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习水县旅游发展初步探讨_第1页
贵州省习水县旅游发展初步探讨_第2页
贵州省习水县旅游发展初步探讨_第3页
贵州省习水县旅游发展初步探讨_第4页
贵州省习水县旅游发展初步探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9卷增刊 经 济 地 理 ECONOMIC GEOGRAPHY Vol. 19, 1999年 10月 第六届全国丹霞地貌旅游开发学术讨论会论文集 Oct. , 1999 贵州省习水县旅游发展初步探讨 * 彭 华 1 钟 韵 1 袁 明 2 陈传勇 2 ( 1中山大学 地理 系,中国 广东 广州 510275; 2习水县旅游局,中国 贵州 习水 564600) 提 要 :习水县具有以夜郎山丹霞地貌风景区为代表的一批高素质风景资源和良好的高原避暑度假环境,文化景观尤其是长征文化和国酒文化具有较高的知名度,加上其他辅助性自然与文化景观,使习水形成一种结构性旅游吸引。但基础条件尤其是交通条件构成旅游发展的限制性因素,旅游设施和旅游服务尚不适应 现代旅游的需要,是一个旅游资源丰富而开发条件较差的地区,旅游发展属于起步阶段。 本文提出根据区域实际,坚持依托资源、发掘特色、简易起步、滚动发展的原则,采取以生态观光和高原度假旅游开发带动区域旅游发展的模式,以节约型的资源利用起步,以生态旅游为主题,面对川黔渝基本旅游市场,优先开发高品质资源,建成以夜郎山生态旅游为龙头,以高原避暑度假为特色的旅游区;重点改善以道路交通为主的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致力于创造旅游业持续发展的良性机制,可望将习水建成在省内外有较高知名度的旅游目的地,成为川黔渝旅游体系的一个 重要部分,并使旅游业成长为习水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 关键词 :习水县;丹霞地貌;文化景观;旅游左右;旅游开发 1 习水县概况 习水县地处贵州省北部边缘,属遵义市辖。西北与赤水市接壤,东北与四川合江县、重庆江津市和綦江县、西南与四川古蔺县为邻,南部与仁怀市和桐梓县相连 (图 1)。全县 3127.7km2,有汉、苗、彝等 12个民族,人口 63万。 1.1 自然地理概况 习水位于大娄山脉北 坡,是贵州高原与四川盆地的过渡带,河流溯源侵蚀使得高原面遭受强烈切割,外围多条河谷特别是在北部边缘的夜郎山区形成高差达 500-700m的高原峡谷区 (图 2)。东部边境最高峰黄沙岩海拔 1872m,高原面平均海拔 1200-1300m,西部赤水河出境处河滩海拔 275m,境内总高差 1597m。河网密度 0.49km/km2-0.77km/km2,最大可达 1.37km/km2。河床纵剖面普遍具有大比降、阶梯状特点。 在海拔 1100m以上的高原面呈丘陵低山状,高差大多在 200m-300m以内,属于古剥夷面保留部分。 丘陵间夹有面积不大的坝地,是其主要的农耕区,坡度小于 10,面积大于 500亩的坝地 16块,总面积 3.1万亩,仅占全县面积的 0.7%。 * 1999年 4月,应习水县人民政府暨县旅游局的邀请,作者和罗成德教授、陈建庚教授、高全洲博士等一行在习水县进行了 5天的实地考察。其间得到习水县县委、县政府、习水自然保护区管理处等单位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协助;成文后又承蒙习水县有关部门的领导提出宝贵意见;本文的一些思想,曾是和罗、陈、高三位先 生及习水县有关领导一起讨论所形成,故在此一并致谢。 图 1习水县区位交通图 经 济 地 理 19卷 96 习水属于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雨水丰沛。县城多年平均气温 13; 1月均温 2.6,比同纬度的长江中下游平原略低 (比长沙低 2 ); 7月均温 22.9,比长江中下游平原却要低 7-8 (比长沙低 7 )。年均降雨量 1129mm,没有明显的旱季,但降水集中在夏半年。由于地形高下悬殊,气候的垂直变化和区域差别特别明显,如土城和三元场水平距离 12km,高差 810m,两 地的年均温却相差 4.6,年雨量相差 365.5mm。 全县地表水十分丰富,多年平均径流量 18.175亿 m3,平均产水量 58.18万 m3/km2。河流主要属于赤水河水系 (含在境外归入赤水河的习水河流域 ),有 13.3%的面积属于綦江 (夜郎河 )水系。不包括赤水河干流 (9万千瓦 )全县水能理论蕴藏量 19.11万千瓦,可开发量 5.48万千瓦。到 1998年实有水电站 29座,装机总容量 7159千瓦,利用率仅 13%。 1.2 经济概况 习水县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国家重点扶贫县。 1998年国内生产总值 8.9亿元 ,其中第一产业占 53.72%,第二产业占 27.45%,第三产业 18.83%,人均国内生产总值 1366元。在第二产业中制酒业占 48%;在全县财政收入中,农业的贡献占 30%,酿酒业占 12%,表明其产业结构十分单调,全县经济严重依赖农业和酿酒业。其他主要工业如建材、采矿、化工、机械等均有一定的发展,但由于技术、运输、市场等因素限制,比重一直不高。 习水的矿产资源比较丰富,主要有煤、硫铁矿、重晶石、大理石等,其中无烟煤估计总蕴藏量达 47.8亿吨,探明储量 2.35亿吨。 1998年煤炭产量 182.63万吨。 1999年有关部门已经与习水县政府决定上马 4 13.5万千瓦火电厂,以解决煤炭资源的有效利用问题。 习水县农业集中在高原面丘陵坝地和南部赤水河低海拔河谷坝地。丘陵利用主要是粗放型坡地旱作种植,很少水平梯田耕作。由于人多地少, 25以上坡地垦荒甚至 40 - 图 2 习水县地势图与旅游资源分布 增刊 彭华等:贵州省习水县旅游发展初步探讨 97 50陡坡垦荒现象非常严重,高原面上森林覆盖率降低,农业生产率低下且导致严重的水土流失。 199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仅 1245元。 习水旅游业尚处于前期准备阶段,由于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的限制,旅游资源尚没能转化为产品,县城旅游业仅限于一般旅行接待。 2 旅游发展条件评估 2.1自然风景资源 2.1.1丹霞地貌 (1) 丹霞地貌发育基础 习水县丹霞地貌主要分布在县境北部的大坡、三岔河、程寨、东皇、土城及同民等乡镇,面积486.66km2,与赤水市和四川古蔺、合江、重庆江津等县市的丹霞地貌区连成一体,总面积达3000km2以上,构成目前所知世界最大的川黔渝丹霞地貌集中分布区 (图 3)。 习水县境内的红层主要出露侏罗系和白垩系。侏罗系中上统分布于三岔、程寨、长坝与土城一带,出露面积占全县总面积的 35%。其泥页岩地层所占比重大,岩性松软,抗风化力弱,地貌表现为高原面上的缓丘陵,坡度一般 15 -25,风化壳较厚,这里耕地集中,人口密集。而上白垩统嘉定群主要为砖红色砂岩,夹少量紫红色粉砂岩、泥岩,岩性比较单一。出露在西北部,面积占全县总面积的 12%。其中嘉定群第二段色调鲜红,以块状长石石英砂岩为主,抗风化力强,产状 5 -15,是丹霞地貌发育的重要物质基础。习水典型的丹霞地貌主要发育在白垩系上统厚层砂岩上。 习水境内第四纪以来的新构造运动,以娄山孤形构造带的 大幅度上升带动整个高原地块抬升为特点,而相邻的四川台坳则相对下降。境内相对高差达 1500m以上,流水作用和重力作用势能梯度很大,为丹霞地貌发育创造了条件。 (2)丹霞地貌景观 喜马拉雅运动以来,使区内在早第三纪已经被侵蚀和缓的红层丘陵区随着大娄山抬升而成为红层高原,与相对下降的四川盆地之间形成巨大的势能梯度,流水强烈下切,在高原面上切割出纵横交错的深切峡谷。这些呈树枝状的峡谷在北部边缘地区大多形成 500-700m的高差,而山顶古剥夷面往往保存着平缓的高台地和平顶山,一些侵蚀严重的地段形成起伏较大的 丘陵状。这是我国所发现的青年期丹霞地貌的典型代表。这种 高原峡谷型丹霞地貌 特点在夜郎山表现十分明显。 (图 4) 高原峡谷大多呈嶂谷状,两岸丹崖兀立,谷底水流湍急。两岸排列众多支流,由于支流的下切滞后,在峡谷两侧多形成围椅状悬谷,其后壁均有多级瀑布飞泻,蔚为壮观。瀑下后壁软岩常被侵蚀成水平岩腔,形成水帘洞奇观。 在谷坡崖壁上,常有残余石柱,造型各异,构成很好的旅游景观。如圆洞沟的石笋 图 3 川黔渝交界地带丹霞地貌分布略图 经 济 地 理 19卷 98 山,小桥坝的五仙山等。 砂岩洞穴当地称岩腔,是夜郎山丹霞地貌中分布较普遍一种微地貌。如童仙岩,长160多米,深 10m-20m,洞口之上崖壁高约百米,沿顶一路有瀑水散落,蔚为奇观。 天然崩积湖泊 童仙溪上游谷地的天然湖泊 (图 5),冬天因常有天鹅栖息,故名天鹅池。天鹅池湖盆海拔 952m,原湖面很大,南北长约 1200m,东西宽平均约 300m,由于人们在下游排水造田,现有水面仅 200多亩,大部分水深已不到 1.5m。 天鹅池是一个典型 的谷地型崩积堰塞湖,其下游的崩积物顺谷地长约 800m,西高东低,坡度约 20 -30; 1m见方的崩积物比较常见,大者可达 5-10m见方,显然是其西侧的大箐头南北向山脊大面积崩塌所致。天鹅池水草丰盛,游鱼如梭,常有白鹭、野鸭等水鸟栖息。但由于水面萎缩,湖盆淤浅,水草向湖心进逼,湖水富营养化和湖盆沼泽化日益严重,按目前的上游来沙量和人们对土地垦殖的渴望,再过 20-30年,天鹅池将不复存在。 2.1.2同纬度内最大的常绿阔叶林 夜郎山已被批准为国家级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自然保护区,保护区内分布着目前世界上同 纬度地区保存面积最大的一片原生性常绿阔叶林。以壳斗科、樟科、山茶科树种占优势,局部地段分布有常绿阔叶与针叶混交林,其间有小面积的天然福建柏林、天然马尾松林及其与阔叶林组成的针阔混交林。区内森林类型可划分为 7个:即银木荷林、青冈栎林、大头茶林、福建柏林、丝栗栲林、贵州山柳林和红翅槭林。保护区内有国家重点保护树种、保护植物 15种,包括级保护树种南方红豆杉、香果树、银杏(原生种)、珙桐,级保护植物桫椤,级保护树种福建柏、楠木、鹅掌楸、厚朴、杜仲等,其中桫椤和福建柏形成单优群落,在沟谷地带常可见成片的桫椤 图 4 夜郎山高原峡谷型丹霞地貌特点 (童仙溪附近地形图和地 形剖面 ) 图 5 天鹅池附近地形略图 增刊 彭华等:贵州省习水县旅游发展初步探讨 99 林, 这在世界上也属罕见。 由于特殊的地质地貌条件和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的影响,区内森林资源十分丰富,森林覆盖率高达 89.6%。由于区内核心地段多为陡峭山坡,地形险恶,人烟稀少,因此现存的常绿阔叶林林相保存完好,原生性较强 (图 6)。 大面积的森林覆盖在区内红层地貌之上,大面积的原生性常绿阔叶林以高大挺拔的树身和葱郁茂密的林冠构成了丹崖绿林景观,给人以深 刻印象。除了原始林区以外,境内还保留了不少古树名木,其中太平场正坝村的杉树王就是很具有旅游景观价值的古树之一。 杉树王树高 44.66m,胸围 7.66m,树冠幅宽 22.66m,主干立木体积 84m3。有关专家曾多次考证,此树为“中国杉王”,载入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要览和中国地名词典。相传该树是宋端平年间 (1234),皇帝派袁姓、李姓两官入遵义,栽此树以为地界,距今已 765年。据传红军四渡赤水时,毛泽东和周恩来曾两次在此树下小憩。该树至今枝繁叶茂,被当地人视作神树,并建有杉王古寺,具有较高的旅游价值 (图 7)。 2.1.3 喀斯特地貌 习水境内寒武系、奥陶系、二叠系、三叠系均以碳酸盐岩为主,碳酸盐岩总厚度2121m-2961m,分布面积约占全县总面积的 32%,主要分布于县境西南部和南部地区,是仅次于红层的主要岩系。由于本次考察主要限于丹霞地貌范围,对喀斯特地貌的了解不够。从表面观察,碳酸岩分布区主要是喀斯特高原,地表以喀斯特丘陵和岩溶洼地、漏斗等地貌组合为主,赤水河谷在县境西南边缘的碳酸岩分布区表现为深切峡谷型,比较壮观,其余地表喀斯特的可观赏性不强。据介绍,在岩寨乡有一片发育上好的石林地貌,石林出露高 度达 10-20m,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 图 7 太平场正坝村的杉树王 图 6 夜郎山丹霞地貌陡坡上的植被 经 济 地 理 19卷 100 县境内曾发现几处较大规模且具有旅游开发价值的喀斯特洞穴,当地曾组织过考察,目前已实施保护,其旅游开发价值有待进一步考察论证。 2.1.4 赤水河谷 赤 水 河 又 名 “ 美 酒河”、“国酒河”,同时也是一条“美景河”,沿河有茅台酒、习酒、郎酒等国字号的大酒厂。特别在习酒厂对面,隔赤水河峡谷,就是郎酒厂。两厂规模宏大,在这高山峡谷中隔河相对,很有一种震撼力 (图 8)。赤水河干流在习水境内流程 45.6km,一路河谷深切,两旁高崖雄峙,十分壮观。红军长征四渡赤水的壮举就发生在这一河段。 2.2 文化资源 2.2.1 酒文化 习水酿酒工业源远流长。早在宋代张能臣撰写的名酒记中就有磁州“凤曲法酒”的记载。清光绪二年( 1876)法国神甫在二郎坝建天主教堂时,鼓励教徒沿袭其传统工艺酿造“法郎酒”。民国时期,土法酿酒遍及全县,除私营槽房自产自销应市外,逢年过节,婚丧嫁娶,特别是重阳佳节,几乎家家造酒,处处飘香。习水人大多好饮,民间有“无酒不成席”之说。特别是农民赶场,常可见酒摊旁或酒馆门口,三三两两 的饮者或站或蹲,手中端着酒碗,边闲聊边饮酒,构成一道乡俗风景。他们以男人为主,偶有女的,但多是中老年。 目前,全县共有酒厂 30间,名优酒二十余种,其中包括习水酒厂生产的国优酒习酒、部优酒习水大曲、习龙大曲、杉王陈窖、山青酒、习湖窖酒、习湖特曲等。现在市场上畅销的小糊涂仙酒就是习水县的产品。 2.2.2 红军文化 二万五千里长征举世闻名,在长征的关键时刻,毛泽东亲自指挥的四渡赤水,是红军战略转移中从被动走向主动、从失败走向胜利的转折点。长征初期,由于“左”倾机会主义领导者的错误,渡过湘江后,红 军已损失过半。在这危急关头,毛泽东力主向敌人薄弱的贵州前进。于是,部队改向贵州前进,占领了遵义,召开了著名的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此后,为改变“左”倾机会主义路线的错误领导所造成的红军长期被动挨打的局面,毛泽东亲自指挥了四渡赤水之战。 举世闻名的红军“四渡赤水”曾三次在习水县境内。 1935年 1月 28日,红军与川军在 图 8 习酒厂附近的赤水河深切峡谷 增刊 彭华等:贵州省习水县旅游发展初步探讨 101 青杠坡一带展开激战,毛泽东、周恩来在土城大埂上指挥战斗, 1月 29日,中央红军 3万多人分别在土城浑溪口、元厚一渡赤水河。 2月 17-20日,红军通过太平渡、二郎滩渡口,二渡赤水河进入县境。 3月 17日,红军由仁怀县茅台上中下三个渡口架浮桥,三渡赤水河,向川南进发。 3月 21-22日,红军从二郎滩、太平渡、老鸦沱和九溪口四渡赤水,进入习水县境并过仁怀,渡乌江,攻贵阳。摆脱数十万敌军的围追堵截,经云南入川西,巧渡金沙江,争取战争主动,留下“四渡赤水出奇兵”的佳话。 解放后,县政府在土城渡口和二郎滩渡口等分别建立了红军渡口纪念碑,在青冈坡修建了红军烈士墓和战斗纪念碑。 2.2.3 乡土文化 (1)民居 本地传统民居建筑一般为土木结构,条件好的人家为木结构,一色青瓦 盖顶。这种建筑在一些古镇上还成片、成街的保存,颇具旅游观赏价值,如赤水河边的土城,其他一些镇上也有不同程度的保存。 (2)民族习俗 习水县是一个以汉族为主,兼有苗、彝、哈尼、回、土家、乞佬、壮、白、布依、侗、蒙古、傣等 12个少数民族杂居的多民族县。其中苗族在县内少数民族中人数最多,占全县少数民族人口的 82.5%。 苗族有“采山”和“火星”两个自古以来的传统节目。以信神和祭祀为主要内容,热闹异常。龙马乡榨山坝采山活动一直延续 500余年,盛况不衰。“火星”节是苗族祭祀祖先的节日,起源早,延续至 今。 习水的民俗文化是值得进一步发掘的资源,如婚嫁习俗、节庆活动、饮食文化、茶馆文化等,可组织研究,寻求与旅游活动的嫁接途径,开发成为旅游产品。 2.2.4 文物古迹 习水境内具有旅游价值的文物古迹有摩 崖 石 刻 、 石 窟 造像 、 碑 刻 、 古 墓 葬等。其中三岔河崖墓石刻,建于蜀汉建兴元年 (223年 ),五穴岩墓和大量石刻、造像保存尚好,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三岔河望乡台石窟造像,是境内最大的石窟造像遗存,保存有 50多尊佛像和袁锦道祠造像数尊,建于清 嘉靖十五年 (1810年 ),颇具艺术价值和观赏价值,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图 9)。该两处古遗存和袁锦道修路碑、袁锦道墓等文物均位于三岔河景区及附近,可结合景区建设加以利用。此外,土城九龙囤、天鹅池石寨门和古墓葬 图 9 望乡台石窟寺局部 经 济 地 理 19卷 102 石刻等都可结合旅游开发予以利用。 2.2.5 其他 习水的寺庙或教堂等宗教文化景观,目前保存较好的有杉王古寺、二郎坝天主教堂等,其中杉王古寺在杉树王附近,资源配置较好,且已经过重修,可直接利用。前述望乡台石窟寺损毁严重,且近年佛像受到较大破坏,可结合风景开发予以修复。 此外,应注意加强 夜郎文化的发掘。习水古称习部,春秋、战国时期属“大夜郎国”,发源于习水境内流经仙源镇入桐梓的綦江正源称“夜郎河” (綦江古称夜郎河 )。秦之后曾长期隶属巴蜀 (四川 ),直至清雍正六年,方改隶贵州至今。因此,习水地方文化更应该属于巴蜀文化。但笔者认为,习水旅游作巴蜀文化的文章显然没有优势。因此,发掘夜郎文化,提取其精华并进行必要的加工和包装,是习水旅游文化开发可以作的一篇好文章。 2.3 旅游设施 习水县城现在共有宾馆、招待所、旅馆 53家,客房总数 1800间,床位 4500张。县政府招待所是比较综合性的接待点 ,有客房 120间,床位 200张,其中属于中档客房 75间,床位 130张。招待所餐厅可以容纳 300人同时就餐。 全县目前尚未有旅行社。 2.4 区域条件 2.4.1 区位条件 习水县位于贵州省北部边缘,到地区中心城市遵义 200km,北邻四川省的沿长江工业地带和重庆市,到川南重镇泸州 147km,到重庆 248km。习水今后主要面对四川和重庆市场,到主要中心城市虽然空间距离不大,但由于交通条件的落后而使得时间距离和感知距离很大,将在一定时期内影响市场开拓的有效性。 其中夜郎山与川黔渝交界地带的 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四面山、福宝山、金佛山、四洞沟 -十丈洞风景区、桫椤保护区、蜀南竹海等构成国内最集中的风景旅游带,但各景点目前仅属于地方性旅游区,上档次联合开发和联合促销尚待时日。 2.4.2 交通条件 习水县现有通车里程 765.4km,公路密度为 24.7km/100km2。有省道(白腊坎至合江公路) 1条,境内里程 75km;县道 10条,境内里程 339.3km;乡道 12条计 102.9km;简易道路 60条计 248.2km。等级公路 108.6km,占公路总里程数的 14.36%,县内公路尚无 水泥路面,只有 10km左右沥青路面,其余公路均为泥石路面。 县内赤水河二郎滩至簸箕滩段可通航 60km。 对外交通 1998年,习 (水 )犁 (园坝 )公路改建工程及茅 (台 )习 (水 )公路的新建工程完成,并将在 1999年底实现全线硬化,使习水的对外交通状况得到一定的改善。习水到赤水、合江、赶水、桐梓、仁怀、古蔺等县市均可通车,但由于路况较差,车速往往仅跑30-40km。目前最好的路段从习水到遵义 200km,路途时间却需要 6小时左右。其中习水到赶水的公路习水段目前已经硬化 26km,其余 34km将在 1999年底实现硬化,届时习水到重庆的交通状况将得到较大的改善。 增刊 彭华等:贵州省习水县旅游发展初步探讨 103 内部交通 境内凡处于干道上的乡镇交通条件较好,而乡村公路大多属于很差的山丘沙石路,行车速度大多在 20-30km之间。 旅游行为先,由此可见,习水交通条件的落后是旅游发展乃至全县社会、经济发展最严重的制约因素之一。 2.5 旅游发展条件综合评估 2.5.1 评价思想 影响旅游开发的因素很多,但重要的是根据旅游资源的品位、规模、组合结构、区位条件、可进入性和发展潜力对各类旅游资源景观作可开发性评价。同时应指出,旅游资源景观的 评价应放在更大区域范围考虑,而不是仅仅从习水本身考虑,尤其是从构建川黔渝大三角旅游体系的大区域角度,分析习水的资源可开发性及综合性基础条件。 2.5.2 综合评估 (1)习水具有以夜郎山丹霞地貌风景区为代表的一批高素质风景资源,其中夜郎山的资源品位是可以达到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条件的高品质资源;已经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在目前所发现的丹霞地貌风景区中,夜郎山是原始植被覆盖最好的地方;又是高原峡谷型青年期丹霞地貌的典型代表;特别是习水地处高原,夏季气温比长江中下游平原和四川盆地气温低 5-8,且基本没有工业 污染,构成良好的避暑度假环境。这种高品质的风景资源与良好度假环境的结合,加上其他辅助性自然与文化景观,将使习水形成一种组合性旅游吸引,即具有旅游发展的良好素质。 (2)川黔渝边界地带是目前所发现的最大的丹霞地貌集中分布区,也是我国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分布最集中的地区,各地的资源特点虽以丹霞地貌为基础,但又有一定的互补性,形成区域旅游资源的结构优势。 (3)习水的文化景观尤其是四渡赤水和习酒文化具有较高的知名度,但可游性不足,难以形成大众性旅游市场;四渡赤水及红军文化应和遵义会议 组合,习酒文化应和“国酒河”沿河景观尤其是茅台文化组合,可构成相对结构优势。其他人文景观一般相对品位不高,历史文化地位低,知名度小,从各个景点单体来看吸引范围有限,可作为上述主景的附属景观加以利用。 (4)在川黔渝大三角旅游体系中,习水的旅游竞争处于相对劣势:第一,彼此都是以丹霞地貌为风景基础的自然风光旅游区,资源具有可替代性,早开发者先入为主;第二,习水目前的基础条件较差,尤其是交通条件的限制使其可进入性不好,旅游设施和旅游服务尚不适应现代旅游的需要;第三,地方经济发展滞后而对旅游开发的支持力度有 限,目前的软硬件环境尚难吸引外资投入旅游,旅游开发面对一个较长时期的自我滚动发展阶段;第四,习水境内虽然没有大工业污染,但高原面上由于人口集中,农业粗放开发强度较大,大面积的坡地垦荒使高原面上植被覆盖率降低,红土裸露,流失的泥土进入河谷,特别是大雨之后,河流浑浊,降低了山水美感度和度假环境质量。 (5)地方政府对旅游业已经给予较高的重视,在习水县“九五”计划和 2010年远景目标中,提出了“充分利用我县旅游资源,逐步发展旅游事业”的主要目标,其资源评估、历史回顾和发展思路正确而积极的,对于一个尚没有旅 游业的贫困山区县,这是一经 济 地 理 19卷 104 个令人钦佩的开拓性决策;并在 1998年决定积极争取举办第六届全国丹霞地貌旅游开发学术讨论会。政府重视是旅游发展的一个决定性因素,也是扩大开放、寻求区域经济新的增长点的重大战略举措。 3 旅游发展总体 思路 3.1 指导思想 依据习水县的区域实际,坚持依托资源、发掘特色、简易起步、滚动发展的总原则,以节约型的资源利用起步,以生态旅游为主题,面对川黔渝基本旅游市场,高目标,低起点,优先开发高品位旅游资源,形成示范和带动作用,促进一般旅游资源的利用;重点改善以道路交通为主的基础设 施和服务设施,以良好的服务致力于创造旅游市场自我拓展、旅游业持续发展的良性机制,塑造习水旅游形象,将习水建成在省内外有较高知名度的生态旅游和高原度假目的地,以旅游发展牵动全县相关产业的发展,使旅游业成为全县第三产业的龙头,并成为重要的产业部门。 3.2 开发原则 (1) 依托资源、发掘特色、简易起步、滚动发展的原则 。 (2) 精品优先原则 ,即优先开发高品位旅游资源,有利于树立形象,带动一般。 (3) 合理组织原则 ,即优化组合景点结构,因地制宜,创造结构优势。 (4) 可持续发 展原则 ,对各种旅游资源在保持文化的完整性、基本的生态过程、生物的多样性的同时适应现代经济、社会和美学的需要。 (5) 市场导向原则 ,把握市场需求与产品供应的关系,以求宏观规划与微观设计均遵循市场经济规律。 (6) 突出特色、创造名牌原则 ,即坚持狠抓重点、突出特色、扶持龙头、创造名牌的原则,防止面上开花、粗放经营的上项目、铺摊子现象。 (7) 适度超前原则 ,首先是产业化思想适度超前,树立大旅游观和现代先导产业思想;其次是适度超前发展有竞争力的旅游产品,适度超前配套旅游设施。 (8) 旅游开发与区域建设一体化原则 , 3.3 开发模式 习水拟采取以生态观光和高原度假型旅游开发带动区域旅游发展的模式。 3.4 发展目标 3.4.1 总目标定位 根据习水的资源特点,拟建成以夜郎山生态观光旅游为龙头,以高原避暑度假为特色,集文化旅游、生态旅游和其他景点观光旅游于一体的大型旅游区,成为川黔渝旅游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并使旅游业成长为习水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 3.4.2 分层次开发目标 (1) 资源开发层次 以资源保护为基点,以夜郎山童仙溪风景资源开发起步,逐步建成 精品旅游区,其他景区以考察探险游起步而滚动发展,逐步扩大开发范围;对于具有增刊 彭华等:贵州省习水县旅游发展初步探讨 105 利用条件的国酒之河 赤水河可与仁怀联合开发“一河酒香,两岸豪歌”的酒文化和长征文化旅游线;同时加强对其他景点的资源调查和保护,策划开发内容,并结合其开发条件和可组合性,逐步实施开发。争取用 5-10年时间,建成一批高引力附加值的旅游区。 (2) 中心城市建设层次 习水县实施旅游开发的组织中心和接待服务中心无疑是在县城,因此必须实施城市建设与旅游开发一体化战略, 即在建设中把旅游作为城市的一项基本职能,把旅游意识溶于城市整体建设之 中。在硬件和软件配套上,要致力于培育旅游发展大环境, 改善城区的旅游接待条件,改造和美化城市环境。 (3) 区域旅游环境营造层次 在区域环境营造方面主要是改变粗放农业的现状,长期坚持推广坡地水平梯田化,逐步实施陡坡地退耕还林;重点对道路两侧的环境进行综合治理和保护,旅游道路两侧逐步实现园林化,优化全县的旅游环境。 3.5 总体布局 根据习水县旅游资源空间组合、层次构成和接待设施结构等,初步确定“ 一个中心,一个龙头,两个重点,三条风景走廊 ”的旅游开发总体格局。即以县城为旅游组织中心,以夜郎山为 龙头,以土城、习酒城为两个重点,以赤水河、 5209省道 (长嵌沟 )、习(酒 )梨 (园坝 )公路为三条旅游走廊。 (图 10) 4 旅游开发要点 4.1 中心城市建设 图 10 习水县旅游开发布局结构 经 济 地 理 19卷 106 县城是习水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也是未来旅游组织中心。应坚持“可居、可游”的城市建设方向,整治街道,扩大绿地,努力营造城市环境,这不仅是旅游发展的需要,也是当地居民营造良好居住环境的需要。希望结合旅游发展需要组织城市规划修编,坚持旅游开发与城市建设一体化的原 则,对城市入口、街道、广场、标识、旅游商业街、集贸市场、城市建筑风格、街道立面设计等提出新要求,指导今后的城市建设。 县城是接待条件和未来发展条件相对较好的旅游接待中心,政府应重点抓好招待所的设施改造、软件配套和规范服务,以满足旅游发展初期的接待需要。方法上可采取组建旅游公司,委托公司代管招待所 (宾馆 ),并引进资金实施改造,逐步实现完全企业化管理。同时指导和规范县城各类旅馆、招待所的旅游改造,鼓励私营服务设施建设。 同时,对东风水库进行充分调查,在条件合适时开辟市郊公园或高原度假接待区。 4.2 龙头景区建设 4.2.1 龙头景区的选择 龙头景区是一个区域最具有垄断性、带头性和标志性的旅游产品,对区域旅游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影响力,是这个区域的名牌形象。根据资源的综合评价,笔者认为习水的龙头景区是夜郎山,其核心景区是童仙溪。 4.2.2 夜郎山风景特色 夜郎山风景特色表现在四个方面:丹崖绿海、野生动物、桫椤群落、激流瀑布。风景区内的几个景区在这四个方面各有所长,而天鹅景区的童仙溪小区,则较好地将夜郎山四大特色集于一身。 (1)丹崖绿海 这是夜郎山最具特色的旅游资源,是青 年期高原峡谷型丹霞地貌的典型,童仙溪及附近地区则是其代表。以细砂为主的砂岩几乎在每一个小小的阶坎上都能形成一定厚度的风化壳和土层,在暖湿的气候环境下,为植物生长提供了有利条件,以致于夜郎山的赤壁丹崖上,大部分都披上了绿装。山势陡峻加上区内人口极小,原始森林植被大多没受破坏,基本上还保持着原生生态环境,森林覆盖率高达 89.16%。 置身山溪,脚下潺潺清流,两岸丹峰夹峙、山间怪石突起,流光溢彩的赤壁丹崖和覆盖其上的葱郁浓密的原始森林,使人仿佛置身于丹崖绿海的画卷之中。 (2)野生动物 保护区内 国家级重点保护动物较多,有国家级保护动物豹、云豹以及猕猴、藏酋猴、穿山甲、豺、黑熊、水獭等二十多种国家级保护动物。在山间行进,清脆婉转的鸟啼声不绝于耳,不时可见顽皮的猕猴在身边的大树上嬉戏、觅食。 (3)激流瀑布 山谷内水流湍急,谷底深狭,各支流多以围椅状悬谷形式分布于主谷两侧,多有瀑布飞泻,尤其在雨季,道道白练从百米高的丹崖飘然落下,形成银珠串帘落九天的奇景,蔚为壮观。 (4)桫椤群落 桫椤是中生代恐龙时代的孑遗植物,在黔北地区分布最为集中,夜郎山是其主要分布区之一。在各谷地中,均 可见多处桫椤群落成片分布区,与赤水桫椤保护区不同的是,这里有着更美的丹霞地貌风光,桫椤已融入了风景整体之中。 除此之外,长嵌沟十里风景画廊、圆洞封闭型围谷、三岔河古村落、古墓葬和石窟寺、飞鸽壮观的板状河床、同仙溪天鹅池风光、遍布山区的壮观的丹霞洞穴及水帘洞、增刊 彭华等:贵州省习水县旅游发展初步探讨 107 奇特的造型地貌和神秘的崖碑刻文化,形成了夜郎山极富吸引力和感染力的旅游景观组合,是习水最具有开发潜力和最具有名牌潜质的旅游资源。 4.2.3 开发思路 (1)组织旅游开发策划 必须注意夜郎山和川黔渝其他旅游区项目特色的排斥与互补,不要上 别人已经上的项目,也不能仅仅停留在纯自然风光的观光上,因为川黔渝三角地带基本是以丹霞地貌为风景基础。因此,应发掘具有习水特色的内容,进行必要的提炼和加工,在不花钱或少花钱的情况下,将地方特色融入旅游开发之中,如将夜郎文化或民俗文化巧妙地结合进风景区旅游活动中。但应注意不要将城市的旅游项目塞进风景区。在认真策划的基础上,完成风景区的旅游开发规划。 (2)简易起步,滚动式发展 鉴于县里目前的经济状况,景区的开发应采取简易起步、滚动发展的方式,按规划有步骤地实施开发。根据当地实际,以完善最必要的旅游设施 为准,服务设施最好是利用现有富余设施改造,而不是动辄大兴土木,以大量的前期投入等待未知的旅游效益。开发初期,将有限的资金主要用于景区道路和基础设施建设;风景区内部的服务设施可因陋就简,如利用民居、林场甚至岩洞进行改造,或搭建一些乡土化的棚寮。景区公路可在原有沙石路的基础上整修,但应积极养护,保持平整。观景步道一般就地取材,用碎石切就,险段应凿成石级路,并加护栏,以保证安全。第一期开发只要做到能通行,有标志牌 (可用木板、木桩或石块 ),有观景台 (除了标志性景点外不一定建亭阁 ),有环卫设施,有安全保障,能提供简单 饮食服务,即可依托县城的接待条件而简易开放。 (3)鼓励农民参与,节约资金投入 当地农民无不表示希望发展旅游业。在旅游开发中,政府应调动农民参与景区建设的积极性,如政府出钱,农民出力,进行景区道路修建,既可方便农民与山外的运输联系,又有利于景区的建设。又如,鼓励农民改善现有住宅环境,兴办农家旅馆、农家饭店,农家商店等等,既可节省旅游服务设施的投资,又有利于农民改善经济状况和景区快速启动。但对农民参与旅游必须给予培训引导。 乡村旅游开发的含义在这里可以理解为适应旅游活动的需要,利用、改造、点 缀、包装、转化现有资源,使之成为旅游产品,而不是要建设很多东西。如利用保存较好、古朴自然的村舍景观和田园风光,作必要的整治,形成富有当地特色的乡村园林;发掘、提炼民俗文化和农耕文化,并组织成观赏或参与性的民俗活动;组织农副产品的旅游包装,帮助农民学会环境保护、庭院美化和旅游接待等等。 (4)合理组织景点 高原峡谷型丹霞地貌的特点之一是景观层次少,山体不通透,因此,景点和线路组织必须高下结合,不能只在山上或只在谷中,规划时必须作好游赏系统设计。如置身同仙溪内,只觉四面群山环抱,虽然丹崖绿海、流水莺歌 ,景色宜人,但难免给人以坐井观天之感。因此,应选择视线通道较好、景观内容丰富的地方修建登山石阶,以便游人登高望远。或利用山顶剥夷面修车行道,让游人一边下山一边赏景。 (5)注意建设格调的控制 夜郎山接待服务设施建设以及村镇改造应坚持乡土化、林区化和民俗化,采用本地的青瓦白墙、竹木结构、挑梁悬柱的建筑风格,也可以用红石切筑。一定要防止城市化倾向,避免城市装饰进入旅游区。 经 济 地 理 19卷 108 (6)设置野生动物招引喂养点 在夜郎山保护区内可根据平时野生动物的活动习性和出没规律,结合旅游开发需要,设置野生动物招引 点或喂养点,如在天鹅池开辟以天鹅、鹭鸶等为主的水鸟养殖和招引点;在童仙溪内沿路设置猕猴喂养点,吸引猴群,减少猕猴对人类的畏惧感等等。以便日后游客有更多的机会看见更多野生动物,甚至接近动物群,增加游客亲近大自然、回归大自然的感觉。 (7)夜郎山其他景区建设 夜郎山风景名胜区分为天鹅景区、长嵌景区、三岔河景区、飞鸽景区和小坝景区等五个一级景区,近期除了重点开发以童仙溪为主体的天鹅景区之外,其他景区则以保护为主,同时开展原始风光考察探险游,进一步摸清资源家底,为下一步的旅游开发作好准备。 4.3 重点旅 游区建设 习酒城旅游区包括了赤水河深切峡谷、红军渡口、二郎滩景区、岩寨石林和龟仙洞等景点,近期内可依托习酒城进行初步利用,以汽车沿途停靠观光起步,同时策划未来开发内容。习酒城作为未来旅游的次中心,应对厂区进行大面积绿化和适当的美化,对展品室进行旅游装饰,开放若干生产线供游客参观。 土城旅游区以土城为中心,重点发掘长征文化和民俗文化,保护和改造古民居、古街道,安排民俗活动,建成古镇风情旅游街;利用土城会议会址布置四渡赤水展览室,集中展示四渡赤水的革命史迹。远期可考虑以土城为中心逐步开发利用小坝 景区、九龙囤遗迹等外围景点。 4.4 风景走廊建设 赤水河一路奔突而下,两岸地形大起大落,构成大气磅礴的风景本色。沿途串联了几个国字号的大酒厂,加上四渡赤水的壮举,真是“一路酒香,两岸豪歌”。对习水境内的赤水河沿途风光应组织考察,条件合适时,可从习酒厂出发,开辟赤水河漂流到土城,既作为旅游项目,又作为水上交通,连接西部两个次中心。为此沿河绿化与项目点缀应是该风景走廊未来旅游开发的重点。 5209省道 (长嵌沟 )是习水中部的南北交通动脉,建议沿路实施形象工程,南段主要是绿化,北段自然风光优美,主 要是保护沿途景观,并在主要风景点设观景休息场所,供过境车辆和旅游团队下车观景、休息或照相。 习 (酒厂 )梨 (园坝 )公路是县内的东西向交通干道,且近期已进行过整修改造,是县城到重庆方向的主要通道;县城到习酒厂是目前县内最好的道路并连接县城中心和习酒副中心,沿途景点较多,将是未来重要的旅游干线。因此,习梨公路沿线的环境治理也是一项形象工程。目前沿途是主要的煤产区和垦殖农业区,在交通干线附近推广三高农业和绿化工程是发展经济与实施形象工程的最好结合点。 4.5 近期主要开发项目 (1)优先开发以同仙溪 为核心的天鹅景区,并争取一年时间简易开放,逐步配套; (2)同步策划习酒和土城景区开发内容,以包装改造为主争取与天鹅景区同步开放; (3)同步进行主要旅游点的道路、水、电、通讯及服务设施配套; (4)选择东风水库或更好的地段,策划高原度假区项目,并引资开发; 增刊 彭华等:贵州省习水县旅游发展初步探讨 109 (5)中心和副中心城镇服务配套,城镇环境改造; (6)考察并策划赤水河旅游项目,近期内开展水上旅游; (7)风景走廊结合三高农业、农田基本建设和沿线绿化实施形象工程; (8)各主要旅游点逐步配套完 善。 5 市场开拓思路 5.1 市场定位分析 5.1.1 定位原则 (1)产品特色与旅游需求结合 习水旅游区应从塑造旅游产品特色和品质出发,引导需求,力争与川黔渝旅游圈的其他旅游点形成产品互补。 (2)空间距离与感知距离结合 旅游吸引随客源地空间距离而衰减,但感知距离的缩短将减缓其衰减速度。可望习水交通条件的改善而缩短与周边市场的感知距离。 (3)需求强度与需求类型结合 在有效吸引边界内,经济条件和社会文化的差别导致旅游需求强度的不同和类型差异。习水的产品特征主要适应城市旅 游需求。 (4)重点与一般、长途与短途市场结合 习水旅游产品类型的需求重点是以重庆和泸州等大中城市,但却较远;对近距离的欠发达地区也应予以重视,作为一般市场。 5.1.2 市场空间定位 市场空间定位是旅游区的有效吸引空间定位。依据距离衰减规律,对旅游地的市场定位,通常将车程在 2小时以内的区域作为一级市场,即可当日往返的市场范围;车程在4小时以内的为二级市场,即二日游市场范围;三级市场为机会市场,即远途多日游市场,这类市场需要旅游地形成足够高的知名度才变为现实。 (1)一级市场 针 对习水县的区位条件、旅游开发现状、交通状况及估计的未来建设进程,可见其一级市场为附近经济欠发达的山区县,而这些地区旅游资源的相似性和旅游需求的不足将限制一级市场的总量。 (2)二级市场 设未来交通条件改善以后,二级市场可延伸至遵义地区和川南的泸州地区及重庆市区,这是习水最看好的、潜力和强度最大的市场,但川南和重庆市场面对赤水、合江和江津等旅游产品的强烈竞争。 (3)三级市场 三级市场将主要是贵州省和四川盆地主要城市,条件好转后,尤其川黔渝旅游体系建立起来,形成高品位旅游产品时,可望联合开 拓并共享部分远途市场。 上述三重市场中,对习水来说最重要的是二级市场,其中重点是重庆和泸州。但也面临最强的竞争。因此,因地制宜,扬长避短,创造习水特色是竞争制胜的关键。 5.3 旅游市场的开拓 目前讨论市场开拓显得为时过早,而且鉴于各种条件尚不具备,有市场目前也不宜大规模开拓,因为这样带来的不一定是效益,很可能是形象的损害。但在开发的同时策划包装并不失时机的进行前期宣传是十分必要的。 5.3.1 挖掘文化蕴涵,进行宣传策划 经 济 地 理 19卷 110 夜郎山属青年期典型的高原峡谷型丹霞地貌,也是川黔渝地区丹霞地 貌最典型的地区,又是丹霞地貌区植被覆盖最好的地区。应发掘丹霞山水文化的科学与美学知识及其中的人文景观,按照旅游需求进行策划和组织,转化为文化旅游产品。 我国有几个以红军文化而闻名于世的城市及旅游地,本地区就有遵义会议和“四渡赤水”两个知名度很高的点,可根据历史和传奇,发掘其旅游价值,策划宣传内容和宣传策略,让外界了解四渡赤水,提高习水县的知名度。 中国的酒文化具有丰富的旅游内涵,其形式包括了人文景观、历史典故、风情文化、药用价值等,类似于赤水河的酿酒之水也兼具文化与自然两种属性,均可形成一定的旅游吸引。欧阳修的传世名句“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揭示了中国酒文化与山水文化的融合,将饮酒之乐与游赏山水之乐合而为一,是高层次的酒文化,也是高层次的旅游文化。习水的丹山碧水与名酒为游客将饮酒与游山玩水相结合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可借鉴外地啤酒节的经验,挖掘本地酒文化,联合区内的大酒厂举办“美酒节”,使酒乡名酒成为旅游吸引要素。 5.3.2 抓住或创造机遇,制造轰动效应 机遇可遇,也可以创造。在习水旅游开发达到一定程度之后,可策划一些大型活动,创造不同量级的轰动效 应。如夜郎文化节、习酒文化节、四渡赤水漂流赛、组织各类会议等,并借此推出全县的招商项目。例如全国丹霞地貌学术会议在习水县举行,国内许多高校和研究机构的学者将出席此次会议。这不仅对提高习水丹霞地貌的知名度是一个极有利的机会,对提高习水县的整体知名度也是一个大好机遇。习水县可借此全国会议为契机,利用与会学者的社会影响力,让社会了解本次地貌会议,了解习水的丹霞地貌,进而了解习水的旅游资源。因此,可在全国性的旅游报刊上报导此次会议的召开情况,配以风景图片,力图在全国形成宣传效应。 5.3.3 联合报刊杂志、摄影家协 会及旅行社共同宣传 随着工业化发展,人类渴望接近自然、享受无污染的环境的愿望越来越强烈。联合中国旅游报、地理知识、中国摄影家协会、以及旅行社等机构介绍习水旅游资源,突出其山野味的原始特色,进行必要的炒作,努力将夜郎山炒成大区域名山甚至全国名山。 资料征集从保证质量和节约经费的角度出发,文字和图片资料可采取统一编辑与有奖征文、风光摄影大赛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电视录像则应编出剧本,作为一个项目或任务,利用至少一年的时间完成,以便拍出不同季节、不同天气的素材。 要动员本地的“秀才”或外地的专家、 记者,经常在各类报刊上发表习水的旅游消息、风景介绍、游记、电视报道等。 5.3.4 推进区域合作,增强发展合力 旅游的国际化和区域化是当代旅游业发展的一个突出特点,区域合作是适应当代旅游发展趋势的一种决策理念。即旅游决策必须突破地方主义观念的束缚,设法扩大自己的发展空间,实现大区域的“资源共享”与“市场共享”, 才能增加自己的发展机会。 区域合作是当代经济发展决策和经营决策理念,即一个地区在考虑旅游规划和进行旅游决策时,不能眼睛只盯着自己的那一份资源和仅考虑这些资源所能产生的市场,而增刊 彭华等:贵州省习水县旅游发展初步探讨 111 应该在此 基础上把自己所能利用的区外资源和区外市场作为自己的开拓目标,将其他地区的资源作为自己的资源来利用,将其他地区的市场作为自己的市场来开拓,以达到空间拓展的目的,在区域协作中拓展自己的旅游业。广义上的区域合作还包含着区域间的经济、人力、信息和经验的共享与互补。 习水位于川黔渝大旅游圈的范围内,夜郎山位于国家级旅游区密集圈的核心区,可考虑联合开发和联合促销。四面山以人文景观为特色,赤水号称“千瀑之乡,桫椤王国”,习水则是“夜郎不用自夸口,绿海丹崖也醉人”,各地若能实现资源互补,联合促销,不仅对习水的市场开 拓是一个重要的推动力,而且邻区将会共同得益。 参 考 文 献 1 习水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 习水县志 M. 贵州人民出版社, 1995. 2 陈建庚 , 许丽君 , 邓宝昆等 . 贵州习水自然保护区丹霞地貌发育及生态旅游开发 C. 经济地理, 1999,19(增刊 ): 44-51. 3 罗成德 . 四川盆地南部的丹霞地貌 C. 经济地理, 1999,19(增刊 ): 37-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