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物理2015年中考450张复习课件(全)

收藏

预览图
编号:449695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17.28MB    格式:PPT    上传时间:2015-07-06 上传人:b****g IP属地:黑龙江
15
积分
关 键 词:
最新 物理 2015 年中 450 复习 课件 ppt
资源描述:
物理 物理总复习 物理 考点梳理 · 新课标 考点 1 声现象的实验探究 1. 探究一:声音的传播 (1)实验装置: 如图 K1- 1所示。 实验现象 : 将正在发声的闹铃放入真空罩内, 逐渐抽出罩内空气,声音会越来越 ________。 得出结论 : 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 ________, 真空 ________传声。 小 介质 不能 物理 · 新课标 (2)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 声音是由物体的 ________产生的。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 ________。振动停止,发声也就停止。声音可以在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中传播。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________。一般来说,声音在 ________中传播得最快,在 ________中传播得最慢。 振动 振动 固体 液体 气体 不同 固体 气体 物理 · 新课标 2.探究二:音调与什么因素有关 (1)实验装置 : 如图 K1- 2所示 实验现象: 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 长度,拨动钢尺,使其振动幅度大 致相同,观察到钢尺伸出越短, 振动越 ________,音调越 ________。 得出结论 :音调由发声体振动的 ________决定,________越高,音调 ________。 快 高 频率 频率 越高 物理 · 新课标 (2)补充说明: 物体振动的快慢用 ________来表示,单位是 ________。人能感受到的声音频率有一定的范围,人耳的听觉范围是 ____________________,小于________的声音叫次声波,大于 ________的声音叫超声波,人耳都不能听见。 频率 赫兹 20 Hz~ 20000 Hz 20 Hz 20000 Hz 物理 3.探究三:响度与什么因素有关 (1)实验装置: 如图 K1- 3所示。 实验现象: 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音叉, 使音叉发出不同响度的声音,观察到响 度越大,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越 ________。 得出结论: 响度与发声体的振动 ________有关, ________越大,响度越 ________。 (2)补充说明: 实验中通过观察 ___________________来显示音叉振动幅度的大小,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称为 ________。另外响度还跟 ________________有关。 · 新课标 大 幅度 振幅 大 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 转换法 距发声体的距离 物理 针对训练 · 新课标 1.下列能说明 “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 的是 ( ) A 物理 · 新课标 2. 小何自制了一个哨子,如图 K1- 5所示,在筷子上缠一些棉花,做成一个活塞,用水蘸湿棉花后插入两端开口的塑料管中,用嘴吹管的上端,可以发出悦耳的哨声,关于哨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哨声是由于空气柱振动而发出的声音 B.在月球上吹哨也能听到该哨声 C.吹哨时,上下推拉活塞的目的是改变哨 声的响度 D.活塞不动,用更大的力吹哨子,哨声音 调会更高 A 物理 · 新课标 3.如图 K1- 6是探究声现象的实验装置,下列实验现象中不正确的是 ( ) A.音叉振动时,乒乓球被弹开 B.听到的声音越大,乒乓球被弹得越远 C.敲音叉的力越大,听到的音调就越高 D.音叉发出的声音是由空气传播到人耳的 C 物理 考点梳理 · 新课标 考点 2 音调、响度与音色的比较 特征 含义 决定因素 波形情况 音调 声音的 ____,俗称声音的 “ 粗 ”“ 细 ” 频率越大, 音调越高 相同时间内,波的个数多,频率大,音调高 响度 声音的 ________,俗称音量的“ 大 ”“ 小 ” 振幅越大, 响度越大 波形陡而高,振幅大,响度大 音色 声音的 ________,用于区分发声体的依据 与材料、 结构、振动 方式有关 波形中夹杂的其他频率的成分不同 高低 强弱 品质 物理 针对训练 · 新课标 1.古筝是一种弦乐器,演奏者一只手不断地变换按弦的位置,这样做的目的是改变弦发声时的 ( ) A.振幅 B.响度 C.音色 D.音调 D 2.演唱会上,坐在后排的小陈可以清晰地听到他喜欢的明星的歌声。因为歌手发出的声音经过扩音设备________大大增强;虽然看不清台上的歌手,但根据声音的 ________,也能辨别出演唱的歌手。 响度 音色 物理 考点梳理 · 新课标 考点 3 噪声的危害和控制 1. 认识噪声 从物理角度看,噪声是指发声体做 _________振动时发出的声音。从环保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起干扰作用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无规则 物理 · 新课标 2.噪声的来源 (1)交通运输噪声 : 如交通工具的喇叭声、汽笛声、刹车声、机械运转声等; (2)工业噪声 : 如纺织厂、印刷厂、机械车间的噪声; (3)施工噪声 : 如盖楼、打桩的声音等; (4)社会生活噪声 : 如娱乐场所、商店、集贸市场里的喧哗声。 物理 · 新课标 3.声音等级的划分 人们以 ________为单位来表示声音的等级,其符号是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是较理想的安静环境,长期生活在 ________以上的噪声环境中,会影响听力。 4.噪声减弱的途径 在 ______处防止噪声产生,如排气管上加的消声器;在 ______过程中阻断噪声传播,如加隔音设备以及设立屏障或植树造林;在 ______处减弱噪声,如戴耳塞。 分贝 dB 30~ 40 dB 90 dB 声源 传播 人耳 物理 针对训练 · 新课标 1.城市里部分道路设计如图 K1- 7所示,这种下凹道路在控制噪声方面的作用是 ( ) A.防止车辆产生噪声 B.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C.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D.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D 物理 · 新课标 2.为了使教室内的学生上课免受周围环境噪声干扰,下面哪个方法有效合理 ( ) A.在教室内安装噪声监控装置 B.在教室周围植树 C.每个学生都戴防噪声耳罩 D.将教室的窗户打开 B 物理 · 新课标 3.以下四个措施中: ① 马路旁的房子的窗户采用双层玻璃; ② 城市禁止机动车鸣喇叭; ③ 马路两旁植树; ④ 高架道路两侧设隔音板墙。对控制噪声污染有作用的是 ( )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D 物理 知识梳理 · 新课标 考点 4 声音的利用 1.回声的利用 声音在 __________中遇到障碍物被 ________回来形成回声; 回声的重要应用是测距和定位,测量原理是 ________;声呐是回声定位的具体应用,同时也说明声音能够传递 ________。 2.噪声的利用 利用噪声可以除尘、除草、克敌等,说明声音可以传递________。 传播过程 反射 s= v声 t2 信息 能量 物理 · 新课标 3.超声波与次声波的利用 (1)超声波 : 通常把高于 ________的声音称为超声波, B超和声呐利用超声波传递 ________,超声波还能够传递能量,可以用来去污垢、打碎结石等。 (2)次声波 : 低于 ________的声音称为次声波,利用次声波传递信息,如预报破坏性较大的地震、海啸、台风等;另外地震、海啸、爆炸时产生的次声波携带的能量具有很大的破坏力。 20000 Hz 信息 20 Hz 物理 针对训练 · 新课标 1.图 K1- 8中,主要描述声音能够传递能量的是 ( ) B 物理 · 新课标 2. 以下利用了超声波的反射来获取信息的是 ( ) A.大象的 “ 声音 ” 交流 B.蝙蝠的 “ 回声 ” 定位 C.外科医生对结石病人的 “ 超声 ” 排石 D.站在天坛中央说话,会感到声音特别洪亮 B 物理 · 新课标 1.当我们将真空玻璃罩内的空气逐渐抽出时,会感觉听到的声音越来越小,说明真空是不能传声的,月球上没有空气,宇航员只能通过无线电交谈。 2.在探究“响度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中,乒乓球的作用是放大音叉的震动,我们采用的探究方法是转化法(放大法),用到此方法的还有探究通电导体周围的磁场。此实验装置还可以探究发声体在震动。 物理 考点梳理 · 新课标 考点 5 光现象的实验探究 1.探究一:光的直线传播 生活现象: 在有雾的天气中,可以看到汽车头灯射出的光束是直的;穿过森林的光束是直的。所以在探究光的传播路径时,我们可以让光在 烟雾中传播 从而显示它的路径。 得出结论: 光在 ____________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实际应用: 激光准直、射击瞄准、站队看齐等。 同种均匀 物理 · 新课标 解释现象: (1)影子的形成: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________的物体,在物体的 ________形成的 ________,就是影子,平时所说的“立竿见影”、“皮影戏”都是指影子。 (2)日食和月食的成因:日食和月食都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形成的。日食是月球位于地球和太阳之间;月食是地球位于月球和太阳之间。 (3)小孔成像的形成:如图 K2- 1所示,沿直线传播的光经小孔后,在光屏上由实际光线会聚成像。像的特点:________、大小可变的 ________;像的形状与孔的形状________。如:树下圆斑、针孔照相机。 不透明 后面 黑暗区域 光的直线传播 倒立 实像 无关 物理 · 新课标 第二讲 │ 考点梳理 补充说明: 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是________的,光在 ________中的速度最大,其大小是 ______________。 不同 真空 3× 108m/s 物理 · 新课标 第二讲 │ 考点梳理 2.探究二:光的反射定律 实验设计: (如图 K2- 2所示 )(1)纸板 ENF是用两块纸板连接起来的。把纸板 NOF向前折或向后折, 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 )看到反射光线,这说明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法线在 ____________。 图 K2- 2 不能 同一平面内 物理 · 新课标 第二讲 │ 考点梳理 (2)当将光线沿反射光线入射到镜面时,可以看到反射光线沿原 ________方向射出,这说明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 ________的。 得出结论: 在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 ______________;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 ______两侧;反射角 ____________入射角。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________的。 (可记为:三线共面、法线居中、两角相等 ) 入射光线 可逆 同一平面内 法线 等于 可逆 物理 · 新课标 第二讲 │ 考点梳理 评估交流: 实验中光屏的作用是显示光的 _________;验证入射、反射光线和法线是否在 ____________。 补充说明: 反射类型有 ________反射和 ________反射两种。我们平时看到周围的物体就是利用光在物体表面发生的 ________。 传播路径 同一平面内 镜面 漫 漫反射 物理 · 新课标 第二讲 │ 考点梳理 3.探究三:平面镜成像规律 图 K2- 3 实验设计: (如图 K2- 3)(1)实验中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便于找到像的 ________。 (2)准备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目的是便于比较像与物的______关系。 (3)实验中准备刻度尺的目的是便于比较物与像到________________关系。 (4)移动后面的蜡烛,并在其所在的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 ________接收到烛焰的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 ______。 (5)当将蜡烛逐渐远离玻璃板时,它的像大小 ________。 位置 大小 平面镜的距离 不能 虚像 不变 物理 · 新课标 第二讲 │ 考点梳理 得出结论: 平面镜所成的像是 ________像;像与物的大小 ________;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________;像与物之间的连线与镜面 ________。 (可记忆为:等大、等距、垂直、虚像 ) 评估交流: (1)实验中看到两个不重合像的原因可能是玻璃板有一定 ____,前后两个表面均 ____________造成的。 (2)实验中无论怎样移动后面的蜡烛都不能与像重合的原因可能是玻璃板与水平桌面 ________。 实际应用: 一是成像,如梳妆镜、墙壁安装平面镜增大空间效果等;二是改变光路,如潜望镜等。 虚 相等 相等 垂直 厚度 反射成像 不垂直 物理 · 新课标 第二讲 │ 考点梳理 4.探究四:光的折射定律 实验设计: 让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观察光束在空气中和水中的径迹。 得出结论: 在折射现象中,折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都在 ____________;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 ____两侧;光从空气 斜射 入水中或其他介质中时,折射角 ________入射角;反之,折射角 ________入射角;且入射角增大时,折射角也随之 ________;当光 垂直 射向介质表面时,传播方向 ________。发生折射时光路也是 ________。 (可记为:三线共面、法线居中、气大他小 ) 同一平面内 法线 小于 大于 增大 保持不变 可逆的 物理 · 新课标 第二讲 │ 考点梳理 补充说明: 发生光的折射时,同时也发生光的反射。 折射现象: 海市蜃楼、折射断筷、“错位”现象。 光的色散: 白光是由多种色光混合而成 ________。彩虹的形成就是光的 ________。光的色散实质是太阳光发生多次 ________形成的。 复色光 色散 折射 物理 针对训练 · 新课标 1.下列关联正确的是 ( ) A.光的直线传播 ——把铅笔斜插入盛水的玻璃杯中,看上去好像折断了 B.光的折射 ——岸边的树倒映在水中 C.光的反射 ——影子的形成 D.光的反射 ——人能在镜中看见自己的像 D 物理 · 新课标 2.下列现象可以用光的折射解释的是 ( ) A.在游泳池边看到的池底比实际浅 B.夜晚看到人在路灯下形成的影子 C.通过汽车后视镜看到车后更广阔的范围 D.晴朗夏日的中午,在树下看见圆形的光斑 A 物理 · 新课标 3. (1)在“探究光反射的规律”时,小李进行如图 K2- 4甲所示的实验,让一束光 EO贴着纸板射到平面镜上,在纸板上会看到反射光线 OF。将纸板沿 ON向后折,此时在 NOF面上看不到反射光线,如图乙所示,此实验现象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图甲中,如果让光线逆着 OF的方向射向镜面,会看到反射光线沿着 OE方向射出,这表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 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物理 · 新课标 (2)图 K2- 5甲是小明同学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在竖立的玻璃板前 A处放一支点燃的蜡烛,可以看到玻璃板后面出现蜡烛的像,小明拿一支大小和点燃蜡烛相同的蜡烛在玻璃板后面移动,当移动到 A′处时,可以看到它跟像完全重合,由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 像和物的大小相等 物理 · 新课标 用刻度尺量出 A和 A′、 B和 B′、 C和 C′到镜面的距离;看 A和 A′、 B和 B′、 C和 C′到镜面的距离是否相等 经过三次实验后,在白纸上记录的像与物对应点的位置如图乙所示,下一步你将如何处理“白纸”上的信息得出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 K2- 5 物理 考点梳理 · 新课标 考点 6 影子、实像与虚像的区别 1.像的定义 从物体发出的光线,经过光学仪器后形成的与原物相似的图像。 物理 · 新课标 第二讲 │ 考点梳理 2.影子、实像与虚像区别 影子 实像 虚像 成因 沿直线传播的光被不透明物体挡住,在其后形成黑暗区域 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 由实际光线 (反射光线或折射光线 )的反向延长线相交而成 效果 黑暗,无色彩 光屏能呈现、底片可感光、人眼能看到 光屏不能呈现、底片不可感 光、人眼能看到 正倒 倒立 正立 举例 日食、月食、立竿 见影 小孔成像、照相机、 幻灯机成像 平面镜、放大镜成像 物理 针对训练 · 新课标 1.如图 K2- 6所示,进入人眼睛的光线是由 ( ) A.平面镜发出的 B.像 S′发出的 C.平面镜反射的 D.人的眼睛发出的 C 物理 · 新课标 2.如图 K2- 7所示,点燃的蜡烛放在距小孔 a处,它成的像在距小孔 b处的半透明纸上,且 a大于 b,则半透明纸上的像是 ( ) A.倒立、放大的虚像 B.正立、缩小的虚像 C.倒立、缩小的实像 D.正立、放大的实像 C 物理 · 新课标 3.某同学漫步在湖边,看到桥和它在水中的倒影组成了景色优美的画面,用照相机将其拍下。对于桥在水中的倒影和它在底片上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桥在水中的倒影是光沿直线传播形成的缩小的实像 B.桥在水中的倒影是光的反射形成的等大的虚像 C.底片上的像是光的折射形成的缩小的虚像 D.底片上的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等大的实像 B 物理 · 新课标 ( 1)实验使用的平面镜是薄玻璃板,主要是为了透光,便于观察镜后的物体。 ( 2)实验使用的两根蜡烛应当完全一样,目的是为了比较像与物体的大小关系。 ( 3)玻璃板尽量薄一些,防止玻璃板的前后两表面各成一个蜡烛的像距离太大,不便于观察、比较,在测量像、物到平面镜的距离时要以玻璃板前表面的位置为准。 ( 4)实验时,玻璃板放置时要与水平面垂直。 物理 · 新课标 物理 考点梳理 · 新课标 考点 7 光的反射作图 1.反射光路作图 用虚线将法线画出,确定入射角 (或反射角 ),根据两角相等的关系做出反射光线 (或入射光线 )。 2.确定平面镜位置作图 先画出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夹角的平分线即是法线,然后过角的顶点画法线的垂线,即为平面镜的位置。 物理 针对训练 · 新课标 如图 K3- 1所示,某一光线斜射向镜面 O点,请在图中作出经平面镜反射后的反射光线。 答案如图所示 物理 考点梳理 · 新课标 考点 8 平面镜成像作图 1.根据光的反射规律作图 步骤: (1)如图 K3- 2所示,从光点 S引出两条入射光线,射到平面镜上。 (2)作出两条入射光线的法线。 (3)根据反射定律 (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作出反射光线。 (4)作出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 (用虚线画出 ),交点为像点。 物理 · 新课标 第三讲 │ 考点梳理 2.根据平面镜成像规律作图 步骤: (1)如图 K3- 3所示,过 S点向平面镜作垂线 (用虚线画出 )。 (2)截取 S′点,使 S′点到镜面的距离等于 S到镜面的距离。画出像点 S′点 (虚像用虚线画 )。 物理 针对训练 · 新课标 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在图 K3- 4中画出物体 AB在平面镜 MN中所成的像。 答案如图所示 物理 考点梳理 · 新课标 考点 9 光的折射作图 1.折射光路作图 用虚线将法线画出,确定入射角 (或折射角 ),根据“气大其他小”的关系做出折射光线 (或入射光线 )。 2.折射成像作图 步骤: (1)如图 K3- 5所示,从光点 S引出两条光线,射到界面上。 (2)作出两条入射光线的法线。 (3)根据折射定律,光线由水中斜射入空气中时折射光线远离法线,作出折射光线。 (4)作出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 (用虚线画出 ),交点为像点。 物理 · 新课标 第三讲 │ 考点梳理 3.垂直入射作图 光线由空气垂直射入其他介质中时,传播方向不变,反射和折射同时发生,入射角、反射角、折射角均为 0。 物理 针对训练 · 新课标 1.如图 K3- 6所示,画出入射光线 AO的折射光线。 答案如图所示 物理 · 新课标 2. 如图 K3- 7所示,一束光线垂直射到玻璃砖的一个面上,作出这束光线进入玻璃砖内的径迹和从斜面离开玻璃砖后的大致径迹。要求在斜面处标出法线。 答案如图所示 物理 考点梳理 · 新课标 考点 10 透镜特殊光线作图 1.凸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 (如图 K3- 8所示 ) (1)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①经过凸透镜折射后过焦点。 (2)经过焦点的光线②经过凸透镜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射出。 (3)经过光心的光线③传播方向不变。 物理 · 新课标 2.凹透镜的三条特殊光线 (如图 K3-9所示 ) (1)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①经过凹透镜折射后的光线反向延长线过焦点。 (2)延长线过凹透镜另一侧焦点的光线②经凹透镜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射出。 (3)经过光心的光线③传播方向不变。 物理 考点梳理 · 新课标 考点 11 凸透镜与凹透镜 1.凸透镜对光线有 ________作用,凹透镜对光线有________作用。 会聚 发散 2.理解“会聚”与“发散”:透镜对光线的作用是相对于入射光线而言的,在解题时,一般采用延长入射光线的方法来判断,如图 K4- 1所示,通过观察折射光线是在入射光线的外部 (发散作用 )还是内部 (会聚作用 )来确定透镜类型。 物理 针对训练 · 新课标 图 K4- 2是微型手电筒所用的小灯泡,小灯泡前端的 A部分相当于 ________,对光线有 ________作用。 凸透镜 会聚 物理 考点梳理 · 新课标 考点 12 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1.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安装调节: 安装凸透镜与光屏,使蜡烛和光屏分别位于凸透镜的两侧;点燃蜡烛,调节高度,使凸透镜、光屏、烛焰三者中心大致在 ________,这样做的目的是使像成在 ________________。 同一高度 光屏的中心 物理 · 新课标 第四讲 │ 考点梳理 引申操作: ①用教材遮住一半透镜,在光屏上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 )得到一个完整的像,但像会变 ________。②物体从 5倍焦距以外逐渐向凸透镜靠近,观察到像会 ________,像距也随之________。③成实像时,将蜡烛与光屏位置互换,根据光路 ________可知,仍成实像,但实像的 ________发生改变。 能 暗 变大 变大 可逆性 大小 物理 · 新课标 第四讲 │ 考点梳理 实验结论 物距 u 像的性质 像距 v 应用 位置 正倒 大小 虚实 u> 2f 异侧 倒立 缩小 实像 f2f 投影仪 u< f 同侧 正立 放大 虚像 u< v 放大镜 物理 · 新课标 第四讲 │ 考点梳理 评估交流: 无论如何移动光屏,均得不到像的原因可能是凸透镜、光屏、烛焰三者的中心不在同一高度,或是物体在一倍焦距内或焦点上。 2.凸透镜成像规律 一倍焦距分虚实,二倍焦距分大小; 实像两侧且倒立,虚像一边是正的 (di); 物近像远像变大,物远像近像变小 (用于实像 )。 物理 针对训练 · 新课标 1.如图 K4- 3所示,小梦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观察到烛焰在光屏上成了一个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B A.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可制成幻灯机 B.实验中,蜡烛越烧越短,光屏上的烛焰像向上移动 C.为了便于从不同方向观察光屏上的像,光屏应选用较光滑的玻璃板 D.要使光屏上的烛焰像变小,只需将蜡烛靠近凸透镜 物理 · 新课标 2.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将蜡烛、焦距等于 10 cm的凸透镜、光屏放在光具座上,如图 K4- 4所示,调节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把凸透镜固定在 50 cm处。 (1)将蜡烛放在 A点,光屏在 B位置上,为了找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向________(选填“左”或“右” )移动。 (2)依次改变蜡烛的位置,移动光屏直到找到清晰的像。记录的数据如表: 左 次数 1 2 3 4 5 6 物距 (cm) 40 35 30 25 20 15 像距 (cm) 13.5 14 15 16.7 20 30 物理 · 新课标 ①在前 4次实验中,所成的像为倒立、 ______的实像。 ②第 6次的像比第 5次的 _____(选填“大”或“小” )。 (3)将蜡烛放在 C点,观察到烛焰的正立、放大的虚像后,若希望看到更大的虚像,应将蜡烛向 ______(选填“左”或“右” )移动。 缩小 大 左 物理 考点梳理 · 新课标 考点 13 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应用 1.生活中的透镜 (1)照相机: 它的镜头是一个 ________,来自物体的光线经镜头后在底片上成一个 ______、 ______的实像,物距应当 ________________。照相机离物体越远,所成的像越 ________。 凸透镜 倒立 缩小 大于二倍焦距 小 物理 · 新课标 第四讲 │ 考点梳理 (2)投影仪: 它的镜头是一个 _____________,当物体、透镜、光屏的位置适当时,在光屏上会得到物体的___________的实像,所以投影片要 _________,且投影片到镜头的距离要大于 ________、小于 ________。平面镜可以改变 ________________使实像投在屏幕上。 (3)放大镜: 利用的是凸透镜能使物体成放大的虚像,但这个像与投影仪所成的像是不同的。它要求物体到放大镜的距离小于 __________________,所成的像是________、 ________的 ________像,并且与物体在透镜的 __________,而且放大镜离物体越远,所成的像越________。 凸透镜 倒立、放大 倒插 一倍焦距 二倍焦距 光线的传播方向 一倍焦距 正立 放大 虚 同侧 大 物理 · 新课标 2.望远镜和显微镜 (1)望远镜: 物镜相当于照相机,成 ____________立、 ______的 ______像,像落在目镜的 ___________以内;目镜相当于放大镜,成 ______立、 ________的________像。 (2)显微镜: 物镜相当于投影仪,成 ________立、____________的 ________像,像落在目镜的________焦距以内,目镜再一次成正立、 ________的________像。 倒 缩小 实 一倍焦距 正 放大 虚 倒 放大 实 一倍 放大 虚 物理 针对训练 · 新课标 1.以下物品中没有应用凸透镜成像原理的是 ( ) A.穿衣镜 B.投影仪 C.照相机 D.放大镜 A 物理 · 新课标 2.如图 K4- 5所示是小华用相机拍摄的桂林市杉湖上的双塔相片。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 A.双塔在湖中的倒影是实像 B.要使塔像更大些,小华或相机镜头应向塔靠近些 C.要使塔像更大些,小华或相机镜头应离塔更远些 D.要使塔像更小些,小华或相机镜头应离塔更近些 B 物理 考点梳理 · 新课标 考点 14 眼睛和眼镜 1. 眼睛的成像原理 (如图 K4- 6所示 ) 晶状体 底片 大脑 凸透镜 物理 · 新课标 第四讲 │ 考点梳理 2. 近视眼 、 远视眼成因及矫正 近视眼 远视眼 成 因 由于晶状体太 ______,折射作用太________,使远处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的 ________,使人看不清远处的物体。 由于晶状体太 ______,折射作用太 ________,使近处物体的像成在视网膜的 ________,使人看不清近处的物体 厚 强 前面 薄 弱 后面 物理 · 新课标 第四讲 │ 考点梳理 矫 正 配戴 ________ 配戴 ________ 眼 镜 作 用 凹透镜对光线有 ________作用,使物体的像 ________,成在视网膜上 凸透镜对光线有 ________作用,使物体的像 ________,成在视网膜上 凹透镜 凸透镜 发散 后移 会聚 前移 物理 针对训练 · 新课标 1.来自于物体的光经过晶状体等会聚在视网膜上,形成物体的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 B.视网膜相当于光屏 C.所成像是实像 D.所成像相对于物体是正立的 D 物理 · 新课标 2.同学们学习很辛苦,很多同学的视力发生了变化,影响学习和生活,需进行矫正。请你从下面两幅图中选出:矫正近视眼的是 ________;矫正远视眼的是________。 乙 甲 物理 · 新课标 在探究“近视眼的原因”时,当将近视眼镜从蜡烛和凸透镜中间拿走时(相当于给近视眼摘掉了眼镜),光屏上的像变得不清晰了,需要将光屏向凸透镜移动一定距离,才能再次呈现清晰的像,这说明近视眼是将图像成在了视网膜之间的位置,是角膜和晶状体对光线的折射(会聚)能力太强所致。 物理 考点梳理 · 新课标 考点 15 温度与温度计 1.温度 (1)含义: 温度是表示物体 ________的物理量。 (2)摄氏温度: 规定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__________________为 0摄氏度, ______________为 100摄氏度,它们之间分成 100等份,每一份就是摄氏温度的一个单位,叫做摄氏度,符号为 ________。 (3)常见温度值: 人的正常体温: ________,人感觉舒适的温度: ________,洗澡水的温度: ________。 冷热程度 冰水混合物的温度 沸水的温度 ℃ 37℃ 23℃ 40℃ 物理 · 新课标 2.温度计及使用 (1)原理: 温度计是根据 _____________________原理制成的。 (2)使用 一估:估计被测物体的 ________。二选:根据估测温度选择合适的 ________。三看:看清温度计的_______。四放:玻璃泡全部 ________被测液体中,不要接触容器的 ____________。五读:待示数稳定后读数,读数时玻璃泡要 ________液体中,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 ________相平。 液体的热胀冷缩 温度 量程 分度值 浸入 底部和侧壁 留在 上表面 物理 · 新课标 3. 常用温度计比较 原理 实验室温度计 体温计 寒暑表 液体的 ________ 量程 - 20~ 110℃ ________ - 30~ 50℃ 分度值 1℃ ________ 1℃ 构造 玻璃泡上部是均 匀细管 玻璃泡上部有一段细而弯的 “ 缩口 ” 玻璃泡上部是 均匀细管 使用方法 不能 ________被测物体读数,不能甩 可以离开人体读数,使用前要 ________ 放在被测环境中直接读数,不能甩 热胀冷缩 35~ 42℃ 0.1℃ 离开 甩 物理 针对训练 · 新课标 1.下列温度最接近 23℃ 的是 ( ) A.健康成年人的体温 B.我国江南地区冬季的最低气温 C.冰水混合物的温度 D.让人感觉温暖舒适的室温 D 物理 · 新课标 2. 图 K5- 1为体温计的一部分,它的示数是________℃ ,分度值是 ________℃ 。 38.5 0.1 物理 · 新课标 第五讲 │ 考点梳理 2.探究二:水的沸腾 (1)测量工具: ________、秒表。 (2)实验设计: 为了既节约能源又节省时间,使水快一些沸腾,请你提出一条有效建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现象: 水沸腾前,气泡由 _____变 _____,最后消失,且水吸收热量,温度 __________;水沸腾时,气泡由___变 _____,最后冲出液面,变成 ________,且水吸收热量,温度 ________。 (4)实验结论: 水的沸腾是一种 ________的汽化现象。水沸腾过程中,虽然水继续 ________热量,但只能不断地变成________,温度保持 ________。 温度计 水少一些 大 小 升高 小 大 水蒸气 不变 剧烈 吸收 水蒸气 不变 物理 考点梳理 · 新课标 考点 16 热现象实验探究 1. 探究一:固体熔化时的温度变化规律 (1)测量工具: 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设计: (如图 K5- 2所示 )采用“水浴法”加热的目的是使被加热的物质受热________、 ________,慢慢熔化,便于观察温度变化规律。 温度计 秒表 均匀 缓慢 物理 · 新课标 (3)记录数据 时间 /min 0 1 2 3 4 5 6 7 8 9 10 海波 /℃ 40 42 44 46 48 48 48 48 48 50 53 石蜡 /℃ 40 41 42 44 47 48 49 52 54 56 59 物理 · 新课标 第五讲 │ 考点梳理 (4)画出图像 物理 · 新课标 第五讲 │ 考点梳理 (5)实验结论: 海波在熔化过程中, ________热量,温度 ________。石蜡在熔化过程中, ________热量,温度 ________。晶体与非晶体熔化都要 ______,凝固都要 ________,但晶体有固定的 ________和________,而非晶体则没有熔点和凝固点。 (6)分析归纳: 晶体熔化条件是达到 ________,持续 ________;非晶体熔化条件是持续吸热。 吸收 不变 吸收 升高 吸热 放热 熔点 凝固点 熔点 吸热 物理 · 新课标 第五讲 │ 考点梳理 (5)评估交流: 水沸腾的条件是达到 __________、持续________。水的沸点与气压的关系:气压高沸点 ______、气压低沸点 ______。 3.探究三: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 (1)方法寻找 怎样比较水和食用油吸热能力的差异?方法一:质量________的水和食用油,吸收相同的 ________,比较________;方法二:质量 ________的水和食用油,升高相同的 ________,比较 ________。 沸点 吸热 高 低 相等 热量 升温多少 相等 温度 吸热多少 物理 · 新课标 第五讲 │ 考点梳理 (2)测量工具: 天平、温度计、秒表。 (3)实验设计: (如图 K5- 4所示 ) ①要得到质量相等的水和食用油,用到的测量工具是 ________。 ②实验中怎样确定水和食用油是否吸收了相同的热量?利用两个完全相同的酒精灯,加热 ________;或利用完全相同的电加热器,通电________。 天平 相同时间 相同时间 物理 · 新课标 第五讲 │ 考点梳理 (4)得出结论: ①质量相等的水和食用油,升高相同的温度, ______吸收的热量多,说明水的吸热能力 ______。 ②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与物体 __________、温度 _____、物质 ______有关。 (5)评估交流: ①一般选择液体进行实验,是为了便于控制吸收的热量 ________,又便于测量升高的 ______。 ②实验设计中给出的两种加热方法中,第二种方法更好,因为酒精灯是外部加热,加热位置、火焰大小不好控制,且散热不确定;而电加热器是内部加热,便于使不同液体吸收相同热量,且散热基本相同。 水 强 质量 变化 种类 相同 温度 物理 针对训练 · 新课标 1.表格中为小珊在探究某种物质的熔化规律时记录的实验数据,请根据表中的实验数据解答以下问题。 时间 t/min 0 1 2 3 4 5 6 7 温度 t/℃ - 4 - 2 0 0 0 0 1 2 (1)该物质的熔点是 ________℃ 。 (2)该物质是 ___________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 (3)数据表明前 2 min升温较快,最后 2 min升温较慢,这是因为该物质处于液态时的 ________(选填“密度”、“比热容”或“热值” )比处于固态时的大。 0 晶体 比热容 物理 · 新课标 2.图 K5- 5甲是“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装置图。 (1)小聪观察到水沸腾前和沸腾后水中气泡的上升情况不同,如图乙、丙所示,则图 ______是水在沸腾前的情况。为了方便读出温度计的示数,小聪将温度计从水中拿出来进行观察读数,则会导致所测温度偏 ______(选填“高”或“低” )。 丙 低 物理 · 新课标 (2)水沸腾时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丁所示,读数为______℃ ,说明此时气压 _____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标准大气压。 (3)图 K5- 6是三名同学作出的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其中正确的是图 ______。分析该图像,可知水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但要继续 ________(选填“吸”或“放” )热。 99 小于 丙 吸 物理 · 新课标 3.为了比较水和食用油的吸热能力,小明用两个相同的装置做了如图 K5- 7所示的实验。实验数据记录如表所示。 物质 质量 /g 初始温 /℃ 加热时间 /min 最后温度 /℃ 水 60 20 6 45 食用油 60 20 6 68 物理 · 新课标 (1)从表中数据可知,水和食用油的质量 ______(选填“相同”或“不相同” ),加热结束时,食用油的温度比水的温度______(选填“高”或“低” )。 (2)在此实验中,如果要使水和食用油的最后温度相同,就要给水加热更长的时间,此时,水吸收的热量 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食用油吸收的热量。 (3)实验表明, ________(选填“水”或“食用油” )的吸热能力更强。 相同 高 大于 水 物理 · 新课标 1.先把两只手分别放入热水和冷水中,过一会儿,两只手的感觉相同,再把两只手同时放入温水中,此时两只手的感觉不相同。这说明我们只凭感觉来判断温度是不可靠的,必须用专门的测量工具来测量。 2.探究“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的实验中,采用的是控制变量法。实验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做好变量的控制,如采用同一热源加热;用两个相同的易拉罐,加入质量和初温相等的水和沙子,这些都是为了做到控制变量。 物理 · 新课标 3.“观察水沸腾”的实验中,为了使杯中的水尽早沸腾,我们常采用的措施是:①加入适量的水;②水的初温度要高一些,约 80℃ ;③杯子上面要加一个盖子;④要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 4.在水沸腾前,温度计的示数升高,气泡越来越小,声音比较大;水沸腾时,温度计的示数不变,气泡越来越大,声音变小,即“响水不开,开水不响”。 物理 · 新课标 5.在探究冰的熔化过程时,将- 5℃ 的冰放入试管加热直到熔化,用所得数据所描绘的时间与温度的图像中,有一段是几乎与横轴平行的,说明这段时间内其温度是不变的,它有固定的熔点,所以是晶体。在该段图像中它正在熔化,此时的温度就是它的熔点,此时它应处在固液共存的状态。 物理 考点梳理 · 新课标 考点 17 物质的三态六变 1. 物质的三态六变 物理 · 新课标 2.补充内容 (1)两个制冷作用: ①蒸发 ________制冷。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液体的 ________、液体的 ________、液体上方的 ____________。②熔化吸热制冷,如吃冰棒解热。③升华 ________热量,也有制冷作用。比如干冰升华、人工降雨等。 (2)蒸发与沸腾的区别: 蒸发是在液体 ________、在________温度下都能发生的 ________的汽化现象,而沸腾是在液体的 ________和 ________、在 ________的温度下进行的 ________的汽化现象。 吸热 温度 表面积 空气流速 吸收 表面 任何 缓慢 表面 内部 一定 剧烈 物理 针对训练 · 新课标 1.下列现象与物态变化名称相对应的是 ( ) A.衣柜里的樟脑丸变小了 —— 升华 B.静静的池塘覆上薄冰 —— 液化 C.夏天洒在地板上的水很快干了 —— 凝固 D.冰箱冷冻室内壁的霜 —— 汽化 A [解析 ] 静静的池塘覆上薄冰 —— 凝固,故 B错误;夏天洒在地板上的水很快干了 —— 汽化,故 C错误; 冰箱冷冻室内壁的霜 —— 凝华,故 D错误,正确选项为 A。 物理 · 新课标 2.水无常形,变化万千,如图 K6- 1所示的各自然现象在形成过程中需要吸收热量的是 ( ) A 物理 考点梳理 · 新课标 考点 18 热现象实验探究 雨 雪 冰雹 露 雾 霜 物理 针对训练 · 新课标 李军同学在实验室模拟“云和雨的形成”,如图 K6- 2所示,请写出整个过程涉及的主要物态变化的名称: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汽化 液化 (或凝华 ) 物理 考点梳理 · 新课标 考点 19 解读物态变化中的图像 项目 种类 晶体 非晶体 熔 化 图 像 性 质 ① 固体吸热升温; ② ________ 共存,吸热温度 ________; ③ 液体吸热升温 吸热升温, 无固定熔点 固液 不变 物理 · 新课标 种类 项目 晶体 非晶体 凝 固 图 像 性 质 ① 液体放热降温; ② 固液共存,放热温度 ______ ________; ③ 固 体放热降温 放热降温, 无固定凝固点 不变 物理 · 新课标 种类项目 水沸腾 图像性质 ① 水吸热升温; ② 达到沸点,水 沸腾吸热但温度 ____________ 不变 物理 针对训练 · 新课标 如图 K6- 3所示, A、 B两图分别是甲、乙两种物质熔化时的温度 — 时间图像,由图可知:在甲、乙两种物质中, ________物质是晶体,它的熔点是 ________℃ 。 甲 48 物理 考点梳理 · 新课标 考点 20 解读物态变化中的图像 1.分子热运动 (1)扩散: 两种不同的物质相互接触时, ___________的现象叫扩散。扩散现象表明分子在不停地做 __________、分子间有 ________。 (2)分子热运动: 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____________,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 ________,扩散越快。 (3)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 ______和 ______。 彼此进入对方 无规则运动 间隙 无规则运动 剧烈 引力 斥力 物理 · 新课标 2.内能 (1)定义: 物体内部所有分子 ______________与________的总和叫做物体的内能。 (2)决定因素: 物体的内能与 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等有关。 (3)改变方式: ________和 ________。 说明: 发生热传递的条件是物体间存在 __________,热传递的实质是内能的 ________。做功有两种情况,一是外界对物体做功,物体内能 __________,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____________,二是物体对外做功
内容简介:
-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提示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最新物理2015年中考450张复习课件(全)
链接地址:https://www.renrendoc.com/p-449695.html

官方联系方式

2:不支持迅雷下载,请使用浏览器下载   
3:不支持QQ浏览器下载,请用其他浏览器   
4:下载后的文档和图纸-无水印   
5:文档经过压缩,下载后原文更清晰   
关于我们 - 网站声明 - 网站地图 - 资源地图 - 友情链接 - 网站客服 - 联系我们

网站客服QQ:2881952447     

copyright@ 2020-2024  renrendoc.com 人人文库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400-852-1180

备案号:蜀ICP备2022000484号-2       经营许可证: 川B2-20220663       公网安备川公网安备: 51019002004831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人人文库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