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 实施危重病人抢救护理讨论制度的效果分析.pdf_第1页
ICU 实施危重病人抢救护理讨论制度的效果分析.pdf_第2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U实施危重病人抢救护理讨论制度的效果分析吴益芬1,郑艳萍2(1.浙江省丽水市人民医院,浙江丽水323000;2.浙江省永康市人民医院,浙江永康321300)摘要:目的:分析ICU实施危重病人抢救护理讨论制度的效果。方法:即时(小组长组织抢救人员讨论):参与抢救的护士报告患者病情变化、抢救经过、护理效果或死亡原因,大家分析讨论,制定或修改相应的措施,小组长归纳总结,上交相关材料并汇报护士长;每月一次(护士长组织全科护士讨论,部分医生参加):质控员挑选典型病例,以多媒体形式简述病史、诊断、治疗、病情变化、抢救经过、护理效果或死亡原因、医生病例讨论的主要内容等;大家针对抢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讨论,制定或修改相应的措施,护士长归纳总结。结果:ICU护士的应急能力、理论技术水平、护理病历质量、抢救成功率、病人满意度均得到显著提高。结论:ICU实施危重病人抢救护理讨论制度,是提高ICU护理综合能力和抢救水平的有力保证。关键词:ICU;抢救护理讨论制度;效果分析文献标识码:A中图分类号:R47文章编号:100525916(2009)0120044202我科自2006年5月至2008年5月,实施危重病人抢救护理讨论制度后,ICU的护理质量、抢救成功率、病人满意度及护士的综合能力得到明显的提高,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1一般资料2006年5月-2008年5月住院抢救病例876例(即时讨论804例和每月一次讨论72例),其中男性496例,女性380例,年龄682岁,住院天数127天。原发病:恶性肿瘤10例,多器官功能衰竭128例,循环系统疾病306例,呼吸系统疾病272例,消化系统疾病96例,中毒64例。2制度内容2.1建立危重病人抢救护理讨论制度记录本2.2时间安排即时(小组长组织抢救人员讨论)和每月一次(护士长组织全科护士讨论,部分医生参加)。2.3讨论内容围绕抢救过程中存在的各种护理问题进行讨论。包括护士对患者病情变化的预见能力和应急能力、医护和护士之间的配合、ICU的工作环境及急救药品、物品的准备是否方便抢救、与患者家属的沟通协调问题等。2.4讨论过程即时(小组长组织抢救人员讨论):参与抢救的护士报告患者病情变化、抢救经过、护理效果或死亡原因。小组长归纳总结,制定或修改相应的措施,汇报护士长并上交相关材料;每月一次:(护士长组织全科护士讨论,部分医生参加):由质控员选取典型病例,以多媒体形式简述病史、诊断、治疗、病情变化、抢救经过、护理效果或死亡原因、医生病例讨论的主要内容等,大家进行分析讨论,制定或修改相应的措施,护士长归纳总结。2.5改进措施修定规范化、标准化的抢救流程;五常法应用:常组织、常整顿、常清洁、常规范、常自律1;建立标准化的告知程序和良好的沟通制度;抢救人员合理的组织分工;护理病历的标准化、规范化;护士应急能力培养:生理驱动高仿真模拟技术(简短的理论授课、分解训练、综合考核、播放录象并提出改进意见)2应用,CPR(心肺复苏)资格认证。3结果见表1。表1危重病人抢救护理讨论制度效果分析项目应急能力理论水平技术水平病历质量抢救成功率病人满意度实施前(2007年)81.183.382.690.186.390实施后(2008年)93.294.893.897.893.698.14讨论4.1护理病历的规范化、标准化它是患者获得救治的真实反映,是评价治疗护理效果的科学依据,也是医疗事故、纠纷处理的法律依据3。讨论中发现护理病历存在记录不及时、医护分离、药物剂量错误、未能动态反映患者病情演变的过程等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采取以下改进措施:每3个月组织全科护士,学习护理书写规范和相关规章制度,并进行考核;定期或随时召开病历书写研讨会,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进一步改进方案;每年举办优秀护理病历比赛,评选先进奖;制定简捷、方便、全面,并能体现ICU专科特点的护理记录单;标准典44ChineseRuralHealthServiceAdministration,January2009,Vol.29,No.1型模式病历建立;保持医护记录的一致性:加强医护之间的沟通,抢救后进行记录前,医护之间应进行认真核对,特别是抢救、死亡、用药的时间及药物的剂量等;组织护士学习药物的相关知识,特别是药物的剂量。通过采取上述措施后,使护理病历质量得到很大的提高,从实施前的90.1分提升到97.8分。4.2建立标准化的告知程序和良好的沟通制度它是建立患者畅通的治疗通道和良好的护患关系的有力保证,以提高病人或家属满意度。讨论中发现存在护理告知不到位、告知流程不通畅、沟通方式不妥当等现象。针对存在的问题,我们采取以下改进措施:根据不同病人的需要,采取有效的沟通方式(写字板、图表、摇铃、言语沟通等);建立危重抢救病人护理通知单,从护理的角度告知患者的病情、护理项目、护理可能的后果等;护士长或责任组长每天告知患者的病情、治疗、护理、护患配合、医疗费用等情况,耐心倾听家属对医疗护理的需求,理解他们的心情,尽量满足其合理要求,若病情变化时随时告知。通过采取上述措施后,病人满意度从90.1分提升到98.7分。4.3保证抢救仪器设备药物的应急备用状态ICU医疗设备先进、数量多、用药复杂,病人的情况危急,要求各个环节紧密衔接,争分夺秒,要求保证仪器设备药物的完好率达100%。讨论中发现备用电源充电不及时、备用药过少、床旁缺呼吸皮囊等现象。针对存在的问题,我们应用“五常法”对抢救设备、药物及用物进行管理,物品、药品标识明确,归类放置,并有专人管理,做到日、周、月管理的有机结合。通过日常工作中的“常组织、常整顿、常清洁、常规范、常自律”,实现人、物、场所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优化组合,使抢救设备仪器、药物的管理系统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以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及抢救成功率;确保了医疗、护理的安全。抢救成功率从实施前的86.3分提升致93.6分。4.4提高临床护理人员的综合应急能力和抢救水平它们是提高抢救成功率的根本保证。讨论中发现流程过于复杂或与实际不符、CPR操作不熟练等现象,针对存在的问题,我们采取以下措施:每季度组织全科护理人员学习抢救流程,并不断地修定,使其更加规范化、标准化、简单化,并与实际相符,定期组织模拟演练与考核。CPR资格认证:针对抢救中部分护士CPR掌握不熟练情况,组织护士认真学习并熟练掌握“2005国际心肺复苏指南”,应用高仿真模拟技术(简短的理论授课、分解训练、综合考核、播放录象并提出改进意见)培训护士,考核合格后发放证书,并随时抽查。培养护士敏锐的病情观察能力:对于患者的病情变化,护士在短时间内做出判断,合理调整监护仪、呼吸机的报警参数,要求报警开关始终处于开放状态,但不能一味依赖监护设备所监测到的客观数据,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认真听取病人的主观感受。高危患者除颤仪应备在床旁,室颤者应早期实行除颤,有资料显示,每延迟1分钟,成功率下降7%10%4。严格筛选ICU护士:进入ICU工作的护士必须是具备大专以上学历、经各专科轮转、按ICU护士的要求进行考核后能胜任ICU工作者。加强护理人员业务素质培训:采用多种形式培训护士,不断提高护理评估能力和解决患者疑难问题的能力;所有仪器操作项项考核,人人过关。通过采取上述措施后,护士的应急能力、理论技术水平有了质的飞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4.5抢救人员规范合理的组织分工和良好的组织协调能力它们是保证患者在最快时间内得到有效的救治,促进抢救组织的协调性。由责任护士或护士长负责组织协调整个抢救过程,并对抢救人员进行了合理的组织分工和站位安排。抢救时医生位于患者左侧床头或中间,护士位于患者右侧床头、中间、床尾,抢救车置于床尾,制定2名、3名(或3名以上)护士配合抢救分工法;有2名护士参与抢救,1名负责组织协调及按医嘱准备好急救药品,另1名护士专门实施注射、给药、吸痰、心肺复苏等操作,由医生记录患者病情变化及抢救过程、用药情况等;3名护士配合抢救时,由责任护士组织协调并拿取物品,1名护士根据医嘱准备药物并随时做好记录,1名护士专门实施各种操作等。通过实行上述改进措施后,提高了护士的组织协调能力,使年轻护士在真实的实践活动中得到较好的锻炼,避免了抢救分工不明确导致的慌乱紧张现象,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抢救成功率。参考文献1纲目.现代管理“五常法”M.北京:中信出版社,2002.179.2孙长怡,秦俭,王征.生理驱动高仿真模拟培训技术在急诊医学领域应用初探J.中国医院,2007,11(5):74.3曲艳静,孙娟.护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