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学历教育网外国作家作品专题研究复习资料123.doc_第1页
吉林省学历教育网外国作家作品专题研究复习资料123.doc_第2页
吉林省学历教育网外国作家作品专题研究复习资料123.doc_第3页
吉林省学历教育网外国作家作品专题研究复习资料123.doc_第4页
吉林省学历教育网外国作家作品专题研究复习资料123.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外国作家作品专题研究复习资料1、欧美文学三个渊源:(1)发源于希腊而后又在罗马得到光大的古典文明,特质在于它的世俗性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人文主义;(2)发源于希伯来人的基督教文明,特质在于超凡性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先验主义;(3)北方边陲及莱茵河畔游牧民族旺盛的活力、好斗性、对于荒诞奇谲的神往抑或之于女性的神秘态度等。“三位一体”:智慧、仁爱、力量2、西方文学的历史意义:是座巨大的思想、情感、智慧宝库,集中了西方人几千年来不同国家、民族理想和内心世界的酸甜苦辣,在这部巨大的文学史册中,可发现和感受到生命跃动的火花闪烁不息,种族无意识的脉冲若隐若现,是一部心灵发展史、壮丽文学史。3、荷马史诗成书时间:是古希腊长期流传的关于特洛亚战争的英雄传说的总结,公元前9世纪到前8世纪逐步形成,荷马可能是其最初或最好综合加工者,前6世纪中叶,雅典统治者组织学者删改编订,前2世纪,亚历山大学者最后编订,各分成24卷。历史背景为前12世纪到前8世纪的“英雄时代”,为希腊人从氏族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的大变革时期。4、荷马伊利昂纪和奥德修纪的基本主题:伊利昂纪从叙述希腊联军统帅阿伽门农与第一英雄阿喀琉斯内讧开始,基本主题是歌颂与异族进行战斗的英雄,奥德修纪基本主题是歌颂人与自然的斗争。5、荷马伊利昂纪和奥德修纪艺术特色:(1)规模宏伟,内容丰富,广阔反映由氏族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的希腊社会风貌;(2)抓住当时社会重大矛盾,以巨大艺术力量,用现代主义和浪漫主义结合的手法,深刻表现了童年时期希腊人向异族和向自然战斗的英雄精神;(3)人物刻画鲜明,即有在战争和对自然的斗争中获得光荣业绩的英雄主义共性,又有个性;(4)谋篇布局高明,把情节重点放在前后几天的战斗上。伊利昂纪以阿伽门农、阿喀琉斯为纽带展开希腊和特洛亚的矛盾,生动表现10年大战的整个面貌,奥德修纪的海上冒险及其家庭与求婚贵族的斗争两条线索平行交错;(5)民间创作特点:简洁生动,细节描绘,“荷马式比喻”的运用,语言的形象化。6、荷马作品中阿喀琉斯、赫克托耳和奥德修形象分析:阿喀琉斯是青年勇士,巨力健步,极重个人尊严和友谊,蛮勇、执拗,性如烈火,易怒,最能体现原始英雄主义。赫克托耳不及阿喀琉斯雄强,但英雄主义建在更自觉的社会责任感上,奥德修英勇、顽强,战斗不息,具有惊人毅力,是个智多星,有强烈的求知欲,但对奴隶残酷无情,极端自私贪婪,是正在形成中的奴隶主。7、马克思评希腊艺术和史诗:“一个成人不能再变成儿童,否则就复归稚气了。但是,儿童的天真不使他感到愉快吗?他自己不应该努力在一个更高的阶梯上把自己的真实再现出来吗?为什么历史上的人类童年时代,在它发展的最完美的地方,不该作为永不复返的阶段而显示出永久的魅力呢?”8、古希腊的戏剧是世界戏剧史上最先成熟而成就辉煌。悲剧、喜剧在前6世纪末、前4世纪初的“古典时代”即成熟繁荣。“悲剧艺术的荷马”:索福克勒斯(1)悲剧同另一样,取材于史诗或神话传说并贯穿命运观念,属命运悲剧。索氏悲剧常怀疑命运的正义性,往往肯定与命运作抗争的人。(2)悲剧主人公主要是人,而不是像“悲剧之父”埃斯库罗斯那样主要写的是神,也不像欧里庇得斯写一般人,而是写理想的人英雄。(3)为希腊悲剧增加了第三个演员,并加强演员动作和对话,并放弃了“三联剧形式”。9、索福克勒斯:埃阿斯、安提戈尼、俄狄浦斯王、厄勒克特拉、特拉基斯少女、菲罗克忒忒斯、俄狄浦斯在特隆诺斯。10、索福克勒斯俄狄浦斯王:(1)俄狄浦斯王主题:个人意志与命运的冲突(2)俄狄浦斯王戏剧冲突:人的独立自主意志同命运的矛盾冲突(3)俄狄浦斯王思想内涵:、取材表面看来不雅驯,实有很高认识价值和伦理道德意义,歌颂了为维护新的伦理道德原则和制度而勇于承受最大苦难的英雄;、还歌颂了人的独立自主意志同人和命运的斗争。(4)俄狄浦斯王结构:、回顾式结构悬念性强,情节集中,并将“回顾”同“发现”和“突转”紧密结合,布局严密精巧,环环相扣;、戏剧结构上剧情发展连串“事与愿违”,充满“悲剧嘲弄”。11、索福克勒斯俄狄浦斯王中俄狄浦斯形象:(1)俄狄浦斯形象:悲剧英雄人物,在人类相信神和命运时代有独立意志,不屈从命运、神的安排,勇于承担责任。善良、正直、勇敢、聪明、热爱人民、具有独立的自主意志、坚强的伦理道德观念。(2)俄狄浦斯“情结”: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弗洛伊德用“俄狄浦斯”名字来表示他认定的男人从童年便有“恋母仇父”性本能是错的。弗洛伊德从“泛性论”出发,认为男人潜意识中有“恋母仇父”性本能出发,对俄狄浦斯王及俄狄浦斯作了完全违反原作文本的解说,是不科学的,也是不符合文明社会人类实际的。12、古罗马由共和向帝国过渡和帝国初三诗人维吉尔、贺拉斯、奥维德的创作成果构成了古罗马文学的“黄金时代”。维吉尔是欧洲古代和近代文学之间的桥梁。13、维吉尔“曾歌唱过牧场、农田和领袖”(1)牧歌:爱情短歌集,显露忧郁(2)农事诗:为配合屋大维振兴农业政策,“劳动战胜一切”。(3)埃涅阿斯纪最后最重要,罗马文化最高体现和罗马文学的最高成就,是文人史诗典范。14、维吉尔埃涅阿斯纪:(1)埃涅阿斯纪主题:歌颂罗马民族光荣伟大和创业艰难的历史,赞美罗马帝国的创建者屋大维等罗马领袖的功勋和伟大使命,鼓舞罗马民族爱国和英雄主义精神,维罗马帝国的大一统目标服务。(2)埃涅阿斯纪内容:通过埃涅阿斯遵守神命到罗马建国的神话,具体叙述罗马先人创业的光荣和艰难,歌颂罗马人威武堂皇,宣传罗马人历史使命,表达帝国基本信念和价值观,因此史诗对于罗马民族具有至高无上的意义,成为罗马人的民族史诗。(3)埃涅阿斯纪主人公:奴隶制国家形成时期一个开国君主的高大形象。对神虔敬、热爱祖国和家人,勇敢、刚毅、坚忍、处事公平;听从天意,要克服一切内在和外在困难。具有仁慈和博大胸怀。(4)埃涅阿斯纪艺术成就:内容广阔复杂,包罗了从古希腊到古罗马时期极为丰富的神话、传说、地理、历史、宗教和氏族生活习俗、文物制度等具体精确的描写,被称为“古罗马的百科全书”。艺术构思凝重、严肃谨严、精细。善于调动多种艺术手法渲染场面,更长于人物心理矛盾的具体描写,如写北非迦太基女王狄多由爱而恨和由仍抱幻想到终于绝望自焚以报复负心人的心理描写真切动人。语言高度凝练、浓缩、富于暗示,且借用自然物象作暗喻、明喻,比“荷马式比喻”更为贴切、成熟。15、恩格斯评价但丁:“他是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但丁的新生在形式上属于“温柔的新体”诗派。雪莱认为:“但丁比彼特拉克还要懂得爱情的秘密。新生在感情和语言的纯洁上是取之不尽的源泉。它是一部理想化的历史,记录着他所生存的时代,以及他一生中献给爱情的那样阶段。”(精神化、哲理化爱情)这是但丁的第一部作品。16、放逐初期,但丁著飨宴对自己诗歌作了诠释,将各门各方面知识介绍给读者。拉丁文著述论俗语(讨论意大利语及其文体与诗律的一般问题)和政论拉丁文著作帝制论。17、但丁代表作神曲原名“喜剧”,后人加“神圣”,用意大利俗语写成,333歌序曲。(1)但丁代表作神曲中“地狱”:罪人们按照生前所犯罪孽分列等级依次打入九圈,实分三部分,按照亚里士多德伦理学凡人之罪恶归放纵、凶残、恶意三类。(2)但丁代表作神曲中“炼狱”:涤罪之所,按照七罪划分,这里的罪人们已悔悟前非,努力自新,故怀着忍耐的忧郁和愉悦的希冀。(3)但丁代表作神曲的主题:在黑暗、迷信和暴行还很猖獗的时代,个人和人类如何通过舛错与迷惘的“牢狱”,经过苦难、追求和考验、找到或接近真理、趋于完美与至善。(4)但丁代表作神曲中的寓意和象征:、四大象征:“昏暗的森林”一方面指当时意大利的混乱政局,一方面暗寓但丁在政治和爱情双重失意中的心理迷惘。豹象征“淫欲”、狮象征“野心”、狼象征“贪婪”;、维吉尔(知识和理性、哲学)、俾德丽采(爱和信仰、神学)象征人的生活要有生活和爱的指引。、“三界之行”是人类精神由罪恶到净化直至幸福的必经之路,地狱(黑暗社会)炼狱(人类由黑暗走向光明必经的痛苦历程)天堂(思想境界)结构意味神学“三位一体”。(5)但丁代表作神曲的神学性:中世纪基督教世界观信心、希望、爱。(6)但丁代表作神曲的社会性质:反映了文艺复兴个性解放萌芽及人道主义萌芽,将哲学、神学并提,反映了中世纪中后期意大利的广阔社会生活,且有强烈政治倾向和爱国精神,既是中世纪文化(神学、哲学、伦理、文学等)综合,又含有近代文化意识的思想或精神。(7)但丁代表作神曲的艺术特色:、梦幻与写实的交融、工整与协调的结构;、象征、寓意、梦幻的手法、民族特色:意大利语。18、莎士比亚:前期以写诗歌、史诗和喜剧为主,仅有少数悲剧,所谓“史诗与喜剧时期”;中期以悲剧为主,少数喜剧,所谓“悲剧时期”;后期传奇剧,另写一部历史剧,所谓“传奇剧时期”。共2部长诗,154首十四行诗,38部戏剧,主要成就在戏剧,它们包括10部历史剧、13部喜剧、10部悲剧和5部传奇剧。两部长诗维纳斯与阿都尼、鲁克丽丝受辱记。19、莎士比亚剧主题风格代表作:(1)莎士比亚史剧:、人文主义政治主题:谴责封建割据,批判血腥战争,鞭笞暴君暴政,即国家必须统一。、忠于历史又不拘泥史实,塑造鲜明性格。亨利四世上、下,亨利五世,理查三世。(2)莎士比亚喜剧:、歌颂爱情和友谊,赞扬机智勇敢,提倡仁爱无私,表达人文主义个性解放、爱情自由和男女平等的生活理想。、喜剧中量罪记、终成眷属、错误的喜剧3部称“阴沉喜剧”。威尼斯商人具有较大的社会意义,第十二夜艺术性最高、喜剧精品,仲夏夜之梦等。、创新:希腊旧喜剧是政治讽刺剧,而新喜剧和罗马喜剧为世态讽刺剧,莎士比亚继承讽刺剧,增加内容,不但嘲笑一切低贱、庸俗、恶劣、陈腐及行将灭亡事物,揭露生活中错误和不合理现象,且提出新人文主义生活理想,肯定新事物、新性格,讽刺不为主,主要为肯定生活原则,“歌颂性喜剧”。(3)莎士比亚悲剧:、揭示理想与现实不可调和的矛盾,或理想的幻灭。、“性格悲剧”:多写某贵人陷一困境,后其性格某弱点或偏见被揭示,此为悲剧基本契机。悲剧主人公行动关系本人和整个民族命运,处尖锐斗争中心,有巨大道德勇气,体现文艺复兴巨人性格及诗人理想。结局一般彻底毁灭。、四大悲剧:哈姆莱特、奥瑟罗、李尔王、麦克白和雅典的泰门。(4)、莎士比亚传奇剧:、高度纯粹的基督教博爱主义,即道德理想主义。、炉火纯青、充满理想、幻想。、辛白林、冬天的故事、“诗的遗嘱”暴风雨。20、莎士比亚传奇剧:理想的女性有伊摩琴、赫米温妮、宝丽娜、米兰达。含义:充斥着巧合与奇遇的距离现实生活越来越远的故事剧。21、莎士比亚哈姆莱特:(1)哈姆莱特艺术成就:、情节生动丰富、人物个性鲜明、长于内心独白、语言丰富多彩(2)哈姆莱特形象:、人文主义王子、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找不到改变现实的道路,造成精神忧郁和行动延宕、悲剧原因是黑暗势力太强,自身也有弱点,其悲剧是人文主义者和整个时代悲剧。“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3)弗洛伊德解析哈姆莱特形象:试图用“俄狄浦斯情结”对其“优柔寡断”进行精神分析,认为由性心理造成:哈姆莱特幼恋母仇父,克劳狄斯杀王娶嫂,哈姆莱特自觉类似,故惶惑难下手,因为若杀叔,等于杀灵魂的自我,本质上仅一个做了,一个未做而已。22、弥尔顿:(1)弥尔顿历史定位:17世纪进步文化基石,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诗人,文艺复兴殿将和启蒙运动的先驱,从人文主义到启蒙主义的中间环节。(2)弥尔顿早期诗作:短诗五月晨歌、圣诞节晨赞、快乐的人、幽思的人、评十四行诗莎士比亚碑铭,悼亡诗利西达斯与雪莱阿多尼斯为英语诗中最出色悼亡诗作。(3)弥尔顿政论文:论英国教会的教规改革、论教会机构必须反对主教制、论教育、论自由出版、论国王与管理的职权、偶像破坏者、为英国人民声辩及续篇。(4)弥尔顿三部史诗性巨著:失乐园、复乐园、力士参孙。23、弥尔顿失乐园取材旧约创世纪,依新约“启示录”(1)失乐园主题:表达了诗人清教主义,说明人类不幸来源。贯穿了诗人高昂的革命激情和对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反思。(2)失乐园撒旦形象:受迫害但不屈不挠,反抗权威的资产阶级革命家形象。双重性:、斗志昂扬、不屈不挠反抗权威,反映革命失败后,资产阶级革命家们毫不气馁的斗争精神。具有权威、勇气、领袖才能和政治家风度。、矜持自大,为非作歹的堕落天使。暗示资产阶级失败原因。(恶性膨胀原因)24、弥尔顿复乐园:取材新约马太福音、路加福音。主要歌颂刚强意志、忍耐和英勇牺牲精神。从耶稣形象表现人只要具备完整品格和顺从神意的决心,就能够对付一切磨难而无往不胜。表现诗人虔诚的信仰、坚定的意志和敢于献身的精神。25、弥尔顿力士参孙:是诗体悲剧,取材旧约士师记,多认为是弥尔顿最有力的感人作品,部分原因是诗人身世与精神和参孙非常相似。26、古典主义:(1)与17世纪背景:是在专制王权的监护和培植下发展起的,中央集权制度是其政治基础,流行于法国的唯理主义哲学是其思想基础。(2)古典主义特征:拥护王权,崇尚理性,艺术形式上模仿古代、讲究规则。(3)古典主义“法典”:立法者布瓦洛经御览的诗的艺术。(4)古典主义“三一律”:戏剧情节只有一条线索,发生在同一地点,剧情在24小时内完成。27、高乃依是古典主义悲剧奠基者或创始人。重要悲剧:熙德、贺拉斯、西拿、波利厄克特。(1)熙德:第一部成功的古典主义悲剧。、戏剧冲突:西班牙卡斯提尔王国元老狄哀格受宫廷重臣高迈斯之辱,狄哀格之子罗德利克决斗并杀死高迈斯,失去高迈斯之女施曼娜(之爱)。、主题:简介明确,既揭示责任与爱情冲突,并在理性控制下让前者战胜后者。男女主人公面临棘手抉择:保全爱情或履行职责。、“高乃依式的悲剧人物”:两主人公有血有肉,既刚毅冷静又热烈奔放。(2)高乃依贺拉斯:惊心动魄、取材罗马故事。罗马(贺拉斯氏)与阿尔巴(居里亚斯氏)两城交战相持不下,各选三大将决斗,最小居里亚斯氏为最小贺拉斯氏的内兄,最小居是贺妹卡米叶情人,悲剧主题为爱国天职与儿女私情的矛盾,即大义灭亲,荣誉表现为不是对于家庭而是对于国家。28、拉辛是新古典主义文学中最具有典范性的悲剧作家。重要悲剧安德洛玛刻、费得尔、埃丝苔尔、阿达莉。(1)拉辛安德洛玛刻:第一部标准古典主义悲剧,取材希腊传说。赫克托耳的寡妇安身为女奴,要为亡夫全孤守节,当二者不可兼得时,理智与情感搏斗,但未致其错乱:哭求卑吕斯不成则暂缓一步,哄国王立誓后自杀。完全符合“三一律”。(2)拉辛费得尔:取材欧里庇得斯希波吕托斯,希波吕托斯受继母费得尔虐待费得尔鸩死。29、高乃依与拉辛:高乃依深刻表现忠君爱国政治倾向,宣扬个人利益服从国家利益,着重表现理性的胜利,主要塑造了一些慷慨悲歌、大义凛然的英雄;而拉辛是位文学史上著名心理分析大师,更多描写理性的丧失和感情的放纵,主要揭露了统治阶级内部的黑暗和罪恶。30、菲尔丁:是18世纪英国杰出小说、剧作家,其现实主义小说理论和创作实践使他成为英国现实主义小说奠基人。(1)菲尔丁戏剧名篇:喜剧几种假面具下的爱情、作家的闹剧及咖啡店政客、威尔士歌剧、唐吉诃德在英国、巴斯昆、历史纪事。(2)菲尔丁长篇小说:称为“散文滑稽史诗”,用散文写史诗,用“滑稽”而不用“严肃”笔法。把菲尔丁推向小说的是理查生书信体小说帕拉美,菲尔丁讽刺此而作了夏拉美、约瑟夫?安德鲁传【大伟人江奈生?威尔德传(自始至终用反笔,表现其爱民仇暴,激进的民主主义立场】汤姆?琼斯、阿米莉亚31、汤姆?琼斯:菲尔丁“散文滑稽诗”代表。(1)菲尔丁汤姆?琼斯批判内容及主题:其道德寓意围绕“德性”高贵原则,主题主要批判贵族伪善文明,肯定合乎启蒙学派民主观念的“自然道德”。(2)菲尔丁汤姆?琼斯人物形象:、汤姆?琼斯:活泼好动,朝气蓬勃,尽管轻率、鲁莽容易冲动,但是内心诚挚、豪爽、仁慈、胸怀坦荡,极富同情心,体现了健全、善良、真诚的“人性”,合乎“自然道德”。忍无可忍时也会不顾宗教道德而坚决抵抗。、布立菲:野心、贪财、追逐名利,表面笃信宗教,实为披着清教主义外衣的利己主义伪君子。一贯打击汤姆?琼斯,是地道的小人,伪善道德的典型。(3)菲尔丁汤姆?琼斯艺术特色:、围绕冲突广阔展现了18世纪英国现实;、忠于自己“严格描写自然”的现实主义原则;、结构复杂严谨,以汤姆?琼斯生平为经,以他同苏菲亚爱情、同布立菲矛盾为纬;、滑稽有趣。32、卢梭:18世纪法国杰出和影响深远的启蒙思想文学家。(1)“卢梭主义”:关于文化、文明和社会政治的思想,集中体现于其理论著作及小说中。(2)卢梭理论著作:、卢梭论科学与艺术:文化批判,主旨要彻底扫除封建文明,让人类摆脱一切封建枷锁而获得发展。“自然”与“文明”对立,以及“返归自然”、寻求自我的“卢梭主义”开始形成。、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社会历史批判、卢梭社会契约论:建立主权在民的民主共和国。(3)卢梭小说:新爱洛伊斯、爱弥儿、忏悔录、一个孤独的散步者的遐想。爱弥儿为教育小说,忏悔录、一个孤独的散步者的遐想为自传。(4)卢梭感伤主义:18世纪产生于英国,波及欧洲其它国家,是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先驱,也是20世纪现代主义文学源头。注重心理感觉,由斯泰恩小说感伤的旅行得名。33、卢梭新爱洛伊斯:(1)卢梭新爱洛伊斯体裁、书名:哲理、文艺性结合的信札体哲理小说。书名是由于作者借鉴了12世纪法国青年姑娘爱洛伊斯同其教师阿贝拉恋情悲剧框架。(2)卢梭新爱洛伊斯思想内容特点:18世纪瑞士恋情故事。描写了出自人性的自然爱情与人为封建道德之间的冲突。作者从崇尚自然、否定封建文明的哲学高度热烈歌颂男女青年冲破封建藩篱而相爱的纯真爱情。全面否定悲剧制造者(贵族阶级),作者目标除跟全社会有关的社会风俗及夫妻间忠诚,还有更深刻的目标“社会协调和社会和平”,否定旧世界。(3)卢梭新爱洛伊斯人物形象:共同特点是“爱美德”,这是一种崭新道德,源自自然人性,自爱、自尊而及他人。、朱丽与克莱尔分别体现爱情和友谊,都生性“仁慈多情”,但朱丽温柔软弱,最爱美德,曾在婚姻上改变初衷,是一个可以协调个人、家庭、朋友、社会的中心人物。克莱尔则活泼明智。、圣普乐是个平民知识分子代表,性格热烈、勇敢、坚强。知识渊博、热爱独立自由。“狂热恋人”退让成社会批判者。、沃尔玛是俄国接近宫廷的大贵族,背叛了本阶级及传统信仰,酷爱根据理性重新观察生活。“乐于为善”,性格冷静沉着,善解人意,心胸坦荡。34、卢梭思想艺术特点:(1)从“自然崇拜”哲学高度,站在小资产阶级激进民主派立场,在批判旧世界同时,努力谱写新生活,塑造新人物,抒发新思想感情;(2)主情主义。“主体感情”放在创作首位;(3)鲜明的强调和寻求“自我”的倾向。“返回自然”口号及“感伤主义”直接影响德国的“狂飙突进”,19世纪更发展成为浪漫主义文学运动。35、歌德:18世纪后期和19世纪初期德国伟大诗人、剧作家、小说、散文家。德国启蒙文学优秀作家。(1)“狂飙突进”:18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德国文学运动,思想创作上反封建割据,主张德国统一,建立统一民族文学,接过卢梭“返归自然”口号,要建立“自然人性”的理想社会,要求摆脱封建束缚,崇尚个性、自我、天才,强调感性的价值,提倡民族风格,是德国启蒙运动的发展。理论代表是赫尔德,代表作品有席勒的强盗、歌德少年维特之烦恼名称来自克林格尔同名剧本。(2)德国“古典文学”时期:1796年1804年,歌德、席勒合作使德国启蒙文学达到最光辉的时期。二人从1794年发现在一系列观点上不谋而合,于是合办刊物,合写警句短诗,进行歌谣创作友谊比赛,又各自完成著作,德国民族文学由此空前提高,在文学史上称之为“德国古典文学”时期。36、歌德作品:(1)歌德戏剧:、被恩格斯称为“向一个叛逆者表示哀悼和尊敬”的葛兹?封?伯利欣根揭露上层封建统治者凶残丑恶、批判德国社会现实。葛兹?封?伯利欣根为叛逆的悲剧英雄。、塑造“完美人性”的哀格蒙特、在陶里斯的伊菲格尼亚、塔索(2)歌德散文:诗与真、意大利游记(3)歌德叙事长诗浮士德;抒情长诗普罗米修斯(4)歌德小说:教育小说威廉?麦斯特的学习时代和威廉?麦斯特的漫游时代、亲和力(5)歌德诗集:东西合集37、长篇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是德国文学中首部具有国际影响的小说,采用信札体。(1)歌德少年维特之烦恼维特形象:维特是受“狂飙突进”影响觉醒的进步青年,富有才华,热情、渴望自由,但是社会腐朽、鄙陋,他对体现自然美、质朴、率真和宗法古风的夏绿蒂的爱,最终含恨自杀。体现了“狂飙突进”时期德国资产阶级青年觉醒而软弱,但是反抗消极,以个人为中心,以孤傲不合作来对抗,是“时代病”的重患者,其悲剧是时代悲剧。(2)歌德少年维特之烦恼艺术特点:、信札体抒情小说,有真实感,以情动人。、抒情时情景交融,以景渲情。抒情、记事、写景、议论并用。38、长篇诗剧浮士德是近代西方资产阶级精神发展的“哲学史诗”。(1)歌德浮士德浮士德奋斗的五个阶段:(一幕天上序曲、两个赌赛、终生追求,五幕悲剧)知识、感官(爱情)、权势(从政)、美、事业(2)歌德浮士德浮士德形象:、象征资产阶级进步人士精神探索过程,注重实践,积极入世;、永不满足,不断追求;、又充满矛盾(并未理想化),沉溺爱欲倾向和超越自我倾向。总之浮士德是资本主义上升时期不断克服内、外矛盾、探索追求真理、坚持前进的资产阶级进步分子英雄形象,其意义在于向人们揭示了人生的意义和理想,给人们指出了一条精神净化的道路。39、歌德浮士德靡菲斯特:对立面、虚无主义者,是批判的否定精神,象征浮士德探索人生意义的客观条件,带有悲观主义和玩世不恭的人生哲学,其失败证明光明必定战胜黑暗,真善美必定战胜假恶丑,人类总不断进步、完美。又有生动的个性、诙谐、机智、灵巧、哲理性语言。40、歌德浮士德艺术特点:(1)以幻想为主,写实和幻想结合;(2)用辨证方法塑造人物,用矛盾对比手法刻画人物关系。(瓦格纳“人造人”,欧福良、玛甘泪)(3)作品形式多样化。自由韵、民歌、古希腊悲剧等诗体。叙事、抒情、议论交融,大量用象征比喻。(4)气魄宏大,哲理深邃,佳句精辟,在西方文学史上与荷马史诗、神曲同为经典文学名著。41、“湖畔派”:英国浪漫主义文学最早诗人华兹华斯、柯勒律治、骚塞。喜欢歌颂大自然和宗法制农村生活,厌恶城市文明和冷酷的资本主义金钱关系。突出贡献是完成了浪漫主义诗歌的艺术改革,标志着浪漫时代的到来。华兹华斯的抒情歌谣集?序从理论上阐明了新诗理论的基础,成为英国浪漫主义宣言。因为常常住在英格兰北部昆布兰湖区而得名。42、华兹华斯于1843年骚塞殁后被继封为“桂冠诗人”:(1)华兹华斯我们是七个:歌谣体叙事诗:诗中童心的纯洁可爱,反衬出成人世界及理性社会的严酷冷漠,颇发人深思。(2)华兹华斯丁登寺旁、不朽颂诗作:序曲是一部宏大长诗,具有史诗规模,是其欲表达“关于人、自然和社会”的思考的哲理巨著。隐士的序诗,是一部精神成长的艺术记录,凡14章,叙述从童年到成熟的内心历程,深及人类天性的隐秘角落。(3)华兹华斯田园诗(自然诗):自然崇拜倾向充溢其中,把自然视为圣灵体现的最高境界。山河花木、风云霞虹都富有灵性,且与人生构成有机和谐。诗作天然,意趣盎然,含蓄蕴藉,美不胜收。43、华兹华斯诗作艺术特点:(1)华兹华斯称儿童是成人的父亲:在不朽颂即颂诗:忆幼年而悟不朽中认为只有幼时才有纯粹的天性,最真实、可贵,说“最微贱的花朵常能给人深刻得眼泪也无法表达的思绪”,总之永恒在于天然之中。(2)华兹华斯致布谷:梦幻般的美丽诗境,短短8节32行勾画出了截然不同但有相互联系的情景:眼前的、以往的、现实的、虚幻的。因为心灵纯净和天性敏感,竟将有形之物隐去化作无形之声,自然的造物总是表现出一种超越世界的力量,至少也是超越现实的象征。(3)华兹华斯孤独的刈禾姑娘:写自然的物到写自然的人,笔触仍轻柔、细腻、含蓄。形象仍恬美、古朴、超脱。“壮烈的古代”和“卑微的民间”在歌调上也形成鲜明对照,用自然界的鸟鸣比喻歌声非常贴切。华兹华斯虔诚的相信自然具有神秘的力量,对人可以陶冶情操也可以进行教育,从而由爱自然导向爱人类。不了解华兹华斯对自然的执着痴情就不理解华兹华斯诗的精神。其笔下人多过分超脱现实而未被实利社会毒化的“原始人”,在歌颂自然的同时坠入幻想,就是自然的神秘力量即使不能让人返真还璞,至少也可以使人性保持住天然品质,于是便自觉或不自觉地美化宗法式社会,力图拉人们返回此“自然”。44、柯勒律治:(1)古舟子咏用奇特的想象表现超自然的主观事件。(2)歌谣体叙事长诗忽比烈汗描写一个梦境,是现代派诗人先驱。(3)其文评著作文学传记提到与华兹华斯计划写两类诗:用朴素的语言描绘凡俗乡土生活;用奇特想象表现超自然主观事件。45、拜伦是19世纪初叶英国诗坛最伟大的诗人,浪漫诗派“宗主”。(1)拜伦处女诗集:懒散的时刻,因为被否定价值,后发表战斗性长诗英格兰诗人和苏格兰评论家反击。(2)拜伦关于“勒德运动”的讽刺诗法案制定者颂、勒德分子之歌,哲理剧曼弗雷德,神秘剧该隐、天与地。46、拜伦:(1)拜伦的“东方故事诗”:传奇故事异教徒、阿比道斯的新娘、海盗、莱拉、柯林斯之围、巴里西纳。(2)“拜伦式英雄”:东方故事诗等作品中所塑造的一类人物典型,如康拉德、哈洛尔德等。高傲而倔强、忧郁而孤独、神秘而痛苦、与社会格格不入而对之进行彻底反抗的叛逆者英雄,其反抗多带个人主义特征,结局均是悲剧性的。其身上带有拜伦思想的个性气质印记。(3)拜伦作品的“世界悲哀”:主人公对世界和人生灰心丧气,终于感到包括知识在内的一切追求都毫无意义,体现了拜伦对有缺陷的人生和人类苦难存在的苦涩理解,极悲壮的叙事长诗锡隆的囚徒讴歌为自由而殒身的历史英雄精神。曼弗雷德悲观与反叛意识的表现达到顶点,拜伦称其为哲理剧。(4)拜伦“东方故事诗”的思想性格:普罗米修斯式孤独的反抗意志使其成为对贵族资产阶级及其观念模式的反叛者,有巨大社会进步性。其叛逆性格决定思想上是现存制度反对者,思想核心是自由与正义,与以压迫和奴役为宗旨的社会体制不两立。拜伦消极方面时常耽于梦幻、虚无,偶尔百无聊赖,但其浪漫如火的情感方式和为自由不惜殒身的人生观深远地影响了哲学思潮的气质。(5)拜伦的诗歌艺术特点:强烈主观抒情性和鲜明政治倾向性,其诗美学核心“诗的本身即是热情”;辛辣讽刺;浓郁感情基调、主人公非凡品质、感情的夸张、异国的情调、驰骋的想象力、强有力的浪漫主义、口语的运用。47、拜伦作品:(1)拜伦恰尔德?哈洛尔德游记:抒情主人公形象“我”,积极入世,热情洋溢,目光犀利的观察家、思想深邃的批评家,是位热爱生活、追求自由、敢于揭露、冷嘲热讽又善于斗争的民主战士。与叙事主人公性质完全不同,都明显有自传成分,既表现拜伦世界观的矛盾,又体现思想感情的整体。(2)拜伦唐?璜是诗体小说,代表浪漫主义时代欧洲诗歌创作最高成就。拜伦唐?璜人物形象:天真、热情、善良、顺从天性、无视清规戒律、绝少虚伪;对恋人忠心,不怯懦,但缺乏坚定信念,易随波逐流,无法掌撑自己命运,追求纯真爱情。拜伦唐?璜艺术特点:辛辣的讽刺、浓郁的浪漫主义为主夹着现实主义的描绘,兼叙兼议,灵活多样,不拘一格,语言明白晓畅,广采口语词汇、格律上借鉴意大利滑稽史诗“八行三韵体”。48、司各特:(1)司各特地位:19世纪浪漫主义时代著名英国诗人小说家,欧洲“历史小说之父”。(2)司各特传奇长诗:末代歌者之歌(3)司各特长诗:玛米恩(诗歌方面杰出代表)和湖上夫人(4)司各特历史小说:共29部,首部为长篇威弗利。49、司各特:(1)司各特的历史小说分类:关于苏格兰历史的:多反映苏格兰和英格兰的民族冲突及各政治集团间斗争。威弗利、清教徒,爱丁堡监狱刻画了令人难忘的民族性格。珍妮之妹艾菲爱侠盗而孕,巫婆接生转移婴儿,艾菲因虐杀婴儿的罪名入狱。珍妮作为清教徒,良知和责任使她未作伪证,但这个瘦小而未见过世面、一文不名而又孤独无依的农家女,不远千里涉险徒步去伦敦为妹向国王请命,热诚感动王后。在珍妮身上,蕴藏着一个真正的人的非凡品质和一个伟大民族的坚毅与勇气。关于英格兰历史的:艾凡赫、修道院院长、肯纳尔沃思堡以伊丽莎白女王感情纠葛为题材。关于欧洲大陆历史或以十字军东征为题材。昆丁?杜瓦、十字军英雄记、巴黎的罗伯特伯爵取材当代生活:圣罗南之泉(2)司各特小说艺术特点:引人入胜的情节和各条情节线索的复杂交织。人物鲜明突出、典型,能代表时代风尚。但对人物缺乏细致深刻的心理刻画,个别有败笔结构松散、冗长罗嗦,对历史事件缺乏考证。50、司各特艾凡赫:(1)司各特艾凡赫历史内容:12世纪末诺曼人征伐英格兰之初,“狮心”王理查率十字军东征未归,其弟摄政亲王约翰举行比武会笼络人心意图谋位,随国王远征的骑士艾凡赫优胜,但是战败的人劫走艾凡赫的父亲和女友后逃走,艾凡赫救回父亲和女友,艾凡赫父子和好,并与女友结为夫妻。(2)司各特艾凡赫人物形象:艾凡赫的父亲:塞得利克是坚守古老民族传统的萨克逊贵族代表,后臣服于理查。其形象带有讽刺意味,是历史的必然。艾凡赫:正面体现了作家理想、历史观及人生哲学,具有多方面意义。是中世纪骑士的典型,忠君、护教、行侠,对爱情坚贞不渝,兼有纯洁的感情和高尚的道德,某种政治原则的代表,顺应历史潮流,追求“凡事不应过分”的中庸之道。理查:勇武过人,慷慨大方,爱民如子。(3)司各特艾凡赫艺术特点:充分体现了司各特小说的艺术特色:传奇式情节和栩栩如生的历史风俗画面交相辉映。51、夏洛蒂?勃朗特:(1)反映情感经历自传小说:简?爱、维耶特爱上了自己的老师,强化了其道德上独立、完善了其意识。(2)夏洛蒂?勃朗特三姐妹:夏洛蒂?勃朗特:另有谢利、教授艾米莉?勃朗特:呼啸山庄安妮?勃朗特:艾格尼斯?格雷、怀尔德费尔府的房客52、夏洛蒂?勃朗特简?爱:(1)夏洛蒂?勃朗特简?爱人物形象:维护人格尊严,反抗逆境和傲慢无礼、专制自私的男人,追求独立平等。倔强而感情细腻、炽热。不愿接受以男性为中心的妇女观,称“我是自己的主人”,重视自我。对爱情理解独特,认为前提是人格的平等,有炽热的真诚感情,突出表现在对罗切斯特执着而强烈的爱情。是充满勇气、不向逆境妥协的个人奋斗的小知识分子形象。(2)夏洛蒂?勃朗特简?爱艺术特点:采用第一人称写法,形象塑造真实,语言质朴,感情真挚,亲切而富有感染力。(3)夏洛蒂?勃朗特简?爱意义:在歌颂主人公为改变个人命运而顽强不屈的抗争和追求平等意识同时揭露19世纪前期英国贵族资产阶级社会的冷酷,尤其是宗教与慈善机关的伪善,讽刺了上流社会的腐败、婚姻商业化等社会问题。53、王尔德:19世纪后期英国唯美派。(1)唯美派:源于19世纪中期的形式主义文艺思潮,开始之初产生于绘画,后来逐渐发展到诗歌、小说、戏剧。反对浪漫主义情绪外露的诗风,不满现实主义真实化倾向,主张为艺术而艺术,走进艺术的“象牙之塔”。代表作家有佩特、王尔德。(2)王尔德的唯美要点:“为艺术而艺术”(真正的艺术和现存社会制度根本抵触,生活已经毫无希望,人类已经没有出路,唯有艺术才是最真实的,唯有这道永恒之光才给人以希冀,断言艺术发展一般不依赖生活,尤其不受道德约束。艺术不带任何功利目的。反对现实主义,强调创作要绝对自由),反映了所谓的“世纪末”的资产阶级思想体系的危机。(3)王尔德的唯美讲演文献:英国的文艺复兴、撒谎的衰落(对话)、作为艺术家的批判家。(4)王尔德的作品:两个童话集快乐王子及其他童话、石榴之家,狱中忏悔著惨痛的呼声,最后的诗集累丁狱中歌。54、王尔德作品艺术特点:(1)王尔德唯一的一部长篇小说道连?葛雷的画像的矛盾性:不仅淋漓尽致地(尤其通过沃登勋爵之口)发挥蔑视道德的唯美观点,也从葛雷的命运恰好推翻了这种享乐主义和玩弄生活的哲学,有力地证明了破坏自然道德规则就一定会受到自然的报复,放弃操守人就会毁灭。作家本意似乎侧重于:既然葛雷罪行不见于本体而现于画像,那么艺术就比现实本身更能忠实地表达一切现象的精神本质,艺术绝对高于生活,生活恰是断送艺术的土壤。例如:葛雷爱的是女伶西碧儿所塑造的美丽的莎士比亚剧中的女主角形象而不是西碧儿本人。(2)王尔德的风情喜剧:温德米尔夫人的扇子、一个无足轻重的妇人、认真是最要紧的、理想的丈夫风格轻松,技巧精湛。描写以闲散、消遣、调情度日的上流交际社会,戏剧冲突一般不出家庭及个人关系的狭小范围,主角几乎是清一色仪态高雅风流蕴藉的绅士淑女。以闲暇为哲学、享受生活又嘲弄生活,其玩世不恭和打情骂俏,以极其聪明的言语,并在适度得体的方式下进行。较真实的反映了“世纪末”伦敦沙龙阶层悠闲、寄生的生活。(3)王尔德的颓废情调:莎乐美中唯美情趣及颓废成分发挥的淋漓尽致。游戏人生轻松气氛荡然无存,代之以如死一般坚强的对于爱与美的病态的向往,一种几乎是非理性的固执苦求。作家在此短小简洁的戏剧里不惜以诗意笔触渲染了色情调子,更加突出了作品的颓废特色,让人品味“爱的神秘比死的神秘更伟大”的颓废主题。55、惠特曼:(1)惠特曼简介:独立出版小报长岛人,后成为纽约鹰鹫报主笔,歌颂民主为你,啊,民主啊!、悼念林肯啊,船长!我的船长啊!、当紫丁香最近在庭院中开放的时候,视林肯为民主代表和反蓄奴制战士。(2)惠特曼草叶集题意:普遍而富有生命力,是民主、自由的理想、希望的象征,是耐苦的人民、蓬勃发展中的年青的美国的象征。(3)惠特曼草叶集“亚当之歌”含义:将年青的美国描画成神话般的图景伊甸园,主人即亚当。以饱满的热情、富有浪漫气息的诗笔,刻画这新天地、新居民的面貌,美洲大陆一草一木都显出其生命,美国人一言一行都如亚当般率真有力。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草叶集就是一篇“亚当之歌”或“开创者之歌”,而诗集确有一章十六首诗的亚当的子孙,这是叙述新伊甸园的“创世纪”,造物者是亚当的子孙(成千上万开辟新大陆的美国人)。56、惠特曼草叶集:(1)惠特曼草叶集艺术独创性及其影响:以全新的感受表现了美洲大陆的一切,呈现了崭新的诗歌形式,摈弃了传统诗歌的韵律形式,创造了富有内在节奏的“自由诗体”,该体式以短句为基础,诗行修短不齐,多用叠句、排比句、平行句或对偶句,以长句占主导,刻意营构雄辩演说气派,借鉴民谣表现手法,语言活泼鲜明,丰富形象,加上夸张和无拘束的表达风格,使诗作气势磅礴,情感抒发激越奔放。(这种“自由体式”是对诗歌艺术划时代的革新,为英国、美国乃至世界诗坛开辟了崭新的道路,包括中国现代自由诗体都受到启发。(2)惠特曼草叶集基本内容与主导思想:讴歌19世纪美国在资产阶级道路上蓬勃发展的形象。歌颂“自我”与“人”的力量,赞美劳动与在劳动创造中前进的美国、赞美大自然。是写于南北战争时期的诗篇,主要号召人们反对蓄奴制,揭露假民主,歌颂战士英勇行为,支持欧洲革命、贯穿全集的主线是美国自由资本主义时期关于民主与自由的理想,基本主题是讴歌民主、自由和人类平等。惠特曼说可以概括草叶集的字眼就是民主。渗透了时代感、战斗性和乐观精神。57、普希金:俄罗斯伟大诗人、小说家和剧作家。使俄罗斯民族品格和气派的文学真正开始。(1)普希金主要成就是抒情诗:自由颂、致恰巴耶夫、给普希钦、寄西伯利亚的囚徒、乡村、短剑、囚徒、致大海。(2)普希金的“浪漫主义故事诗”:又称“南方诗篇”的叙事诗高加索俘虏、强盗兄弟、巴赫奇萨拉伊泪泉、茨冈人(长诗主题是“自然”和“社会”的对立)(3)普希金的童话诗:鲁斯兰和柳德米拉、渔夫和金鱼的故事(4)普希金的诗剧:鲍里斯?戈都诺夫打破了古典主义三一律的教条,人物摆脱了单一化,具有复杂而又多方面的性格。“小悲剧”吝啬的骑士、莫扎特和萨利埃里、石像人、瘟疫流行的宴会(5)普希金的现实主义叙事长诗:努林伯爵、波尔塔瓦、铜骑士(6)普希金的散文代表作:别尔金小说集中的驿站长是俄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描写“小人物”的作品(短篇)。站长维林与女儿冬妮亚相依为命,女儿被过路军官拐走,维林到彼得堡找“迷途羔羊”,女儿昏迷,维林被赶而去世。上尉的女儿是普希金最后的长篇:取材于18世纪后期普加乔夫起义。普加乔夫成了爱自由宁死不屈的英雄。格利涅夫遇到普加乔夫给他酒、袄,后在白山炮台被俘,上绞架时被普加乔夫释放,后普加乔夫起义失败被俘就义。价值在于真实描写了俄国历史上最大的农民起义,指出了“官逼民反”。58:普希金的叶甫盖尼?奥涅金:诗体小说,长篇叙事诗。(1)普希金的叶甫盖尼?奥涅金主要人物:奥涅金、连斯基、达吉雅娜、奥莲加(连斯基的未婚妻,达吉雅娜之妹)(2)普希金的叶甫盖尼?奥涅金为什么是19世纪现实主义奠基之作:不仅取材现实,且用现实主义写实手法,广阔描写了19世纪二、三十年代俄罗斯方方面面,批判地反映了当时的制度、文明、传统和形形色色的风尚。就像别林斯基高度评价的那样:是“俄国生活的百科全书和高度人民性的作品”,“它对于俄国社会是一个自觉过程,它几乎是向前迈进的第一步,但却是多么伟大的一步!”(3)普希金的叶甫盖尼?奥涅金艺术成就:塑造了一系列鲜明生动的艺术典型,是俄国最早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的作品;现实主义诗体长篇小说,以第三人称叙事讲述主人公故事,塑造人物形象,又以第一人称抒情方式抒发作者主观感情、见解和议论。“抒情插话”对于表达作品思想内容起到了重要作用。风景描写出色,采用普希金特有的“奥涅金体”十四行诗节。(4)普希金的叶甫盖尼?奥涅金人物形象:奥涅金:是俄国贵族革命时期开始觉醒,又找不到出路的贵族知识分子典型。受到西欧民主思想启蒙,具有人道主义和民主主义思想倾向,品格岂气质远远高于周围贵族子弟。但没有明确主张和社会理想,在令人窒迫的社会现实中看不到出路和希望,所以苦闷、彷徨、忧郁、痛苦。得了“俄国人的忧郁病”,对于生活极端冷漠、愤世嫉俗、痛恨腐朽社会并希望改变现状,但不可能与其决裂,所以他不会正面反抗,只会消极逃避。其矛盾性在于:与达吉雅娜的爱情表现了他对纯朴真爱的不理解、自我优越感和精神空虚、与连斯基决斗表现他无力反抗上流社会的陋习,是一个“在他所安身立命的环境中的多余的人”,是俄国文学中第一个“多余人”典型。达吉雅娜:理想的妇女形象,“我忠实的理想”,纯朴、真挚、深沉、爱情上勇于追求,对人生、未来有美好的憧憬。59、雨果是19世纪法国浪漫主义文学代表,思想特点是具有极典型的资产阶级人道主义。(1)雨果的东方诗集:反对侵略,支持希腊对被侵略的解放斗争,谴责英、法联军侵入我国。雨果谈中国的一封信(2)雨果的序是浪漫派经典文献,被认为是声讨19世纪伪古典主义的檄文,法国浪漫主义文学宣言提出“美丑对照原则”。(3)雨果的诗集、小说、戏剧:东方诗集、秋叶集、惩罚集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海上劳工、笑面人、九三年欧那尼、吕伊?布拉斯(4)雨果作品的人物:巴黎圣母院:爱斯美腊达(美的化身)、卡西莫多(善的化身)、克洛德(宗教恶势力的代表)、孚比斯悲惨世界:芳汀、冉阿让、珂赛特九三年:朗德纳克是叛军、郭文是革命军、西穆尔登60、雨果欧那尼:(1)引起了法国文学史上的“欧那尼之战”,成为浪漫主义战胜古典主义的代表,主题不仅是对封建反动势力控诉以及对叛逆的青年一代的歌颂,还包括对人民群众力量的强调。(2)雨果欧那尼艺术贡献:首先以成功的剧本打破了古典主义法规之陈,树立了浪漫主义之新,充分体现在序中所提到的戏剧革新精神。挣脱“三一律”桎梏。不片面追求“合理”和剧情平稳发展的旧法,强调离奇曲折的高度戏剧性。不同于古典主义单一、单调的戏剧风格,贯穿对照或对比原则。语言上尝试革新,大量采用口语、俗语,刻意追求夸张峭拔,不落俗套。不成熟之处:由于过分追求夸张离奇和戏剧性,人物性格和某些细节显得不太真实,不太强调艺术描写和历史真实性和具体性。61、雨果巴黎圣母院:(1)雨果巴黎圣母院思想意义:以巨大的艺术力量猛烈抨击危害人类的恶势力,说天主教会使具有人性的人异化为魔鬼或使其毁灭。无限同情被侮辱损害的下层人民,热情赞扬其善良、仁慈、团结友爱、坚贞不屈的高尚品质,赞扬其团结起来为营救爱斯美腊达举行武装暴动的英勇战斗精神。以15世纪故事有力控诉鞭笞了封建贵族和教会残余势力,密切配合了法国人民埋葬封建王朝的七月革命,是对这一斗争的有力支持、鼓舞,现实意义很明显,时代感强烈。(2)雨果巴黎圣母院艺术特色:是一部将虚构故事置于一定历史背景的浪漫主义长篇小说。人物塑造上追求独特性、非凡性、贯穿夸张、对比原则及“美丑对照原则”所有对比都尖锐强烈,经过了夸大渲染,运用了丰富想象。在情节上强调奇人奇事,奇情奇境。夹叙夹议手法:环境色彩鲜明,心理描写细腻。(3)雨果巴黎圣母院中的克洛德:宗教恶势力的代表,是发展的复杂的性格。本来很有人性,宗教生活教义把它变成违反人性的禁欲主义者,但其道德观使其自然本能和欲望畸形化变为疯狂兽性。他既是宗教恶势力的代表,又是宗教恶势力的牺牲品,此矛盾性更深刻的暴露出了宗教生活、教义、势力的违反常人性,使一个本来正常的人,甚至是优秀的人陷入罪恶和痛苦的深渊。62、巴尔扎克:是19世纪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和杰出代表之一,他的唯物哲学观点和人道主义思想、强调面向现实,塑造典型人物,“严格模写现实”,广阔深刻的反映了法国现实。马克思和恩格斯称他为“超群的小说家”、“现实主义大师”,小说总集人间喜剧是“现实主义的伟大胜利”。63、巴尔扎克人间喜剧:(1)巴尔扎克人间喜剧的“分类整理法”:按内容性质分“风俗研究”为主干,又分“私人生活”、“外省生活”、“巴黎生活”、“政治生活”、“军事生活”、“乡村生活”六个场景。“哲学研究”。“分析研究”(2)巴尔扎克人间喜剧的“人物再现法”:使作品彼此联系,即同一人物可能出现在好几部小说之中,每一部反映他性格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阶段。(3)巴尔扎克人间喜剧的规模:计划作140多部,塑造二三千个出色的人物,实际包括96部长篇、中篇和短篇小说。(4)巴尔扎克人间喜剧的基本内容:19世纪上半叶法国资产阶级同封建贵族斗争的历史,其中心图画是资产阶级暴发户取代贵族资产阶级的发家史和贵族阶级衰亡史,“汇集了法国社会的全部历史”来突出中心。(5)巴尔扎克人间喜剧的思想内容:(包括基本内容)深刻描写封建贵族在资产阶级进攻下必然灭亡的历史。与封建贵族没落相对应又相交织的是资产阶级发迹史。对共和主义者的赞美和对社会理想的探索。十分注意揭露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的金钱关系。(6)巴尔扎克人间喜剧的基本主题:通过许多进行个人奋斗的知识青年为个人前途而奋斗的命运,广阔展示贵族资产阶级和金钱统治社会如何扼杀天才、腐蚀青年、亵渎艺术和科学,从而加深社会混乱和黑暗。幻灭三部曲集中描写了这一主题。(7)巴尔扎克人间喜剧的艺术特色:面对现实,终于现实,把艺术真实和历史真实高度统一;对生活素材典型化,塑造不朽的典型人物。(“杂取种种人”法);工笔描画环境,塑造典型人物。(典型环境中的典型人物);选择真实生动的细节,为塑造典型服务(细节的真实);(8)巴尔扎克人间喜剧的贡献:内容浩瀚,气势磅礴,气象万千,壮丽辉煌,史诗般反映一整个历史时代,掀起一代波澜壮阔的文学潮流,恩格斯考虑其创作提出现实主义创作方法的概念。被称为19世纪“现实主义之父”。64、巴尔扎克作品分析:(1)巴尔扎克的古物陈列室:德斯格里昂侯爵在法国大革命时举家藏匿,封建复辟后,欲保守,新资产阶级沙龙首领工业、银行家古瓦西埃向其妹求婚,遭到拒绝受辱,便诱惑其子维克杜尼恩伯爵堕落,使其欠钱后骗款被捕,侯爵终于屈服于金钱势力,维克杜尼恩被迫娶古瓦西埃的外甥女。(2)巴尔扎克的欧也妮?葛朗台:箍桶匠大革命时期行贿得地,又谋职掠财,利用弟弟破产、自杀,占侄儿便宜,欺负女儿气妻,“吝啬鬼”。其侄也掠夺海外殖民地。(3)巴尔扎克的幻灭:马克思称为“一部脍炙人口的小说”。大卫?赛夏和吕西安?夏同。大卫经营印刷厂,吕西安作监工而步入贵族沙龙,未成诗人而骗银行,使妹丈大卫破产,自杀不成,卖身给强盗。(4)巴尔扎克的农民:大贵族蒙戈奈将军加重剥削,农民反复辟斗争,富尔松老头等最后胜利。65、巴尔扎克的高老头:(1)巴尔扎克的高老头思想内容:通过拉斯蒂涅向上爬的经历见闻、背景描写,真实反映波旁王朝复辟时资产阶级暴发户对贵族社会的冲击;描写资产阶级凭借金钱、财富打败封建贵族,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中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也揭示了如皮安训的诚实个人奋斗之路,表明对社会前途的积极理解。(2)巴尔扎克的高老头中高老头形象:最突出特征是父爱。作为一种人物思想性格,包融了深刻的社会内涵和鲜明的时代特征,其悲剧不仅是个人或某一家庭的悲剧,更是一部发人深省的社会悲剧。其“父爱”中“父慈子孝”的封建宗法观与“金钱万能”的资产阶级道德法则渗透交融。以“悲剧”告终是封建宗法观念必将被资产阶级道德法则所战胜的历史悲剧。(3)巴尔扎克的高老头中拉斯蒂涅形象:一个被资本主义社会金钱势力所腐蚀、逐渐蜕变成资产阶级野心家的典型。起初是有几分正义感的热诚青年,鲍赛昂夫人、伏脱冷、高里奥为其生活导师,为其所上三课使其逐渐堕落。揭示出资本主义污浊世风、金钱万能法则对人性的腐蚀作用。66、波德莱尔:(1)波德莱尔作品:波德莱尔散文诗集:人为的天堂、巴黎的忧郁波德莱尔评论文章:浪漫派的艺术、美学珍玩波德莱尔诗集:恶之花是代表作,也是西方诗史象征主义诗歌奠基作。除代序致读者共分六章:忧郁与理想写诗人想在对美的追求和爱情陶醉中排除忧郁,但是失败;巴黎风光写诗人脱离精神世界,去观察现实,但失望于现实的丑恶与悲惨;酒是穷人的睡眠,孤独者的安慰,使人飘飘然,是“人工天国”的幻境;恶之花揭示酒只能骗人,不能解决问题,于是向往“放荡”和“死神”;反抗写诗人绝望而反抗,向魔鬼祈祷;死亡写诗人无助中只得向死亡寻求解脱。恶之花使法国诗歌在此走出国境,波德莱尔因此被誉为“诗人之王”。(2)波德莱尔地位:19世纪中叶法国著名诗人、美学家、文学评论家。其诗集恶之花为欧美诗歌开辟新时代,被誉为象征派先驱。其地位除源自其诗歌创作现代性,也源自其诗歌理论方面:A、波德莱尔的“非功利性”:对功利主义艺术观激烈抨击,认为诗除了自身外没有也不可能有其他目的。艺术应远离哲学与教诲,反对在创作中进行政治、宗教、道德等功利主义说教,主张“为艺术而艺术”,上承浪漫主义作家戈蒂耶、爱伦?坡,下启唯美派王尔德。B、波德莱尔的“审丑论”:主张“恶中掘美”,但非从道德角度说恶为美,而是从美学角度说“恶”东西可为艺术上的美,恶中有美,要从中发掘,则不能回避丑恶。只有回避而不敢正视丑恶才会有有害作品,不存在敢于写丑而成为不道德的作品。其“恶中掘美论”是对浪漫主义空洞纯情的一种矫正,与所谓“病态”的自然主义文学思潮息息相通。C、波德莱尔的“感应论”:是其诗歌理论核心,其一认为世界是“一部象形文字的字典”,其中万事万物存在一种神秘的“感应”关系;其二由对世界上述看法出发提出:诗人是世界的翻译者,不是去创造象征而是去体验和发现象征。诗人不应满足于事物表面现象和意义而只对其作简单摹仿、再现,而应深入到神秘世界内部,达到内在与外在高度契合,所以,其“感应论”即象征主义的坚实理论基石。波德莱尔被称为“象征主义先驱”,不仅因其恶之花提供了最早蓝本,更因其“感应论”为象征主义创作提供了理论依据,19世纪后期象征主义诗人马拉美、魏尔伦、兰波均出于此。波德莱尔第一个矫正了前浪漫主义直白浅露之弊。67、左拉:(1)左拉作品:第一部中篇小说集:给妮侬的故事第一部长篇小说:克洛德的忏悔家族史系列小说:卢贡马卡尔家族三名城三部曲:卢尔德、罗马、巴黎四福音书四部曲:繁殖、劳动、真理、正义理论著作:实验小说论、自然主义戏剧、自然主义小说家、文学资料其他:长篇小说一个女人的遗愿、马赛的秘密、黛莱丝?拉甘、玛德莱娜?费拉(2)自然主义文学特点:流行于19世纪后期,产生于批判现实主义之中的文学思潮和流派。强调写真实、再现自然(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不重典型化强调客观性,作者不介入作价值评价,只作解剖家。突出科学性即自然法则,认为人的性格、欲望、行为都受制于生物规律,尤其遗传规律。代表是左拉。(3)左拉黛莱丝?拉甘艺术描写的生理学视角:从崭新的艺术视角切入来观照和表现一个普通的奸杀故事。其中男女主人公黛莱丝?拉甘和洛朗在很大程度上并不是有思想、有感情、有意志的人,而只是由血肉、神经、欲望组成的生物体。作者首次明确地把生理分析引入文学,以此为基础铺陈主人公犯罪与毁灭、情欲与病态的心理,这在其本人乃至整个西方文学都是具有开拓意义的。这一创举,无疑建在当时最新科学成果(进化论、生物学和生理学)的基础上。(4)左拉卢贡马卡尔家族:副标题“第二帝国时代一个家族的自然史和社会史”其中的小酒店艺术特色:左拉是用遗传和环境对人的重大影响来阐述绮尔维丝的变化及其悲剧结局的。其描写显然透出他从遗传学角度去解释主人公悲剧命运的企图。(绮尔维丝、古波)并解释遗传的重大作用要环境诱发其发展,恶劣生存环境才是悲剧的直接原因。力图写出恶劣环境对人的腐蚀,写出某种环境的命定性。(遗传自然史,环境社会史)艺术上鲜明体现其自然主义小说情节淡化的倾向。所现严酷生活真实的令读者掩卷沉思,但作者却仅作了真实的纯粹客观的叙述,并未明确表露其思想、情感倾向。小酒店高度体现了左拉客观、真实的自然主义小说创作原则。68、显克微支:(1)显克微支早期创作中最优秀的短篇杰作:灯塔看守人、音乐迷扬科(2)显克微支历史小说三部曲:13册的火与剑和洪流、渥洛窦耶夫斯基先生(3)显克微支当代生活题材的长篇:没有训条、波瓦涅茨基一家69、显克微支历史小说:(1)显克微支历史小说艺术特点:显克微支的小说以结构严谨完整、情节波澜起伏,叙述委婉细致,语言朴实无华著称,其历史小说尤其如此。经匠心经营,作品中多意外曲折变化,戏剧性矛盾冲突扣人心弦,而故事结局安排出人预料。特别善于创造丰采迥异的人物形象和准确再现古代人思想感情、风俗习惯等,因时因地而异,给读者以不同感受。(2)显克微支历史小说长篇民族历史小说:十字军骑士以14、15世纪之交,波兰王国与骄横霸道的条顿十字军骑士团冲突与战争为题材,围绕这次反侵略战争历数骑士团残暴罪行,突出了战争正义性质,歌颂了波兰立陶宛团结一致反对外来侵略的英雄业绩,抒发了爱国主题。70、显克微支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品是你往何处去是其最精彩宗教历史长篇小说。思想内容:古罗马帝国尼罗朝期间即一世纪五六十年代,以皇帝为代表的异族的罗马对以基督教为代表的奴隶们的迫害及两者的斗争,全部情节以一个悲欢离合的爱情故事贯穿起来。出身皇族的青年军官维尼裘斯偶遇莉吉亚,产生痴狂爱情,其舅宫廷重臣裴特洛纽斯为其苦恋献计:皇帝以“人质”接入宫中再说服皇帝赏给维尼裘斯,莉吉亚进入宫中感觉到危险,幸亏其仆人乌尔苏斯趁维尼裘斯来花轿接时救其藏于基督徒中,维尼裘斯查明后抢劫险些送命,疗伤时被基督精神和莉吉亚情操所感动“改邪归正”,两人连心,皇帝纵火观景以创诗却嫁祸基督徒,大肆屠戮,莉吉亚遇险被乌尔苏斯所救,群众哗然,皇帝开赦,维尼裘斯获得幸福。作家以史诗的笔触活现了奴隶制帝国时期的可怕罪行、残忍堕落,所谓“罗马的光荣”以奴隶的汗、泪、血辉映而成,又以无限深情悲壮笔墨描写了基督徒崇高的品格、坚定的信仰和殉道的贞烈。71、茨威格:(1)茨威格混乱的感觉:中篇小说集,使其成为20年代最受欢迎的德语作家之一。(20世纪奥地利杰出的诗人、剧作家、小说家,卓越的历史学家和传记作家),中短篇集马来亚狂人(2)茨威格名家传记:三诗人:卡萨诺瓦、斯丹达尔、托尔斯泰三大师:巴尔扎克、狄更斯、陀斯妥耶夫斯基与妖魔搏斗:荷尔德林、克莱斯特、尼采精神疗法:本国医生默斯默尔、“基督科学”创始者玛丽?贝克艾迪和精神分析学派鼻祖弗洛伊德。(3)茨威格唯一的长篇小说:心灵的焦灼(4)茨威格象棋的故事:深刻揭露控诉法西斯对人的精神野蛮摧残与戕害,反映了作家个人内心的痛苦与不安情绪。抒发了反法西斯主题。72、茨威格激情主义小说:茨威格宁可压缩素材成中篇而不使其膨胀成长篇,说明了此乃从事小说创作的诀窍。其作品紧凑集中,不枝不蔓,故事发展跌宕多姿而激动人心,自始至终高潮不衰,保持某种紧张之感,好像处处高潮,时时有意外,令人不暇呼吸而一口气读到底。而紧张气氛的形成主要不在于离奇古怪的情节,而在于对人物激情化精神世界的强调,在于深入透彻的心理分析和对灵魂深幽角落的细致挖掘。73、茨威格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的人道主义主题:既是对一个献身于爱情的被损害的妇人的深情歌颂和沉痛叹惋,又是对一个亵渎感情玩弄异性的所谓“体面人”的致命的鞭笞和辛辣的讽刺。小说的最杰出之处在于它是一曲对人性中至情至诚的深情颂歌,其遭遇乖蹇正好引起人们的共鸣。从艺术角度来讲,它是扣人心弦的心理分析作品,又是对于激情强化处理的激情主义杰作。74、T?S?艾略特:(1)艾略特重要诗集:有题为诗集的三个诗歌集,著名长诗普鲁弗洛克的情歌、荒原、四个四重奏使其获得诺贝尔文学奖(1948年)(2)艾略特文学批评论著:传统与个人才能、玄学派诗人、批判的功能、诗歌的用途和批判的用途、古代与现代文集(3)艾略特在西方地位及主要文学主张:20世纪西方最负盛名的诗人、杰出的文学批评家、剧作家,是在英美诗歌发展的关键性时刻步入诗坛,根据自成系统理论创作实践,使英美诗歌面貌发生根本性变化,用“荒原”意象准确而逼真刻画了20世纪初叶西方精神危机,一时形成“荒原文学”现象,成为“荒原作家”无形中的“精神领袖”。其文学批评中“非个人化”理论影响深远,即反对诗歌的主观自我表现,主张现代诗人要对诗人的个性作最少要求,对诗人艺术作最大要求。作品与诗人个人生活情绪无关,生活与艺术存在绝对的、不可逾越的界线;思想感性化,用“知觉来表现思想”;诗人工作是纯技术性质的,高超的技巧是诗人职责。与“非个人化”配套的基本技巧是“客观对应物”。读者不要企图从诗人生平找出诗人的人格线索。艾略特以“非个人化”为核心的诗歌理论,是对前期象征主义的发展,对纠正其艰涩朦胧具有重要作用。这些理论为英美新批评派奠定了基础,艾略特因此成为“新批评派”先驱。75、艾略特荒原:(1)艾略特荒原思想内容:是现代派诗歌的里程碑,分为五章。死者葬仪写荒原上现代人虽生犹死,却不愿醒悟。对弈写上流社会妇女堕落,下层社会女人庸俗。火诫写人们皆受欲火煎熬,公司小职员与女打字员有欲无情。水里的死亡写情欲泛滥必然死亡,暗示只有向上帝投降才能解脱,雷霆的话写“舍己、同情、克制”是人类自救的唯一途径。(政治思想保守)采用神话传说、人类学、文学中许多典故,以强烈的暗示、多层次的意象,展示了西方文明的危机,反映了一战后西方知识分子最普遍的幻灭情绪,是对当时西方普遍存在的社会状态的最集中、最凝练的概括。(2)艾略特荒原艺术特色:内心独白的运用;广泛运用自由联想;往往把人物放入戏剧化场景中,具有戏剧性;多通过生动感人的形象暗示无法或无需表达的思想,在理性与感性统一中追求思想的感性化效果;实施“非个人化理论”在追求“思想感性化”时极力达到情感场面化、具体化,即著名的“客观对应物效果”;大量运用文学的、历史的典故和神话象征背景的多层次与丰富性;丰富多样的象征:“水”象征生命的源泉、死亡、情欲泛滥,“火”象征情欲之火,死亡之火,“再生之火”;神话色彩的框架结构。76、卡夫卡:20世纪初德语文学最杰出作家,西方现代主义各流派奠基人,现代派鼻祖(奥匈帝国)(1)卡夫卡“孤独三部曲”(都未完成):美国、审判、城堡(2)卡夫卡短篇小说:判决、变形记、地洞、在流放地、乡村医生、饥饿艺术家(3)孤独是卡夫卡作品主要主题(4)卡夫卡作品基本内容:卡夫卡美国:卡尔?罗斯曼,德国体面人家的孩子,被诱骗遭到放逐现实为主加梦幻色彩卡夫卡审判:银行经理约瑟夫?K。体现了对资本主义司法制度及其官僚机器的揭露和批判。法庭是超人异己力量,案子象征人生的案子。情节破碎、场景夸张荒诞,更抽象、象征色彩更浓厚。卡夫卡城堡:主人公K,无来处、身份。城堡只是一个象征物:权力与异己力量、百姓与国家对立,K的命运象征小人物,现代人、孤独人的命运。卡夫卡变形记:旅行推销员格里高尔?萨姆沙揭示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中劳动对劳动者身心的异化,表明人自身价值的丧失,显示人在此世界上不能掌握自己的命运,用“甲虫”使主人公与同类隔离,揭示人在社会中的孤立、悲哀和人与人之间的隔膜和无法沟通。(5)卡夫卡作品艺术特色:无具体时间、地点和背景,不求故事明晰、人物性格的典型化、环境描写的具体性。只化奇异为平凡,把难以置信、无法解释的事件置于日常生活中,让荒谬与合理、虚幻与现实结合为一个整体,展现一幅神秘、梦魇般的非现实的又像是处处可见的超现实的图画,这是其最基本的艺术特点。通过奇妙的构思和象征、荒谬、独特的讽刺,简洁、平淡、冷漠的叙述等艺术方法把现实与非现实、合理与悖理、常人与非人并列,把虚妄的荒诞现象与现实的本质有机结合,构成了“卡夫卡式”的风格。其创作使超现实派、表现派见到了影子,象征主义和存在主义遇到了知音,荒诞派和新小说派碰到了同类,黑色幽默和魔幻现实主义发现了祖师,所以说卡夫卡是现代主义文学最重要的奠基人之一。77、乔伊斯:(1)乔伊斯主要作品:唯一诗集室内乐、短篇小说集都柏林人、尝试用意识流手法写的第一部小说是自传体长篇青年艺术家的肖像、穷尽意识流技巧为“意识流”小说树起了难以企及的丰碑的尤利西斯、使意识流达到一种夸大的精致程度以致毁坏了“意识流”的芬尼根的觉醒(18种语言“梦幻小说”)(2)乔伊斯是20世纪前期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奠基人和代表人物之一。是杰出的“意识流”小说大师。“意识流”小说基本特点:20世纪兴起于西方,以表现人们意识流动、展示恍惚迷离的心灵世界为主的小说。以象征暗示、内心独白、自由联想为主要特征。“意识流”代表作家:乔伊斯、伍尔芙、普鲁斯特、福克纳等。40年代后,纯粹的“意识流”小说不复存在,但其写作技巧渗进后来的各种创作。78、乔伊斯尤利西斯:(1)乔伊斯尤利西斯主旨意义:评论家历来众说纷纭,大体体现如下两个方面:对现实人生的普遍状态做了真实的反映,恢复了“二加二等于四”这样一种朴素简单但却长期被搞乱了的真理;人生的意义在于爱。(2)乔伊斯尤利西斯艺术特色:标志乔伊斯“意识流”技巧成熟、完善,在小说的形式和结构上堪称一场革命,被称为“意识流的百科全书”。多采用第三人称过去时态结构,无完整情节、时间、逻辑。语言不连贯。内心独白与感官印象的呈现相结合;运用平行类比和象征手法;集多种文体大成。(象征、写实、自然主义等,多种语言、多种领域)奇特的结构。79、劳伦斯:(1)劳伦斯的主要小说:短篇小说:菊馨、你抚摸了我、木马优胜者、爱岛的人中篇小说:狐、小甲虫、骑马出走的人、少妇与吉普赛人、逃跑的公鸡长篇小说:是集中体现其创作成就的:白孔雀、儿子与情人、彩虹、恋爱中的女人、恰特莱夫人的情人(2)劳伦斯的重要诗集:一共12部,主要有情歌、新诗、海湾、鸟兽花草、三色紫罗兰(3)劳伦斯的散文集:意大利的曙光、恰特莱夫人的情人的提议、精神分析与无意识(4)劳伦斯作为现代主义小说大家的文学史地位:20世纪初杰出的英国作家,其“性探索小说”是西方现代文学中一个重要现象,其地位主要由小说奠定(10部长篇、9部短篇、1部中短篇集),其作品中,翔实锋利、凝重犷放,自然主义细节白描有之,象征更被大量运用,自然主义和象征主义合流而成现代主义,所以劳伦斯的自然主义特征,被称为是劳伦斯创作的“现实主义”。80、劳伦斯创作:(1)劳伦斯作品的思想内容:劳伦斯儿子与情人:是其第一部获得广泛承认的,中心主人公保罗(男)、米丽安(纯粹精神之爱)、克拉拉(单纯肉体满足)具有“发展小说”特点。劳伦斯彩虹:以一家族三代人婚恋继续其对两性关系的探索,第一代汤姆?布兰文与妻子波兰爱国者遗孀莉蒂亚(个性消匿的结合),第二代汤姆?布兰文的侄子威尔?布兰文与莉蒂亚前夫的女儿安娜(个性妥协的结合),第三代威尔?布兰文的女儿厄秀拉?布兰文与没有思想却英俊的炮兵军官安东(体现追求个性相异的迷惘)。结尾所现彩虹象征一种自然和谐的两性关系,象征两性间身心完全满足之后得到的那种圆满的幸福。题材内容、手法技巧比以前更加体现现代主义倾向。(2)劳伦斯作品的艺术特色:以恰特莱夫人的情人为例,叙述了一个老而又老的三角恋爱情节(拉格贝庄园主克里福?恰特莱、其妻康妮、护林人梅勒斯),在小说中,康妮的复活和新生通过性爱来完成,性爱是小说中心,而且在一个极深刻、极丰富的象征意义上体现了本主题,性爱(比喻和象征)构成了劳伦斯全部创作核心,其创作中表面的性爱描写多含着一种冲突(即感性与理性、自然与文明),一般劳伦斯的小说很少像传统小说般刻意营造离奇曲折、戏剧性很强的情节,而是多以心理深度挖掘见长,不追求结构起转承合,匀称完整,而多灵活多变,不拘一格。自然主义和象征主义是劳伦斯创作两大构成要素。81、萨特:(1)法国现代著名哲学家、文学家,存在主义哲学和文学代表人物,曾经拒绝接受诺贝尔文学奖。其第一部哲学著作想象、第一部短篇小说墙标志其成为“存在主义”哲学家和“存在主义”文学家。作为“存在主义”哲学家,论著主要有存在与虚无、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辨证理性批判;作为“存在主义”小说家有长篇恶心、短集墙、多卷集长篇自由之路;作为“存在主义”戏剧家有苍蝇剧本;作为“存在主义”文学批评家有文艺理论著作什么是文学、文学家评传波德莱尔、文论集一种境遇剧、回忆录字、七十岁自画像(2)萨特剧作的思想内容:萨特苍蝇:阿伽门农回国后被妻子和情夫谋杀,苍蝇旋转不离,其子俄瑞斯忒斯(现代斗士的象征)返乡复仇驱赶苍蝇,众神之王朱庇特要惩罚俄瑞斯忒斯,引起争论。萨特禁闭:地狱中3个灵魂互诉入狱原因,开始全部说谎,后来又争风吃醋,彼此猜疑忌恨中说出男的是临阵脱逃被处决,一个女的是心理变态的同性恋者,第二个女的是一个色情狂,曾经溺死亲生女儿,通过这一男二女三个生前犯有罪过和错误的鬼魂在地狱这一特殊境遇中的选择,得出“他人既是地狱”。萨特死无葬身之地:二战胜利前队长若望逃跑,战士卡诺里斯、索尔比埃(假招供骗松绑后跳楼自尽)、昂利(受许诺杀吕丝的弟弟弗朗索瓦),若望被捕以假情报获释。(自由选择本质)萨特毕恭毕敬的妓女、脏手(3)萨特的境遇剧:是萨特为宣扬自己存在主义思想所特设的戏剧类型。其剧作不按传统原则处理环境与人物关系,而是让环境支配人物,只给人物置于艰难境地或绝境,并运用一切艺术手段,渲染人物对生存环境的恐惧感,让人物在特定环境中选择行动造就自己的本质,表现自己性格和命运,其基本创作主旨是萨特存在主义哲学三原则:“存在先于本质”、“他人既是地狱”(或者说“世界是荒谬的、人生是痛苦的”)、“自由选择”。还常用象征手法。82、贝克特:(1)荒诞派戏剧:与存在主义关系:存在主义寓哲理于形象、情节,基本主题是表现人生的荒谬与痛苦,人的被异化,不拘一格运用表现手法,传统和现代并用。“荒诞派戏剧”是“存在主义哲学”直接影响下产生的,基本主题是“荒诞”和“抽象”,没有完整连贯情节,没有戏剧冲突,舞台形象支离破碎,人物语言颠三倒四,道具奇特怪异,思维混乱不堪,表现现实的荒诞、丑恶、恐怖,人生的痛苦、绝望和人与人的隔阂。得名于英国戏剧理论家马丁?艾思林荒诞派戏剧,奠基之作是法籍罗马尼亚人尤奈斯库的秃头歌女,法籍爱尔兰人贝克特为其代表作,法籍俄国人阿达莫夫。(2)贝克特创作概况:处女作婊子镜、长篇莫尔菲、瓦特以及三部曲小说马洛派、马隆纳之死、无名的人,等待戈多的成功捧走诺贝尔文学奖自此转入戏剧,如结局、啊!美好的日子!。等待戈多是戏剧处女作及代表作。83、贝克特等待戈多:(1)贝克特等待戈多思想意义:(流浪汉戈戈、狄狄、波卓和其奴隶幸运儿,另有一个男孩)通过两个流浪汉永无休止而又毫无希望的等待,揭示了世界的荒诞与人生的痛苦,显示人与外部的客观世界是处于一种无法感知的隔绝状态,因为所处客观世界荒诞不经,所以,常为荒诞的现实所吓倒,剧中人与人之间既无法分开又相互隔绝的关系,也体现了一种人生的荒诞,表现了现代西方人希望改变自己生活处境又难以如愿的绝望心理。是一部反传统、反理性的剧作。(2)贝克特等待戈多中的“等待”在剧中具有抽象的形而上的意义,它事实上乃是贝克特对人类生存境况的一种寓意性说明,具体含嬗递关联的三层意蕴:“等待”是一种缘于痛苦的痛苦;“等待”也就是希望;“等待”也是抗争,等待是痛苦,因为痛苦产生希望,希望便能促使人去行动。(3)贝克特等待戈多的艺术特点:完全抛开在传统戏剧中必不可少的完整的情节和结构,用“直喻”的方法强化了“纯粹戏剧性”。摒弃正常语言形式,通过非理性夸张,以达到使人物感情外化的目的。大量运用“怪诞”手法,具有浓重的寓意象征意味,“怪诞”是贝克特等荒诞派剧作家戏剧创作的基本手法,它在一种超过极限的夸张中,使普通形而下的现象或事物扭曲变形,得到一种高度概括、抽象的形而上的意义。84、索尔?贝娄:(美国“犹太作家”杰出作家)(1)索尔?贝娄小说创作的发展演变:索尔?贝娄40年代,步入文坛。短篇两个早晨的独白,第一个长篇晃来晃去的人主旨是对人生奋斗道路和人类自决能力的探究;第二部长篇受害者。索尔?贝娄50年代,走向成熟。奥吉?玛琪历险记写了一个来自芝加哥的贫寒青年犹太青年奥吉?玛琪在寻找工作过程中的流浪冒险故事及其感受,小说借鉴了哈克?贝利芬历险记等“流浪汉故事”模式,结构松散,时空转换频繁,可读性强。雨王汉德逊继续了与之相类似的流浪汉冒险故事题材,叙述了一个古怪的美国百万富翁到非洲探险游历的故事。汉德逊的思想面貌和精神状态显示了在物质发达的美国所存在的精神危机,反映了当代西方文明社会中知识分子追求真理、探索人生道路的强烈愿望。索尔?贝娄50年代的两个长篇与40年代的两个长篇相比较:作品中主人公的活动范围扩大了,他们往往在比较辽阔的自然环境或社会环境中活动,并且在一种更深的内心探索中,展开精神的成长过程。索尔?贝娄从60年代至今,是其小说创作获得辉煌成功的一个时期。这期间,除了少数短篇小说和剧本发表外,又有5篇长篇小说出版:赫索格、赛姆勒先生的行星、洪堡的礼物、系主任的十二月(1982)、更多的人死于心伤(1987),在两次获得全国图书奖、一次国际文学奖和一次普立策小说奖,并最终于1976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事实上已经成为执美国文坛牛耳的头面任人物。这个时期索尔?贝娄的小说创作,逐渐从其原来热衷的流浪与冒险的题材中摆脱出来,进一步把热情与力量投放到对社会和人类的新的、更为深入细致的探索中。其中,赫索格和洪堡的礼物是最能体现这种精神探索的重要作品,也是索尔?贝娄小说创作中的代表作。(2)索尔?贝娄洪堡的礼物的思想意义:在洪堡的礼物中,贝娄把美国物质高度发展的“丰裕社会”的种种疯狂表现,看作一种无法逃避的社会存在,认为人们在不由自主的被抛进这样的存在之中,人生只能是一种游离于人的自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