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需要最新版本的Flash Player支持。
您尚未安装或版本过低,建议您
行业经济论文全面开放条件下我国零售业发展对策思考摘要随着我国入世后过渡期的结束,我国的零售市场全面对外开放,外资零售企业加快了在我国的扩张步伐,我国零售企业面临着更为激烈的竞争。本文阐述了外资零售业在我国市场发展的特点,分析了中外零售企业间存在的经营规模、业态结构、信息技术、经营效益方面的差距,并提出了我国零售业发展的相应对策。关键词全面开放;零售业;差距;对策一、外资零售业在我国市场发展的特点一从经营业态看,以大型超市为主。外资零售企业进入中国市场时,一般都避开了在国内外市场已步入成熟期的百货店的业态模式,而主要集中在大型综合超市、仓储式商场、大型家居建材专业店、便利店等在全球最具有成长性的新型业态模式上进行投资,其中大型综合超市占据了主导地位。目前,在我国的大型综合超市中,外资占拥有1万平方米以上门店企业数的615。二从扩张方式看,独资化趋势明显。2004年11月,我国取消对外资零售业的股权限制后,外资掀起了进入我国零售业的第二次浪潮,外资以独资方式进入我国市场的步伐加快,外资零售企业的独资数量明显增加。在快速开店的同时,外资企业普遍采取了并购的扩张方式,独资、并购成为外资零售企业进入我国市场的主导方式。据统计,2005年商务部批准的187家外资零售企业中,外商独资企业124家,比重为63。三从区域分布看,向中西部和中小城市延伸。我国刚刚开放零售市场时,外资零售企业的拓展重点是我国东部沿海大城市,对中小城市的关注较少。随着东部沿海大城市和省会城市商业网点的饱和以及我国零售业的全面开放、一些限制的取消,市场相对空白的中西部省会城市及中小城市正日益受到外资零售企业的重视。目前,沃尔玛、麦德龙、家乐福等均已在我国西部的成都、昆明、西安等地开店。二、我国零售业与国外零售业的差距一经营规模的差距。企业规模化经营是直接影响企业竞争力的重要因素。随着零售企业的大型化,外资零售企业的组织结构呈现集中化趋势,规模大、能形成规模优势,产生规模效益。如欧美国家零售商业的集中度高达60左右,日本为50,而我国仅仅只有10左右。世界最大的连锁零售商美国沃尔玛,2006年的销售额约达到4万亿美元,并在全球拥有近4000家连锁店。而我国零售企业普遍存在着规模相对较小,网点布局不合理的缺陷,虽然近几年来,我国零售企业通过兼并、重组等方式在一定程度上进行了规模和数量的扩张,有规模化的趋势,但与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