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论文-熟知中英文化差异,规范交际语言.doc_第1页
职业教育论文-熟知中英文化差异,规范交际语言.doc_第2页
职业教育论文-熟知中英文化差异,规范交际语言.doc_第3页
职业教育论文-熟知中英文化差异,规范交际语言.doc_第4页
职业教育论文-熟知中英文化差异,规范交际语言.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职业教育论文-熟知中英文化差异,规范交际语言摘要:了解中英文化差异和英语文化背景有助于英语的学习和运用。本文阐述了中英两国日常生活及社会历史背景出现的文化差异。关键词:中英文化背景日常生活历史背景交际的过程是人们运用语言知识和社会文化知识传递信息的过程,所以学习语言与了解语言所反映的文化背景知识是分不开的。了解英语文化知识,有助于交际畅通并有效地进行。相反,缺乏了解英语文化背景知识必然导致交际障碍,冲突和误解,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语用失误”(PragmaticFailure)。本文所谈的不是因为语法结构出错而导致的词不达意,而且指说话方式的不妥,或不符合表达的习惯,或说得不合时宜。说话人未能按照英美人的社会风俗习惯来交谈所造成的失误。一、日常生活中的文化差异1、打招呼中国人之间彼此较为熟悉的人见面问候时,一般采用下列用语:“上哪去?”、“吃过了吗?”如果把这些问候的话直译成英语(即:Whereareyougoing?Haveyoueatenyet?)。英美人可能会茫然困惑,有时也可能引起误解。不了解汉文化习俗的外国人并不会认为这是一种起交际作用的问候语,比如:问对方Haveyoueatenyet?对方可能认为这不是单纯的见面问候的话,而会误认为你可能发出对他(她)的邀请。又如Whereareyougoing?很可能引起对方的不快,所以他(她)对这一问话的反应极有可能是:Itsnoneofyourbusiness.(你管得着吗)。英美人的问候一般用Goodmorning/afternoon/evening(早上好、下午好、晚上好)、Howdoyoudo?(您好?)、Nicetomeetyou.(见到你很高兴.)、Howareyoudoing?(你最近好吗)。在关系亲密者之间可用Hello或Hi。2、称呼在英美国家,人们相互间称呼与我国的习惯相差极大。有些称呼在中国人看来有悖情理,不礼貌,没教养。比如:小孩子不把爷爷奶奶称作grandpa和grandma,而是直呼其名,却是得体,亲切的,年轻人称老年人,可在其姓氏前加Mr.、Mrs.或Miss。比如:Mr.Smith、Mrs.Smith、MissAlice等。在汉语里,我们可以用“老师、书记、经理、工程师、厂长”等词与姓氏连用作称呼语,而在英语中却不能,我们不能说teacherZhang(张老师)、engineerWu(吴工程师)等。正确的说法是应按照英美人的习惯把Mr、Mrs、Miss与姓(名)连用表示尊敬或礼貌。中国人称呼家庭成员、亲戚或邻居时,往往用“大哥”、“二姐”、“大嫂”、“李大伯”之类,这些称呼不可用于英语。用英语称呼时不论男人还是女人,一般直呼其名就行了。3、寒暄中国人见面寒暄通常是:“你多大年纪?”“你能挣多少钱?”“结婚了吗?”。在英语文化中,年龄、地址、工作单位、收入、婚姻、家庭情况、信仰等话题属个人隐私范畴,忌讳别人问及。英美人寒暄最频繁的话题是天气的状况或预测。如Itsfine,isntit?或Itsraininghard,isntit?Yourdressissonice!等等。汉语里的寒暄有时还表示对对方的关心。如:你今天气色不好,生病了?”“好久不见,你又长胖了”“你又瘦了,要注意身体啊”。人们不会为此生气。英美人如果听到你说:Youarefat或Youaresothin.即使彼此间较熟悉,也会感到尴尬,难以回答,因为这是不礼貌的。4、赞扬与祝贺当英美国家的人向我们中国人表示赞扬或祝贺时,我们即使心里高兴,嘴上难免要谦虚一番。这大概是我们中国人认为“谦虚”是一种美德的缘故,认为不这样,就是对别人的不敬。例如:一位外国旅游者对导游小姐说:YourEnglishisquitefluent.(你英语说得很流利)。这位导游小姐谦虚地回答:No,no.MyEnglishisverypoor.(不,不,我的英语讲得不好)。对于中国人的谦虚回答,英美人会误解为对方对自己的判断力表示怀疑。又如:在一次舞会上,一位美国人赞扬一位中国女士说:Youlookbeautifultoday(你今天很漂亮)。这位中国女士谦虚地说:Where(哪里)?幸亏这位美国人懂一点汉语习惯,非常巧妙地说了一句:Everywhere(到处)。根据英美人的习惯,当他们赞扬别人时,总希望别人以道谢或爽快接受的方式作答,而不希望以谦虚、客气的方式作答。对于上面两位的赞扬,恭维话,英美人的回答是:Thankyou!Thankyouforsayingso.5、道别英汉语言中告别的使用语言或方式也不大相同。中国人道别时,把客人送到门口或楼下大门口,甚至马路上,客人对主人说:“请留步”,主人最后要说:“走好”、“慢走”、“再来啊”等等。这些话都不能直译成英语,如果说Stayhere,Goslowly,Walkslowly,Comeagain听起来不顺耳,也不符合英美人的习惯,其实,微微一笑并做个表示再见的手势或说:Good-bye(再见),Seeyoulater(回头见)、Solong.Takecare(再见,保重)就可以了。6、比喻用语比喻是一种修辞手段。日常生活中,常借用动物或颜色的特征来形容人之特性的词语,但这类比喻往往因语言、文化背景的不同而具有不同的含义。在英语中dog(狗)的形象一般不差,常可泛指人,如:Youarealuckydog(你可真是个幸运儿)。Everyonehashisday(每人在一生中皆有得意之日)。在汉语里,用狗比喻人多带贬意,如“走狗”、“赖皮狗”、“狗东西”、“狗咬吕洞宾、不识好人心”等。另外,由于环境、历史和文化的不同,在表示相似的比喻或象征意义时,英语和汉语会使用完全不同的颜色词,例如:bluepictures(黄色电影)、theblue-eyedboy(红人)、tobegreen-eyed(眼红、嫉妒)、greenhand(没有经验的人)、intheblack(不欠债)、greymare(母老虎)、whiteharvest(晚秋时节的收获)等。7、其他社会礼节中国人使用“谢谢你”远不及英美人那样频繁。中国只有在别人提供了大量的帮助时,才说:“谢谢”,而且是真正表示谢意。英美人无论是家庭成员之间,还是上下级之间,上下辈之间,为了一件小事,甚至是份内之事都需说:Thankyou这里“谢谢你”只是习惯性的回答,并不表示多大的谢意。例如:在给英美人上对外汉语课时,每次上完课后,英美学生习惯说:Thankyou。如果回答Thankyou,中国人往往说:“这是我应该做的。”把这句话直译成Itsmyduty,就不会让英美学生听起来那么愉快,因为Itsmyduty.的含意是:“我本不想做,但这是我的职责,所以不得不做”。这与汉语表达的原意有很大出入,适当的回答应是Itsapleasure.(我很乐意),Dontmentionit(没什么).或Yourewelcome.(不用谢)。英语中的Please并不完全相当于汉语中的“请”,在某些场合表示“请”不宜用英语please。比如:让别人先进门或先上下车时,一般都说Afteryou(你先请)。在餐桌上请人吃饭吃菜,喝酒或请人吸烟时,一般用Helpyourself,而不用please。如果到医院看病应说Gotoseethedoctor(看病)。二、历史背景的文化差异1、生存环境的差异人们的劳动和生活密切相关。英国是一个岛国,历史上航海业曾一度领先世界;而汉民族在亚洲大陆生活繁衍,人们的生活离不开土地。比喻花钱浪费,大手大脚,英语是spendmoneylikewater,而汉语是“挥金如土”。英语中有许多关于船和水的习语,在汉语中没有完全相同的对应习语,如torestononesoars(暂时歇一歇),tokeeponesheadabovewater(奋力图存),allatsea(不知所措)等等。在汉语的文化氛围中,“东风”即是“春天的风”,夏天常与酷署炎热联系在一起,“赤日炎炎似火烧”、“骄阳似火”是常被用来描述夏天的词语。而英国地处西半球,北温带,海洋性气候,报告春天消息的却是西风,英国著名诗人雪莱的西风颂正是对春的讴歌。英国的夏季正是温馨宜人的季节,常与“可爱”“温和”“美好”相连。莎士比亚在他的一首十四行诗中把爱人比作夏天,ShallIcomparetheetoasummersday?/Thouartmorelovelyandmoretemperate。2、习俗差异英汉习俗差异是多方面的,最典型的莫过于在对狗这种动物的态度上。狗在汉语中是一种卑微的动物。汉语中与狗有关的习语大都含有贬意:“狐朋狗党”、“狗急跳墙”、“狼心狗肺”、“狗腿子”等,尽管近些年来养庞物狗的人数大大增加,狗的“地位”似乎有所改变,但狗的贬义形象却深深地留在汉语言文化中。而在西方英语国家,狗被认为是人类最忠诚的朋友。英语中有关狗的习语除了一部分因受其他语言的影响而含有贬义外,大部分都没有贬义。在英语习语中,常以狗的形象来比喻人的行为。如Youarealuckydog(你是一个幸运儿),Everydoghashisday(凡人皆有得意日),Olddogwillmotlearnmewtricks(老人学不了新东西)等等。形容人“病得厉害”用sickasadog,“累极了”是dog-tired。与此相反,中国人十分喜爱猫,用“馋猫”比喻人贪嘴,常有亲呢的成份,而在西方文化中,“猫”被用来比喻“包藏祸心的女人”。3、宗教信仰方面与宗教信仰有关的习语也大量地出在在英汉语言中。佛教传入中国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人们相信有“佛主”在左右着人世间的一切,与此有关的习语很多,如“借花献佛”、“闲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等。在西方许多国家,特别是在英美,人们信奉基督教,相关的习语如Goodhelpsthosewhohelpthemselves(上帝帮助自助的人),也有Gotohell(下地狱去)这样的诅咒。4、历史典故英汉两种语言中还有大量由历史典故形成的习语,这些习语结构简单,意义深远,往往是不能单从字面意义去理解和翻译的。如“东施效颦”、“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