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论文-湖北信息产业人才需求与高职教育发展策略.doc_第1页
职业教育论文-湖北信息产业人才需求与高职教育发展策略.doc_第2页
职业教育论文-湖北信息产业人才需求与高职教育发展策略.doc_第3页
职业教育论文-湖北信息产业人才需求与高职教育发展策略.doc_第4页
职业教育论文-湖北信息产业人才需求与高职教育发展策略.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职业教育论文-湖北信息产业人才需求与高职教育发展策略摘要:近些年来湖北信息产业快速发展,行业从业人员总量逐年增加,高技能型人才比例较高。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将带来信息蓝领紧缺。高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将呈多元化分布,复合型高技能人才成为企业理想。步随信息产业,湖北高职院校应通过扩大信息技术教育规模,调整信息技术教育专业方向等策略,为湖北经济的发展培养合格的高技能人才。关键词:湖北信息产业人才需求高职教育信息产业在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正发挥着重要作用,成为加速国民经济发展和实现国家安全的基础产业、支柱产业和先导产业。在湖北经济建设中,省政府已把大力发展信息产业、加快实施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战略作为湖北优化产业结构、提升经济增长质量的重要举措。信息产业是典型的知识、智力密集型产业,其发展的主体是人,高素质的人才是最可宝贵的资源。作为为社会培养高技能型人才的一种教育方式,高等职业技术教育承担着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的重要职责。面对湖北信息产业发展的新趋势及其对高技能人才提出的新要求,每所高职院校都应该重新审视自己的办学目标和人才培养模式,端正办学方向,以更好地担负起人才培养的神圣使命。一、湖北省信息产业发展状况据湖北省信息产业厅统计报表显示,“十五”期间,湖北省信息产业的发展呈现如下特点:(1)规模和效益同步增长。产业规模从2000年的120亿元增长到2006年的640亿元,净增520亿元,增长4.3倍。产品销售收入从2000年的80已元增长到2006年的450亿元,净增370亿元,增长4.7倍。工业增加值从2000年的35亿元增长到2006年的160亿元,净增125亿元,增长3.6倍。(2)产品结构趋于合理。投资类与消费类产品协调发展,光电子信息产业特色较为突出。(3)软件产业蓬勃发展。到2006年,认定软件企业283家,登记软件产品719个,软件产业规模达到80亿元。(4)工业企业发展迅速。企业个数从2000年的41家增加到2006年的近500家,企业实力有所增强。(5)招商引资和自主创新取得突破。进入“十一五”以后,围绕具有巨大市场潜力的3G系统及手机,汽车电子、数字电视、二维条码、LCOS光引擎等项目,招商引资取得实效,一批国内外著名的大公司落户湖北。预计近两年12个重点项目的投资将超过280亿元,项目建成投产后产业规模将新增将近800亿元。二、湖北省信息产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特点及发展趋势信息技术和产业是推进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同经济的其他领域发展一样,湖北信息产业要发展同样离不开人力资源的开发。当前湖北省信息产业人才需求及发展呈现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1从业人员总量逐年增加,高技能型人才比例较高随着湖北省信息产业规模的增大,产业从业人员数逐年增加,2006年达到12.6万人。其中,电子产品制造业从业人数远远高于软件业从业人员数,近三年的比例在(45):1之间,从电子产品制造业和软件业同步发展的角度看,软件从业人员将会有较大需求空间(见表1)。表1:湖北信息产业从业人数现状单位:万人2004年2005年2006年从业人员总数8.210.812.6电子制造业人员数6.7910.4软件业人员数1.51.82.2从学历构成情况看,产业发展需要具有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才支持的趋势较为明显,04、05两年湖北信息产业中硕士以上、大学本科、高职高专三类从业人员中,高职高专学历人员所占比例最高,06年略有下降(见表2)。i但是07年以后,随着富士康等大型项目的引进,预计高职高专层次的人员还将有很大的需求。表2:湖北信息产业从业人员的学历构成现状单位:人年份硕士以上%大本%高职%硕士以上:大本:高职2004年3.518.720.71:5.3:5.92005年2.210.8141:4.9:6.42006年5.435.815.71:6.6:2.9根据2006年湖北信息产业规模、从业人数和“十一五”规划,按线性预测的方法,预计到2010年湖北信息产业从业人员数量将达到24万人以上。而近两年一系列重大引进项目的连续开工投产,无疑将使这一预测数据非线性扩大。2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将带来信息蓝领紧缺根据湖北省信息产业厅“十一五”的规划,07年以后,湖北将培育更多的电子百强企业,形成100亿元的企业集团2家,20亿元的企业10家,10亿元的企业20家。与此同时,开拓更广的电子产品应用市场,大力发展通信、能源、交通、金融、医疗等领域所需要的电子信息产品,大量企业由于规模的扩大和业务的配套,需要大批设备安装调试及维护人员,这部分操作人员需要相关计算机知识,但是学历要求并不高,一般大专或中专技校毕业即可,这部分“蓝领”很受企业欢迎。以富士康为例,富士康一期工程2007年10月下线,计划招收员工1.5万人,其中包括8001200名软件人才,全部建成后,员工将达到1520万人。除少部分岗位需要本科学历外,大多数只需要中专或者大专学历。这种需求格局的变化,体现了IT人才市场对真实应用水平的关注逐渐高于对学历资格的关注。3高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呈多元化分布信息产业在发展过程中,不仅产业领域不断细化,而且专业渗透性和融合性加强,对专业的需求呈现多元化结构。湖北目前的信息产业企业中,对传统的电子技术、计算机、网络、软件、通信等领域的高技能型人才的需求量增加,对机械、化工、材料、冶金等领域的高技能型人才的需求更加迫切。以2006年10月在宜昌开工建设的年产4500吨的高纯多晶硅材料项目为例,其建成后将形成以多晶硅材料为龙头的“高纯多晶硅材料-硅片-电池片-太阳能电池”完整产业链。该产业链涉及领域众多、产品体系复杂庞大,仅一个千吨左右的改良西门子法多晶硅生产线,其主体企业就竟解决500人的就业,其相关集成电路产业链和光伏产业链等上下游及配套企业,将促进多专业就业。4高技能复合型人才成为企业理想根据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日前发布的方案显示,信息技术职业被分成13个职业群、41个职业。41个新职业涵盖了计算机软硬件、网络、信息系统、制造、应用系统开发等IT产业的各个领域,分类体现了IT企业用人日趋精细化的特点。当前湖北一批著名信息产业企业的进驻,也使人才标准变得更加清晰和明确,企业需要的不再是单一某个产品的技术人才,而是综合技能的人才。以富士康的网络系统为例,企业信息化规模的发展,将对硬件设备、系统技术及各种上层服务应用方面的知识要求更加全面,引进的网络人才既要熟悉各种硬件设备的应用,也要掌握windows平台,unix平台、Linux平台技术等综合系统平台环境,交叉融合各种技术,同时在上层应用方面也要熟悉数据库应用、邮件系统应用等。三、湖北高职教育发展的策略1步随信息产业,积极扩大高职教育中的信息技术教育规模,随着我省信息产业的发展,近些年我省高等职业教育中信息技术教育得到很大发展,为湖北乃至全国信息行业培养了大批人才。据统计,06年湖北省开设了信息技术专业的高职高专院校已经达到48所。但是,从未来几年湖北信息产业对高技能型人才的需求规模来看,湖北高职信息教育的培养规模还远不能满足企业的需要。这里援引一系列数字加以说明。据我们对近两年湖北高职院校信息技术专业的招生计划的统计数据显示,06年全省信息类专业专科生招生约24500人,05年招生数为21000人左右。ii如果保持现有规模,到“十一五”末期(2010年),全省高职院校培养的信息技术类毕业生将达到高校总共培养的人才将在9万左右。而据湖北省信息产业厅有关部门的预测,到2010年湖北信息产业从业人员数量将达到24万人以上,而一些大型项目的投产,可能会使该数据达到30万人以上。由此可见针对信息产业人才市场的需求,高职院校还有很大的培养空间。尤其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湖北省一直是人才输出的大省,最近几年约有三分之一的信息技术技能型人才流向省外就业。因此,建议我省高职院校要从湖北信息产业人才辐射、全国信息产业技能型人才的总体需要来考虑,不要将眼光仅局限于湖北境内,而要根据湖北省以及全国多产业发展的需要进一步适度扩大IT教育的规模。2适应市场需要,调整信息技术教育专业方向根据我省及全国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的现状,在扩大教育规模的的同时,必须从信息产业自身发展需要出发,以市场为导向,从产业特点等多个维度考虑,进一步调整信息技术教育专业方向。对于软件人才、实用技能型网络人才、系统集成工程师、数据仓库及数据挖掘人才等四类紧缺型人才,必须加强教育和培训的力度。围绕“光电子技术”等需求量大的专业,调整现有的教育结构,扩展“光电子”类的专业的招生规模,满足企业需求。与此同时,考虑到现代信息产业专业渗透性和融合性加强,对专业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呈现多元化结构的特点。建议对机械、化工、材料、冶金等领域的高技能型人才进一步加大培养的措施。3大力推行产学研结合,创新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在对湖北许多有名的信息产业企业进行调研时,我们了解到,当前高职院校信息技术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还不能完全适应企业要求,认为学生实践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不足,动手能力还需进一步加强,岗位适应能力需进一步提高。湖北地区现有的信息产业行业中,一些企业特别是规模较小的企业,受条件限制,很难对新员工进行系统培训,因此希望学校培养出与企业“零距离”的人才。而另一方面,一些学校仍然“闭门办学”,没有充分利用企业的设备资源和技术,实现与企业的“零距离”。这一问题的根本原因在于当前的教育体制存在一定的问题,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急需进一步创新。现阶段必须从教育体制内部出发,密切教育与企业之间的联系,探索有效的教育方式,切实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增强人才培养的社会适应性。高职教育如何才能培养适应信息产业经济发展所需要的高技能人才?教育实践证明,注重全面发展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和基本职业能力的产学合作教育,是一种重要的人才培养模式。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湖北地区的一些高职院校已经形成了“工学交替”、“订单式”等许多成熟的产学合作模式。以武汉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该院电信系的通信技术专业及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通过“养成式订单培养”方式与武汉NEC移动公司开展订单式合作,将学生当作职工要求来培养。学生在三年级到该公司参加工作,公司将1-2条生产线全部交给学生管理和生产。在企业工程技术人员的言传身教影响下,学生不断养成工作所需的素质、知识、技能、管理经验等,完成了由在校生到企业员工的转变。但是当前存在的问题是,在对这些模式进行具体的操作时,仍然存在不少困难,例如合作各方之间的推动力问题没有解决。在实施产学研结合的三方(学校、企业、政府)中,只有学校一方因就业压力而有足够的动力,而其他两方,特别是企业,因处于就业的需求方,在劳动力供大于求的情况下,缺乏足够的动力。其次,整个产学研结合的运行体系没有构建,要结合的各方之间的关系没有理顺,对产学研体系运行的效果也没有建立适用的评价体系。因此,当前必须联合学校、企业、政府三方力量,组织专家进行认真研究,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规律的产学研结合运行机制,有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4加大教学改革力度,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现代信息技术教育中,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和教育手段都发生了很大变化。首要的是,必须改革以课堂为主的传统教学模式,加强在企业的动手能力的训练,因此,一方面必须加大投入设置模拟工作环境,另一方面要整合产、学合作的教育网络,加强校内外实训基地的建设。其次,必须改革传统”的“三段式”的课程模式,开发以信息技术工作任务为导向的课程体系,按照工作实际所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模块组织教学,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第三,改变教师团队授课,学生被动接受的局面,加强教师个别指导,激励学生主动探索。5以职业道德为核心,强化学生素质教育在信息产业分工日益精细化的的社会背景下,高职教育所培养的学生首先要归属到信息技术岗位,从事具体的职业活动,因此,加强大学生职业道德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通过对IT企业进行调研,企业认为当前高职院校在学生素质培养方面有许多缺失。具体反映在,新近参加工作的大学生中,许多人合作精神欠缺,职业道德水准有待提高,责任心有待加强,对企业的忠诚度不够,甚至有因个人素质不高造成公司利益受损的事情发生。种种现象表明,加强大学生素质教育,探索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应是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