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需要最新版本的Flash Player支持。
您尚未安装或版本过低,建议您
“材料工程基础”精品课程建设的思考与探索摘要课程教学是决定一所学校人才培养、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的最基本环节,而课程建设是教学基本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针对“材料工程基础”课程目前的特点和现状,结合精品课程建设的体会,对该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实践教学等方面进行了探讨,有效促进学生工程能力与创新精神的培养,对其他专业课精品课程建设具有借鉴意义。1“材料工程基础”精品课程的教学现状随着我校材料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的建设与发展,“材料工程基础”逐渐融合成包含金属、陶瓷、高分子三大材料制备成型过程的技术原理,工艺方法及生产工艺过程的一门专业基础性课程。该课程要求学生在获得较广泛的材料工程基础知识的同时,掌握材料制备加工过程中的基础科学原理技能,从而能根据所确定材料的性能、结构和应用要求,提出材料成分构成和制备加工的方案及方法。通过该门课程的理论教学和实践环节的训练,要求学生了解材料分类、共性和特性及各类材料工程技术发展现状和趋势;理解各类材料工程技术的原理及各种材料工程技术间的关系;熟悉各类材料工程技术的特点和应用范围;掌握材料制备与合成、材料凝固与结晶、材料成形与加工、材料组织和性能改善、材料连接技术、材料表面技术方面主要方法的工程原理,并能根据产品质量要求合理选择材料制备与加工方案。“材料工程基础”课程作为我校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在课程改革、教学内容优化、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等方面起到了不可缺少的作用。近几年我国材料加工领域技术发展十分迅速,各种新工艺、新设备层出不穷,相比之下教材内涉及到的工艺和技术相对滞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积极结合科研工作成果和工程实践,查阅文献,收集资料,把材料工程领域的新知识增加到教学内容中。但是这些新知识与原有教材内容还缺乏有机的衔接,特别是一些涉及到跨知识点、跨学科的新技术、新工艺,在讲解过程中,难免一带而过,学生学习之后印象不深,理解也不透彻,影响教学效果。且目前出版的教材受限于各高校的不同培养目标,不同教学计划及不同定位等因素,教学内容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对“材料工程基础”课程改革势在必行,优化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强化实践教学,以满足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的需要。2优化教学内容课程的教学内容需要具有一定的系统性和扩展性,不同专业方向的学生通过课程的学习能够建立材料科学及材料工程的知识平台,为后续课程学习和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