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儿科鼻祖——钱乙.pdf_第1页
中医儿科鼻祖——钱乙.pdf_第2页
中医儿科鼻祖——钱乙.pdf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历代名医介绍中医儿科鼻祖钱乙于霞(甘肃中医学院,甘肃兰州!#)指导张士卿第$卷第$期中医儿科杂志%&($)&($#*年月!#$%&()&*+,-(*.+,-($#*第$卷第$期中医儿科杂志%&($)&($#*年月!#$%&()&*+,-(*.+,-($#*钱乙是北宋年间的儿科名医,从医.#余年,学术造诣精湛,他善于将中医理论与儿科临床实际相结合,在前人的基础上有所创造与发明,对中医儿科学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生平里籍钱乙,字仲阳,祖籍浙江钱塘,先祖北迁郓州(今山东东平),大约生于景佑二年(公元/#0年),卒于政和七年(公元/!年),享年1$岁,是历史上著名的儿科大家。钱乙幼时丧母,父又隐匿姓名东游海上而不返,姑母哀其孤,遂收其为养子。于是他从少年始,即随姑父吕氏学习针灸。钱乙$#多岁开始行医,.#岁左右已成为山东著名的儿科医师。后因治愈宋神宗的子女,而被召为翰林医官,继则提升为太医丞。晚年因患周痹,他便借病辞官,告归故里。$学术思想钱乙一生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为儿科的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被四库全书誉为“钱乙幼科冠绝一代”。钱乙不仅精通儿科,而且旁通各科,平生十分注重药物学的研究,尤其对神农本草、内经、难经、金匮要略等均能撷其精华,继承发展。钱乙著作很多,主要有伤寒论指微0卷,婴孺论百篇,但均已亡佚。所幸的是,由其学生阎季忠搜集先生的生前论述、方剂编辑而成的小儿药证直诀流传下来,于/2年刊行于世。小儿药证直诀全书分上、中、下三卷。上卷论述脉证治法,中卷记载医案$例,下卷列诸方,系按证、法、方药的顺序编著,条理分明。系统反映了钱乙的学术思想,概括了钱氏儿科的临床经验,是一部理论结合实践、突出辨证论治和整体观念的中医儿科专著。该书在理论上系统地论述了小儿生理、病理特点。生理上“五脏六腑,成而未全,全而未壮”;病理上“易虚易实”、“易寒易热”;治疗上,主张以“柔润”为原则,反对“痛击”、“大下”和“蛮补”。书中重点论述了小儿常见的痧、痘、惊、疳四大儿科重症,指出了疮疹特点和水疱、脓疱、斑、疹等有关出疹性疾病的形态鉴别;记述了急慢惊风的发病原因和区别高热惊厥的珍贵医案;提出“疳皆脾胃病,亡津液之所作”的著名理论;在“黄相似”一节中,对黄疸、黄病等做了细致确切的鉴别诊断,如此等等,均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强调在用药物的同时,一定要调理,以善其后。他师古而不泥古,善于化裁古法,创制新方。其中有不少方剂是钱乙在脏腑论治的基础上,将前人有效之方与自己临证经验用药相结合,增减化裁创立了很多儿科常用有效之方,临床收效颇著。小儿药证直诀问世1#余年,对后世儿科的理论与实践,长时期起到了指导作用,在儿科发展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阐释了小儿生理、病理特点在小儿药证直诀中,首先阐释了小儿的生理、病理特点。小儿从初生到成年,出于不断生长发育的过程中,无论在形体、生理、病理等方面,都与成人有所不同,年龄越小越显著。因此,他认为不能简单地把小儿看成是成人的缩影。在他的启发下,历代儿科医家都有发展。要求小儿医生,应该掌握这些特点,这对小儿的健康保育和疾病的诊断、治疗、预防等,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阐发小儿生理特点(/)五脏六腑成而未全,全而未壮:钱乙对小儿的生理特点总结为“五脏六腑成而未全,全而未壮”,实则为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在婴幼儿时期,形体各器官的形态发育和生理机能都是不成熟和不完善的,五脏六腑的形和气都相对不足,尤其是以肺、脾、肾三脏更为突出。00第!卷第!期中医儿科杂志#$%!&#%!(年)月!#$%&()&*+,-(*.*+,%!(第!卷第!期中医儿科杂志#$%!&#%!(年)月!#$%&()&*+,-(*.*+,%!((!)长脏腑生智意,长骨髓添精神:小儿生长发育是小儿时期不同于成年人的最根本的生理特点,研究从新生儿至青少年时期的生长发育是儿科学的重要内容之一。钱乙从“长脏腑生智意”和“长骨髓添精神”进行了阐释。小儿生机蓬勃,发育迅速,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从体格、智力以至脏腑功能,均不断向完善、成熟方面发展,年龄越小,生长发育的速度也越快。())关于“变蒸”之说:钱乙在小儿药证直诀第二篇以大篇幅来专门讨论“变蒸”问题。变,变易,指人体的形态与机能都在不断地变易;蒸,蒸蒸日上,指小儿向健全方面蒸蒸日上。变蒸,指小儿在生长发育过程中,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五官皮毛、筋肉骨脉等形态及精神、智慧、意识等机能部分,都在不断地变易,蒸蒸日上,逐渐向健全方面发展。有关变蒸的论述,钱氏明确指出:“小儿在母腹中,乃生骨气,五脏六腑,成而未全。自生之后,即长骨脉,五脏六腑之神智也。变者,易也。又生变蒸者,自内而长,自下而上,又身热,故以生之日后,三十二日一变。变每毕,即情性有异于前。”在整个变蒸过程中,脏腑功能也都随之变化,小儿全身的机能与形态日趋完善健全。然而在这个生长发育过程中,还可以出现一些轻重不同的证候,轻者不必用药,只要静卧调护即可;重者可以用药治疗,但不可深治太过。另外,钱乙从小儿牙齿的生长发育,阐释了小儿的健康状况。他指出:“托齿者,如花之易苗。所谓不及三十二齿,由变之不及。齿当与变日相合也,年壮而视齿方明。”钱乙认为牙齿的生长发育、数量应“与变日相合”,凡是在这个范围内,都可能为健康小儿,反若“不及三十二齿,由变之不及”,则显示可能有某种疾病影响小儿的发育生长,但必须根据小儿个体及家族特点全面观察,方能做出正确判断。!%-%!论述小儿病理特征小儿五脏六腑成而未全,全而未壮,说明小儿脏腑娇嫩,形气未充,稚阴稚阳,形体和机能均较脆弱。因此,在病理方面,不仅容易发病,而且变化也较为迅速,年龄越小则这一特点越突出。但是,小儿为纯阳之体,生机蓬勃,活力充沛,脏气轻灵,且病因单纯,又少情所伤,若一旦患病,经过及时恰当的治疗和护理,病情好转比成人快,容易恢复健康。即使出现危重证候,只要积极采取各种综合措施救治,预后也往往是比较好的。如钱乙对小儿疳证的论述就充分说明这些问题,他指出:“小儿易虚易实,下之既过,胃中津液耗损,渐令疳瘦。”治疗小儿疾病,不可滥用寒药温药,因为“小儿易虚易实,脾虚不受寒温,服寒则生冷,服温则生热,当识此勿误也”。分析归纳钱氏上述观点,可以得出小儿的病理特点是“脏腑柔弱,易虚易实,易寒易热”。从他这一观点出发,对小儿疾病的治疗,常以妄攻误下为警戒。!%!确立了儿科疾病的五脏辨证对小儿的五脏辨证,是钱乙继承前贤经验,结合自己的体会而首先提出和确立的,也是钱乙学术成就的核心部分。他充分运用五脏五行的一般规律,又赋予儿科学的特色,从心、肝、脾、肺、肾五脏的分证,联系到儿科常见病的惊、风、困、喘、虚,充分显示儿科五脏辨证论治的特色,对后世儿科疾病的诊断影响颇深。钱乙特别注意辨别五脏的虚实,同时将五脏配五行之间的生克制化联系起来讨论。他指出:“更当别虚实证。假如肺病又见肝证,咬牙多哈欠者,易治,肝虚不能胜肺故也。若目直,大叫哭,项急,顿闷者,难治。盖肺久病则虚冷,肝强实而反胜肺也。视病之新久虚实,虚则补母,实则泻子。”这是用五行的乘侮和母子相生规律来阐释五脏病变时的相互影响。钱氏分别五脏虚实证候的辨证,以五脏病变作为施治的依据,是儿科临床辨证论治的一大创举,同时为以后的脏腑辨证奠定了基础。!%)提出了儿科调剂制方的特点治疗小儿疾病的方法很多,而药物治疗仍然是首选方法之一。钱乙经过大量的临床实践,总结出一整套调剂制方用药的经验,对后世儿科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制方严谨,善于化裁钱乙制方,法度严谨,他师古而不泥古,故为方博达,善于化裁。其立方遣药,以小儿特点为依据,以精实切病为原则。小儿机体柔弱,如草木之方萌,对药物的反应较成人敏感,制方用药时必须根据病儿个体特点与疾病的轻重区别对待,特别是大苦、大寒、大辛、大热和有毒、攻伐之品,用时.(中医儿科杂志征稿启事为弘扬祖国传统医学特色、探讨中医儿科学前沿理论、加强中医儿科学学术交流、提高中医儿科学科研水平,由甘肃省教育厅主管、甘肃中医学院主办的中医儿科杂志已于!#年$月创刊。中医儿科杂志是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儿科杂志。本刊主要报道儿科学术的研究动态,研究信息,典籍整理,临床及实验研究进展,专家学术思想研究,中西医结合研究儿科理论的成果,国外中医儿科研究动态及港、澳、台中医儿科学术研究交流信息等,欢迎广大作者踊跃投稿。凡省部级以上(含省级)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和各级科研课题论文,一经审查合格即优先发表,且稿酬从优。文稿请注明作者单位和单位所在地区邮政编码,并附第一作者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不写)、籍贯、职称、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临床报道和科研项目文稿,均请附单位证明或加盖公章,以负责其内容的核实和保密审查。属基金项目或科研项目论文,请在文稿篇首下方注明项目来源和编号。投稿同时请提交稿件的软盘。也可直接从网上投稿,%&()*+,-.,/01)2(34562(*72.8702。来稿一律文责自负,本编辑部对来稿有删改权,不同意删改者,请务必事先声明。请作者自留论文底稿,本刊一般不退稿,请不要一稿多投。本刊收到来稿后,即可回复作者。编辑部地址:甘肃省兰州市定西东路9#号甘肃中医学院,邮政编码::9;咨询电话:(;9#$。中医儿科杂志编辑部!第!卷第!期中医儿科杂志?4*7!47!=年9月!#$%&()&*+,-(*.A(67!=第!卷第!期中医儿科杂志?4*7!47!=年9月!#$%&()&*+,-(*.A(67!=更须注意谨慎。钱乙之所以能“赅括古今,又多自得”,主要是他能把前人经验和自己的心得要旨与儿科实践相结合,因而有所发明,有所创造。小儿阳有余而阴不足,肝有余而脾不足,肺肾亦不足,同时,患病后又易虚易实,易寒易热。钱氏善于以此为依据,制方用药,做到“随方而用,各得其宜”。其制方用药的特点体现在:处处注意到五脏的虚实寒热,在驱邪务尽的原则下,处方力求功不伤正,补不碍邪,或消补兼施,或寒热并投,并注重从柔润上下功夫,以扭转时医滥用香燥之偏向。钱乙善于化裁古方为儿科所用,如其异功散即是六君子汤去半夏,补而不滞,温而不燥,尤运用于小儿脾常不足、津液多伤之体;肾气丸去桂附而为六味地黄丸,适合于小儿阴常不足、无烦多火之特点。!797!调剂制方,善用成药钱氏在儿科临床用药的另一个特点是调剂制方,善用成药,其所用丸散膏方绝大部分是成方成药,充分反映了当时儿科用药的特色。钱氏在成药的应用上,非常注意用量与服法、内服药和外用药的结合。所载成方大都味数较少,用量较轻,均考虑到小儿的特点和用药的方便。纵观小儿药证直诀所载首方剂,除仲景方外,突出的是其自制方。他在创制新方时,非常注意脏腑功能的恢复和相互之间的关系。而对病势紧急、邪实热盛之证,又能本内经“间者并行,甚者独行”的原则,采用力专效宏之剂,可谓“医不执方,合宜而用”。组方严谨,用药精炼,配伍柔和,避免刚燥繁杂之偏,突出了用药的规律性和科学性。而且他的调剂制方,不仅儿科实用,其他各科亦均可用。如治肾虚畏明的六味地黄丸、治痘疹初起的升麻葛根汤、治小儿心热的导赤散、治小儿气急咳嗽的泻白散、治脾胃虚弱消化不良的异攻散等,都是钱氏调剂制方用药的创举,不仅至今为临床医生经常采用,而且为中医方剂学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9对后世的影响钱乙学术思想的形成是儿科学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至此,中医儿科学自隋唐时期的雏形已发展成一门专科,奠定了后世发展的基础,对祖国医学的发展产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