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结石中医治疗三法.pdf_第1页
胆结石中医治疗三法.pdf_第2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度,饮食不洁等)情志失调(抑郁伤感,多愁善思等)外邪侵袭(包括各种理化因素的刺激)都容易损伤脾胃。脾胃居中焦,乃气机升降出入枢纽,脾胃升降有序,周身气机得以斡旋。上述各种致痛因素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到脾胃,妨碍脾胃运化功能,首先表现为气滞。气滞是所有慢性胃病的必有病机环节,气滞日久,郁而化热,可引起气滞热郁。另外过食辛热或湿热之邪反复侵袭或肝郁化热犯胃,可以直接引起胃热内蕴,反过来影响脾胃运化又可导致气滞,可见上述两途径终致气滞热郁并见。本病例为湿热俱盛,相互交蒸于中焦脾胃,多见于湿温病湿渐化热的过程,里热偏盛症见舌红,心中烦闷,小便短赤等。因内有湿邪所阻,故所饮不多,邪热拢心则心烦,因兼湿邪郁闭,故烦而且闷,里有湿阻,湿郁气机,则脘痞胀满,呕恶,脾失开运,湿邪流下,故见大便溏薄不爽次数多,故云症之不辨,察于脉,脉之不辨察于舌,苔腻色黄,脉濡而数,皆为湿热俱盛的征象,综观其症属湿热俱盛,相交于中焦脾胃,多见于湿热病湿渐化热的过程中,结合临床胃镜检查:胃镜下胃粘膜水肿或呈点线样,斑状充血,粘膜表面分泌物增多,甚至有散在糜烂面,出血点。病理表现为炎性细胞增多浸润,此皆提示浅表性胃炎与气滞热郁密切相关,在治疗上应针对其病机特点采用调气疏肝,清热和胃为主治疗,故用苦辛通降之法,王氏连朴饮合小陷胸汤加减。方中王氏连朴饮,清热燥湿,行气宽胸,小陷胸汤,伤寒论中用于治疗“正气心下”之结胸症。辛开苦降对药,苦辛合化,寒温并用平调阴阳,散结消痞,两方加减合用能清热除湿开郁,恢复脾胃功能。方中以厚朴行气化湿,黄连苦寒清热燥湿,苦辛同用治在脾胃,使气行则湿化,湿去热亦消,佐以半夏辛温消痰,燥逆而和胃。半夏和黄连同用,二者辛开苦降,有协调作用。辛温可振阳气,化阴祛寒,苦寒清热祛邪降逆气,有调和寒热,升降气机,宣上通下,相互制约的作用。辛温可防苦寒伤阳滞邪凝血之弊,苦寒可防辛温药辛散伤阴之弊,还有反佐作用。瓜蒌甘寒滑利,既能助黄连清热化浊,又能助半夏通腑降气。山栀豆豉以助泄热平肝清宣胸脘之郁热,菖蒲芳香化湿而悦脾,芦根在唐本草谓其“疗呕逆不良中寒。”医林纂要又称其参“渗湿行水”可见方用芦根是取其具有清热化湿,和胃止呕之功,加入丹参气血同调,公英苦寒入肝胃二经,清热解毒具有健胃作用,临床报道有单味公英治疗溃疡病,有促进溃疡面愈合的效用,诸药相伍,共奏清热化湿,理气和中之效,脾湿热得清,胃气得和,清升浊降,呕恶泻即止,胃痞满胀痛得愈。(收稿2003202216;修回2003204211)胆结石中医治疗三法李佃贵河北省职工医学院(050011)赵军艳河北医科大学研究生(050011)现代医学认为,胆结石主要是由于胆汁郁积,胆道感染或胆固醇代谢失调引起。胆结石属中医“胁痛”、“黄疸”等范畴。病因由于感受外邪、七情内郁、恣食煎腻厚味食物导致肝胆疏泄失常,气血郁滞,胆汁瘀积,故胆结石之中医辨证,以肝郁气滞为多见,其形成与情绪有关。病人由肝郁而气滞,气滞而血瘀,进而导致脉络不通,再者肝郁克脾,脾虚生湿,湿聚而浊生,日久凝为结石。其标在胆,其本在肝。治疗应以疏肝理气为先,常用柴胡疏肝散,大、小承气汤,二陈汤等化裁。根据临床辨证,总结胆结石症治疗三法如下。1通腑排石法适用于气滞证。以疏肝理气,通腑排石为治疗原则。对临床以肝郁气滞为主,右胁胀痛,痛势每随情绪变化,甚至出现满腹胀痛,便闭,恶心呕吐等急腹症症状,舌红苔黄腻脉滑者。其结石直径较小,形状圆滑的胆囊、胆总管结石,可用此法。根据临床经验,拟定排石汤。方药组成以金钱草、茵陈、柴胡、枳实、芍药、延胡、大黄、厚朴、芒硝、川芎、香附等为主。具体用法:早晨空腹服油煎鸡蛋2个,促进胆汁分泌,中午用排石汤猛攻,患者一般可在晚上引起腹泻,结石每随大便排出。本方以金钱草、茵陈、大黄清利肝胆,以柴胡、香附、川芎、枳实疏肝理气,以大黄、芒硝、厚朴通腑排石,以芍药、延胡柔肝止痛。合而用之,可使肝胆疏,枢机利,疼痛止,结石祛。病例:谷某,女,44岁。2002年3月24日初诊,右胁胀痛,不欲饮食半年余。患者右胁胀痛,不欲饮食半年,加重2周。伴暖气,反酸,口苦,上腹胀满,随情绪加重,厌油腻,偶有后背疼痛,大便166陕西中医2003年第24卷第7期干,2d1行。舌红苔黄腻脉沉弦。B超示:胆囊炎,胆结石(数个结石,最大0.4cm0.3cm)。根据症、舌、脉,认为该病属肝郁气滞。治疗以疏肝理气,通腑排石。因患者以前未曾服药治疗,故先据证给予中药疏肝通腑溶石,再以排石汤总攻。方药:金钱草、茵陈各20g,柴胡、枳实、川芎、香附各15g,大黄9g,芍药、延胡各12g,牡蛎、昆布、丹参各15g。6剂,水煎服,1d1剂。2诊:患者服药后右胁及上腹胀痛明显减轻,反酸,口苦消失,饮食增加,大便稀,1d1次。舌红苔薄黄脉弦。根据药后情况决定用排石汤总攻。方药:金钱草、茵陈各30g,柴胡、枳实、川芎、香附各15g,大黄9g,厚朴、芒硝各15g,芍药、延胡各12g,1剂。嘱患者早晨空腹服油煎鸡蛋2个,中午服排石汤300ml,至傍晚开始腹泻,排大便3次,查见结石2个,大小约0.3cm0.2cm。此后患者右胁及上腹胀满基本消失,已无背痛,饮食、大便均正常,继进柴胡疏肝散5剂收功。2活血溶石法适用于瘀血症,以活血化瘀计,软坚散结为治疗原则。临床以气滞血瘀为主的患者,常表现右胁刺痛,泛酸口苦,嗳气,不思饮食,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弦细等症状。这些患者多由于病情迁延较久,由气滞而血瘀,结石逐渐凝聚而大,病证表现为本实标虚。由于直径较大,形状不规则的结石不宜应用排石法,且患者病久体虚不宜通腑排石。笔者根据临床体验总结制定了溶石散,其药物组成以金钱草、茵陈、丹参、当归、赤芍、牡蛎、海藻、昆布、海浮石为主。溶石是一个缓慢的过程,此方以活血化瘀,软坚散结为治疗原则。方中金钱草、茵陈清肝利胆,丹参、当归、赤芍活血化瘀,牡蛎、海藻、昆布、海浮石软坚散结,诸药组合,可使结石逐渐溶解,以至消散。病例:张某,男,60岁。2001年7月25日初诊。右胁刺痛1年余。患者素有右胁刺痛,食欲不振,近期加重。现证:右胁刺痛,食欲不振,口干口苦,时有嗳气泛酸,食后感觉上腹胀满,遇情志不遂时有两胁胀痛。既往有冠心病病史,大便干,1d1次。舌质紫暗苔黄厚腻脉弦细滑。B超显示:胆囊炎,胆结石(两个,分别为0.5cm0.4cm,0.3cm0.1cm)综合病人情况,认为本病属气滞血瘀。因病人年老体弱,且素有冠心病病史,不宜用排石汤通腑排石,方选溶石散。方药:金钱草、茵陈各20g,丹参、当归、赤芍、牡蛎各15g,海藻、昆布各12g,海浮石30g,7剂,水煎服,1d1剂。2诊:患者服药后胁肋刺痛减轻,舌质紫暗好转,舌苔渐薄,脉弦细。继以上方随证加减共服50余剂,症状基本消失。B超结果:肝胆未见异常,说明结石可能在服药过程中溶解消散。3消痰化石法适用于痰浊证。以祛痰化浊,通络化石为治疗原则。化石与溶石含义相似,但又不完全一样。此法适用于浊邪凝聚,痰湿阻络的病人。临床表现肝区隐痛,胸脘痞闷,肢体困倦,头目眩晕,恶心欲吐,舌淡、苔白腻,脉濡数。根据临床辨证,以二陈汤为基础加减化裁拟定化石散,药物以陈皮、半夏、茯苓、大贝母、柴胡、郁金、威灵仙、茵陈、清礞石、丹参为主组成。本方祛痰逐瘀,消浊利胆,方中陈皮、半夏、礞石、大贝母祛痰化浊,柴胡、金钱草、茵陈疏肝利胆,茯苓健脾祛湿,丹参、郁金、威灵仙活血通络。诸药合用,使浊痰祛,瘀滞除,结石化。病例:李某,女,36岁。2001年9月2日初诊。肝区隐痛,胸脘痞闷1年,患者1年来有肝区隐痛,自感胸脘痞闷,肢体困倦,头目眩晕,午后尤甚。形体肥胖,不思饮食,厌油腻,恶心欲吐,大便不爽,量少,1d1次,舌淡、苔白腻,脉濡数。B超显示:胆囊壁厚,内有散在泥沙状结石。根据病人临床表现,本病属浊邪凝聚,痰湿中阻。治以祛痰化浊,通络排石。方选化石散:陈皮、半夏、茯苓、大贝母各15g,柴胡、郁金各20g,威灵仙、茵陈、丹参各15g,清礞石30g。水煎服,1d1剂。患者共服药60余剂,自感神清体健,肝区隐痛消失,食欲增强。B超示:肝胆未见异常。说明原有泥沙状结石可能在服药过程中逐渐溶化。体会胆结石在临床上并非单独出现,常合并胆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