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论文-谈新课改视野下的教师职业道德 .doc_第1页
职业教育论文-谈新课改视野下的教师职业道德 .doc_第2页
职业教育论文-谈新课改视野下的教师职业道德 .doc_第3页
职业教育论文-谈新课改视野下的教师职业道德 .doc_第4页
职业教育论文-谈新课改视野下的教师职业道德 .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职业教育论文-谈新课改视野下的教师职业道德当前我国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在全面推进,这是现阶段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主题,也是新世纪初我国最大规模的基础教育创新工程。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特点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课程功能、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以及课程评价等方面都较之以前有了重大创新和突破,呈现出以下特点:1强调以学生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注重对学生创造能力、创新意识、内在潜能的发挥,并且注重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经验,在课程资源中的地位,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和发展。过去的课程是知识本位,即关注知识的科学性、完整性、内在的逻辑性。其核心是关注知识,把对知识的理解、把握作为教育的终极目标。以学生为本着眼点是学生的发展,知识不再是终极目标,而是过程目标。新课程还注重学生在知识建构中的作用,不再把学生仅仅看作为教学对象,还把他们看作是一种教学资源。2特别强调基础学科的重要性和学科的基础知识。强调一般性的素质,作为一个人的社会性要求、基本态度,为学生将来的发展打下基础。3强调对学生的道德和人文教育。传统教育是一种选拔淘汰教育,重智轻德、重知识的灌输轻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学生成了学习的机器、考试的机器,其直接后果就是人文素质的缺失。忽视对学生的人文教育,这已经成为国民道德素质和人文素质缺失的重要原因之一。所以,加强对学生的道德和人文素质的培养,提高学生的文明程度与文化修养,塑造学生完美的人格,是当务之急。4强调综合性,追求课程的综合化,即消除各门学科的界限,不同学科之间进行整合。加强学生与社会现实的联系,把日常社会生活知识引入教学,加强课程的生活化、社会化。世界具有整体性,文化作为世界的一部分也是具有整体性的,文化的不同构成也是彼此交融的。然而我们现行的教学却界限分明,忽视了世界的整体性,把原本内在统一的各个学科割裂开来,把学习理解为封闭在书本上和禁锢在屋子里的过程,忽视了人的社会经验的获得和实践能力的形成。因此,追求课程的综合化是我国基础教育课改的发展方向。5强调个性化和多样化。以前教育最大的特征是依据一定模式、依据教科书来设计学生,教师成了生产流水线上的“蓝领工人”,学生成了无生命的“产品”扼杀了学生的个性。6课程和信息技术的整合。通过各种现代化的手段使课程更加生动、丰富,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二、课改下教师地位的变化课程的变化必然引起教师地位的变化,这里其实牵扯到的是师生双方的地位问题。过去经常说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这样,学生处于被动地位,对学习丧失了兴趣。新课改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师生是平等的。对老师来说,建立一种民主化的观念是非常重要的,老师甚至可以向学生学习,从学生身上吸取智慧和力量,突破传统师生关系上的领导与被领导、管理与被管理的状况,建立民主、平等的新型师生关系。新课程将改变学生的学习生活,也将改变教师的教学生活。教师应是组织者、参与者、合作者、指导者、咨询者、促进者的角色。三、课改对教师职业道德的新要求课改对教师来讲是一个全新的挑战,需要教师全方位重塑自我。仅从师德的角度看,这次改革必将引起教育职业活动中各种利益关系的深刻变化,从而要求教师在发扬传统师德的基础上,更新教师职业道德观念,培养适应教育改革需要的新型师德品质。1教师不仅要教书,更重要的是教学生。传递知识是教师的使命,但不能把教师的使命仅仅定位于此,关键还是教学生。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将使教育在学习材料和教育教学方法两个层面首先出现变革。这将使教师由一个单一的知识传授角色,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生活的顾问。作为教师应做到以下几点:第一,教会学生学会学习。这是衡量教师职业道德的指标,也是教师的责任。教会学生学习,这首先是终身教育思想的内在要求。终身教育是世界教育发展的大趋势它打破了传统教育的时空观,提出人的一生都要不断地学习,才能适应动态的今天和把握不定的未来。据专家估计,人的一生所需要的知识,如果是100的话,在学校阶段所给予他们的仅仅是10,人生道路上90的知识是靠在工作中学习的。面对知识爆炸的现实,教师单纯地把传授知识作为主要任务是不明智的,因为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在学校学的知识不可能让学生受用一生。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帮助学生检视和反思自我,明了自己想要学习什么和获得什么;帮助学生寻找、收集和利用学习资源,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发现他们所学东西的个人意义,营造和维持学习过程中积极的心理氛围等。第二,不仅要帮助学生掌握各种能力,更要教育学生学会做人。有关情商研究表明,决定一个人成功与否的最主要的因素包括学习能力、协作能力、组织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困难和挫折的承受能力等。许多教育工作者一致认为,21世纪的公民需要获得以下技能:信息处理技能、问题解决能力、批判性思维、学习能力、与他人合作与协作的能力、创新能力。因此,教师应在培养学生能力上下功夫。不仅如此,还要教会学生做人。教师要关注学生的进步和发展,关注每个个体的成长,给学生以价值引导,引导学生对理想社会、理想人生的追求。第三,不仅教会学生学会基本理论,而且还要教会学生学会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教师应改变当前教学脱离社会生活的倾向,帮助学生从其生活的世界中选择感兴趣的主题和内容,注重学生对生活的感受和体验,指导学生动手操作和亲身体验,引导学生在体验与探究自然中不断成长,在参与和融入社会中不断成熟,在认识自我中不断完善。2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第一,帮助学生认识自己的生理和心理,让他们了解有关知识,“接纳自己”。由于受遗传和后天环境的影响,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不足,首先要承认并尊重现实,接受和善待现实中的自己。帮助学生体验内心的情感(亲情、友情、师生情、同学情等),培养坚强的意志等。第二,帮助学生建立自我统一性。在学校自我重建,形成一种稳定的人格特征。要做到这些,教师一方面要重视班级交际的功能,一方面要提高专业技能,如掌握学生内化的规律,重视学生体验的过程。3教学生做一个合格的公民,让学生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找准定位。第一,帮助学生形成基本的是非标准。第二,引导学生以一种开放的心态对待社会的发展和变化,在学生的心中拆除学校与社会的围墙。也就是把大教育观运用于教育教学的实际工作中,让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互相渗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第三,帮助学生正确看待社会问题。要帮助学生以主人翁的身份看待社会问题,不是简单的去批评它,而是负责地改变它。这实际上是培养学生对社会和他人的一种责任感。4平等地对待学生、尊重学生。可以从四个指标体现。第一,能否正确对待学生的差异。要尊重学生的差异,认识学生的差异,提供适合学生个体的教育,体现教育的公平。第二,重视和尊重学生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文化见解。青少年学生由于自身的生活经历,会拥有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文化见解,而这些生活经验和文化见解往往具有其独特的价值,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他对学校教育的接受。作为教师不仅要了解而且应该尊重这些经验和见解,这是教育民主化的体现。第三,要使我们的教育为学生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