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管理规定【一份非常好的专业参考资料】_第1页
设备管理规定【一份非常好的专业参考资料】_第2页
设备管理规定【一份非常好的专业参考资料】_第3页
设备管理规定【一份非常好的专业参考资料】_第4页
设备管理规定【一份非常好的专业参考资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 1 - 设备使用与维护管理规定 设备使用与维护管理规定 - 1 主 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规定了机械设备的使用、维护保养管理工作 ; 用于全厂使用机械设备的部门 . 2 引用标准 原化工部化学工业设备动力管理规定及其设备维护保养制度 3 管理职责 3.1 机动处负责设备使用与维护保养的管理工作 ; 3.2 各使用单位负责设备使用与维护保养工作 ; 3.3 工艺运行人员为设备操作者 . c.设备操作人员应保持设备环境整洁卫生 ; d.设备操作人员应保持设备完整 ,发现不完整时 ,及时向车间报告 ,车间应及时与机动科联系处理 ; e.操作人员应对备用设备按维护保养技术规程进行保养 ,并定期盘车 . 4.2.2 设备维修人员应对设备维护保养负有保证维修质量的责任 ; a.定时定点检查 ,主动向操作工了解运行情况 ; b.发现缺陷及时消除 ,不能立即消除的缺陷 ,要详细记录 ,及时上报 , 4.管理 内容与要求 4.1 对设备操作人员的要求 ; - 2 - 4.1.1 操作人员应经过技术培训 ,考核合格执证上岗 ,无操作证人员不许独立操作设备 ; 4.1.2 操作人员应达到“四懂、三会” : 4.1.3 操作人员必须做好下列工作 : a)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设备的启动、运行与停车 ; b)严格执行巡回检查制度 ,认真填写运行记录 ; c)保持设备整洁卫生 ,认真做好设备润滑工作 ; d)发现隐患、故障、自已不能处理时应采取措施 ,并及时通知维修人 员 . 4.2 设备维护与保养 4.2.1 设备操作人员在使用设备的同时 ,应负责的设备维护保养工作 ; a.设 备操作人员在接班前 ,应向上班了解设备运行情况 ,掌握设备润滑保养情况 ; b.当班设备运行人员应按巡检规定 ,巡检设备运转情况 ,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并结合设备检修予 以消除 ; c. 维修人员按设备说明书或其他技术规程中所规定的保养内容 ,时间对设备维护保养 ; d.按质量完成维修任务 . 4.2.3 设备管理人员应对设备使用与维护保养标准贯彻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认真总结操作工人及维修工人的维护保养经验 ,改进设备管理工作 . 起重机械管理规定 起重机械管理规定 - 3 - - 1 主 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规定了起重机械设备的管理办法 . 适用于我厂各种起重机械的管理 . 2 管理职能 2.1 机械动力处负责起重机械的管理工作 . 2.2 使用单位建立必要的起重机械维护、定期检验 ,操作安全规程和交接班等规章制度 . 3 管理内容与要求 3.1 对起重机械要逐台建立设备档案 . 3.2 各种不同规格型号的起重机械要装设相应的安全保护装置 ,各种钢丝绳要符合规程要求 . 3.3 起重机械实行专责制 ,每台起重机械都要由专人负责使 用管理 . 3.4 起重机械的工作地点要有足够的照明和通道 ,应与附近的设备、建筑物 .电器线路等保持规定安全距离 . 3.5 操作人员对所使用的起重机械必须做到“四懂、三会” ,经过专门培训 ,经安全部门考试合格方能操作 . 3.6 新购置的起重机械 ,必须取得许可证 ,安全保护齐全 ,并且应有完整的合格证 . 3.7 使用单位定期对起重机械进行技术检验和校验 . 3.8 新安装或经大修改变原设计性能的起重机械 ,用前必须进行静载实验和动载实验等技术检验 .经设备动力管理部门、安全部门和使用部门共同鉴定验收合格 ,并经主管厂长或总工批准方可使用 . - 4 - 设备润滑管理规定 设备润滑管理规定 -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规定了 设备润滑管理的分工、润滑油脂储存、保管和发放、器具管理与过滤标准 ,润滑油的使用、设备清洗换油及其工艺流程、废油回收再生管理、润滑标准和润滑标记等 . 适用于全厂各生产车间辅助车间以及机电设备的润滑管理 . 2 设备润滑管理分工 2.1 机械动力处 2.1.1 负责全厂设备润滑管理工作的组织领导 ,认真贯彻润滑的“五定” (定点、定质、定量、定期、定人 ) “三过滤” (入库过滤、发放过滤、加油过滤 ),做到合理节约用油 . 2.1.2 协助分厂解决设备润滑中的疑难问题 ,确定进口设备用油国产化及油品代用 ,逐步积累润滑技术资料 ,总结和推广润滑工作经验 . 2.2 供销处 2.2.1 组织并审查分厂申报的用油 (脂 )计划 ,根据分厂所报润滑油料 ,擦拭材料润滑工具 的耗用量定额编制全厂年季月用油采购计划和供应工作 .新购进的油(脂 )以产品合格证或入库抽查代验单为依据 ,进 行验收入库 ,并做好保管和发放工作 . 2.2.2 负责润滑器具的采购供应工作 . 2.2.3 对库存润滑油 (脂 )按规定时间 (贮存三个月以上 ),向中央化验室提出质量化验委托 ,保管化验单和有关资料 ,并提供油 (脂 )合格证抄件或质量化验单 . 2.2.4 负责对不合格油 (脂 )的处理工作 . - 5 - 2.2.5 负责全厂废油回收、加工处理工作 . 2.3 中央化验室 2.3.1 负责全厂润滑油 (脂 )的分析 、化验 ,出具化验报告单 . 2.3.2 负责油品分析所用设备和材料计划的编制 ,并按规定报批、采购和领用 . 2.3.3 负责油品全面质量管理工作 ,包括质 量不合格的油品拒付依据的提出 ,油品标准信息的收集等 . 2.3.4 负责再生油品的检验 . 2.4 分厂 2.4.1 分厂由主管设备的副厂长和专职或兼职人员负责润滑工作 ,润滑员对所管辖设备的润滑部位 ,润滑点数 ,润滑剂名称用量等应有台帐 ,对每日设备润滑情况进行记录 .制定本单位润滑油 (脂 )的月份或季度消耗定额上报供销处 ,五定指示表报机械动力处 审定 ,由主管厂长批准执行 . 2.4.2 提出本单位润滑油 (脂 )月份或季度计划 ,并按规定时间报送供销处 . 2.4.3 经常检查润滑部位的温度情况 ,轴承温度应保持在规定指标内 (按设备说明书规 定 ).对常用阀的丝杆与螺母之间 ,要定期润滑 .不常用阀门的丝杆与螺母之间 ,应用润滑油 (脂 )封死 .做好 润滑器具的管理工作 ,定期组织润滑管理工作自检 ,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 2.4.4 提出润滑方面的改进措施和起草新方案 ,经机械动力处审查 ,由主管厂长批准后执行 . 2.4.5 定期组织操作工人学习润滑管理知识 ,提高操作工人润滑水平 .并经常检查操作工人对润滑管理规定和额定的执行情况 ,提出批评或表扬 . 2.4.6 制定本单位 废 油回收措施 ,并认真搞好 废 油的回收工作 . 2.5 设润滑站 ,并领导本单位润滑站的全面工作 . 2.5.1 润滑技 术人员 2.5.1.1 制定设备润滑的各种消耗定额 ,审批用量计划 ,进行计划与实耗的分析 ,进一步完善定额管理 . 2.5.1.2 负责设备用润滑油品的选定和变更 . 2.5.1.3 参与分析处理设备润滑事故与油品质量问题 . 2.5.1.4 组织治理设备漏油 ,提出治漏方案 . 2.5.1.5 指导润滑站按工艺要求对润滑油品的代用、掺配搞好废油再生利用工作 . 2.5.1.6 指导维修工、润滑、操作工行设备润滑保养 . 2.5.1.7 对润滑不良可能造成事故的设备 ,有权停止使用 ,并积极采取措施解决 . 2.5.2 润滑工 2.5.2.1 熟悉 专责区内每台设备的润滑系统 ,所用油品及需用量 .每天上班前按规定给操作工发油 . 2.5.2.2 严格执行设备润滑“五定”与“三过滤”规定 . 2.5.2.3 每日巡回检查 ,督促操作工对设备进行正确的日常润滑 . 2.5.2.4 对设备储油部位巡回补充加油 ,保持规定油面高度 ,并对脂杯补充润滑脂 . 2.5.2.5 实施月份设备清洗换油计划 ,在维修工、操作工配全下 ,按清洗换油工艺规程进行工作 ,保证油箱清洗质量 . 2.5.2.6 每台设备油箱的换油量 ,耗油量要登记记录 ,填好换油卡 ,回收的 废 油及时反库 ,提出漏油设备清单 . - 6 - 2.5.2.7 严禁使用不合格的油品 . 2.5.2.8 配合润滑技术人员进行新油品的试用 ,按要求做好试用记录 . 2.5.2.9 保持润滑工作的清洁 . 2.5.3 维修工 2.5.3.1 每日巡检设备运行及润滑状况发现润滑缺陷和故障及时排除 . 2.5.3.2 定期维护设备时 ,做好油毡、油线、过滤器和应拆卸部件的清洗工作 . 2.5.3.3 新设备在试车前 ,必须彻底清洗油箱后方可加入新油 . 2.5.3.4 检查并搞清漏油原因 ,研究确定治漏方案 . 2.5.3.5 按润滑分工规定 ,做好设备的维护、加油、清洗、换油工作 . 2.5.4 操作工 2.5.4.1 熟悉所操作设备的润滑系统和各部位的润滑方法 ,严格按润滑“五定”要求正确合理润滑 . 2.5.4.2 负责班前检查加油 .在定期维护时 ,应认真检查润滑系统 ,使设备处于良好的润滑状态 . 2.5.4.3 出现润滑故障应及时排出 ,如不能排除时 ,应及时通知维修工处理 ,发现油变质和油箱缺油 ,及时通知润滑工处理 . 2.5.4.4 配合维修工 ,润滑工进行设备维修、清洗和换油 . 2.5.4.5 保管好自已使用的工具 ,保护好设备上的润滑标牌和加油标志 . 3 润滑油 (脂 )储存、保管和发放 3.1 润滑油库储存 3 6 个月的用油量 ,库房要设 置在粉尘少的地方 ,库房内要保持清洁、干燥、通风良好 . 3.2 库房内要设有消防装置和器材及指示标牌 . 3.3 各种储油容器要保持清洁干燥 ,完好无损 ,对容器内的油 (脂 )要注明名称 、 代号 、 入库时间 ,并做到分类分组保管 . 3.4 库内要采取通风、保温措施 .库内严禁动火或用火加热油缸 . 3.5 润滑油必须分析化验合格后方可入库 ,并要妥善保管以防变质 ,严禁露天堆放和到处堆放 . 3.6 对大型油缸 ,要严格执行安全管理制度 ,认真检查 ,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每年要清洗一次 . 3.7 润滑油储存期规定为三个月、超过三个月或油品倒缸时要进行分 析检验 ,对不合格的油品要进行加工处理 ,待合格后方可使用 . 3.8 润滑油 (脂 )库 ,应具备下述资料 : a.润滑油品质量指标 ; b.设备润滑油品消耗定额 ; c.油品合格证或化验分析报告单 . 3.9 润滑站负责油品现场发放 ,做好收发记录 ,定期汇总上报供销处 . 4 器具管理与过滤标准 4.1 根据各分厂 用油实际情况 ,按岗位配齐应发的油具 ,如 :固定式油槽、油抽子、油壶、油桶、干油桶、油铲 . 4.2 各种润滑油具应标记清晰 ,专具专用 ,定期清洗 ,油具用过后 ,放回原处 ,用布盖好 . 4.3“三级过滤”有的器具一定要按规定配备良好的过滤 网 ,按规定检查清洗 ,发现缺陷及时处理 . 4.4 各类器具均应放在指定地点 ,设有防尘、防火措施并有专人维护 . - 7 - 4.5 设备上的润滑装置 ,润滑工艺条件和选用的润滑油漆 (脂 )必须符合规定 ,不得乱用 ,混用 ;季节换油时必须将器具划或润滑装置清洗干净 . 4.6 润滑油“三级过滤” 的滤网 ,要符合下列规定 : 4.6.1 透平机油、冷冻机油、压缩机油、机械油、车用油 ,所有过滤网 ,一级过滤网为 60 目 ;二级过滤网为 80 目 ;三级过滤网为 100 目 .其中冷冻机油需用非铜过滤网 . 4.6.2 气缸油、齿轮油所用过滤网 , 一级过滤网为 40 目 ;二级过 滤网为 80 目 ;三级过滤网为 80 目 . 4.6.3 汽轮机油或其它粘度相近油所用过滤 , 一级过滤网为 100 目 ;二级过滤网为 150 目 ;三级过滤网为 200 目 . 4.6.4 特殊用油的过滤 ,由机械动力处同使用单位研究确定 ,并经主管厂长批准 . 5 润滑油的使用 5.1 使用代用油品或变质油品时 ,必须提前呈报机械动力处 .呈报时应附该润滑油的化验结果报告单 . 5.2 主要转动设备 (压缩机 )透平压缩机 ,大中修 ,应在开车前两天 ,对油箱中的润滑油进行化验 .压缩机油应化验粘度 、 水份 、 机械杂质 、 闪点 、 酸质等 ; 透平压缩机 应化验抗乳度、水溶解度 、酸质等 . 5.3 大型转动设备在连续运转半年以上时 ,应对润滑油进行一次化验 ,如一项以上指标不合格 ,应立即换油 . 5.4 不准使用无合格证或无分析化验单的润滑油 . 5.5 发现跑油 、 漏油 时 要即 时 使查出原因 ,立即消除 . 5.6 除加油 ,换油 ,清洗 油箱外 ,油箱 要 处于封闭状态 ,防止灰尘落入 . 5.7 主要设备换油时 ,分厂主管厂长、机械动力处的主管工程师要到现场监察 ,并按规定填入设备档案 . 6 设备清洗 换油及其工艺流程 6.1 设备清洗换油要有计划 ,严格避免润滑油 (脂 )使用时间过长而劣化 .机械动力处的管理专工人员要去各分厂密切配 合 ,按产品说明书和设备实际运行情况 ,定出各类设备经济合理的清洗换油周期 . 6.2 设备清洗换油计划应尽量与设备定期检修同步 ,以达到节省劳动力、减少停车损失 ,降低生产成本的目的 . 6.3 新设备与大修后的设备 ,第一次清洗换油应安排在运行 30 个班次之后进行 ; 第二次安排在运行 100 个班次之后进行 ; 第三次以后换油按常规同期进行 ; 6.4 换油参考周期 油箱容量 换 油 周 期 ( 月 ) 正常填油间隔期 (kg) 正常情况 有磨料、灰尘 10 7 3 5 6 10 15 10 50 8 10 6 7 25 25 750 10 12 7 2 30 35 滚动轴承 10 12 7 0 10 15 6.5 清洗换油工作以维修工为主 (有润滑工岗位的以润滑工为主 ),操作工配合 ,按规定填写换油卡片 . 6.6 清洗换油的工艺流程 关闭电源 油箱放油 打开油箱盖板 擦洗油箱四壁边角及底面 用清洗煤油冲洗干净 擦拭干净 检查擦净各种润滑装置 装上并拧紧板油塞 ,装好侧盖 - 8 - 板 ,注意密封好按规定牌号加油至油标或油尺线 (加润滑脂的轴承要将黑油全部挤出 ) 盖上油箱盖 合闸试车 ,有问题排出 检查验收 清理现场 、 废油退库 填写换油卡 . 7 废油回收再生管理 7.1 用油单位更换下来的和收集起来的各种废油料 ,必须全部回收 ,不得流失 ,不准抛弃 ,烧掉或倒入下水道 . 7.2 各用油单位回收的废油应严格按下列要求处理 . 7.2.1 回收的废油必须除去明显的水分和杂物 . 7.2.2 不同种类废油应分类回收保管 . 7.2.3 污染程度不同的废油或混合冷却液的废油 ,应分别回收保管 ,以利再生利用 . 7.2.4 废油的专用油和特种油应单独回收 . 7.2.5 废洗油和混杂油应分别回收 . 7.2.6 废油桶应有明显标志 ,做储存油专用 ,不能与新油桶混用 . 7.2.7 废油回收和再生 ,要做好收发记录 ,定期汇总上报 . 8 润滑标准和润滑标记 8.1 润滑标准 8.1.1 循环润滑油箱油位 ,应保持在三分之二为宜 . 8.1.2 油杯润油的油位 ,要根据油杯内径 D 确定 : a.D 为 25 40mm 油位高度为 D/4; b.D 为 45 60mm 油位高度为 D/5; c. D 为 70 130mm 油位高度为 D/4; 8.1.3 浸油润滑油的油位 (转动油位 )按下列规定 : a.转速大于 3000 转 /分 ,油位应在轴承下部滚珠中心以下 ,但不低于滚珠下缘 b.转速为 1500 3000 转 /分 ,油位应在轴承最下部滚珠中心以上 ,但不高于滚珠上 缘 c. 转速小于 1500 转 /分 ,油位应在轴承最下部滚珠上缘或浸没滚珠 8.2 设备润滑状态完好条件 8.2.1 所有润滑部位、润滑点应按“五定”要求、按期、按质加油 ,消除缺油干磨情况 . 8.2.2 所有润滑装置齐全 ,管理清洁畅通 . 8.2.3 油线油 毡 齐全清洁 ,放置正确 . 8.2.4 轴承、轴瓦声音 ,温度正确 . 8.2.5 油液不变质、不混 ,符合使用要求 . 8.2.6 油箱油面正常 ,不漏油 . 8.2.7 设备不漏油 .发现漏油 ,边查边治边管 ,按堵、封、引、接、修、焊、设、换八个字 ,对症下药 ,坚决治理漏油 . 8.2.8 设备漏 油标准 a.渗油 :油迹擦净后勤 5 分钟内不出现油迹者为渗油 . b.漏油 : 油迹明显 ,有的形成油滴 , 油迹擦净 5 分钟内出现油迹 或油滴者为漏油 . c.漏油点 :有一条明显油迹或一个油滴者 ,为一个漏油点 . d.不漏油设备 :静结合面不渗油 ,动结合面不漏油 ,为不漏油设备 . e.严重漏油设备 :一个漏点一分钟内滴油如超 3 滴者为严重漏油设备 . - 9 - 8.3 润滑标记 8.3.1 根据“五定”的要求 ,为使润滑点醒目 ,要用不干胶 统一制作润滑标记 ,粘贴在润滑点附近 10 毫米处 . a.园形标记为润滑油 ,三角标记为润滑脂 . b.园的直径和三角边长为 30mm. c.黄边红底者由操作工加油 ;兰边白底者由润滑工加油 ;白边绿底者由维修工加油 . d.标记中间标出油品的牌号、代号加油数量和周期 . 8.3.3 三角形标记在粘贴时 ,底边平行于地面 . 变电所管理规 定 - 10 - 变电所管理规定 - 1 主内容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变电所的人员配备和培训、安全运行、设备管理技术管理等。管理内容与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全厂的变电所,高、低压配电所,自备 电厂的电气车间。 2 管理内容与要求 2.1 人员配备和培训 2.1.1 有人值班变电所,设专职所长,专 (兼职 )技术员,每班值班人员的数量不少于两人。 2.1.2 变电所工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考核合格,持有进网电工作业证及安全作业证上岗。 2.1.3 每人每月不少于一次技术问答活动,每月每班不少于一次事故预想活动,每季度每班不少于一次反事故演习活动。 2.2 安全运行 2.2.1 严格执行电气安全技术管理标准,两票合格率应达到 100%。 2.2.2 每年按规定的试验周期进行预防性电气试验,主要设备的试验 率达 100%,其它应达到 95%。 2.2.3 继电保护正确动作率 100%。 2.2.4 绝缘工具应配备齐全、合格,并进行编号且摆放整齐。 2.2.5 消防用具齐全、可靠,按要求位置固定存放。 2.3 设备管理 2.3.1 设备完好率达 100%,设备标志齐全。 2.3.2 变压器、油开关、不滲油,瓷质元件无裂纹,运行正常。 2.3.3 开关、刀闸操作灵活可靠,触头及各联结坚固部位无过热和烧伤现象。 2.3.4 直流电源系统运行正常,二次回路、端子排整齐,线号与图纸相符,指示表计,按校验规定的周期进行校验。 2.3.5 导体对地、相 间距离符合规定,绝缘良好。 2.3.6 电力电缆 2.3.6.1 具有与实际相符的电缆敷设系统图,应标明位置座标、规格、型号及接头位置。 2.3.6.2 要有电力电缆试验记录、事故记录、检修记录、缺陷记录,新敷设的电力电缆还要有隐蔽工程记录、中间头记录。 2.3.6.3 地埋电缆标桩坚固齐全,桥架敷设电缆,标志明显,电缆隧道、电缆沟内无积水、无脏物。 2.3.6.4 电缆运行应在允许范围之内,电流、电压、温度符合运行技术要求。 2.3.6.5 电力电缆应无损伤,中间接头位置恰当,若与热力管线有交叉,应有防热措施。 2.4 技术管理 2.4.1 健全主要设备的说明书和技术数据记录。 2.4.2 建立设备状况运行、检修、试验、缺陷、事故、更新改造记录。 2.4.3 应备有电气安全技术管理标准、电气事故处理技术管理标准、运行规程和检修规程。电气试验规程,继电保护检验规程。 2.4.4 应有一次系统结线图及主要参数图、安全累计日揭示板,定期巡检路线图, - 11 - 并按统一规格绘制装订、悬挂。 2.4.5 要有如下揭示图表: 2.4.5.1 设备主要运行参数。 2.4.5.2 监护和操作人员名单。 2.4.5.3 紧急拉闸顺序表。 2.4.5.4 继电保 护及自动装置定值表。 2.4.5.5 变压器分接开关位置指示图。 2.4.6 建立健全各种规章制度,并严格执行。 2.4.6.1 交接班制度。 2.4.6.2 设备巡回检查制度。 2.4.6.3 设备验收制度。 2.4.6.4 设备缺陷管理制度 2.4.6.5 所长岗位责任制度。 2.4.6.6 技术员岗位责任制度。 2.4.6.7 值班长岗位责任制度。 2.4.6.8 值班员岗位责任制度。 2.4.6.9 保卫防火制度。 2.4.7 建立健全各种记录、并认真填写。 2.4.7.1 值班运行记录。 2.4.7.2 开关跳闸记录。 2.4.7.3 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检验记录。 2.4.7.4 检修记录。 2.4.7.5 蓄电池充放电记录。 2.4.7.6 设备缺陷记录。 2.4.7.7 事故预想记录。 2.4.7.8 反事故演习记录。 2.4.7.9 安全培训工作记录。 2.4.7.10 避雷器动作次数记录。 2.4.8 变电所室内外环境整洁,控制盘、保护盘、高低压配电装置完整无灰尘,巡回通道及门窗洁净。 2.4.9 高低压配电室,控制室应设有防止小动物进入的设施,安全遮栏符合安全标准。 2.4.10 电缆沟盖板完整,沟内无积水,无杂物。 2.4.11 各种图表 悬挂整齐,档案资料要有专柜存放。 - 12 - 电气安全技术管理规定 电气安全技术管理规定 -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哈尔滨气化厂电气设备安全技术工作中的基本要求。特别是对工作票、操作票制度;保证电气安全的组织措施、技术措施;线路作业时发电厂和变电所的安全措施;发电机、高压电动机的维护工作;在停电的低压配电 装置、导线上工作;在继电保护、仪表等二次回路上工作;电气试验及其它安全措施提出了具体的要求。 2 引用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DL408 91电业安全工作规程 3 安全工作的基本要求 3.1 电气工作人员必须具备的条件 3.1.1 经医师鉴定,无妨碍工作的病症(体检约两年一次)。 3.1.2 具备必要的电气知识 ,熟悉电业安全工作规程,并经考试合格。 3.1.3 学会紧急救法 ,特别是学会触电急救。 3.1.4 电气工作人员对本标准应每年考试一次。因故间断电气工作连续三个月以上者,需重新考试合格后,方能 恢复工作。 3.2 高压设备工作基本规定 : 3.2.1 电气设备分为高压和低压两种 : 高压 :设备对地电压在 250V 以上者。 低压:设备对地压 250V 及以下者。 3.2.2 值班人员必须熟悉电器设备,值班负责人还应有实际工作经验。 - 13 - 3.2.3 不论高压设备带电与否,值班人员不得单独移开或越过遮拦进行工作,若有必要移开遮拦时,必须有监护人在场,并符合表 1 的安全距离。 表 1 设备不停电的安全距离。 电器等级( KV) 安全距离( M) 10 及以下 0.70 44 1.20 60 110 1.50 3.2.4 经批准 允许单独巡视高压设备的值班员和非值班员, 巡视时不得进行其他工作,不得移开或越过遮拦。 3.2.5 雷雨天巡视室外高压设备时,应穿绝缘靴,不得靠近避雷器和避雷针。 3.2.6 高压设备发生接地时,室内不得接近故障点 4M 以内, 室外不得接近故障点 8M 以内。进入上述范围内人员必须穿绝缘鞋和戴绝缘手套。 3.2.7 在运行中的高压设备上工作,分为三类: a 全部停电的工作,指室内高压设备全部停电(包括架空线路与电缆引入线在内),通至邻近高压室的门全部闭锁,以及室外高压设备全部停电(包括架空线与电缆引入线在内)。 b 部分停 电的工作,指高压设备部分停电,或室内虽全部停电,而通过邻近高压室门并未未全部闭锁。 C 不停电工作系指: ( 1)工作本身不需要停电和没有偶然触及导电部分的危险者; ( 2)许可在带电设备外壳上或导电部分上进行工作。 3.2.8 在高压设备上工作,必须严格执行工作票、操作票制度。 4 工作票制度 4.1 在电器设备上工作,应甚用工作票或按命令执行,其方法有下列三种: a 填用第一种工作票; b 填用第二种工作票; c 口头或电话命令。 4.2 填用第一种工作票的工作为: a 高压设备上工作需要全部停电或部分停电者; b 高压室内的 二次接线和照明等回路上工作需要将高压设备停电或做安全措施者。 4.3 填用第二种工作票的工作为: a 带电作业和带电设备外壳上的工作: b 控制盘和低压配电盘、配电箱、电源干线的工作: c 二次结线回路上的工作,无须将高压设备停电者: d 转动中的发电机励磁机的励磁回路或高压电动机转子 电阻回路上的工作; e 非当值值班人员用绝缘棒对电压互感器定相或用钳形电流表测量高压回路的电流。 4.4 其他工作用口头或电话命令。 口头或电话命令,必须清楚正确,值班员应将发令人、负责人及工作任务详细记入操作记录簿中、并向发令人复诵一遍 。 4.5 工作票要用钢笔或圆珠笔填写一式两份。一份必须经常保存在工作地点,由 - 14 - 工作负责人收执,另一份由值班员(工作许可人)收执,按值移交。值班员应将工作票号码、工作任务、许可工作时间及完工时间记入操作记录簿中。 在无人值班的设备上工作时,第二份工作票由工作许可人收执。 4.6 一个工作负责人只能发给一张工作票 ,工作票上所列的工作地点 ,以一个电气连接部分为限。 如施工设备属于同一电压,位于同一楼层,同时停送电,且不会触及带电导体时,则允许在几个电气连接部分共用一张工作票。 开工前工作票内的全部安全措施一次做完。 非电气人员进行工作时,工作票发给监护人。 4.7 在几个电气连接部分上依次进行不停电的同一类型的工作,可以发给一张第二种工作票。 4.8 若一个电气连接部分或一个配电装置全部停电 ,则所有不同地点的工作 ,可以发给一张工作票 ,但要详细填明主要工作内容 .几个班组同时进行工作时 ,工作票可发给一个总的负责人。若至预定时间,一部分工作尚未完成,仍须继续工作而不妨碍送电者,在送电前,应按照送电的现场设备带电情况,办理新的工作票,布置好安全措施后,方可继续工作。 4.9 事故抢修工作可不用工作票,但应记入操作记录薄内,在开始工作 前必须做好安全措施,并应指定专人负责监护。 4.10 第一种工作票应在前一日交给值班人员 .临时工作可在工作开始前直接交给值班人员。 4.11第一 ,二种工作的有效时间 ,以批准的检修期限为准 .第一种工作票至预定时间 ,工作尚未完成 ,应由工作负责人办理延期手续 .延期手续应由工作负责人向值班负责人申请办理 .工作票破损 ,应补填新的工作票 . 4.12 需要变更工作班中的成员时 ,须经工作负责人同意 .需要变更工作负责人时 ,应由工作票签发人将变动情况记录在工作票 .若扩大工作任务 ,必须由工作负责人通过工作许可人 ,应在工作票上增填工作 项目 .若须变更或增设安全措施者 ,必须填写新的工作票 ,并重新履行工作许可手续 . 4.13 工作票签发人不得兼任该项工作的工作负责人 .工作负责人可以填写工作票 ,工作许可人不得签发工作票 . 4.14 工作票签发人 ,工作负责人和允许办理工作票的值班员 (工作许可人 )由分厂提名 ,由机械动力处审定 ,主管厂长书面批准公布 . 5、工作票中所列入人员安全责任 5.1 工作票签发人 : a 工作必要性 ; b 工作中否安全; c 工作票上所填写安全措施是否正确完备 ; d 所派工作负责人和工作班人员是否合适和足够 ,精神状态是否良好。 5.2 工作负责 人 (监护人 ): a 正确安全地组织工作 ; b 结合实际进行安全教育 ; c 督促 ,监护工作人员遵守本标准 ; d 负责检查工作票所载安全措施是否正确完备和值班员所做的安全措施是否符合现场实际条件 ; e 工作前对工作人员交待安全事项 ; - 15 - f 工作人员变动是否合适 . 5.3 工作许可人 : a 负责审查工作票所列安全措施是否正确完备 ,是否符合现场条件 ; b 工作现场布置的安全措施是否完善 ; c 负责检查停电设备有无突然来电的危险 ; d 对工用票中所列内容即使发生很小疑问 ,也必须向工作票签发人询问清楚 ,必要时应要求作详细补充 . 5.4 值长 (或 值班长 ):负责审查工作的必要性和检修工期是否与批准期限相符以及工作票所列安全措施是否正确完备 . 5.5 工作人员 : 认真执行规程和现场安全措施 ,互相关心施工安全 ,并监督现场安全措施的实施 . 6 工作票的填写 6.1 工作票要统一编号 ,工作票填写用圆珠笔填写一式两份 ,填写时字迹正确 ,清楚 ,不得任意涂改 ,填错的工作票盖“作废”章,未执行的工作票盖“未执行”章,工作票不得撕毁,执行完的工作票,应盖“已执行”章,各种章均盖任务栏右侧。 6.2 工作票由签发人签发 ,工作负责人可填写工作票 . 6.3 工作票的使用应按本标准要 求分为一 ,二两种 ,防止用错 . 6.4 填写工作票应按工作任务 ,并根据系统结线图进行 ;安全措施应完善 ,符合实际 ,地线组数和装设地点要正确可靠 ,必要时加平面图和注意事项 . 6.5 工作班成员栏 ,在全停电时人多写不下 ,可写小组负责人姓名 ,并注名小组人数。 6.6 安全措施的填写 6.6.1 应拉和已拉开关和刀闸 ,应填写双重名称 ,在双重名称前面 ,可不填应拉 ,已拉字样 (包括应装设 ,已装设 ),安全措施栏内填写可并项 ,写不下可加附页 . 6.6.2 值班员填写的措施栏内 ,不得用“同左”及写“操作票一致”,省略写代之。 6.6.3 在挂 标示牌设遮栏栏内 ,应标全名 ,悬挂地点要确切 . 6.6.4 工作地点保留带电部分及补充安全措施栏内 ,值班员应明确标明带电设备的具体地点及设备名称 (该栏内字头应醒目 ). 6.7 工作票填写时有个别错漏字时修改 ,应用红笔划两道横线将修改部分写在红线顶部 :一份工作票修改不得超过三处否则作废 . 7 工作票的执行 7.1 工作班在开工前 ,要整齐列队 ,由工作负责人宣读工作票 ,要严肃认真 ,细致地交待工作任务 ,安全措施扩注意事项 .每个工作班成员都必须集中精神认真听取 .交待后 ,工作负责人应向一部分成员提问 ,以引起注意 ,达到每个成员都确 实了解清楚 . 7.2 开工时 ,工作许可人和工作负责人应按本标准规定在现场办理开工手续 ,不得在值班室内签章了事 ,开工后 ,软页由工作许可人收执 ,硬页由工作负责人收执 . 7.3 开工后 ,工作负责人要始终在现场 ,部分停电作业时 ,应不参加工作班工作 ,专门进行监护 ,保证安全作业 . 7.4 检修试验人员动过的设备在完工后 ,必须恢复原来状态 .并向值班员交待清楚 ,收工时运行人员应详细检查 . 7.5 当工作全部完工 ,人员撤离工作地点 ,经工作负责人和许可人双方到现场检查 ,验收 ,工作负责人在工作票上签字的即为工作结束 .但工作许可人手中的工 作票 , - 16 - 必须待地线全部拆除后方为终结 .有时因其他工作需要 ,有保留地线及暂时不拆 ,应在工作票上注明原因 ,认真交接 . 8 倒闸操作程序的规定 8.1 倒闸操作必须根据调度人员或值班负责人命令 ,受令人复诵无误后执行 ,发布命令应准确 ,清晰 ,使用正规操作术语呼设备双重名称 ,即设备名称的编号 .发令人使用电话发布命令前 ,应先和受令人互报性名 ,调度发布命令的全过程 (包括对方复诵命令 )和听取命令的报告时都要录音并做好记录 . 8.2 停电的操作必须按照开关 ,负荷侧刀闸 ,电源侧刀凝固点顺序依次操作 ,送电时的顺序与此相反 . 8.3 开关 停 ,送电和并解列前检查表计指示 (停电前不检查开关位置 ). 8.4 检查开关在开位后 ,才允许合上或拉开开关的两侧刀闸的操作 . 8.5 用旁路 (预备线 )开关代配操作时必须首先检查各回路的旁路刀闸在开位后 ,才允许进行代配的操作 . 8.6 开关操作直流保险的操作 :停电时 ,拉开开关后 ,应立即拉开操作直流保险 ;送电时 ,合开关前投入操作直流保险 . 8.7 开关 ,刀闸检修时操作直流保险要拉开 ;冷备用 ,热 备用时操作直流保险不拉开 ,设备检修时要拉开“动力刀闸和动力保险” 8.8 设备送电 ,相应方式的保护跳闸压板应在投入位置 . 8.9 同 一母线两元件由联络刀闸互代 ,应先合下联络刀闸 ,后拉开被代配的开关及两侧的刀闸 . 8.10 变压器停送电和并解列的操作按开列原则进行 ; a 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中 ,变压器停送电操作前 ,必须将变压器中性点接地 ,才可进行操作 . b 一般情况下如变压器高低侧均有电源 ,送电时先由高压侧充电 ,低夺侧并列 ;停电时 ,先在低压侧解列 ,再由高压侧停电 . C如变压器二次电压在 380伏以下 ,系并列运行 ,低压侧开关 ,刀闸应列入操作票内 ,操作前可不检查开关位置 ,变压器解列前并列后立即检查“负荷分配” 8.11 母线线倒闸操作 a 用母联开关快速保 护充电 ,有条件时用外来电源充电 ,无条件时先检查母线无问题后用母联开关充电 . b 倒母线时 ,拉开母联开关的操作直流保险 . c 有断口器容的开关空母线充电时 ,要防止该电容和母线电压互感器谐振 (可采用停止电压互感器 ,代主变 ,代消弧线圈等办法 ). 8.12 装设备接地线时 ,应执行验电后立即装设地线的规定 ,不得间断 .在开关柜内开关两侧装设地线时应执行在开关两侧首先分别验电后再分别进行装设地线 . 8.13 操作节秦鲜明 ,动作明确 ,操作前后要有看电流 ,电力 ,电压表和灯光批示的意识 . 9 操作票的填写 9.1 操作票要统一编号 . 9.2 操作票要根据调度 ,主管领导及下达的工作票的要求等操作命令进行填写 . 9.3 操作命令应明确操作任务 ,计划时间 ,操作项目等逐条下达 . 9.4 操作令由有权受令人受令 ,由操作人填写操作票 ,应用钢笔或圆珠笔填写 ,字迹要整洁 ,不准并项 ,漏项或颠倒顺序 . 9.5 操作票要经监护人 (值班长 ,值长 )审核 ,无误后在摸拟盘上进行予演 ,预演后分 - 17 - 别签字方可操作 . 9.6 操作票发生错字 ,漏字应用红笔划两条红线 ,然后在红线顶部重新填写 .每页修改不超过三个字 . 9.7 操作票应填写的主要项目 : a 应拉 ,合的开关和刀闸 ; b 应装 ,拆的接地 线或拉合的接地刀闸 ; c 应拉 ,合的直流操作保险和电压互感器二次保险 ; d 应改变的保护压板 ; e 三相验电确无电压 ; f 并解列操作 (包括倒母线 ),旁路代送等应检查表计指示正确 . 9.8 操作票应填写的检查项目 : a 拉 ,合柜内开关和刀闸后应检查是否到位 (在操作户外的刀闸可以不检查 ); b 合刀闸前应检查开关在开位 ; c 设备检修 ,合闸送电前 (工作票完工 ,地线经已拆除 )应检查送电范围内地线确已拆除 ,接地刀闸确已拉开 ; d 双回线供电的线路停电 ,送电后应检查 ”表计指示 ”; e 检查项目可只定开关编号或回路名称 . 9.9 操作任务 栏内操作主变的各侧开关要填写电压等级 . 9.10 直流操作保险 ,动力保险 ,PT 二次保险 ,可只填写名称 . 9.11 操作中必须在明确操作任务后 ,方可按顺序填写操作票 ,有疑问应先提出 . 10 操作时的联系 10.1 变电所运行人员与高度应按联系制度进行操作联系 ,要先说明 :单位 ,姓名 ,编号 (班次 ),时间 . 10.2 联系时要用调度术语 ,双重名称 ,不得含混 ,不得参杂与本次联系无关的事 . 10.3 操作联系要一人负责 ,中途不换人 ,必须换时要交代清楚 ,联系要认真记录 ,并复诵核对无误 . 10.4 操作联系有录音设备的 ,必须使用录音 . 11 操作票的执行 11.1 操作必须按操作内容 ,逐项 ,逐字的严格认真执行 ,不得跳项 ,漏项 ,更不得有操作票不用 ,离开操作票凭记忆操作 . 11.2 在操作中操作人和监护人的关系是被领导和领导关系 ,操作人必须听从监护人的指挥 .如果监护人有错误 ,操作人有权拒绝操作 ,向上级报告 . 11.3操作时操作人在前 ,监护人在后 ,时刻注意行动路线 ,双方都有核对所要操作项目的责任 . 11.4 操作晨严格执行 ”四对照 ”,即即对照设备名称 ,编号 ,位置和开全方向 . 11.5 操作时先唱票 ,对照复诵 ,然后开锁 ,握好设备的操作把手后再下 ”对 ,执行 ”命令 . 11.6 每项操作完了打一个“对号 ”(用红铅笔 ). 11.7 执行一个倒闸操作任务 ,中途严禁换人 ,在执行倒闸操作中严禁做与操作无关的事 ,在操作过程中监护人要自始至终认真监护 ,没有监护人的命令 ,操作人不得擅自进行操作 . 11.8 操作票填写完后要盖以下空白章 ,操作完的票应盖“已执行 ”章 ;作废的票应盖 ”作废章 ”,盖在最后 一条右下角 .检查章和评语写在备注栏内 ,未执行的票应注明原因 . - 18 - 11.9若一个操作任务用多张操作票 ,操作开始和终了时间写在第一页上 ,已执行章 ,操作人 ,监护人名章盖最后一张操作票上 . 11.10 不用操作票的操作 : a 投入 ,停用一个压板 ; b 拉 ,合开关的单一操作 .拉开 ,拆除仅有的一组地线 (接地刀闸 ); c 事故处理 ,如时间允许要执行操作票 ,直调用户应按调度命令执行 ,作好记录 . 12 操作票用术语 12.1 各种开关 (少油 ,真空 ,小车开关 )统称开关 . 12.2 开关 ,刀闸 ,接地刀闸以及直流操作保险 ,电压互感器二次保险及动力保险 ,小车开关“插件 ”(搬闸 )统用 ”拉开 ”或 ”合上 ”小车开关“推至 ”,“拉至 ”“ ”位置。分为“运行”位置,“试验”位置、“检修”位置。 12.3 操作直流称“操作直流保险”;动力交直流称 “动力刀闸或动力保险”;小车开关称“插件”(动力、直流)。 12.4 检查开关、刀闸位置用“在合位”、“在开位”。 12.5 地线用“拆除”、“装设”。 12.6 检查负荷分配称:“检查 表指示正确”。 12.7 验电用“三相验电确无电压”。 12.8 继电保护回路的压板切换用“投入”、“停用”表示。 12.9 小车形式的开关操作时应用术语有:实验位、运行位、检修位。 13 操作票、工作票的统计、检查和保管 13.1 对工作票、操作票的执行情况,所长和技术负责人应每月检查一次,机动处不定期进行抽查,对检查结果应有评论。 13.2 对执行完的操作票,工作票按时间顺序装订成册,按月评定。 13.3 执行完的操作票,工作票由变配电所保存一年。 14 保证安全的组织措施 14.1 工作许可 14.1.1 工作许可人(值班员)在完成施工现场的安全措施后, 还应: a 会同工作负责人到现场再次检查所有的安全措施,以手触试,证明检修设备确无电压; b 对工作负责人指明带电设备的位置和注意事项; c 和工作负责人在工作票上分别签字。 14.1.2 工作负责人、工作许可人任何一方不得擅自变更安全措施,值班人员不得变更有关检修设备的运行结线方式。工作中如有特殊 情况需要变更时,应事先取得对方的同意。 14.2 工作监护 14.2.1 完成工作许可手续后,工作负责人(监护人)应向工作班人员交待现场安全措施、带电部位和其他注意事项。工作负责人(监护人)必须始终在工作现场,对工作班人员的安全认真监护,及时纠正违反安全的动作。 14.2.2 所有工作人员(包括工作负责人),不许单独留在高压室内和室外变电所高压设备区内。 14.2.3 工作负责人(监护人)在全部停电时,可以参加工作班工作。再部分停电时,只有在安全措施可靠,人员集中在一个工作点,不致误碰导电部分的情况下,方能参加工作 。工作票签发人或工作负责人,应根据现场的安全条件、施工范围、 - 19 - 工作需要等具体情况,增设专人监护和批准被监护的人数。 专责监护人不得兼做其他工作。 14.2.4 工作期间,工作负责人若因故必须离开工作地点,应指定能胜任的人员临时代替,离开前应将工作现场交待清楚,并告知工作班人员。原工作负责人返回工作地点时也应履行同样的交接手续。若工作负责人需要长时间离开现场应由原工作票签发人变更新的工作负责人,两工作负责人应做好必要的交接。 14.2.5 值班员如发现工作人员违反安全规程或任何危及工作人员安全情况,应向工作负责人提 出改正意见,必要时可暂时停止工作,并立即报告上级。 14.3 工作间断,转移和终结 14.3.1 工作间断时,工作班人员应从工作现场撤出,所有安全措施保持不动,工作票仍由工作负责人执存。间断后继续工作,无需通过工作许可人,每日收我,就清扫工作地点,开放已封闭通道,并将工作票交回值班员。次日复工时,就得传入员许可,取回工作票、工作负责人必须事前重新认真检查安全措施是否符合工作票的要求后,方可工作。若无工作负责人或监护人带领,工作人员不得进入工作地点。 14 3 2 在未办理工作票终结手续以前,值班员不准将施工设备合 闸送电。 在工作间断期间,若有紧急需要,值班员可在工作票未义回的情况下合闸送电,但应先将工作班全班人员已经离开工作地点的确切通知工作负责人和高度人员,在得到他们可以送电的答复方可执行并应采取下列措施: 拆除临时遮拦、接地线和标示牌恢复常设遮栏,换挂“止步、高压危险!”的标示牌。 必须在所有通路派专人守候,以便告诉工作人员“设备已经合闸送电,不得继续工作”,守候人员在工作票未交回以前,不得离开守候地点。 14 3 3 检修工作结束以前,若需将设备度加工作电压,可按下列条件进行: a 全体工作人员撤离工作地点; b 将该系统的所有工作票收回,拆除临时遮拦、接地线和标示牌,恢复常高遮拦; c 应在工作负责人和传入员进行全面检查无误后,由值班员进行加压试验。工作班若需继续工作时,应重新发行工作许可手续。 14 3 4 在同一电气连接部分用同一工作票依次在几个工作地点转移工作时,全部安全措施由值班员在开工前一次做完,不需再办理转移手续,但工作负责人在转移工作地点时,应向工作人员交待带电范围,安全措施和注意事项。 14 3 5 全部工作完毕,工作班应清扫、整理现场。工作负责人应先周密的检查,待全体工作人员撤离工作地点后,再向值班 人员讲清所修项目、发现的问题、结果和存在的问题等,并与值班人员共同检查设备状况,有无遗留物件、是否清洁等,然后在工作票上填写工作终结时间,经双方签名后,工作票方告终结。 14 3 6 只有在同一停电系统的所有工作票结束,拆除所有接地线、临时遮拦和标示牌,恢复常设遮拦,并得到值班调度员 或值班负责人的许可命令的,方可合闸送电。 15 保证安全技术措施 在全部停电或部分停电的电气设备上工作,必须由值班员完成停电、验电、装设接地线,悬挂标示牌和装上和装设遮栏等技术措施。 15.1 停电 - 20 - 15.1.1 工作地点必须停电的 设备; a 检修的设备; b 与工作人员在进行工作中正常活动范围的距离小于表 2 规定的设备; 表 2 工作人员工作中正常活动范围与带电设备的安全距离 电压等级 KV 安全距离 10 及以下 0.35 60 110 1.50 c 带电部分在工作人员后面或两侧无可靠安全措施的设备。 15.1.2 将检修设备停电,必须把各方面的电源完全断开(任何运行中的星接线设备的中性点,必须视为带电设备)。禁止在只经开关断开电源的设备上工作。必须拉开刀闸,使各方面至少有一个明显的断开点。与停电设备有关的变压器和 电压互感器,必须从高、 低压两侧断开,防止向停电检修设备反送电。 15.1.3 断开开关和刀闸的操作能源,刀闸操作握手必须锁住。 15.2 验电 15.2.1 验电时,必须用电压等级合适而且合格的验电器。在检修设备进出线两侧各相分别验电。验电前,应先在有电设备上进行试验,确认验电器良好。如果在木杆,木梯或木构架上验电,不接地线不能指示者,可在验电器上接上地线,但必须经值班负责人许可。 15.2.2 高压验电必须戴绝缘手套。 15.2.3 表示设备断开的信号,经常接入的电压表等,不得作为设备无电压的根据。但如果指示,则禁止在该设备上工作。 15.3 装设接地线 15.3.1 当验明设备确已无电压后,应立即交检修设备接地并三相短路。 13.3.2 对于可能送电至停电设备的各方面或停电可能产生感应电压的都要装设接地线,所装接地线与带电部分应符合安全距离的规定。 15.3.3 检修母线时,应根据母线的长短和有无感应电压等实际情况确定地线数量。 10 检修米长及以下的母线,可以只装设一组接地线。 15.3.4 检修部分若分为几个电器上不相边接的部分(如分段母线以刀闸或开关隔开分成几段),则各段应分别验电接地短路。接地线志检修部分之间不得连有开关或保险器。降压变电所全 部停电时,应将各个可能来电侧的部分接地短路,其余部分不必每段都装设接地线。 15.3.5 在室内配电装置上,接地线应装在该装置导电部分的规定地点,这些地点的油漆刮去,并划下黑色记号。所有配电装置的适当地点,均应有接地网的接头,接地电阻必须合格。 15.3.6 装设接地线必须由两人进行 .若为单人值班 ,只允许使用接地刀闸接地 ,或使用绝缘棒合接刀闸 . 15.3.7 装接地线必须先接地端 ,后接导体端 ,且必须接触良好 .拆接地线的顺序与此反 .装拆接地线均应使用绝缘棒和戴绝缘套 . 15.3.8 接地线应用多股软裸铜线 ,其截面应符合 短路电流的要求 ,但不得小于25mm2.接地线在每次装以前应经过详细检查 .损坏的地线应抗旱修理或更换 .禁止使用不符合规定的导线作接地或短路之用 .接地线必须使用专用线夹固定在导体上 ,严禁用缠绕的方法进行接地或短路 . 15.3.9 高压回路上的工作 ,需要拆除全部或一部分接地线后才能进行工作者 (如测量母线的电缆的绝缘电阻 ,检查开关锄头是否同时接触 ),如 : - 21 - a 拆除一相接地线 ; b 拆除接地线 ,保留短路线 ; c 将接地线全部拆除或拉开接地刀闸 .必须征得值班员的许可 ,根据调度命令装设的接地线 ,必须征得调度员的许可 ,方可进行 .工 作完毕后立恢复 . 15.3.10 每组接地线均应编号 ,并存放在固定地点 .存放位置并应编号 ,接地线号码与存放位置号码必须一致 . 15.3.11 装 ,拆接地线 ,应做好记录 ,交接班时应交待清楚 . 15.4 悬挂标示牌和装设遮拦 . 15.4.1 在一经合闸即可送电到工作地点的开关和刀闸的操作把手 ,均应悬挂“禁止合闸,有人工作”!标示牌,标示牌的悬挂和拆除,应按调度员命令执行。 15.4.2 部分停电的工作 ,安全距离小于表 1 的规定距离以内的未停电设备 ,应装设临时遮栏可用干燥木 ,橡胶或其他坚韧绝缘材料制成 ,装设应牢固 ,并悬挂“ 止步,高压危险!”标示牌。 35KV 以下设备的临时遮栏,如因工作特殊需要,可用绝缘档板与带电部分直接接触,但此种档板必须具有高度的绝缘性能,并条例附录 2 的要求。 15.4.3 在室内高压设备上工作,应在工作在点两旁间隔和对面间隔的遮栏上和禁止通行的过道上悬挂“止步,高压危险!”标示牌。 15.4.4 在室外地面高压设备上工作,应在工作地点四周用绳子做好围栏,围栏上悬挂适当数量的“止步,高压危险!”的标示牌。标示牌必须朝向围栏里面。 15.4.5 在工作地点悬挂“在此工作”的标示牌。 15.4.6 在室外构架上工作,则 应在工作地点邻近带电部分的横梁上,悬挂“止步,高压危险!”标示牌。此标示牌在值班人员的监护下,由工作人员悬挂。在工作人没上下铁架和梯子上就悬挂“从此上下!”的标示牌。人邻近其它可能误登的带电架构上,应悬挂“禁止攀登,高压危险!”的标示牌。 15.4.7 严禁工作人员在工作中移动或拆除遮栏、接地线和标示牌。 16 线路作业时发电厂和变电所的安全措施 16.1 线路的停送电均应按照值班调度员或有关单位书面指定的人员的命令执行,严禁约时停,送电。停电时,必须先将该线路可能来电的所有开关、线路刀闸、母线刀闸、全部拉开,用 验电器验明三相确无电压后,在所有线路上可能来电的各端装接线地,线路刀闸操作把手上挂“禁止合闸,线路有人工作!”的标示牌。 16.2 值班调度员必须将线路停电检修的工作班组数目、工作负责人姓名、工作地点和工作任务记入记录簿。 工作结束时,应得到工作负责人(包括用户)的竣工报告,确认所有工作班组均已竣工,接地线已拆,工作人员已全部撤离线路,并与记录簿核对无误后,方可下令拆除发电厂或变电所内的安全措施,向线路送电。 16.3 当用户管辖的线路要求停电时,必须得到总调度室的命令方可停电,并做好安全措施。恢复送电,必须接 到总调度室的命令方可进行。 17 发电机和高压电动机的工作 17.1 检修发电机和高压电动机应填用第一种工作票, 17.2 发电厂主要机组(锅炉、汽机发电机)停电检修,只需第一天办理开工手续,以后每天开工时,应由工作负责人检查现场,核对安全措施。检修期间工作票始终由工作负责人保存。工作全部结束,再办理工作票结束手续。 在同一机组的几个电支机依次工作时,可填用一张工作票。 - 22 - 17.3 检修发电机必须做好下列安全措施 断开发电机断路器和隔离开关; 待发电机完全停止生,在操作把手、按钮、机组的启动装置,并列装置插座和盘 车装置的操作把手上悬挂“禁止合闸,有人工作!”的标示牌。 若本机尚可从其他电源获得励磁电流,则此项电源亦必须断开,并悬挂“禁止合闸,有人工作!”标示牌。 断开断路器,隔离开关的操能源,并悬挂“禁止合闸,有人工作!”的标示牌 e 将电压互感器从高 ,低两侧断开 . F 经验明无电压后 ,在发电机和断路器间装设接地线 . 17.4 转动着的发电机即使未加励磁 ,亦应认为有电压 .禁止在转动着的发电机的回路上工作 ,或用手触摸高压绕组 . 17.5 测量轴电压和在转动着的发电机上用电压表测量转子绝缘工作 ,应使用专用电刷 ,电刷上应装有 300mm 以上的绝缘柄 . 17.6 在转动着的电机上调整 ,清扫电刷及滑环时 ,应由有经验的电工担任 ,并遵守下列规定 : a 工作人员必须特别小心 ,不使衣服及擦拭材料被机器挂住 ,扣紧袖口 ,发辫应放在帽内 ; b 工作时站在绝缘垫上 ,不得同时进行工作 . 17.7 检修高压电动机和启动装置时 ,应做好下列安全措施 : a 断开电源断路器 ,隔离开关 ,经验明三相确无电压后装设接地线 ,小车开关拉到检修位置 . b 在断路器 ,隔离开关把手悬挂“禁止全闸,有人工作!”的标示牌。 c 拆开后的电缆头三相短路接地。 d 做好防止被其带动的机械(如水泵,空 压机,引风机)引起电动机转动的措施,并在阀门上悬挂“禁止合闸,有人工作!”的标示牌。 17.8 禁止在转动着的高压电机及其附属装置回路上进行工作 .工作时戴手套或使用有绝缘把手的工具 ,穿绝缘靴或站在绝缘垫上 . 17.9 电动机的引出线和电缆头以及外露的转动部分均应装设牢固的遮栏可扩罩 . 17.10 电动机及起动装置的外壳均应接地 .禁止在运转中的电动机接地线上进行工作 . 17.11 工作尚未全盛部终结 ,而需送电试验电动机或起动装置时 ,应收回全部工作票并通知有关机械检修人员后 ,方可送电 . 18 在停电的低压配电装置和低压导 线上的工作 18.1 在低压配电盘 ,配电箱和电源干线上工作 ,应填用第二种工作票 .在低压电动机和照明回路上 ,可用口头联系 . 上述工作至少由两人进行 . 18.2 低压回路停电的安全措施 : a 将检修设备的各方面电源断开取下可熔保险器 ,在刀闸操作把手上挂“禁止合闸 ,有人工作 !”的标示牌 . b 工作前必须验电 ; c 根据需要采取其他安全措施 . 18.3 停电更换保险器后 ,恢复操作时 ,应戴手套和扩目眼镜 . 19 在继电器保护 ,仪表等二次回路上的工作 - 23 - 19.1 下列情况填用第一种工作票 : a在高压室遮栏内或与导电部分小于表 1规定的安全 距离进行继电器和仪表等的检查试验时 ,需将高压设备停电的 ; b 检查高压电动机和起动装置的继电器和仪表需将高设备停电的 . 19.2 下列情况应填用第二种工作票 . a 一次电流继电器有特殊装置可以在运行中改变定值的 ; b 对于连于电流互感器或电压互感器二次绕组并装在回路上或配叫盘上 ,继电器和保护装置 ,可以不断开所保护的高压设备的 . 上述工作至少由两人进行 . 19.3 继电保护人员在现场工作过程中 ,凡遇到异常情况如直流系统接地等 )或开关跳闸时 ,不论与本身工作是否有关 ,应立即停止工作 ,保持现状 ,待查明原因 ,确定与本工作无关时 方可继续工作 ;若异常情况是本身所引起 ,应保留现场并立即通知值班人员 ,以便及时处理 . 19.4 工作前应做好准备 ,了解工作地点一次设备运行情况和上次的检验记录 ,图纸是否符合实际 . 19.5 现场工作开始前 ,应查对已做的安全措施是否符合要求 ,运行设备与检修设备是否明确分开 ,还应算清设备名称 ,严防走错位置 . 19.6 在全部或部分带电的盘上进行工作时 ,应将检修设备与运行设备前后以明显标志隔开 (如盘后用红布帘 ,盘前用“在此工人”标示牌等 ). 19.7 在保护盘上或附近进行打眼等腰三角形振动较大的工作时 ,应采取防止运行中设备 掉闸的措施 ,必要时经调度员或值班负责人同意 ,将保护暂时停用 . 19.8 在继电保护屏间的通道般运或安放试验设备时 ,要与运行设备保持一定距离 ,防止误碰运行设备 ,造成保护误动作 .清扫运行设备和二次回路 ,要防止振动 ,防止误碰 ,要使用绝缘工具 . 19.9 继电保护装置做传动试验或一次通电时 ,应通知值班员和有关人员 ,并由工作负责人或由他派人到现场监视方可进行 . 19.10 所有电流互感器和电压互感器的二次绕组应有永久性的 ,可靠保护接地 . 19.11 在带电的电流互感器二次回路上工作 ,应采取下列安全措施 ; a 严禁将变流器二次侧 开路 . b 短路变流器二次绕组 ,必须有使用短路片或短路线 ,短路应妥善可靠 ,严禁用导线 缠绕 ; c 严禁在电流互感器与短路端子之间的回路和导线上进行任何工作 . d 工作必须有认真 ,谨慎 ,不得将回路的永久接地点断开 . e 工作时 ,必须有专人监护 ,使用绝缘工具 ,并站在绝缘垫上 . 19.12 在带电的电压互感器二次回路上工作时 ,应采取下列安全措施 ; a 严格防止短路或接地 ,应使用绝缘工具 ,戴手套 . b 接临时负载 ,必须装有专用基金的刀闸和可熔保险器 . 19 13 二次回路通电耐压试验前,应通知值班员各有关人员,并派人到各现场看守, 检查回路上确无人工作后方可加压。 电压互感器的二次回路通电试验时,为防止由二次侧向一次侧反充电,除应将二次回路断开,还应取下一次保险或断开刀闸, 19.14 检验继电保护和仪表的工作人员,不准对运行中的设备、信号系统、保持压板进行振作,但在取得传入人员许可并在检修工作盘两侧开关反手上采取防误操作措施后,可拉合检修开关。 19.15 试验用刀闸必须带罩,禁止从运行设备上 - 24 - 直接取试验电源。熔丝配合要适当, 要防止越级熔断总电源熔丝。试验结线要经第二人复查后,方可通电。 19.16 保护装置二次回路变动时,严防寄生回路存在 ,没有的线应拆除,临时所垫纸片应取出,接好已拆下的线头。 20 电气试验 20.1 高压试验 20.1.1 高压试验应填写第一种工作票。 在一个电气连接部分现时有检修和试验时,可填写一张工作票,但在试验前应得到检修工作负责人的许可。 在现一电气连接部分,高压试验工作票发出后,禁止再发第二张工作票。 如加压部分与检修部分之间的断开点,按试验电压有足够的安全距离,并在另一侧有接地短路线时,可在断开点的一侧进行试验,另一侧可继续工作。但此时在断开点应挂有“止步,高压危险!”的标示牌,并设专人监护。 20.1.2 高压试验 不得少于两人。试验负责人应由有经验的人员担任,开始试验前,试验负责人应对全体试验人员详细布置试验中的安全注意事项。 20.1.3 试验装置的金属外壳应可靠接地,高压引线应尽量缩短,必须时用绝缘物支牢固。 试验装置的低压回路中应有两个串联电源开关,并加装过载自动掉闸装置。 20 14 因试验需要断开设备接头时,拆前应做好标记,接后应进行检查 。 20 15 试验现场应装设遮栏或围栏,向外悬挂“止步,高压危险!”的标示牌,并汦专人看守。被试设备两端不在同一地点时,另一端还应派人看守。 20.16 加压前必须认真检查试验 结线 ,表计倍数 ,量程 ,调压器零位及仪表的开始状态 ,均正确无误 ,通知有关人员离开被试设备 ,并取得试验负责人许可方可加压 .加压过程中应有人监护并呼唱 . 高压试验人员在全部加压过程中 ,应精力集中 ,不得与他人闲谈 ,随时警戒异常现象发生 ,操作人员应站在绝缘垫上 . 20.17 变更结线或试验结束时 ,应首先断开试验电源 ,放电 ,并将升压设备的高压短路接地 . 20.18 未装地线的大电容被试设备 ,应先放电再做试验 .高压直流试验时 ,每告一段落或试验 ,应将设备对地放电次并接地 . 20.19 试验结束时 ,试验人员应拆除自装的接地短路线并 对被试设备进行检查和清理现场 . 20.20 特殊的重要电气试验 ,应有详细的试验措施 ,并经厂生产长批准 . 20.2 使用携带型仪器在高压回路上进行工作 ,需要高压设备停电或做安全措施的应填用第一种工作票 ,并至少由两人进行 . 20.2.2 除使用特殊仪器外 ,所有使用携带型仪器的测量工作 ,均应在电流互感器和电压互感器的低压侧进行 . 20.2.3 电流表 ,电流互感器和电其他测量仪表的接线和拆卸 ,需要断开高压回路者 ,应将此回路所连接的设备的仪器全部停电后 ,方能进行 . 20.2.4 电压表 ,携带型电压互感器和其他高压测量仪器的接线 拆卸无需断开高压回路者 ,可以带电工作 .但应使用耐高压的绝缘导线 ,导线的长度应尽可缩短 ,不准有接头 ,并应连接牢固 . 使用电压互感器进行工作时 ,先应将低压侧所有接线接好 ,然后用绝缘工具将电压互感器接到高压侧 .工作时应带手套扩目眼镜 ,站在绝缘垫上 ,并应有专人 - 25 - 监护 . 20.2.5 连接电流回路的导线截面 ,应适合所测电流数值 .连接电压回路的导线截面不得小于 1.5mm2. 20.2.6 非金属外壳的仪器 ,应与地绝缘 ,金属外壳的仪器和变压器外壳应接地 . 20.2.7 所有测量用装置均应设遮栏和围栏 ,并悬挂“止步,高压危险!”的标示牌。仪器的布置应使用工作人员距带电部分不小于表 1 规定的安全距离。 20 3 使用钳形电流表的测量工作。 20 3 1 值班人员在高压回路上使用钳形电流表的测量工作,应由两人进行。非值班人员测量时,应填写第二种工作票。 20 3 2 在高压回路上测量时,严禁用导线从钳形电流表另接表计测量。 20 3 3 测量时若需拆除遮蔽栏,应在拆除遮栏后立即进行。工作结束,应立即将遮栏恢复原位。 20 3 4 使用钳形电流表,应注意钳形电流表的电压等级。测量戴绝缘手套,站在绝缘垫上,不得危及其他设备,以防短路或接地。观察表计时, 要特别注意保持头部与带电部分的安全距离。 20 3 5 测量低压可熔保险器和水平排列低压母线绝缘材料加以包护隔离,以免引起相间短路,同时应注意不得触及其他带电部分。 20 3 6 在测量高压电缆各相电流时,电缆头线间距离应在 300mm 以上,且绝缘良好,测量方便,方可进行。当有一相接地时,严禁测量。 20 3 7 钳形电流表应保存地干燥的室内,使用前要擦拭干净。 20 4 使用摇表测量绝缘的工作。 20 4 1 使用摇表测量高压设备绝缘,应由两人担任。 20 4 2 测量用的导线,应使用绝缘导线,其端部应有绝缘套。 20 4 3 测量绝缘时,必须将被测设备从各方面断开,验明无电压,确实证明设备无人工作后,方可进行。在测量中禁止他人接近设备。 在测量绝缘前后,必须将被试设备对地放电。测量线路绝缘时,应取得对方允许后方可进行。 20 4 4 在有感应电压的线路上(同杆架设的双回线路或单回路与另一线路有平行段)测量绝缘,必须将另一回路同时停电同义词可进行。雷电时,严禁测量绝缘电阻时,测量人员和摇表安放位置,必须适当,保持安全距离,以免摇表引线或引线支持物触碰带电部分。移动引线,必须监护,防止工作人员触电。 21 其它安全措施 21 1 在屋外变电所和高压室内搬运梯子,管子等长物,应两人放倒搬运,并与带电部分保护足够的安全距离。 21 2 进入高空作业现场,应戴安全帽。高处作业人员必须使用安全带。 高处工作传递物件,不得上下抛掷。 21 3 遇有电气设备着火时,应立即将有关设备的电源切断,然后进行灭火。对带电设备应使用干式来火器或干燥的砂子 等灭火。 21 4 在带电设备周围严禁使用钢卷尺、皮卷尺和夹有金属丝的线尺进行测量。 21 5 在电容器组上或进入其围栏内工作时,应将电容器逐个多次放电并接地后方可工作。 21 6 所有从事电气工作的人员,必须学好 、用好电业安全工作规程。 附录 - 26 - 附录 1 标示牌式样(补充件) 附录 2 常用电器绝缘工具试验一览表(补充件) 附录 3 登高安全工具试验标准(补充件) 附录 1 标示牌式样(补充件) 序号 名称 悬挂处所 式样 尺寸 mm 颜色 字样 1 禁止合闸有人工作! 一经合闸即可送电到施工设备的断路器和隔开关操作把手 200100 和8050 白底 红字 2 禁止合闸线路有人工作! 线路断路器和隔离开关操作把手上 200100 和8050 红底 白字 3 在此工作! 室外和室内 工作地点或施工设备上 250250 绿底,中有直径21mm 白圆圈 黑字,写与白圆圈中 4 止步高压危险! 施工地点临近带电设备的遮栏上;压试验地点;室外构架上;工作地点临近带电设备的横梁上 250250 白底红边 黑字,有红色箭头 5 从此上下! 工作人员上下的铁架、梯子上 250250 绿底,中有直径210mm白圆圈 黑字,写与白圆圈中 6 禁止攀登高压危险! 工作人员上下的铁架、临近可能 上下的另外铁架上,运行中变压器的梯子上 250200 白底红字 黑字 附录 2 常用电器绝缘工 具试验一览表(补充件) 序号 名称 电压等级( KV) 周期 交流耐压 时间( mm) 漏泄电流( mA) 附注 1 绝缘棒 6-10 35-154 220 每年一次 44 四倍相电压 四倍相电压 5 2 绝缘档板 6-10 35 20-44 每年一次 30 80 5 5 3 绝缘 35 每年 80 5 - 27 - 罩 20-44 一次 4 绝缘夹钳 每年一次 5 5 验电笔 6-10 20-35 每六个月一次 40 105 5 发光电压不高于额定电压的25% 6 绝缘手套 高压 低压 每六个月一次 1 9 2.5 7 橡胶绝缘靴 高压 每六个月一次 15 1 7.5 8 核相器 电阻管 6 10 每六个月一次 6 10 1 1 7-2 4 1 4-1 7 9 绝缘绳 高压 每六个月一次 105/0。5/m 5 附录 3 登高安全工具试验标准(补充件) 名称 试验拉力( N) 试验周期 外表检查周期 试验时间( min) 大皮带 安全带 小皮带 2205 1407 半年一次 每月一次 5 安全绳 2205 半年一次 每月一次 5 升降板 2250 半年一次 每月一 次 5 脚扣 980 半年一次 每月一次 5 竹(木)材 试验荷重1765N( 180kg) 半年一次 每月一次 5 - 28 - 动力管理规定 - 29 - 动力管理规定 -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给排水系统,供用电系统和蒸汽供热系统的管理。 本标准适用于全厂水、电、汽能源的供应使用。 2 管理组织及其职责 2.1 机动处为全厂动力归口管理部门,负责提出科学的质量控 制指标。 2.2 生产调度室负责全厂动力的运行指挥及平衡、协调工作。 3 管理内容与要求 3.1 给排水系统 3.1.1 确保给排水管道畅通,特别是排水设施,每年夏天雨季到来之前要进行一次彻底的疏通,给水井、排水井及雨水井应有井盖,排入主干道的污水应符合国家污水排放标准。 3.1.2 需要新安装或改装给排水设施时,使用部门提出申请报机动处审批,由供水分厂组织施工。 3.1.3 机动处负责对年、季、月给排水设施的检修计划项目进行编排。各分厂按计划或临时施工通知单对给排水设施进行检修。机动处主管领导和专责工程师及使用单 位共同检查验收。 3.2 供、用系统 3.2.1 建立健全供用电的规章制度,电气设备的检修、检验、运行规程;电气安全技术管理标准及电力调度规程,动土许可管理制度。 3.2.2 完善基础技术资料,供配电系统图,二次接线图,供配电设备及线路的检修施工的交工资料,电力系统的阻抗参数和继电保护整体计算资料,设备的防雷装置接地电阻的测试记录。 3.2.3 各单位需要停送电必须严格履行停电申请与审批手续,停送电倒闸操作要严格执行“操作票”制度,由电气运行值班人员操作。电气工作人员在电气设备上工作,必须填写“工作票”。“两票”合 格率达到 100%。 3.2.4 电气设备和线路不允许超负荷,超温升,或在极其恶劣的环境下运行。 3.2.5 工厂定期组织电气安全大检查,开展反事故演习,事故预想活动。做好预防事故发生的措施。 3.3 蒸汽系统 3.3.1 机动处负责监督检查各需热部门对供汽管道、设施的检修维护,严防跑、冒、滴、漏现象的发生。 3.3.2 各单位不许在各种热力管道上悬挂各种重物。 3.3.3 对蒸汽设备的安全设施、附件要定期检验并要求在检定合格周期内使用。 3.4 地下管线 、电缆、下水井、阀门井必须做出标记并妥善保护,不准任意拆除或移位 。 3.5 厂区内任何需动土施工的工程在施工前,必须申请,经机动处,安全处审批,会签后方可动土施工。 3.6 重型车辆不准在电缆沟、暖汽沟,窨井盖上行驶,若必须行驶时况,必须采取可靠保护措施。 3.7 当动力负荷发生较大变动时,必须上报调度室、机动处,以便综合平衡,确保动力安全稳定供应。 3.8 在厂区内施工用水、电的外委工程、必须事先提出申请,经机动处审核,报 - 30 - 主管厂长批准后再履行安装接通手续。 3.9 外单位永久性用电 (水、汽 ),必须向工厂提出申请,经机动处审核报主管厂长批准后,方能用电 (水、汽 ),但必须鉴定用电 (水、汽 )协议,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准私接。 3.10 动力系统的水、电、汽控制仪表、计量仪表,是生产及统计部门的重要依据,必须由计量处进行检验、标定,任何单位用及个人不准私自修理。 3.11 全厂供电 (水、汽 )应有计划、有指标,消耗有定额,考核有奖惩。 设备大修管理规定 - 31 - 设备大修管理规定 -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哈尔滨气化厂设备 大修计划管理,大修项目的实施管理,大修项目质量管理与竣工验收,大修理项目的费用管理等。 本标准适用于全厂设备大修管理。 2 管理职责 2.1 生产副厂长是大修管理工作的总负责人; 2.2 计划处负责大修计划的平衡制定; 2.3 机动处具体负责大修计划编前的审核,编后的执行等具体管理工作: 2.4 各分厂负责项目上报并按标准实施。 3 大修计划的制定 3.1 大修计划的制定 、各分厂根据设备大修周期及设备运行在存在问题、缺陷,在上年度 9 月末必须将设备大修计划编制完成,上报机动处 、机动处组织专工,会同有关人员进行平衡审核,认定后报主管生产副厂长审批,审批后报计划处; 、计划处综合平衡,制定大修计划,并下达; 3.2 对未列入年度大修计划,但在生产运行中根据设备实际情况确实需要大修,可由分厂填写设备大修审批表报设备动力管理部门审核,生产副厂长审批后,经计划处立项,方可进行大修。 3.3每年 6月份由机械动力处组织对年度大修理计划进行调整,经主管厂长批准,报计划处,调整后的大修理费用总额上原则不得超过调整前的费用总额; 3.4 各单位严格履行设备大修理项目审批手续,未经审批没有列入计 划的项目,厂各有关部门不予承认; 3.5 结合设备大修,完成对设备的更新工作。改造项目应由分厂机动科向机动处提出申请并附图纸说明,得到批准生方可执行,重大项目更新改造由机动处报主管厂长及上级管理部门。 4 大修项目的实施管理 4.1 大修项目由部厂主管厂长负责,机动处具体负责大修方案的审核,物资准备,技术准备,施工组织、协调、验收、结算等全过程管理工作; 4.2 分厂按批准的年度大修理计划,在实施大修前 2 个月将该项目的大修方案、所用设备、材料计划、备品备件计划、大修费用预算等,报机动处(仪表报计量处)审核,主管厂长 审批,并报计划处、财务处纳入月检修计划,机动处在审核批准的各类物资计划上加盖“大修专用章”,有关部门按计划抓紧实施做好大修前的各项物资准备工作; 4.3 大修开工前,分厂必须上报开工报告,以确定大修条件是否具备,无开工报告不许开工;开工报告一式四份,机动处两份,总调一份,分厂一份。 4.4 外委大修理项目由机动处组织实施,在施工前必须履行外委工程审批手续,签订施工合同,附施工方案,经各管理部门审核,主管厂长或厂长批准后方可执行; 4.5 大修方案不能代替检修任务书,施工单位在检修前必须按规定办理各种签证,检修任务 书,动火证等手续,生产车间负责对停车大修理的设备进行处理,合格后交施工单位,并派专人帮助施工人员联系处理有关安全事宜,施工现场应 - 32 - 设安全防护栏或标志以确保检修安全。 4.6 大修施工过程,要实行科学检修,文明施工,采用专用工具,现场要清洁,摆放整齐,对工程质量要一丝不苟,严格执行大修方案和检修技术规程; 4.7 若检修项目、进度、内容需要变更,质量要求遇到问题必须摸索出书面报告,有关部门应及时组织人员研究儿解决; 4.8 机动处要派专责工程师对大修的设备进行现场施工的全过程管理,协助分厂共同解决施工中出现的问题,并 对现场检修更换的各种材料,零部件进行鉴定,与分厂进行双方签证。 5 大修项目质量管理与竣工验收 5.1 在执行大修理计划项目时,设备大修、检修人员要把好质量关,有关质量检查、监督人员要现场跟踪,掌握原材料质量,配件质量,检修全过程的质量情况; 5.2 大修项目竣工后要做到工完、料净、场地清、资料齐 5.3 大修项目竣工验收主要设备由机动处组织,计划、财务处、分厂机动科、车间参加,一般设备由分厂组织,机动处派人参加,按大修方案,检修规程进行验收,施工单位要有各种技术资料,检修记录,完整的交工资料,建立年度大修档案和大 修设备档案。压力容器的大修,除按检修规程或方案验收外,还必须执行压力容器管理的有关规定; 5.4 大修后的设备必须检验合格后方可交付使用,对验收不合格的设备必须返修, 5.5 施工单位要按计划节约使用材料、零配件,开展修旧利废活动,检修后的余料和配件必须按项目退库,不得转移使用,力求节约检修费用。 6 大修理项目的费用管理 6.1 大修理计划项目的费用由本期生产费用支付,机动处编制计划,统一掌握使用,管理部门要严格掌握,不得挪用,费用的使用情况对分厂不进行考核, 6.2 大修费用的结算在大修项目竣工验收后进行,由分厂 机动科提出结算表,经机械动力处的专工审核、签证后,主管领导批准并加盖“大修费用结算章”,转财务部门。结算项目在当月 25 前一次结清,两次结清无效,逾期不结影响单位效益由责任单位自负, 6.3 由于大修费用没有结算而影响企管处,财务处对分厂的库存考核,财务处对大修费用占库存部分可不作考核。 6.4 由机修分厂承提的大修项目,其费用结算也要一次结清,跨月影响产值,企管、财务部门根据设备动力管理部门证明可不作为考核依据,机修转大修费用要由使用部门签字,机动处审核,须加盖“大修费用结算章”方可结算。 6.5 机修分厂制造的 压力容器及计划内加工的零部件应先转入仓库,作为库存物资,由使用单位按正常手续办理出库,其中用于大修物资的费用,按大修费用结算; 6.6 大修项目结算后所剩余材料及零部件要及时退库,因此而影响库存,分厂要自行承担,大修所用材料及零部件,必须有机动处所派专工签字,否则不予转入大修费用; 6.7 本单位大修不记人工费,由机修分厂及其它施工单位承担的项目包括人工费。 - 33 - 设 备 管 理 规 定 设备管理规定 -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设备常规管理、设备密封管理、设备检查与评级管理、设备防腐蚀管理、储存备件管理、设备事故管理。 本标准适用于对全厂生产用设备的常规管理 2 引用政策规定 2 1 国务院一九八七年七月发布全民所有制工业交通企业设备管理条例 2 2 原化工部颁发化学工业企业设备动力管理管理及其设备密封管理。 2 3 管理化工部化学工业设备动力管理规定及设备检查评级管理。 3 设备常规管理 - 34 - 3 1 管理体制及分工 3 1 1 组织机构及人员配备 3 1 1 1 在主管厂长领导下,机械动力处对全厂各种设备实行归口管理。 3 1 1 2 各分厂(车间)副厂长(副主任)下设设备员(专职或兼职)主管设备。 3 1 1 3 各分厂(车间)设备维修组或维修工段,负责设备检修工作。 3 1 1 4 各生产班组、设一名兼职设备管理员。 3 1 2 管理体制 3 1 2 1 设备的常规管理,是以机械动力处为主,与各生产分厂共同组成两级管理。 a、全厂设备的维护保养检查; b、设备的大修及中修检查验收; c、设备技术改造的审查; d、设备的更新计划等。 3 1 2 2 各生产分厂负责管理的内容有: a、本分厂各种设备的正确使用; b、各种设备的维护保养; c、设备故障的原因分析及处理; 3 1 3 业务管理的分工 3 1 3 1 机械动力处负责: a、 全厂静、动设备、锻压、木工、起重机械设备的管理; b、全厂风、水、电、气、汽供应系统的管理; c、全厂通风排尘系统; d、各种电气设备。 3 1 3 2 仪器仪表及其他设备的管理,按专业归口分工如下: a、 各种计量检定仪器设备,由计量处负责; b、理化检测仪器设备,由中央化验室负责; 3 2 电气 设备检修分工 全厂 6KV 及以上电压等级的开关和操动机构、直流电源装置和 UPS 装置不间断电源装置的大、中修及事故抢修划归机修分厂集中管理;小修及日常巡检维护仍归使用单位管理。为了明确分工,划清责任,特做以下规定: 3 2 1 分界点 3 2 1 1 直流装置 以交流电源进入本装置开关的电源侧为分界点,开关为直流装置,电源进线电缆接线端子以上归使用单位管理,直流输出以配出分支开关为界点,分支开关归直流装置,开关负荷侧以下归使用单位管理。 3 2 1 2UPS 装置 交流电源的分界点同直流装置,负荷侧以静态开关为分界点 ,静态开关归装置管理,其输出端子及旁路输入端子以外归使用单位管理。 3 2 1 3 高压开关 高压手车开关柜的小车部分、二次动插头、操动机构属开关管理。 固定式高压开关以隔离刀闸为界点,刀闸以内(不包括刀闸)属开关。二次回路以柜内接线端子为界点,端子靠近开关侧属开关部分,端子排归使用单位。 110KV 高压开关以开关本体和操作机构为分界点;二次回路以靠近配电箱 - 35 - 接线端子为界点,靠近开关侧属开关部分。 3 2 2 检修分工 3 2 2 1 直流装置 直流装置的大、中修及事故抢修、更新改造、电池活化、极板硫化归机修分厂。 直流装置的小修、扫除、日常维护巡检归使用单位。 3 2 2 2UPS 装置 UPS 装置的大、中、小修及事故抢修、更新改造,归机修分厂;室内扫除、日常巡检归使用单位。 3 2 2 3 高压开关 高压开关的大、中修,加油、换油、事故抢修、更新改造归机修分厂;日常巡检小修、扫除归使用单位。 3 2 3 其它 3 2 3 1 检修所需的备件、备品、材料按各自分工自行解决。 3 2 3 2 机修分厂负责编制检修计划、进入现场检修要严格执行工作票和检修任务书制度,装置使用单位按有关规章制度,认真为机修分厂的检修创造一切条件,不 许扯皮延误检修周期。 3 2 3 3 检修结束后,使用单位按标准验收并在检修任务书上签字。检修任务书由装置使用单位存入设备档案。 3 2 3 4 各单位原配交压开关检修的专用工具和直流装置及 UPS 装置的各件、备用控制板及专用检修的仪器、仪表、器械均移交给机修分厂集中管理。 3 2 3 5 机修承担检修任务,发生费用(含材料费、零件费、人工费),由各使用单位负担,机修分厂按厂内规定办理转帐结算。 3 3 设备管理职责 3 3 1 厂长设备管理职责 3 3 1 1 厂长对全厂设备管理负全面责任。 3 3 1 2 负责贯彻执行 国家、上级主管部门有关设备管理的政策或规定。 3 3 1 3 确定企业设备管理和维修的方针、目标。 3 3 1 4 合理分配和使用设备更新改造资金,大修理基金。 3 3 1 5 在任期期满时,设备的技术状态和素质应有所提高,万元设备资产创造的年净产值利用率均应有所增加。 3 3 2 主管副厂长设备管理职责 3 3 2 1 在厂长的领导下,负责贯彻国家上级主管部门有关设备管理的政策、规定。 3 3 2 2 组织制定全厂有关设备管理的方针、目标,审定设备管理与维修的管理标准或规定。 3 3 2 3 领导和组织设备动力系统的业 务管理、部署检查设备维修,更新改造和动力能源管理,协调横向联系。 3 3 2 4 审批和控制设备更新改造资金,组织审定设备更新改造计划,重大项目的可行性分析及费用预算。 3 3 2 5 对重大机械动力事故的处理做出决定。 3 3 3 机械动力处处长设备管理职责。 3 3 3 1 在主管厂长的领导下,建立、健全和不断完善全厂设备动力管理与维修方面的管理标准,工作标准等,并组织贯彻实施。 - 36 - 3 3 3 2 组织编制设备更新改造及大修计划,并组织认真落实。 3 3 3 3 对全厂各分厂设备管理人员进行业务指导。 3 3 3 4 组织设备动力系统实施全过程管理,参与设备的前期管理。 3 3 3 5 组织分厂完成设备大修、备件生产、设备改造、专用设备制造以及安装等任务,并确保其进度和质量。 3 3 3 6 学习、研究、推广和采用新技术落后、提高设备修理质量。 3 3 4 各分厂分管设备的副厂长设备管理职责。 3 3 4 1 负责对全分厂广大职工进行爱护设备的思想教育工作。 3 3 4 2 组织广大职工贯彻设备操作“五项纪律”和“四项要求” “五项纪律”即: a、 遵守设备安全操作规程,凭操作证使用设备; b、 经常保持设备清洁,按规定加油; c、 认真遵守交接班 制度; d、 保管好专用工具和机床附件,保持完好不行丢失; e、 发现故障,立即停车检查,自己不能处理的应及时通知检修人员查明原因。 “四项要求”是: a、 整齐:工件、附件及工具等放置整齐;设备安全装置配备齐全;线路、管道完整;作业线整齐通畅; b、 清洁:设备内外清洁、各润滑面、丝杠,齿屑垃圾等脏物清扫干净; c、 润滑:各润滑系统油路畅通,按时加油、换油;润滑油质符合要求;油壶、油枪、油杯齐全;油毡、油线、油标、清洁完好; d、 安全:凭操作证上岗;实行定人定机交接班制度;经常督促检查合理使用,精心保养设备精度。 3 3 4 3 组织分 厂职工进行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和周未大清扫全面擦洗设备。 3 3 4 4 将设备的使用和维护保养情况,纳入对班组及个人的检查考核内容。 3 3 4 5 组织落实本分厂设备维修计划的实施工作 3 3 5 分厂车间副主任设备管理职责 3 3 5 1 组织操作工人正确使用和精心维护保养设备。 3 3 5 2 组织贯彻执行操作设备的五项纪律和维护设备的四项要求。 3 3 5 3 会同设备员组织操作工人参加定期维护保养。 3 4 设备的前期管理 3 4 1 设备的选型与购置 3 4 1 1 凡大型基建、技改项目的可行性的研究论证 ,设计审查,由工厂指定专人设立专门临时机构负责。 3 4 1 2 指定的临时机构负责该项目的设备选型、购置,到货验收、安装、调试、验收试生产。验收时资料(技术文件资料及图纸资料)同时移交到档案处存档。 3 4 1 3 中小型技改,技措项目及大、中、小修所需机电设备由机械动力处统一选型购置。 3 4 1 4 选型、采购的机电设备必须符合通用化、系列化、标准化,特别需要注意节能和环保效果。 3 4 2 设备到货检查与安装 3 4 2 1 购置进厂的新设备,由机械动力处组织开箱检查验收,按装箱单,说明书、合格证和图纸进行数 量和外观质量检查。 - 37 - 3 4 2 2 机械动力处提出安装工程计划和进度要求,经主管领导审批,由计划处下达正式计划执行。 3 4 2 3 设计部门可提供安装平面位置图,施工图,经技术处审查后,由机械动力处负责安装技术指导。 3 4 2 4 工程的验收由安装部门提出,由主管副厂长或总工程师组织机械动力处、设备使用部门的领导、工程技术人员进行。 3 4 2 5 设备调试和空载试车由安装部门负责,由设备使用部门管理;联动和投料试车由设备使用部门实施或按安装合同执行、机械动力处、安装部门技术人员参加,机械动力处管理。 3 4 3 移交生产 3 4 3 1 大型复杂的设备经 3 6 个月试生产,如证明符合设计要求,性能稳定,即可办理验收手续,纳入正常管理。 3 4 3 2 比较简单的单机设备,经七十二小时试生产后,各项指标符合设计要求,性能稳定,即可办理验收手续。 3 4 3 3 如果经试生产不符合设计要求,或性能不稳定,分厂可以拒绝验收。 3 4 3 4 经验收合格,在办理移交手续同时,将设备的附件、工具等移交到设备的使用部门;各项技术资料和试运行记录,验收单等交到档案室。 3 4 3 5 对进口设备,必须按合同及时组织安装、调试,以便在索赔 期内处理发生的各种问题,避免经济上不应有的损失。 3 4 3 6 精大稀设备试生产六个月,由机械动力处组织人员对该设备进行规定的精度检查和调整,调整后精度应完全符合要求。 3 5 设备的后期管理 3 5 1 设备的固定资产管理: 3 5 1 1 固定资产管理的范围是价值在八百元以上,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的各种设备。 3 5 1 2 列入固定资产的设备要做到: a、 按设备的类别统一管理; b、逐台设备编号入帐建档; c、在设备上设明显分类编号标志; d、定期清点整理,做到帐物相符。 3 5 2 设备的厂内迁移的设备,由机械 动力处负责通知财务处办理转帐手续。 3 5 3 设备的封存 3 5 3 1 凡闲置时间在三个月以上的设备,由使用分厂提出申请,经设备主管副厂长和生产调度室同意,到机械动力处办理封存手续后即可封存。 3 5 3 2 设备在封存期间不提折旧费,封存的设备由所在分厂负责保养。 3 5 3 3 由机械动力处负责,将存封设备明细表定期以书面形式通知财务处。 3 5 3 4 封存的设备需要启封使用时,由使用设备的分厂提出申请,到机械动力处办理启封手续,报财务处开始提折旧费。 3 5 4 设备的借用 3 5 4 1 总厂内部分厂 之间相互借用设备,由借用双方协商,到机械动力处办理借用手续。设备在借用期间的维护保养,由借方负责。 3 5 4 2 外单位租用设备,以总厂主管领导批准,需鉴定设备租用合同,总厂财务处按照规定核收租金。 - 38 - 3 5 4 3 设备借用(包括租赁)期间的技术状态,有损坏或发生的修理费用,均由借方负责。 3 5 4 4 各拥有设备单位,在设备借用期间应照常提折旧费。 3 5 4 5 在归还设备时,借用双方及机械动力处共同检查验收,如有问题应提出并及时解决。 3 5 5 设备的调拨 3 5 5 1 企业之间调拨设备,按财政 1979财企字 75 号文件规定,实行有偿调拨的各种新旧设备均按质论价。 3 5 5 2 调出设备所得款项,应全部用于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不准挪作它用。 3 5 5 3 调拨设备应办理调拨的审批手续。 3 5 5 4 被调出设备的附件、备件图样、说明书等档案资料,应随机调出,并合理收费。 3 5 6 设备的报废 3 5 6 1 设备报废由使用单位提出申请,填设备报废申请单后,经机械动力处组织鉴定,技术处财务处会签,报主管副厂长审核,然后报上级主管部门审查批准。 3 5 6 2 设备报废的条件,主要有: a、 已超过规定使用 年限,或因意外灾害,事故造成主要结构和部件严重损坏,致使设备的精度和效能均达不到最低工艺要求的设备; b、使用年限虽未达到或自制设备,由于原制造质量低劣,经修理仍达不到最低工艺要求的设备; c、修理或改装费用超过或接近同时效能价值的设备等。 4 设备密封管理 4 1 管理职责 4 1 1 机动处职责 4 1 1 1 负责组织制订编制各级的责任制和各分厂创无泄漏计划并积极组织实施达标; 4 1 1 2 负责组织各种密封技术研究,推广应用新技术新材料; 4 1 1 3 负责组织对各分厂设备密封管理不定期抽查和定期验收评比工 作; 4 1 1 4 负责组织制定化工、机械、电气、仪表等无泄漏管理专责分工; 4 1 1 5 负责对全厂的静、动密封点的统计汇总和上报工作 4 1 2 分厂机动科,设备专工职责 4 1 2 1 负责提出静、动密封点的机、电、仪的具体分工意见; 4 1 2 2 负责组织静、动密封点的统计、汇总、上报、并建立健全密封档案及台帐; 4 1 2 3 负责研究解决密封技术的改进和提出,并推广使用新型密封填料垫片等; 4 1 2 4 定期组织生产车间静、动密封点的检查,并负责提出消除跑冒滴漏计划; 4 1 2 5 参加设备、阀门、管 线检修后的静、动密封点验收工作。 4 1 3 化工值班长、车间主任的职责 4 1 3 1 负责组织操作工,消除管理范围内的静、动密封点的跑冒滴漏; 4 1 3 2 负责组织日常泄漏检查、统计工作,并能时上报分厂机动科; - 39 - 4 2 7 公用管桥上的物料管线及加热伴管的密封管理,由送出分厂到接收分厂的第一道法兰(不包括阀门)、由送出分厂负责; 4 2 8 对外厂供水、供汽和物料管线的密封管理,以用户厂的围境为界,用户墙内由用户负责或按两厂协议执行; 4 2 9 厂前区和生活区系统设备、管线的密封管理均由厂分工单位负责; 4 2 10 全厂消防栓、枪的密封管理,由所在单位负责; 4 2 11 全厂带压堵漏由机修分厂负责。 4 3 管理内容 4 3 1 密封点分类和统计范围 4 3 1 1 动密封:凡是连续运动的两个偶合件之间的密封,属于动密封; 4 3 1 2 静密封:两个没有相对运行的偶合件之间的密封属于静密封; 4 3 2 密封点计算 4 3 2 1 动密封点的计算方法 一对连续运行旋转(或往复)的两个偶合件之间的密封算一个动密封点; 4 3 2 2 静密封点的计算方法: 一个静密封结合处,算一个静密封点。如一对法兰,算一个密封点;一个阀一般 算四个密封点,如阀门后有丝堵或阀门后紧接放空,则应多算一个点;一个丝扣活接头算三个密封点;特别部位,如连接法兰的螺栓孔与设备内部是连通的,除了接合面算一个泄漏点外,有几个螺栓孔应加几个密封点; 4 3 2 3 泄漏点的计算 有一处泄漏,就算一个泄漏点,不论是密封点或因焊缝裂纹、砂眼、腐蚀以及其他原因造成的泄漏均作泄漏点统计。 4.3.2.4 泄漏率计算公式: 静(动)密封点泄漏率 =静动密封点泄漏点数 /静(动)密封点 数 1000 4.3.3 静密封泄漏检验标准 4.3.3.1 设备及管线的接合部位用肉眼观察,不结 焦、不冒烟、无漏痕、无渗迹、无污垢; 4 3 3 2 仪表、设备及风引线(压缩空气导管),焊接及其它连接部位用肥皂水试漏、无气泡; 4 3 3 3 真空管线检漏用吸薄纸条办法,吸不住为不漏; 4 3 3 4 电气设备、变压器、油开关等结合部位,用肉眼观察无渗漏; 4 3 3 5 煤气、氨、氯等易燃、易爆或有毒气体系统,用肥皂水试漏,无气泡或用精密试纸检漏,不变色; 4 3 3 6 氧气、氮气、空气系统,用 10 毫米宽, 100 毫米长薄纸试漏,无吸动现象或用肥皂水检查无气泡; 4 3 3 7 酸、碱等化学系统用肉眼观察无渗迹 ,无漏痕,不结垢,不冒烟,或用精密试纸检漏不变色;机台滑枕导轨等不进行统计和考核,但油量不宜过多,满足润滑即可。 4 3 3 8 蒸气系统,用肉眼观察不漏气,无水垢; 4 3 3 9 水、油系统,宏观检查或用手摸,不渗漏,无水垢,无油垢; 4 3 3 10 各种机床的变速箱,主轴,变速手柄,宏观检查无明显渗漏,没有密封的部位; 如滑枕导轨等不进行统计和考核,但油量不宜过多,满足润滑即可; 4 4 4 动密封泄漏检验标准 - 40 - 4 4 4 1 各类往复压缩机曲轴箱。盖,透平压缩机的轴瓦允许有微渗油,但要经常擦净; 4 4 4 2 各类往复压缩机填料,透平压缩机气封,使用初期不泄漏,到运行间隔期末允许有微漏。对有毒、易燃易爆介质的填料状况,在距填料外盖 300毫米内,取样分析,有毒气体浓度,不超过安全范围,填料函不允许漏,而活塞杆应带有油膜; 4 4 4 3 各种注油器允许有微漏现象,但要经常擦净; 4 4 4 4 齿轮油泵允许有微漏现象,范围为每 2 分钟不超过一滴; 4 4 4 5 各种传动设备采用油环的轴承不允漏油,采用注油的轴承允许有微渗,亦应随时擦净; 4 4 4 6 水泵填料允许泄漏范围,初期每分钟不多于 20 滴,末期不多于 40滴。( 周期:小修一个月,中修三个月) 4 4 4 7 输送各类物料液体介质填料,每分钟不多于 15 滴; 4 4 4 8 凡是应用机械密封的各类泵,使用初期不允许有泄漏,末期每分钟不超过 5 滴。 4 5 5 设备密封管理基础与管理措施 4 5 5 1 凡投入运行的生产装置,设备、管路都必须建立静动密封点档案和台帐,密封点统计准确无误,密封点档案包括:生产工艺流程示意图,设备静动密封点登记表,管线密封点登记表,密封点分类汇总表,密封台帐包括:按时间顺序的密封点颁布情况,泄漏点数,泄漏率等; 4 5 5 2 建立健全各级密封点管理责 任制密封管理职责分工明确,分厂、车间按规定定期组织检查、考核、评比; 4 5 5 3 开展创建和巩固无泄漏工厂活动,消漏,堵漏工作应经常化、具体化、制度化、静密封点泄漏率经常保持在 0 5以下;动密封点泄漏率以常保持在 2以下; 4 5 5 4 暂不能消除的泄漏点应登记在案,做出消除规划,较严重的泄漏,暂不能停产消除时应积极组织安全稳妥的开展实施带压堵漏; 4 5 5 5 有碍安全暂又不能消除的泄漏点,必须挂牌,落实监控责任,定时巡检; 4 5 5 6 分厂、车间要按规定,按时进行密封点的检查,做好统计和上报工作。 5 设备检查评级管理 5 1 管理职责 5 1 1 管理职能归口机动处 5 1 2 分厂负责贯彻实施,机动处监督检查。 5 2 管理内容 5 2 1 凡用于生产及辅助生产设备均应参加检查评级;正在检修的设备,按检修前的技术状况定级;停用一年以上的设备,可不参加检查评级; 5 2 2 设备检查评级工作必须定期进行; 5 2 2 1 分厂组织有关人员,对所有生产设备按标准进行检查评级,每月一次; 5 2 2 2 分厂将本月设备技术状况于月末前报机动处; 5 2 2 3 机动处每月应对分厂的检查评级状况进行抽查; 5 2 2 4 每 季度机动处应组织有关人员,对全厂主要设备进行检查评级。 - 41 - 5 2 3 设备检查时查出的缺陷,隐患及不安全因素,分厂应建立台帐,整改,不能立即消除的应列入检修计划,缺陷严重而影响安全生产的,应进行紧急处理,并及时报有关部门; 5 2 4 设备等级评定分为完好设备和不完好设备; 5 3 检查评级标准 5 3 1 设备完好标准 5 3 1 1 设备运转正常,性能良好 a、 生产能力达到铭牌出力或查定能力; b、各部温度、压力、转速、流量、电流等运行参数符合规程要求; c、无振动、松动、杂音等不正常现象; d、设备润滑良好,润滑 系统畅通,油质符合要求,实行“五定”、“三过滤” 5 3 1 2 零部件完整好用 a、主辅机的零部件符合技术要求,且齐全完整; b、仪表、计器、信号联锁和各种安全装置,自动调节装置齐全、完整、灵敏准确; c、基础机座稳固可靠,地脚螺栓和各部螺栓连接坚固、齐整、符合技术要求; d、防腐措施和外部油漆完整; e、管线、管件、阀门、支架等安装合理,牢固完整,标志分明,符合要求; 5 3 1 3 技术资料齐全、准确; a、设备档案、检修及验收记录齐全; b、设备运转时间和累计运转时间有统计、记录; c、设备易损配件有图 纸; d、设备操作规程、检修规程、维护保养规程齐全。 5 3 1 4 设备及环境整齐、清洁、无跑冒滴漏。 5 3 2 达不到完好标准的设备,即为不完好设备; 6 设备防腐蚀管理 6 1 管理体制 机械动力处及各分厂(或单位)二级管理。 6 2 管理内容与要求 6 2 1 凡受到生产工艺中的介质和工业大气腐蚀的设备,必须采用特殊金属材料、非金属材料、涂层、衬里等防腐蚀措施; 6 2 2 机械动力处应设有专职或兼职的防腐蚀管理人员,负责全厂防腐计划,技术管理,各单位根据实际情况成立防腐蚀车间,承担各类防腐项目,并承担新材料, 新工艺试验的施工工作。各分厂的设备厂长应抓好防腐工作,车间的设备工程师负责本车间的设备防腐管理工作。 6 2 3 不论进口或国产设备,已有防腐措施的设备,不行无故取消或任意修改。确系不适当的,各分厂提出新的防腐方案,经机械动力处批准后方可修改; 6 2 4 积极推广采用防腐蚀的新技术,新材料,推广先进经验和试验成果,合理使用金属和非金属材料。 6 2 5 各分厂生产车间要严格控制化工操作条件的腐蚀环境严禁任意排放腐蚀性介质; 6 2 6 防腐施工、安装均应制定规程,保证施工质量和人身安全。 6 2 7 检修时要尽可能 不损坏防腐层,如防腐层受到破坏,检修时必须修复,并同设备一起进行验收。 - 42 - 6 2 8 设备、管道应按计划进行防腐刷油,刷油的品种和颜色应按有关规定执行。 6 2 9 防腐车间要经常巡回检查防腐层的情况,发现破损及时修补。 7 储存备件管理 7 1 管理职责 仓库主任对库房储备的备品备件做全面管理工作,工程技术人员参与技术管理。 7 2 管理内容 7 2 1 验收与入库 7 2 1 1 备品备件进库必须经质量处验证,质量检查、专责工程师认可,计划员核对与采购计划相符,方可办理入库手续 7 2 1 2 未经验收手续进入库房的备品 备件不准办理入库手续,可做标识,应和库存备品备件进行隔离,暂时代保管。 7 2 1 3 已通过检验、认可等验收入库手续,若无合格证的备品备件,必须做标识,并标明来源。 7 2 2 入库后的储存 7 2 2 1 入库后的备品备件,要按“四号定位”法和“五、五摆放”法进行存放,做到帐、卡、物相符。 7 2 2 2 备件的摆放方法要符合相应的技术要求,并要做好备品备件的防锈、防腐保养工作。 7 2 2 3 保管员要具有懂备品备件的名称、规格、型号、性能、用途、保养等基本技能。 7 2 2 4 每月按统计各种备品备件的出入库数 量及库存数量呈报综合计划员。 7 2 3 备品备件的领取发放 各检修用件单位,必须填写出库单,经机动处专责工程师审查、科长审批,才可领取发放,特殊贵重的物品,经处长批准后,可办理发放出库。 8 设备事故管理 8 1 管理职能 在主管厂长领导下,由机械动力处负责全厂机械动力设备,锅炉,压力容器,电气设备的事故管理工作。 8 2 管理内容 8 2 1 事故范围与分类 设备因非正常损坏造成停产时间,产量损失或修理费用达到下列规定数额的为设备事故; 8 2 1 1 特大设备事故: 设备损坏,造成全厂性停产 72 小时以上,三类压力 容器爆炸或修费用达 50万元的均为特大设备事故。 8 2 1 2 重大设备事故 设备损坏影响系统装置产品产量日作业计划损失 50%;大型单系列装置日作业计划产品产量损失 100%或修复费用达 10 万元的为重大设备事故。 8 2 1 3 一般设备事故 设备损坏,影响产品产量日作业计划产量和修复费用低于一般事故的为微小设备事故。 8 2 2 设备事故损失计算 - 43 - 8 2 2 1 修复费用即损坏部分修理,包括:人工费、材料费、配件费及附加费等。 8 2 2 2 减产损失 =减产数量工厂年度计划单位成本 8 2 2 3 损失成品(半成品) 的费用 =损失数量计划单位成本 注:其中未使用的原材料等一律不扣除,以便计算;无核算的半成品可估算。 8 2 3 设备事故调查执行“三不放过”的原则,即事故原因分析不清不放过;事故责任者和群众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没有防范措施不放过。 8 2 3 1 一般和微小事故。由事故发生单位负责组织调查,并提出处理意见,机动处派人参加。 8 2 3 2 重大设备事故由主管厂长指定有关部门及人员组成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 8 2 3 3 特大设备事故,发生事故单位及时采取紧急措施,防止事故扩大,并由厂领导和安全、行政管、机动处等 有关部门组成调查组,必要时上级主管部门派人参加。 8 2 3 4 设备事故原因可分为如下原因 a、 设计不合理; b、安装调试有缺陷; c、制造质量差; d、违章指挥,违章操作; e、维护保养不周; f、检修技术方案失误; g 野蛮检修作业; h、检修质量差(包括材质不合理); i、超期检修、检验; j、安全附件、仪器仪表失灵; k、自然灾害等其他的原因; 8 2 3 5 事故处理 本着“三不放过”的原则,找出事故原因,制定出预防措施和纠正措施,事故发生单位应及时提出书面报告,经调查组同意报工厂研究后,向群众公布, 对事故责任者,要根据情况给予处理直到追究刑事责任。 8 2 3 6 事故报告 a、特大设备事故,工厂应在事故发生后,立即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如果事态仍在继续,则每隔 24 小时报告一次,事故发生的分厂,在七天内写出事故报告,报工厂的有关部门,工厂在十天内转报上级主管部门。隐瞒事故或逾期不报者,应严肃处理。 b、特大及重大事故填写“重大设备事故报表”每季的前 10 日随设备动力专业季报一并上报。 c、一般事故发生单位,应在事故发生后三日内,认真填写事故报告单,报送机动处相应的管理部门,并由其管理部门签署处理意见。 d、 预防措施各分厂主管设备厂长及机动科的管理人员应经常督促检查、预防设备事故措施的贯彻执行,并督促车间经常对车间工人进行事故预防和安全教育,特别是对于未遂事故应象对待已遂事故一样,找出原因,吸取教训。 - 44 - 设备分级管理规定 - 45 - 设备分级管理规定 - 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设备的分类原则,分级管理,责任分工及设备档案的建立及各种计划报表的上报 。 本标准适用于气化厂各级设备管理部门。 2 管理职能 在主管厂长和机动处的领导下,按设备分级管理标准,各部门各负其责。 3 设备分类 3.1 设备分类的目的 3.1.1 加强设备管理 ,明确责任 ,正确使用精心维护。 3.1.2 确保使用设备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 ,使化工生产能正常地、持续稳定地、有计划地进行。 3.1.3 及时地、正确地、有计划地进行抢修使维修费用保持在合理的水平上。 3.2 设备分类的原则 3.2.1 化工设备就动态来讲可分为传动设备与静止设备。 3.2.2 主要设备可分为甲类设备和乙类设备 ,一般设备 可分为丙类设备和丁类设备。 A、 甲类设备是工厂心脏设备,在无备机情况下,一旦发生事故,将引起全厂停车。 B、 乙类设备是工厂主要生产设备,有备用设备,且对全厂生产和安全影响不严重,其重要性程度比甲类设备差一些。 C、 丙类设备是运转设备或检修比较频繁的静止设备。 D、 丁类设备趋于结构比较简单,平时维护工作较少,检修也简单的设备。 3.3 设备的分类管理 3.3.1 全厂设备实行三级管理 ,厂机动处 ;分厂机动科 ,分厂车间。 3.3.2 主要设备甲类 ,乙类为厂管设备 ,甲类设备为厂控制 厂机动处主管。 3.3.3 乙类设备为分厂控制 分厂 机动科主管。 3.3.4 丙、丁类设备为车间控制 分厂车间主管。 4 管理内容与要求 4.1 设备卡片的要求 4.1.1 设备名称、规格、型号。 4.1.2 设备出厂年月、设备编号。 4.1.3 设备使用日期、年限、单位。 4.1.4 设备原什值 4.1.5 生产厂家 4.2 电机、减速机的设备卡片 4.2.1 设备名称、规格、型号。 4.2.2 技术参数:电压、功率、速比、生产厂家。 4.2.3 技术条件:温度、压力、介质。 4.3 技术性能一览表。 4.3.1 设备名称,详细规格、性能、流量、扬程、温度、压力、转数、电流等运行参 数符合技术要求状况。 4.3.2 设备台数、单重、总重。 - 46 - 4.3.3 设备材质。 4.3.4 设备出厂年月、投用年月、使用年限。 4.3.5 制造厂家 4.3.6 设备原值 4.3.7 配套的电机、减速机、规格、型号。 4.3.8 设备安装地点、工号、位号。 4.4 设备技术档案 4.4.1 设备概况。 4.4.2 设备完好状况表。 4.4.3 设备简图。 4.4.4 设备缺陷和隐患记录 4.4.5 润滑档案。 4.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