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2016-2017学年春季学期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含教学计划及反思(力荐)_第1页
最新2016-2017学年春季学期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含教学计划及反思(力荐)_第2页
最新2016-2017学年春季学期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含教学计划及反思(力荐)_第3页
最新2016-2017学年春季学期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含教学计划及反思(力荐)_第4页
最新2016-2017学年春季学期人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含教学计划及反思(力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册)教案(含反思)一、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这学期,任一年级数学课程,本班共 62人。 学生在经过了一个学期的数学学习后,具有一定的观察、比较和有序思考的能力;积累了一些较浅显的生活经验,具有一定的交流合作意识和较好的学习习惯。大部分学生在基本知识、技能方面基本上已经达到学习的目标,对学习数学有着一定的兴趣,乐于参加学习活动中去。特别是一些动手操作、需要合作完成的学习内容都比较感兴趣。虽然在上学期期末测试中孩子的成绩都不错,但是成绩不能代表他学习数学的所有情况,只有课堂和数学学习的活动中,才能充分的体现一个孩子学习的真实状况。因此,本学期要关注的更多的是使已经基本形成的兴趣再接再厉的保持,提高积极性,抓好基础知识,引导学生思维的乐趣、获得成功的体验。二、全册教材分析这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认识图形(二) ,20 以内的退位减法,100 以内数的认识,认识人民币,100 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 ,找规律,分类与整理,数学实践活动。这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是:100 以内数的认识,20 以内的退位减法和 100以内的加减法口算。在学生掌握了 20以内各数的基础上,这册教材把认数的范围扩大到 100,使学生初步理解数位的概念,学会 100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弄清 100以内数的组成和大小,会用这些数来表达和交流,形成初步的数感。100 以内的加、减法,分为口算和笔算两部分。这册教材出现的是口算部分,即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十数口算。这些口算在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又是进一步学习计算的基础,因此,应该让学生结合计算教学,应用所学计算知识解决问题的内容,让学生了解所学知识的实际应用,学习解决现实生活中相关的计算问题,培养学生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生初步认识了常见几何图形的基础上,本册教材安排了关于位置与拼组图形的教学内容,设计了丰富多样的探索性操作活动,让学生体验空间方位和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在量的计量方面,本册教材除了安排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的认识外, “找规律”引导学生探索一些图形或数字的简单排列规律,初步培养学生探索数学问题的兴趣和发现、欣赏数学美的意识。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三、全册教学目标结合新课标对本学期的要求,制定了这一册教材的教学目标是,学生能够:1认识计数单位“一”和“十” ,初步理解个位、十位上的数表示的意义,能够熟练地数 100以内的数,会读写 100以内的数,掌握 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掌握 100以内数的顺序,会比较 100以内数的大小。会用 100以内的数表示日常生活中的事物,并会进行简单的估计和交流。2能够比较熟练地计算 20以内的退位减法,会计算 100以内两位数加、减一位数和整数,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会用加、减法计算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3经历从生活中发现并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4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边的特征,初步感知所学的图形之间的关系。5认识人民币单位元、角、分,知道 1元=10 角,1 角=10 分;知道爱护人民币。6会探索给定图形或数的排列中的简单规律,初步形成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7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8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9通过实践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四、全册教学重难点:2教学重点:1、认识 100 以内的数及加减法的计算,培养学生 的数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2、养成良好的观察、书写、思考、倾听、提问等学习习惯。教学难点:使学生经历和体验学习的过程,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和统计 意识,学会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五、教学措施1、结合具体情境,运用小棒、图片等教(学)具进行直观教学。 2、重视基本口算和笔算的训练,培养和逐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3、重视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培养学生解答应用题的能力。4、主动与每个学生交谈,了解每个学生的情况。教学中,关注 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热情,多鼓励学生良好的行为,培养学生学习数 学的热情。5、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逐步引导学生学会独立思考,敢于提问,认真倾听别人的意见,乐于表达自己的想法等内在的学习品质。 6、联系生活实际和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通过学习喜闻乐见 的游戏、童话、故事、卡通等形式,创设活动情境。7、鼓励和尊重学生的独立思考,引导学生进行讨论和交流。 8、在实践活动中给学生留下充分的时间与空间,在活动中学习 数学知识。 9、根据本班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教学过程。 六、课时安排本册教材共安排了约 59课时的教学内容。一、认识图形(二) (3 课时)二、20 以内的退位减法(10 课时)1、十几减 9.1课时2、十几减 9的练习课.1 课时3、十几减 8、7、6.1 课时4、十几减 9、8、7、6 的练习课.1 课时5、十几减 5、4、3、2.1 课时6、十几减几的练习课.1 课时7、解决问题.2 课时8、整理和复习.2 课时三、分类与整理(3 课时)四、100 以内数的认识(9 课时)1、数 100以内的数和数的组成.1 课时2、100 以内数的读法和写法.2 课时3、数的顺序和比较大小.2 课时4、解决问题.1 课时5、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2 课时6、摆一摆,想一想.1 课时五、认识人民币(5 课时)1、认识人民币,元、角、分的进率.2 课时2、简单的名数变换和加、减法.2 课时3、解决问题.1 课时六、100 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 (12 课时)1、整十数加、减整十数.1 课时2、两位数加一位数、整十.3 课时33、两位数减一位数、整十数.3 课时4、小括号. 1 课时5、连加.1 课时6、连减.1 课时7、整理和复习.2 课时七、找规律(4 课时)八、总复习(4 课时)七、教学进度表 周次 日期 教学内容 课时安排 备注一2月 24日至2月 28日课前准备一、认识图形(二)2课时3课时二3月 3日至3月 7日第一单元整理和复习二、20 以内退位减法1、例 1:十几减 93课时2课时三 3月 10日至3月 14日2、例 2:十几减 8、7、63、例 3:用数学4、练习2课时2课时1课时四3月 17日至3月 21日5.例 4十几减 5、4、3、26.例 5、例 6:解决问题2课时3课时五3月 24日至3月 28日7、练习五8、练习六第二单元整理和复习1课时1课时3课时六 3月 31日至4月 4日三、分类与整理第三单元整理和复习3课时2课时七4月 7日至4月 11日四、100 以内数的认识1、数和数的组成2、读法和写法3、练习1课时2课时1课时机动 1课时4八4月 14日至4月 18日4、数的顺序和比较大小5、解决问题6、摆一摆、想一想3课时1课时1课时九4月 21日至4月 25日7、整十数加一位数和相应的减法第四单元整理和复习2课时3课时十 4月 28日至5月 2日5、认识人民币1、认识人民币,元、角、分的进率2、简单的名数变换和加、减法2课时2课时劳动节放假一天十一5月 5日至5月 9日3、解决问题第五单元整理和复习六、100 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1、整十数加、减整十数1课时2课时2课时十二5月 12日至5月 16日2、两位数加一位数和整十数3、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例13课时2课时十三5月 19日至5月 23日4、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例2、例 3 4课时机动 1课时十四5月 26日至5月 30日5、两位数减一位数和整十数:例4、例 5第六单元整理和复习3课时2课时十五6月 2日至6月 6日7、找规律第七单元整理和复习4课时1课时5十六6月 9日至6月 13日 八、总复习 5课时十七6月 16日至6月 20日十八 6月 23日至6月 27日期末总复习 10课时第一单元:认识图形(二)一、单元内容及简析认识图形(二) ,这部分内容是在上学期“认识立体图形”的基础上教学的,通过上学期的学习学生已经能够区分常见的立体图形了,这里主要是通过一些操作活动,让学生初步体会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圆这些平面图形的一些特征,并感知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间的一些关系。本单元教学的关键是让学生通过摆、拼、剪等活动体会图形特征,感知图形间的关系。 二、单元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圆的特征,通过折一折、摆一摆、剪一剪、拼一拼,辨别和区分这些图形。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和实际操作、使学生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初步的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3.情感与态度目标:在学习活动中积累对数学的兴趣,增强与他人交往、合作的意识。三、单元教学重点:让学生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圆的特征,通过折一折、摆一摆、剪一剪、拼一拼,辨别和区分这些图形。四、单元教学难点通过观察和实际操作,使学生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初步的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五、单元教学措施1.充分给学生机会,让他们通过拼、剪等操作活动,在活动中体会平面图形的一些特征。2.让学生感知平面图形间和立体图形间以及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间的关系。六、教具准备:课件、图形卡纸、实物等。七、课时安排:约 5课时。6第一课时:认识平面图形教学内容:P2P3 认识平面图形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观察长方体、正方体的某一个面和圆柱的底面,以及用这些几何形体的面画图形等活动中,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圆。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用数学交流的能力。3能辨认各种图形,并能把这些图形分类。 教学重点: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圆形和三角形的实物与图形教学难点:丰富直观体验,发展空间观念。教具准备:课件、图形卡纸、实物、学具等。教学过程: 一、复习,探究新知 1.(课件出示)小朋友们还记得这些图形朋友吗?(长方体 正方体 球 圆柱2.你能把这些图形平平的面画下来吗?学生利用学具模型在纸上画一画。 3.你们画下的图形有什么特点?学生小组讨论并且派代表全班交流。长方形: 对边相等 4 个角都是直直的 平面的 正方形: 4 边相等 4 个角都是直直的 圆 : 没有角(即封闭的) 不断开的三角形: 有 3条边 和 3个角 二、巩固发展1说一说,你身边哪些物体的面是你学过的图形? 2用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画一画自己喜欢的图形。小组内评一评,各小组展示作品。 3练习一的第 1题 。请小朋友涂一涂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知道各涂什么颜色吗?小组讨论合作,反馈汇报哪些涂成黄色,哪些涂成蓝色,哪些涂成紫色,哪些涂成红色? 4用圆、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拼一拼图形。 同桌合作比一比哪一桌拼的最好?全班交流展示。 5第 2题:数一数有几个圆、正方形、长 方形、三角形? 7学生独立完成,说说你是怎么数的?有什么好方法? 三、提高练习 取长方形纸一张,对折再对折 。取正方形纸一张,对折再对折 。取正方形纸一张,对角折再对角折 。观察结果 。四、总结今天你们学到了什么?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各有什么特点?你有什么想问的?五、课堂作业练习册板书设计:认识平面图形长方形: 对边相等 4 个角都是直直的 平面的 正方形: 4 边相等 4 个角都是直直的 圆 : 没有角(即封闭的) 不断开的三角形: 有 3条边 和 3个角 教学反思:学生在入校前就已经接触过各种形状的物体,因此他们已经有了较多的关于形状感知方面的经验。上小学后,随着学生思维能力的提高,需要将这种感性经验进一步抽象化,形成简单的几何概念,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因此,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拟定为: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圆形和三角形,知道它们的名称,初步感知其特征,并会识别;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观察事物的能力,初步建立空间观念;通过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用数学进行交流,合作探究和创新的意识;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第二课时:图形的拼组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23页及练习一第13题。教学目标:1. 通过把长方形或正方形折、剪、拼等活动,直观认识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知道这两个图形的名称;并能识别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初步知道它们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2在折图形、剪图形、拼图形等活动中,体会图形的变换,发展对图形的空间想象能力。3. 在学习活动中积累对数学的兴趣,增强与同学交往、合作的意识。教学重点:直观认识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知道它们的名称,并能识别这些图形,知道它们在8日常生活中的应用。教学难点:让学生动手在钉子板上围、用小棒拼平行四边形。教学用具:长方形模型、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纸、课件、小棒。教学方法:实践操作法教学过程:一、复习铺垫出示长方形问“小朋友们,谁愿意来介绍一下这位老朋友?他介绍得对吗?”接着出示第二个图形(正方形) ,问:“这个老朋友又是谁呢?”再出示圆:“它叫什么名字?这是我们已经认识的长方形、正方形和圆三位老朋友。我发现你们很喜欢折纸,是吗?今天我特意为大家准备了一个折纸的游戏,高兴吗?二、启发思维、引出新知1认识三角形(1)教师出示一张正方形纸,提问:这是什么图形? 学生回答:这是正方形。师:你能把一张正方形纸对折成一样的两部分吗?学生活动,教师巡视,了解学生折纸的情况。组织学生交流你是怎样折的,折出了什么图形?师:我们现在折出来的是一个什么图形呢? 生答:三角形。师:小朋友们一下就认识了我们的新朋友。对了,这就是三角形。出示并贴上三角形。板书:三角形(2)提问:这样的图形好像在哪儿也看到过?想一想? 先在小组里交流。 学生回答。 老师也带来了几个三角形。(3)师小结: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物体的面是三角形面,只要小朋友多观察,就会有更多的发现。2认识平行四边形9(1)这是一张什么形状的纸?(演示长方形纸)怎样折一下,把它折成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2)学生先想一想,然后同桌商量着试折。教师巡视(3)交流。你们会像他一样折吗?(4)折好后把两个三角形剪下来。要想知道这两个三角形是不是完全一样,你能有什么办法?(把它们叠在一起)这就是完全一样。(5)现在我们手里都有这样两个一样的三角形,用它们拼一拼,看看能拼出什么图形?学生分组活动,教师巡视。交流探讨。同学们可能拼出以下几种图形:三角形、长方形、四边形、平行四边形。每出现一种拼法,请一位同学在投影仪上向大家展示。师:这个图形真漂亮,它叫什么名字呀!这个图形就是我们要认识的另一个新朋友平行四边形。 (出示图形,并板书:平行四边形) (板书)出示一个长方形的模型,提问:“这个图形的面是一个什么图形?”学生回答后,老师将这个长方形轻轻拉动,这时出现的是一个平行四边形。提问:“现在这个图形的面变成了一个什么图形?” 小结:我们已经认识了长方形,其实只要把它稍微变一变,就是一个平行四边形了,你看:(演示长方形变平行四边形) 。对我们生活中有很多地方就利用了平行四边形可以变的特点制作了很多东西,如:篱笆、楼梯、伸缩门、可拉伸的衣架等。三、体验深化(P3 做一做 2)画出自己喜欢的图形三、练习巩固(1)练习一第 1题。教师在大屏幕上出示练习一第 1题图,学生分组找学过的平面图形并涂一涂,最后全班交流;(2)练习一第 2、3 题。学生独立完成。板书设计:认识图形(二)认识三角形 平行四边形三角形 平行四边形10教学反思:我在教学“认识平面图形”时,开课提出疑难以解决上堂课的遗留问题,弥补所欠缺的知识,进一步完善孩子对简单的立体图形的认识,并为本堂课的“认识简单的平面图形”作为铺垫。这个开课让孩子们感受到探索知识的乐趣,培养了孩子的发散思维,求异思维,以及辩证地分析问题的能力。第三课时:练习课教学内容:P4 练习课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形状以及特征。2通过学生动手拼一拼、摆一摆七巧板,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能辨认和区别这两种物体。教学重点:通过各种方法弄清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圆的特征,并能进行判断。教学难点:图形的分解与组合。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回顾 1长方形的特点。 课件出示一个长方形,让学生说长方形的特点。 结论:长方形有四条边,是长长的。 2正方形的特点。课件出示一个正方形,让学生说正方形的特点。 结论:正方形有四条边,是方方的、正正的。二、师生互动,探究新知拼一拼,哪种图形最多?有几个?(学生口述,教师板书:) 5 这儿有个图形很有意思,它被三角形团团包围着, (指出)它叫什么呀?(正方形)说说你是怎么判断它是正方形的。 (四条边相等)这个图形很有意思(指平行四边形) ,你觉得它漂不漂亮?为什么?(课件闪动平行四边形,让学生观察、发现平行四边形的特点,并告诉学生这个)(3)数一数,算一算。一起数一数,这里有几个三角形?几个平行四边形?几个正方形?11教师接着板书:5 +1 + 1=7(块)三、拼一拼,练一练(1)师示范拼。取两个大三角形拼一个正方形。(用展示台展示拼摆过程)(2)生用两个大三角形自由拼图。可以拼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均展示。(3)拼指定图形。谁能拼出大一点的三角形?七巧板中的拼图想用几块就用几块。学生自由拼,师巡回指导。展示不同拼法,计学生口述“用了几块什么样的图形拼成的三角形” 。(4)分组比赛:拼第 4页“你知道吗”中的四个图案。 自由拼。学生操作,组内交流。集体展示。四、总结延伸(1)这节课你觉得有趣吗?为什么?(2)回家用七巧板拼摆出有趣的图形,并编成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板书设计 七巧板 5 + 1 + 1 =7(块)教学反思:这堂课准备还算较充分,课堂设计也符合孩子们的学习特点,整堂课学习氛围浓,我和我的学生们都感到很轻松愉快。课后我仔细回味,这堂课的目标是达到了,但学觉得对教材资源的挖掘不够深,还应注意知识的拓展与延伸。比如,只注意了教材知识点的突破,只追求了“求同” 。第四课时:图形的拼组整理与复习教学内容:练习一(教科书 67页 58题)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2、能根据要求自己操作学具3、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教学重点:观察图形,想象不能看到的面: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知识点是长方体的前面和后面一样,左边和右边一样,上面和下面一样。左边不知道,可以看右边。教学难点:补砖块问题。教学用具:课件、学具袋教学方法:实践操作法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二、完成练习一第五题出示完整的一面墙(图片)1学生观察。2学生交流发现。教师引导总结:每块完整砖块的长度是一样的;每行的砖块数是一样的;单数行和单数行摆的一样,双数行和双数行摆的一样。3出示不完整的一面墙, “补砖块”(1)这儿缺了几块?你能用刚才的发现来猜一猜吗?(2)验证猜想。12方法一:学生可能会用画一画,补一补的方法。师可以提问:你想怎么补?来告诉大家你的想法!画的时候,引导学生用行之间的关系来画砖缝。方法二:学生直接用数砖块的方法,那就不用补了。师:一行有几块砖块?第一行缺了几块? 师总结方法:数出每一行缺的砖块数,再加一加。老师对于这两种或更多的方法予以肯定及表扬。(3)练一练。完成 P6补砖块练习。三、独立完成练习一第 6题 10 1、提问:用哪个物体可以画出左边的图形?请把它圈起来。2、小组交流,全班反馈。3、小结:如果物体的一个平平的面是什么形,那么它就可以画出什么形状来。四、完成教科书练习一 P7第 7题。先让学生观察长方体的上面、前面和右面,并懂得上下、前后以及左右之间的关系,然后进行正确的划线连接。五、完成教科书 P7第 8题根据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让学生想象正方体的六个面上分别标的是哪些数字,教师直观演示。用后面书上提供的卡片。(1)学生想象。这个卡片要做成正方体。数字4对着自己,1 要往左边折,2 要往右边折,3 要往哪边折?(2)直观演示,边讲解。4旁边的数学在 4的左边和右边,剩下一个数字在 4的后面。(3)观察。先提问,4的对面是?(3,引导:和 4隔着一个数字)3 的对面是 4,和 3隔着一个数字。那 1的对面是几?(4)总结。对面的那个数总是与原来的数隔着一个位置。(5)应用规律。6的对面是?(隔着一个数字,是 5)2 的对面是几?六、拓展延伸1、出示长方形模型,提问:把一张长方形纸剪成大小相等的两块,你能想出几种剪法。2、请学生拿出若干张长方形,实际动手剪一剪3、进一步启发,激励学生,这道题还有其它解法吗?并再一次让学生实践剪一剪,结果有学生发现了新的剪法。七、单元小结本单元结束了,你想说些什么板书设计:图形的拼组整理与复习教学反思:在进入新知的学习中,我要求学生帮助图形宝宝分一分,学生的情绪再次高涨,立刻投入到小组活动中,把这些物体进行分类。让学生大胆地尝试将“形状相同的物品”放在一起,培养了学生观察、比较的能力,初步认识了各类物体外观形状。分类时还采用了小组合作的方式,这样即使学生在交流中得到互补,又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同时又体验了合作成功的喜悦。认识图形(二)复习题13一、填空:1、正方体有( )个侧面,每个侧面都是相等的( )形;长方体有( )个侧面,对面都( ) 。2、摆一个正方形,最少需要( )根火柴,摆一个长方形最少需要( )根火柴。3、正方形有( )条边,它们都( ) ;长方形有( )条边,对边( ) 。正方形和长方形都属于( )边形。4、用手摸一摸,圆柱上下两个面,它们的大小( )。5、用 2块完全一样的正方体可以拼成一个( )。二、我会判断。1对的画“”,错的画“”(1)用 8个小正方体就能拼成一个大正方体( )(2)乒乓球、足球、篮球的形状都是球( )(3)一张纸是长方体( )(4)老师用的粉笔是圆柱形的( )(5)两个一样大的正方形可以拼成一个长方形。 ( )(6)长方形就是正方形。 ( )(7)两个三角形可以拼成一个四边形。 ( )2判断下图中哪些是长方体,哪些不是(是画“”,不是画“”)()()()3判断下图中哪些是正方体,哪些不是(是画“”,不是画“”)()()()()三、数个数。1、142、( )个长方形。 ( )个正方形五、它们折出来是什么样子?连一连六、数一数,填一填。七、补墙砖问题。( )+( )+( )+( )+( )=( )( )个三角形 ( )个三角形15( )+( )+( )+( )=( )第二单元 :20 以内的退位减法一、单元教材分析本单元学习的主要内容有两个:1 十几减几需要退位的减法,2 用“20 以内退位减法”和以前学过的进位加法解决简单的问题,即“用数学”。本单元的计算安排了两个例题,但实际分三个层次展开的。第一曾用游园会的情境让学生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和初步解决问题过程,感受数学的作用与乐趣。第二层通过学习“十几减 9”的计算方法为“十几减几”的学习构建基本的学习思路。第三层借助“十几减 9”的思维方法,运用知识的迁移的办法,引导学生学习“十几减几”其他多道题目的口算方法。二、单元教学目标1、 使学生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能够比较熟练的口算 20以内的退位减法。2、 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加法和减法解决简单问题。三、单元教学重点:20 以内退位减法的计算。教学难点:用加、减法的关系,计算 20以内退位减法以及解答应用题。四、课时安排: 13 课时 第一课时 十几减 9教学内容:教材第 10页 十几减 9教学目标:1、初步学会利用加法和减法的关系计算十几减 9的题目; 2、掌握十几减 9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十几减 9的计算。3、培养学生初步的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十几减 9的算法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理解十几减 9的算理,培养学生算法多样化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用具: 学具盒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16一、复习1口算。9十 3 9十 7 9十 4 9十 69十 9 9十 2 9十 5 9十 82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9十( )12 9 十( )139十( )14 9 十( )159十( )16 9 十( )17二、新授1、创设情景,揭示课题。 师:前几天,我们刚过完了“正月十五” ,小精灵那天也参加了一次生动有趣的游园活动,你们想去看看吗?(电脑出示主题图) 引导学生看图,提问:谁能说一说这幅图的意思?(有 15个气球,买了 9个,还有几个?)想一想,用什么方法计算?该怎样列式?学生思考回答后,教师板书:159提问:如果没有图,要算 15减 9等于几,该怎样想?(学生以四人为一小组,互相商量。教师可提示学生联系旧知识进行计算。)学生汇报讨论结果,可能有以下几种情况:(1)9加 6得 15,15 减 9等于 6(2)15可以分成 9和 6,15 减 9等于 6;(3)10减 9等于 1,l 加 5等于 6;(4)15减 5等于 10,再减 4等于 6。教师对学生的不同想法,应及时给予表扬,鼓励学生多动脑筋多思考。进一步提问:这么多的想法都是对的,那么你觉得哪一种方法又快又好呢?(鼓励学生用想加算减的方法:想 9加几得15,15 减 9得 6)同时板书得数“6” 。2小朋友玩套圈游戏,投了 14个圈,有 9个没套中,套中了几个?提问:(1)要求套中了几个,该怎样列式?(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149)(2)得多少?怎样想的?教师板书得数“5” 。3小结:今天我们学习的是什么内容?(十几减 9)教师板书课题。该怎样计算这些题目呢?教师指题,引导学生总结出想加算减的方法,同时也鼓励学生可选择自己喜爱的方法进行计算。17三、巩固练习1完成教科书 P10“做一做”第 1题。让学生在桌子上用小棒摆一摆,边操作边小声地说想的过程。然后指名说,再在方框里填上数。2完成教科书 P10“做一做”第 2题。学生独立完成,再集体订正。3完成教科书 P10“做一做”第 3题。学生先独立完成,再任指几题,让学生说一说最喜欢用什么方法计算。四、课堂练习l完成教科书 P11练习二第 1、2 题。布置作业。五、总结:今天我们学习的十几减 9的计算方法是,看着减法想与它相关的加法,从而想出减法题的得数;教师引导学生概括出十几减 9的两种方法:做减想加和破十法。板书设计:十几减 915-9=6想加算减 破十法10-9=1 9+6=151+5=6 15-9=6教学反思:在教学中重视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情景中学习数学知识。利用教材提供的许多教学资源编成有趣的故事或假设一个真实的情景,吸引学生想得出结果,然后引出计算。这样一方面能引起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情感投入,同时能激活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如加减法的含义、加减法之间的关系等,以此为基础展开想象和思考,自觉地构建自己的知识,学会计算方法。第二课时:十几减 9的练习课教学内容:十几减 9的练习课教学目标:通过练习,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十几减 9的口算方法,提高计算能力。教学重点:使学生能熟练地运用“想加算减”或“破十法”计算十几减 9的题目。 教学难点:提高学生运用不同方法进行口算十几减 9的能力。教具准备:口算卡片18教学过程:一、复习填数计算,并讲一讲上下两行有什么联系?(1)9+( )15 (2)9+( )1815-9( ) 18-9( )(3)9+( )14 (4)9+( )1714-9( ) 17-9( )二、课堂练习1完成 P11页练习一的第 4题。(1) 出示画面,让学生理解题意。(2)让学生独立口算出每一个算式的答案,并将他们对号入座。(3)教师任意选择一题让学生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2完成 P11页练习一的第 3题。教师将 l0、14、13、17写在黑板上,然后教师一手拿着 9的卡片在黑板上移动(不必按顺序),卡片对着十几就算十几减 9。教师还可以随意在黑板上指题,全班每一个学生举数字卡片表示得数,这样能激发学生做题的兴趣,有利于提高学习的效果。3完成 P12页练习一的第 6题。(1)出示题目让学生理解题意,口头叙述画面内容。(2)提问:这道题告诉我们什么条件,要我们求什么?(3)请学生列式,并复述口算过程。4完成 P12页练习一的第 8题。(1)让学生独立理解题意,叙述画面内容。(2)让学生通过画面内容想一想:这道题可以提什么问题?(3)学生任意选择独立完成。三、课堂练习1完成 P11页练习一的第 5题。2完成 P12页练习一的第 7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3、布置作业。四小结:今天我们练习的内容是十几减 9,怎样才能做到又对又快?(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算法)教学反思:19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学习知识。一年级小学生以具体形象思维为特点,而且有意注意时间短、爱说、爱动。我在教学中应充分考虑学生的年龄特点,在具体活动中引导学生多动手、动脑、动口,调动各种感官参加学习活动,提高学习效率。处理好算法多样化的教学。第三课时 十几减 8教学目标: 1、理解“十几减几” 的算理,掌握“ 十几减几”的口算方法,正确计算“ 十几减几”的题目; 2、培养主动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 3、初步渗透“数学来源于生活”的思想。 教学重点:掌握十几减几的口算方法,正确地计算十几减几的题目。 教学难点:能够运用多种方法进行口算十几减几。 教学过程:一、复习1、口算8+3= 9+5= 7+6= 8+5=7+4= 9+2= 9+8= 8+7=2看卡片,说出( )里应填多少。 9十( )16 8 十( )139十( )15 8 十( )17 31293,说一说想的过程。二、新授1出示例 2。 (1)观察画面,理解图意,复述画面内容。(2)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学生分组讨论,说一说自己的想法)(3)学生汇报讨论结果,列出算式。201284谈一谈你是怎样想的: 新 课 标 第 一 网(4)小结:刚才大家动脑筋想出了四种不同的思考方法,这几种方法都很好。其中第一种方法比较快,它采用的是“想加算减”的思考方法。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们也可以采用这种思考方法。2补充练习:摆一摆,算一算。让学生在书桌上摆出 8个红圆片,再摆出 5个黄圆片,然后再摆上大圆圈。提问:(1)这种摆法表示什么意思?(8 个红圆片,5 个黄圆片,一共有 13个圆片。)(2)再用虚线套住 8个红圆片,这种摆法又表示什么意思?该怎样列式?(1385 或 135=8)计算时你是怎样想的?(让学生说一说思考过程。)三、巩固练习1完成 P13页的“做一做”第 1题。让学生口算,全班集体订正,个别题目让学生说说思考过程。2完成 P15页“做一做”的第二题。计算并说出上下两行之间的关系? 3布置作业。教学反思:数学课程标准提倡算法多样化,目的是鼓励学生进行个性化的学习,充分展示每个人的学习潜能。采取灵活、有趣的方法提高计算练习的效果。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在教学时,启发学生独立观察发现,主动提出不同的问题;然后根据问题自己搜集信息和数据,进行探索解答;最后交流成果,完善答案。从这一完整的过程中,让学生体会数学的作用,体验解决问题的乐趣。第四课时 十几减 7、6教学内容:教材 14页 十几减 7、6 教学目标:1、学生初步学会计算十几减 7、6。2、使学生通过练习,进一步理解计算退位减法的思考方法。教学重点:使学生能熟练地运用“想加算减”或“破十法”来计算十几减 7、621教学难点:能根据已知条件提出并解决简单的数学问题。教学过程:一、复习1、口算11-8 14-9 13-8 15-911-9 17-9 12-8 16-82看卡片,说出( )里应填多少。 6十( )12 8 十( )135十( )11 7 十( )149十( )16 6 十( )1331284,说一说想的过程。二、新授1出示例 3。 (1)观察画面,理解图意,用自己的语言叙述画面内容。(2)出示鱼缸画面,请学生数一数,鱼缸里有多少条金鱼?(13 条)(移动画面,黑金鱼隐藏到水草后)再让学生猜一猜隐藏到水草后的红金鱼有几条?(学生分组讨论,说一说自己的想法)(3)学生汇报讨论结果,列出算式。1376谈一谈你是怎样想的:(4)小结:刚才大家动脑筋想出了四种不同的思考方法,这几种方法都很好。(5)改变题意:一共有 13条金鱼,6 条黑金鱼,红金鱼有多少条?(6)学生独立列式,并说一说思考的过程。l367三、巩固练习1完成 P14页的“做一做”第 1题。让学生口算,全班集体订正,个别题目让学生说说思考过程。2做一做第 2题。3、完成 P14页“做一做”的第 3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提问上下两个间的关系。4布置作业。板书设计:十几减 7、62213-7= 13-6=教学反思:简化计算的思维过程从详尽地说出计算步骤,到想到“破十”,说出得数:如 12-5=7,12 拆成 10 和 2,10-5+2=7也可以用口诀简化思维过程,直接说出得数。退位减法是以进位加法为重要基础的,也要求学生口算十分熟练,因此要反复训练。在课堂中我还制作了活动口算卡片让学生视算,或者我口报加数让学生听算;也发给每个学生一套 19 的数字卡片,两人一组,每人出一张卡片,口算和是几,差是几。第五课时 十几减 8、7、6 练习课教学内容:教材 14、15 页 练习三 教学目标1使学生熟练掌握十几减 8、7、6 的计算方法,正确地迅速地计算十几减几的退位减法。2训练学生找出知识之间的联系,从而进行辩证唯物主义的“事物普遍联系”的观点的启蒙教育。教学过程一、复习教科书 Pl5第 4题二课堂练习1完成 P16页的第 7题。http:/www. m首先帮助学生理解题意,在练习本上写减法算式,教师在巡视过程要加以提示,发现问题及时指导,提醒学生不要漏写。2完成 P16页的第 8题。学生独立完成,全班订正,对个别减法题目要求学生说出思考过程。3完成 P16页的第 9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三、数学游戏教科书 P16页的第 6题。教师准备好两套不同颜色的卡片,一套写上 148、125、124、169、158、ll3、149、148、136、138 等算式卡片;一套写上235、6、7、8 等数字卡片。开始“找朋友”游戏。游戏开始时,教师先指定一名手拿数字卡片的学生到讲台上来,比如:5。这名学生手举卡片问全班学生:“5,5,你的朋友在哪里?”下面拿“149” 、 “138”卡片的学生接着说:“5 的朋友在这里。 ”边说,边跑上讲台,站在拿 5卡片的学生的两旁,再齐问台下的学生:“我们算得对吗?”全班学生齐答:“对、对、对。 ”紧接着热烈鼓掌。其余各题也按上法进行。四、布置作业课后反思:在教学活动中,作为教师要千方百计地为学生创造有意义的学习活动条件,尽量给同学们多一点思考的时间,多一分活动的空间,多一次表现的机会,多一些尝试成功的喜悦,使课堂教学真正成为学生自主活动和探索的天地,从而激励他们不断探究与创新。 “凑十加,用十减”容易学,但要分两步计算,延长了思维的时间。第六课时 :十几减 5、4、3、2教学内容:教材 17页 十几减 5、4、3、2教学目标:1、学生初步学会计算十几减 5、4、3、22、使学生通过练习,进一步理解计算退位减法的思考方法。教学重点:掌握十几减几的口算方法,正确地计算十几减几的题目。 教学难点:能够运用多种方法进行口算十几减几。 教学过程:一、复习1、口算11-8 14-6 13-8 15-611-7 17-9 12-7 16-82看卡片,说出( )里应填多少。 3 十( ) 12 5 十( )132 十( ) 11 5 十( )144 十( ) 12 4 十( )1331266,说一说想的过程。二、新授1出示例 4。 (1)独立计算,指名板演。(2)谈一谈你是怎样算的:(3)小结。三、巩固练习1完成 P17 页的“做一做”7让学生口算,全班集体订正,个别题目让学生说说思考过程。2做一做思考题。3、完成练习四的第 2 题。4布置作业。24教学反思:“加十减补,减十加补”较为有利,但补数概念比较抽象。 “用口诀做加法,根据加减法的关系做减法” ,思维过程比较简捷,但需熟记口诀与理解加减法的关系。一般教材中常采用“凑十加,用十减”的方法,也有在讲了凑十加后,再用口诀帮助熟记的。无论采用哪一种方法,最后都要求形成熟练的计算技能。第七课时 :十几减几练习课(一)教学内容:教材 18页 练习四 教学目标:1使学生熟练掌握十几减几的计算方法,正确地迅速地计算十几减几的退位减法。2训练学生找出知识之间的联系,从而进行辩证唯物主义的“事物普遍联系”的观点的启蒙教育。教学重点:掌握十几减几的口算方法,正确地计算十几减几的题目。 教学难点:能够运用多种方法进行口算十几减几。 教学过程:一、复习教科书 Pl8 第 3 题二课堂练习1完成 P18 页的第 4 题。首先帮助学生理解题意,在练习本上写减法算式。2完成 P18 页的第 5 题。学生独立完成,全班订正,对个别减法题目要求学生说出思考过程。 3完成 P19 页的第 6 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三、布置作业教学反思:学生学习知识是一个接受的过程,更是一个再发现、再创造的过程。在课堂上,为学生留下了更多的探索空间,为学生创设积极参与学习和探索的机会。如在“停车场”、 “公园”, “小白兔拔萝卜”等问题情境中,把问题交给学生,把时间留给学生,不论是全班交流,小组交流还是同桌交流,都让他们自主探索,老师不加干涉,使学生在这个广阔的空间里,交流感情,碰撞出创造的火花。第八课时 :十几减几练习课(二)教学内容:教材 19页 练习四教学目标:1使学生熟练掌握十几减几的计算方法,正确地迅速地计算十几减几的退位减法。2训练学生找出知识之间的联系,从而进行辩证唯物主义的“事物普遍联系”的观点的启蒙教育。教学重点:掌握十几减几的口算方法,正确地计算十几减几的题目。 教学难点:能够运用多种方法进行口算十几减几。 教学过程:一、复习25二课堂练习1完成 P19 页的第 7 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2完成 P19 页的第 8 题。学生独立完成,全班订正,对个别减法题目要求学生说出思考过程。 3完成 P19 页的第 9 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三、布置作业教学反思: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从一开始,就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加法问题,拉近了学生的生活世界和书本的距离,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接着,又创设了到生活中调查加法问题的情境,使数学的学习建立在学生的生活经验基础之上,学起来轻松而有趣。第九课时:解决问题(一)教学内容:教材 20页 解决问题(一)教学目标:让学生学会看图理解图意,编简单的加减法应用题。教学重点: 初步学会分析解答简单求总数的加法应用题和求剩余的减法应用题。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认真观察、认真分析的良好习惯。教学过程:一、复习1口算。128 7+9 178l67 155 11+22和 一共有多少个?3、 还剩多少个?二、新授1出示教科书 P20 页的图。( 让学生观察画面内容,用自己的语言讲讲画面的内容。让学生自由结合,互述画面内容。)2板书:有 16 人来踢球,现在来了 9 人,我们队踢进了 4 个。教师:同学们看到这些话,想一想问题是什么?有 16 人来踢球,现在来了 9 人,还有几人没来?教师:这道题的己知条件和问题分别是什么?大家想一想该怎样列式?为什么这样列式?教师提醒学生凡是应用题,得数后面都应该写上它的单位名称,并加上括号。有一个信息“我们队踢进了 4 个。 ”这个条件有用吗?介绍多余条件。26怎样检验答案是否正确。小结:今天我们学的是图文应用题,今后我们在做应用题的时候看清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比如:第(1)题是知道男生和女生各多少人,求总数用加法。(2) 、(3)两题是知道两个数的总数和其一个部分数,求另一个数是多少用减法。(可让学生自行讨论教师再进行总结) 三、巩固练习1完成教科书 P20 的“做一做” 。提问:这里有几个条件?有没有多余条件?独立完成,集体订正。2布置作业教学反思:三个层次循序渐进,引导学生一步步观察、思考、交流、合作、创新,体现了数学学习的本质。教师则始终处于引导者的位置,体现在:通过适当的提问和板书,促进学生对表格的分析,初步渗透了函数的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