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合唱新作品的收获与思考_第1页
河南合唱新作品的收获与思考_第2页
河南合唱新作品的收获与思考_第3页
河南合唱新作品的收获与思考_第4页
河南合唱新作品的收获与思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河南合唱新作品的收获与思考 朱敬修 2006年 11 月 4日,由河南省合唱协会主办、 白象集团协办的“河南合唱新作品 白象之夜音乐会 ” 在郑州艺术宫举行。音乐会分两场,来自郑州、开封、洛阳等近十个地市的 24个合唱团,演员近 2000人参加了这次盛会。 这是河南省首次举办的以合唱新作品为主题 的音乐会。为了筹备这次音乐会,河南合唱协会 事先 组织 、 邀请部分省内词曲作家,创作了一部分合唱作品,并编选印制了河南合唱新作品选集( 22首)一书,供各合唱团选用。主办方规定,各个参演合唱团至少要演唱一首本省近年来创作的合唱新作。这 一活动激励了省内专业与业余词曲作者,调动了各合唱团队 的 积极性 ,经过精心准备,在两场音乐会上, 各 合唱团共选唱和演唱自创新作品 31 首,收获丰硕,群众反响热烈,实现了锻炼创作队伍、繁荣合唱作品创作、推动河南合唱事业发展的主办者的初衷。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河南省群众性合唱活动蓬勃发展,河南省合唱协会也曾先后组织了两届合唱艺术节、两届“大河风”合唱音乐会,以及“阳光乐章”、“黄河之滨”合唱音乐会等,促进了河南合唱事业的持续发展,使河南合唱艺术水平 不断得到提高。 同时,也涌现出一些合唱新作品,在合唱节以及各类国家级合 唱赛事中演唱,产生了一定的社会影响。然而,合唱作品的创作还远远满足不了蓬勃发展的群众性合唱活动的需求,尤其是优秀合唱新作品的匮乏已成为制约合唱事业 发展 的关键问题之一。为此,主办者特意组织了这次以新作品 创作为主题的音乐会,取得了预期的效果。面对数十首合唱新作,我们既 享受到了收获的喜悦,同时也应该看到,这些作品还存在不少问题,一些作品还显得 稚嫩 ,应该冷静分析与思考,看到成绩,找出问题,使我们的 创作水平不断提高,不断进步。 一 这次音乐会演唱的 31首合唱新作品(以下简称“新作品”)是对河南近几年来合唱创作成就的一 次集中展示,也是河南省数十年来 合唱创作活动中,力量最集中、数量最多、水平最高的一次,成绩喜人。 以笔者看来,“新作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突出特点。 1、 题材广泛,体裁、形式多样。 2 “新作品”的创作题材十分广泛,不少作品是对党和祖国的深情 歌 颂 ,对家乡、对中原故土的由衷赞美。例如,任卫新词、焦 宓 作曲的中华之恋、田地词、郭徽作曲的又见西柏坡、吴 歌 词曲 的我们的歌声等。其中尤为集中的是对横贯中原大地的中华民族 的母亲河 黄河的深情赞颂。 如 陶善耕词、李仲党曲的黄河夕照,晨枫词、陈家海曲的夕阳恋着黄河,张 德 河、黄天乐词,吴歌作曲的黄河情怀等,多视角的 表达了对黄河的依恋之情。 “新作品”中还有不少作品以河南民间的生活 情 事 、劳动场景,以及山川风物为内容,表现了中原人民质朴的民风民俗。 如以河南民谣为词,朱敬修作曲的月奶奶,黄巴巴,亚栓华以民歌改编的摘棉花,李严词、吴涛曲的河南老乡,乔仁卯词、王文堂曲的巍巍龙门石窟等。此外,还有歌颂 老师的作品,为古诗词谱曲的作品,以及宗教内容的作品等等,不一而足。 “新作品” 体裁形式多样,包括混声合唱、女声合唱、童声 合唱 等 多种形 式,同时,还有近三分之一的作品为无 伴奏 合唱,既 体现了曲作者的艺术功力,对合唱团的演唱水平也是一个展示与考 验 。 2、“新作品”具有突出的河南音乐风格。 河南省民族民间音乐十分丰富,“新作品”的曲作家置身其中,饱受民 间音乐的滋养,同时也有着宣传河南文化,振兴河南文化的责任和自觉。 因此,在“新作品 ”中 , 河南音乐风格十分突出。例如,一些作品选择河南民歌进行改编,既保持了 原民歌的特色,又加深了对民歌内涵的挖掘,增加了艺术表现力。 还有的更有新意,将民间器乐曲填词改编为合唱作品,如张德河词 、 周虹 作 曲 的 百鸟朝凤,将脍炙人口的河南民间乐曲,以新鲜的立意、 幽深的意境进行再创作,令人耳目一新。还有几位老一代作曲家选择一些唱响中国的豫剧名段加工创作,编成合唱,如朱敬修编曲的花木兰谁说女子不如男,王澄泉、崔鸿斌编曲的豫剧朝阳沟选段,吴歌编曲的拷红绣楼报信等,以多声部的表现手段,使这些名剧名段 再放异彩。 此外,还有更多作品并不采用成品的民歌、戏曲选段改编,而是以典型的河南民间音乐语汇为音调基础来展开作品, 结 构全曲,更能体现出作曲家的艺术功力。例如张德河词 、 王澄泉曲的南水北 调 抒怀,采用豫剧音调进行创作,以豫剧板式的发展逻辑为全曲的结构基础,以戏曲“ 闪板”的节奏特征贯穿全曲, 3 同时又借签三部性的结构原则,充分调动合唱的表现手段,使作品既有浓郁的河南风格,又展示出多声部的艺术魅力。在无伴奏合唱黄河夕照中,作曲家 撷取豫剧音乐中的一个典型语汇,并以这个小小动机(大三度加小二度)贯穿、引伸,从 旋律 线条(横向)到和声 织体(纵向),均以此为基础发展歌曲,手法简洁,风格独特。又如女声 合唱月奶奶,黄巴巴,为了表现民谣中的艺术 形象 ,采用河南南阳民歌中典型的四度跳进,以及四度框架中五声性的 三音列为音调基础, 贯穿全曲,并以不同的声部组合、节奏的疏密安排、色彩性的和声运 用、 调式 对比等多种手段,层层展开。旋律 优美,格调温馨,是一首“中原版”的摇篮曲。 3、生动的形象刻画和合唱表现手段的运用。 “新作品”重视音乐形象的刻画和意境的烘托,不少作品形象鲜明 、 个性突出。 例如,混声合唱我们的歌声,作品以热情洋溢的旋律、充满动力的切分节奏,刻画出青春与活 力的生动形象,又以“啦 ”的衬字 在节奏缝隙中穿插 、填充 ,以及二声部、四声部的配合,表现出“祖国面貌日日新,人民迎来好时 代”的主题内涵。 为了加强作品内容的艺术表现,不少作品在 意境的渲染方面下足了功夫。混声合唱夕阳恋着黄河的开篇 ,混声弱 力度的伴唱 , 渲染出一片 迷茫 的色彩。在此背景上,男高音领唱引吭而歌,似一道霞光铺满河面,意境深邃。歌曲中合唱与领唱、伴唱交替进行,主调 与复调织体配合得当,大小调和弦交替使用,生动地描绘出“黄河、夕阳、远山、霞光”的优美画面。 在众多作品中,曲作家充分调动合唱艺术特有的表现手段 ,全力塑造音乐形象,在声部的多样组合、 音色调配、和声 浓 淡 对 比、多层次的力度使用,以及和声、复调织体的适时运用等方面,均有精彩的例子。 百鸟朝凤在综合使用 合唱表现手段方面是优秀的范例之一。作品是 根 据同名民间乐曲的立意和音调进行创 作的。引子部分采用主调织体,在短短 12 小节里,力度由弱到 强,经历了至少四次变化,速度有自由、慢 、 由慢向快、突 、慢等多种处理方式,在人们面前描绘出一幅撩人心弦的“芳草青青,春光融融”的 艺术画面。歌曲的主体,为了表现百鸟和鸣 的炽烈场面,大多用复调织体,声部组合由单声部至六声部不等,构思缜密,层次清晰。在音色处理中,男声 多以 4 “ bong”的象声词演唱低音和背景旋律,而以清亮的女声,以多样的象声词和多种音调模拟 出 各种鸟的叫声 ,在不同声部中穿插、交接、叠置,色彩缤纷、气氛热烈,描绘出百鸟 欢 唱 的生动场景。 混声合唱晨雾(李严 词、朱敬修曲)也是一首优秀作品。歌曲开始,在弱力度的 哼 鸣 中 , 各声部在复调织体中时隐时现,生动的描绘出浓雾茫茫的景象。在歌曲的发展中,随着情绪的递进,节拍由四四而八六、八五、四二、四四等多次变化,尤其是中心段八五节拍的不平衡感将歌曲推向高潮 。为了表现较大的情绪落差,作品充分发挥多声部的表现优势,柔情处似喃喃自语,近似迷茫;激情处以速度渐快、力度渐强的四声部音 响,似雷霆掠空, 具有较强的戏剧性,很好的表现了浓雾中“几多迷茫,几多适 意,几分神往,几分仙气”的艺术氛围。 4、新的创作理念,现代作 曲技法的运用。 以新的创作理念, 应用现代作曲技法进行创作,在河南的合唱创作中是 一种大胆的探索与尝试。方可 杰 作曲的禅和张磊作曲的独钓寒江是仅有的这一类属的作品。 两首作品均采用无伴奏合唱形式。禅的标题清楚地表明了歌曲的宗教意蕴。歌曲并无实质性的歌词,全曲仅用一句梵语 “伽哩哆哩”、“摩诃萨”的反复,构成了这首长达六分钟的作品,内容似有也无,作者显然 是 有意以此体现出禅宗“空灵”世界的构想。作品有五个基本声部,并可再分为十个声部。作品的首尾部分以念白式的音调和极为 平直简洁的吟诵性旋律为主,营造出一种寺庙 中诵经念佛时的肃穆氛围。中部主体 部分,则用梵语“摩诃萨”,以现代音乐中常用的点描手法在五个声部中呼应、跳跃,恰似佛者 诵经时的木鱼声声,再以悠长的诵经音调衬托,制造出一种宏伟而略带嘈杂的音响,与首尾构成对比。全曲没有歌词,没有复杂的旋律,没有复杂的节奏节拍,曲作者正是以这种“空灵” 、“宏伟”而近似冷漠的音响氛围,试图让“施主”们(听众)对世界、对人生有所感悟吧。 独钓寒江的立意也十分新颖。作品的标题显然 取材于脍炙人口的柳宗元的五 言绝句江雪。然而作品却只用其意不用其词, 全曲只 用四个字“独钓寒江” ,另加一 句问语“是谁?”,将原本言简意赅、 意蕴隽 永的诗作,再简化为一句富有哲理意味的问话:“是谁(在)独钓寒江?”,此种立意令人怅然,发人深思。 因此,作品采用了全新的创作手法。领唱由四人组成,以具有古风遗韵的简 5 洁旋律 和夸张 的戏曲 韵白 音 调相配合,以各种口吻、情感 , 唱 、 诵 出“独钓寒江”主句; 而合唱 则突破了传统的旋律、节奏、和声的表现模式,以唱、念、诵等各种形式,在 不同声部、不同高度、多调性、多层次的提出“是谁”的命题,初则细语设问,继而问话 从四面涌来,高潮处 乱语杂陈,轰然鸣响,却又嘎然而止,引发人的思绪,给人以启迪 、 警 示。这首作品尽管还稍嫌稚嫩,但其出自一个青年学生之手,却也难能可贵。 二 “新作品”成绩喜人,但既是新作品就有值 得推敲之处,而且由于数量多 ,作者面广,甚至还有一些草就之作,因此,难免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 据笔者的一孔之见,“新作品”中尚存在如下一些问题和值得商榷之处。 1.一些“新作品”对歌词内涵挖掘不深,研究不透,表现 不 力。 合唱创作只有深入理解歌词内涵,方能调动各种手 段进行表现。“新作品”中有一些仅限于对词意的表面理解而作出表象化 、概念化的 处理。例如,一些颂赞性的歌曲,一提“颂赞”,必然深情,因而就再三追 求优美、深情、宽广、慢速, 或用领唱,一领 到底,既无层次处理,也无情绪对比,令人乏味。反过来,一些社会 政治 题材 的歌曲,往往采用进行风,音调简洁,坚定有力,却似有“标语口号式”之嫌, 铿锵有余,柔美不足。究其原因,都是对词意缺 乏深度理解。如果分析一些优秀合唱作品,不难发现其中的情绪布局,层次安排,深情之中有激情,铿锵之中有 柔美,对比鲜明,张驰得当,方能引人、感人。 还有一些作品采用分节歌形式,也无不可。但歌词段数太多,仅一 、 两段曲谱,确难表现多段歌词的不同表情。而且一味反复,令人厌 倦。另有一些题材选择不当,例如选 择长篇叙事题材配写合唱,显然不宜 ,勉力为之,势必事倍功半。 2.对合唱艺术特性把握不力,多声部语言 贫乏。 一些作者是基于对合唱的热情而创作,却对合唱的艺术特性研究不够,把握不力。不少作者是以写独唱歌曲的 感觉来写合唱,作品基本上是独唱式旋律加多声部(如伴唱 ),或者干脆用领唱加伴唱,其它表现手段应 用很少。我们见到一些作品 , 从前到后基本上是以女高声部任主旋律的主调 织体,偶尔用男声、女声的分部对唱,或者有一些速度、力度的变化 , 和声上仅用传统的三和弦、七和弦,调式调性单一,因而,效果平平,显示出多声部语言的贫乏。还 有的在处理较自 6 由的六连音节奏时,仍用四声部同节奏织体,效果浑浊;有的在复调织体不同声部的歌词处理中,或不统一,或无变化,造成歌唱对象、人称上的混乱等,类似的 “ 小毛病 ” 仍不少见。 3.风格特性方面的问题。 这一方面有两个问题比较突出:其一,一些原创作品缺乏鲜明的个性,使人听后没感觉,无记忆(不再示例);其二,在民歌和戏曲选段改编中,还有一些问题值得商榷。 如前所述,“新作品”中有一些民歌改编曲,这类作品有的拘于原民歌的结构和旋律,不敢展开或展不开,无对比,缺变化,也不能充分发挥合唱的表现手段,效果不佳;有一些 在改编中手法使用不当,改变或丢掉了原民歌的风格,失去了原民歌的艺术魅力,这些问题与改编者的艺术功底应不无关系。 对豫剧名段的改编与民歌改编似乎不同,这些唱段都是经过长期锤炼、 在群众中很有影响的著名唱段,在改编中,能否对原作的旋律与结构进行适当的增删与调整 ,如何增删、调整 , 以及如何做到既忠于原作,又能充分发挥合唱的功能,体现改编者的加工与再创造,都是值得认真研讨的问题。 4.“新作品”仍以传统手法创作的作品为主,而以全新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