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形美容病人心理状态分析及对策.pdf_第1页
整形美容病人心理状态分析及对策.pdf_第2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整形美容病人心理状态分析及对策杜升军,李晓莉,樊兴利(西安交通大学第一医院,陕西西安710061)中图分类号R6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565(2003)02-0022-02随着社会文明的发展,社会人群对健康的需要提出了新的需求,这就是躯体无病损,心理上要健康,社会适应上使人有美感。人们生活质量层次从初级生存质量观,经过中级生活质量观正向着高层次的满足生理、安全、爱与隶属、尊重和自我实现的生命质量观过渡。要实现人们生活质量的高要求,医学科学,特别是整形美容学科将发挥重要作用。这不仅仅是一般意义消除病痛和强身健体,而且还有着修复、重塑、维护和强化人体美,提高个体或群体生活质量的重要意义。成功的整形美容手术能使人体完美与功能相协调,“和谐和统一的机体”正是生命伦理学中的生命观所追求的“优质生命”。但要求整形美容手术的患者的心理状态普遍较为复杂,临床资料统计表明有大约52%的整形美容患者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这大都是面容、体态的变化和在社会行为中的诸多因素掺合后相互影响带来的心理阴影。他们更多想通过整形美容手术来改善自己的外观而调整已倾斜的心态,所以,对于这些人来说通过手术改变他们的容貌和体态,不如说通过手术优化他们的心理环境、健康他们的社会行为。而目前我国整形外科医生多数对心理学上的知识了解不多,对整形美容受术者的心理状态研究和探讨就显得更为重要。1受术者心理状态及人格类型111爱美是人的天性容貌美是每个人向往和追求的,即使在那些天生缺陷,或因烧伤,外伤事故而毁容的人们,他们的这种天性也不会泯灭。要求整形美容的手术者多是年轻人,年老者及儿童也占相当比例,男女比例相近,女性稍多。要求容貌及体形美是他们普遍存在的心理状态。如有的患者诉说容貌老化带来与社会的落差,原来的朝气大势已去,这在更年期以后女性表现尤为突出。如肥胖患者腹部或臀部显得过于臃肿等等,她们的心理可想而知,她们渴望的容貌年轻及体形美是正常的要求。她们的心理属健康、正常的心理状态。她们大多具有稳定、理智型人格,在尊重医生意见的基础上,会提出一些必要、合理的要求,能够与医生较好合作。112悲观自卑的心理此类受术者常因先天缺陷或后天获得性畸形,在学习、工作及日常生活中常受他人嘲笑、讥讽,使他们精神、情绪与生活均陷入困境,使他们的身像产生偏离,失去平衡。这些人大多性格内向、自卑、胆小多疑、甚至轻生厌世。他们的人格类型多属依赖型或忧虑型。他们往往缺乏主见,对医生的建议唯命是从或顾虑重重,优柔寡断,往往需要医生详细介绍手术方案及术后预期的容貌情况。如有的患者面少瘢痕挛缩畸形致眼睑外翻或口角歪斜、口唇外翻等,使他们的容貌受到严重毁坏,同样心灵也受到创伤,往往不愿看见他们受毁的面容,也不愿与人交谈,即使对医生也是这样。他们常常由家人陪同,由家人或朋友替代他们与医生交谈,决定手术方案。113期望过高,寻求外表容貌完美的心理此类求术者的人格类型多属偏执型。他们对身体某一收稿日期2002-11-08部位常常特别关注,坚持对自己容貌缺陷的看法,固执己见,对手术要求大多脱离实际,拒绝医生建议,且易激怒,要求医生按照他们的意见去做。如有些人以名人、明星为标准,希望将自己的鼻子作成象某明星一样,而将自己的眼睛、嘴巴作成象另外一个人一样。另一些人可能因客观上并不明显的缺陷进行一次、两次或多次整形手术,而对效果仍不满意。他们往往以静态来观察和夸大某一单独部分,而忽略身体的其它地方及机体的和谐统一。在旁观者看来似乎有些可笑,然而他们的内心却很痛苦,因为他们的身像失去了平衡,他们会把解决生活中困难、解决自己烦恼的方法寄托于整形美容手术,改变自己容貌及体形。2对不同心理状态受术者的对策211对整形美容医生素质的要求按照流行的医患关系可分为三类。(1)主动被动型。这是一种历史悠久的医患关系,医生不给病人提供自主选择的机会,唯有命令式的,病人对医生惟命是从。(2)指导合作型。这是现代医疗实践中最常见的模式。医生告诉病人做什么并可能作简单的解释,医生期望病人对其意见服从合作,不喜欢病人表示异议或过多地提出问题。(3)共同参与型。这是目前被大力提倡并代表医患关系发展方向的模式。这也是整形美容医生与求术者的理想关系模式。医生应充分尊重病人权利,尤其是自主权,并以病人为中心,医生与病人之间经过充分交流后,由病人作出理性的判断和负责的决定。这种模式中存在着较多的社会心理过程,对医生的素质有更高的要求。由于各人审美观念不同,它受种族、民族、文化、职业、心理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故美的判断标准也非常复杂,一方面就医者的美容要求与医生的专业看法不尽相同;另一方面整形美容的效果也不象其它学科那样主要从生理上进行判断,而是掺杂更多的美学、社会、文化及心理因素。医生应引导患者、鼓励患者参与医疗过程,给就医者提供更多的信息,帮助就医者理解并作出正确的决定。在整个治疗与康复过程中,医生的行为会直接影响病人的心理状态,从而影响治疗结果。故医生要具有良好的外表形象:衣着整齐、语言表达清楚、表情丰富、行为规范等。受术者才能树立对医生的信心。其次医生要具备良好的内在素质,要根据医学模式的改变,不断更新知识,扩大知识面,包括对心理学、哲学、社会学、伦理学等学科的学习和研究。再次要不断提高技术技能,对专业精益求精。正如著名整形外科专家王烯所说:整形美容医生要具有较其它外科医生更高的技能操作水平,要勤于学习,勤于实践,才能有所创造。212从接诊病人开始就要尊重病人对畸形或缺陷不能取笑或讥讽,更不能以畸形名代称病人名,如“鼻尖缺损、面部瘢痕、多指畸形”等等,防止对他们的心理造成进一步伤害。对那些自卑、忧郁、多疑的受术者应同情他们,开导他们,通过仔细交谈取得受术者信任,了解要求手术的真正动机和期待达到的效果。鼓励他们参与自己的治疗,向其传授正确、科学的医学知识和观念,并对其持有的一些不正确思想观念进行引导纠正,最后帮助其作出判断和决定。对于手术所能达到的效果应如实向求术者交代,不能夸大效果,而对手术缺点及并发症避而不谈。对于先天22中国医学伦理学2003年4月第16卷第2期总第88期畸形患者,要向他们指出,不管外科手术成就有多大,手术后总不能达到和正常人完全一样。对于后天获得性畸形者,提出适当的整形计划,让患者了解最终的治疗效果,使其有充分的心理准备,同时给他们以信心。对于那些手术动机模糊不清或要求过高的患者,他们心理失衡,多是因爱情、婚姻或工作的失意,而将之归于容貌或体形的缺陷或不完美,想通过整形美容手术拥有一幅姣好的容貌,去获得一个理想的工作岗位,或组建一个家庭。整形美容手术作为一种医疗手段,并非万能,只能客观地、有条件地对求美者的外观进行改善,要充分考虑手术本身的效果能否与求术者的期望相符合。如果单纯地以完成手术为目的,而不考虑求术者的心理需要与客观条件的差距,势必出现虽手术成功,但美容失败的结局,招致术后的纠纷。如有的求术者并无缺陷,甚至容貌较好,求医动机只是为了在容貌上超过他人,或只是受他人鼓励,而术后又懊悔不已。当我们发现就医者确存在明显错误观念和想法时,应向其宣扬正确的医学和美学观念,帮助其正确理解医学整形及美容的各方面知识,重新进行深思熟虑,并最后作出理性的决定。告诉他们只有个性的美才是真实的美,美并非千篇一律。对于部分心理问题严重者应交付心理治疗,不应手术,至少应推迟手术时间。213对整形美容受术者术前及术后应进行心理指导,调整其心态经过医患共同参与制定的治疗方案,并决定按计划施行手术的患者,他们这时的心理也很复杂,有喜有忧,他们有一种即将成功的心态:手术将使我尽善尽美,同时他们也有忧虑:手术结果到底会如何。应告诫他们手术会有条件地改善他们的外观,但不可能与他们的期望完全吻合,要有一定的心理准备,坦然接受整形美容医师精雕细刻的结果。手术后也要充分、及时的调整受术者心态,让其正确面对周围人群对自己术后外观的评价,接受自己的新外观,从而渡过术后不太稳定的心理适应期。整形美容手术的最终目的是在心理上取悦病人,获得病人的认可,提高和改善病人的体像。而整形美容求术者的心理状态、求医动机各不相同,应予以区别对待,选择合适的受术者,不仅从畸形的存在和在解剖学矫正的可能上考虑,而且还要从受术者期待现实性和经受不完美结果的可能性上考虑,医生对手术的把握固然是建立在对病变的正确分析和手术后果的预见性上的,但仍不能忽视病人的心理状态对手术恢复的影响。只有这样,才能使手术成功,受术者满意,减少术后纠纷,最终达到医学美容的目的。参考文献1汪立川等.求美者心理素质量化的必要性J1中华医学美容杂志,2001,7(3):1512牛进宝,苏联珍,董永鹏.女大学生美容问题心理及对策J1中国医学伦理学,2001,1:413宋儒耀,方彰林主编.美容整形外科学M1北京:北京出版社,1993,134康安,熊明根,顾浩.医学美容中的医患关系J.中华医学美容杂志,2001,7(2):895何伦,方彰林主编.美容医学心理学M1北京:北京出版社,1998:1506王炜主编.整形外科学M1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47吴阶平总序.张涤生,冷永成主编1整形外科手术图解M1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8:2作者简介杜升军(1967-),男,西安交通大学第一医院整形烧伤外科主治医师,西安交通大学在职医学硕士生责任编辑李恩昌(上接第21页)到患者权益保证和切身利益2。随着医学模式由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换,医患关系也由以“疾病”为中心转到以“患者”为中心上来。在教学中,医德的教育显得越来越重要了。在教学中我们应该以身作则,处理好医患关系,尤其处理好实习医师与患者的关系。强调疗效最佳、安全无害、痛苦最小、花费最小的最优化的原则。要求实习医师尊重患者,一视同仁,设身处地的为患者着想,做到“诚信”。诚信是做人和为医者的基本道德准则,从医学伦理学范畴看,诚信的内涵表现在:对患者给予应有的尊重和关心,对患者给予应有的真诚和负责,对患者给予的治疗不应以纯经济效益为目的,关注患者的安全权和知情权等权利3。诚信贯穿于整个治疗过程中,是良好医患关系的前提,也是减少医疗纠纷的基础,同时也能使双方增加信任。带教老师在医德上应为人师表,以潜移默化的方式传授为医、做人之道。2.3注重法律意识加强实习医师的法制教育是临床实践的需要,是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的需要。带教老师应让实习医师明确相关法律法规,约束自己的行为。联系当前的热点问题和自身实际,应该让实习医师了解执业医师法既是对执业医师的约束也是对执业医师的保护;带教老师还应将新出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特点:医患双方走向平等、强调了患者的知情权、对患者的权利采用了明确的支持和维护的态度同时明确了不属于医疗事故的六种情况等向实习医师一一介绍,使其提高预防医疗事故的警惕性,了解医患双方的权利和义务;“举证责任倒置”与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一致,维护了弱势群体的权利,同时也提醒实习医师注意书写病历等医疗资料时规范、认真。这样实习医师不但不会害怕法律,而且还会充分的利用法律维护患者和自己的权益。2.4深化伦理观念医学伦理学教育不但是理论教育,更应联系实际,指导工作。我们应改变过去“医学伦理知识和人文社科知识缺乏4”状况。在口腔颌面外科实习医师教学中我们定期讨论一些相关的热点伦理问题。如:基因治疗的伦理问题、不合理用药的伦理道德、器官移植的伦理思考、科研教学中的伦理准则等等。有时则根据临床上接诊的特殊病例,针对“是否拔牙”展开讨论,让实习医师深入理解医学伦理的内容和意义,并且能运用医学伦理学理论结合专业知识解决临床上遇到的实际问题。事实证明,在口腔颌面外科的实习教学中,单纯的实践技能教育已不能适应社会和时代发展的需要,也不能解决实习医师的诸多困惑,更不能保证实习医师的健康成长。我们应该针对口腔颌面外科实习教学的特点将实践技能教育、医学伦理教育和法律教育融于整个教学实践当中,传道、授业、解惑,为培养合格的口腔颌面外科医师而奋斗。参考文献1陈国忠,吴弘萍.浅析影响医学生临床实习教学质量的因素及对策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2.81(1):5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