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论文-县级教师培训机构在校本研修中的作用.doc_第1页
职业教育论文-县级教师培训机构在校本研修中的作用.doc_第2页
职业教育论文-县级教师培训机构在校本研修中的作用.doc_第3页
职业教育论文-县级教师培训机构在校本研修中的作用.doc_第4页
职业教育论文-县级教师培训机构在校本研修中的作用.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职业教育论文-县级教师培训机构在校本研修中的作用摘要:校本研修是实现教师专业化发展代写论文的最佳选择,是推动学校建设走向更高层次的有效途径。县级教师培训机构在校本研修中应在资源整合、完善机制、精选内容、优化模式等方面发挥作用。关键词:校本研修;资源整合;机制;内容;模式转型期的县级教师培训机构要想更好地发挥在校本研修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就必须立足实际,突出实效,在探索和实践中做好以下工作。一、整合资源,创新机制,构建现代教师学习与资源中心县级教师培训机构的主要职责是指导中小学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学习和研究,推动中小学教师开展教改实验,为本地区中小学开展校本研修提供指导和服务。然而在具体实践中,培训机构会遇到一个实际问题,即培训机构的职能与教研室、教科所(室)、电教站等发生重叠,如果这个问题不予解决,就会引起各部门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况且,从组织设置来看,在同一县域范围之内,完全没有必要设置如此众多功能相近的事业单位。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强县级教师培训机构建设的指导意见(教师20023号),很有必要将教师进修学校、教研室、教科所(室)、电教站按照“小实体、多功能、大服务”的原则合并为一个机构,成立一个“四位”一体的新组织,具有教研、科研、培训、信息化等综合功能,统一管理、服务于教师教育工作。这样既可以避免冲突,又可以减少资源浪费,实现优势互补。2005年4月,教育部下发了教育部关于开展示范性县级教师培训机构评估认定工作的通知(教师函20054号),并明确规定了“示范性县级教师培训机构评估标准”(试行)。通知在功能定位指标中明确提出:进行教师教育相关资源整合,优化资源配置,有效实现本区域教师进修、教研、电教等相关部门和机构资源整合,优势互补,形成上挂高等院校、下联中小学校的现代教师学习与资源中心,形成有效促进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良性运行机制。笔者认为,资源整合的关键问题在于合并不是捆绑型的,不是形式上“几合一”而是真正的功能、机构和管理的整合为一。如果同在一屋檐下,一个牌子几套人马,各吹各的号,各唱各的调,不仅不会出现1+1+1+14的结果,反而会大大影响整体功能的发挥。当然,如果整合后的新机构领导层能以大局为重,真正以服务基础教育为己任,不计较个人得失,不过分看重自己的权力和位置,领导各部门各司其职、相互配合,形成合力,那么就会缩短磨合期,尽快建成集教师综合素质培训、教育教学研究、教育信息资源开发、教育技术推广服务、校本研修引领等为一体的教师学习与资源中心。二、健全组织网络,完善管理制度,指导学校建设有效运行机制在具体实施中,县级教师培训机构必须对辖区内实验校的研修活动进行监管和服务,明确中小学校长在校本研修中的责任和作用,指导各类学校制定研修目标、健全组织机构、完善管理制度,使校本研修工作有序高效运行。(一)因校制宜,因人而异,建立目标导向机制不同学校的实际情况决定了校本研修必须因校制宜。教师培训机构应根据学校的实际把实验校大致分成几个发展层次,指导学校制定出校本研修工作的长远规划、中期目标、短期计划和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实验学校根据在职教师专业发展的不同时期划分为入职期、适应期、发展期、创造期等不同类型,也可以按任职资格等级分为初级教师、中级教师、高级教师等不同层次。不同层次有不同的发展目标,同一层次也有不同的发展阶段,因此教师培训机构要指导实验学校建立教师专业发展目标动态管理系统,明确各个层次的发展方向及各个层次不同发展阶段的发展目标。每位教师根据自己的基本素质、能力、职称、身份(不同级别的骨干),申报不同的级别,学校根据申报情况进行评审,最终进行级别定位。(二)健全机构,强化组织管理,做到事有人管,人有事做1.建立学校校本研修组织建立“校长校本研修领导小组校本研修活动组教师”四级管理体系。校长是学校校本研修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负责校本研修总体目标的确立、整体方案的设计和培训资金的保障。由校长、教师代表、教师培训机构指导教师组成的“校本研修领导小组”负责学校中、长期研修方案的制订、实施、评价与调控。“校本研修活动组”负责学校学期研修计划的制定,并组织教师具体开展校本研修活动。2.建立校本研修协作组织校本研修的自主性不等于自我封闭,校本研修也需要开放。目前,广大农村中小学布局结构不合理,多数学校规模较小,教师人数少,师资水平相对薄弱,培训资源短缺。要防止校本研修工作的低水平运作,有必要建立校本研修协作组织。协作小组成员由结成协作伙伴的若干学校领导小组成员和教师培训机构的包点教师及中心校的有关负责人组成,其主要职责是协商和组织协作组内教师校本研修活动,帮助不同的学校发挥各自的优势,促进学校之间的交流和资源共享。3.建立“教师校本研修导师团”导师团成员主要包括:高等院校的教育专家学者、县级教师培训机构的研究人员、本地区各级名师、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等。在校本研修活动启动之初,教师培训机构要组织在校本研修研究方面的专家,对各实验校的负责人和教学骨干进行理论讲座,使大家统一思想,澄清认识。在校本研修实施过程中,导师团成员要经常深入分包学校对教师们进行指导和系统性的专业引领,使教师们的认识得到深层的升华。(三)建立健全校本研修管理制度,使校本研修工作有章可循教师校本研修活动由学校组织实施,往往容易出现随意化倾向,从而影响校本研修的均衡发展和质量提高。要保障和推进校本研修工作可持续发展,建立健全校本研修管理制度是非常必要的。上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按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原则出台全面推进校本研修工作的指导意见,各地市也要制定出配套的实施细则。这些制度要多“弹性”,少“硬性”,内容要具有普遍性,对所属各级各类学校都具有指导意义。各县(区)、学校还必须根据自己实际的制定出适合县(区)情、校情,内容具体、可操作的具有最佳约束和激励效果的管理制度,如检查管理办法、考核评价方案、表彰奖励办法等。在各项管理中,最不容忽视的是评价管理,因为它是激活教师发展的动力,具有鉴定、导向、改进和调控功能。对教师参加研修情况的评价工作可统一在教师培训机构的指导下,以中小学校和乡(镇)为单位进行,由县(区)、乡(镇)、校指导组和中小学校长对参训教师进行评价。为了实施动态评价,县级教师培训机构要倡导并指导实验学校建立教师成长记录袋校本研修机制。研修机制的基本活动方式是为每一位教师都建立教师成长记录袋,记录袋包括以下内容:(1)教师基本情况(其中包括所处发展阶段);(2)发展目标,包括学期计划、中期目标和长远规划;(3)文集汇总,包括校本研修自培计划、学习笔记、反思日记、案例评析、教学随笔和自修总结等;(4)成果展示,包括开放课教案、优秀案例、自制优秀多媒体课件、论文和个人获奖证书等四大块。学校制定教师专业发展目标动态管理系统,明确各个层次(入职期、适应期、发展期、创造期)中各个级别(优秀、良好、合格和不合格四个等级)的发展目标。学期初,全校教师都根据自己实际进行申报,学校根据申报评审,最终进行级别定位。每学期末,教师根据自己达成目标情况自评,学年组或学科组进行互评,最后学校进行阶段性总评,根据总评结果确定教师能否晋级。建立教师成长记录袋校本研修机制,明确了研修目标,引入了竞争机制,为评价管理提供了抓手,使校本研修活动充满了活力。三、精心选择研修内容,为校本研修提供载体校本研修内容大致可分为通识性内容和特色性内容两部分。1.通识性内容根据实效性、系统性和发展性的原则,那些符合国家改革要求,有利于教师专业素养和职业道德素养提升的通识性内容应当被列入各学校教师校本研修的基本内容。现阶段的教师专业发展主题应该是以新课程、新理念、新技术为研修主题,以师德教育和新理念培训、教育教学理论和新课程通识培训、新课程学科培训、教学技能培训、新技术专项培训为主要内容。2.特色性内容不同的学校具有不同的特色,同一学校不同发展层次的教师有不同的发展需求。以校为本、以师为本的校本研修还应当结合学校和教职工的实际审慎地选择研修的特色性内容。如:为帮助入职期的教师尽快实现角色转换,站稳三尺讲台,可选择一些教师职业道德法规、班主任工作论坛、教学基本功训练等作为研修内容。四、构建有效研修方式,最终实现研修目标实践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是校本研修的主要实现形式。在实践中,根据各中小学的实际,可采用以下几种校本研修方式:1.“自修反思”式要求教师对照自选发展目标,有目的地研读师德教育、新课程、新理念的专刊。在自学过程中,要求教师有意识地实现理论观点与实践问题的碰撞磨合,联系发生于本地、本校及身边的教育、教学现象,回放自己的教学实践,在自省自查中形成新的认识。通过撰写反思日记、教育随笔、典型案例,定期召开教师“教学反思”座谈会,促使教师素质与理论的提高,激发教师终身发展的欲望。2.“接受借鉴”式主要是通过经验分享和理论知识的更新,让教师自主重构自己的知识结构。具体的做法有:(1)组织必要的教师培训会,聘请专家讲学;(2)举办名师论坛,让名师讲述经验和体会,发挥其辐射功能;(3)导师团组织校内或校际集中研讨,解决带普遍性的问题;(4)开展教学观摩、师徒结对等。3.“课题带动”式主要是利用学校承担的各项科研课题研究资源,运用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结合课题研究过程,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教师行动研究,不断地改进教育教学行为,在提高教育质量的同时,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4.网络环境下的研修方式网络学习共同体模式,即培训人员、教研人员、中小学教师借助网络环境而形成学习型组织,通过共建共享教育教学资源和开展名师骨干帮带、案例评析、成果交流等活动,使共同体成员得到提升和发展。利用网络还有咨询诊断模式,即培训人员、教研人员针对中小学教学场所中的实际问题或视频教学案例,采用提问、咨询和讨论等策略,通过网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