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赤高速质量保证.doc_第1页
承赤高速质量保证.doc_第2页
承赤高速质量保证.doc_第3页
承赤高速质量保证.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蹊跷的“质量门”来自承赤高速公路建设一线的调查4月16日,某商报刊登一篇题为承赤高速部分路段工程被指“豆腐渣”(简称承)的记者署名文章,指出河北承赤高速公路存在较为严重的质量问题。与此同时,部分网站、博客和贴吧出现了与承一文内容近似,且言辞更激烈的文章。对此,承赤高速公路建设、设计、施工、监理等方均表示,承一文报道失实,网络文章属于恶意炒作。事实真相究竟如何,记者展开了调查。遭遇“质量”问题3月17日至18日,某商报张姓记者前往河北省承德市境内承赤高速公路工地采访。该记者表示,有“隆化来京务工人员”向他反映在建的承赤高速公路某涵洞建设存在质量问题。他自称,采访期间“由于临时有事”,没有采访到工程建设方承赤筹建处和总监办,便通过传真将承赤高速部分路段工程被指“豆腐渣”(简称承)初稿发给承赤筹建处,希望核实该工程13标段、18标段存在的“质量问题”。3月22日,承赤筹建处对文章中提出的“质量问题”一一作了书面答复。4月2日,因对承赤筹建处的书面答复不认可,张姓记者与承赤筹建处、设计、监理和施工方进行了面对面的沟通。“当面沟通时,我们对技术问题进行了解释,对方表示完全听懂了答复,说自己回去后会对稿件作出修改。”承赤筹建处处长王书斌表示。4月16日,删去少部分内容的承一文在某商报刊发。文章中列举了该工程涵洞、路基、桥梁等出现多处“严重质量问题”。日前,本报记者先后两次电话采访张姓记者。当被问起“隆化来京务工人员”具体是何人,是否能取得联系以便核实相关情况时,对方表示,“我就是爆料的人”,随后,他又改口称“隆化来京务工人员”现在联系不到,可以尝试帮本报记者寻找,但截至本报记者发稿也未收到回复。在此之前,张姓记者对承赤筹建处表示,“隆化来京务工人员进京反映情况”只是写文章用的一个“引子”。更蹊跷的是,承一文中提到承赤高速公路“线路全长212公里,预计总投资195.6亿元”。经本报记者查证,承赤高速公路工程主线实际里程为111.237公里,支线为70.457公里,项目概算投资158.16亿元,与承一文数据相差甚远。涵洞不存在维修问题“通道下陷,形成水库,推测设计出了问题”在承一文中,“隆化来京务工人员”如是反映承赤高速公路13标段西营子村附近涵洞的“质量问题”。文中提到,经实地采访后确认,该涵洞两侧地面高,涵洞底部地面低,下雨后“涵洞里就可以养鱼了”。同时,十几位村民向该记者诉说了涵洞出现问题的技术原因:设计测量不准、施工不准确、偷工减料。就此问题,本报记者在施工现场采访了施工单位中铁十四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承赤13标段总经理刘啸、总工程师苏国举,设计单位辽宁省交通规划设计院设计代表张雷,监理单位北京中港路通工程管理有限公司驻地监理周方涛。各方均表示哭笑不得,所谓“能养鱼的涵洞”是K0+140处的通道桥,位置和高程均按设计图纸施工,目前涵洞底面高程低于两侧地面原因有二:一是涵洞尚未施工完成,尚有铺装层未垫高,二是涵洞一侧修建了施工便道,使得地面抬高,待工程结束后不存在下陷问题,更不存在“重修和百万元维修费”之说。4月21日,河北省公路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简称“河北省质监站”)对承一文中反映的情况作了现场核实,书面调查结果为“不存在涵洞需要重修和设计不合理”、“涵洞内不会出现积水现象,能够满足通行需求”。钢筋多了两根在承一文,承赤高速公路更大的质量问题是“头道堡大桥”“片梁湿接缝钢筋预留环太小”、广字村引桥“片梁青筋暴突”、“钢筋数目不对”等钢筋质量问题。张姓记者告诉本报记者,经他实地采访和业内专业人士指点,承赤高速公路头道堡大桥存在片梁湿接缝钢筋预留环太小,有60%的钢筋预留环不达标,只有鸡蛋、鸭蛋大小,会导致穿不下钢筋造成严重质量问题。他同时表示,在承赤高速公路围场支线广字村引桥,随意一走也发现了问题:有片梁钢筋数目一端是24根,一端是26根。对于上述问题,本报记者分别采访了承赤筹建处处长王书斌、设计代表张雷、中铁十一局集团第二工程有限公司承赤高速公路18标段总工程师凡先勇等人。他们表示,承一文将“13标段新家铺大桥”错写成了“头道堡大桥”。新家铺大桥“片梁湿接缝钢筋预留环太小”是极个别现象,无承一文中60%以上不合格的情况。预留环大小是由于施工人员现场加工不精细所致,可以在下一道工序进行调整,不存在影响工程质量的问题。对于承一文中广字村引桥“凸包”问题,承赤筹建处、施工、设计、监理等单位技术人员则是一头雾水,他们表示看不懂“凸包”所指何物,推测可能是梁板顶预应力筋张拉槽,“凸包”上的混凝土在后续工序中要凿除处理,不会产生质量问题。对于广字村引桥“青筋暴突”问题,承赤筹建处等技术人员推测可能是指钢筋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够,导致钢筋外露。经现场核实,广字村引桥共64片梁、16000根非受力的构造钢筋,外露钢筋梁有8片共44根钢筋,占比分别为八分之一和0.275%。另外,广字村引桥有一处钢筋湿接头处数目不对,经承赤筹建处核查发现设计数目为24根,施工人员错按中跨边梁设计要求绑扎中跨中梁钢筋,因此比设计值多了2根,不会影响质量,更不存在偷工减料问题。4月21日,河北省质监站对上述问题作了进一步核查,得出结论:“钢筋数量均符合设计要求”;由于梁板顶面还有12厘米混凝土铺装,施工控制不准确造成的钢筋外露,可以通过下一道工序对钢筋进行有效保护,不会造成质量隐患。多家单位表示未接受采访张姓记者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由于他本人是非专业人士,不懂路桥专业知识,特地采访了交通运输部工程质量监督局专家。在承一文中,“交通运输部工程质量监督局专家”详细解释了“青筋暴突”等问题的危害和严重程度,说明都是“不小的质量问题”。日前,本报记者向交通运输部工程质量监督局核实,对方答复从来没有接受过关于这一问题的采访,也没有工作人员说过类似的话。交通运输部政策法规司负责新闻采访事务的工作人员也表示今年以来没有安排过此类采访。“我们的工作人员肯定不会叫专家,说专家肯定不是我们的人。”交通运输部工程质量监督局公路处处长丁彦昕说。当本报记者再次核实该专家具体信息时,张姓记者表示“是一位男中音专家接受采访的,但具体信息不方便说”,后又改口他是以“承赤高速公路管理处”的名义私下询问专家问题的,但专家姓名还是不能公开。承一文中还提到“业内人士”、“随行的专业人士”。张姓记者说:“就是交通方面的专家,具体的那能好说吗,肯定是当地专家,但不太方便说。”本报记者再次核实时,张姓记者又表示“业内人士”是承德市隆化县交通运输局专家,专家具体何人同样不方便说。张姓记者还特别叮嘱本报记者:“你不要提具体是哪儿的专家,当然这些专业评价不是我说的。”隆化县交通运输局给出的答复是,他们没有任何一个人接受过此采访。“专业术语”专家看不懂“一位业内人士在接受采访时说,文中所说的青筋暴突的钢筋一般为16毫米的钢筋,这样的钢筋的作用就是与水泥混凝土结合要承担64毫米平方的压力,暴突在外,说明16毫米钢筋至少有一半也就是32毫米平方没有起到作用,所以算是较为严重的质量问题。”摘自承一文。在本报记者实地采访时,工程业主、设计、施工、监理等方的技术人员,以及河北省质监站专家均表示,承一文中多处内容和“专业术语”看不懂。就此问题,本报记者采访了业内知名专家。国家道路及桥梁质量监督中心主任李万恒表示,他是第一次听说“青筋暴突”、“凸包”这些名词,摘自承一文的专业观点,他个人都看不太明白。北京交通大学土建学院教授雷俊卿说:“里面的一些说法在专业人士看来就是胡说,完全不懂专业,反正我是看不懂。”李万恒和雷俊卿在阅读相关材料后均表示,仅从目前的资料来看,河北省质监站的报告客观合理。无暇应对不实质疑“要是只是见报内容就算了,但目前在网络上出现了大量类似承一文的文章,而且言辞更加严重,文章从标题到内容让人看了感觉触目惊心!”在承赤高速公路施工现场,设计施工监理等方代表均向本报记者表示,网帖不顾事实真相,增加诽谤、侮辱性语句,他们特别愤慨。通过网络搜索,本报记者轻易找到相关网帖:“施工现场看不到一张图纸”、“业主与施工单位狼狈为奸”、“监理单位滥竽充数”、“就像盖自家厕所一样随意”上述内容在承一文中并不存在,但与承赤筹建处收到的初稿一致。4月24日,张姓记者主动去电承赤筹建处,问是否会配合第二次采访。他透露,网帖是他采访时的随行人员发布,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