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需要最新版本的Flash Player支持。
您尚未安装或版本过低,建议您
行业经济论文技术创新,产出增长和竞争力对我国信息制造业的计量经济分析【摘要】基于PEARSON关系矩阵、GRANGER因果检验和回归分析,本文研究了19952004年中国信息技术制造业技术创新的6个关键指标对产出增长和产业竞争力的影响。结果显示RD总投入增加1,总产出将增长0995。新产品RD经费投入每增加1,能带动0550的新产品产出,新产品研发投入只要一年就可以产生收益,而技术引进和技术改造则至少需要3年才能产生收益。技术创新对信息技术制造业竞争力的影响因子为9760,是提高产业竞争力最主要的因素。与发达国家比较,RD强度和效率较低是产业竞争力不强的主要原因。改善创新环境,加大技术创新投入并提高创新效率,是实现中国信息技术制造业从“世界IT加工厂”向“世界IT创新领导者”转变,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战略的重要途径。【关键词】信息技术产业RD生产率竞争力1绪论20世纪下半叶的信息技术革命是经济增长最主要的推动力,它对提高企业和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发挥了关键的作用。国家之间的竞争,是科技创新和经济实力的较量。根据对各国的测算,20世纪初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只占5左右,2030年代提高到约15,4050年代上升到40,7080年代达到60,90年代已经高达70以上。美国在19291978年的50年中,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0,对资源配置的贡献率为20,对人均资本的贡献率为15,对规模经济的贡献率为13,对劳动者素质提高的贡献率为12。在19501962年间,英国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639,德国为819,日本19521968年为65,韩国19551970年为564,香港19551970年为465,中国19521982年为19,19791990年上升到303,19911995年达到40。这说明技术创新已经成为现代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也是提高产业国际竞争力、促进产业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信息技术的开发与应用催生了一批新兴产业的迅速发展。近30年来,信息技术制造业作为关联度和带动度极强的产业取得了突飞猛进的进步。在美国和日本,韩国和台湾,信息技术产业已取代传统产业,成了国民经济中最大的支柱产业。现代信息产业已跃居美国头号产业,以信息技术为主的知识密集型产品和服务出口已占出口总值的40%。中国信息产业近10年来年均增速达到32,大大高于其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