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扶贫资金的生态经济效益分析_第1页
甘肃省扶贫资金的生态经济效益分析_第2页
甘肃省扶贫资金的生态经济效益分析_第3页
甘肃省扶贫资金的生态经济效益分析_第4页
甘肃省扶贫资金的生态经济效益分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甘肃省扶贫资金的生态经济效益分析 张艳荣 内容提要 扶贫资金使用的生态效益是扶贫工作取得持久经济效益的基础。本文对甘肃省 1983 2000 年扶贫资金使用的生态效益进行了分析评价,从工程措施、耕作措施、生物措施、农村能源、法规建设诸方面,提出了提高甘肃省扶贫资金生态经济效益 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 甘肃省 扶贫资金 生态效益 措施 贫困和自然灾害紧密相连 ,甘 肃省贫困地区自然灾害的特点就是发生频率高 ,灾后恢复生产、生活慢。从客观上讲 ,甘 肃省贫困地区不断增发的自然灾害首先同地理环境和恶劣的自然条件有关 ,贫困地区多处于 生态脆弱带 ;从主观上讲 ,资源利用方式不当所带来的人为破坏也相当严重。由于人口数量过速增长 ,资源超载相当普遍 ,贫困人口为了基本生存需要不得不毁林、毁草、开荒种粮和解决生活热能需要 ,随之导致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生态环境的破坏 ,又 会使自然灾害增加。就这样 ,贫困地区越穷越垦、越垦越穷 ,陷入了 恶性循环之中。通过实际调查取得的资料来看 ,帮助农民脱贫致富的根本出路关键是治理水土流失 ,改善 农业生产的基本条件 ,恢复 农业生态系统的平衡 ,实现农业生态系统内要素的良性循环。只有取得了良好的生态效益 ,才有可能在此基 础上取得较好的经济效 益和社会效益。 甘肃省贫困人口主要分布在“两西”地区及南部 10 县 ,下面我们以“两西地区”和南部 10 县为例对甘肃省扶贫资金使用的生态效益进行分析和评价。 (一 ) 甘 肃省扶贫资金使用方向 1983 2000 年 18 年 间 ,甘肃省两西地区投入“三西”专项资金 33118 亿元 ,其中用于改 变基本条件方面的资金 21178 亿 1元 , 占 “ 三西 ” 专项资金的 65. 64 % ,用于 区域经济开发、改善生态环境方面 7103 亿元 ,占 “ 三西 ” 专项资金 21. 19 % 。甘肃省扶贫资金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的技术措施主要包 括 :工程措施、生物措施、 农村能源建设等。其中 ,工程措施又包括 :大中小型 农田水利工程、干支渠补砌、打井、打水窖、修涝池及蓄水池、集雨补灌、坡改梯、小流域治理等 ;生物措施又包括 :造林、封山育林、沙生植被封 护、定植果园、育苗、种草等 ;农村能源建设又包括 :营造薪炭林、供煤、省煤节柴灶推广、沼气建设、风力发电机推广等等。 (二 ) 甘 肃省扶贫资金使用生态效益评价 对于甘肃省扶贫工作的重点 ,国 2务院“三西”领导小组和甘肃省委省政府经过科学的论证 ,确 定第一步“基本解决温饱 ,初步改 变面貌”的建设目标和“兴河西之利 ,济中部之贫 ” ,“ 有水走水 路 ,无水走旱路 ,水旱路不通另找出路 ” 的建 设方针 ,拟定了“三年停止植被破坏 ,五年解 决温饱 ,两年巩固提高”的建设步伐 ,其中把建 设的重点放在抓水利设施兴建和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上。 通过一系列的工程设施、生物设施、农耕措施、及农村能源建设的结合 ,甘 肃省“两西”地区及南部贫困地区基本上停止了“铲草皮、挖草根”和乱开荒现象 ,治理水土流失面 积逐年增加 ,生 态环境有了较 甘肃农村经济年鉴 ,1995 ,1996 ,1997 ,1998 ,1999 ,2000. 中 国统计出版社 ;甘 肃省扶贫办公室 ,甘 肃省统计局编 . 甘 肃省老区贫困地区十年扶贫开发资料汇编 (1986 1995) M11996 年 8 月 ;甘 肃省两西农业建设指挥部编 1 甘 肃省两西地区农业经济资料汇编 (1949 1985) M11986 年 7 月 大改善 ,农业生产条件和生产力得到提高 ,有效地解 决了部分地区群众的吃饭问题 ,取得了良好的生 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1. 农田水利工程为甘肃省贫困地区生态 环境的改善创造了基础条件。 1983 2000 年 ,“ 两西”地区和南部 10 县共兴修大、中、小型条件工程 1597 项 ,其中大中型 项目 127 项 ,补砌干支渠 4280. 31 公里 ,有效 调节了地区间水资源分布不均 ,对缓解个别地区日益严重的水资源危机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打井 2045 眼 ,水窖 (含 121 雨水集流 ) 39. 63 万眼 ,修 涝池及蓄水池 15931 座 ,解 决了 339. 27 万人次的 饮水问题 ,提高了人 民的生活质量 ;集雨 补灌 132. 29 万 亩 ,新增有效 灌溉面积 339. 27 万 亩 , 新增保 证灌溉面积 224. 43 万 亩 ,改善了 农业生产条件 ,提高了 粮食单产 ;新修梯田 772. 09 万 亩 ,减少了水土流失 ,起到了保持土壤养分和涵养水源的作用 ;小流域 综合治理848. 43 平方公里 ,改善了流域小气候 ,使流域内的生态环境向良性方向发展。 2. 大面 积植树种草对甘肃省生态环境的改善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1983 2000 年 ,“ 两西”地区和南部 10 县共造林 1287. 52 万亩 ,封山育 林 381. 44 万 亩 ,封 护沙生植被 284. 67 万 亩 ,定 植果园203. 17 万 亩 ,提高了甘 肃省森林覆盖率 ,1999 年甘 肃省森林覆盖 率达到 9. 04 %;增加了 草木郁闭度 ,涵 养了水源 ,减少了水土流失。 3. 农村能源建设从另一方面减轻了人口过快增长对农业自然资源的压力。 1983 2000 年“ , 两西”地区和南部 10 县共建沼气 12477 个 ,风力发电机 759 台 ,推 广使用省煤节柴灶 93. 86万台 ,供煤 53. 52 万吨 ,有效地解 决了群众的燃料问题 ,减少了毁林、毁草现象的发生。 4. 甘 肃省贫困地区经济社会状况都得到很大改善。甘肃省扶贫资金取得的较好的生态效益促进了农村地区的全面发展。由于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善 ,甘 肃省粮食生产基本实 现区域内供需平衡。全省粮食总产量已由 1982 年 46. 9 亿公斤增加到 1999 年的 81. 8 亿公斤。河西商品粮基地建设已初具规模 ,每年提供商品 粮 10 多 亿公斤 ;中部地 区粮食产量由 16 亿公斤增加到 32 亿公斤 ,翻了一翻 ,调进粮由“两西”建设前的 6 亿公斤 ,1996 年 达到基本自给 。 二、提高甘肃省扶贫资金使用生态效益的措施及途径 近一百年来加拿大农业用地不断减少 ,气 候又不稳定 ,致使 资源衰减成为一个较为严重的问题 ,为此 ,加拿大 对造成资源衰减的农业活动进行了一项短期的辅助性的试验研究 ,根据 公有和私有土地的接受能力、技术措施在实践中可行性和适宜性 ,对水保措施进行评估 ,对资源保护政策进行专题研究 ,结论是农民宜于接受和采用的水保技术措施有以下几类 : (1) 作物 栽培措施 ; (2) 耕作措施 ; (3) 工程措施。我 们借鉴和吸收加拿大的成功经验 ,并 结合甘肃省实际 ,提出提高甘 肃省扶贫资金使用生态效益的三大直接措施 (即工程措施、 农 3耕措施、生物措施 ) 和 两个间接措施 (农村能源建设和法律法规措施 ) 。 (一 ) 工程措施 实践证明 ,兴建大中小型水利工程、集雨补灌、打水窖、修涝池及修水池等工程措施 ,可以有效 调节 水资源在空间上和时间 (季 节 ) 上分布不均 ,解 决干旱少雨地区人畜饮水问题 ,增加有效灌溉面 积 ,提高 粮食单产 ,加快 脱贫致富的步伐 ;而在丘陵或 缓坡地带的坡改梯工程措施 ,可以有效 减少水土流失 ,保持土壤中 的养分和涵养水源 ;在 沟谷和耕地旁建造的小池塘和蓄水池可以蓄水增灌 ,改 甘肃农村经济年鉴 ,20001 中 国统计出版社 善灌溉 条件 ,改 变以往靠天吃饭的被动局面 ,从根本解决农民的温饱问题。 (二 ) 农耕措施 作物栽培措施有不同作物的间作、轮作、种植绿肥等 ,这些措施为土壤提供了保护层 ,补充了土壤中的有机物 ,保持良好的 土壤结构 ;耕作措施有免耕、少耕和 垄耕 ,能 减少土壤侵蚀 ,减轻 结构破坏的程度 ,保 护土壤表面的浅茬覆盖层 ,而 横渠系统和地边沟的耕作措施可以有效排水 ,促 进土壤通气、防蚀。 (三 ) 生物措施 1. 种草 养畜。据调查 ,我 国西北部坡度为 20 度的土壤每年流失2. 1 吨 P 亩土壤 ,而有草覆 盖时 ,可以 减少地表径流 30 % 40 % ,固定土壤 85 % 95 % ,由于草本植物根系集中分布在 0 30 厘米的表土 层 ,因此比 树木有更大的保持表层水土的功能。应该先通过种草 ,减少水土流失 ,培肥地力 ,然后再造林 ,实行“草、灌、乔”结合的科学治理程序 ,达到林草相辅相成 ,彻底治理水土流失 ,增 强涵养水源、防洪固土能力 ,为建立生态农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种植经济草地 ,不但能恢复、保 护农业生态环境 ,还可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另据测定 ,以 亩产 300 公斤小 麦 ,折合蛋白 质 30 公斤 ,淀粉 210 公斤。改种豆科牧草每 亩可获鲜草 5000 公 斤 ,生 产蛋白质 180 公斤 ,无氮营养物 854 公斤 ,且苜蓿、红豆草等豆科牧草的抗旱能力是小麦的 3 7 倍 。 2 亩苜蓿养 1 头牛 1 年可 获利 1000 1500 元 , 是正常年份小 麦价值的 2 3 倍 ,而投入的成本 费用则不到种小麦的40 % ,投 入产出比为 1 :30 左右 ,经 济效益非常可观。 2. 植 树造林。 (1) 分 区种植 ,合理布局。在 树种安排上 ,因地制宜 ,选择适合各类区域气候土壤的树种 ,组织育苗栽种以提高造林成活率。在林木结构上 ,合理搭配 ,发挥群体优势 ,控制和 减少病虫害 ,提高生 长率 ,取得 较好的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2) 建立种苗基地和林 业集中产区。 (四 ) 加 强农村能源建设 (1) 提高 认识 ,增 强抓好农村能源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2) 精 心规划 ,明确 农村能源建设的目标和重点。(3)科教结合 ,增 强农村能源发展后劲。通过多种渠道 ,开展多层次的技术培训 ,培 养一支农民技术员队伍 ,使其成 为农村能源技术推广的载体和传播者。 (4) 搞好宣 传 ,依法加 强农村能源管理。 (五 ) 不 断完善并严格执行相关法律、法规 ,对破坏生态环境的行径严惩不怠 以农 4业资源“有偿使用”、“谁污染谁治理、谁破坏谁恢复 ,谁开发谁补偿”为原则 ,对已有的法律、法规进行全面审查 ,将不符合持续发展原则的条款加以剔除 ,并加快 对我国极端短缺的农业自然资源合理利用与保护的法制建设。利用先进的监测技术和手段 ,实行农业自然环境资源的定期普查制度 ,建立 动态监测网和数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