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论文-关于加强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考 .doc_第1页
职业教育论文-关于加强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考 .doc_第2页
职业教育论文-关于加强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考 .doc_第3页
职业教育论文-关于加强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考 .doc_第4页
职业教育论文-关于加强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考 .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职业教育论文-关于加强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考摘要:职业教育能否充分发挥重要作用,关键是要拥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本文分析了当前我国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强职教师资队伍建设的对策,建议大力发展职业技术师范教育,强化职教师资培训基地的建设,完善职教师资培训机制,加强职业教育教师的在职进修提高,统筹调配、使用师资,充分发挥专业课教师的作用,合理解决职业教育教师的各种待遇等问题,鼓励企业参与职教师资培训,探索职教师资培训工作的新路子。关键词:职业教育;师资队伍;职业技术师范教育;职教师资培训职业教育办得是否有特色,能否为当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出既懂理论又会操作的中、初级人才和新型劳动者,关键的一点是要建立一支数量足、质量高、专兼结合,以专为主,比较稳定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教育部职成教司司长黄尧指出:“把职业教育做大做强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职业教育工作的目标。”怎样才能办出高质量、高水平、高效益的职业教育,把职业教育“做大做强”呢?他认为:“建设一支高素质的职业教育师资队伍,是一项根本性的措施。”当前,职业教育的招生与前几年相比明显下降,有的地区职业教育资源也出现流失现象,这其中有许多客观因素的影响,但是职业学校缺乏大批掌握新知识、新技术的教师,导致教学质量不高是一个重要的方面。我国职业教育发展至今,一个始终困扰职业教育发展的重大问题就是师资问题。正确分析现状,利用优势,突破难点,是职教师资队伍建设稳步发展的关键。本文就当前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存在的有关问题,作一初步分析,并提出对策思考。一、职业教育师资队伍中存在的问题当前职业教育师资队伍仍然存在着以下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1师资结构不合理,专业课教师缺乏由于主客观方面的原因,职业教育教师结构不合理的状况未根本改变。文化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两者比例为1:O6,与国家教育部规定的1:1的要求相距尚远。区属农村职业中学,教师结构失调的矛盾就更加突出。由于师资结构不合理、专业教师缺乏,使得在职的专业教师超负荷工作,只能穷于应付书本教学,无法更新知识和研究、讲授新技术,教学效果不佳。有的学校因没有专业教师干脆不开专业课,使职教普教化。2职业学校专业课教师素质不够理想目前职业技术教育师资队伍素质尚不够理想。以专任教师的学历为例,职业高中专任教师中学历不合格者占59。专业课教师来源紧缺,有些职业学校“讥不择食,采取若干应急措施,从而影响了教师队伍素质。如由联办单位派的科学技术人员,虽具有较丰富的科技知识和一定的专业理论水平及实践经验等长处,但缺乏教育、教学理论知识和经验。由文化课教师改行的教师虽有较多的教育、教学经验,但缺乏专业知识和技能。从社会上招聘的退休科技人员、能工巧匠虽有娴熟的专业技能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但缺乏教育理论知识以及教学经验,有的还缺乏专业理论。由非师范高等院校分配的毕业生也缺乏教育理论知识和师范教育的专业训练,往往基础理论也讲不清,条理性差。3目前职业教育师资队伍也存在着不稳定的倾向由于受社会大气候的影响,职业教育师资队伍也存在着不稳定的倾向。优质师资“东南飞”。从地域看,边远地区、经济欠发达地区教师流失严重;从专业看,一些与经济和社会发展密切相关的热门专业(如计算机、英语、通信等)教师流失严重这一现象不仅边远地区存在,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地区也存在;从人员看,流失的教师以中青年骨干居多;从流向看,多是朝向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及经济效益更优的企事业单位。由于“普高热”导致中职优秀教师纷纷流向普通中学,从而导致了职教人才的严重流失,专业教师严重欠缺。农村职业学校师资整体流失更为严重。此外由于职业学校条件差,还存在隐性的流动危机,一部分教师虽然身在学校,但心里却想找一个更好的去处或把部分甚至主要精力放在校外的有偿社会兼职活动上。据调查了解,教师从事兼职活动的人数平均可达3040左右。教学不安心,不用心,人心思变又青黄不接,师资力量薄弱的态势,又成为导致职业学校招生困难的原因之一。稳定专业师资队伍,充实专业师资力量,已成最为迫切的现实要求。4实习课指导教师和实验员缺乏职业技术教育与普通教育不同,实践性很强,有的学校没有专任实习课指导教师,出现“在黑板上种田、开机器的现象。由于受人事制度的限制,使得学校难以从企业和社会上录用专业技术人员或能工巧匠到校担任专业课教师或实习指导教师。有的学校临时聘请社会上能工巧匠担任实习课指导教师,却又为代课金发愁。有的学校安排专业课教师同时担任实习课指导教师或实验员,他们中有的人却认为学历高不屑担任这项工作。有的学校想将优秀的职高毕业生留校担任这类教师,但政策上又不允许,留校无干部指标,只能按临时工待遇,由于他们学历层次低,正规进修渠道进不去,虽长期工作,晋级、职称等仍难以解决。5专业课教师的教研活动不够活跃教研组是教师集体从事教学研究活动的小组,它既是教学活动的信息源,也是连接课堂第一线与教务领导间的纽带,经常开展各专业课的教研活动也是促进专业课教师教学水平普遍提高的方法之一。然而从现有的情况来看,由于职业中学各专业的专业教师数量极少,其教学往往是“单枪匹马,孤军奋战”。专业课教师未能及时交流信息。有的专业虽已成立中心教研组,但未能充分发挥教研组的职能作用。有的是有名无实,形同虚设。有的偶尔活动一次,工作也未落到实处。6职教师资培训机制不健全职业学校专业课教师的业务提高缺少专门培训基地。职教师资的培训缺少必要的政策和措施加以保证。各地市教育学院只负责普教师资培养任务,忽视职教师资的培训、进修任务(特别是专业课教师的在职培训)。教师进修提高的受制因素过多,不少学校办学经费严重不足,难以完成教师的进修提高任务。教师编制过紧,一线教师负担较重,不少教师想进修又难以脱身。二职业教育师资队伍不稳定因素分析造成目前职业教育师资队伍不稳定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种原因:1有的教育行政部门领导对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认识没有达到应有的高度,致使职教师资队伍建设得不到应有的重视。特别是近几年“普高热”再度兴起,有些地方的领导把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水平高的教师调到普高学校,导致职教师资队伍不稳定,整体素质下降。2工资福利待遇低。由于社会分配不合理,脑体倒挂,职业校学教师与普通中学一样,工资福利待遇低。有的教师通过校内外工资福利待遇和工作量的对比,产生厌教情绪;有的专业课教师凭着自己有一技之长而“另谋高就”,有的专业课教师用自己学到的专业知识到外单位兼课、兼职、经商,搞“第二职业”。3专业课教师职称评定困难。职业学校专业课设置五花八门,学科极为繁多,拥有不同行业、不同工种的专业师资。许多专业职称是教育系统里所没有的系列。这给评定职称造成困难。有许多教师服从领导安排,由文化课教师转为专业课教师,他们刻苦钻研,已能胜任这门专业课教学,但他们的职称评定就不如文化课教师容易上,由于政策上不合理,他们原来从事文化课教学的工作量不算数,使他们职称评定更加困难,这势必挫伤他们的工作积极性。有的专业课教师由于职称评不上,要求重新回到文化课教学岗位或申请调动。这种状况不能不对专业课教师质量的提高带来影响,而更重要的是使专业教师献身职教事业的理想发生动摇,影响职业中学教育的健康发展。4职业学校专业门类多,工作量没有统一标准,加上许多普通中学改为职业中学后,文化课教师剩余很多,出现工作量很难安排合理的现象,影响教师情绪。如某中学改为文科类职业学校后数理化教师剩余很多,有的教师只教23节,有的教师没课教,而有的紧缺专业的教师要超工作量,但付出劳动多的,其工资福利待遇并没有相应提高。三、加强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对策思考职业教育师资队伍所存在的以上几个问题严重阻碍了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为巩固已取得的职业技术教育成果,提高职业技术教育质量,更好地为经济建设服务,建议采取以下措施;1.发挥普通高校师资和教育资源的优势,大力发展职业技术师范教育。目前福建省还没有一所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全国职业技术师范学院的数量也很少,远远满足不了职业技术教育发展的需要。大学介入职教师资培养无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都已成为一种趋势。建议由省市地区或行业或部委指定若干普通高等(师范)院校为职教师资的培养和培训基地,建立职业技术师范学院(二级学院)或设置职业教育系,分设有关技术的职教专业,具体承担职教师资培养和培训任务。理工农医等高等院校可结合自己特点设置职业师范专业,为职业技术教育培养专业课师资,职业(学院)大学也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办师资班,为职业技术教育培养专业课师资。入学学生一律享受师范待遇。2.在知识经济时代,具有终身教育性质的高层次职教师资培训将比学历教育具有更为重要的地位。因此,在搞好师资学历教育的同时,要花大气力搞好职教师资的在职培训工作。要尽快完善职业教育教师继续教育体系,满足职教师资对专业知识、技术知识、专业技能、技巧的更新要求和职业技术教育能力、素质的再提高教育。各地市教育学院由于自身的普教师资培养任务很重,不可能把职教师资的培训、进修任务也都包下来。因此,我们要建立专门的组织培训机构,要把职业技术教育中心作为职教师资培训中心,这是提高职业学校在职教师和管理干部业务素质的重要途径。教育局应从宏观调控入手,使之改善办学条件,在教学设施、设备的配备、实习基地的建设要尽快满足职教师资培训的需要,迅速形成规模。同时要进一步建立与完善投资系统,对师资培训经费要统等安排,纳入教育事业经费预算和基本建设投资计划,制定开支标准和费用定额,予以重点保证。要从中小学师资培训补助费和职教专项补助费中划拨一定比例,专项用于职教师资培训工作。3.统筹调配、使用师资,充分发挥专业课教师的作用。当前职业技术教育的一个最突出的特点是专业不固定,而教师所掌握的专业知识是相对稳定的。为此,建议在一个地区内调配师资,统筹使用。怎样调配,简而言之,就是专业课教师单位不搞绝对的固定,哪里需要可调配到哪里,如原有学校专业停办或隔年开设时,教育局可将这一学校专业教师安排到另一学校担任同一专业教学工作。这样可以提高教师使用效益,增强办学活力。这是解决目前专业教师短缺的办法之一。4.加强职业中学教师的在职进修提高。要根据教师不同情况,进行不同程度的、各有侧重的进修。可实行长期培养和短期训练相结合,在职进修和脱产进修相结合,系统提高和缺什么补什么相结合,要贯彻在职进修为主,自学为主的原则和学习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要特别重视普高文化课教师的“转向”培训工作,对富余职教教师进行转换专业的培训,以解决教师总体缺乏和结构不合理的问题。对学历不合格的教师应做到文化水平的提高与专业技术培训双管齐下,同步前进,实现学历上(大学本科)、专业结构上一次性合格。学校还可指定同科老教师带新教师,帮助新教师尽快提高教学能力。要建立校际各专业中心教研组,及时交流教学过程中的各种信息。制订教研活动计划,确定研讨方向,组织观摩教学,使教学向最优化状态发展。5.要合理解决职业学校教师的各种待遇问题,以增强这一工作的吸引力,从而使教师数量和质量得到保证。职教师资与普教师资相比,业务上的要求更高,需要付出更多的劳动,因而要相应提高其工资福利待遇。国外一些国家的做法值得我们参考借鉴。如日本高中职业课教师比其他课的教师工资要高10。德国的职业教育教师是国家公务员(有的州是国家雇员),具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和稳定的工作环境。新西兰职业教育教师的月薪平均5,000多新元,合3万多人民币,不存在教师“跳槽”的现象。我们在提高职教师资工资待遇方面可制订一些优惠政策,对专业课教师应实行津贴制或浮动工资制,允许专业课教师工资待遇略高于普通文化课教师,以吸取那些有真才实学和实践能力较强的科技人员横向流动到职业中学任教,使职教师资队伍尽快成龙配套并形成一个智力梯队。职业学校可以从开发性生产经营收入中按规定提成用于教职工生活福利。此外,职业中学与中专同属于一个教育层次,在评定教师职称时要一视同仁。教育局要组织职教系列各专业职称评审委员会,特别是要解决新开设专业的专业教师职称评定困难的问题。要进一步完善教师职务聘任制度,实行教师资格证书和专业合格证书制度,加强教师聘任后的管理和考核,实行定期聘任,择优上岗。通过创造良好的环境、氛围和条件,努力做到感情留人、事业留人、待遇留人、制度留人,留住本校的优秀教师,吸引其他单位的优秀人才。6.从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留一部分优秀毕业生担任实习指导教师或实验员,实践证明这些优秀职教毕业生留校后能安心职教事业,而且实践动手能力强,经过进修和培训后可成为业务骨干。劳动人事部门每年要安排一定数量的用人指标录用这些优秀的职业学校毕业生充实职教师资队伍。7.利用职教集团的优势,聘请校外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教学能力的教授、专家、工程技术人员来校做兼职教师。他们不光给学校带来生产、科研第一线的新技术、新工艺以及社会对从业人员素质的新要求,而且在与学校教师共同进行教学活动中,可以促进学校教师向“双师型”转化。发挥企业在培训职教师资中的作用,鼓励企业参与职教师资培训,探索职教师资培训工作的新路子。总之,加强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是发展职业教育的一项基础建设,只要各级党政领导高度重视,下大决心,花大力气,疏通各条渠道,制订出一些可行性政策,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定能不断发展壮大,其结构必将逐步趋于合理,从而有利于职业技术教育的巩固发展,促进经济建设的持续腾飞。参考文献1吴少红从德国职教师资培养谈起教育发展研究2000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