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需要最新版本的Flash Player支持。
您尚未安装或版本过低,建议您
西方文化论文当代西方史学的演变与中国史学这里所谓“当代”,是指20世纪,尤其是20世纪下半叶。20世纪的西方史学,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其主要表现是新史学的崛起及其终于在二战后取代传统史学而成为西方史学的主流。一西方的新史学兴起于20世纪上半叶。它是作为传统史学的对立面而出现的。西方的传统史学可以兰克(LEOPOLDVONRANKE,1795-1886)史学及其后的实证主义史学为代表。它与19世纪欧美各国的实证主义思潮相一致,影响颇大,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成为西方史学的主流。德国作为兰克史学的故乡,传统史学的影响是根深蒂固的。然而有趣的是,也正是在德国最先有人起来同兰克学派进行唇枪舌剑的论战,这就是兰普雷希特(KARLLAMPRECHT,1856-1915),因此在某种意义上,德国又可被视为西方新史学的源头。不过,在西方新史学的兴起和发展中,影响最大、成就最显著的当推法国年鉴派。因而,在分析20世纪西方的新史学时,法国年鉴派往往被当作主要代表。整个20世纪上半叶,大体上可以看作是西方史学中新旧交替的时期。也就是说,新史学已经兴起,然而还远未动摇传统史学的统治地位。直至二战以后,新史学才在欧美国家迅猛发展,并逐渐取代传统史学而占据主导地位。若以西方史学发展的总趋势而言,从传统史学向新史学的转折,大致可定在50年代1。二战后,法国年鉴派有了长足的发展。如果说它的创始人费弗尔(LUCIENFEBVER,1876-1956)和布洛克(MARCBLOCH,1886-1944)为法国的新史学奠定基础的话,那么它第二代的代表人物布罗代尔(FERNANDBRAUDEL,1902-1985)在50-60年代不仅牢牢确立了新史学在法国史坛的主导地位,而且使年鉴派的影响越出法国国界。同样在50-60年代,代表新史学的英国新社会史,美国新经济史、新政治史、新社会史相继兴起,影响越来越大。就是在传统史学影响深远的联邦德国,这种传统到60年代也被打破,而到70年代“新社会批判史”学派就应运而生2。那么,传统史学与新史学之间究竟有哪些不同前者向后者的转变说明了什么对史学的发展有什么意义这些问题正是本文所要着重探讨的。我们说,这种转变是带有根本性的,就是说这不是局部的、个别方面的变化,而是涉及史学研究的整体、涉及史学研究的一系列根本问题。为了便于说明问题,我们不妨借用“范型”(PARADIGM)这一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