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讲义_第1页
[精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讲义_第2页
[精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讲义_第3页
[精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讲义_第4页
[精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讲义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北京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 电话传真Email:,张 健,应急体系建设与预案编制,一. 应急体系建设,二. 应急预案编制,三. 应急演习,内容提要,第一部分 应急体系建设,紧急情况 (Emergency,Crisis) 指必须立即采取行动、不容拖延的形势或状况。 1)不确定性(偶然性) 2) 必然性(規律性、人为因素) 3)突发性 4)后果易猝变、激化和放大 5)应急行动的复杂性 通常主要指导致或可能导致重大后果的事故(灾害)或突发事件,什么是应急rescue,应急一般是指针对突发、具有破坏力事件采取预防、响应和恢复的活动与计划。应急工作的主要目标是: 对突发事故灾害做出预警; 控制事故灾害发生与扩大; 开展有效救援,减少损失和迅速组织恢复正常状态。,应急救援的对象 是突发性和后果与影响严重的公共安全事故、灾害与事件。这些事故、灾害或事件主要来源于以下8个公共安全领域: 工业事故 自然灾害 城市生命线 重大工程 公共活动场所 公共交通 公共卫生 人为突发事件,1984年12月3日,美国联合碳化物公司设在印度博帕尔市的农药厂甲基异氰酸酯(MIC)剧毒气体外泄,使2500人死亡,20万人受害,其中5万人双目失明,67万人受到残余毒气的影响。,1986年4月26日凌晨,前苏联乌克兰境内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事故。前后已有近万人死于这起事故,数十万人受到辐射伤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十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数千亿美元。其后患将会影响人类一百年,是已知的世界最大核事故。这次事故在世界上造成的巨大影响,使各国重新考虑核能的安全性并加强了这方面的国际合作。,1976年7月28日凌晨3时42分,河北省冀东地区的唐山、丰南一带突然发生7.8级强地震,新兴的重工业城市唐山蒙受惨重灾难,被夷为一片废墟。,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附近海域发生里氏8.7级地震,继而引发印度洋海啸,波及多个国家,遇难者人数约22万人。,三峡左岸大坝全景图,有反弹道导弹防御系统和大气层内的立体拦截体系两道“天网”保护的三峡大坝犹如铜墙铁壁。,日本兵库县尼崎市25日上午发生的火车出轨惨剧,28日结束搜救工作,今天由于一名女性重伤者不治死亡,使得罹难者增至107人。,5月9日,刚果(金)政府宣布了一桩离奇的特大空难:一架俄罗斯制造的运输机8日晚在数千米高空飞行途中,机舱的一扇门意外开启,近百名搭乘该运输机的刚果(金)军民被吸引舱外,悉数丧生,抗击非典,数千商人被抢、被杀。其中华人的产业及人身安全受到首当其冲的侵犯,许多华人妇女在骚乱中被有预谋地强暴,他们的家园被抢砸成了废墟。 令人发指的极端暴行,1998年5月中旬在雅加达,应急救援的基本任务 1、立即组织营救受害人员、组织撤离或者采取其他措施保护危害区域内的其他人员(首要任务、降低伤亡损失的关键) 2、迅速控制事态,并对事故造成的危害 进行检测、监测,测定事故的危害区域、危害性质及危害程度。(重要优先任务) 3、消除危害后果,做好现场恢复。 4、查清事故原因,评价危害程度。,事故应急救援的要求,迅速:快速的应急相应机制、迅速准确地传递事故信息、迅速召集应急资源( 人员、设备、物资等)、迅速建立统一指挥与协调系统。 准确:有相应的应急决策机制、正确预测事故的发展趋势、准确进行救援行动和战术决策。 有效:应急救援行动的有效性。队伍、设备、物资、预案、外部增援的充分性,应急管理(Emergency management) 如何应对紧急情况,应急管理工作是一个长期而持续的过程,公共安全,城市公共安全管理系统与应急支持系统构成,应急救援体系的发展及现状,应急救援体系是现代工业化发展的必然产物20世纪70年代以前:各自为战、功能单一、缺乏协调、应急能力弱20世纪70年代以后:工业发达国家安全事故和灾害的发生频度、危害程度的加剧,认识上的提高,成为整个国家危急处理的重要组成部分。20世纪90年代至今:随着人类对生存环境的再认识,人们从系统论的观点认识应急救援。成为维护社会稳定、保障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维持国家管理正常运行的重要支撑体系之一。提升灾害管理机构地位,由主要防范应对自然灾害向综合减灾和应急管理转变.,初期应急救援,标准化应急管理体系SEMS,完善的应急救援系统,世界上主要发达国家的应急救援体系,美国:国土安全部前身为联邦紧急管理署 FEMA 独立直接向总统负责,全面负责事关国家安全 的应急事 务。 其下设国家应急反应队,联邦和各州均设有应急救援委员 会。俄罗斯:联邦紧急事务部 直接向总统负责,负责全联邦应急救援统一指挥和协调。 以中心城市为依托,下设9个区域性中心,负责89个州的救 灾工作。各区域和州设有指挥控制中心。 日本:在内阁设立危机管理监国土厅“中央防灾会议” 由首相担任会长,负责管理全国的综合减灾工作。 负责应 对全国的自然灾害,并新增设了一名负责防灾工作的大 臣。 英国:设立非军事意外事件秘书处,我国应急救援体系现状,我国应急救援体系正处于建立和发展阶段,目前担任此项工作任务的主要是各级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如安全生产监督部门和各专业应急救援队伍,由于相对于发达国家起步较晚,尚待进一步加强与完善统一指挥和协调: 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办公室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总局、国家煤矿安全监督局 应急救援机构和队伍: 公安消防、核事故、森林火灾、海上搜救、矿山、化学事故、铁路事故、民航应急救援体系,(一)公安消防(二)核事故(三)森林火灾(四) 海上搜救(五)矿山事故(六)化学事故(七) 铁路事故(八) 民航,我国现有重大事故救援体系,特点是:部队建制、地方事权,分布点密,昼夜备勤,反应迅速,专业性强。全国约有12万消防官兵、2600个消防中队,特勤消防共47个大队和279个中队。由各级公安部门的消防局负责调动和领导,跨省行动由公安部负责协调,(一)公安消防(二)核事故(三)森林火灾(四) 海上搜救(五)矿山事故(六)化学事故(七) 铁路事故(八) 民航,我国已有重大事故救援体系,三级管理体系:国家核事故应急协调委员会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省核事故应急委员会核电厂营运单位应急指挥部四级响应:应急待命、厂房应急、厂区应急、厂外应急,(一)公安消防(二)核事故(三)森林火灾(四) 海上搜救(五)矿山事故(六)化学事故(七) 铁路事故(八) 民航,我国已有重大事故救援体系,按国家、省、市、县分层次组建国家林业局防火办省、市、县设森林防火指挥部(林业局)武警森林部队(近20000人,7个总队,接受 武警森林部队指挥部和国家林 业局双重领导)。省、市森林消防队伍 (经费由当地政府承担),(一)公安消防(二)核事故(三)森林火灾(四) 海上搜救(五)矿山事故(六)化学事故(七) 铁路事故(八) 民航,我国已有重大事故救援体系,特点是:全天候值班待命中国海上搜救中心(交通部海事局)受国务院、军委的领导沿海十一省级搜救中心,下设搜救分中心长江搜救中心专业救援力量:北海、东海、南海三大救助局 (经费由国家承担),(一)公安消防(二)核事故(三)森林火灾(四) 海上搜救(五)矿山事故(六)化学事故(七) 铁路事故(八) 民航,我国已有重大事故救援体系,国家矿山应急救援委员会(在国家安全生产 监督总局领导下负责指导、组织、协调应急救援工作)国家矿山救援指挥中心应急队伍:救护队(区域矿山救护队、重点 矿山救护队、矿山救护队) 医疗队(国家矿山医疗救护中、 区域和重点医疗救护中心、企业 医疗救护站)拟在全国建立13个区域矿山救援基地(3个非煤救援基地在建),(一)公安消防(二)核事故(三)森林火灾(四) 海上搜救(五)矿山事故(六)化学事故(七) 铁路事故(八) 民航,我国现有重大事故专业救援体系,以开展人员医疗救治工作为主依托于化工企业职业病防院的八个区域抢救中心(吉林、沈阳、大连、济南、青岛、上海、株洲、天津等城市),约150多人。,(一)公安消防(二)核事故(三)森林火灾(四) 海上搜救(五)矿山事故(六)化学事故(七) 铁路事故(八) 民航,我国已有重大事故救援体系,由各铁路局应急救援机构承担救援人员约4千多人,救援列车170余列,轨道起重机约200台。,(一)公安消防(二)核事故(三)森林火灾(四) 海上搜救(五)矿山事故(六)化学事故(七) 铁路事故(八) 民航,我国已有重大事故救援体系,主要集中在各民用机场,多以消防队形式存在公安警察2500多人,空中警察和消防人员各约2000人,医务人员1400多人,机场专用消防车120多辆,机场辅助消防车60多辆。,(1)观念的陈旧落后,没有真正落实“以人为本”的思想(11.24) (2)部门特色明显,应急指挥职能交叉(12.23) (3)应急管理薄弱,应急反应迟缓 (4)应急装备数量不足和落后,救援能力差 (5)应急法制基础不健全 (6)应急预案操作性差 (7)公众应急意识和安全知识的严重缺乏(如广东汕头火灾) (8) 重大危险源监控体系,尤其是宏观监控管理的目标、对象不清,应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必须具有坚实的法律保障;实行政府集中领导、统一指挥的基本原则;增大应急体系建设的整体投入;确保应急救援在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不可替代的位置;应急体系标准化、国际化;重要基础是全社会总动员。,目前我国重大事故应急救援工作面临的形势和基本要求,安全生产将成为中国的一项基本国策,纳入国家社会的总体发展规划中,目前正在建设国家安全生产应急救援指挥中心 6个区域、6大应急救援基地,国家生产安全应急救援体系定位于国家危机管理的重要支撑和总体应急救援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综合管理全国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工作,应急救援体系的建立,设计原则 顶层设计统筹规划资源共享平战结合分级负责,标准化应急救援体系(4X4),法律基础,组织体制,运行机制,保障系统,重大事故标准应急救援体系(SEMS)构成,标准化应急救援体系(4X4),法律基础,组织体制,运行机制,保障系统,重大事故标准应急救援体系(SEMS)构成,维持应急日常管理的负责部门与应急有关的各类组织机构负责救援的场内场外指挥专业和志愿人员队伍,标准化应急救援体系(4X4),法律基础,运行机制,运行机制,保障系统,重大事故标准应急救援体系(SEMS)构成,统一指挥是应急救援的最基本原则,可分为集中指挥与现场指挥 分级响应是扩大或提高应急级别的主要依据 属地为主强调以现场应急和现场指挥为主的原则 公众动员是整个应急体系的基础,标准化应急救援体系(4X4),法律基础,重大事故标准应急救援体系(SEMS)构成,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气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76号 )北京市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京政字(2004)32号化学事故应急救援管理办法 (1994年8月19日化工部颁布实施),标准化应急救援体系(4X4),保障系统,重大事故标准应急救援体系(SEMS)构成,信息与通讯平台是应急体系最重要的基础建设 要求快速、顺畅、准确地预警、报警、发出警报、报告和指挥 物资装备:充足、快速、及时 专业队伍、志愿人员、其他有关人员 财务经费:建立专项资金,关于安全文化,安全文化,就是保护人的健康,珍惜人的生命,实现人的价值的文化。安全价值观和安全行为准则的总和构成了安全文化。安全价值观是指安全文化的深层结构;安全行为准则是指安全文化的表层结构。企业安全文化是指人的安全意识、安全知识、安全习惯、职业道德、安全价值观念的反映。安全文化是企业整体文化的一部分,也是企业生产、安全管理现代化的主要特征之一。,第二部分 预案编制,什么是应急预案 应急预案又称应急计划,是针对可能的重大事故(件)或灾害,为保证迅速、有序、有效地开展应急与救援行动、降低事故损失而预先制定的有关计划或方案。,应急预案的基本概念 应急预案是针对可能的重大事故或灾害,为保证迅速、有序、有效地开展应急救援行动、尽可能地降低事故导致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和环境破坏,在事故后果和应急能力分析的基础上,预先制定的有关计划或方案,包括在应急准备、应急行动和现场恢复等方面所做的具体安排。 应急预案有着多种不同称呼: Emergency plan, Emergency management plan, Emergency response plan 应急预案,应急处理预案,应急处置预案,应急救援预案。,1.为什么要编制应急预案(地位和作用),有利于做出及时、有效、有序的应急响应,降低事故损失;有利于应急准备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成为各类事故的应急基础;提高风险意识,促进安全生产工作;,重特大事故的惨重教训;,“预防为主”方针的要求;,法律法规的要求。,我国各类事故概况,应急,风险(R) = 可能性(F) 严重度(C),应急预案编制的法律法规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17条: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具有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的职责;第33条:生产经营单位对重大危险源应当制定应急救援预案,并告知从业人员和相关人员在紧急情况下应当采取的相应措施。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将本单位重大危险源及有关安全措施、应急措施报有关地方人民政府负责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的部门和有关部门备案。第68条:“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有关部门制定本行政区域内特大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建立应急救援体系。”,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第49条: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负责危险化学品安全监督管理综合工作的部门会同同级有关部门制定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第50条:危险化学品单位应当制定本单位事故应急救援预案,配备应急救援人员和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和设备,并定期组织演练。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预救援预案应当报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负责化学品安全监督管理综合工作的部门备案。,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国务院302令)第7条:市(地、州),县(市、区)人民政府必须制定本地区特大安全事故应急处理预案。国务院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第31条: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制定特种设备的事故应急措施和救援预案。,国务院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规定:“从事使用高毒物品作业的用人单位,应当配备应急救援人员和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设备,制定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并根据实际情况变化对应急预案适时进行修订,定期组织演练。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和演练记录应当报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公安部门备案。”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建立、健全职业病危害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规定:“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应当制定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定期组织消防演练。紧急状态法,2.应急预案的分类,(3)按灾害种类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突发卫生事件突发社会事件,(1)按行政区域分国家预案省预案市预案企业预案(2)按责任主体分政府预案企业预案,2.应急预案的分类(续),(4)按功能类别综合预案专项预案现场预案临时单项预案,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 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修订印发北京市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的通知 北京市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 北京市危险化学品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北京制定防治非典应急预案 东至县重特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宣武交通支队处置各类突发偶发事件应急工作预案 宣武区防汛救灾应急预案 宣武区重大突发危机事件应急预案 宣武区重大疫情和中毒事故应急处理预案 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 应急预案,3.应急预案的核心内容和要素,应急预案的核心要素,本地区潜在重大危险情况(数量、种类及分布)等;以往灾难事故的发生情况;地质、气象、水文等不利的自然条件(如地震、洪水、台风等)对本地区重大危险源构成的严重威胁;周边地区重大危险对本地区的可能影响;行政区域划分及工业区等功能区布置情况;本地区以及国家和上级机构已制定的应急预案的情况;国家及地方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重点突出,反映本地区的重大事故风险;共性与个性的结合;避免预案相互孤立、交叉和矛盾。,4.预案策划时应考虑的因素,五个步骤:成立预案编制小组;指定小组领导,制定编制计划,划分工作组危险分析和应急能力评估;编制应急预案;应急预案的评审与发布;应急预案的实施。,5.编制过程,6.预案的基本结构,由最高职位负责人签署,可援引国家、地方相应法规依据和授权规定,宣布预案生效。其目的是要明确实施应急预案的合法授权,保证应急预案的权威性和强制性。在预案发布令中,最高职位负责人应表明其对应急工作的支持,并督促各部门完善部门准操作程序,做好各项应急准备工作。,由各部门及其负责人的签名,表明其对应急预案编制的参与和对有效实施应急预案所规定的职责的承诺。,体现优先原则:如保护人员安全优先,防止和控制事故蔓延优先,保护环境优先。以及预防为主、常备不懈、高效协调以及持续改进的思想。列出应急预案所针对的事故(或紧急情况)类型、适用的范围和救援目标。,简要列出危险分析的结果以及当地的地理、气象、人文等有关信息。主要危险物质的种类、数量及特性,包括量大或使用范围广的危险物质;重大危险源的数量及分布;工艺危险性分析;危险物质运输路线分布;潜在的重大事故类型、影响区域及后果;区域分布、人口、地形地貌、河流、交通干道等;常年季节性的风向、风速、气温、雨量及其他可能对事故造成影响的气象条件;重要保护目标的划分与分布情况。有关危险分析的详细情况可提供相应的附件。,1.对应急资源管理、调度、经费保障、政策等方面作出相应的规定2.描述可用的应急资源情况及其来源的总体情况,包括:应急力量的组成、各自的应急能力及分布情况;各种重要应急设备、物资的准备情况;上级救援机构或邻域可用的应急资源。有关应急资源的详细情况可提供相应的附件。,领导和管理机构 负责维护应急救援体系正常运转的部门,全面负责应急工作的监督管理。应急中心: 迅速获取、显示、分析、预测、传递有关信息,提供通讯联络手段,统一调配应急资源。是调度指挥、网络与通讯、监控、数据、信息发布的集合体。应急总指挥和副总指挥 各应急有关部门,规定相应的内容、方式、频次、效果评估及其负责部门等,公众教育:潜在重大危险、事故的性质与危害;事故警报与公告的含义;疏散路线和程序;自救与互救基本知识,简易消毒方法等;在污染区行动时必须遵守的规则。应急训练:基础培训、专业训练、战术训练等。应急演习:形式:桌面演习,实战模拟演习。 规模:单项演习、组合演习、全面演习 应充分发挥志愿者队伍和社会力量在人员救助、协助发出警报、疏散安置、维护秩序、物资运输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列出有关正式助协议,明确可提供的互助力量(消防、医疗、检测)、物资、设备、技术等及其联络方式。,明确预案的制定、修改、更新、审查、批准的规定与程序;建立预案的修改记录,包括修改日期、已修改的页码、签名等;建立预案的发放登记记录;,应急功能设置,接警与通知指挥与控制警报和紧急公告通讯事态监测与评估警戒与治安人群疏散人群安置医疗与卫生公共关系应急人员安全消防和抢险泄漏物控制 现场恢复,针对每一应急功能,明确:负责部门和支持部门;目标和任务要求;所针对的形势和可能的意外情况;行动程序;资源。,应急功能设置,接警与通知指挥与控制警报和紧急公告通讯事态监测与评估警戒与治安人群疏散人群安置医疗与卫生公共关系应急人员安全消防和抢险泄漏物控制 现场恢复,建立接警和事故通报程序(1)24小时报警(应急响应)电话(2)准确接警 可预先设计和准备事故基本信息表,以快速获取所需的事故信息,明确事故地点、类型、涉及的危险物质、伤亡情况、范围和事态控制情况等;(3)初始启动 将事故信息迅速通报给有关人员、当地及上级有关应急部门、政府机构、相邻地区等。 列出所有通知对象的电话清单或无线频率,接警与通知指挥与控制警报和紧急公告通讯事态监测与评估警戒与治安人群疏散人群安置医疗与卫生公共关系应急人员安全消防和抢险泄漏物控制 现场恢复,日期和时间; 接收人员的姓名; 现场联系人姓名和电话;事故发生时间,位置(部位);事故类型(例如,泄漏、爆炸、火灾);对健康可能的影响/紧急医疗信息;伤亡人数及发生位置;现场援救情况?是否需要援救?现场人员及周围人口; 泄漏物质的名称或危险物品名号,并尽可能提供下列内容: 是否可以获得材料安全数据说明书(MSDS); 载货清单、运输发货运单; 托运人、制造商是谁; 容器类型(例如,卡车、机动轨道车、管道、圆筒); 标志、标签信息。 物质的特性(例如,颜色、气味、物理影响); 物质目前的物理状态(例如,气态、液态、固态); 可能泄漏的物质总量; 区域内其他的危险物质; 已泄漏出的量/泄漏的持续时间; 是否已经大量地进入了大气、附近的水源、下水道、或土壤 泄漏是否发生在一个受限空间; 蒸气团或烟雾的移动方向、高度、颜色、气味; 气象条件(风向、风速、反风); 对污染物扩散有重要影响的当地地形条件。,接警与通知指挥与控制警报和紧急公告通讯事态监测与评估警戒与治安人群疏散人群安置医疗与卫生公共关系应急人员安全消防和抢险泄漏物控制 现场恢复,现场指挥部和指挥系统的建立程序;事态评估与应急决策的程序;现场指挥与应急中心指挥的衔接;针对事故的严重程度确定响应级别。,事故总指挥,安全,信息,联络,行动部,策划部,后勤部,资金/行政部,现场指挥系统的构成,接警与通知指挥与控制警报和紧急公告通讯事态监测与评估警戒与治安人群疏散人群安置医疗与卫生公共关系应急人员安全消防和抢险泄漏物控制 现场恢复,不同的响应级别应规定:事故的通知范围应急中心的启动程度应急资源调集规模疏散的范围应急总指挥的职位等。,紧急情况分级:(1)一级紧急情况通常是必须利用城市所有有关部门及一切资源的紧急情况,宣布进入紧急状态。(2)二级紧急情况 需要两个或更多的政府部门协同响应的紧急情况(3)三级紧急情况能被一个部门正常可利用的资源处理的紧急情况,接警与通知指挥与控制警报和紧急公告通讯事态监测与评估警戒与治安人群疏散人群安置医疗与卫生公共关系应急人员安全消防和抢险泄漏物控制 现场恢复,谁有权、什么情况,启动警报系统可用和备用的警报装置的类型和位置、覆盖的地理区域。各种警报信号的不同含义规定;如何发出警报;紧急公告的发出途径,包括与广电、媒体的协调;特殊情况考虑:,警报盲区或某些人置之不理有特殊需要的人群及特殊地点。可能遭受事故影响的城市相邻地区。除了警报器和紧急广播系统外,使用机动方式(如广播车,警笛)协助发出警报或挨家挨户通报的情况。,接警与通知指挥与控制警报和紧急公告通讯事态监测与评估警戒与治安人群疏散人群安置医疗与卫生公共关系应急人员安全消防和抢险泄漏物控制 现场恢复,为保证紧急公告发布的迅速准确,应预先准备多个填空式的紧急广播公告样本,例如:事故基本信息和防护措施公告,可要求市民保持镇定、采取有关的自我保护的措施、或等待进一步的消息和指令。疏散公告,包括疏散的时间、范围、路线、交通工具、集合地点等。紧急状态解除公告.,接警与通知指挥与控制警报和紧急公告通讯事态监测与评估警戒与治安人群疏散人群安置医疗与卫生公共关系应急人员安全消防和抢险泄漏物控制 现场恢复,主要通讯手段事故现场内外部门间通讯程序的建立如何保障通讯畅通,备用通讯手段;,现场指挥部,应急中心,各救援组织,新闻媒体,医院,政府,外援机构,接警与通知指挥与控制警报和紧急公告通讯事态监测与评估警戒与治安人群疏散人群安置医疗与卫生公共关系应急人员安全消防和抢险泄漏物控制 现场恢复,监测内容监测和评估结果的报告程序;监测点的设置及现场工作程序;监测仪器设备及监测方法;实验室化验及检验支持。,可能的监测:危险物质性质泄漏、溢出等事故规模、浓度和扩散范围的监测,确定事故影响边界;气象条件的实时监测和预测;对食物、饮用水、卫生以及水体、土壤、农作物等污染的监测;爆炸危险性和受损建筑垮塌危险性监测;对可能的二次反应有害物的监测;污染物质滞留区的检测。,接警与通知指挥与控制警报和紧急公告通讯事态监测与评估警戒与治安人群疏散人群安置医疗与卫生公共关系应急人员安全消防和抢险泄漏物控制 现场恢复,主要任务:实施交通管制,对危害区外围的交通路口实施定向、定时封锁,严格控制进出事故现场的人员,保证与现场应急无关的人员不得进入事故危险区,避免出现意外的人员伤亡或引起现场的混乱;指挥、调度撤出危害区的人员和使车辆顺利通过通道;指引不熟悉地形和道路情况的应急车辆进入现场,及时疏通交通堵塞;维护撤离区和人员安置区场所的社会治安工作,保卫撤离区内和各封锁路口附近的重要目标和财产安全,打击各种犯罪分子;除上述职责以外,警戒人员还应该协助发出警报、现场紧急疏散、人员清点、传达紧急信息、执行指挥机构的通告、协助事故调查等。,接警与通知指挥与控制警报和紧急公告通讯事态监测与评估警戒与治安人群疏散人群安置医疗与卫生公共关系应急人员安全消防和抢险泄漏物控制 现场恢复,针对不同的疏散规模或现场紧急情况的严重程度,明确谁有权发布疏散命令;明确需要进行人群疏散可能紧急情况;预防性疏散,列举有可能需要疏散的地区;对疏散人群数量、所需的警报时间、疏散时间、距离以及可用的疏散时间的估测程序;对疏散路线、交通工具、搭乘点、目的地(及备用方案)所作的安排;对疏散人群的交通控制、引导、自身防护措施、治安、道路安全等所作的安排;对需要特殊援助的群体的考虑;对人群疏散行动进行跟踪、记录,接警与通知指挥与控制警报和紧急公告通讯事态监测与评估警戒与治安人群疏散人群安置医疗与卫生公共关系应急人员安全消防和抢险泄漏物控制 现场恢复,紧急疏散注意事项1.迅速判明方向和安全区;2.做好个体防护,开展互助互救工作;3.明确专人引导和护送疏散人群到安全区,并在疏散路线上设立哨位和风向标志,指明方向;4. 人员登记,查清事故区域的人员是否全部撤出。,接警与通知指挥与控制警报和紧急公告通讯事态监测与评估警戒与治安人群疏散人群安置医疗与卫生公共关系应急人员安全消防和抢险泄漏物控制 现场恢复,什么条件下需要启用临时安置场所;可用的临时安置场所;临时安置场所的管理和运转负责部门;临时安置场所的食品、水、电力供应医疗、消毒、卫生、治安、人员登记等的安排;需要进行安置的人群的数量估测程序;特殊人群照顾安全等;临时安置场所与应急中心、公共信息等组织的通讯保障;规定每个临时安置设立清晰、可识别的标志和符号。,接警与通知指挥与控制警报和紧急公告通讯事态监测与评估警戒与治安人群疏散人群安置医疗与卫生公共关系应急人员安全消防和抢险泄漏物控制 现场恢复,急救资源,如急救中心,救护车和现场急救人员的数量;医疗资源,如医院、职业中毒治疗医院及烧伤等专科医院;特殊抢救药品、医疗器械、消毒、解毒药品等;与上级及外部医疗机构的联系与协调;急救和医疗人员掌握正确消毒和治疗的方法的培训安排;建立现场急救站的程序;对受伤人员进行分类急救、运送和转送医院的标准操作程序;对危险性化学品或者感染性疾病受害者隔离、消毒和治疗程序;死亡原因确认、身份识别;记录汇总伤亡情况,协助公共信息机构发布;,接警与通知指挥与控制警报和紧急公告通讯事态监测与评估警戒与治安人群疏散人群安置医疗与卫生公共关系应急人员安全消防和抢险泄漏物控制 现场恢复,信息发布的审核和批准程序,保证发布信息的统一性,避免出现矛盾信息;指定新闻发言人,适时举行新闻发表会,准确发布事故信息,澄清事故传言;为公众了解事故信息、防护措施以及查找亲人下落等有关咨询提供服务安排;接待、安抚死者及受伤人员的家属。,接警与通知指挥与控制警报和紧急公告通讯事态监测与评估警戒与治安人群疏散人群安置医疗与卫生公共关系应急人员安全消防和抢险泄漏物控制 现场恢复,2002年ILO安全卫生日主题“关注应急人员的安全”,接警与通知指挥与控制警报和紧急公告通讯事态监测与评估警戒与治安人群疏散人群安置医疗与卫生公共关系应急人员安全消防和抢险泄漏物控制 现场恢复,应急队伍或应急人员进入和离开现场的程序;包括向现场总指挥报告、有关培训确认等。行动计划的安全审查程序;现场行动的安全监测;行动人员通讯故障的联络规定;根据事故的性质,确定个体防护等级,合理配备个人防护设备。在收集到事故现场更多的信息后,重新评估所需的个体防护设备。应急人员和设备消毒设施及程序。对应急人员有关保证自身安全的培训安排。,接警与通知指挥与控制警报和紧急公告通讯事态监测与评估警戒与治安人群疏散人群安置医疗与卫生公共关系应急人员安全消防和抢险泄漏物控制 现场恢复,消防与抢险的指挥与协调;消防力量分布情况;消防车、供水方案或灭火剂的准备;可能的重大事故地点的消防供水及消防设施情况针对可能事故的性质,所采取的扑救对策和方案;堵漏设备、器材及堵漏程序和方案;破拆、起重(吊)、推土等大型设备的准备。,接警与通知指挥与控制警报和紧急公告通讯事态监测与评估警戒与治安人群疏散人群安置医疗与卫生公共关系应急人员安全消防和抢险泄漏物控制 现场恢复,火源控制措施(若可能形成易爆混合气体)泄漏源控制措施工艺控制(关闭阀门、局部循环、改走副线等)堵漏(可接近性、大小、压力、物质特性)泄漏物控制措施围堤堵截稀释与覆盖用泵或吸附材料收容明确可用的收容装备(泵、容器、吸附材料等)、洗消设备(包括喷雾洒水车辆)及洗消物资,建立洗消物资供应企业的供应情况和通讯名录。,接警与通知指挥与控制警报和紧急公告通讯事态监测与评估警戒与治安人群疏散人群安置医疗与卫生公共关系应急人员安全消防和抢险泄漏物控制 现场恢复,将事故现场恢复至一相对稳定、安全的基本状态。应避免现场恢复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危险,并为长期恢复提供指导和建议。撤点、撤离和交接程序;宣布应急结束的程序;现场清理和公共设施的基本恢复;重新进入和人群返回的程序;受影响区域的连续检测;事故调查与损失评估。,特殊风险,特殊风险是针对处置手段特殊,需要对其应急功能(行动)作出特殊安排的重大事故风险。,识别评价对公共安全威胁的最大特定风险。 (如洪水、地震、危险化学品、矿山、大面积停电等)按应急的四个主要过程描述应急活动: 准备阶段,初级响应,扩大应急,应急恢复。按相关部门在应急过程中承担的主要功能,明确其职责: 指挥、运行、技术支持、后勤保障、财务行政,标准操作程序(SOP)(1)相应的责任部门组织编制,预案管理部门组织评审并备案;(2)内容包括程序的目的、执行主体、时间、地点、 任务、步骤和方式,以及所需的检查表和附图表。(3)采用统一格式,语言简洁明了;(4)描述应急准备、初期响应、扩大应急和应急恢复四阶段中规定的各项任务;(5)与应急预案和各部门的职责和任务协调一致;(6)规定保存执行程序时的记录及样式和期限。,部门标准化操作程序(SOPS)结构1.机构人员2.职责和任务3.技术装备和能力4.行动检查表,责任行动记录,应急准备初级响应扩大应急应急恢复,共用检查表分类检查表,支持附件:(1)危险分析附件(2)通讯联络附件(3)法律法规附件(4)应急资源附件(5)教育、培训、训练和演习附件(6)技术支持附件(7)协议附件(8)其他支持附件,重大事故灾害类型及影响范围;重大危险源登记表与分布;重要防护目标一览表与分布;事故后果预测与评估;其他危险分析资料等。,应急机构、人员专家名录广电、新闻媒体;周边地区应急机构上级部门应急服务、物资供应单位名录,城市专兼职消防力量分布;医疗救护机构分布及医疗救护能力信息;消防、应急设施设备、物资、数量、联络方式及储存地点通讯系统;警报系统分布及覆盖范围;避难及被疏散人员安置场所分布等。,应急信息管理系统;应急决策支持系统;危险化学品数据库;事故案例库;急救手册;其他技术支持附件。,7.预案的评审,评审周期评审准则评审类型评审检查表,1定期评审和修订。(如一年)2不定期评审和修订。培训和演习中发现的问题重大事故灾害的应急经验与教训国家或地方有关应急法规发生变化本地区(单位)或周边危险源及环境的变化。,评审周期,兼容性,符合性,实用性,功能(职能)完整,应急过程完整,通讯信息准确,职责描述准确,适应危险性质及种类准确,易于查询,语言简洁,通俗易懂,层次及结构清晰,符合实际和法规标准要求,与有关预案一致或兼容,可操作性或实用性,评审准则,完整性,准确性,可读性,评审准则,适应范围完整,评审类型,A 基本预案评审 A1预案发布 A2应急组织机构署名 A3术语与定义 A4相关法律法规 A5方针与原则 A6危险分析 A7应急资源 A8机构与职责 A9教育、培训与演练 A10与其他应急预案关系 A11互助协议 A12预案管理B 应急功能设置评审 B1接警与通知 B2指挥与控制 B3警报和紧急公告,评审项目(共31项),B4通讯 B5事态监测与评估 B6警戒与管制 B7人群疏散 B8人群安置 B9医疗与卫生 B10公共关系 B11应急人员安全 B12消防和抢险 B13泄漏物控制 B14现场恢复C 特殊风险管理 C1特殊风险 C2特殊风险应急功能设置D 标准操作程序 D1标准操作程序编制 D2标准操作程序格式 D3标准操作程序内容,将31项评审项目进一步分解,以检查表方式共列出158个二级评审指标,形成应急预案检查表。,评审检查表,采取文件评审与现场抽样检验相结合的形式,逐条判断二级评审指标的符合程度。 指标符合程度分为: “Y”,基本符合; “P”,部分符合; “N”,不符合; “N/A”,不适用。,第三部分 应急演习,应急演习的必要性,演习是检验、评价和保持应急能力的一个重要手段。可在事故真正发生前暴露预案和程序的缺陷;发现应急资源的不足(包括人力和设备等);提高应急人员的熟练程度和技术水平;进一步明确各自的岗位与职责;改善各应急部门、机构、人员之间的协调;提高整体应急反应能力;增强应对突发重大事故救援的信心和提高社会应急意识。,应急演习类型,桌面演习 功能演习 全面演习,1、桌面演习,目的:没有时间压力情况下明确相互协作和职责划分问题,锻炼演习人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现和解决预案和程序中的问题,取得一些有建设性的讨论结果;功能性演习和全面演习的基础。形式通常在会议室举行;由应急组织的代表或关键岗位人员参加;按照应急预案和标准行动程序,讨论所应急采取的应急行动;讨论问题不受时间限制;采取口头评论形式,并形成书面总结和改进建议。主要特点:是口头“走一遍”应急响应的场景,成本低,图片模型文字说明,桌面演习场景与道具,2、功能演习,功能演习是指针对某项应急响应功能或其中某些应急响应行动举行的演练活动。分为单项演习和组合演习。目的:是为了熟练和检验某些基本操作或 完成某些特定任务所需的技术和实战能力。单项演习:通讯联络、通知、报告程序;资源调配,人员、装备及物资器材(装车)到位;化学监测与侦察;现场警戒;人群疏散;医疗救护;洗消去污;消防行动;公共信息传播等。组合演习:可将具有较紧密联系的多个应急功能或任务组合在一起进行演习,以加强各应急救援组织之间的配合和协调性。如:化学监测、侦察与消毒去污之间的配合; 警报、紧急公告、公众疏散与医疗、药品发放; 扑灭火灾、堵漏、工艺处理的相互配合等。,全面演习针对应急预案中全部或大部分应急响应功能开展演练。全面演练一般要求持续几个小时,采取交互式方式进行,演练过程要求尽量真实,调用更多的应急人员和资源,来开展实战性演练,以检验相互协调的总体反应和应急能力。,3、全面演习,参与部门多,使用道具齐全,全面演习,象真实事故一样,应急预案、程序的制定及有关应急准备工作的进展情况。所面临的风险性质和大小。演习成本及资金筹措状况。关键部门对应急演习工作的态度。应急组织投入的资源状况。国家及地方的有关应急演习的规定。,选择演练类型应考虑的因素,无论选择何种演练方法,应急演练方案必须与重大事故应急管理的需求和资源条件相适应。,循环往复,参演人员,演习人员控制人员模拟人员评价人员观摩人员,根据模拟场景和紧急情况作出反应执行具体应急任务如抢救伤员或被困人员保护财产或公众健康获取或管理资源与其他应急人员共同控制事态尽可能按真实事件一样决策或响应应熟悉应急响应体系和所承担的任务及行动程序,参演人员,演习人员控制人员模拟人员评价人员观摩人员,控制人员是指根据演习情景,控制应急演习进展的人员。,确保演习充分和演习进度;确保演习既具有一定的工作量,又富有一定的挑战性;解答演习人员的疑问,解决演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保障演习过程的安全。,参演人员,演习人员控制人员模拟人员评价人员观摩人员,模拟事故的发生过程,如释放烟雾、模拟气象条件、模拟泄漏等。模拟受害或受影响人员。扮演、替代某些未能参加演习的部门。由于各方面的原因,这些机构或部门并不参与此次演习;,参演人员,演习人员控制人员模拟人员评价人员观摩人员,观察重点演习要素并收集资料记录事件、时间、地点详细演习经过观察行动人员的表现并记录在不干扰参演人员工作的情况下,协助控制人员确保演练按计划进行 根据观察,总结演习结果并出具演习报告,参演人员,演习人员控制人员模拟人员评价人员观摩人员,有关部门外部机构旁观演练过程的观众,应急演习过程,策划与准备 演习实施 演习总结,成立演习策划小组确定演习日期确定演习任务和参与范围编写演习方案确定演习现场规则准备分发工作文件指定和培训评价人员安排后勤工作讲解演习方案与演习活动,1、策划与准备,确定演习任务与范围,需求分析确定应急演习的一组重点内容;确定参与部门范围,进行职责分配(签定协议),A类1:应急动员2:指挥和控制3:事态评估4:资源管理5:通讯6:应急设施、装备与显装置7:警报与紧急公告8:公共信息,B类9:公众保护措施10:应急人员安全11:交通管制12:人员登记、隔离与去污13:人群安置14:紧急医疗服务C类15:24小时不间断应急16:增援(国家、省及其他地区)17:事故控制与现场恢复18:文件化与调查,A类目标:目标18,是演习核心目标,反映城市有效应对重大事故所必需的应急准备能力。所有承担相应职责组织都应参加该类目标(两)年一次的全面演习。B类目标:目标914,反映城市重大事故应急响应能力,(两)年一次的全面演习应有部分组织进行该类目标演习。B类与A类不同点在于所有应急组织都应在每二年一次的演习中演习A类目标,而B类目标要求每六年进行一次所有有关组织参加的演习即可。C类目标:目标1518,反映城市应对重大突发事故的应急准备能力。承担相应职责的应急组织应当至少每六年演习一次。,演习目标(任务)分类及频次,编写演习方案,演习计划情景说明书 序列情景事件总清单评价计划演习控制指南演习人员手册通讯录等。 演习方案的编写应以演习情景设计为基础。,情景设计是针对假想事故的发展过程,设计出一系列的情景事件,目的是通过引入这些需要应急组织作出相应响应行动的事件,保证演习不断进行,从而全面检验所确定的演习目标。 情景事件主要通过发布控制消息来通知演习人员。 消息的类别:演习前预先准备的消息;以及演习过程中自然产生的消息,由控制人员、模拟人员根据需要产生,以引导演习人员作出正确的回应。 消息的内容:消息来源、传递方式、内容、接收方、传递时间等 传递方式:电话、无线通信、传真、手工传递或口头传达等,2名XYZ厂工人中午休息后,返回工厂重新工作,任务是将无水氟化氢(AHF)从铁路槽车中转移到15000加仑的户外储罐中。由于他们离开后,无人看管还在工作状态的输送泵,结果因自动截流阀故障,导致1000加仑的无水氟化氢泄漏。液态无水氟化氢汇集后蒸发,这2名工人立即因吸入蒸气导致呼吸系统严重受伤,虽然1名工人立即晕倒,但另1名工人成功按响报警器,通知管理员发生了紧急情况。 管理员驱车前往查看,闻到空气中强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