参禅”(夜直玉堂,携李之仪端叔百余篇读至夜半书其后),后来的江西派诗人曾几也说:“烹茗破睡境,烟香玩诗篇。问诗谁所作?其人久沉泉。工部百世祖,涪翁一灯传,闲用无心处,参此如参禅”(茶山集卷二东窗小室即事之四);林希逸说:“彻底书须随字解,造微诗要似禅参”(竹溪十一稿续集卷三,即事)。戴复古为时人邹登龙的诗稿题辞:“邹郎雅意耽诗句,多似参禅有悟无”(题邹登龙梅屋诗),如此等等,都是这方面的例子。对于宋人的以参禅比赏诗,古往今来有不少人或者认为它不伦不类,或者认为它恍忽迷离,其原因在于对这个比喻的内涵缺乏深入地剖析和发明。赏诗与参禅都牵涉到“本体”的问题;参禅是习禅者进入禅的本体的过程,“悟”作为参禅的极致,是参禅者体验到禅的本体、与禅的本体溶和为一的感受。赏诗也是读者进入诗的本体的过程,赏诗的极致是读者体验到诗的本体。宋人之所以把赏诗比作参禅,是由于他们看到了二者在本体的性质、进入本体的过程以及体验到本体的感受上都有相似之处。那么,为了弄清宋人以参禅喻赏诗的合理性,我们有必要先把诗的本性问题捉出来,与禅的本体作一比较。“本体”,原本是一个哲学概念,本体论在西方是德意志哲学家郭克兰纽(Rudolph-usGoclenius,1547-1628)等人提出来的,后来康德(1mmanuelKanL)哲学中也继承了这个概念,把存在分成本体与现象两个范畴。所谓“本体”,即存在自身最真实、最根本的实体,而“现象”只是本体的表现,不是本体本身。其实这两个范畴,在佛学里面早有,只是名称不同。“本体”,佛学中叫“真相”;“现象”,佛学中叫“假相”。不过佛学中所探讨的真相只是关于整个存在的,并没有探讨世界上某种具体事物的真相,因为在佛学看来,世界上的任何具体事物无一例外都是假相。而西方的本体论研究,后来渐渐地由整个存在引入具体事物的领域。西方现代比较流行的文学本体论,就是研究文学这个事物的最真实的实体的。关于对文学本体的认识,现代西方有两种截然相反的看法:第一种是英美新批评派的看法,他们认为文学的本体就是作家写出来的文学作品,它作为实实在在存在着的、具有特定的语言结构形式的东西,是文学的最根本的东西,所以他们把作品又叫作“本文”。另外一种是法国现象学家们的看法,认为文学的本体并不是那个外在的作品,因为作品只不过是传达作者某种精神,观念的工具,而并不是观念本身,真正称得上是文学本体的应该是作家凭借作品所要传达的那个观念。这两种看法各有各的道理,我这里不想详细地论究它们谁是谁非,我要说的只是:中国古人对文学本体的看法,总的来看是持后一种意见的。“诗本性情”,是古人常说的一句话,在他们看来,诗人触物而心中发生了一种感动(情、兴),这种感动就是诗的本体,诗人写出作品来,只是要把自己内心这个感动传达给别人,以使别人读了作品以后心中也发生一次同样的感动。因此,诗作品只不过是传达感动的桥梁,而非感动本身。在中国古人看来,一个作者心中不发生感动,而只是外在地模仿别人的词句,尽管他也写出了作品,但这样的人根本不能算是诗人,因为他内心没有“诗之本”,一个读者读一首诗,光看字句而心中不发生感动,他也算不上是真正欣赏了这首诗,因为他没有获得这首诗的本体。诗的字句是看得着、听得见的,但诗的本体却是看不着、听不见的,从诗人方面来说,诗的本体是他触物以后,未写诗以前就已经发生在心灵中的无声的感情,从读者方面来说,他所获得的本体也是在作品的有形,有声的字句的引发下而产生在他心灵中的那个无形、无声的感情。宋人文天祥说:“诗所以发性情之和也。性情未发,诗为无声;性情既发,诗为有声。必于无声,诗之精,宣于有声,诗之迹”(文山先生全集卷九,罗主簿一鹗诗序),有声的字句只是诗的外在现象-“迹”,只有无声的性情才是诗的内在根本-“精”,文天祥的话很能代表中国古人对诗之本体的一般看法。而作为诗之本体的感情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那就是不可表述性,它与人心中的意念、思维活动不一样,一个人在心中如果进行某种思维活动,尽管不说出来,但因为思维总要以概念作为工具,所以总伴随着语言来进行,可以说,思维是一种默默的语言活动,故西方人说:“想,就是不动笔的字”。也正因为如此,所以思维活动不论如何复杂,它的过程和内容,原则上总是可以直接用语言来表述的。但一个人心中所发生的某种情感活动就完全不同了,它不是一种思维过程,而是以全部身心所进行的一种脱离思维的体验,而体验活动是不借助概念工具来进行的,所以它也就不能以语言来表述。中国古代诗人常常慨叹语言的无能:“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常恨言语浅,不如人意深”、“口不能言心自省”,其实都是对语言不能直接表述诗情的抱憾。严羽沧浪诗话诗辨中说诗之“妙处”是“不涉理路,不落言筌”,“羚羊褂角,无胁可求”,“莹澈玲珑,不可凑泊”,论者每斥为“迷离恍惚”,其实它是从欣赏的角度,对诗之本体只可以体验冥契,而不可以思维求、不可以言语取的特点的生动形容。弄清了诗的本体这-特点,我们也可以看到诗的本体和禅的本体除了对立的一面,也有一致性了,因为禅之本体亦即“真如”、“佛心”,也正是“无数量、艮无形相、无音声、不可觅、不可求、不可以智惠识、不可以言语取”的(黄檗断际禅师语录)。其次,既然作为诗之本体的感情不可言说,那么诗人要想把它传达给别人,就必须放弃用语言直接表述诗情的企图,而只能把引发自己诗情的契机用语言表述出来交给读者,让读者心灵在这契机的感发下而体验到曾经发生在诗人心中的感动。概括地说,诗人在诗作中所表述的情感契机不外乎是两种:一种是引起自己诗情的内心意念;一种是触发诗情的外界景物。前者如陈子昂的登古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诗人登临古台,想到有限而短促的人生与永存的宇宙相比实在渺小得很,这一意念使他的心灵发生了一种莫名的感动。他为了把这一感动传达给读者,就把引起感动的意念契机写了出来。后者如薛道衡的“暗牖悬蛛网,空梁落燕泥”(昔昔盐),抒情者眼望暮春之景,心中触起怀念征人的悲怅,诗人为传达这种情感,便把触发思妇怀念之情的景物契机写出来。然而不管是哪一种途径,诗人在诗中所直接描述的都不是作为诗本体的情感自身。如果把诗本体比作一个目的地,那么诗中所描述的充其量不过是通往那个目的地的一条路、一座桥。中国古代诗学中常以“意外”与“象外”来论诗之精髓,实际上正是指出诗本体是在诗中所直接描写的意念和形象之外的。读者赏诗,要想真正得到诗本体,必须既凭借诗中所直接描写的东西而最终又要超越它们,即以自己的体验把诗人没有直接说出的情感在心头寻味出来。宋人杨时说;“学诗者不在语言文字,当想其气味,诗之意得矣”(龟山语录),明人方以智说:“必越浮言者,始得其意,超文字者,乃解其宗”(文章薪火),都讲的是欣赏作品时对作品中所描述的东西的超越。而这一过程与禅家对道体的参悟过程是很一致的。禅家对于道体,首先强调它不可言说,所以主张“不立文字”、“不由文字”,而主张“以心印心”,然而第一,绝对废弃语言的传道实属不可能,第二,从禅门传道的事实来看,他们虽然反对看经,但任何一位禅师为了接引门徒,都不废语录话头。曾经有人问神会:“道既无名,何故言道?”神会回答:“道绝不自言,言其道,只为对问故”(神会禅师语录),这里虽然强调的是语言出于不得已,但实际上也等于告诉人们,以语言来传道是不可避免的。正如玄觉禅师所说:“妙旨绝言,假文字以诠旨;真宗非相,假名相以标宗”(禅宗永嘉录)。宋代盛行“看话禅”,那更是得凭借语言的。有人讽刺禅宗的发展是从“不立文字”到“不离文字”,其实站在禅宗的理论上来看,这“不立”与“不离”并非矛盾,因为禅家总是明确地告诉人们,任何语言都只是引人人道的阶梯,它只指向道体。大珠所谓:“得意者越于浮言,悟理者超于文字”(大珠禅师语录)。参禅者如果死抱着祖师所讲的话不放,那就会“死在句下”,永远不能悟道。参禅者对语言既凭借又超越的过程与赏诗的情况是完全一致的。再次,因为诗的本体是一种超思维的的情感,所以读者赏诗时,也就不能用思维,而只能用体验。所谓体验,即泯灭物我的分别,自然涵泳于诗中所提供的具体情境之中,而思维则不然,它在本质上是“我”这个主体站在对象之外,对对象进行审视、探究的一种心灵行为。因此,中国古人一向反对以单纯的理智探究来读诗,朱熹说过;“看诗不须着意去里边分解,但是平平地涵泳自好”(诗人玉屑卷十三引),杨时说:“仲素问诗如何看。曰:诗极难卒说,大抵须要人体会,不在推寻文义”(龟山语录)。清人张裕钊在一封书信中对这个道理说得更详确,他说:读诗“必讽诵之深且久,使吾之与古人诉合于无间,然后能深契自然之妙,而终极其能事。若夫专以沉思力索为事者,固时亦可以得其意,然与夫心凝神释,冥合于言意之表者,则或有间矣”(答吴至甫书)。而读诗时对本体的体验之排斥知解、思维,与禅家对佛法的体悟正同。禅家认为佛之本体乃是没有发生主客分别的“真如自性”,而一切对它的知解思维只会使这一绝对的自性蜕变为主体的对象,从而失掉了它的本来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