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论文-基于“职业化”策略的高职专业建设研究.doc_第1页
职业教育论文-基于“职业化”策略的高职专业建设研究.doc_第2页
职业教育论文-基于“职业化”策略的高职专业建设研究.doc_第3页
职业教育论文-基于“职业化”策略的高职专业建设研究.doc_第4页
职业教育论文-基于“职业化”策略的高职专业建设研究.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职业教育论文-基于“职业化”策略的高职专业建设研究摘要:我国高职教育每年为社会培养出大量的人才,有调查表明:一方面有近一半的毕业生在从事与专业不对口的工作:另一方面企业却一直在抱怨找不到合适的人才。这表明我国高职专业建设的模式还存在着一些不足,本文针对高职专业建设中的“职业化”策略进行了研究。关键词:高职:职业化;专业文化;人才标准一、引言随着社会分工的越来越细,社会对人才的技能要求也越来越专业,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但是在技能型人才数量需求越来越大的形势下,高职学生的就业情况却并不理想,他们很难在专业岗位上找到合适的工作。造成这个现象的原因有很多,但高等职业教育不职业是一个不可回避的事实。正是因为没有突出职业特色,学生也并没有因此而获得与众不同的职业技能,才导致了职业教育不“职业”的尴尬境地。因此高职专业建设必须谋求“职业化”的策略。二、职业化策略(一)人才标准的职业化1职业化的人才标准高职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能为企业所用的技能型人才,为了适应企业的需求,首先就要理解职业化的人才标准。高职学生层次不高是不争的事实,但职业化的人才标准并不意味标准的降低,而是恰恰相反。因为谋求生存和市场利益最大化是企业的核心要务,企业是不可能牺牲自我生存的权益来降低用人标准的。所以,培养符合职业标准、能够承担相应岗位职责的人才是高职专业建设的核心工作,也是高职专业生存和发展的前提条件。只有遵循职业化的规律,才能真正实现国家职业教育的理念。2体现区域优势的人才标准专业建设也要体现区域的政治、经济和技术优势,高职人才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属性是非常明显的。所以其人才观、专业建设等必须与地方经济结构和产业模式相适应,依托区域来建设专业。如,大连是我国重要的软件出口和第一个数字娱乐产业基地,但目前IT人才的数量和质量正在制约着大连IT产业层次的提升和发展的可持续性。面对如此巨大的数量和质量上的人才需求。对大连、辽宁、东北乃至整个环渤海经济区的IT类专业来说,都是一个得天独厚的良机。可见专业人才标准的建设还要体现区域的优势。(二)专业文化的职业化市场经济的竞争是资本的竞争,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说是企业文化的竞争。企业文化在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在企业的发展中,资源、资本是基础,技术是保障,企业文化则是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专业文化是指在特定时期内专业本身所具有的价值观念,知识与能力体系及从事专业教学与研究的全体成员特有的精神风貌和行为规范的总和。其特征为:1职业性高职院校的专业文化有很强的职业性,专业文化要服从于一定的职业文化,并呈现以职业为本位的特征。专业文化的核心价值理念和行为准则都应来自相应的职业文化。专业的价值理念必须是为培养合格的职业人才服务的,专业的内部成员的精神风貌和行为规范也必须符合相应职业或职业岗位群的职业形象和职业规范。2开放性职业性的特点要求专业文化有很大的开放性,专业文化的内容要吸收职业文化的核心价值理念;专业文化建设过程也要尽量依靠职业文化的环境,要让专业成员在职业情景中感受职业文化。3融合性现代社会越来越强调人的全面发展与职业生涯相协调,职业是人生的一种信仰,是人的生命价值的具体体现;而且无论什么职业都具有知识能力和道德素质两个方面的要求。职业教育不仅要提高学生知识和能力,而且要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塑造良好的职业人格,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高职院校的专业文化应该是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有机融合。职业化的专业文化建设是指正确处理好专业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关系,努力建设“以人为本”,树立创新理念,既竞争又合作,是个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体系。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注重人的培养并发挥其作用。高职专业的文化建设应该突出职业意识、竞争与合作意识和自主学习与创新意识,专业文化建设要为学生适应企业文化提供服务。(三)专业技术的职业化1专业技术专业建设是关系到高质量人才培养的问题,最终目的是满足产业分工和就业岗位群用人的需要。而追随产业的主流技术,并密切关注产业朝阳技术是企业、也是专业建设的必然选择。朝阳技术是指有可能推动新的产业大发展的那些技术,主流技术是指广泛用于社会,研发的产品占据着庞大市场份额的那些成熟技术,它是由朝阳技术转变而来。掌握主流技术的专业人才一般说来,必然拥有广阔用武之地和美好发展前景,依据主流技术优化专业和培养人才,那么就会提高人才培养效率,人才数量和结构的矛盾就会解决。2职业技术职业技术是指岗位技能的培养,通常职业技术的内涵和外延都非常广泛,所以专业人才培养的口径是相当宽的,但宽口径的专业教育对高职学生的就业是不利的,因为在专业分工如此细的社会,培养全能型的人才是不现实的,对高职学生来说应该根据岗位的需要有针对性地对岗位技能进行优化。有些专业的岗位特色并不明显,在社会分工越来越细的竞争中,泛技术教育的理念是不可行的。学生如果得不到专业岗位上技能的强化,似乎什么工作都能胜任,但真正做起来却什么也不到位。所以由专业技术向职业技术发展,在专业建设中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四)课程的职业化1柔性课程建设课程是为人才培养的目标服务的,高职课程是为就业岗位群技能的形成和发展服务的,所以突出职业技能是非常重要的,而且所有的课程要整合到专业和职业技能培养的目标上去。柔性课程建设是指课程目标、教学与操作内容、学习的手段等课程要素之间的互相渗透、互相补充,更好地为专业培养目标服务,为实现岗位技能的标准服务,也就是要体现职业特色。长期以来,我国教育的课程体系是“柔性不足,而刚性有余”,其教学计划、课程设置、教学内容等统得较死,结构僵化。高职教育的情况亦如此,在飞速发展的技术和瞬息万变的市场面前,目前的课程体系结构是无法满足学生就业和发展的要求的。所以有必要构建一个柔性化的课程体系结构,“柔性化”是职业化的必然要求,为了应对21世纪全球经济竞争的挑战,专业建设应该在市场的驱动之下,放在整个经济价值链中来研究其定位和价值取向。2实践资源整合高职教育的目的是为生产、经营、服务等行业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是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这就决定了专业建设必须走产、学、研相结合的道路,必须强化校企合作。高职教育的目标是满足岗位对职业能力的要求,如果没有企业的配合这一目标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也就是说缺乏校企合作机制,那么职业教育根本不可能职业。实践资源的整合是指专业建设要与IT主流企业建立深层次的合作关系,整合企业的一切资源,利用企业的真实教学情境使实践、实训教学更渐近“实战”效果。但目前我国校企间还缺乏有效的沟通和合作的机制,所谓的合作基本上是学校热、企业冷的局面,校企双方的理解还需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而建设校内的“校外实训基地”的方式,即充分利用学校的实验室,整合企业的技术、人才和经验资源,是一种比较好的“产、学、研”合作形式。三、结束语目前我国高职专业建设中还存在着一些不足,而其根源是专业建设与社会需求的脱节,不能及时对专业建设中出现的非“职业化”因素进行有效的控制;人才标准、专业及课程建设等方面没有形成与主导产业发展相适应的机制:也没有形成职业教育的特色,所以在与普通高校的激烈竞争中很难形成优势。高职专业建设只有把握住“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优化“职业”策略,在市场驱动下的高职专业建设才能生存和发展。参考文献1贾慧敏面向市场设专业变中求新建特色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5(27)2刘慧玲试论学科文化在学科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J现代大学教育,2002,(2)3刘传林适应行业需要创建特色专业J中国高等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