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当代文学论文-选择了,却没有承担选择后的能力.doc_第1页
现当代文学论文-选择了,却没有承担选择后的能力.doc_第2页
现当代文学论文-选择了,却没有承担选择后的能力.doc_第3页
现当代文学论文-选择了,却没有承担选择后的能力.doc_第4页
现当代文学论文-选择了,却没有承担选择后的能力.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现当代文学论文-选择了,却没有承担选择后的能力关键词:伤逝子君悲剧成因能力缺失摘要:小说伤逝中子君的悲剧究竟是怎么造成的,虽说社会有之,涓生有之,但本文认为更多是子君的盲目和无能造成的,子君只有选择爱情的勇敢和坚决,却没有承担选择后的能力。人必须活着,爱情才有所附丽。子君缺失生存能力,悲剧也就不可避免。子君的悲剧对今天的爱情至上者有着警示作用。爱情真是没有时代之隔,没有社会之分的。凄美的爱情故事也总是那么的相似。当我再次品读鲁迅先生的爱情小说伤逝时,竟恍若读到的是现代社会的爱情小说,不谙世事的年轻人,凭着对“爱情”两字的一知半解,高喊着个性解放、恋爱自由、婚姻自主的口号,不管不顾地舍弃一切,到头来却又竹篮打水一场空,该走的走了,留下的都是那些为了“爱”而发狂,为了“爱”而死去活来的“至上”者的自生自灭,悲剧一出又一出。伤逝虽然是鲁迅先生写于20世纪20年代的小说,却与今天生活中的爱情至上者的故事没有什么两样,这不禁使我在品着这凄美之文久不能释怀的同时,不得不为子君的死亡深感遗憾;又不得不让我再一次去思考和探究子君的爱情悲剧根源。然而关于子君的悲剧根源,前人几乎已经为她定论为社会的迫害、子君个性的软弱、涓生的自私和不负责任。但我却认为,前人说的也许有一定道理,但是同样的社会,同样的时代,为什么别人没有成为悲剧,偏偏她成为悲剧了呢?这只能说还是个人的原因更多,是子君太盲目,又无能,勇敢而坚定地做出了选择,却没有承担选择后的能力。即使是现在,子君式的爱情至上者碰到类似子君的遭遇,悲剧也还是难免的,因为她们只会选择,却没有承担选择后的能力。存在主义哲学家萨特在解释爱情时曾说:“人的本质是自己选择的,选择以自由为前提,人被判定为自由,必须独自承担选择的后果。”这就是说,人,一旦做出了选择,就不得不为自己的选择负责。如果说人只会选择,而没有能力去独自承担选择后果的能力,那么这种选择无疑是盲目或无意义的。子君曾经被涓生所吸引,也被“五四”新思想中的个性解放、恋爱自由,婚姻自主所吸引。于是她跟随涓生离家出走,并毫不犹豫地与涓生过起了同居生活。她以为只要能与涓生在一起,就获得了爱情,获得了幸福。其实她根本不懂什么叫爱情,更不知道选择的代价。子君死心塌地爱上涓生,也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涓生,这是子君的第一大错。因为子君并不真正地了解涓生。与其说子君是被涓生宣传的“五四”新思想所吸引,倒不如说子君更是因涓生的滔滔不绝而崇拜。无知者容易崇拜知识渊博者,头脑简单者容易崇拜有思想者。子君与涓生相比,子君单纯、不见世面,又缺少对社会的了解和把握。涓生却懂得很多,他接受过外国文学和西方思想的熏陶,他了解中国的“五四”运动,因此他随便就能在子君面前滔滔不绝地“谈家庭专制,谈打破旧习惯,谈男女平等,谈伊孛生,谈泰戈尔,谈雪莱”子君在听了这些之后“总是微笑着点头,两眼里弥漫着稚气的好奇的光泽”,看得出,面对涓生的滔滔不绝,子君除了对涓生产生崇拜感,根本就没有能力与涓生就此话题讨论,也很少与涓生进行思想上的沟通和交流。所以说,子君选择涓生就完全是为了逃避自己的家庭,为了自己的那点好奇和崇拜。子君的第二大错,就是在与涓生同居的日子里,她也根本没有充分的思想准备。“我是我自己的,谁也没有干涉我的权利”,选择爱情时的这番话,听上去倒像是“五四”新女性的独立宣言,颇有点女性自强自立的个性张扬,可是生活中的子君并不是我们想象当中的自强自立的女性,其实她选择涓生也就是希望靠着涓生,自己有朝一日也能过上像那些个官太太们一样悠闲的生活,所以当她生活的全部内容和趣味渐渐变成了照料涓生的生活、饲养四只小油鸡和一只巴儿狗时,她就“逐日地活泼起来”,安宁和幸福包围着她,“人也胖了,脸色也红活了”。至于这时的涓生在想些什么,涓生对爱情的态度的变化,她根本就没有去关注过。她生活在自得其乐的氛围中,当涓生提醒她“爱情必须时时更新、生长、创造”时,她虽然“领会地点点头”,其实她哪里能真正地领会涓生的话呢?她的所谓的领会点头也就是习惯动作而已,就像听了涓生滔滔不绝地谈外国文学和新思想时“笑着点点头”一样。涓生的追求新异,涓生的爱思考问题与子君的天真单纯盲目正好形成对比,涓生与子君同居不过三星期,就“渐渐清醒地读遍了她的身体”以及“她的灵魂”,并发现了与子君之间“真的隔膜”。而子君对之可以说是全然不知。她依然陶醉在自己安逸的生活中。她把涓生视作自己生存的靠山,只以为自己也是官太太们一般的人物了,面对讥笑、猥亵和轻蔑的眼光,她比涓生更能扛得住,而且是“大无畏的,全不关心,只是镇静的缓缓前行,坦然如入无人之境”。与其说这是子君的勇敢,清高,倒不如说是子君的得意忘形,一种在官太太们面前的显示罢了。其实子君是一个面对困难束手无策的女性,当涓生失去了工作,经济出现困顿的时候,“无畏的子君”一下就“变了色”,变得“较为怯弱”和“凄然”了。她非但不与涓生一起想办法,共渡难关,反而时间都被她那油鸡和巴儿狗给占了,心疼油鸡和巴儿狗甚至超过了对涓生。作为一个养家糊口的男人,这是谁都不愿意接受的待遇,涓生那“自觉了我在这里的位置:不过是巴儿狗和油鸡之间”的感觉,实在也是导致涓生提出分手的理由。从某种意义上说,涓生其实是一个比较成熟的,爱思考的,也是愿意不断追求的青年,而子君却是一个比较单纯、盲目、自私、无能的女性。她只知道顾及自己的感受,很少顾及他人的感受,失去了养活她的人,便没有任何自己活下去的想法和能力,除了回家,也就没有别的,这样的一种女性怎么可能走好自己的人生?怎么可能真正获得幸福?相反,涓生面对困难,倒是积极应对,对爱情也有了更清醒的认识,“大半年来,只为了爱,盲目的爱,将别的人生的要义全盘疏忽了。第一,便是生活。人必生活着,爱才有所附丽。世界上并非没有为了奋斗者而开的活路;我也还未忘却翅子的扇动”。涓生是一个非常务实又颇有责任心和奋斗精神的青年,子君只是一个“捶着人衣角”生活的无能女性。所以子君最终失去涓生的爱,走向死亡也就是理所当然的结局。鲁迅在与许广平告别离开北京时,也正是他们俩经济困顿的时候,但是他们比较理智,他们相约“分头苦干两年,挣得足可以维持半年生活费的积累,以便不至于社会压迫来了,饿着肚子战斗,减了锐气”。从鲁迅对待爱情的问题上的处理,看出了鲁迅的观念,小说中涓生最后的反省和认识,未必就不是鲁迅对类似子君这种爱情至上者的一种忠告。鲁迅先生写文章是比较讲究对社会的“疗救”作用的。伤逝一文对于今天的年轻人,尤其是像子君这样盲目,不切实际,追求虚幻爱情的女性来说,无疑也还是有一种警示作用的。小说通过子君的悲剧想要告诉人们的是什么呢?那就是女性要追求自己的幸福,不能把希望完全寄托在他人身上,既然是两厢情愿追求爱情,追求婚姻自主,那么生活就应该由两人共同去创造,感情也应该由两人共同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