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论文-主体性,自由与理想世界的两个维度 ——兼谈马克思的communism概念.doc_第1页
马克思主义论文-主体性,自由与理想世界的两个维度 ——兼谈马克思的communism概念.doc_第2页
马克思主义论文-主体性,自由与理想世界的两个维度 ——兼谈马克思的communism概念.doc_第3页
马克思主义论文-主体性,自由与理想世界的两个维度 ——兼谈马克思的communism概念.doc_第4页
马克思主义论文-主体性,自由与理想世界的两个维度 ——兼谈马克思的communism概念.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马克思主义论文-主体性,自由与理想世界的两个维度兼谈马克思的communism概念关键词主体性自由理想世界公共主义生态主义内容提要本文通过对主体性一词的原始释义认为主体性有自在的自因性和自为的自因性两种,而理想世界就是自在的自因性和自为的自因性都获得实现的大公共主义世界。马克思的communism概念除共产主义外,还有多个含义,其中最主要的是自由个性主义和生态主义。未来的理想世界应该把理想世界的两个维度统一起来。作者介绍王晓华,1962年生,深圳大学师范学院副教授,文学博士,主要从事哲学、文艺学、戏剧研究。-人的主体性(subjectivity)是按照计划建构世界的能力,它的存在本身就设定了理想世界的存在,我们有权利通过理想世界来评估人类主体性在当下的实现程度,也可以把主体性当作衡量理想世界是否理想的尺度。本文所要做的是后一个方面的工作:对主体性概念的原始意义进行阐释,以此原始意义为依据探索理想世界的应有维度。既然当代哲学对主体性的意义已经基本上达成了共识,本文为什么还要寻找主体性的原始意义呢?因为目前流行的对主体性的解释是人类中心主义的,忽略了主体性的本体论维度,预先在人的存在与其他存在之间设定了鸿沟。然而人是世界的成员而非上帝,人的主体性与物的能动性必然有本体论意义上的联系,所以,我们有必要先将人类中心主义的主体性观念悬搁起来,追问主体主体性的原始意义。本文作为汉语文本将首先对汉语中主体一词进行领受和阐释。主体在新华词典等权威性工具书中被解释为:()事物的主要部分;()哲学范畴,与客体相对,指有意识的人,是认识者和实践者。()第二个解释已为我们所熟知,它所依据的是主体-客体的二元论,是本文在追问主体主体性的原始意义时需要暂时悬搁起来的说法,因此,我们只能把注意力转向事物的主要方面这个看似极为简单的解释。何谓事物的主要部分?显然指的是某事物之为该事物最根本的东西。人们为什么能够谈论事物的主要部分?是因为被谈论的事物是相对独立的个体。作为个体,它有自己的基本结构并在这种意义上是thing-in-itself。亚里士多德称个体为第一本体所强调的正是个体的独立自主品格。()他认为本体为一切属性的主体和基础等于说个体是自身的基础,也就是说,个体作为本体是自因的,而这种意义上的本体在古希腊被称为主体(hupokeimenon)。万物自因,万物由于自因而自化和自持,万物皆在自因的意义上是主体,此乃我们的原始释义所得出的重要结论。正如海德格尔所说,这种形而上学意义上的主体概念首先与人无特殊关联并且与我(I)毫无关联。(3)自因的个体即是本体论意义上的主体,因此,最原始的主体性就是自因性。自因,便是自己是自己存在的理由,亦即自-由。凡主体都是自-由的,只是这种本体论意义上的自-由比人类学意义上的自由更原始,是后者被超越的基础。由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个重要结论:最原始的本体论意义上的主体性就是个体存在的自因性(自-由)。虽然万物皆有主体性,但在人类诞生之前,主体性还仅仅是自在的自因性。人,物也,万物中有智慧者也(王充语)(4):作为万有中的一有,人的独特性在于能够有意识地筹划自己的行动,其主体性是自为的自因性。有意识地实现自己的自因性是人类个体的本质。由于人的诞生,主体性生长为自在的自因性和自为的自因性两个层面。自在的自因性乃是自为的自因性被超越的基础,人的主体性天然地被本体论意义上的主体性所成全。这并不赋予人统治自在的存在的特权,而意味着人在享受创造的快乐的同时对存在的命运负有责任。因此,理想的世界不能仅仅为人而存在,必须是自在的自因性(自-由)和自为的自因性(自由)都获得守护和实现的世界。既然人是自为的自因性存在,那么,充分实现自为的自因性就同时是人生存的动力和目的,是人对理想世界的必然要求。理想世界有多种级位,最高级位的理想世界必须展现出每个人的主体性(自为的自因性)都获得实现的前景。由于人并不是孤独的身体,而是他的拥有结构(对人的拥有和对物的拥有),所以,设计理想世界在落到实处时便是设计人的拥有结构(个体的和总体的),其中最为关键的是设计出能够使个体的主体性(自为的自因性自-由)获得普遍、彻底、持久实现的所有制。在历史学家普遍认定其存在的原始社会中,生产资料是共有的,属于部族公社整体而非个别人,人对人的占有自然不可能发生,但这种原始的公有制是与人的个体性尚未诞生相一致的,财产权的未分化状态也意味着人的未分化状态即个体主体性还没有生成,单个人只能无条件地隶属于作为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拥有者的集体,因此,它只能支撑集体的主体性自由。个体主体性诞生于原始部族社会的瓦解期,在原始公有制消亡的过程中率先拥有了私人财产的那部分人是最早的个体:当单个人能够对着某些财产说这是我的时,我的意识即个体主体意识才可能真实地形成并被固定下来,所以,黑格尔把主体性与财产权联系起来确实揭示了个体主体性的生成机制。个体主体性虽然是与私有制一起诞生的,但在早期和中期的私有制社会中,少数人在占有绝大部分生产资料的同时也占有着依附于这些生产资料的大多数人,他们的主体性的实现意味着大多数人的主体性处于被剥夺状态,只有少数人才有权力成为个体-主体。这种状况到了资本主义市场经济时代至少获得了形式上的否定:资本的自由流动品格使得人对人的固定占有变得不可能,个体的自由劳动作为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基础也培育着人普遍的个体意识,对个体的主体性的承认在法律层面被固定下来,主体意识正是在这个阶段普遍地诞生的。然而个体主体性的普遍生成也凸显了资本主义体系的欠缺:在这个通过自由竞争的结果来划分阶层的社会体系中,人的独立性是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主体性的实现程度归根结底取决于拥有资本的多寡,而由于自由竞争总是使大部分资本集中在少数人手里(),因此,它对个体主体性的普遍承认仍是形式上的,认为无产者能够和亿万富翁一样实现自己的主体性无疑是幼稚的。正是由于资本主义体系的欠缺,包括马克思在内的不少思想家都在对它进行批判的同时构思一种理想的社会形态,在其中,每个人的主体性(自为的自因性)都可以获得实现。在具体地探讨这个理想社会之前,我将先标画出支撑这种设计的社会发展图式:原始社会-实现共同体的主体性阶级社会-实现部分人的主体性理想社会-实现所有人的主体性在马克思看来,原始社会作为以人的依赖性为本质特征的社会不可能将所有人造就为个体,阶级社会由于生产资料与大部分人的分离也只能使个体主体性的实现成为少数人的特权,因此,只有一种生产资料受联合起来的个人支配的社会才能使人的主体性获得普遍实现,这个社会就是communism社会。我们以前将communism译为共产主义,实际上只凸显了communism概念的一个含义,而communism概念是多义的。(6)在communism的多维含义中,生产资料的联合所有制乃是全面实现个体主体性自由的手段,个体主体性的普遍实现才是终极目的:马克思明确指出communism社会是自由人的联合体,它排除一切不依赖于个人而存在的东西,(7)在其中个人是作为个人参加的,(8)因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所有人自由发展的条件。(9)所以,这种社会形态可以最恰当地称为自由个性社会。(10)也就是说,马克思的communism概念植根于西方的自由主义传统。(11)但是通过使生产资料受联合起来的个人支配而实现所有人的主体性自由在实践上有巨大的难度:如何使生产资料在这个过程中真实地为每个人所有呢?它是否排斥自由竞争?如果排斥,那么,个体的主体性会不会受到压抑甚至无法实现?倘若不排斥,会不会形成新的阶级分野而回到只有部分人才能实现自己的主体性的状态?在生产资料受联合起来的个人控制时不可能每个人都参与生产资料的管理,而管理生产资料的人显然比不管理生产资料的人更真实地占有生产资料,怎样防止新的特权阶层产生?既然最终要由少数人管理生产资料,他们必然在管理生产资料的同时管理所有集体成员的生活,将后者纳入统一的计划图式中,个体的自由又如何获得保证?以communism为指导的社会主义实践也证明了上述困境的现实性:在私有财产被废弃之时,一个强大的管理机构即告成立,它在管理生产资料的同时也管理人们的生活;这个管理阶层在为理想的光辉所照耀被建设新社会的激情所推动时,尚能保持其纯洁和公正,整个社会也会涌现出生机勃勃的创造力,呈现出人与人和谐平等的幸福场景,但在革命后的第三天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之间的不平等显现出来后,源于理想的个体热情就会弱化乃至消失,将社会总体生活纳入计划所形成的惰性和僵化状态则会暴露无遗;二十世纪进行社会主义实验的国家都曾走向集权主义,是有其逻辑上的必然性的,而包括中国在内的国家所进行的改革实际上意在将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结合起来,从上述困境中突围。产生上述困境的关键原因没有解决个体主体性与财产权的关系问题:个体主体性在一开始就与财产权联系着,甚至可以说就是财产权本身,因此,如何在生产资料公有制的情况下保证个体对生产资料真实地拥有是必须解决的难题。马克思在构思communism社会时也部分地注意到了这个问题,他称communism社会要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12)说明他思考过个体与生产资料直接结合的具体机制。在这个思考过程中,资本主义股份制曾给他很大启发,以至于他认为资本主义股份企业,也和合作工厂一样,也应被看作是由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转化为联合的生产方式的过渡形式(13)。虽然由于时代语境的限制,马克思的思考还处于提出建议阶段,但他对联合起来的个体所有制的构想对今天的人类仍具有实质性的意义。实际上,如何通过建立联合起来的个体所有制而建立自由个性社会已经成为当今的世界性课题:中国为克服计划经济的欠缺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西方部分发达国家则试图将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结合起来即建立市场经济社会主义(14)来解决贫富过度分化问题,二者都属于这个方向的探索。这些努力都说明普遍地实现个体的主体性(自为的自因性)自由是理想世界的必有维度。本文刻意强调理想世界而不仅仅是理想社会,乃是为了指出自在的存在者在其中的地位。所谓社会是人与人结缘而成的关系结构,世界则包括人-人和人-物两个维度。虽然物在与人结缘时已经进入人类力量的场域,但它并不天然地是为人的存在,而是自因的世界成员。理想世界的理想处恰恰在于所有的世界成员都能在其中实现自因性,因此,对物的自因性的承认、守护、解放是理想世界的应有维度。这种对理想世界的筹划是先进的,但也是对最原始的世界观的回归。承认物的自因性和内在价值,将物纳入被关照和守护的世界体系中,在原始人的世界观中是理所当然的事。万物有灵的原始观念实际上就是把物当作主体(hupokeimenon),认为人与他们的关系是主体间际关系。图腾崇拜和原始巫术都是人郑重对待非人类主体的明证。现代性的诞生把人置于唯一主体的地位(上帝的主体性在文艺复兴以后乃是荣誉性的),非人存在则被当作纯粹的客体,原始的泛主体观念被主体-客体的二元论所代替。主体是认知着的征服者,客体则是主体建构的质料,是实现人类主体性的工具。在将自在之物(things-in-themselves)转化成为我之物(things-for-us)的豪情中,物的自因性被忽略和伤害,人似乎可以没有危险地占有物,不受制约地将整个宇宙当作自己的意志和表象。然而这不过是人类中心主义所造就的种族假象:、人怎样对待物,就会怎样对待人,因为人在建构人-人和人-物关系时是受同一逻辑支配的。人对物的自因性的忽略和伤害自在地对应着人对人的自因性的剥夺。恩格斯在写作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时发现,人在把物当作商品后很快就把人当作商品来交换:这时,用不着多久就又发现一个伟大的真理:人也可以变成商品,如果把人变成奴隶,人力也是可以交换和消费的。人们刚刚开始交换,他们本身就被交换起来了。主动态变成了被动态,不管人们愿意与否,(15)也就是说,人对物的奴隶制与人对人的奴隶制是同时产生的:奴隶制产生于第一次社会大分工即游牧部落从其余野蛮人群中分离出来,(16)而游牧部落的独立意味着人对物的奴隶制的形成-人开始将驯养和繁殖牲畜当作一种产业,把动物当作实现人类意志的纯粹工具。由此可见,人对物的奴隶制与人对人的奴隶制是同一的,企图在不废除对物的奴隶制的前提下使人获得根本性的解放是不可能的。、对物的自因性的忽略使人以一种任性妄为的态度对待自然界,造成了严重的生态危机。森林消失、物种灭绝、大气污染、土地沙化、全球气温升高等严重的生态灾难正在威胁着人与所有生命共同的家园,以至于有关生态末日的预言已经成为流行话题。虽然固执的人类中心主义观念推动人去设想移民其它星球的可能性,但科学家在银河系内尚未发现其它可供生命生存的星球,因此,我们必须承认地球生态体系的独一无二性。如果地球生态体系毁灭了,人类将难以逃脱毁灭的命运,所有证明人类优越的学说、征服自然的神话、技术万能的信念,都将灰飞烟灭。所以,即使为了人自身的利益考虑,人类也应超越人类中心主义,承认物的自因性,守护作为命运共同体的地球生态体系。由此可见,承认和成全物的自因性即自-由乃是理想世界的必有维度。包括柏拉图的理想国和莫尔的乌托邦在内的理想世界图景都忽略了自由问题,人在其中被焊接在固定的社会关系之网上而丧失了其个体性即自由,物的自-由问题则根本未被提及,因此,这种对理想世界的构思有根本性的欠缺。当代思想家构思了许多生态乌托邦,物的自-由和人的自由在其中获得了统一,但它们本质上是诗,而非可实现的具体筹划,人们在赞美其意境时并没有看到显示世界按照它们成形的可能性。对于理想世界的筹划者来说,下面的问题是关键的:人真的能够在实现那自己的自由时不损害物的自-由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