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小学奥林匹克教育遗产研究.doc_第1页
北京中小学奥林匹克教育遗产研究.doc_第2页
北京中小学奥林匹克教育遗产研究.doc_第3页
北京中小学奥林匹克教育遗产研究.doc_第4页
北京中小学奥林匹克教育遗产研究.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北京中小学奥林匹克教育遗产研究摘要: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从理念、组织管理和活动3个维度入手,对北京中小学奥林匹克教育遗产进行了全面地探讨分析,旨在为未来奥运会主办城市开展奥林匹克教育提供借鉴,更为重要的是,国际奥委会已决定将2014年第2届夏季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的承办权授予了中国南京市,由此北京中小学奥林匹克教育遗产为南京青奥会更有相当意义的启示和借鉴作用。关键词:北京中小学;奥林匹克教育;遗产ResearchonLegaciesofOlympicEducationinPrimaryandSecondarySchoolsofBeijingAbstract:Thisisaresearchsetinmotionbysuchresearchmethodsasliteratureconsultation,logicalanalysisandinterviewWhatwerecomprehensivelyexploredandanalyzedarelegaciesofOlympiceducationinprimaryandsecondaryschoolsofBeijingThejobwasdonethroughthreedimensionsNamelytheyareconcept,organizationandmanagementInaddition,activitieswaspresentedsoastoprovidethereferenceforOlympichostcitiestodeveloptheOlympiceducationinthedaystocomeFurthermore,itintendstosupplytheabundantandvaluableinspirationandreferenceforNanjingYouthOlympicGameswhichwasawardedbytheInternationalOlympicCommitteeonFebruary10,2010Keywords:primaryandsecondaryschoolsofBeijing;Olympiceducation;legacy教育是奥林匹克运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根据国际奥委会和奥林匹克宪章的要求,在奥运会筹办和举办期间,开展奥林匹克教育是主办国和主办城市必须履行的一项义务。2001-07-13,北京获得了2008年奥运会的主办权,也就意味着承载了奥林匹克教育的责任和权力。国家教育部、北京市政府、北京奥组委联合出台了北京2008奥林匹克教育行动计划,此外,北京市委教育工作委员会、北京市教育委员会还制订了北京市学校奥林匹克教育行动计划。在行动计划的指导下,北京200多万中小学生和教育工作者紧扣北京奥运实践、弘扬民族文化、适合中国国情,将奥林匹克价值、各国成功的教育经验与中国社会、文化和教育实践结合起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奥林匹克教育的“北京模式”。国际奥委会官方杂志奥林匹克评论的评价是:“这是一个宏大的计划,它使奥林匹克价值观在中国的传播范围超过世界其他任何国家”。“未来奥运会的组委会肯定会视中国正在进行的奥林匹克教育举措为典范,实现奥林匹克运动高于一切的教育宗旨”。由此可以看到:北京中小学奥林匹克教育为“有特色、高水平”的北京奥运会做出了历史贡献,给国际奥林匹克运动留下了丰厚的教育遗产。由此,全面总结分析北京中小学奥林匹克教育可持续遗产,一方面可以为北京后奥运继续开展奥林匹克教育提供参考,另一方面可以为未来奥运会主办城市开展奥林匹克教育提供借鉴,更为重要的是,2010-02-10,国际奥委会第122届全会在温哥华决定将2014年第2届夏季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的承办权授予了中国南京市,由此北京中小学奥林匹克教育遗产对南京青奥会更有相当意义的启示和借鉴作用。1北京中小学奥林匹克教育的理念遗产北京中小学奥林匹克教育理念是在经过广泛研该组织体系的显著特点是:一是政府主导,即主办城市的教育行政部门全面配合北京奥组委,在奥林匹克教育的计划制订、活动策划与组织、经费和人员的保障,以及动员教育资源和集聚社会力量等方面,充分显现了政府主导的体制优势。区县两级教育行政部门有一支勇于进取、勤于思考的奥林匹克教育专、兼职工作人员队伍,使得奥林匹克教育工作得以全面和高效推进。这一组织管理模式是奥林匹克教育“北京模式”成功的重要保障。二是社会的广泛参与。与往届奥运会主办城市比较,北京奥林匹克教育社会参与的广度是前所未有的。学校奥林匹克教育活动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各种社会力量得以在最大范围内发挥支撑作用。这种自上而下的组织体系及投入机制的建立,为北京中小学奥林匹克教育提供了体制和经费保障。3北京中小学奥林匹克教育活动遗产31“奥林匹克教育示范校”可持续遗产奥林匹克教育示范学校依托校内的课程设置、体育活动、德育活动和社会实践等方式,学习奥林匹克知识、在学校和向全社会传播奥林匹克精神,推进学校的体育和德育工作,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和谐发展。在实施奥林匹克教育中积累的丰富的经验,留下了丰富的遗产。311奥林匹克教育师资遗产为了确保奥林匹克教育的高效实施,北京市教委对北京市中小学体育教师进行了全员培训。全员培训以“育体、育心、育人”为宗旨,旨在探索奥林匹克教育师资培训和实践模式,以及将奥林匹克知识、文化和精神与学校体育教学、课外活动、校园文化建设和学校特色发展相融合的有效途径,促进民族传统系列体育课程资源的开发。全员培训分奥林匹克理论知识的学习与辅导,奥林匹克教育实践的追踪与指导,奥运礼仪、口语、体育技能培训及成果展示3个板块。培训内容包括奥运知识、奥运文化与学校体育、奥运礼仪、体育教师专业技能与创新、北京奥运与全民健身5个方面。众所周知,在大多数中国人的心中,体育教师的文化素质、学术素养、创造能力等都不如学科教师,因此他们在学校中的地位不高,正是奥林匹克教育的到来,赋予了他们更多的学习培训机会,经过培训的体育教师在各自学校的奥林匹克教育中发挥了先锋主导的作用,他们编写教材、改革教学方法、创编课间操、改革体育教学内容,他们的积极性、创造性、引领性得到了充分发挥,这是一笔不可多得的宝贵的遗产,影响是持续的、深远的。312奥林匹克教育教材资源遗产在实施奥林匹克教育的过程中,北京市注重课程的综合开发和利用,将其视为开展奥林匹克教育的首要条件和重要举措之一,各示范校率先垂范,开发了各种奥林匹克教育教材,留下了宝贵的教材资源遗产。一是教材资源遗产。北京市从2004年开始编写中小学奥林匹克知识读本,详细介绍奥林匹克运动的历史知识、奥运会比赛知识和北京奥运会筹办知识等,成为学校开设奥林匹克教育的主要知识来源。此外,奥林匹克教育示范校还结合自身的特色,自主开发了大量基于民族(民间)传统体育和文化,以及文明礼仪、环境保护和国际交往等内容的奥林匹克教育地方课程和校本教材,极大地丰富了北京奥林匹克教育的学科和活动课程资源。例如北京朝阳区呼家楼中心小学分别开发了陀螺训练校本教材、空竹、绫球、民族体育与趣味童玩等民族(民间)传统体育类校本教材。二是音像资料遗产。北京在组织普及编写相关读本、普及奥运知识教育的同时,还采取了制作音像资料等多种手段,充实奥林匹克教育资源,完善其资源的组成形式。其中开发的重要音像资源包括奥林匹克教育师资培训材料奥运学堂同在五环下福娃说奥运等,这些音像资料以更直观、更形象的优势在各学校开展奥林匹克教育中发挥了重要作用。313奥林匹克教育主题教育活动遗产在奥林匹克教育的实施过程中,各示范校主要围绕奥林匹克知识普及、奥林匹克精神传播、公民素质培养、体育运动进校园,以及志愿服务、地球环境和艺术教育等活动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富有特色的奥林匹克教育主题活动,增进了学生对奥林匹克运动的理解,使学生在亲自体验奥运、参与奥林匹克教育活动中得到教益和快乐。文明礼仪主题教育活动提升了学生的道德意识和文明素养;奥林匹克知识主题活动教育使奥林匹克价值得到了广泛而深入的传播;校园健身活动促进了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为体验奥林匹克运动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平台;志愿服务活动让关心他人、关爱社会的志愿服务意识得到了提高;环境教育活动增强了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培养了绿色文明行为习惯;民族艺术活动增强了学生对民族文化的了解。综上所述,奥林匹克教育示范校留下的主题教育遗产主要包括文明礼仪活动遗产、奥林匹克知识教育活动遗产、体育健身活动遗产、志愿服务活动遗产、环境教育活动遗产和民族艺术活动遗产。314“牵手共享奥林匹克”遗产奥林匹克教育示范校辐射作用的发挥主要是通过“牵手”的方式进行的。通过这种方式实现了奥林匹克教育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这在方面留下的遗产意义更为重大。首先,通过示范校与非示范校,特别是与乡村、山村学校牵手共同开展奥林匹克教育活动,为实现城乡之间、校际之间奥林匹克教育资源的共享、优势互补,促进基础教育资源均衡发展创造了一个可持续性的发展平台。众所周知,目前基础教育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就是教育资源部均衡问题。农村的教育资源远远落后于城市,与北京重点校的差距更加明显,共享奥林匹克教育活动不但使偏远山区的师生共同参与了奥运、享受了奥运,更为重要的是通过牵手丰富了农村学校的教育资源,这为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创造了一个绝好的实践平台。其次,通过牵手社区,为建设开发式学校、学习型社区、绿色社区乃至和谐社会提供了宝贵的经验,留下了丰硕的可持续利用的遗产。中国中小学社区化发展始终停留在理论探索阶段,是牵手社区的奥林匹克教育活动把这个问题从理论探讨提升到了实践操作水平家长直接参与了学校奥林匹克教育计划的设计,学校奥林匹克教育直接开进了社区,社区居民以志愿者的身份直接参与了旨在维护环境、教育孩子的各种公益活动。“学校与社区的合作、协作使双方受益。一方面教育的改革促使学校教育打破传统教育的封闭办学思想和办学模式,让学校教育走向社会,努力构建学校、家庭和社会三方面的和谐关系,促进学校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学习型社区的建设,如果没有学校的参与,在根本上说就是一句空话。而正是通过奥林匹克教育进社区,打破了这种空话,学校给社区带来的学习的氛围、带来了知识学习、带来了体育文化活动、带来了志愿精神,促进了学校与社区的和谐关系”1206。这笔宝贵的遗产定会在今后学校开放式办学、学习型社区的建设发挥重要的引领作用。32“同心结”交流活动可持续遗产在北京奥林匹克教育中,“同心结”交流活动这一被北京深化改造了的教育形式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并成为了北京奥林匹克教育的一大亮点。这一具有广泛性、创新性、可持续性的活动为中国乃至国际奥林匹克教育留下的一笔宝贵的遗产。321“同心结”交流活动留给中国的遗产3211“同心结”交流活动为中国中小学开展国际理解教育提供了可借鉴的模式国际理解教育在我国的推行已有数年,虽已在不少学校进行试验,但无论从理论认识和学校实践来看,均属起步阶段。目前,各地开展的国际理解教育,主要还在学习阶段。比如,强调文化对话和文化理解,强调和平文化与和谐发展。这些都是国际理解教育的重要内容,但同时也都属于知识性学习的内容。真正落实国际理解教育最适当的方式莫过于“接触”“面对面交流”和“切身感受”。如今,在开放的中国、国际化的北京开展国际理解教育不再是理论上进行探讨的问题,而是现实存在的问题,更是亟待解决的实践问题。因为中国在走向世界的同时,世界也在走近中国。只有在认识异质文化、理解异质文化,并接纳异质文化的基础上才能与别国进行交流、交往和合作。这就迫使在各级各类学校广泛、深入地开展国际理解教育,并使之成为一种时代的使命和教育的主流。北京奥运会的到来,恰好提供了这样一个绝好的契机。“同心结”交流活动的设计和开展对中小学国际理解教育的切实落实和深入开展提供了可借鉴的模式,即在“知晓式”学习的基础上,开启了“体验式”国际理解教育的新模式。这种模式就是以学生为核心,在强调知识学习的同时,以向学生提供体验式、接触式的活动为主,采用夏令营、与国外学校进行姊妹校结对、与姊妹校进行互访以及参与日常的与外国人交流的便利方式,使学生从中获得了有益的接触经验,实际体验到他国人的文化习俗和行为习惯,从这一角度讲,毋庸置疑,“同心结”交流活动掀起了在中国中小学实施这种“体验”式的国际理解教育的崭新一页,因为以上各种方式都在“同心结”交流活动实施过程中得到了运用,并给孩子们带来了一种能体验理解世界和多元文化关怀的全新的学习方式。3212“同心结”交流活动为加速中国教育国际化留下了一笔遗产改革开放以来,北京市中小学校纷纷与国外的学校建立关系开展交流活动,截至2004-12,全市已有110所中小学与22个国家的229所学校建立了友好往来关系,另有16所学校正在与16所国外学校进行协商,准备建立友好关系。两项合计,全市共有126所学校分别与23个国家和地区的245所学校或其他教育机构已经或正在建立友好关系。其中日本(39)、澳大利亚(36)、英国(30)、美国(27)、德国(26)、加拿大(19)6国与北京建有“姊妹校”关系的共计177校,占姊妹校总数的7225%。其中北京四中与7个国家的10所学校建立了友好关系。上述统计显示出4个特点:一是全市只有45%的学校与外国学校建立了交往关系;二是少数名校同时与许多国家的学校建立交往关系;三是245所外国学校仅分布在23个国家和地区;四是交往的学校大多数集中在少数发达国家3。“同心结”交流活动的开展,使遍及北京19个区县的210所学校与奥林匹克大家庭200多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士进行友好交往,并与161所遍布5大洲的学校结成了“姊妹校”关系,与开展“同心结”交流活动以前相比,结对“姊妹校”由23个国家和地区增加到了16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