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当代文学论文-走向后现代的文艺学――兼谈当代西方的几本文艺学教材.doc_第1页
现当代文学论文-走向后现代的文艺学――兼谈当代西方的几本文艺学教材.doc_第2页
现当代文学论文-走向后现代的文艺学――兼谈当代西方的几本文艺学教材.doc_第3页
现当代文学论文-走向后现代的文艺学――兼谈当代西方的几本文艺学教材.doc_第4页
现当代文学论文-走向后现代的文艺学――兼谈当代西方的几本文艺学教材.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现当代文学论文-走向后现代的文艺学兼谈当代西方的几本文艺学教材文章摘要后现代精神是当前的文艺学研究亟需的一种思路。后现代在这里指怀疑和反对作为现代观念的本质主义、历史主义和普遍主义的这样一种思想状态。对当代中国的文艺学研究来说,尤其是对大学制度化的文艺学研究和教学来说,从根本性的思想反思的角度上提倡后现代的文艺学显得尤其重要。这至少涉及到本质的语境化和多元化、理论的文本化和历史化、理论的批评化、文本的扩张和标准的内向性等五个方面的问题。这里所说的后现代文艺学只是一种大概的思路,一种思想或精神状态,一种开放的理论和实践空间,它决不是一种理论体系,有利于改变我们僵化的知识结构、学科体系和研究方式。本文探讨走向后现代的文艺学,这里所谓的后现代,不是一个艺术风格或时间分期概念,而是一种思想或精神状态(当然,它和前者有密切的关系),由于其在人文学科和社会科学的广泛传播和深刻影响,它又甚至可以称得上是福柯意义上的“知识范式”,是后现代知识分子所形成的对知识进行观察、研究和发问的一种全新的思想范式。那么,作为思想状态或知识范式的后现代又是怎样的呢?伊格尔顿所说的作为“思想风格”的“后现代性”庶几可以概括:“它怀疑关于真理、理性、同一性和客观性的经典概念,怀疑关于普遍进步和解放的观念,怀疑单一体系、大叙事或者解释的最终根据。与这些启蒙主义规范相对立,它把世界看作是偶然的、没有根据的、多样的、易变和不确定的,是一系列分离的文化或释义,这些文化或者释义孕育了对真理、历史和规范的客观性,天性的规定性和身份的一致性的一定程度的怀疑。”1i1所以,简单说来,后现代也就是怀疑和反对作为现代观念的本质主义、历史主义和普遍主义的这样一种思想状态。作为一种思潮或运动,后现代主义在欧洲和北美确实表现出明显的衰落,已被文化研究和全球化这样的问题所取代,但是,正如美国学者波林罗斯诺所说的,“后现代主义不是正在消失,而是正在成为人文科学许多领域的研究本身的代名词,以至于人们无需对其术语作出明确解释。例如,许多大学的文学批评都暗含着一种后现代的、解构的方向。”1ii2确实如此,在西方,后现代本身已经成了文艺学研究的“代名词”。我觉得,对当代中国的文艺学研究来说,尤其是对大学制度化的文艺学研究和教学来说,从根本性的思想反思的角度上提倡后现代的文艺学显得尤其重要,本文结合当代西方的几本文艺学教材探讨这种思路的新的理论空间。一、本质的语境化和多元化。正如利奥塔所说:“简化到极点,我们可以把对元叙事的怀疑看作是后现代。”1iii3而元叙事之所以能够存在,关键就在于传统的本质主义,所以本质主义和元叙事可以说是后现代思想提到的传统思想最大的或是最根本的罪恶。从一般的信念上讲,伊格尔顿认为本质主义“认为事物是由某些属性构成的,其中某些属性实际上是它们的基本构成,以至于如果把它们去除或者加以改变的话,这些事物就会变成某种其他东西,或者就什么也不是。”所以他同情地说,“如此说来,本质主义的信念是平凡无奇,不证自明地正确的,很难看出为什么有人要否定它。”1iv4当然,从这一温和的特定的角度来看,本质主义确实无可非议。但伊格尔顿同时也承认,“后现代主义的反本质主义也有道理”,因为“的确存在简约地、虚假地、永恒化地、粗暴地、均质化地使用本质概念的情况”。1v5所以关键在于,后现代思想的否定本质,是要反对“简约地、虚假地、永恒化地、粗暴地、均质化地使用本质概念”,这样,后现代的新思路就是要抛弃这种旧的本质概念,转而把本质语境化、历史化、相对化和多元化。于是,单一的、普遍化的、永恒化的本质消失了,存在的只有历史中对特定事物的本质的语境化和多元化的描述。这样,对永恒本质的界定的渴求就让位于对事物的本质这种“知识”的历史化和多元化的描述。由此,元理论和元叙事都被“除魅”,后现代知识分子热衷于在历史叙述中发现其中的权力、阶级、意识形态和文化资本。这意味着一种全新的思维模式,同时也意味着学术领域生产和盲从权威的专制时代的结束。以此来看中国当代的文艺学研究,我们发现,简直是太不后现代了。我们还是热衷于叙述大故事,去建筑堂皇的理论殿堂,去寻找事物(美、文学、诗歌、小说、戏剧、电影等等作为研究对象的一切)“简约”、“永恒化”、“均质”的本质,认为把握了它,就可以据之评判一切的事物。这一点只要你去看一看中国当代流行于大学中的大多数形形色色的教材,就是不证自明的事。美国学者乔纳森卡勒根据其在卡耐尔大学讲授的“文学理论入门”这门课写成的教材性质的著作文学理论,其中第一章和第二章分别讲“理论是什么?”和“文学是什么?它有关系吗?”尽管它遵循传统的做法仍然追问事物的本质是什么,但他的追问和应答已经体现出了后现代文艺学对待“理论”与“文学”的本质的新型的态度:不把它僵化、简约化和普遍化,而是把它语境化和多元化。在第一章中,他把理论界定为一种“活动”,“一种你或参予,或不参予的活动”,他认为理论包括多元的四个方面:“跨学科”、“分析和话语”“对常识的批评”和“反射性,是关于思维的思维”。在第二章中,他甚至认为“文学是什么”已经不是文学理论的“中心问题”,“它没有太大的关系”,这和传统的研究事物必先确定事物的本质是一种截然不同的研究思路。然后,他在特定的文化语境中介绍了五种理论家们关于文学本质所做的多元论述之后,它肯定文学在其本质上的多元性和矛盾性,他说,“这两种观点都具有说服力:即文学是意识形态的手段,同时文学又是使其崩溃的工具。”“文学即是文化的声音,又是文化的信息。”“文学是一种自相矛盾,似是而非的机制”。1vi6在这儿,我们发现,后现代确实已经成了文艺学研究本身的“代名词”了。这里对待本质的语境化多元化的态度,采取的正是后现代文艺学的反本质主义的立场。二、理论的文本化和历史化。显然,这个命题是承续着上面“本质的语境化和多元化”这个命题的,其实,本质也是一种理论,实际的情形是,后现代把包括本质在内的一切历史知识(理论)都文本化、话语化同时也历史化和社会化了。而且,其中的历史观还是一种“新历史主义”,正如迈克费瑟斯通所说,“后现代包含后形而上学的和后现代时代的观念,它拒斥现代主义者的历史发展观,或者说拒绝把统一性的观念强加在历史身上。”1vii7这导源于较早的知识社会学,其晚期的较为著名的形态是福柯的“知识考古学”。福柯的“知识考古学”的意义在于以一种新的态度认识了后现代思想语境中的“知识”和“历史”,发展起了新的“知识”研究范式和“新历史主义”。福柯对历史的概念进行了重新审视。他认为历史不是线性的它并没有确定的开始、发展和结局,同时也不是目的论的它并不是有目的地朝着某种已知的目的前进。因此历史不能被解释为被某种神秘的命运和全能的神所控制的一系列原因和结果。对福柯来说,历史是多种多样的话语或多种多样的人们关于他们所生活的世界的思考和说话的方式艺术的、社会的、政治的。而这些话语在既定的历史时期里的相互作用不是任意的,而是有赖于统一的规则或模式,福柯把这称为知识范式。为了挖掘任何给定的历史时期的知识范式,福柯发展起了他所谓的“知识考古学”,考古学家必须缓慢而且仔细地挖掘重重地层以展示过去的符号宝库,而历史学家必须展示话语的每一层面,以便把它们整合在一起形成人们的知识范式。从这个角度看,福柯认为历史是一种权力(形式)。因为每个时代和每个人发展起自身的知识范式,事实上,这种知识范式控制那个时代或人群如何观察现实。1viii8正是通过福柯,后来美国的新历史主义学会了把历史作为话语(一种语言陈述形式),并看到了历史背后的权力(意识形态),开始关注形成历史的各种文本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文本(包括理论)于是就成了存在于作者、社会、习俗、制度和社会实践中的相互斗争的战场,文本都是作者和读者协商的结果,同时也受到每个参加者的知识范式的影响。这样,对历史的阐释者来说,他不可能是客观的,因为他要受到文化力量和意识形态的影响。我们对历史的阐释也成了一种互动的过程,这是一种永远无法完成的动态的、处于进程中的过程。这可以说是一种后现代主义的新历史观,它把知识(理论)历史化和文本化的同时,也把绝对主义驱逐出了思想的园地。如果把这种“知识考古学”应用到我们的理论研究中来,我们发现,我们就不得不把知识(包括文艺学)看成一种历史地社会地形成的知识性文本和话语,它具有不可置疑的历史性和社会性。这样,与反本质主义相关联,后现代的发问方式由传统的“知识是什么”向“知识是如何形成的”转变了。而且,在新历史主义的观照下,今天的研究者就不会徒然地产生今人对古人的虚幻的进步的浅薄的自豪感,因为在这种理论的历史研究中甚至没有最好的问题,只有特定的文化语境中特定的历史描述、理解和阐释问题。在今天的文艺学研究中,我们经常能看到今人讲一个问题时列举了古今中外的种种说法,然后又用所谓的原理对之一一地批判分析简单地是用唯物主义和唯物主义,复杂一点地是所所谓的辩证法,列举其好处与不足言下之意,自己对这个问题的总结和看法就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了。这里存在的问题是以绝对主义的态度割裂一定的历史和文化语境来把问题简单化和普遍化。正确的做法应是在一定的文本和历史语境中研究理论,并在一定的文本和历史语境中提出自己的理论。例如,我们多次看到人们评价先秦的儒道墨三家的文艺观,说孔子的功利主义文艺观有其道理,但没有注意文艺本身的价值,而庄子的目的主义文艺观也有其道理,但没有注意到文艺的功用问题,最不可取的当然是墨家的虚无主义文艺观,其“非乐”是要否定文艺的存在价值。这种割裂特定的历史语境非历史化地研究理论的方式是没有价值的,有价值的是在一定的语境和历史中理解和阐释特定的文艺思想,这样,你就能深切地感受到孔子和庄子的文艺观念都是萌生于其所深切感受到的特定的人和社会和生存处境中的,而墨家的“非乐”也无可厚非,因为他是站在下层民众的立场反对“编钟”一类统治阶级在“饥者不得食,寒者不得衣,劳者不得息”的情形下的劳命伤财的奢侈享乐行为,男女青年在河边林中唱唱情歌恐怕是不在墨子反对之列的。所以,应把理论看成是文本或话语,有一定的说者,听者和语境。这样,理论研究就成了思想史研究,这才能凸显理论的特定意义。从这个角度而言,后现代的文艺学使文艺学研究成了某种形式的以概念或问题为主线的历史(思想史)研究。上面我们提到的卡勒的文学理论在其后几章中就在历史的维度上讨论文学理论的几个重要问题,如文学与文化研究,语言、意义和解释,修辞、诗歌学和诗歌、叙述,属性、认同和主体等等。他以反思性的历史视角来讨论文学理论中存在的共有的问题和主张。卡勒的这种根据文学理论问题或概念来编写的文学理论教材的思路在国外成了一种发展趋向,像英国的学者安妮谢泼德著的美学:艺术哲学引论,除了第一章带有导论性质的“缘何为艺术伤脑筋”外,余下八章分述模仿、表现、形式、意义和真理、艺术和道德等八个文艺理论问题,而对每一个问题的研究都是一种语境化、历史化、文本化的研究。1ix9再如由弗兰克兰特里夏和托马斯麦克劳夫林主编、芝加哥大学出版社1990年出版的文学研究批评术语,全书22章,每章都由一个文学理论概念组成,包括再现、结构、书写、话语、叙述、作者、修辞、语言、文化、性别、种族、意识形态等等。另外,如韦勒克的批评的概念1x10和由格林与莱比汉共同主编的批评理论与批评实践教材1xi11也称得上是这方面的文学理论著作的代表。三、理论的批评化。在现代的知识语境中,理论诚如卡勒所说,是一种“活动”,而这种“活动”必须要在特定的批评实践中付诸于行动,才能葆有自身的生命力。对文学理论来说,这就使自身成了某种意义上的文学阐释学。这样,文学理论的当代存在及其活力是一种阅读和阐释实践。在西方,过去的20世纪常被称作“批评的世纪”,新批评、结构主义、解构主义、读者反应批评、西方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后殖民主义乃至于最新的“文化研究”等各种批评理论和批评实践风起云涌。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西方文学理论研究的一种新的趋向:批评的理论化和理论的批评化,两者又是相辅相成的。可以说,无论是女权主义批评、后殖民主义批评还是最新的“文化研究”,它们都有其自身的理论假设,同时也有其自身的批评方法和批评对象。由于其“理论化”,它们才成为一种学说,才成为行之有效的分析方法;由于其“批评化”,它们才使理论成了一种开放性和多元性的“话语实践”,在对文学和其它文化现象的社会性语言的批判性分析中显示自己独特的生命力。我国的文学理论研究从新时期以来就没有离开对西方批评理论的介绍移植,也没有离开将种种批评理论如何应用到中国的批评实践中的问题。但各种批评理论又似乎总是各领风骚三五天,到最后往往是既无理论也无批评。这里所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两个:一是没有自身的理论假设,没有自身观察问题、分析文本的独特视野,所以往往只是流于对横向移植来的新理论的盲目推崇,比较空泛,缺乏面对中国文化现象和文学理论的问题意识;二是没有深入细致的批判性分析,也就是说缺乏理论实践。在这种情况下,各种学说往往是来得快去得也快,很难真正挑战文学理论现有的比较僵化的学科体系和知识结构。当然,理论的批评化并不能必然地形成后现代文艺学,关键在于阅读和阐释实践的方式。如果说后现代的认识论是反对元叙事和本质主义的,与之相应,后现代的文艺学的阅读和阐释实践的方法论则是反对客观主义、普遍主义与绝对主义的,它是一种多元的、相对的、本土化的理解形式。这正是形形色色的所谓文学批评方法在后现代的批评实践中能够同时存在的一个原因。它不再崇奉单一的方法论,不再梦想着有朝一日能发明一种批评方法一劳永逸地解决文学批评问题,而是把批评当成一种处于过程中的阐释实践进程,兼收并蓄各种批评方法,从特定的角度去理解和阐释一定的文本。反映在文艺学的学习及研究上,人们在介绍批评理论时就应界定其相对的、特定的有效性,而不是普遍有效性,更受注重的是批评能力的培养而不是理论知识的传输。例如,美国学者布莱斯勒在其文学批评:理论与实践入门一书中分章介绍新批评、读者反应批评、结构主义、解构主义、精神分析批评、女权主义、文化诗学和文化研究等批评理论,在每一章后面附有学生和专业批评家使用该种批评理论的批评实践论文。1xii12这样,用他自己的说法,文学理论确实是成了一种解释学,其活力不在于提出一种理论,而在于批评实践。四、文本的扩张。后现代文艺学另一重要特色就是研究范围、体验对象的空前拓展,这被看成是“后工业社会”(杰姆逊语)、“计算机化的社会”(利奥塔)或“消费社会”(波德里亚)的重要特征。以至于提到后现代主义时好像就意味着某种形式的大众文化和消费文化。在这种情况下,文艺女神的姐妹中迎来了新的难以意料的“后现代”面孔:形形色色的大众文化形式,包括广告、摇滚乐、MTV、体育、玩具娃娃、购物中心和城市等等,甚至人的政治和日常活动。这样,后现代文艺学面对的是一种空前复杂的文本,其文本是空前扩张的,这种文本模糊了高雅文化与通俗文化、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艺术体验与日常体验之间的传统界限,它以“文学性文本”取代了传统的“文学文本”。把文本视为处于活动中的文化,它跨越了艺术性产品和其他别的种类的社会产品或社会事件的界线,在要求我们把艺术家的作品当作社会性的文本来阅读的同时,也要求我们把美国总统的就职典礼当作像任何诗歌一样充满着符号和结构的修辞的审美事件来阅读和阐释。就这样,后现代文艺学在文本、语言和话语的旗帜下跨越了学科间的樊篱,在文学、历史、文学批评人类学、艺术、科学和别的学科之间没有了明确的界限。一个艺术性作品,就是一个文本,和别的所有的社会话语一样,是靠和它产生于其中的文化的互动关系而产生意义的。没有一种话语要优于另外一种话语,所有话语都是被社会所形成同时也形成社会的必要参预者。这样,文本就被无限的扩张了,正如一切无往而不是文化一样,现在一切无往而不是“文本”了。很快地,文学文本似乎边缘化了,文化研究以大众的名义很快地扩张了文本范畴,广告、摇滚乐、MTV、体育、玩具娃娃、购物中心、城市等和文学一样成了文艺学(文化)研究的范围。基于这种新的后现代文艺学研究的动向,我们所面对的挑战是,不能一味地拒绝、反对和否定这种文本的扩张,而是应该面向现实的文艺学发展方向作出新的应对策略,一方面,应该拓宽我们的研究范围,这在上面我所列举的西方当代所有的文艺学教材中都有不同程度的体现;另一方面,也是更为重要的,认同文艺学研究范围的拓展并不等于认同和赞扬一切的大众文化,批判性地阅读和阐释就如在传统的文学研究中一样,在这儿也是必不可少和相当重要的。这可以说是使文艺学向后现代的大众文化批判拓展。1xiii13五、标准的内向性。我们不止一次地谈到后现代文艺学的多元和相对的特征,这是不是说,在后现代文艺学研究中就不存在研究的评价标准问题了呢?后现代确实反对追问终极真理,认为这样的真理在人文学科研究中是不存在的。后现代也肯定普遍有效性图式的失真,认为不确定性、开放性、多元性和相对性是后现代特征。后现代主义者“给出的是不确定性而非决定论,是多样性而非统一性,是差异而非综合,是繁复而非简洁。他们注重的是独一无二的事物而非一般性事物,是文本间的关系而非因果性,是不可重复的事物而非反复出现的事物、约定俗成的事物或循规蹈矩的事物。”1xiv14这确实导致了对后现代研究进行评价的空前困难。在传统的理论研究中,有个潜在原则就是具有对多种理论表示怀疑,对相反主张给予支持或反对的指导方针。而后现代主义者认为,关于“严格的评价标准的那种思想与后现代主义的整个哲学格格不入”,同时,“即不赞成他们自己的分析具有优越性,也不想替其言行找到永久的地位”。1xv15这样,后现代文艺学的研究似乎是一种没有标准没有更好的“冒险活动”。也就是说,它似乎不回答“哪一种理论和批评方式是有价值的,值得学习、教育和再生产”这样的问题。我觉得这只是后现代研究中的评价问题的一个方面,其实,从更深的层次上说,这里并不是没有标准的问题,而是如何理解标准的问题,也就是说,对标准的理解已经浸润了后现代的精神。杰姆逊曾经说后现代文化的特点是“平面感”和“深度的消失”1xvi16,但有意思的是,作为后现代知识分子,杰姆逊却分析这种平面感,其本身的知识倾向是深度的。所以他有种对大众文化保持批判的热情。这或者正是后现代知识分子的使命,尽管他自身的角色已经从“立法者”转向了“阐释者”。但其阐释决不是浮光掠影所能概括,这种阐释的标准在我看来与现代知识分子的关键不同在于,它从外在性走向了内在性,或者说,是从客观性转向了主观性,这是一种没有标准化的标准,其维度是巴赫金所说的“契入的深度”和“个人特性”。这是巴赫金所说的人文学科的一种特性:“认识物与认识人。这两者要作为两个极端来说明。一个是纯粹死的东西,它只有外表,只为他人而存在,能够被这个他人(认识者)以单方面的行动完全彻底地揭示出来。这种没有自己不可割让不可吞噬的内核的物,只可能成为实际利用的对象。第二个极端,就是在上帝面前思考上帝,是对话,是提问,是祈祷。个人需要自由的自我袒露。这里有着内在的吞不进吃不掉的核心,这里总保持着一定距离;对这个内核只可能采取绝对无私的态度;个人在为他人袒露自己的同时,又总是保留着自我。认识者在这里提问,不是看着一具死物来问自己和第三者,而是问被认识者本人。这里认识的标准,不是认识的准确性,而是契入的深度。这里认识的目标,在于个人特性。”1xvii17后现代的文艺学在反对标准化的同时,其追求的认识目标我觉得就是这种“契入的深度”和“个人特性”,实际上就是一种标准的内向性。这里并不是什么都好,而是什么才能更好地理解和阐释对象。当然,我这里所说的后现代文艺学只是一种大概的思路,一种思想或精神状态,一种开放的理论和实践空间,它决不是一种理论体系,对中国当今的文艺学研究来说,要依此改变我们僵化的知识结构、学科体系和研究方式,究其方法,主要依赖于从其内部产生抵抗的知识分子,以批判的姿态内在的社会使命感来反思意识形态霸权所施加的制度化及内在化到人的内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