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文 修辞重点规纳.doc_第1页
互文 修辞重点规纳.doc_第2页
互文 修辞重点规纳.doc_第3页
互文 修辞重点规纳.doc_第4页
互文 修辞重点规纳.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互文”是古代诗文中常见的一种修辞方法。它是用互相交错、互相补充、紧密联系的几个句子来表达一个具体完整的意思。凡互文句,乍一看,好几个句子,每句各说一件事,可是稍作分析就会发现,这几个句子在内容上是相互渗透、交错补充的,实际上说的是一回事。同一个意思用互文的几个句子来表述,就显得句式整齐、音调和谐,读起来也朗朗上口,能给人以美的艺术享受。从形式上着眼,互文可以分成联对式互文句、铺陈式互文句、紧缩式互文句和互文短语四类。无论哪一种互文句,都有两个显著特征:一是部分同一语法位置上的词语(有时是短语)可以互换,二是前后内容互相补充。下面就以中学语文课文中出现的互文句为例作具体说明。一. 联对式互文句。 这类互文由两个相对的句子构成,而且两个句子句式整齐,音调和谐,有的还形成对偶。例1东西植松柏, 左右种梧桐。 (孔雀东南飞)“东西”与“左右”可以互换,意思是说坟地四周种满了常青的松柏和吉祥的梧桐。例2.枝枝相覆盖, 叶叶相交通 (孔雀东南飞)“枝枝”与“叶叶”可以互换,意思是说枝枝叶叶互相覆盖,交错连接。例3.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 (木兰诗)开了东阁的门,却坐到西阁的床上,那么开东阁门干什么?西阁门没有开,怎么能坐到床上?显然,两句中的“东阁”“西阁”可以互换,意为:开我东阁西阁门,坐我东阁西阁床。也就是说,木兰回到家里,到每个房间都去看一看,坐一坐。例4. “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木兰诗)“理云鬓”需要光线,要“当窗”;那么“贴花黄”就不需要对着窗子吗?“贴花黄”要“对镜”,“理云鬓”就不需要照镜子吗?因此,原句是说木兰面对窗户照着镜子,梳理发式,还在脸上贴上吉祥的图案。例5.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木兰诗)实际上,雄兔和雌兔都是脚扑朔眼迷离的;正因为如此,“两兔傍地走”,才“安能辨我是雄雌”?例6. “(其隙也,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 ” (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记)“施施(yy)”“漫漫”都是形容悠闲、随意地漫步的样子。写成“漫漫而行,施施而游”,意思也没有什么变化。此处互文,更能表现柳宗元远贬永州后心中抑郁不满而寄情山水时的思想感情。例7.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范仲淹岳阳楼记)这两句的意思是:不因为所处环境的好坏和个人的得失荣辱而或喜或悲。如果把原句拆开,说成“不因为所处的环境好了就欢喜,不因为自己怀才不遇就悲伤”,那就只能理解到范仲淹先生教诲的一半而已。二. 铺陈式互文句这种互文句是把一个完整的意思有意分成三个以上交错互补的句子来表达,意在渲染强调,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例7.“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木兰诗)句中的“东”“西”“南”“北”可以互换,“骏马”“鞍鞯”“辔头”“长鞭”也可以互换。就是说,骏马不一定在东市上买,东市上也可以买其它的东西。因此,全句的意思是:木兰在东西南北市场上到处跑,买了骏马鞍鞯辔头和长鞭。例8. “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孔雀东南飞)这几个句子不能当履历表来读,而应从整体上去理解,意思是说刘兰芝从十三岁到十六岁这几年间就学会了织素、裁衣、弹箜篌、诵诗书,而且这些技能是综合交错学习并掌握的。这样铺陈表述,就突出了她的聪明勤奋和多才多艺。例9. 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贾谊过秦论)“席卷”“包举”“囊括”“并吞”近义,可以互换;“天下”“宇内”“四海”“八荒”近义,可以互换;“意”“心”同义,也可以互换。全句是说秦孝公怀有并吞天下、统一四海八方的雄心。例10. 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几世几年,剽掠其人,倚叠如山) (杜牧阿房宫赋)“燕赵”“韩魏”“齐楚”可以互换,“收藏”“经营”“精英”也可以互换。全句是说六国历代君主从天下掠夺聚敛了大量的财富珍宝。三. 紧缩式互文句这种互文句从形式上看是一个单句,而实际上是由互文的几个句子紧缩而成的。例11. 烟笼寒水月笼沙 (杜牧泊秦淮)此句写暮烟与明月笼罩着清寒的秦淮河水和河岸的沙地。“烟”“水”“月”“沙”被两个“笼”字用互文的手法和谐地融合在一起,写出了作者夜泊秦淮河时迷蒙冷寂的江边夜色。内容丰富而笔墨清淡。例12. 主人下马客在船 (白居易琵琶行)主人不上船,下马为何?客人没下马,怎会到船上?因此,此句意为主人客人同下马同在船,即主人客人一同下了马又一起上到船上。例13. 秦时明月汉时关 (王昌龄出塞)明月并非只在秦时出现,关隘也并非汉时才有。 因此,此句意为明月映照着秦汉时留下的古老的关口。四. 互文短语此种互文通常表现为四字短语,许多已沿用为成语。例14. 追亡逐北 ( 贾谊过秦论)“追”“逐”同义,“亡”“北” 同义。可说成“追逐亡北”,即追击败逃的敌兵。例15. 因利乘便 ( 贾谊过秦论)“因”“乘”同义,“利”“便”同义。可说成“因乘利便”,即趁着有利的形势。例16. 度长絜大,比权量力 ( 贾谊过秦论)“度”“絜” 同义,“比”“量” 同义。此两个互文短语可说成“度絜长大,比量权力”,即比一比长短大小,较量一下权势威力。例17. 日削月割 ( 苏洵六国论)“削”“割” 同义,可说成“日月削割”,即(土地)一天天、一月月地被割走。例18. 东犬西吠 ( 归有光项脊轩志)“东”“西”可以互换,意思是这家的狗对着那家的狗叫。像这样的互文短语,在成语(固定短语)中比比皆是,如东奔西跑、上窜下跳、左辅右弼、南辕北辙、深谋远虑、前仰后合、说三道四、狼吞虎咽、情投意合、甜言蜜语、张冠李戴、披星戴月,等等。从以上例句分析来看,把握好互文句的两个特征是很重要的。第一个特征可以帮助我们判断哪些句子是互文句,哪些句子不是互文句。比如“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就不是互文句,因为“谦虚”与“骄傲”不能互换。第二个特征可以帮助我们全面理解句意,准确把握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比如“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就应该理解成“将军壮士百战死十年归”,而不能理解成“将军身经百战死去了,壮士却从军十年回来了”。对于文言文的修辞,高中教学一直是重视不够的,对于常见的文言修辞,比如比喻、对偶、排比、用典等比较好掌握,但对于互文和并提则不容易掌握,如果不理解这两种文言修辞,文言文翻译就不准确,甚至还会闹出笑话。互文是互文见义的简称,又称互言、互辞、互见、互体。它大致可分短语互文、单句互文、偶句互文、多句互文、隔句互文等类型,多见于骈文、诗词等韵文和辞赋说铭等文体。上文里省了在下文出现的词,下文里省了在上文出现的词,参互成文,合而现义。即把应当放到一起说的两个词,放到两处说,而分别省去一个词,上文里含有下文将要出现的词,下文里含有上文已经出现的词,解释时要参互起来讲。 例如:“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应为“不以物、己喜,不以物,己悲”,为了避免重复“物、己”,因此上句省略“己”,下句省略了“物”。 (岳阳楼记) “合叙”又叫并提分承,即把两件或几件相关的事放在一起说,后面再承接,既显得简洁明快,又显得文气畅通。例如:“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应为“风高霜洁”(醉翁亭记) 从上面分析可以看出,互文和合叙都是古典诗文常用的修辞,它们都可以使文字简省、对称、流畅。互文是“一分为二”合叙是“合二为一”,可用下图表示: 项目 句式结构 翻译句子 互文 ABCD AC,BD 合叙 ABCD ACD,BCD 下面列举人教版现行教材中的互文与并提。 互文: “位尊而无功,奉厚而无劳。”(第一册触龙说赵太后) “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追亡逐北。”“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御宇内,亡诸侯,制六合,鞭笞天下。”(第二册过秦论) “谨使臣奉白璧一双,再拜献大王足下,玉斗一双,再拜奉大将军足下。”“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第二册鸿门宴)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 第二册兰亭集序) “烟斜雾横”,“直栏横槛”,“朝歌夜弦”, “尽态极妍”,“王子皇孙,辞楼下殿”,“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 “高低冥迷,不知西东”,“五步一楼,十步一阁”,“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第二册阿房宫赋) “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左手持刀尺,右手执绫罗。”“朝成绣夹裙,晚成单罗衫。”“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第三册孔雀东南飞) “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第三册迢迢牵牛星)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第三册蜀相) “主人下马客在船。”(第三册琵琶行) “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栗深林兮惊层巅。”(第三册梦游天姥吟留别) “胜败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日削月割。”(第三册六国论) “东犬西吠,客越庖而宴。”(第三册项脊轩志) “加以官贪吏虐,民日贴妇卖儿”(第四册促织) “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第五册蜀道难)。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第五册客至) “十日休假,胜友如云;千里逢迎,高朋满座。”“冯唐易老,李广难封。”(第五册滕王阁序) 和叙: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否焉。”“句读之不知,或师焉;惑之不解,或否焉。”“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夫庸知其年之先生于吾乎?后生于吾乎?”“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闻道有先后;师不必贤于弟子,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第二册师说 “役聪明之耳目,亏无为之大道哉?”“役聪之耳、役明之目。”“虽董之以严刑,震之以威怒,终苟免而不怀仁,貌恭而不心服。”“虽董之以严刑,终苟免而不怀仁;虽震之以威怒,终貌恭而不心服。”(第二册谏太宗十思疏) “否泰如天地。”“否如地,泰如天。”(第三册孔雀东南飞) “赠谥美显” “赠显谥美。”(第三册五人墓碑记) “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渔于江,侣鱼虾;樵于渚,友麋鹿。”(第四册前赤壁赋)过秦论上篇开头有这样一个句子:“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此句虽只二十一字,但却蕴含着复杂的语言现象和丰富的语文知识。透彻理解此句,对理解全文,乃至整个文言文的学习都有很大的启发性。 一、互文的训释方法“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句中加“”符号的词,加“ ”符号的词,加“”的词虽然原本是有差异的三组近义词,但在本句这个具体的语言环境中,都弃异存同,用作等义词了。“席卷”、“包举”、“囊括”、“并吞”都有“吞并”的意思,“天下”、“宇内”、“四海”、“八荒”都有“天下”的意思,“意”、“心”都有心意的意思。形式上虽有变化,内容却可以互补,全句意思是:“(秦孝公)有并吞天下的野心”(高一语文页注释)。掌握了这种“从互文之字以定其义”的训释方法,对于我们理解本文中类似词句很有帮助。 例如:“属”、“徒”、“伦”互文为训,都是辈的意思。“追”、“逐”互文为训,都是“追逐”的意思,“亡”、“北”互文为训,是“逃跑(的士兵)”的意思;“度”、“”、“比”、“量”互文为训,都是“衡量”、“比较”的意思。当然,这里的“互文”是训诂方法,不是“两物各举一边而省文”(唐贾公彦仪礼疏)、“参互见义”(俞越古书疑义举例)的修辞方法。 二、变文铺排的修辞方法 句中的四个短语,属于同义叠词,构成变文的修辞格,同时又是排比、对偶、夸张铺排。排红叠翠,鳞次栉比,极言秦孝公吞并天下的雄心,淋漓尽致,气势磅礴。这就构成了本文的主要特点:用辞赋的形式说理。文中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例如“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朴而鞭笞天下。”可以说与上文有异曲同工之妙。四句意义相同,即始皇登上帝位,奴役天下。泼墨如云,把秦的暴虐描述得无一可掩。 三、名词作状语 “席卷”、“包举”、“囊括”中的“席”、“包”、“囊”都是名词作状语,“席”是像席子一样;“包”是像包裹一样;“囊”是像袋子一样。这几个词生动、形象,容易引发读者的联想。理解了这种用法对于我们理解下文中的类似词语很有帮助。例如:“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加点词都是名词作状语,“云”是像云一样,“景”通“影”,像影子一样。四个方位名词分别作状语,当“向南”、“向西”、“向东”、“向北”讲。 四、文言文翻译中的浓缩法 文言文的翻译讲求信、达、雅。若要字字落实,原句翻译成“有席卷天下,征服九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