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级地区重点青少年群体服务管理和预防犯罪工作自查表(以XX区为例)_第1页
县级地区重点青少年群体服务管理和预防犯罪工作自查表(以XX区为例)_第2页
县级地区重点青少年群体服务管理和预防犯罪工作自查表(以XX区为例)_第3页
县级地区重点青少年群体服务管理和预防犯罪工作自查表(以XX区为例)_第4页
县级地区重点青少年群体服务管理和预防犯罪工作自查表(以XX区为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附件 : 县级地区重点青少年群体服务管理和预防犯罪工作自查表 使用和填写说明: 1本表由第三轮推开试点做法的县级地区根据开展工作的实际情况如实填写,并于 6 月 20 日前由省级综治委“预青”丏项组(领导小组)办公室汇总后报送中央综治委“预青”丏项组办公室。 2已完成某项指标的,在该指标对应的“完成情况”一列的空格中填写“是”;在“具体做法”一列的空格中 详细描述完成该项指标的具体做法 ,以及相关典型经验、创新亮点等内容;在“相关数据”一列的空格中填写与该项指标对应的数据。未完成某项指标的,在该指标对应的“完成情况”一列的空格中填写“否”,不填写该指标对应的其他内容。 填写单位(盖章): 工作启动时间: 第一部分:基础指标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三级指标 完成情况 具体做法(典型经验、创新亮点) 相关数据(信息) 组织领导 成立专门的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 成立本级领导小组及办公室。 是 及时向 区 委、 区 政府领导汇报全国重点青少年群体 服务管理 和预防犯罪工作试点城市工作会议精神。成立 区 重点青少年群体服务管理和预防犯罪工作领导小组。 召 开区 重点青少年群体 服务管理 和预防犯罪试点工作推进会。明确各职能部门及试点工作任务,明确职责。 成立时间: 201 所辖县区(乡镇、街道)成立相应领导小组及办公室。 是 成立 重点青少年群体服务管理领导小组。 占全部区县(乡镇、街道)的比例: 80% 成员单位涵盖综治、公安、教育、本级领导小组全面覆盖与重点青少年群体工作相关联的职能部门。 是 领导小组成员涉及总计 10 个成员单位。 / 2 民政、司法、劳动等职能部门 根据各职能部门工作职责,制定了明确的任务分工。 是 组织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召开专题会议,明确各自职责。 / 党政领导高度重视 本级主要党政领导对此项工作有书面批示,或以党政文号下发过专门文件,或出台过专门政策。 否 / 党政领导担任领导小组职务。 是 小组组长由区委常委、区政法委书记担任。 / 基础保障 将此项工作纳入当地党政工作规划或总体方案 将此项工作纳入本级党政工作规划或总体方案。 是 将重点青少年群体服务管理和预防犯罪工作纳入全年工作规划中。 / 工作力量保障 为此项工作配备专兼职工作人员。 是 团区委全体参与青少年群体服务管理工作,并配备了 1 人长期负责该项工作。 专职人数: 1 兼职人数: 1 有列入本级财政预算的固定办公经费 为此项工作配备列入本级财政预算的固定办公经费。 否 经费数额: 机制建设 联席会议制度 制定专门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及操作细则,并根据制度召开过联席会议。 是 制定了 青少年群体服务工作例会制度。 会议次数: 2 工作信息即时报送制度 制定以此项工作办公室为中枢的信息报送制度及操作细则,并根据制度收集过一次以上的工作信息。 是 完善 信息报送机制,由 办公室牵头负责信息报送工作 。 收集次数: 4 工作任务转接承办制度 制定工作任务的转接承办制度及操作细则,并根据制度办理过一次以上的转接承办工作任务。 是 及时制定 重点青少年群体服务管理和预防犯罪试点工作任务转接和承办制度。 办理次数: 2 由综治部门主导的评估考核制度 制定成效评估制度及操作细则,并根据制度开展过成效评估考核。 是 制定了青少年群体服务工作手册,并按工作手册进行评估考核。 开展次数: 1 信息排查 针对重点青少年群体开展全面排查 在此项工作启动后针对重点青少年群体(包括流动人口)至少开展一次全面的排查。 是 由各有关单位对本辖区的重点青少年进行摸底排查。 信息排查次数: 1 年 2 次 信息排查频率: 1 年 2 次 准确掌握重点青 在进行全面排查的基础上,准确掌 是 联合相关单位对重点青少年进行建立信息库。 每一类重点青少年群体3 少年群体的底数和基本情况 握重点青少年群体(包括流动人口)的底数并建立相应档案。 数量分别为: 各占 6岁青少年的比例为:闲散 20 人、不良 58 人、留守 0 人、服刑 28 人,流浪、乞讨 3人 建立从相关职能部门定期汇总重点青少年群体基本信息的机制 建立推动相关职能部门动态排查和动态上报重点青少年群体基本信息的机制,并根据该机制收集过两次以上数据基本信息。 是 与公检法等相关部门实现了资源共享, 全面摸清本地区重点青少年群体的底数。 收集次数: 1 建立试点对象信息管理系统 已经建成本级的重点青少年群体信息管理系统并投入使用。 否 信息库容量: 成果应用 组织学习试点工作研究成果 就上级下发的试点工作重点课题成果进行研讨,或就试点工作难点重点问题组织开展过专题研究。 是 召开专题会议认真学习由中央综治委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专项组办公室制定的重点青少年群体服务管理和预防犯罪工作手册。 / 将试点工作重点课题成果用于指导实际工作 对新形成的认识成果在部分地区、学校、媒体等方面的探索使用,指导实际工作。 是 进行实地调研。 / 总结推广 及时对本地工作经验进行总结 及时对本地工作的经验进行阶段性梳理和总结。 是 定期向团市委进行工作总结汇报 / 形成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工作方法 结合周边区域类似问题,主动研究本地工作,已经形成若干对解决类似问题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工作方法。 是 制定了我区重点青少年群体服务管理和预防犯罪工作手册,召开重点青少年群体服务管理和预防犯罪工作部署会总结工作经验。 / 对工作典型案例进行收集整理 收集和整理了三个以上反映工作成效和做法的典型案例。 是 各成员单位联合开展案例调查。 案例数量: 1 第二部分:分类指标 4 (一)闲散方向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三级指标 完成情况 具体做法(典型经验、创新亮点) 相关数据(信息) 实现常态联系 建立正面力量与闲散青少年的定期联系机制 建立针对闲散青少年(包括流动人口)的常态化联系机制。 是 建立闲散青少年的工作体系 ,加强 闲散青少年的服务管理和预防犯罪工作 ,减少我市 青少年 的 违法犯罪 数量。 / 所建立的联系机制对闲散青少年有一定的覆盖率。 是 加强我区街道、社区青少年教育引导服务工作的覆盖率 覆盖率为: 100% 定期开展联系 依托联系机制,组织正面力量开展过两次以上联系。 是 联系相关部门召开座谈会交流帮扶机制,加强教育指导问题 每年实现联系的次数: 1 解决失学失业问题 帮助初中以下学历的闲散青少年回归正常的教育体系 依托相关工作机制及时掌握初中以下学历闲散青少年(包括流动人口)的底数。 是 各成员单位及时将信息的排查情况上报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加强闲散青少年教育管理的专项行动,对无固定职业的社会闲散青少年的现状、联系方式、住址等情况进行调查摸底,然后统一登记造册,切实掌握信息。 底数为: 0 依托相关职能单位帮助初中以下学历闲散青少年(包括流动人口)回归正常教育体系。 是 联合司法局进行分类的法律宣传教育等活动。 / 所开展的帮助回归正常教育体系工作对失学青少年有一定的覆盖率。 是 通过联系大中院校为部分青少年取得联系进行培训。 覆盖率为: 75% 开展面向闲散青少年的公益性职业技能培训,帮助提高就业技能 依托相关工作机制及时掌握有培训需求或意愿的闲散青少年(包括流动人口)底数。 是 联系相关部门针 对有培训意向的闲散青少年, 联系培训机构, 指导、帮助其选择培训基地和培训专业参加培训,并进行跟踪服务。 底数为: 48 依托相关职能单位开展专门面向闲散青少年(包括流动人口)的公益性职业技能培训。 是 联系中职学校开展未成年青少年的技能培训帮扶活动。 / 所开展的公益性职业技能培训工作对培训需求或意愿的闲散青少年(包括流动人口)有一定的覆盖率。 是 联系相关职业学校帮助问题少年继续接受教育。 覆盖率为: 80% 5 开展面向闲散青少年的公益性职业介绍、信息咨询等服务,帮助拓展就业渠道 依托相关工作机制及时掌握有就业需求或意愿的闲散青少年(包括流动人口)底数。 是 各成员单位及时将信息的排查情况上报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加强闲散青少年教育管理的专项行动,对无固定职业的社会闲散青少年的现状、联系方式、住址等情况进行调查摸底,然后统一登记造册,切实掌握信息。 底数为: 48 依托相关职能单位开展专门面向闲散青少年(包括流动人口)的公益性职业介绍、信息咨询等服务。 是 联系相关部门针 对有培训意向的闲散青少年, 联系培训机构, 指导、帮助其选择培训基地和培训专业参加培训,并进行跟踪服务。 / 所开展的公益性职业介绍、信息咨询等工作对有就业需求或意愿的闲散青少年(包括流动人口)有一定的覆盖率。 是 联系相关职业学校帮助问题少年继续接受教育。 覆盖率为: 80% 开展思想引导 分类研究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思想交流方法 根据闲散青少年在不同阶段的不同特征,组织力量在思想交流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方面开展专题调查研究,形成研究成果或阶段性成果。 是 开展法制宣传进校园、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等活动。 / 分年龄段、分群体开展有针对性的思想引导和法治宣传教育 形成有针对性的思想引导和法治宣传教育的工作方法。 是 开展法制宣传进校园、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等活动。 / 针对闲散青少年分年龄段、分群体开展思想引导和法治宣传教育。 是 组织闲散青少年参加 社区服务 、 环境保护 、义务献血、兴趣活动等各类公益活动,正面引导他们在服务社会、关心和帮助他人的同时,学会助人自助,塑造青春阳光心态。 开 展宣传教育的频率为:每月 1 次 思想引导和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对试点对象有一定的覆盖率。 是 联合法院、司法局进行法律宣传教育等活动。 覆盖率为: 80% (二)不良方向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三级指标 完成情况 具体做法(典型经验、创新亮点) 相关数据(信息) 6 引入组织化专业力量 探索形成引入公检法司等政法部门专业工作力量的机制 建立引入公检法司等政法部门专业工作力量的固定工作机制。 是 建立了由政法委、司法、教育、宣传、公安、劳动、工会、团委、妇联等部门组成的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领导小组,并根据上级的统一要求,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团委,由团委具体负责对这项工作的组织、指导和协调。 / 引入专业力量的工作机制对试点对象有一定的覆盖率。 是 联合公检法司等政法部门专业工作力量进校园、进社区开展法制宣传、座谈会、模拟法庭等活动。 覆盖率为: 100% 充分发挥公检法司基层一线工作力量的优势开展工作 推动公检法司基层一线工作力量在执法办案环节对严重不良行为青少年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矫治工作。 是 在公检法司执法办案中开展专项的教育活动。 / 通过引入组织化专业帮教力量,实现一定数量试点对象成功转化。 是 在公检法司执法办案中开展专项的教育活动;与区委政法委、公检法部门联合开展了“法律讲堂进学校”,定期在学校进行宣讲。 转化率为: 60% 引入社会化专业力量 引入专兼职相结合的青少年社工队伍和专业化的社会工作方法 建立青少年专职社工引入机制,或建立有专业社会工作知识背景的兼职社会工作者队伍。 是 成立合适未成年人教育帮扶的队伍。 专职社工数量: 1 兼职社会工作者数量: 1 推动专兼职社工队伍进入学校、监所(拘留所、看守所、未管所)等场所开展教育矫治工作。 是 开展阳光法律志愿者活动。 / 通过开展社工队伍进入学校、监所等工作,实现一定数量试点对象的成功转化。 是 通过志愿者队伍的联系和帮助对不良青少年进行帮扶,使其成功转化。 转化率为: 60% 对不良行为或严重不良行为青少年进行有效的跟踪联系 组织社会化专业力量进行常态化跟踪联系和帮教。 是 联合区检察院走进少看所开展教育帮扶活动。 覆盖率为: 100% 通过常态化的跟踪联系和帮教,实现一定数量试点对象的成功转化。 是 成立合适未成年人教育帮扶的队伍。 转化率为: 60% 深入开展在试点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修正、通过开展试点工作,青少年涉罪和犯罪人数有所减少。 对立案不起诉的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进行跟踪联系和帮教。 当前涉罪人数为: 当前犯罪人数为: 7 服务管理和思想交流 完善和丰富工作目标定位 通过开展试点工作,青少年涉罪和犯罪比例 同期相比有所降低。 是 通过开展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活动,使得青少年犯罪人数大大减少。 涉罪比例降低幅度为: 犯罪比例降低幅度为: 通过开展试点工作,未成年人涉罪和犯罪人数有所减少。 是 通过开展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活动,使得青少年犯罪人数大大减少。 当前涉罪人数为: 当前犯罪人数为: 通过开展试点工作,未成年人涉罪和犯罪比例 同期相比有所降低。 是 通过开展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活动,使得青少年犯罪人数大大减少。 涉罪比例降低幅度为: 犯罪比例降低幅度为: 以试点工作实践为基础,提出进一步修正、完善和丰富工作目标定位的具体意见。 是 通过开展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活动,使得青少年犯罪人数大大减少。 / 在物质帮扶、技能培养、思想引导、情感交流等方面探索出有效的做法与机制 在物质帮扶方面探索出成型的做法,并形成典型工作案例。 是 召开区重点青少年群体服务管理和预防犯罪工作部署会总结工作经验,形成了经验报告 案例数量为: 4 在技能培养方面探索出成型的做法,并形成典型工作案例。 是 组织志愿者队伍定期走访。 案例数量为: 5 在思想引导和情感交流方面探索出成型的做法,并形成典型工作案例。 是 通过联系大中院校为部分青少年取得联系进行培训。 案例数量为: 2 发挥专门学校 教育作用 发挥专门学校在教育矫治严重不良行为青少年方面的特殊作用 依托专门学校对试点对象开展了有成效的教育、管理、管制工作。 是 “温馨课堂”对闲散青少年进行心理指导。 / 依托专门学校实现了一定数量试点对象的成功矫治。 否 矫治率为: 80% 发挥中职、高职等职业学校的作用 中职、高职等职业学校在校生中的工作对象开展素质教育和矫治工作的情况。 是 联系相关职业学校帮助问题少年继续接受教育。 / 发挥强制性短期矫治机构的作用 有否设立政法机关主办的针对轻微违法犯罪未成年人进行强制性短期矫治的机构;该机构开展教育矫治工作的情况。 否 / 8 (三)留守方向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完成情况 具体做法(典型经验、创新亮点) 相关数据(信息) 以学校和幼儿园为主体,加强校内时间的教育和帮扶 针对保证留守儿童接受义务教育、预防失学等方面,与教育、公安、司法及其他党政部门建立合作机制。 是 建立了由政法委、司法、教育、宣传、公安、劳动、工会、团区委、妇联等部门组成的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领导小组,并根据上级的统一要求,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团区委, 具体负责对这项工作的组织、指导和协调。 / 以学校和幼儿园为主体,开展分层分类的法治教育和自护教育。 是 联合区法院、检察院、教体局开展法制宣传进校园、开学第一课、暑期教育等活动 / 针对家庭困难的留守儿童,组织力量开展帮扶工作。 是 开展“ 温暖冬天, 关爱留守儿童”活动,对困难家庭送温暖等活动。 所开展的教育和帮扶工作对农村留守儿童有一定的覆盖率。 是 通过志愿者队伍对留守儿童进行帮扶和关爱。 覆盖率为: 80% 整合社会资源,加强校外时间的联系和关爱 借助相关成员单位和社会力量,建立常态化结对联系和关爱机制,帮助解决亲情缺失、心理障碍等问题。 是 在全区各机关单位、办事处进行活动动员。 / 所开展的常态化结对联系和关爱工作对留守儿童有一定的覆盖率。 是 通过志愿者队伍对留守儿童进行帮扶和关爱。 覆盖率为: 80% 加强对留守儿童家长的联系和教育,帮助提高家庭教育的能力和水平 能够依托相关力量建立工作机制,利用节假日外出务工人员集中返乡等契机,实现与留守儿童父母的常态化联系或定期联系,加强对父母的责任意识、教育意识的宣传。 是 通过志愿者队伍对留守儿童家长进行定期联系。 / 所开展的联系和宣传教育工作对试点对象有一定的覆盖率。 是 通过志愿者队伍对留守儿童家长进行定期联系。 覆盖率为: 80% (四)服刑方向 9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完成情况 具体做法(典型经验、创新亮点) 相关数据(信息) 通过司法、法院、监狱管理等相关部门力量,有效掌握本籍在外服刑人员的未成年子女基本信息 建立对本籍在本地服刑人员的未成年子女数量和基本信息进行统计的工作机制。 是 建立了由政法委、司法、教育、宣传、公安、劳动、工会、团委、妇联等部门组成的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领导小组,并根据上级的统一要求,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团区委,由团区委具体负责对这项工作的组织、指导和协调。 / 所开展的统计工作对本籍在本地服刑的人员有一定的覆盖率。 是 通过基层司法 部门 登记本地服刑人员档案,了解未成年子女情况并进行帮助 。 覆盖率为: 100% 建立对本籍在外地服刑人员的未成年子女数量和基本信息进行统计的工作机制。 否 / 所开展的统计工作对本籍在外地服刑的人员有一定的覆盖率。 否 覆盖率为: 为家庭特别困难的工作对象提供物质帮扶,解决经济困难 整合党政资源和社会力量,建立对工作对象进行经济救助的工作机制,并定期开展救助活动。 是 对家庭特别困难的给予适当的经济帮助。 / 所开展的经济救助工作对试点对象有一定的覆盖率。 是 对服刑人员子女进行心理疏导和亲情陪伴等活动。 覆盖率为: 80% 组织专业力量,为有心理障碍的工作对象提供心理服务,解决心理问题 整合专业人员和社会力量,建立对工作对象进行心理服务的工作机制,并定期开展服务活动。 是 组织具有专业知识的志愿者对服刑人员子女进行心理疏导。 / 所开展的心理服务工作对试点对象有一定的覆盖率。 是 依托 1235提供 心理咨询 。 覆盖率为: 80% (五)流浪方向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完成情况 具体做法(典型经验、创新亮点) 相关数据(信息) 借助民政部门力量,建立 依托救助管理站、流浪少年儿童救 是 联合救助站对流浪儿童进行帮扶,并建立工作制度。 / 10 集救助、教育和服务于一体的工作模式 助保护中心等机构,探索建立集救助、教育和服务于一体的工作机制。 在救助机构引入社会工作、心理等专业人才,“分层分类”地落实对流浪未成年人的教育和服务等工作。 否 团区委成立 3 类志愿者队伍,一类是照顾流浪儿童生活,一类是来自 12355 的志愿者朋友,负责开导教育流浪儿童,保障其心理健康,另外一类志愿者是联系流浪儿童的流出地,并尽可能送其回家。 / 所开展“分层分类”救助管理工作对需救助的流浪乞讨青少年有一定的覆盖率。 是 联合民政部门、教育部门加强救助力度,使全区更多的青少年能够在适龄阶段接受教育、得到生活保障。 覆盖率为: 90% 借助公安机关和社会各界力量,打击胁迫、诱骗、利用他人乞讨和操纵流浪青少年犯罪的行为 推动建立公安机关与民政部门有效衔接的救助工作机制。 是 联合民政、公安等单位对流浪儿童进行帮扶,并建立工作制度。 / 配合协调公安机关定期或集中开展打击胁迫、诱骗、利用他人乞讨和操纵流浪青少年犯罪等工作。 是 由政法委统一协调指挥,各成员单位协助完成。 / 所开展的打击整治工作对需解救的流浪乞讨青少年有一定的覆盖率。 是 由民政部门牵头,联合各部门完成相应工作。 覆盖率为: 90% 通过共青团组织和社会各界力量,加强教育引导和服务管理,帮助其有效实现“再社会化”;强化监护责任,预防出现再流浪现象 建立流浪未成年人流入地和流出地有效衔接的救助和教育机制。 是 成立志愿者帮扶队伍在火车站、汽车站周边做好救助帮扶工作,及时与上级部门联系,并做好心理安慰及教育。 / 建立民政、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