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论文-面向生活的新课改与完整性教学.doc_第1页
职业教育论文-面向生活的新课改与完整性教学.doc_第2页
职业教育论文-面向生活的新课改与完整性教学.doc_第3页
职业教育论文-面向生活的新课改与完整性教学.doc_第4页
职业教育论文-面向生活的新课改与完整性教学.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职业教育论文-面向生活的新课改与完整性教学摘要: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面向学生的生活。新课程改革靠内容的选择和教材编写来面向生活是不可能的;新课程改革的面向生活不仅仅是在教材里加进具有时代性的、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东西,更重要的是依靠教师通过具体的课堂教学来沟通教材的普遍性知识与学生各自特殊性的实际生活,来达到面向生活的目的。这种以沟通为目的的教学是完整性教学。如何通过教学来实现课程面向学生的生活,应成为新课改中教师培训的一个重要任务。关键词:新课改;学生生活;完整性教学新课程改革的重要特征之一就是面向学生的生活,也就是在课程设计上要面向学生周围的日常生活环境、已有生活经验和未来生活发展趋势。针对过去课程过于强调学科知识中心,这一改革方向元疑具有其合理性,如考虑学生的经验和个性发展。但是,如何理解生活?以前的课程教材就与学生的生活无关了吗?学生的地区差异和个人差异极其悬殊,课程内容的选择面向学生各自的生活可能吗?最终这会面向谁的生活?面向何种生活?课程面向生活即使应该和可能,但又如何实施?这些问题都值得我们去进一步探讨。一、面向谁的生活:生活特殊性与知识普遍性的矛盾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指出:“改变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1这一改革目标表明这次改革在内容选择上注意加强社会生活需要的内容。例如中学思想政治科的内容就在这方面有很大调整,经济常识的学习内容就涉及了与学生当前和未来生活相关的商品、货币、市场、企业、财政、税收、储蓄、债券、股票、信用卡、支票、国际贸易、国际金融等市场经济的具体知识和相关政策,并设计了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和模拟训练,这对于使学生学会和适应现代人的基本经济生活有很大帮助。又如数学,加强了数学与生活、社会的联系,如现代社会的股票、保险、储蓄利息、分期付款、效益、预测、评估、选择、决策等,日常生活的诸多需要合理计算和安排的问题,都在新教材中有所体现。这些都是以往的(包括笔者)中学教育中所没有的。其他的生活中的物理问题、化学问题、法律问题等等都在新教材中有所体现。2这些变动是培养学生的现代意识的必然要求,确实符合其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但是,新课程面向生活可能吗?我们知道,当前的课程改革一个主要特点就是针对学校课程过于强调学科知识中心的状况,因而强调学校课程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这样就存在一个学校教育内容的普遍性和学生生活的特殊性的矛盾。我们可以通过分析这个矛盾来回答面向生活的可能性问题。(一)基础教育的基础性和公共性与教育内容的普遍性当前的新课程改革主要针对基础教育。基础教育的重要特征是基础性,要求在有限的时间内让学生了解人类文明的基本内容,了解自己生活的社会、国家与自然世界,掌握其基本规则,由一个自然人变为一个社会人。同时,基础教育具有公共性,因为它面临的是一群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民族、文化和社会背景,而它具有培养学生民族国家认同感的整合功能。因此,基础教育的基础性和公共性体现在课程内容的选择上,就要求学校教育内容具有普遍性。这是学校把学科知识作为其教育内容的重要部分的原因。虽然人们反映以前的课程设置和内容编制上存在内容过多、量过大、程度过深过难的问题,而内容多、难度大、程度深并不意味着有利于“双基”的培养,但是强调学校教育内容的基础性和公共性的确会要求学校课程内容具有一定程度的普遍性和抽象性。有研究者认为:“学校的教育内容所依据的是普遍性很强的科学知识体系。这种科学知识反映着自然界与社会界的普遍规律,或可广泛运用于整个人类的生活实际(自然科学或部分社会科学),或可应用于所属民族的生活实际(部分社会科学)而且,更重要的是,学校中的普遍性教育内容面向全体学生或某一类学生,而并非为某一个学生所设”。3学校教育要面向一定区域或范围的学生,必然要注重共性的知识。即使是乡土教材也只是面向本地区的学生,但并不关注学生的个体体验。(二)教育内容的普遍性与学生生活的特殊性的矛盾课程面向生活就意味着学校教育内容的选择要强调学生的生活特殊性。这一做法实质是强调课程要考虑儿童这一维度,考虑儿童的需要、情感、体验,而不是疏离于教材知识。学生的生活是多种多样,各不相同的。不同家庭、不同社会阶层、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地理区域都导致了人们生活的千差万别。如果承认课程面向学生的具体生活,那么,各个地区的课程内容选择就会多种多样、各显神通。我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经济发展水平、文化特色、生产生活方式的差异都很大。如果新课程改革靠内容的选择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求”和“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这就让人产生了诸多质疑:课程内容的选择面向学生各自的社会和生活可能吗?例如,前面所说的经济常识的学习内容,涉及了与学生当前和未来生活相关的商品、货币、市场、企业、财政、税收、储蓄、债券、股票、信用卡、支票、国际贸易、国际金融等市场经济的具体知识和相关政策。但是,这对于山区、农村的贫困家庭、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来说,这是面向他们的生活吗?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传统手工艺技术、民俗礼仪等,如果根据“面向学生的生活”来编写新教材,对于56个民族是不是要开发56个版本的教材。对于农村与城市,我们已经有内地版和沿海版之类的分别,但是内地本身在经济发展、生产生活方式方面差异也很大,沿海地区或东部地区也是如此。这能够一一去考虑吗?什么都考虑到等于什么都没有考虑。只要知道生活是多种多样的这一简单道理,谁都会认识到这一改革思路的局限性。因为要把全部生活都编在教材中是不可能的。更重要的是,生活如流水,沿着时空之维绵延流变。现在的生活等到编入教材时已是生活的历史,又远离了新的学生的生活。尤其在现代社会,社会发展速度与生活节奏加快使得人们都无法把握生活中确定的东西。不确定的现代生活使得教材的编写永远滞后于学生的生活。因此,新课程改革靠内容的选择和教材编写来面向生活是不可能的。综上所述,课程面向生活虽然必要,也很重要,但是其实现的可能性值得怀疑。我们如果一一考虑不同地区的经济与文化差异的话,考虑学生生活的个体性和特殊性,那么这就可能会产生四种情况:(1)教材的多样化,要求课程开发的校本化。这里的校本课程开发包括核心课程的校本开发,而这在我国当前的课程管理体制下是不可能的。(2)教材越编越厚,成为一本百科全书,让学校根据自己的实际做相应的选择。教材越编越厚只会增大成本,在我国义务教育经费本身就不充足、不能保证和教材发行不具有开放性的情况下,只会增加家长的经济负担。(3)只是针对某些优势群体的生活,比如有闲阶级的生活,或者城市与农村的某些地区的生活。针对某些优势群体的生活则是对教育平等或公平的损害。(4)放弃“面向生活”,回到知识中心和学科中心的课程开发老路。这就等于承认改革的失败。二、完整性教学:生活与知识的沟通与共识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提出继续关注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以及态度和情感的培养。现在也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呼吁加强基础知识的地位。在国外,如美国的2061计划要明确地强调坚持基础学科和学科基础知识的教学。也就是说,坚持教育内容的普遍性仍是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当前新课程改革如果不能处理学生生活的特殊性与学校教育内容的普遍性的矛盾,而仅仅是强调面向学生的特殊生活,而忽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就可能会重蹈美国当年进步主义教育运动的覆辙。于是问题的重心转向:如何在保证学生获得具有普遍性的基础知识与技能的同时,兼顾面向学生的个体、特殊的生活?问题解决的突破口在于教学和教师。也就是说,新课程改革面向生活不仅仅是在教材的内容选择上加进与时俱进的东西,虽然这也是必需的,但更重要的是靠教师通过实际的教学来沟通教材的普遍性知识与学生各自的特殊性实际生活,来达到面向生活的目的。实际上,这是以往许多优秀教师的普遍做法。好的、受学生欢迎的教师大都持“创造性的课程实施取向”,在实际教学中努力把正式的国家课程、教材的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便于学生理解知识的价值与意义,以及如何应用于实际。因为只有如此,才能使学科课程为学生所理解和接受,成为学生个体性的知识。这本身就是通过教学来达到课程面向学生生活。人们常常批评的照本宣科“忠实取向”的教学,实际上就是批评教师把普遍性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割裂。当前的改革只是把那些零星的、自发的好做法上升为一个普遍的、自觉的做法而已。因此,在我们看来,新课程改革的面向生活与其说是强调内容的面向(即课程设计),不如说是强调教学的面向。这种“在实际教学中努力把正式的国家课程、教材的知识与学生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的做法是通过教学沟通普遍性教育内容与学生特殊性生活,不是原来的知识中心的理性教学,是一种以沟通理性(或交往理性)为基础的教学。这里的沟通理性不仅仅是时下人们关注的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人际交往,更重要的是教师与学生通过与教材的对话和沟通,对教材的内容达成共识。哈贝马斯认为,现代社会有两种价值取向的行为:策略行为和交往行为。策略行为是以实现个人利益为目标,是工具理性主导的社会行为。交往行为是交往双方通过语言相互理解,以取得理性的共识为目标的互动行为。通过对交往行为的普遍语用学分析,哈贝马斯认为,任何一个交往行为中的言语都包含着四项有效性要求:合乎语言规则的可理解性、事实陈述的真理性、内心表达的真诚性、道德规范的正当性。其中,后三种要求都联系着说话者所置身的三个世界:客观世界、社会世界和主观世界。任何一种交往行为要想顺利进行,就必须满足这些有效性要求,否则,交往行为就难以持续,不是转向策略行为,就是中断交往。在日常交往中,任何一种言语行为都会提出一些有效性要求,但真正能够检验其有效性要求的是靠主体之间的商谈(谈话)。商谈是通过论证来检验交往行为的有效性要求的非日常交往形式;论证是商谈的核心。在商谈过程中,参与者要求提出许多论据。商谈的目的在于达成共识,即“达到理解的目标是导向认同,认同归于相互理解、共享知识、彼此信任、两相符合的主体之间的相互依存。认同以对可理解性、真理性、正当性、真诚性这些相应的有效性要求的认可为基础”。4在商谈过程中,交往双方就一个问题进行了反复的讨论,就其有效性进行了“理想沟通情境”下的论证,双方以相互理解为目的,自由地运用“更佳论据的力量”来说服对方,以期达成有理有据的共识。这种商谈过程体现的理性就是交往或沟通理性。交往理性体现了交往行为中的四项有效性要求的统一。英国学者普林(RichardPring)认为,教学的叙事可分为两个层面:(1)非个人层面,即在科学、历史或文学之中的叙事。在这里,思想在公共传统里被保存、发展和批评;(2)个人层面,指年轻人试图认识世界,寻求有价值的生活方式。教学正是在这两个叙事层面的联系中展开,即让学生与非个人层面的叙事建立联系,从而使学生通过一系列重要的人类活动和在与他人所言、所做和所为的联系中认识世界和寻找自己的价值。5普林所言的个人层面的叙事就是指学生的生活(日常生活和公共生活)体验,也是哈贝马斯对人生活世界划分的三大世界:客观世界、社会世界和主观世界;而非个人层面的叙事则是指教学的普遍性知识,即由组织经验的概念构成的各种概念命题,是以往人类探索自己与三大世界的联系和意义的经验结晶。于是,我们就不难理解,学科课程往往重视把第一个层面作为课程内容,而经验课程,或者面向生活的课程重视的是第二个层面的内容。两者各执一端,割裂人们认识的完整性,只有通过教学才能解决课程本身蕴涵的学生生活的特殊性与学校教育内容的普遍性的矛盾。因此,完整的教学叙事便是沟通个人层面的叙事和非个人层面的叙事。具体地说,教学是沟通组织经验的各种概念命题(普遍性、抽象性知识)与学生个人在客观世界、社会世界和主观世界里的生活体验的一种商谈过程。在这个过程里,根据商谈的有效性要求使学生通过这些概念命题逐渐认识自己置身的客观世界、社会世界和主观世界,创造或形成自己的个体性知识。这就是完整性教学观。通过教学来沟通教材与学生各自的实际生活,实际就是恢复教学本来的价值与意义,即沟通两个层面的叙事。这才是完整的教学。所以,新课程改革的面向生活必须通过完整性教学来实现。只有这样,才能解决学生生活的特殊性与学校教育内容的普遍性的矛盾。在这个完整性教学过程里,教学作为一种特殊的语言交往行为,要想实现普遍性知识和学生的特殊性生活真正的沟通,获得学生的认同,就得同时遵循言语的四项有效性要求。四项有效性要求联系着说话者所置身的三个世界:客观世界、社会世界和主观世界。因此,教学通过语言(这也是知识和思想的载体)使知识的学习与学生生活的三大世界相联系。一项知识的传递必定包括理解知识语言载体的字面意义的可理解性、与客观世界相联系的真理性、与社会世界相联系的正当性、与个体内心世界相联系的真诚性。有效的教学是教师与学生以所要求学习的知识(人类探索三大世界的经验结晶)为主题进行论证,教师引导学生达致某种程度的共识,学生通过知识的学习理解自己与客观世界、社会世界和主观世界的联系,从而逐步认识世界,形成自己的理解,了解自己的人生意义。这种对教学的理解强调教学的整合性,即强调知识教育和学生生活的统一。因此,通过教学来实现具有普遍性和公共性的教材知识面向学生个体的特殊性生活,就是要求教师具有这种完整性教学观。只有这样教和学,才能使学生获得智慧、健全道德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