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论文-论高职教育岗位课程模式的创建 .doc_第1页
职业教育论文-论高职教育岗位课程模式的创建 .doc_第2页
职业教育论文-论高职教育岗位课程模式的创建 .doc_第3页
职业教育论文-论高职教育岗位课程模式的创建 .doc_第4页
职业教育论文-论高职教育岗位课程模式的创建 .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职业教育论文-论高职教育岗位课程模式的创建摘要:当前高职课程教学中,往往存在课程教学目标不明、结构层次不清、内容体系不合理、课间衔接不好等问题,导致课程教学效果不佳,岗位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不高,难以适应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理念。从岗位课程整体要求出发,结合岗位课程相应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创建面向职业岗位的课程模式,即岗位课程模式,对高职岗位课程的构建方法、课程结构等内容进行论述和探讨。关键词:高职教育;课程改革;课程设置;岗位课程;课程模式所谓课程模式,指的是“在一定教育思想指导下,课程编制所采取的计划方式和所确定的结构体系。”而所谓的岗位课程模式是指在“以就业为导向、以岗位为依据、以能力为本位”的教育思想指导下,经过岗位需求调研,依据岗位所需的能力构建岗位系列课程的培养知识技能体系。编制岗位系列课程,并通过工学结合方式或其他产学结合方式进行实施。当前高职课程教学中,往往存在课程教学目标不明、结构层次不清、内容体系不合理、课间衔接不好等问题,导致课程教学效果不佳,岗位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不高,难以适应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理念。本文从岗位课程整体要求出发,结合岗位课程相应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创建面向职业岗位的课程模式,即岗位课程模式,对岗位系列课程的构建原则、构建思路、课程结构、课程特点等内容进行论述,并结合“数据库管理与开发员”岗位课程进行探讨。一、岗位系列课程的构建原则与思路所谓岗位课程,也称岗位系列课程,是指根据职业岗位要求设置的若干门有关系的课程如:“数据库管理与开发员”岗位系列课程由数据库技术与应用、数据库管理与维护(SQLServerOracle数据库管理)、数据库应用系统开发等一系列课程组成。1岗位课程构建原则(1)以就业岗位为依据确立岗位系列课程培养目标。首先开展岗位调研,对现存或潜在的有一定发展持续度的职业(技术应用)岗位进行认证或定位,依据该岗位所需的能力构建岗位系列课程的培养知识架构。(2)提高岗位系列课程内聚性。同一岗位系列内课程应围绕系列培养目标来确立其既有延展性又有独创性的知识技能结构体系。(3)减小课程系列间的耦合性。为了岗位系列课程开发的独立性、可扩展性,尽量减小课程系列间的耦合性。(4)提高与职业资格证书的融合度。职业教育提倡实施双证书工程,一个岗位系列课程应尽量能高度融合一个职业资格证书的知识和技能要求。2岗位课程构建思路在对岗位进行调研、确立岗位能力并经认证后构建岗位系列课程结构体系,如图1所示。其逻辑时序为:岗位调研一确立岗位系列课程培养目标一构建岗位系列课程知识技能体系(主要包括基础单元、能力单元、实训单元)一设置岗位系列课程。岗位系列课程培养目标(ST):应依据岗位能力需求确立并为岗位能力培养服务,ST也是岗位系列课程知识技能体系构建的核心依据。单元目标(UT):岗位系列课程结构体系中每一个单元均应达到某个具体的目标,称之为单元目标。基础单元(FU):是岗位系列课程培养知识体系的根基,应最大化地为AU服务。FU的知识体系应综合基础UT来构建。能力单元(AU):本单元知识技能体系构建应直接为实现岗位能力需求服务。AU的知识技能体系可以面向能力模块化,采取阶段性的技能训练方式,应为PU服务。实训单元(PU):本单元岗位系列知识技能体系的综合应用,其单元目标应尽量与岗位系列课程培养目标接近。二、岗位系列课程的结构与特点1岗位(群)系列课程结构岗位课程结构:职业平台课(A)+岗位技术技能课(B)+岗位综合实训课(C)+职业资格证书。该课程结构也称为ABC课程结构,ABC三课程间的关系如图1、图2所示。职业平台课(A):传授必需的岗位(群)知识和基本技能,是大类专业平台课。岗位技术技能课(B):培养岗位(群)专门能力,是岗位能力课。岗位综合实训课(C):培养学生实际动手操作及综合应用能力,是岗位实践课。、岗位系列课程教学内容体系必须强调整体性形成岗位知识和技能体系,必须明确每门课的教学重点,特别是实验、实训及课程设计等项目内容课间内容有联系但一般不重复。岗位系列课程中课程教学次序为:职业平台课岗位技术技能课岗位综合实训课。(1)职业平台课。职业平台课主要传授岗位(群)必需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是大类专业平台课之一,是一门整合课程。教学方法一般采用问题教学法,教学方式可采用边讲边练方式进行,强调职业基本知识讲授和基本技能训练结合过程乙课时一般为64-72课时,理论讲授课时一般为总课时的12。(2)岗位技术技能课。岗位技术技能课主要进行岗位核心技术应用能力培养和岗位专门技能训练,是岗位系,列课程的核心课程,是一门或多门整合课程。教学方法一般采用项目教学法,教学方式可采用项目组及校企合作方式进行,强调岗位核心能力的培养。课时为64-128课时(12门课),理论讲授课时一般为总课时的13。(3)岗位综合实训课。岗位综合实训课主要进行职业岗位技能、技术应用能力的综合训练是岗位系列课程的岗位综合实践课程,是职业平台课与岗位技术技能课的综合和提升。教学方法一般采用项目教学法,教学方式可采用项目组及校企合作方式进行,强调岗位知识和技能的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和岗位预就业性,强调实训项目的综合性和实用性,对实训成果进行认真规范评定。课时一般为3周(72课时),理论讲授课时一般为总课时的16。(4)职业资格证书。每一岗位系列课程的教学内容体系必须符合相应职业资格证书要求可以含多个职业资格证书的内容,但必须明确一个主要职业资格证书(或技能证书),主要职业资格证书(或技能证书)的应知和应会内容必须落实到各课程教学肉容和考核方案中。岗位系列课程中的每门课程必须明确技能项目的教学要求。2岗位系列课程特点根据高职教育的特色和要求,依据岗位系列课程构建原则和基本思路,开展市场需求调研确立职业岗位,进行岗位能力分析,确定岗位所需的知识能力体系,形成岗位系列课程结构。分析图1、图2所示的岗位系列课程结构,有如下特点:(1)一个职业岗位人员的培养由“职业平台课”、“岗位技术技能课”及“岗位综合实训课”等三个层次(基础层、技能层、综合层)课程完成。(2)每个层次的课程是由若干能力模块组成,各模块相对独立,但又有一定的联系。一个层次的课程一般是一门课程,但也可以由多门课程构成。(3)三个层次的课程是递进式的,每层课程相对独立,但又不断提升。第一层次是知识技能型第二层次是技术技能型,第三层次是岗位综合实践型。(4)不同的层次课程可采用不同的课程教学模式,如:岗位综合实践型课程可采用工学结合的方式进行教学。(5)易适应大类专业中的不同专业选用,符合专业群建设和资源共享要求。(6)岗位系列课程能较好地解决传统课程模式的课程目标分散、结构层次不清、内容体系不合理、课间衔接不好等问题,从而提高课程教学效果提高岗位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3岗位系列课程例举根据高职教育的特色和要求,依据岗位系列课程构建原则和基本思路,开展市场需求调研确立“数据库管理与开发员”职业岗位,进行岗位能力分析,确定岗位所需的知识能力体系,形成“数据库管理与开发员”岗位系列课程结构,如图3所示。分析图3所示的数据库课程结构可以看出:(1)“数据库管理与开发员”岗位系列课程由“数据库技术与应用”、“数据库管理与维护”及“数据库应用系统开发”等三个层次课程组成。它们是递进式的,是不断提升的。(2)每个层次的课程又由若干能力模块组成,如职业平台课(数据库技术与应用)由数据库知识技能、数据库应用技术及数据库开发技术等三个能力模块组成。(3)易适应计算机类不同专业的选用,符合专业群建设和资源共享要求。如:软件技术专业可选择三个层次全部课程,信息管理专业可选择一、二层课程,计算机应用技术与网络技术专业可只选择一层课程即“数据库技术与应用”课程。三、岗位系列课程的建设保障机制岗位系列课程的建设与实施必须建立相应的保障机制,明确岗位系列课程负责人的要求与职责,建立岗位系列课程质量监控系统。1岗位系列课程负责人任职要求岗位系列课程负责人必须是讲师及以上、双师素质的教师担任,并且要求有相应作品或成果,努力成为该岗位的技术应用型专家或能手。任职期间一年考核一次,不能胜任者将进行调整。2岗位系列课程负责人工作职责(1)负责对本岗位能力的调查分析,制定和实施岗位系列课程建设与实施方案。(2)负责对本岗位系列课程建设任务进行分配、检查、指导和验收。(3)积极探索岗位(课程)的技术(技能)要求、负责制定技能考核大纲并组织实施。(4)积极推进教学内容改革,负责实施对接相应岗位职业资格证书制度。(5)负责建立岗位系列课程项目教学案例库。(6)积极开展产学研结合工作,每年必须有相应的教研成果。3岗位系列课程建设保障制度(1)实行岗位系列课程(科目课程)负责人负责制度。(2)实行岗位系列课程建设与实施方案制度。(3)实行岗位系列课程项目教学案例库制度。(4)实行岗位系列课程产学研结合制度。(5)实行岗位系列课程建设成果验收制度等。四、岗位系列课程的实施平台与思考岗位系列课程建设好,还必须实施好,要实施好必须有一个合适的实施平台,这里讲的实施平台主要指“平台+岗位”课程体系(CoursesystemofnatformandPost,简称为CSPP)及实施策略。1CSPP的基本含义所谓CSPP(“平台+岗位”课程体系)是指:(1)平台课是指学院公共课程体系(通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