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屑病中医分型的血液流变学及超微结构相关性研究.pdf_第1页
银屑病中医分型的血液流变学及超微结构相关性研究.pdf_第2页
银屑病中医分型的血液流变学及超微结构相关性研究.pdf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著银屑病中医分型的血液流变学及超微结构相关性研究王香兰1,张秉正1,王俊民1,彭振辉1,庄礼业2摘要目的探讨银屑病中医分型与血液流变学及超微结构改变的相关性。方法将35例寻常性银屑病按中医辨证分型,同步进行动态血液流变学6项指标及超微结构检测。结果血热型6项指标无明显变化,真皮毛细血管管腔变大;血瘀型血液粘度、红细胞压积增高,红细胞电泳时间延长,毛细血管管腔狭窄;血燥型血沉增快,毛细血管减少。结论银屑病真皮毛细血管及血液流变学改变具有一定的相关性,提示微循环障碍与银屑病发病有关。并为中医辨证分型提供了客观依据。关键词银屑病,寻常性;辨证分型;血液流变学;超微结构中图分类号R758.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7089(2001)03-0146-03UltrastructureandHemorrheologyInvestigationonPsoriasisVulgarisBasedonTCMTypeWANGXiang2lan,ZHANGBing2zheng,WANGJun2min,etalDepartmentofDermatology,SecondHospitalXianJiaotongUnivesity,Xian710004,ChinaAbstract:ObjectiveToinvestigatetherelationshipbetweenTCMtypeandultrastructureaowellarhemorrheologyinpso2riasis.Methods35casesofpsoriasisweredividedinto3groupsbasedonTCM.Ultrastructureandhemorheologicalobservationwereperformedonthesepatientssimultaneously.ResultsDilatedcapillaryinsuperficialdermis,wasnotedin“BloodHeat”Type,noobviouschangeinhemorheology.“BloodDry”Typeshoweddecreasedcapillary,narrowedcaliber,thickenedwallandspeedESR.“BloodStasis”Typeshowednarrowedcaliber,andelevatedhematocritandprolongedRBCelectrophoresis.ConclusionThisstudysuggestedthathemorrheologicalchangesematchedultrastructurealternationandTCMtypesinpsoriasis.ItalsogaveobjectiveevidenceforTCMtheory.Keywords:Psoriasis,vulgaris;TCMtype;Hemorrheology;Ultrastructure以往研究表明,银屑病患者多存在微循环障碍,血液流变学检测有一定的改变1,2,同时电镜报告多以表皮细胞变化为主,较少报道真皮毛细血管的改变3,4。为进一步探讨本病中医分型与微循环改变的关系,我们于1996年1998年将35例寻常性银屑病患者以中医辩证分为血热、血瘀、血燥3型(见表1),进行血液流变学6项指标及超微结构的研究。现将结果报告如下。表1银屑病中医辨证分型标准分型主证舌脉血热型心烦、口干(多饮)、咽疼、便干、尿黄舌红、苔薄黄、脉弦数血瘀型口干(不多饮)、咽燥、五心烦热、便干舌淡红少津、苔薄白、干或舌红苔净、脉缓血燥型口干(不欲饮)或不明显舌紫暗、有瘀点、苔薄白或薄黄、脉涩基金项目本课题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编号39270644)作者单位1西安交通大学第二医院,陕西西安710004;2西安导弹学院卫生所皮肤科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35例均为经组织病理确诊的寻常性银屑病患者。门诊11例,住院24例。男20例,女15例,年龄1470岁,平均36岁。病程1周30年。其中血热型11例(进行期9例,静止期2例),血瘀型10例(进行期3例,静止期7例),血燥型14例(进行期2例,静止期3例,退行期9例)。正常对照为本院献血员100例。1.2方法1.2.1血液流变学检测晨空腹抽取患者静脉血,加肝素抗凝,采用上海第一医学院研制的XN-3型血液粘度细胞电泳自动计时仪,由本院中医教研组实验室检测。统计学处理采用t检验。1.2.2透射电镜检查在2%利多卡因局麻下,取银屑病患者皮损组织,做普通组织病理切片。并按常规电镜样品制备方法处理,用日立H-600型透射电镜观察摄片,由我校电镜室协助完成。641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01年5月第15卷第3期ChinJDermVenereol,May2001,Vol.15,No.32结果2.135例寻常性银屑病中医分型血液流变学检测结果见表2。血瘀型血液粘度(高、低切)、红细胞压积增高,红细胞电泳时间延长,与正常对照、血热型及血燥型比较,差异有显著性(t1=5.68、2.77、3.91,t2=6.63、2.72、4.36,t4=5.26、3.02、5.23,t5=6.28、2.26、2.04,P均0.05);血燥型血沉增快,与正常对照、血热型及血瘀型比较,差异亦有显著性(t3=5.46、4.45、6.04,P均0.05)。2.235例寻常性银屑病中医分型透射电镜检查结果见表3,图1、2、3。表235例寻常性银屑病中医分型血液流变学检测结果(xs)组别例数血液粘度高切低切血浆粘度血沉红细胞压积红细胞电泳时间对照组1003.300.624.020.661.400.3512.253.6536.004.0017.403.03血热型113.500.854.550.801.500.3010.005.0037.005.0019.004.01血瘀型104.500.8035.500.8031.500.408.004.0043.004.0024.155.00血燥型143.500.454.000.851.500.3018.004.0034.005.0020.174.50血液粘度3高切t1=5.68、2.77、3.91,低切t2=6.63、2.72、4.36,P均0.05;血沉t3=5.46、4.45、6.04,P均0.05;红细胞压积t4=5.26、3.02、5.23,P均0.05;红细胞电泳时间t5=6.28、2.26、2.04,P0.05。表335例寻常性银屑病中医分型透射电镜检查结果部位分型透射电镜显示表皮层血热型血瘀型血燥型细胞排列不规则,基底层、棘细胞层增生活跃。细胞数目增多,颗粒层变薄,细胞体积增大,核及核仁数目增多,可见核分裂象,棘细胞内张力微丝减少,走向紊乱,细胞间隙增宽,桥粒减少,在增宽的间隙内可见蛋白样沉积物。真皮层血热型(8/11可见)乳头层毛细血管管腔变大,管壁变薄,吞饮小泡增多,内皮细胞向管腔突出,内皮细胞粗面内质网扩张,线粒体肿胀及部分溶解。血瘀型(10/10可见)乳头层毛细血管管腔狭窄,管壁迂曲变薄,管腔极度不规则,腔内有蛋白样物质渗出及细胞器的成分。线粒体嵴断裂溶解,部分线粒体呈固缩状。吞饮小泡增多。血燥型(12/14可见)乳头层毛细血管减少,内皮增生、肿胀,管腔狭窄、增厚,胞核向管腔突出。管腔周围均有白细胞浸润,并可见淋巴细胞、巨噬细胞、肥大细胞浸润,胶原纤维肿胀、变性,横纹模糊不清,有的纤维增生。图1血热型电镜所见图2血瘀型电镜所见图3血燥型电镜所见3讨论3.1我们对35例寻常性银屑病,按中医辨证分为血热、血瘀、血燥3型,进行血液流变学及皮损表皮、真皮透射电镜观察。结果皮损表皮层细胞变化与以往报告一致3,且分型观察亦未见明显区别。但真皮乳头层毛细血管的变化,3型有显著的不同。血热型毛细血管管腔变大,管壁变薄,内皮细胞核向管腔突出;血瘀型毛细血管管腔狭窄,管壁迂曲变薄,管腔极度不规则,腔内有蛋白样物质渗出及细胞成分;血燥型毛细血741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01年5月第15卷第3期ChinJDermVenereol,May2001,Vol.15,No.3管减少,内皮增生、肿胀,管腔狭窄、增厚,胞核向管腔内突出。这些改变与3型的临床表现及血液流变学改变有着一定的相关性。3.2血热型,多见于进行期患者5。临床多为新疹不断出现,旧疹扩大,皮疹火欣红,Auspitz征阳性,伴有瘙痒,同时表现面红口干,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滑或数。证属内有蕴热,郁于血分。提示银屑病起病时即表现为里热证,这可能是银屑病较难治的原因之一。从中西医结合角度看,热证是机体热量过盛,大多数是机体功能较好,机体对有害动因反应能力旺盛的表现6。临床可见动脉性充血与出血,血流加快6。银屑病进行期多属此种病理变化,即中医所谓的“实热证”。它与虚由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所引起的一时性动脉充血6有所不同。以反映血液粘度为特点的血液流变学6项指标无明显变化。临床上表现为舌红,脉弦数,皮损色红,炎症明显,这些改变与透射电镜所见到的真皮层毛细血管扩张,管壁变薄,致使血管通透性增加,嗜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巨噬细胞等游走至血管外而形成血管周围炎细胞浸润相一致。3.3血瘀型,多见于静止期患者。皮损肥厚,色暗红,经久不退,或伴有色素沉着。Auspitz征阳性,面色晦暗,口唇青紫,舌紫暗或有瘀点,脉涩或细缓。证属经脉阻滞,气血凝结。发病多因风热之邪结聚于机体,致使肌肤气血流通不畅(血热煎熬血液所致)产生血瘀而致。电镜检查,此型真皮层毛细血管管腔狭窄,管壁迂曲变薄,管腔极度不规则,可造成血流缓慢,甚至瘀滞。所以此型皮损肥厚,色暗红不退,鳞屑刮除可见点状出血。银屑病血瘀型临床上多由血热型转变而来。此时血液流变学改变为血液粘度(高、低切)、红细胞压积增高,红细胞电泳时间延长。血液粘度与红细胞压积密切相关。血液粘度增高可以导致微循环减慢,血流不畅,致使红细胞携氧能力相对下降,刺激骨髓造血系统,使红细胞数量代偿性增加。后者一方面可进一步使血液粘度增高,另一方面可使红细胞电泳时间延长。血液粘度、红细胞压积及红细胞电泳时间3者互相联系,互相影响。故在血瘀型患者中此3项指标常同时出现变化。3.4血燥型,多见于静止期或退行期患者,病程较久,皮肤干燥,无新疹出现,皮损潮红减退,部分病人鳞屑较多,基底浸润肥厚,患处出现皲裂伴痒痛,口干咽燥,舌质淡红,苔少,脉缓或沉细。证属阴血耗伤,肌肤失养。由于银屑病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病程迁延日久时,其肌肤失养表现更为明显。匡调元在探讨“慢性炎症与虚证”关系中强调:慢性炎症“就因果关系而论,除病原因素外,机体虚是形成慢性炎症的重要原因”6。此与我们的临床观察相一致。银屑病患者因迁延日久,营血亏耗,生风化燥。临床上出现口干、咽燥、皮肤干燥,舌淡少津,脉缓等一系列“血燥”征象。慢性炎症是炎症破坏与修复反应同时存在的过程6。我们检测到血燥型患者血沉增快,可能与此时体内在炎症破坏同时也存在修复反应有关。由于毛细血管减少,内皮增生、肿胀,管腔狭窄、增厚,胞核向管腔突出,致使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降低,组织液进入血管内减少,红细胞聚集增强,因而血沉增快7。3.5本研究资料表明,银屑病真皮乳头层毛细血管结构与血液流变学改变具有一定的相关性。提示微循环障碍与银屑病发病有关。同时还表明血热型、血瘀型、血燥型3者除临床主证不同外,血液流变学及超微结构亦有诸多明显的差异,为银屑病中医辨证提供了客观依据。从而也为中西医结合诊治银屑病提出了在“微观”层次上的结合点。参考文献1黄翠琴.银屑病患者甲襞微循环与血液流变学关系的研究J.微循环技术杂志,1996,(1):26272曹越兰.银屑病患者血栓调节蛋白及血液流变学检测J.中华皮肤科杂志,2000,33:1133王俊民,阎呼玲,杨少毅.银屑病超微结构观察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1995,27:934胡长发.银屑病的抗体搭桥角朊细胞单核细胞粘连的电镜观察J.中华皮肤科杂志,1996,(2):1071085秦万章.皮肤病研究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3236匡调元.中医病理研究M.第2版.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9.161163,1667姜春华.活血化瘀研究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1.281收稿日期2000208231修回日期2000212221书讯中医皮肤科临床手册、皮肤病中药外用制剂、现代皮肤病性病学邮购消息(1)宋兆友教授主编中医皮肤科临床手册、皮肤病中药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