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袋封面.doc

12型-船式拖拉机变速箱传动机构设计【14张CAD图纸+毕业论文】

收藏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
预览图
编号:418711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1.59MB    格式:RAR    上传时间:2015-03-23 上传人:上*** IP属地:江苏
40
积分
关 键 词:
12型 船式 拖拉机 变速箱 传动机构 设计 cad图纸 毕业论文
资源描述:

12型-船式拖拉机变速箱传动机构设计

40页 15000字数+说明书+14张CAD图纸【详情如下】

A0总装图.dwg

A2-齿轮10.dwg

A2-齿轮11.dwg

A2-齿轮8.dwg

A3-齿轮1.dwg

A3-齿轮2.dwg

A3-齿轮4.dwg

A3-齿轮5.dwg

A3-齿轮6.dwg

A3-齿轮7.dwg

中央轴-A3.dwg

动力输出轴-A2.dwg

第一轴-A1.dwg

第二轴-A3.dwg

资料袋封面.doc

12型-船式拖拉机变速箱传动机构设计论文.doc

摘要

为保证12型-船式拖拉机在滑转率、耕作速度和耕作深度等主要因素改变的条件下获得最佳动力,基于机耕船原理与设计,考察了驱动轮滑转率、耕作速度和耕作深度等主要因素的影响,在机耕船原理与设计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12型-船式拖拉机变速箱传动机构设计,在原来的基础上改进和完善变速箱的传动机构,使得能够更好地为推进农业机械化做出更好地作用。这是在各种机耕船研制中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耕作方法、工业水平的不同,对机耕船使用进行改进,因地制宜地发展的一种具有新的特色的能够满足使用要求的机耕船变速箱传动机构。

关键字:传动机构;因地制宜;改进;使用要求

Abstrac

12 type - boat-type tractor in the changing conditions of the main factors of the slip rate, tillage speed and tillage depth for optimum power drive wheel slip rate, tillage speed and tillage depth study based on principle with the design of the boat tractor main factors, further research on the basis of the principles and design of the boat tractor 12 type - ship type the tractor gearbox transmission mechanism design, improve and perfect the original basis of the transmission mechanism of transmission, making it better able to promote agricultural The mechanized made ??a better role. This boat tractor in a variety of boat tractor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according to local natural conditions, farming practices, industrial level, to improve local conditions to develop a new feature of boat tractor gearbox transmission mechanism.

Keywords: transmission mechanism; adapted to local conditions; to improve and perfect

目录

1绪论5

1.1   拖拉机的应用概况5

1.1.1    机械化概况5

1.1.2   机耕船的诞生与发展6

1.2 船式拖拉机工作特性6

1.3 变速箱的性能特性要求2

1.4 设计任务和要求2

2 船式拖拉机传动系统设计4

2.1 船式拖拉机的主要参数4

2.1.1船式拖拉机的动力匹配4

2.1.2船式拖拉机的行走速度4

2.1.3船式拖拉机的输出扭矩6

2.2 船式拖拉机传动系统设计6

2.2.1船式拖拉机传动系统方案6

3  变速箱分级变速传动链设计13

3.1 传动链转速图的设计13

3.2 传动副齿轮齿数的确定14

3.3 变速箱传动系统图16

3.4 变速箱计算转速的确定19

4  变速箱传动件设计20

4.1 Ⅰ轴组件设计21

4.2 Ⅱ轴组件设计28

4.3 Ⅲ轴组件设计29

4.4 Ⅳ轴组件设计31

5 设计总结33

5.1 结论综述33

5.2 存在不足33

5.3 船式拖拉机变速箱发展趋势33

参考文献35

致谢36

1 绪论

1.1   拖拉机的应用概况

1.1.1    机械化概况

水稻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其种植面积占全国耕地面积的的29%,而产量缺占粮食总产量的进1/2.因此,水稻的机械化问题就成为我国特别是南方各省农业机械化的重要方面。

五十年代初期,我国就开始使用较轻的进口拖拉机下水田耕作。1958年以后,水田机械化有了更大的发展,从而积累了丰富的使用经验,为我国自行设计、生产水田拖拉机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六十年代,我国已生产了东方红-20、30、40、泰山-25、丰收-27、35、37、东风-50等水田型或水旱兼用型轮式拖拉机,为水田机械化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轮式拖拉机配带铁轮下浅泥脚水田,解决了胶轮附着力不够的问题,基本上满足了水田犁耕牵引力的需要,使浅泥脚水田耕整机械化得到了发展。但随之来的是铁轮在水田中运动是破坏硬底层,使一些地区的水田泥脚逐渐加深,以致机耕数年后,拖拉机不能再下田耕作;或者使阻力增大,效率降低,形成严重的问题。

除破坏底层的问题外,轮式拖拉机在水田中作业还会形成较深的沟辙;转向不够灵活,是地头转向时间较长。这些问题都会影响生产率和耕作质量。

在大面积水田中,大中型履带拖拉机得到了应用。履带式拖拉机下水田,与轮式拖拉机相比,牵引力大,接地比压较小,生产率较高。但他不能在小块水田中作业;其履带行走机构在水田中磨损严重,作业中也会形成沟辙;对水田硬底层也有所破坏;地头转弯时挖坑严重。

不论轮式或履带式拖拉机均不能在深泥脚水田中作业。这是水田机械化面临的一个难题。

深泥脚水田的特点是泥脚深,有的甚至没有底,土质较粘重;土壤稀软,承压能力极差。深泥脚水田在我国南方水田中占有一定的比例,如四川的冬水田占全省水田面积的42%;湖北省的水田中,湖田占13%左右;江苏、浙江、广东等省也都有大片的深泥脚湖田,和围湖田。

这样的深泥脚田,土壤肥沃,增产潜力很大。但长期以来,生产方式极其落后,产量极低,机械化问题一直得不到解决。以前,深泥脚水田靠牛或人力耕种。牛下深泥脚水田,不仅腿脚深陷、行走艰难,使生产率极低;而且由于冬春寒冷、夏季酷热,农紧时,农活重,致使不少耕牛死亡。有些地区,只能靠几个强劳力拉一张犁进行耕作,劳动极其繁重。一些极深的田,则用戳眼插秧,土壤终年不得翻耕。

有的地区试图用拖拉机下深泥脚水田耕作,但是沉陷很大,以致后桥、半轴壳、发动机油底壳等均有没入泥中而无法前进,更无法进行作业。机耕船正是深泥脚水田地区人民向大自然开战所取得的卓越成果。机耕船的诞生解决了深泥脚水田机械化这一难题,使耕种深泥脚水田的劳动生产率得到大幅度的提高。                                                

1.1.2   机耕船的诞生与发展

早在1956年,四川省人民群众就提出了船式深泥脚水田拖拉机的设想。1958年,江苏省农村木工自行设计研制了一种人力脚式踏式沤田拖拉机。他们利用两条水车龙骨作履带行走机构,装在一个船体上,用两个人脚踏驱动,可以行走和

1.3 变速箱的性能特性要求

变速箱是机耕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布置在发动机和驱动轮之间。它的作用使把发动机的动力传给行走机构或动力装置,并且在机耕船进行不同作业时,                   保证驱动轮和动力输出轴得到适当的转速和扭矩。

变速箱的主要功用如下:

1、减速增矩,将发动机的扭矩增大,降低速度,一适应行走机构的需要。

2、变速变矩,获得不同的驱动轮转速和扭矩,一适应不同作业的要求

3、改变驱动轮的旋转方向

4、改变动力的传递方向

5、脱开发动机与驱动轮之间的传动

6、平稳地结合动力

7、实现动力输出

1.4 设计任务和要求

为保证12型-船式拖拉机在滑转率、耕作速度和耕作深度等主要因素改变的条件下获得最佳动力,基于机耕船原理与设计,考察了驱动轮滑转率、耕作速度和耕作深度等主要因素的影响,在机耕船原理与设计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12型-船式拖拉机变速箱传动机构设计,在原来的基础上改进和完善变速箱的传动机构,使得能够更好地为推进农业机械化做出更好地作用。这是在各种机耕船研制中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耕作方法、工业水平的不同,对机耕船使用进行改进,因地制宜地发展的一种具有新的特色的机耕船变速箱传动机构5.3 船式拖拉机变速箱发展趋势

广泛采用由程序换挡和电液控制的全负载换挡变速箱;变速箱的挡数将增多以使拖拉机具有更大的速比范围和更细密的挡间速比分配,用以改善拖拉机的动力性和燃油经济性,减少换挡冲击;随着液压元件性能的不断提高和电子控制技术的发展,性能优越的液压机械式无级变速箱将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将模糊控制、神经网络、专家系统及混纯理论等新学科单独或者结合使用,对变速箱进行综合智能控制;采用CAN多路传输网络系统对包括发动机、离合器变速箱在内的整个传动系统进行集成化监测与控制。

手动变速箱可以采用滑动齿轮、啮合套和同步器换挡等方式。

滑动齿轮换挡变速箱的基本结构是主动齿轮在驱动轴上滑动,使其与从动齿轮相啮合。啮合套换挡是从动轴上的齿轮和主动轴上的空套齿轮经常处于啮合状态,移动主动轴花键上的啮合套,使空套齿轮与主动轴连接。与滑动齿轮相比,其滑动距离小,在圆周速度低的部位啮合,故换挡较前者容易。以上两类换挡变速箱由于结构简单、加工制造成本低,在拖拉机发展早期,应用较为广泛。采用滑动齿轮换挡的如美国凯斯(Case)公司的Agri-King系列,意大利萨姆(Same)公司的Delfino-35系列等。采用啮合套换挡的有意大利菲亚特(Fiat)公司的500/580/640型,美国福特(Ford)公司的5000系列、8000系列,德国道依兹·法尔(Deutz-Fahr)公司的TW50系列、采夫(ZF)公司的T-3000系列,瑞典沃尔沃(Volvo)公司的 T-814系列等[1]。但由于这两类变速箱换挡时,两个齿轮的圆周速度不一致,挂挡时噪声大,若操作不当甚至会导致齿轮损坏,因此,自上世纪30年代同步器问世以来,这两类换挡变速箱在欧美拖拉机上逐步被淘汰。

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拖拉机工业起步较晚,目前在我国拖拉机上存在着这两类换挡方式平分秋色的局面[2]。如DFH-54型、DFH-75型、DFH-1002/1202型、铁牛-60型、红旗-100A型等拖拉机采用滑动齿轮换挡,DFH-300型、DFH-1302R型、TS400型等拖拉机采用啮合套换挡[3~5]。

同步器换挡变速箱采用摩擦原理,使相啮合的齿轮的圆周速度迅速地相等后再挂挡,因换挡,更发展到今天的多排挡全负载换挡(12个前进挡以上),已积累了丰富的研制经验。

参考文献

1 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院校《机械制图》编写组编.何铭新 ,钱可强主编.机械制图.第五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5月

2 钟毅芳,吴昌林,唐增宝主编.机械设计.第二版.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8年7月

3 武汉工学院拖拉机教研室、机耕船研究室编.机耕船原理与设计.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78年8月

4 东南大学机械学学科组郑文伟,吴克坚主编.机械原理.第七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6年11月

5 刘鸿文,林建业,曹曼玲编著.刘鸿文主编.材料力学Ι.第五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年6月

6 李文哲,许绮川主编.汽车拖拉机学.第二册.底盘构造与车辆理论.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年12月

7 张福润,吴博达,贾云福,王宛山,张世昌参编.王先奎主编.机械制造工艺学.第二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年9月

8 李志红副主编.孙岩,陈晓罗,熊涌主编.机械设计课程设计.北京:北京理工大学,2007年3月

9 南京工程学院、沈阳大学组编.陈于萍,周兆元主编.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第二版.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0年7月

10 于永泗,齐民主编.机械工程材料.第八版.大连:大力理工大学出版社,2010年1月

内容简介:
JIANGX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本 科 毕 业 论 文(设 计)题目: 12型-船式拖拉机变速箱传动机构设计 学 院: 工学院 姓 名: 学 号: 专 业: 农业机械化及其自动化 年 级: 指导教师:职 称: 教授 二零一三 年 五 月摘要为保证12型-船式拖拉机在滑转率、耕作速度和耕作深度等主要因素改变的条件下获得最佳动力,基于机耕船原理与设计,考察了驱动轮滑转率、耕作速度和耕作深度等主要因素的影响,在机耕船原理与设计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12型-船式拖拉机变速箱传动机构设计,在原来的基础上改进和完善变速箱的传动机构,使得能够更好地为推进农业机械化做出更好地作用。这是在各种机耕船研制中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耕作方法、工业水平的不同,对机耕船使用进行改进,因地制宜地发展的一种具有新的特色的能够满足使用要求的机耕船变速箱传动机构。关键字:传动机构;因地制宜;改进;使用要求Abstrac12 type - boat-type tractor in the changing conditions of the main factors of the slip rate, tillage speed and tillage depth for optimum power drive wheel slip rate, tillage speed and tillage depth study based on principle with the design of the boat tractor main factors, further research on the basis of the principles and design of the boat tractor 12 type - ship type the tractor gearbox transmission mechanism design, improve and perfect the original basis of the transmission mechanism of transmission, making it better able to promote agricultural The mechanized made a better role. This boat tractor in a variety of boat tractor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according to local natural conditions, farming practices, industrial level, to improve local conditions to develop a new feature of boat tractor gearbox transmission mechanism.Keywords: transmission mechanism; adapted to local conditions; to improve and perfect目录1绪论51.1 拖拉机的应用概况51.1.1 机械化概况51.1.2 机耕船的诞生与发展61.2 船式拖拉机工作特性61.3 变速箱的性能特性要求21.4 设计任务和要求22 船式拖拉机传动系统设计42.1 船式拖拉机的主要参数42.1.1船式拖拉机的动力匹配42.1.2船式拖拉机的行走速度42.1.3船式拖拉机的输出扭矩62.2 船式拖拉机传动系统设计62.2.1船式拖拉机传动系统方案63 变速箱分级变速传动链设计133.1 传动链转速图的设计133.2 传动副齿轮齿数的确定143.3 变速箱传动系统图163.4 变速箱计算转速的确定194 变速箱传动件设计204.1 轴组件设计214.2 轴组件设计284.3 轴组件设计294.4 轴组件设计315 设计总结335.1 结论综述335.2 存在不足335.3 船式拖拉机变速箱发展趋势33参考文献35致谢361 绪论1.1 拖拉机的应用概况1.1.1 机械化概况水稻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其种植面积占全国耕地面积的的29%,而产量缺占粮食总产量的进1/2.因此,水稻的机械化问题就成为我国特别是南方各省农业机械化的重要方面。五十年代初期,我国就开始使用较轻的进口拖拉机下水田耕作。1958年以后,水田机械化有了更大的发展,从而积累了丰富的使用经验,为我国自行设计、生产水田拖拉机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六十年代,我国已生产了东方红-20、30、40、泰山-25、丰收-27、35、37、东风-50等水田型或水旱兼用型轮式拖拉机,为水田机械化提供了良好的条件。轮式拖拉机配带铁轮下浅泥脚水田,解决了胶轮附着力不够的问题,基本上满足了水田犁耕牵引力的需要,使浅泥脚水田耕整机械化得到了发展。但随之来的是铁轮在水田中运动是破坏硬底层,使一些地区的水田泥脚逐渐加深,以致机耕数年后,拖拉机不能再下田耕作;或者使阻力增大,效率降低,形成严重的问题。除破坏底层的问题外,轮式拖拉机在水田中作业还会形成较深的沟辙;转向不够灵活,是地头转向时间较长。这些问题都会影响生产率和耕作质量。在大面积水田中,大中型履带拖拉机得到了应用。履带式拖拉机下水田,与轮式拖拉机相比,牵引力大,接地比压较小,生产率较高。但他不能在小块水田中作业;其履带行走机构在水田中磨损严重,作业中也会形成沟辙;对水田硬底层也有所破坏;地头转弯时挖坑严重。不论轮式或履带式拖拉机均不能在深泥脚水田中作业。这是水田机械化面临的一个难题。深泥脚水田的特点是泥脚深,有的甚至没有底,土质较粘重;土壤稀软,承压能力极差。深泥脚水田在我国南方水田中占有一定的比例,如四川的冬水田占全省水田面积的42%;湖北省的水田中,湖田占13%左右;江苏、浙江、广东等省也都有大片的深泥脚湖田,和围湖田。这样的深泥脚田,土壤肥沃,增产潜力很大。但长期以来,生产方式极其落后,产量极低,机械化问题一直得不到解决。以前,深泥脚水田靠牛或人力耕种。牛下深泥脚水田,不仅腿脚深陷、行走艰难,使生产率极低;而且由于冬春寒冷、夏季酷热,农紧时,农活重,致使不少耕牛死亡。有些地区,只能靠几个强劳力拉一张犁进行耕作,劳动极其繁重。一些极深的田,则用戳眼插秧,土壤终年不得翻耕。有的地区试图用拖拉机下深泥脚水田耕作,但是沉陷很大,以致后桥、半轴壳、发动机油底壳等均有没入泥中而无法前进,更无法进行作业。机耕船正是深泥脚水田地区人民向大自然开战所取得的卓越成果。机耕船的诞生解决了深泥脚水田机械化这一难题,使耕种深泥脚水田的劳动生产率得到大幅度的提高。36 1.1.2 机耕船的诞生与发展早在1956年,四川省人民群众就提出了船式深泥脚水田拖拉机的设想。1958年,江苏省农村木工自行设计研制了一种人力脚式踏式沤田拖拉机。他们利用两条水车龙骨作履带行走机构,装在一个船体上,用两个人脚踏驱动,可以行走和带犁耕作。这种人力机械的创制反映了沤田地区劳动人民迫切要求机械化的强烈愿望。在科研的帮助下,他们利用了小马力的柴油机,并对整机布置作了调整,形成第一台船形履带式沤田拖拉机。随着洪湖-12型机耕船研制工作的发展,机耕船受到了国内有关方面的重视,湖北省个地和其他一些省市陆续获得了样机。自1971年开始,我国各地(特别是南方)相继开展了各种机耕船的研制工作。数年来,各省的机耕船相继定型投产,从数量到品种均获得了大幅度的增长,迅速推进了这些省的水田机械化。现将我国南方部分机耕船的简要技术参数列出来了。在各省机耕船的研制中,根据各地自然条件(地形、土壤)、耕作方法、工业水平的不同,对机耕船使用性能进行改进,因地制宜地发展了一批各具特色的新机型。从自然条件看,有的地区多山地丘陵,土壤和泥脚情况复杂,田块面积小,高差大,机械转移频繁;有的地区水田土壤特别稀软,泥脚特深,承载能力极小。这些地区发展了马力小、重量轻、船体接地比亚小,爬坡能力强的湖北-6型,川丰5-2型铧架导向式机耕船;适于狭小田块耕作、空行率低的川丰5-3型梭形耕作机耕船;以及牵引力大、越野性好、能适应多种土壤的万县-12型四轮驱动机耕船。随着机耕船研制工作的深入发展,各地正在研究皮带无极变速、“差速器-行走机构”等差速转向机构,以探索使用性能更为完善的新机型耕船,并研制了机耕船配套收割机、插秧机的试验样机,向一机多用、综合利用方向发展。机耕船在我国各地的广泛应用和推广,使一些地区的农业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双季稻面积迅速增加,粮食产量稳步上升。据调查,有的省机耕船、机滚船一成为机械化作业的主要机型之一,其作业面积占全省机耕面积的30%40%。一些处于山区的地区和县,这一比例高达85%以上。拥有大片湖田的湖北省监利县大力推广简易机耕船,1974年以来已生成了四千多台,基本上实现了水田机械化。19751977年,粮食每年递增五千万斤以上。1.2 船式拖拉机工作特性机耕船在十多个省、市、自治区的广阔地区得到发展,创制了多种型式,有些已获广泛应用。机耕船用船体和驱动轮分别承担了一般拖拉机驱动轮所负担的承重和驱动两大作用。船体“浮”与“沉”、滑行与驱动有级地结合起来。这样的行驶原理,使机耕船的总体动力学与运动学发生了不同于拖拉机的变化,并因此构成了它在水田沉陷小、阻力小、转向轻便灵活、劳动条件好,不破坏硬底层,适于深泥脚水田作业等独特的行驶特点和使用性能。一、 机耕船沉陷小,比一般水田拖拉机适应性广 机耕船船底的接触面积大,对土壤的比压小,从而限制了机耕船的下陷深度。机耕船的平均接地比压约为0.0250.07公斤/。这一数值远小于履带拖拉机的接地比压,而能与水田表面土壤的承压能力相适应。因此,机耕船船体下陷量一般不超过35厘米,这就保证了它能在深泥脚水田中工作。即使由于推进力不足,机耕船在水田中陷车时,也不会因驱动轮的挖土作用使整机越陷越深,因而有可能利用猛接离合器起步或利用“插杠子”的办法使机耕船自行驶出陷坑。(二) 转向轻便灵活,空行率低 机耕船在水田作业时没有导向轮,是利用履带拖拉机的转向原理,即利用改变左右驱动轮的推进力和转速来实现转向的。在转向时,由于机耕船的转向力矩较轮式拖拉机导向轮可能产生的转向力矩为大,故在水田中能够有较小的转向半径(名义转向半径接近0.5B,B为机耕船的轮距)和较短时间,对地头的破坏也不显著。根据某些资料的统计,机耕船在地头从起犁到落犁的时间,每次一般为26秒;而拖拉机在不用单边制动时每次地头转弯约为1520秒,在采用单边制动时为1013秒。(三) 比同功率手扶拖拉机有更好的牵引性能和更高的生产率1、 由于机耕船在水田中运用先进的行驶原理,在陆上又有较大的使用重量,因此它在水田和陆地均可获得较大的推进力,从而具有比现有同功率手扶拖拉机更大的牵引力。2、 由于机耕船具有比手扶拖拉机更大的牵引力、更高的作业速度,且它在水田中的滑转损失小,因此,它在水田中的牵引效率也较高。3、 较大的牵引力使机耕船能够配带较宽幅的农具,因此其作业负荷系数高。4、 综上所述,机耕船与同功率手扶拖拉机相比,牵引力大,速度高,牵引效率高,空行率低,作业负荷系数高,从而获得了比现有同功率手扶拖拉机更高的生产率。(四)机耕船制造容易,比手扶拖拉机具有更好地使用性能1、重心低,运行平稳,爬坡越埂等通过性较好,转向灵活。一些前轮驱动和四轮驱动型机耕船更能适应山丘、丘陵的作业条件。2、有船体和简易驾驶棚,可以防止泥水飞溅和日晒雨淋,改善了驾驶员的劳动条件。3、结构简单,制造容易,维修方便,一般县级农机厂都可制造。1.3 变速箱的性能特性要求变速箱是机耕船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布置在发动机和驱动轮之间。它的作用使把发动机的动力传给行走机构或动力装置,并且在机耕船进行不同作业时, 保证驱动轮和动力输出轴得到适当的转速和扭矩。变速箱的主要功用如下:1、 减速增矩,将发动机的扭矩增大,降低速度,一适应行走机构的需要。2、 变速变矩,获得不同的驱动轮转速和扭矩,一适应不同作业的要求3、 改变驱动轮的旋转方向4、 改变动力的传递方向5、 脱开发动机与驱动轮之间的传动6、 平稳地结合动力7、 实现动力输出1.4 设计任务和要求为保证12型-船式拖拉机在滑转率、耕作速度和耕作深度等主要因素改变的条件下获得最佳动力,基于机耕船原理与设计,考察了驱动轮滑转率、耕作速度和耕作深度等主要因素的影响,在机耕船原理与设计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12型-船式拖拉机变速箱传动机构设计,在原来的基础上改进和完善变速箱的传动机构,使得能够更好地为推进农业机械化做出更好地作用。这是在各种机耕船研制中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耕作方法、工业水平的不同,对机耕船使用进行改进,因地制宜地发展的一种具有新的特色的机耕船变速箱传动机构2 船式拖拉机传动系统设计2.1 船式拖拉机的主要参数2.1.1船式拖拉机的动力匹配额定牵引力是设计机耕船,配置发动机的主要依据。一台机耕船的额定牵引力,是指代机耕船在一定的水田土壤条件下以基本耕作速度作业,在允许滑转率时所能发挥的最大牵引力。根据上述牵引试验情况,我们建议,确定机耕船额定牵引力的条件是中等的泥脚深度(泥脚深250毫米左右,在深200250毫米处的土壤抗压强度为12.5公斤/作业)的灌水稻茬田,允许滑转率为25%。在设计一台新的机耕船时,确定其额定牵引力,要考虑下列因素:1、 配套农机具的工作阻力机耕船的主要配套农机具有:犁、旋耕机、蒲滚、水田耙、拖车等。在各项农田作业中,旋耕机和蒲滚主要靠动力输出轴带动,犁耕作业则是最基本而又繁重的牵引作业。因而,应以犁耕作业时的工作阻力为依据,并考虑到工作条件和农具性能变化所引起的阻力变化,而留出10%20%的储备,从而确定机耕船的额定牵引力数值:=(1.11.2)式中 犁耕时农具工作的水平分力,简称犁耕水平阻力。 犁耕水平阻力由下式确定=ZK式中 Z犁铧个数; 单体犁铧宽度2.1.2船式拖拉机的行走速度机耕船的工作速度范围、速度分档和档数安排,主要应根据机耕船所需要完成的各种作业的要求,以及生产率、劳动强度、地形等因素综合考虑,以便获得良好的作业质量和搞得生产率。根据机耕船从事的各种农业作业对工作速度、基本工作速度、运输速度和倒行速度四种类型,对其计算速度(胶轮以静力半径、铁轮以顶圆半径计算的速度)的数值范围加以讨论。(一) 基本工作速度1、 速度范围机耕船最基本的工作是水田耕整作业:犁耕、旋耕、滚轧、耙田等,这主要用基本工作速度来完成。因此基本工作速度是机耕船各种速度中较为重要、档数安排较多的部分。机耕船在水田进行旋耕作业的速度可安排在34公里/小时。机耕船在水田中进行犁耕作业时,速度不能过低。过低的耕作速度将增加回垡,减少覆盖率,影响耕作质量。四川省的试验表明,犁耕速度在3.6公里/小时以上时,回垡减少,耕作质量较好。当机耕船承受较大牵引负荷时,速度过低还将使滑转加剧。水田作业速度也不能过高。由于水田田块一般较小,工作行程短,地头转弯多且机耕船驱动轮阻力较大,而且配套的发动机功率较小,因此,过高的作业速度将造成机手精神紧张,操作忙乱,发动机功率也明显不足。一般希望犁耕速度不超过7.5公里/小时,带蒲滚、耙等作业不超过89公里/小时。小马力机耕船作业速度宜选的小些。2、 档数1012马力机耕船总的前进档数为36档。对于具有6个前进档的机耕船,一般安排一个旋耕档,23个犁耕档(包括滚轧耙田作业)。3个前进档,一般安排23个档位基本工作档,其最低档可兼作旋耕用。56马力机耕船,一般要求结构简单,采用简单变速箱,前进档数为24个档(个别有6个档的)。一般安排2个耕作档,因功率较小,多不考虑旋耕而只考虑耕作和滚耙作业。 (二) 运输速度1012匹马力机耕船在农闲期间兼作运输作业。由于其重心低、牵引力大、操作方便,进行运输作业比手扶拖拉机更为适宜。但其功率不大,一般为三个行走轮,行驶稳定性稍差,建议机耕船的运输速度控制在20公里/小时以下。运输速度一般安排低速和高速两个档,低速运输为1215公里/小时,高速运输为1820公里/小时,具有三个前进档的机耕船,一般只安排一个运输档;或采用换装高速皮带轮的方法获得23个运输档。(三) 倒行速度 机耕船的倒行速度一般作倒车和挂接农具用。因此,和拖拉机一样,可设高速倒车和低速挂接农具两个档,其速度范围为4.56公里/小时和1.53公里/小时。具有3个前进档的机耕船,一般只安排一个倒档。以上述说明选择:项 目基本工作速度(公里/小时)运输速度(公里/小时)倒行速度(公里/小时)高速档6.113.6中速档7.617.3低速档8.920倒档3.47.63.4/7.6 2.1.3船式拖拉机的输出扭矩因设计任务给出发动机为12匹马力,转化为功率为8825.3W取皮带轮的传动效率为94%,直齿圆柱齿轮的传动效率为96%,滚动轴承的传动效率为98%从发动机输出的扭矩为T=70.232(N.m)扭矩输出传递高速档:T=114.4N.m 动力输出轴 T=234.6N.m 中央轴 T=562.2N.m 输出轴 T=1641N.m中速档:T=114.4N.m 动力输出轴 T=274.9N.m 中央轴 T=658.9N.m 输出轴 T=1923.6N.m低速档:T=114.4N.m T=255.8N.m 中央轴 T=829.4N.m 输出轴 T=2420.9N.m倒档:T=114.4N.m T=255.8N.m 动力传动轴 T=586.3N.m 中央轴 T=1405.1N.m 输出轴 T=4101.6N.m则如下表:高数档中速档低速档倒档输出扭矩1641N.m1923.6N.m2420.9N.m4101.6N.m2.2 船式拖拉机传动系统设计2.2.1船式拖拉机传动系统方案一、传动系的组成传动系是装在发动机和驱动轮之间各传力部件的总称。机耕船的传动系包括皮带传动、离合器、变速箱、中央传动和最终传动五个部分。有时在传动系中海油联轴节,以联接相隔较远的两个传力部件。传动系可按传动比变化情况分为有级式传动和无极式传动。无极式传动能在一定范围内实现无极变速,即在发动机转速不变的条件下,连续地由一个速度过度到另一个速度,也就是具有无限个档。它能充分发挥发动机的功率,使机耕船具有较高的生产率和经济性,操纵也较简单。有级式传动只能获得一定数量传动比的几级速度;但它的结构较成熟,可靠耐用,效率高,制造方便。现有机耕船绝大多数都采用有级式传动。二、传动系的方案设计传动系设计是根据设计任务书的要求进行的,它一般分为方案设计、部件设计和零件设计等阶段。方案设计包括分析整机及部件方案,绘制传动系统简图,进行主要性能参数的初步计算,初步安排传动系各部件间的相互位置和连接关系,避免运动件的干涉,绘制传动系各部件结构草图。在确定传动系方案时,必须使其性能和结构满足一下要求:1、 结构简单、先进,性能完善,操作、调整维修方便,能最大限度地适应使用中提出的要求;2、 使用可靠,经久耐用。传动系主要零件要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表面的耐磨性,其使用寿命不低于6000小时;3、 传动效率高,尽可能减少传动系统中的功率损失;4、 工艺性好,即零件加工简便、装配容易、“三化”程度高;5、 经济性好,要求制造和使用成本低,钢材和其它材料、以及油料消耗量小;6、 要考虑综合利用、一机多用的要求(如配收割机、插秧机等对动力输出、档次安排和速度范围的要求)。在进行传动系方案设计时,需从使用要求、生产条件和结构特点等方面加以考虑,同时设计几种方案,并绘制传动方案简图,在认真分析比较的基础上选择其中最佳的方案,作为部件设计的依据。传动系简图用统一规定的简化符号,表示机耕船传动系中(有时也包括转向、行走和旋耕机等)各零件之间的传动关系。简图中有的还标出齿轮的齿数和轴承型号等,或用简表列出传动系的某些参数,如各档的传动比、齿数和模数、各档的传动路线、花键形式等。四、传动系的总传动比极其分配传动系的总传动比是指发动机转速与驱动轮转速之比,不同排档时,总传动比不同。(一)传动系总传动比的确定传动系总传动比是根据农艺要求的机耕船速度来确定的。用驱动铁轮顶圆半径计算的某档水田速度与总传动比的关系是:=因此,总传动比应为式中 某档的计算速度(公里/小时); 发动机标定转速(转/分); 驱动铁轮顶圆半径(米)。 机耕船在陆上配带胶轮时,可用下式计算总传动比:式中 驱动胶轮的静力半径,=0.94(米)(为胶轮的名义半径); 用胶轮静力半径计算的机耕船某档陆上计算速度(公里/小时)。(二)总传动比在各部件间的分配在确定了传动方案和总传动比后,需把总传动比合理地分配到各个传动部件上。传动系总传动比等于各部件传动比之乘积,即:式中 皮带传动的总传动比; 变速箱第i档传动比; 中央传动的传动比; 最终传动的传动比。在不使变速箱过于增速的情况下,传动比分配应按前大后小、前密后疏的原则来确定。即在结构布置允许的条件下,尽量地把最终传动、中央传动的传动比取大些,使零件数目较多的变速箱有较小的工作载荷和较小的重量,以达到减轻整机重量的目的。根据上述原则,参照一些机耕船的数据,、和大致在下列范围内:单级最终传动时 =2.55;两级最终传动时 =58;中央传动传动比 =2.35.5;皮带传动传动比 =12。确定了、和之后,即可确定变速箱的传动比:=式中C=根据上述原则,最后取得的传动比分配如下:皮带传动比 =1.75高速档:i=29.225 单级最终传动比 =3.07 中央传动比 =5.44中速档:i=34.3 单级最终传动比 =3.07 中央传动比 =6.37低速档:i=43.1 单级最终传动比 =3.07 中央传动比 =8.033 变速箱分级变速传动链设计3.1 传动链转速图的设计 变速箱的分级传动链设计如下:传动链转速图3.2 传动副齿轮齿数的确定(一)传动轴中心距中心距的大小直接影响到传动箱的结构紧凑与否,其数值应根据齿轮的接触强度来确定。在强度允许的条件下,应采用较小的中心距。机耕船传动箱的中心距A可按下列经验公式估算:A=式中 A传动轴的中心距(毫米); M所计算齿轮副的最大输出扭矩(按常用耕作计算); 系数,对于变速箱一般取3050,中央传动一般取2535,最终传动一般取2033.(二) 齿轮的模数决定齿轮模数的大小的因素很多,最主要的是齿轮的材料和受力大小。选用材料较好时,模数可选小些;对受力大的齿轮,模数应取大些。当弯曲破坏是齿轮主要破坏形式时,应以弯曲强度来确定齿轮模数,其计算公式如下:m=式中 齿轮所受扭矩; Z头档主动齿轮齿数; 齿宽系数; 材料许用应力; y齿形系数。计算所得数值还需要按表针圆整。当疲劳点蚀是齿轮的主要破坏形式时,则应以接触强度来确定模数,其公式为:m=式中 P所计算的齿轮圆周力; E齿轮的弹性模数; 齿轮材料的接触许用应力; 分别为计算齿轮副的主、从动齿轮齿数; 啮合角。变速箱模数的选择也可参照机耕船所选用的动力来估算:即m=式中 发动机的最大扭矩; 皮带传动的传动比; 系数,一般取1.62.0。在确定齿轮模数时应注意一下几点: 在满足弯曲和接触强度的条件下,模数应适当地小些。因为当中心距A不变时,齿轮齿数将随模数的减小而增多,这不仅减小就了加工时切削的体积,且可提高啮合精度,减小摩擦损失,增加重叠系数,从而提高传动的平稳性。 由于机耕船动载荷较大,工作条件恶劣,发动机经常满负荷工作,同时传动齿轮大都采用普通碳钢制作,因此,其齿轮模数一般选得比同马力手扶拖拉机的要大些。 整个传动系的齿轮模数值不宜过多,以减少加工刀具的种类,降低加工工时。 选取模数时,应根据强度和中心距的要求,注意参照同类型样机的经过考验的数据。(三) 相啮合齿轮副的齿数和ZZ=二轴间有多对齿轮副时,若没有采用角度修正,则其齿数间应满足下述关系A=齿轮的最小齿数,由不产生根切考虑,通常取17齿;有时为使结构紧凑,也可采用变为修正方法,获得1417齿。当已知机耕船的计算速度和变速箱的参数A(中心距)、m(模数)和K值后,可首先按下式根据前述选择的传动比计算得出如表所示齿数(Z)401717194323411414584343模数(m)3333333443443.3 变速箱传动系统图(一)变速箱的结构形式农艺要求变速箱应具有足够的档排数和合理的速度,以保证机耕船能担任各种工作并具有良好的经济性和较高的生产率。随着农业机械化水平的不断发展和机耕船作业种类的增多,将要求机耕船有更多的排档。机耕船变速箱油简单式、组成式和特种变速箱等不同的结构类型。1、简单式变速箱这种变速箱包括二轴式和三轴式两种。在二轴式简单变速箱中,动力直接由第一轴传给第二轴,大部分排档只经过一堆齿轮的变速,因而简单,传动效率高。当前进档数少于四个时,采用这种结构较为合理。但二轴式变速箱难以实现排档数较多、传动比较大的传动方案。增加排档数势必会增加变速箱的长度和金属消耗量,是不可取得。在三轴式变速箱中,动力由第一轴经过中间轴传给第二轴,一般要经过两队齿轮油可能与第一、二轴上的某齿轮同时啮合,成为公用齿轮。综上述,在同样速比和档数的条件下,三轴式与两轴式相比,可能有较小齿轮和轴,齿轮数量也可能少些。如湖北-12和广昌-12型变速箱仅用七个齿轮获得了三个前进档、一个倒退档。但由于采用公用齿轮,将使齿轮齿数的选择受到较多限制,中间轴受力也较大,应考虑其刚度和支撑问题。2、组成式变速箱随着机耕船作业范围的扩大和排档数的增多,新设计的机耕船较多的采用了组成式变速箱。这种变数箱可以看成是由两个简单式变速箱组合而成;一般将其中排档数的一个称为主变速箱,排档数较少的称为副变速箱。主、副变速箱可以放在 箱体内,也可以分开;多数情况下副变数箱置于主变速箱之后。组成式变速箱的优点是,能用较少的传动零件(齿轮、轴)获得较多的排档数,结构紧凑,速度范围大,因而获得到广泛采用。中山-10、东方红-12、广西工农-12东风-12和南方-12均为组成式变速箱。但由于各档传动比的相互约束,在组成式变速箱设计中往往会出现个别档的速度不够理想的情况。组成式变速箱按组合方式的不同分为串联式和并联式。中山-10采用串联式变速箱。一个具有三个前进档、一个倒退档的主变速箱和一个具有高低档的二轴式副变速箱前后串联排列,用12个齿轮获得了六个前进档和两个倒退档。由于传动元件较多的主变速箱前置,使其工作载荷减少,零件尺寸较小,结构更加紧凑。但串联布置使其轴向尺寸较大,支撑刚度较差。并联组成式变速箱(如广西工农-12)由两个二轴式简单变速箱并联组合而成。主、副变速箱并联在一个箱体内,三根主要的轴成三角形空间布置,中间轴由主、副变速箱公用,可设公用齿轮。这种结构布置使轴可以较短,支撑刚度较好;可用最少的齿轮获得更多的排档数,使结构更为紧凑。广西工农-12仅用十个齿轮就能获得六个前进档、两个倒退档。但这种变数箱径向尺寸较大,中间轴受力较大,传动比较难合理分配,操纵机构的布置也较复杂。属于这种类型的还有东方红-12、南方-12等变数箱。3特种变数箱凡因特殊要求专门设计的变速箱称为特种变速箱。如梭式作业的机耕船要求其主要工作档在前进和倒退时具有相同的档数和速度,川丰5-3型变速箱就设有三个前进档和两个具有相应速度的倒档。万县-12型四轮驱动机耕船为了能在田间转向,采用了正反转转向机构;其变速箱则设计成一个只有前进档的组成式变速箱,与正反转机构配合,获得了六个前进档和六个倒档。(二)后桥的结构型式1、后桥的结构布置方案机耕船的后桥包括中央传动、最终传动、转向和制动机构等部件,其结构布置方案有如下几种: 一级中央传动和一级最终传动。这种方案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最终传动在传动箱体内,结构紧凑,壳体支撑刚度大;但由于传动箱内零件较多,使布置较困难,拆装不方便,也无法实现驱动轮的入土深度的单边调整。广昌-12、川丰5-2、川丰5-3都是利用这种类型的。另一种是最终传动置于传动箱外,设有单独的壳体,可利用改变最终传动箱与传动箱体相对位置的方法来调整驱动轮入土深度;但其结构较复杂,单独壳体的强度和刚度较差。湖北-6和中山-10采用这种型式。 一级中央传动和两级最终传动,如湖北-12、广西工农-12、东风-12等。这种方案有较大的最终传动比,可以减轻传动系中最终传动以前各部件的载荷;但其齿轮齿数较多。 可调的二级最终传动,如湘江-5型。它具有较大的中心距,使驱动轮入土深度的调整范围大,但壳体的强度、刚度和支撑的合理性均较差。2、中央传动的结构型式由于机耕船所选用的动力大部分是卧式柴油机,采用横置式变速箱,不需要改变扭矩的传递方向,因而圆柱齿轮式的中央传动在机耕船上得到广泛的采用。这种型式的中央传动结构简单,加工和安装方便,没有轴向力、不需要调整。圆锥齿轮式中央传动目前仅在中山-10型和东方-10型机耕船上得到采用。其原因是该机耕船选用了纵置直立式柴油机,需要改变扭矩传递的方向。由于螺旋锥齿轮较直齿锥齿轮具有承载能力大,重叠度大,啮合平稳,噪音较小,不产生根切的最小允许齿数较小等特点,因此在相同的传动比下其结构尺寸较小,要求有较高的轴承承受能力和刚度,安装调整较复杂。3最终传动的结构型式外啮合圆柱齿轮式最终传动在机耕船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它的优点是结构简单,制造和装配方便,且有较好的刚度。内啮合圆柱齿轮式最终传动仅在个别试验样机上试用。它的结构紧凑,径向尺寸较小,为将最终传动置于驱动轮轮毂内创造了有利条件。但其加工、安装和结构均较复杂,成本较高,支撑刚度较差。(三)带扭矩传感器的皮带无极变速器用于机耕船的设计简介在机耕船上采用无级变速器,与传统的齿轮传动变速器相比,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够根据作业要求和工作条件任意选择最合理地作业速度,从而获得较为理想的技术经济指标等优点。这里介绍一种可与现有的简易机耕船配套的无极变速器设计方案。这种结构保留了原机的第一级三角皮带传动,并采用了二级圆柱齿轮减速的最终传动,以减轻皮带无极变速器的负荷。无级变速器的速比范围是0.5731.748,相应的整机总速比为21.766.3。当采用外径为850毫米的锲型铁轮时,机耕船相应的计算速度为4.2212.9公里/小时。这一速度范围可以适应水田耕整和田间转移等主要作业项目的要求。考虑到更低的收割速度和更高的运输速度范围,可增设一个速比为i=3的副变速箱,使速度范围扩大为1.414.30,4.2212.9,12.6638.7公里/小时等三个区间。为提高机耕船的经济性和皮带的使用寿命,在这一设计中考虑设置一种扭矩传感器。在传统的皮带传动中,都是按最大载荷的要求来确定、皮带预张力值的,结果在正常工作条件下,皮带往往不必要的处于过高的张力下,使寿命降低。设置扭矩传感器就可以根据不同的工作扭矩来调节皮带的张紧程度,使之始终处于最合理地状态。这样既能保证皮带不打滑,又可避免过高的张力,从而大大提高皮带的寿命。最终的传动系统图如下变速箱传动系统图说明:1、轴上的滑移齿轮可与动力输出轴的中间齿轮啮合 2、轴上的滑移齿轮可中央轴上的中间齿轮啮合3.4 变速箱计算转速的确定由设计任务可知发动机的转速为1200转/分钟,根据传动比可计算出每一档的转速传动比:高速档 =29.225 中速档 =34.28 低速档 =43.16 倒档 =76.91则转速可由公式 高速档 =1200/29.225=41.06转/分钟中速档 =1200/34.28=35转/分钟低速档 =1200/43.155=27.807转/分钟倒档 =1200/76.91=15.6转/分钟高速档中速档低速档倒档转速(转/分钟)41.063527.80715.64 变速箱传动件设计4.1 轴组件设计轴的设计计算及校核1、轴的选材极其许用应力2、按扭矩估算最小直径 3、轴的结构设计由机械零件设计手册中的图表查得选45号钢,调质处理,HB217255, =650MPa,=360MPa,=280MPa=22.8(mm)若考虑键=22.8*1.05=23.94(mm)选取标准直径=25(mm)根据轴上零件的定位、装拆方便的需要,同时考虑到强度的原则,主动轴和从动轴均设计为阶梯轴,如图所示 =25(mm)轴及齿轮的零件图4、危险截面的强度校核轴的齿轮设计计算及校核1、校核齿轮的弯曲强度2、齿轮的几何尺寸计算3、齿轮的结构设计四、滚动轴承的选择及校核(1)轴的强度校核圆周力=9150.16(N)径向力=tan=9150.16*tan20=3330.39(N)由于为直齿轮,轴向力=0作轴受力简图L=179.5mm=9150/2=4575(N)=451.78(N.m)(N.m)扭矩T=114.377(N.m)校核 480.77(N.m)= 485.64(N.m)由图表查得,=55MPad=21.23考虑键槽d=25.42*1.05=26.691(mm)则d=26.691mm30mm则强度足够轴的齿轮选用45号钢,调质处理,HB=236由机械零件设计手册查得,=580MPa,=1则=215MPa,=1=580MPa=244MPa(1) 轴齿轮的转矩T=114.4N.m(2) 选择载荷系数K由K=式中 =1.75 =1.2 =1.2 =1.3得出K=3.276(3) 计算齿数比 =2.35 =2.53 =2.41(4)选择齿宽系数根据齿轮为软齿面和齿轮在两轴承间为不对称布置。查机械原理与机械零件,取=1.1(5)计算齿轮分度圆直径d=766=52.3=57.3(6)确定齿轮模数mm=式中 发动机的最大扭矩; =65.37N.m 皮带的传动比; =1.75 系数,一般取1.62.0.m=1.8=3.11取标准化模数m=3(7)确定齿轮的齿数=d/m=52.3/3=17.4 取整=17=17*2.35=39.95 取=40=17*2.52=42.84 取=43=d/m=57.3/3=19.1 取整=19(8)计算齿轮的主要尺寸 =m=3*17=51(mm) =m=3*43=139(mm) =m=3*40=120(mm) =m=3*19=(mm)中心距=1/2(+)=85.5(mm) =(+)=90(mm) 齿轮宽度=1.1*51=56.1 取56(mm) =+(510)=(6166)(mm) 取62(mm) =+(510)=(6166)(mm) 取62(mm)(9)计算圆周转速v并选择齿轮精度v=1.83(m/s)查表应取齿轮的等级精度为9级(1) 确定齿轮的弯曲应力由机械零件设计手册中的图表,查得齿轮的弯曲疲劳极限为=215MPa最小安全系数=1相对应力集中系数=0.88齿轮的许用弯曲应力为=215/0.88=244.3(MPa)(2) 计算量齿轮的弯曲应力 =1=79(MPa)则齿轮的弯曲强度足够齿顶圆直径=+2=(17+2)*3=57(mm)=(40+2)*3=126(mm)=(43+2)*3=135(mm)齿全高h(=0.25)h=(2)m=(2*1+0.25)*3=6.75(mm)齿厚SS=P/2=m/2=3.14*3/2=4.71(mm)齿根高=()m=3.75(mm)齿顶高m=3(mm)齿根圆直径=51-2*3.75=43.5(mm)=129-2*3.75=121.5(mm)=120-2*3.75=112.5(mm)轴齿轮为滑移齿轮滑移齿轮的大径D=33(mm)滑移齿轮的小径d=26mm)滑移齿轮的长度L=86(mm)齿轮倒角n=0.5m=0.5*3=1.5(mm)齿轮的工作图如下考虑到轴受力主要是径向力,故选用单列深沟球轴承根据轴颈值查机械零件设计手册选择6304两个(GB/T 2761993)寿命计算:两轴承承受纯径向载荷P= =3330.39(N) X=1 Y=0深沟球轴承,基本额定动负荷C=20.8kN, 式中 n轴承的工作转速 寿命系数(球轴承取3,滚子轴承取3.33) 负荷特性系数考虑到工作中的振动和冲击将降低轴承实际承受负荷的能力,上式中的当量动负荷应乘以负荷特性系数,对于无冲击或轻微冲击,=12;对于中等冲击或变负荷,=1.21.8;对于较大冲击,=1.83.在机耕船传动系的轴承计算中,变速箱轴承可取=1.21.8;中央传动和最终传动可取=1.82.2.则取=1.5=24305(h)4.2 轴组件设计轴的设计及计算校核同上述设计方法,最后设计轴如下轴的零件图由机械零件设计手册图表查得同样选用45号钢,调质处理得出轴的最小直径为28mmd=28mm齿轮的设计计算及结构说明齿轮选用18CrMnTi号钢,调质处理,HB=236同前述设计计算原则得出大齿轮参数分度圆直径d=125mm齿宽B=25mm模数m=3采用腹板式结构如下校核同理上述,强度合格轴承选两个6205的深沟球轴承4.3 轴组件设计轴的设计计算及校核同上述设计方法,最后设计轴如下由机械零件设计手册图表查得同样选用45号钢,调质处理得出轴的最小直径为25mm轴的齿轮设计计算及校核齿轮选用18CrMnTi号钢,调质处理,HB=236同前述设计计算原则得出各个齿轮参数齿轮5齿数=43 模数m=3分度圆直径d=129(mm)齿轮6齿数=23 模数m=3分度圆直径d=69(mm)齿轮7齿数=41 模数m=3分度圆直径d=123(mm)都采用腹板式结构轴组件如图4.4 轴组件设计轴的设计计算及校核由机械零件设计手册中的图标查得选45Gr钢,调质处理,HB250280根据前述设计思路,同理可设计。得出轴的最小尺寸为d=30mm最后轴的设计如图d=30mm轴上的轴承的设计计算及校核齿轮材料选用18CrMnTi,调质处理,HB=236同前述设计计算原则得出各个齿轮参数齿轮8的齿数=14 模数m=4分度圆直径=56(mm)齿轮9的齿数=14 模数m=4分度圆直径=56(mm)齿轮10的齿数=58 模数m=3分度圆直径=174(mm)轴的设计结构如图经校核,轴的组件强度均足够5 设计总结 5.1 结论综述变速箱是拖拉机传动系重要的组成部分,对其的发展历史、现状及发展趋势进行了解对推动我国拖拉机新产品开发研制,提高我国拖拉机产品的质量和性能具有重要的意义我国是拖拉机生产和使用大国,拖拉机保有量居世界前列,但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拖拉机在设计、制造、技术装备、新产品研发、试验研究及生产组织管理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距。为了振兴我国拖拉机工业,改善我国拖拉机的使用性能,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建议我国拖拉机变速箱及传动系应做以下改进:(1)我国拖拉机上目前广泛采用滑动齿轮或和啮合套两种换挡方式,是国际市场上被淘汰的产品。应改为同步器换挡,或者主变速箱为同步器换挡、副变速箱为啮合套换挡。(2)为满足多种田间作业的需要和便于充分利用拖拉机的动力,应增加变速箱的挡位数。(3)为提高运输作业生产率和燃油经济性,增设运输挡,提高运输速度。近几年,我国拖拉机运输速度有了一定的提高,但幅度不大,仅局限在30km/h左右。而西欧拖拉机的最高运输速度为40km/h,个别机型为50km/h。(4)增设爬行挡,以满足类似于旋转开沟等低速作业项目的需要。(5)配套增扭器供用户选择。(6)充分吸收国外先进技术,积极研制和应用负载换挡变速箱,缩短与国际拖拉机水平的差距。(7)加装前悬挂装置和前动力输出轴,发展复合式作业拖拉机。配套多标准转速的动力输出轴,以适应多种作业机械的需要,更好地利用发动机的功率。5.2 存在不足12-机耕船主要存在的缺点就是档位不够多,在档位数有局限性。5.3 船式拖拉机变速箱发展趋势广泛采用由程序换挡和电液控制的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提示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12型-船式拖拉机变速箱传动机构设计【14张CAD图纸+毕业论文】
链接地址:https://www.renrendoc.com/p-418711.html

官方联系方式

2: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浏览器下载   
3:不支持QQ浏览器下载,请用其他浏览器   
4: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   
5: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4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