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需要最新版本的Flash Player支持。
您尚未安装或版本过低,建议您
职业教育论文实施课程综合化培养“宽专多能”人才长期以来,中等职业学校面对对口单招,片面追求升学率,不顾国家规定的课程设置计划的全面性、系统性,实行考什么开什么课程,不考的不教,不考虑学生所学专业应掌握知识的全面、系统,结果培养的学生专业知识面狭窄,严重不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今年财会专业单招考试试行“大综合”,给我们很大的冲击。对口单招数年来,财会专业一直以基础会计、财务会计分开命题。今年上半年省教育厅对此作了调整,由以前只考两门,改为基础会计、财务会计、财务管理、统计基础、经济法、审计和成本会计七门“大综合”考试。得知这一消息,学生改专业的改专业,不改专业的到处购买教材,临时抱佛脚,加班加点,开得教师十分紧张,学生手忙脚乱。师生利用三、四个月时间匆匆准备,考试结果可想而知。应试教育在“应试”方面失灵。如何实现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如何应对“大综合”考试实行课程综合化是一个重要的策略。一、实行课程综合化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需要叶圣陶先生说过“学校里的课程各个分立,这是不得已的办法,不分立就无从指导,无从学习。但因为分立了的缘故,某种课程往往偏于种境界,如数学理化偏于逻辑的境界,历史地理编于记忆的境界,公民训练偏于道德的境界,等等。”“教育的最后目标却在种种境界的综合,就是说,使每个分立的课程,所发生的影响,纠结在一块儿,构成个有机体似的境界,让学生的身心都沉浸在其中。”职业教育的生命力在于学生能不能综合所学的知识根据需要解决问题。职业教育更需要用知识的综合教育,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课程综合化是知识的综合教育。这里所指的课程综合化是一种协调型的综合化,是在保留各学科独立性的基础上,确定相邻学科的科际联系点。学生在同一段时间内学习这些独立的相邻学科,由教师根据科际联系点来协调这些相邻学科的关系,根据学生个体的学习心理规律和职业活动原则来组织。这是在现在教材基础上易于操作的模式,对于克服我闲职业教育的弊端有重要的意义。我国的职业教育长期以来局限于学科本位的课程教学模式,所培养的学生的理论知识丰富而操作技能却较为单一,综合性的职业能力尤为欠缺。实行课程综合化,有利于课程体系从纵深型向横向复合型转变;有利于培养宽专多能型人才,更好地适应劳动力市场的变化。职业技术教育改革发展的趋势表明,它应满足两个方面的要求一是配合就业市场对工作能力的要求,提供职业养成教育;二是满足人们对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